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評課發言稿(15篇)

語文9.03K

在不斷進步的社會中,我們總不得不需要用到發言稿,發言稿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你知道發言稿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評課發言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評課發言稿(15篇)

評課發言稿1

教研組今天的教學研究活動,全體數學老師聆聽了朱建平老師的新授課《圓的認識》,朱老師的課堂教學體現了四大理念:

1、數學生活化使教學更加有效:結合生活創設情境——牛吃草,在瞭解了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開展教學。在教學“圓的各部分名稱”的過程中,首先採用牛吃草的情境讓學生感受到圓是由無數的點圍城的曲線圖形,然後在瞭解學生已有對圓的認識的基礎上教學各部分名稱。

2、利用學生動覺智能來促進數理——邏輯智能的發展,使教學更加有效。

這個理念在教師的本堂課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如:圓的對摺;測量直徑的長度和半徑的長度;畫圓等等,學生通過自己動手來學習和了解圓的相關知識,學習興趣濃厚,感性認識增強,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積極主動的建構。首先讓學生通過畫一畫、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等實踐活動,去自主探索和發現。然後開展交流討論。交流分兩層次:第一層是,全班討論圓的特徵;第二層是,與古人的“圓,一中同長也。”進行交流。如此,進一步明晰圓的特徵,並且滲透了思想教育。

3、在畫圓的技能培養過程上,採取學生先嚐試,再交流總結畫法,然後在教師示範和學生的練習中初步掌握畫圓的方法。

4、強調知識的實踐運用。引用生活中學生喜歡的投圈遊戲,讓學生解釋圍成圓形能使遊戲更公平的道理,從而進一步加深對圓的特徵的認識,讓學生感受學習的價值。而且引導畫遊戲中的這個圓,進一步加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

對本堂課的建議:

圓的單元我們班學生已經學完,根據學生學習結果反饋,感覺圓的特徵、直徑和半徑的數量關係等基本知識對學生來說並不難,整堂課效果反饋下來學生也掌握得非常好,朱老師是不是可以在以下方面再強化一點。

1、學生作圖的規範性。對於有數據要求的畫圓,標出O,寫上r=釐米。

2、圓的部分特徵要強調在同圓和等圓中。

3、新課拓展方面:用好課本的做一做,引導學生運用掌握的圓的特徵來探究怎麼在現成的圓中、圓內外最大和最小的正方形,來找圓心,直徑。

評課發言稿2

今天有幸參加了“海門市幼兒興趣課堂名師工作室”活動,作爲一名鄉鎮幼兒園的工作者,每次參加觀摩研討活動都是以學習者的身份,所以每次都有很大的收穫,這次也不例外,而且收穫頗豐。

在上午的活動中,有個環節就是上課教師的說課,很欣賞東洲幼兒園黃瑾主任的說課方式,不用稿子拿起話筒脫口開講:講大班孩子繪本閱讀的目標,目前孩子的已有閱讀水平;講讀到繪本《月亮先生》時觸發的教學知識點;講如何捕捉繪本的重點;講怎樣化解學習過程中的難點,透過黃主任看似信手拈來的話題,真切感受到黃主任對於本次活動的前期準備有多充足,包括對孩子、對繪本、對大班年齡段科學領域目標的把握等等,一切的一切都瞭然於心。所以,雖然活動中有關月相圖這個知識點有點難度,但活動整體效果還是相當不錯。

當然這次活動的亮點還有很多:比如丁娟老師的科學繪本《動物絕對不應該穿衣服》中,四個人合作一張記錄單。在孩子記錄的過程中,有個孩子說,該我記啦,我聽到旁邊的聽課老師說,對啊,應該每個孩子一張記錄單就不會出現這個情況了。結合後面的活動環節我們發現:這纔是丁老師設計的巧妙,正是讓四個孩子合作記錄一張記錄單,纔有積極討論、並願意發表自己的想法的機會,如果每個人一張記錄表,自己思考自己記錄,這個目標就達不到了。

再比如通過王祖霞園長的大班美術欣賞活動《藤蔓之美》,可以看出通源幼兒園的特色,王園長的美術功底和教學藝術很值得我們學習,本次活動學習到了有關裝飾畫的許多知識,收穫了操作性極強的美術教學方面的技能。有個小疑惑:活動的課題是藤蔓之美,在後面的環節中,特別是後來的請大家用十分鐘的時間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加工裝飾,如果特別地強調用藤蔓狀的線條,不知是否更貼合課題?

感謝“海門市幼兒興趣課堂名師工作室”爲我們提供了這樣的機會!

評課發言稿3

尊敬的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今天能代表聽課教師在這裏發言,我很榮幸,感謝領導的信任,感謝大家的支持。

俗話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處處留心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些話告訴我們,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做“有心人”,“留心”人,換成現代的文字內涵,就是認真。所以,根據這些年自己的一些教學及聽課經驗,總結了自己在聽評課活動中的一點感悟和心得,現在給大家彙報如下。

一、認真聽

作爲聽課教師,做好聽課活動的根本就是“聽”,但僅是泛泛的聽還遠遠不夠,還要認真聽。只有認真聽了,才能在聽課過程中做到對信息接收的最全面和最大化,能聽出重點,能悟出真經,這能爲聽評課活動的下面環節打好紮實的基礎。

二、認真記

“記”這裏指的是,認真做好聽課記錄,因爲認真記是認真聽的必要補充。俗語說的好,“好記性不如賴筆頭”,翔實做好聽課記錄,能爲我們課後乃至爲以後較長一段時間的教研實踐和自我教學能力的提升提供最直接和第一手的教研材料。

三、認真評

評課是聽評課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十分重要。通過對授課教師的課評,集思廣益,既能總結出授課教師的講課優點,找出亮點,還能看到授課教師教學中的不足之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自己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借鑑、吸取先進的教學方法,教學理念,又可以使自己在教學活動中揚長避短,使自己的教學能力得到提升與突破。

四、認真反思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一個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他認爲教師只有經過認真反思,教師的xx教學經驗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教師的教學水準才能上升,並對後繼教學行爲產生積極影響。從實際教學也可以感受到,課後反思確實是教師不斷提升自己的一種方式,它有助於教師自身發展。總之,教學反思是教師必備的素質,也是教師提高教學能力、促進專業發展的重要手段。

我的發言完畢,不足之處,還請大家多提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評課發言稿4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xx八中進行此次共同體活動,我是我校數學教研組組長宋XX,在這次講話中有不當之處懇請各位與我們交流,使得我們在接下的教研活動能更好的改進。

本學期開學初校長就帶領我們在全校大會上學習了xx縣教育局2號文,回到組內的第一次教研活動就是再詳細研究其中的內容,由我們的包保領導張校長親自帶領我們深入去分析、體會其中的重點地方,然後全組討論交流,由教師自由發言對生命化教育的理解,生命化的課堂究竟應該是個什麼樣的課堂?怎樣才能做到尊重學生的生命成長的需要?如何能夠激揚學生的生命?我們怎樣去踐行這樣的課堂?在課堂上可能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應該注意哪些方面?最後張校長做了總結,並堅決支持我們去實踐生命化的課堂。在生命化課堂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理念就是“以學定教”,所以我們組成員達成共識,要先給學生一個很合適的自學平臺,這個平臺既不能高不可觸又不能不在學生的頭腦中激起漣漪,而這個平臺的文本體現就是前置性任務,這也正是我們共同體活動的一個主題。

以前學校講公開課都是要指定講課教師的,而今年數學組給全校開了個好頭,沒等學校指定就先在全校做出有關於生命化教育的公開課,之後是每週安排兩名教師授課,不論年齡大的還是年齡小的教師都會出公開課,通過課堂將各自對生命化教育的理解體現出來,講課結束後,我們及時評課,討論這樣的課堂究竟是不是生命化的課堂,在哪裏落實2號文的精神,我們做的力度怎麼樣,前置性任務的設置是否科學,是否本着簡單、根本、開放的原則,又有哪些地方是不足之處,參看着生命化課堂的理念我們應該怎樣去改進,全組教師暢所欲言的說出自己的看法,有時我們討論到下班了還沒能結束,可是沒有任何一個老師有怨言,依然在那裏熱情的討論着沒討論完的話題。有的老師說我們數學組的老師是最能幹的,可能他們有所不知我們這麼幹的一個強有力的支柱就是一定要打造出生命化的課堂。

當然想打造生命化的課堂必須有必要的理論基礎,只通過認真學習了文件和利用每週的集體備課時間來統一學是不夠的,所以要求我們組的教師自行找時間進行學習,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或是閱讀學校提供的相關書籍充實自己的理念,在每次的集體備課中我們都要指定一位教師結合自己的理論學習談談對生命化教育的理解,並做好學習筆記,每隔三週要求全組教師結合這段時間的工作寫寫對生命化教育的更深一層的理解以及在今後的工作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在數學組全員開展生命化課堂的過程中,我組也注重培養具有生命化教育意識的典型教師,我對他們進行了跟蹤式的聽課。先通過聽課瞭解她班學生的一些基本情況,再將課堂中存在的不足與她交流,尤其是在前置性任務這一環節上,比如王老師班的學生較活躍,在前置性任務的設置上就可以側重一些開放性的問題,或是將題的開放程度再放大一些,或是通過學科之間的聯繫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在各個領域內的運用,旨在讓學生通過動腦思考,激起思維的火花,讓學生更好的進行學習;又比如:陳老師班的學生層次相差較大,爲了照顧中等生兼顧後20%的學生,她班的前置性任務在設置上就要更充分的體現簡單、低入的原則,既要使得學生能夠一目瞭然又要讓學生在發現的這點上體味到發現的快樂,有效地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保障他們的後續學習。我們始終認爲前置性任務不等同於課前預習,它的題目要清楚明瞭,要有一定的概括性或是起到提綱契領的作用,要有能讓學生生成的問題。而我在跟蹤聽課中也是更爲關注這個前置性任務,看看究竟有沒有體現出那幾個基本原則,還可以怎樣做更完善,課後講課教師寫反思,由我寫出評課材料與他進行交流,之後更換一個班級還講這節課再去觀察效果怎麼樣。 在七年級備課組中開展了《加減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同課異構活動,重點就是前置性任務的設置,比如:潘主任課中先讓學生寫出有同一未知數的係數相等的方程組,再讓學生寫出有同一未知數的係數互爲相反數的方程組,接着由學生尋找解法,進而讓學生髮現並總結這類方程組的特徵及解法;而江老師的課中先是由一道既能用代入法解又能用加減法解得方程組下手,將未知的知識化爲已知的知識去討論。不論是側重哪個部分要求教師都要本着“根本”的原則,抓住知識的主線,找準教學中的重點、難點,使得學生能夠完成的.大部分的知識點。

所有的前置性任務在設置上,都要求教師要先熟悉課標、熟悉教材,再展開精心的備課,每週的集體備課就成爲我們開展備課研討的主陣地。在這裏我們暢所欲言的說出對問題的看法,往往有時爲了哪個前置性任務而爭論不休,比如四月份校長拉練式聽課我組出課的陳老師《三角形的內角和》一課的前置性任務在集體備課時就出現了很多種提法,最後大家共同決定就由一個故事作爲前置性任務提出,最初我們也擔心學生的答案太寬泛了不好往回收,但是我們還是相信學生如果能夠在與語文學科之間的聯繫的基礎上,將自己放在那個環境中去感受故事的內容是什麼,要說明什麼問題,他們是會找到下手點的。在課後的校長評課中來看,前置性任務這麼留還是有一定優點的,這也爲我們佈置前置性任務提供了一種方法。

對於前置性任務怎麼佈置更科學更合理,如何打造更理想的生命化的課堂這一問題我們還在探索之中,今天爲大家出課的黃偉老師是八年級數學組的備課組長,他今天講課中的前置性任務就是我們數學組在這幾個月工作中共同探討出來的一個方向。當然我們的探索可能不夠深刻,可能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懇請共同體的各位自己家人給予指正。

評課發言稿5

教研組是落實學校教學工作計劃、開展教學研究、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基地,開展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有力於調動組內老師參與教研組活動的積極性,更有利於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在新的學期,我們高年級語文教研組準備從以下幾方面來紮實開展教研活動。

一、轉變思想

常聽有的老師這樣說:“搞教研,我哪裏有時間,新課都教不完呢?”還有的老師說:“我們這些教書匠能研出名堂來,還要那些專家幹嘛?”其實,這些教師是爲了教研而教研,把教研當作展示的窗口,當作作秀的手段,平時沒有認真發現現實教育中的問題,而是熱衷於搞大課題。我們現在提倡“問題教研”。加深老師們對教研的正確認識,理解教研是要發揮我們的羣體智慧,去研究我們所面對的共同問題,在交流中產生更多解決問題的策略,而並非空洞地、不着邊際的談一些大理論、大框架。同時提倡“務實教研”,使老師們認識到我們一線教師的“教研”,應該是一種“草根”式的教研,是要“研以致用”,而並非要研究出多麼高深的理論成果,根本不需要走過場,哪怕大家在平時的閒談中也可以進行教研。

二、理論基礎

教研是在一定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如果缺少先進理念的引領,就可能導致低水平的重複,甚至平庸化。所以,除了鼓勵教師多讀書之外,組長可採用以下兩種較實際的引領方式:一是從著名刊物或互聯網上收集專家、名師的教學課例、教育思想和錄像資料,和組內教師共同學習,這樣雖沒法當面得到專家指導,但也不失爲獲得專業支持的一種好方法。二是邀請本地區的“名師”指導語文組的工作,如聽課評課,指導課題研究等等。

三、集體備課

新課程理念提倡合作,不僅是指學生的學習方式,還應是教師的教研方式。發揮團隊精神,發揮每個教師的特長,互相取長補短,羣策羣力,增強教師之間的合作關係,使每個教師的個人優勢被整合爲集體的智慧。

具體做法是這樣的:教研組每人主備一至兩個單元,就這個單元的內容進行細緻、深入地備課。每週教研組活動時,按單元由負責主備的老師先講解自己所備單元的整體思考和每課的重難點、教學設計以及教具準備等,其他老師邊聽邊做詳細的記錄,然後全組老師共同商議,制定出一份比較完善的教案。接下來就是個性修改,每位老師根據個人教學風格及本班學情,對集體備課教案進行再創造。使之成爲一份適合個人特色和本班教學的個性化的教案。最後,在集中教研組集體智慧與使用本人個性化教學策略後,效果如何,要及時反思,做好後記,交流總結得失。

我覺得讓每位老師集中精力備好一至兩個單元的課,提高了每位老師的備課質量,也減輕了老師的負擔,節省了時間,讓每位老師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了教研組“羣研智慧”,做到了資源共享。

三、聽課評課

授課、說課、聽課、評課是學校教研的常規工作,也是學校的日常教研工作。但是很多時候我們聽完一節課,教研往往只停留在淺層次的上課、聽課、評課、經驗總結方面,始終是“就課論課”的形式,而沒有指向教學實踐中的具體問題,每一次的教研也沒有一個明確的主題,這樣的教研猶如缺乏靈魂的軀殼,顯得蒼白無力。我們的集體評課要求以一個個鮮活的課堂教學範例爲載體,通過對課例的點評和分析,共同提煉出老師們平日教學中的問題和困惑,再合作設計突破的方案並從教學實踐中得到驗證,從而提升教研質量。

具體做法是這樣的:我們高語組每學期召開一至兩次的校級教學研討活動,可以與課例大教研活動合併,爲老師們集體評課提供了平臺。然後組織由下至上的集體評課,即先由各教研組交流評議,再以宣講或“沙龍”等形式組織全體語文老師集中評課,爲老師們集體評課創設對話、民主的研討氛圍。另外,在集體評課的過程中,要求人人蔘與,都要發表自己對本節課的看法。相信集體評課定能聚合老師們的視野,提出並解決了共同關注的教學問題,幫助老師找到了教學研究的方向。有人說:“教師之間的廣泛交流是提高教學能力最有效的方式”。老師們在具有濃厚研究氛圍的集體討論中時常迸發出教學靈感,還有的從交流中受到啓發,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就加快了老師教研能力提升的速度。另外,每一次集體評課就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溝通、分享,會促使老師們用開放的心態彼此發現、彼此欣賞、彼此接納,促進了教師間的團結。

四、專題研討:

間周進行一次專題討論,組長安排本組教師輪流做中心發言人,中心發言人要提前設計好本次教研活動的主題,要求主題有針對性,能夠解決教學的實際問題。大小話題不限,必須是值得探討的,否則失去意義。

首先由中心發言人把自己的問題及對問題的想法向大家說明,然後大家輪流發表自己對這一問題的想法,最後形成具體有效的教學思想,這是集體智慧的展現。並且由中心發言人記錄,最後整理成文作爲教學成果展現。

相互聽課,評課,交流教案、教學經驗,專題研討,這些應是教研活動中的一些常規做法,通過聽課,相互提高,通過評課,取長補短;通過交流,探索創新。在教研活動中。我們要經常性地組織這樣的活動,提高競爭意識,培養事業心和責任感,特別是向一些“名師“學習,可以啓發我們探索教育發展的路子。追求創新的方向,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由表及裏,引發我們內心深處的科研興趣。

評課發言稿6

看了這段教學視頻,讓我對何老師的精彩教學非常敬佩,也讓我對國小美術教學產生了很多想法和反思。相對於過於花俏的美術課,這節課時樸實的,是注重實效的,它實實在在的鍛鍊了孩子們的美術技能,培養和提高了孩子的審美能力和素養。

  美術課要教給學生什麼?

美術是一門視覺藝術、造型藝術,首先要弄清楚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課的教學目的是什麼?不是培養畫家,不是培養特長生,不是美術專業的考前培訓,而是提高國民綜合素質中關於美的素養的一門學科。

在美術新課程標準的指引下,這個目的被細分成豐富多彩的各種課型,,被分爲一個個小的教學目標貫穿在不同年級段的美術課中。

基於以上因素,授課者在備課中,要想清楚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通過本節課,要教什麼?要讓學生學會什麼?樹好這個靶子,才能在教學設計中有的放矢,刪繁就簡,緊扣教學目標和主題。

  美術課如何教?

一節課有了明確的目標,下來要思考解決的就是教學方式和方法的問題。俗話說,教無定法,在班級授課環境下,受課堂時間的制約,我認爲最好選用簡單有效的教學方法,去除掉花俏的擺設環節,迴歸到簡單、實用、快樂的高效課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怎樣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好教學活動,讓孩子有極強的表現慾望。一般來說,好的作品欣賞、好的導入、或者是教師的高效示範展示,都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緊扣美術的本體,一定要通過教學,讓學生掌握“術”的問題,也就是最基本的表現方法和技巧。這是其他課程無法替代的,也是隻有美術課才能解決的問題。爲了讓學生直觀的學習到美術造型的表現方法和表現技巧,教師的示範顯得尤爲重要。大氣,直觀,準確到位的示範,不但可以突破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還能爲孩子們接下來的自主表現掃清障礙,使人豁然開朗,眼前一亮。另外,教師示範的過程,本身就應該是一個精彩的表演,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濃厚興趣。

  美術作業怎樣評價?

美術課一般不會留課外作業,基本都在課堂上完成。評價一般採用學生自評,同學互評,教師評價幾種形式。但是現在更多的課堂評價都是爲了完成這樣一個教學環節而評價,爲了課堂結構的完整性做出的表面的、膚淺的、倉促的評價,達不到真正的評價目的。美術課的作業評價標準沒有固定的答案和模式,但是不管採用哪種方式評價,都應該要緊扣教學目標,鑑於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的限制,自評的時候可以教師可以給出評價指標和關鍵字,讓學生從指定的幾個方面去談。他評的範圍可以更廣泛,更適合人數較多的班級進行。教師的評價往往被學生認爲是權威的評價,所以教師的評價要注意少些定性的評價,多些建議、多些鼓勵,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美術素養都能獲得成長和發展。

不過,由於時間的緊迫,現在我們很多美術課的評價環節流於形式,沒有真正的評價,這於我們現在班額過大,孩子的溝通表達能力所限都有關係。讓我們對美術課的評價和激趣好好探究,讓美術課更加精彩。

評課發言稿7

優點:

美觀、精細。課如其人。這一特色在有序的教學流程、親切的教態和授課語言、美觀精細的板書佈局等方面表現的尤其突出。

《草原》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既沒有激盪的故事情節,更沒有典型的人物形象,適合反覆吟誦,在誦讀中感悟祖國大好河山的壯美。而作爲一堂公開課來講,的確很有難度。但是,授課老師還是憑藉自己高超的課堂駕馭能力、有序的流程安排,順利而較圓滿的完成了這堂課的教學任務。

幾點不足:

1、讀文章的過程中不要隨意兒化。因爲兒化音和本音,他們在表達的意思上並不是完全一致的,所以要嚴格按文章本來的面目去讀,以準確體現文章的原意。

2、在朗讀過程中要準確把握文章所表達的情感;用自己的聲音表現要適度,不要過(用刻意追求的誇張的語氣去讀),不要刻意去表演。正確的做法是:以自己的本音(平實說話時的聲音)爲基礎,適度表現文章的情感(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基調,比如抒情散文和說明性的文章其基調就很不同,要用不同的方式去表現)。

3、在朗讀過程中要注意不要讀破詞、讀破句,也不要失字、丟字。要準確判斷標點符號在文中的作用,朗讀時準確表現。

4、在朗讀過程中注意氣息的運用(正確運用呼吸方法,腹腔、胸腔、顱腔整體配合),找自己真實的聲音(平時說話時的音),不要憋着氣讀。

5、 朗讀時要組織句子(正確停頓,以準確體現文章表達的意思),根據文章表達的意思,確定重音,做法是:從整體上理解文章。朗讀是否成功的最基本的判斷標準應是:能否給人留下完整的印象。朗讀應該注意:讀文章不是讀句子而是讀意思。(我的理解:注意文章各部分與整體的關係,朗讀時要體現這種關係,不能割裂這種關係,把文章的一部分部分獨立的做某種朗讀處理

6、老師對全文邊讀邊問,顯得支離破碎,目的不明確。整節課學生讀得有氣無力。有的學生讀得結巴不流利,未重視單個學生朗讀過關。這是三個較嚴重的問題。

幾點建議:

關於語文教學,我還有幾點想法,與大家共勉。

語文老師應追求什麼樣的本真的語文課呢?我認爲:

1、本真的課堂是真實的。即學生在課堂上的活動是真實的;老師提的問題是真實的,這樣的問題是基於學生學習的需要、源於學生生活的問題。

2、本真的課堂要樸實。要運用最經濟的手段去爭取最好的教學效果。

3、本真的課堂要紮實。

4、語文老師在課堂上要有營造濃濃語文味的意識。濃濃的語文味體現在圈、點、畫、批、讀、思中,體現在品詞析句中,體現在對文章的賞讀中。

5、老師上課要潛入語言文字之中,不能浮光掠影。

6、確定一節課的教學目標要考慮能否在課堂上紮實的落實,不要貪多,以免使每個教學目標在課堂上都得不到紮實的落實。

說的不成系統,想到哪說到哪,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指正。謝謝!

評課發言稿8

我們大家都注意到了,我們進入評課室時桌椅不是這麼擺放的,是像教室的桌椅擺放一樣。我們大家一起動手改變了擺放方式,成爲了我們現在的面對面交流。試想:如果我們像學生在教室的坐法那樣,一個老師對着另一個老師的後背評課,會有這麼好的效果嗎?肯定不會。爲什麼同樣的語言交流,面對背和麪對面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呢?我想這說明交流的效果除了與語言的表達有關外,還與非語言的交流(表情、眼神等)有關。所以,我們在課堂上的交流,也要發揮非語言交流的功能,這關係着互動效果。我在商丘興華中學聽課時就發現,那裏的學生有一個良好的習慣,那就是一旦有學生開口發言,其他學生的目光都是齊刷刷地射向發言的學生,說者盡心,聽者認真,效率自然會高。

在前幾天看到的一篇文章中,有這樣一段話:北師大自主招生語文捲開始是這樣寫的:請同學們拋棄你程式化的思維,我們要考查的是你真實的語文能力。這句話將是未來語文考試的方向。什麼是語文能力?怎樣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這是我們每一個語文老師應該深深思考的問題。

這一學期,我們提出了“構建生態和諧教育,打造優質高效課堂”,這是進一步豐富完善三段式開放性教學法的一項重要舉措。打造優質高效課堂,需要我們明確以下四點:一是我們這一節課準備讓學生解決哪些問題(目標問題)?二是我們計劃用多長的時間解決這些問題(效率問題)?三是通過什麼方式解決這些問題(方法問題)?四是這些問題解決的如何(哪些學生解決了?哪些學生沒有解決?這些學生哪些問題沒有解決?課後如何幫助他們解決?)

圍繞兩位老師的課,大家作爲內行都談了自己的看法。下面我分別爲兩位老師提幾點建議。l老師的一貫作風是有激情,善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就是我們學校前幾那個被稱爲“差班”的實驗四班,在你手裏也是激情四射。但是,這一節課上,學生沒有真正地動起來。“動”的不足,就會導致展示、質疑的不足,開放的不足。二是在內容設置方面,我覺得本文需要解決三個方面的問題:寫的什麼?怎樣寫的?爲什麼這樣寫?本節課只需解決一個問題即可,讓學生讀熟課文,掌握字詞翻譯,能夠熟練翻譯課文,把下兩個環節留到二個課時。r老師這節課思路清晰,在如何在一節課內解讀長課文且做到活而不亂爲大家提供了借鑑。我覺得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兩點:一是學生展示時最好根據自己對教材的理解,用自己的話口述出來,不要讀課文。找到的是知識,變成自己的話就是能力。二是對於文中的一些重點語句,要進一步地引導學生品讀,領會其內在的涵義。

評課發言稿9

《老人與海鷗》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一個感人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羣北方飛到昆明越冬的紅嘴鷗。從此,老人與海鷗結下了不解之緣。每逢冬季來臨,海鷗便成羣結隊地來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趕赴約會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鷗,風雨無阻。他視海鷗爲兒女,給它們起名字,喂餅乾,照顧傷病的海鷗。久而久之,海鷗與老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鷗們在老人的遺像前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後有肅立不動。像是爲老人守靈的“兒女”,不忍離開自己的親人。蔣老師這節課上得很成功,她能抓住課文的重點和難點,以生爲本,以疑爲線,以讀爲主,讀中理解。

一、重點突出,目標明確 《課標》在基本理念部分強調“豐富語言的積累” 蔣老師在本課教學中重點突出,目標明確,能抓住描寫老人神態、動作和語言以及描寫海鷗動作的重點語句,指導學生朗讀,讓學生體會蘊含其中的深厚感情。並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之間的感情寫具體的。 二、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蔣老師問:“課文中哪些地方,你特別感動?從哪些語句中你能體會到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深厚感情?安放老人遺像的地方發生了什麼遺像不到的事情?爲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導入自然,有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我們來看看老人與海鷗之間有多大的深厚感情,請同學們打開書來聽、讀,瞭解課文的大意,這樣過渡語言樸素,自然得體。

三、以生爲本,朗讀感悟在《老人與海鷗》一課的執教中,如:蔣老師釋題後就會給學生的讀書方法,把重點句子用波浪線劃出來,採用聽讀、範讀、自由讀、個別讀、集體讀、選擇讀、分角色讀等形式指導學生朗讀,把學生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1、展讀理解:

老師精心設計了展示讀這一教學環節,很有創造性,她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讀,這樣不但能戰士學生的個性,而且能爲突破重點而鋪路,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品讀感悟:

在品讀的教學環節中,蔣老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找出描寫老人喂海鷗和叫海鷗的重點句子進行指導朗讀。如:老人把餅乾丁很小心地放在湖邊的圍欄上,退開一步,撮起嘴想鷗羣呼喚。老人順着欄杆邊走邊放,海鷗依他的節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飛的白色,飛成一篇有聲有色的樂譜。和“在海鷗的鳴叫聲里老人抑揚頓挫地唱着什麼”。側耳細聽,原來是親暱得變了調的地方話──“獨腳、灰頭、紅嘴、老沙、公主……”從學生的朗讀中可以感受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動人情景!感受到老人對海鷗的親暱和愛。老師叫給巧妙地朗讀方法,讓學生自由讀、指名讀、小組讀、集體讀,讓學生評價,老師在評價中表揚學生,給學生帶來了好心情,師生起到互動的作用,也爲培養學生的朗讀開了綠燈。這一步教學環節

很紮實,切實體現爲培養朗讀能力而設計。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使學生對課文有進一步的理解。蔣老師根據課文對話鮮明、有利培養朗讀的有時,抓住讀好對話訓練爲突破口,採用了分角色讀,分小組讀等多種形式品讀,在讀中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創新思路,讓學生自瀆、自悟、自得,能切身體會作者的真情實感,體會句子蘊含的感情,用內心的情感,有表情地朗讀課文,真正達到品讀感悟的臺階,使學生受到了美好情感的薰陶。

評課發言稿10

各位老師:

大家好!

聽了劉老師和杜老師的《購物策略》這兩節課,我收穫很多。下面就我觀課的維度,主要是從學生課堂參與度談談我的體會。

學生課堂參與度評價量化分爲兩部分,討論交流部分和展示反饋評價部分。

劉老師這節課,學生全部參與討論交流,全班學生參與率在90%以上,得分40分,展示反饋評價部分,參與學生35人,學生參與率50%以上,得分60分,總共得分100分。

劉老師讓學生從表格中獲取信息,談談自己對三家商店優惠方案的理解,學生參與了、投入了。學生在展示時,大膽、大聲、大方,尤其是小老師表現出色,學生有個人見解,有提問、有解答、有質疑、有補充,勇於展示自我,不怕出錯,展示了學生最爲真實的一面。

杜老師的這節課,學生全部參與交流討論,全班學生參與率90%以上,得分40分,學生參與人數累計29人,學生參與率50%以上,得分60分,總共得分100分。

杜老師從學生購物經驗導入、貼近生活、貼近課題,學生個個活躍。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放手,給學生足夠的討論空間和交流的時間。在“問題探究”這一環節中,學生有足夠的思考過程,獨立完成問題後,再與別人交流討論,提

高了學習的實效性,但在探究時,個別學生解題有困難、速度慢,如果讓學生“1幫1”,發揮小組學習的優勢,可能會提高學生解題速度,爲課堂添彩。

我們學校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有法,但教無定法,我們每個教師都應該不斷學習、不斷創新。謝謝大家!

評課發言稿1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上午好!

今天春風和煦,陽光明媚,到處一派祥和景象。在這樣美好的日子裏,我們迎來了遠道的客人。鳥鳴嚶嚶,訴說着我們心底最深切的喜悅: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遠方的客人,歡迎你們!

親愛的朋友,我們盼望已久!

我們雖然身處不同的地方,但對教育的執着和熱愛是我們共同追求。我們今天聚首寨底,共悟育人之道。你們遠道而來爲我們傳經送寶,我們萬分感謝。我相信你們一定會不吝言辭,把你們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傳授給我們。而我們也一定會向你們虛心求教,與你們真誠交流。相信你們的到來一定會爲我們今後的工作增添前進的動力,一定會增進我們兩校之間的友誼。

我們雖然身處鄉村國小,但我們對教育事業有着無限的熱忱和忠誠。我們熱愛我們的工作,熱愛我們的孩子,熱愛這片教育的熱土。我們沒有驚天動地的壯志,我們只希望給這片土地上的孩子描繪希望,爲他們插上飛翔的翅膀。

我想我們的心是一樣的,我們的愛是一樣的。

春風陣陣,傳遞着我們兩校之間濃濃的情誼。白雲朵朵,承載着我們對教育共同的追求和希望。

最後,請允許我再次代表寨底國小全體師生對你們的到來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評課發言稿12

大家上午好!

5月底至6月初縣教研室組織的說課活動即將告一段落,剛纔聽了李豔榮老師的說課,讓我耳目一新,在這裏,我始終以一個學習者的身份用欣賞的眼光參與此次活動,自覺受益匪淺,下面我將我的收穫向各位老師做以簡單介紹:

①xx學生的主體作用更加突出,新課改理念顯示的更加充分。例如:學生動手製作人際關係樹輪圖、評選班級的魅力之星等環節。

②xx教學手段更加多樣,教學方法更加靈活。例如:利用多媒體課件、插入視頻、音樂等。

③教師的個人教學特色初步顯示,例如:李老師關注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情感體驗,列舉了一些學生經常發生的典型案例,比如:爲了解釋交友的原則列舉了四個案例,讓學生在自身實踐中自然而然地完成內化,在實踐的矛盾衝突中積極探究和體驗,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除了發揮老師的主導作用之外,更多是關注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學生主動探究,深入思考,勇於發表自己獨立的見解,能認真地傾聽、合作、交流、分享。xx總之,倡導新課程理念,倡導一種新的教與學的方式,具體新課程怎麼上,沒有統一的模式,各位老師完全可以憑着自己的智慧,認真探索,我們共同創造新課程多姿多彩,百花齊放的新局面。

評課發言稿13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剛纔我們仔細聆聽了三位老師按照新課程標準執教的公開課。我個人的感覺是形式多樣,風格各異,各具特色,精彩粉呈。

大致說來,三位老師執教的觀摩課有如下特點:

1、三位老師的課都體現了新課標倡導的“以人爲本”的課堂理念,採用了“自主、合作、探究”這一新的學習方式。課堂上“老師機械講,學生被動聽”的局面已不復存在,課堂上的一切活動全部交由學生自己來完成,教師只是一個參與者、引導者、組織者和協調者。大家可以看到這三位教師充分尊重學生、完全相信學生,讓學生聆聽,讓學生朗讀,讓學生評論,讓學生品味。課堂上學生積極思考暢所欲言,自主合作共探究。學生聽的全神貫注,讀的琅琅上口,說的頭頭是道,品的有滋有味,真正做到了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出了生機與活力。

2、三位老師的課都體現了語文課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一的特點,都注重對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才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的語文綜合素質的培養。可以說三位老師的教學思路非常明晰。寧冬蓮老師設計的讓學生“聽、讀、說、悟、思”,李葉玲老師讓學生“在文章中感知親情,生活中感悟親情,在行動中培養親情”,寧佐勝老師按照“整體感知——品味趣味——創編美文”的思路授課,教師在清晰地思路中又把“圈點批註”這一學習方法貫穿其中。可以說既體現了訓練的過程,又滲透了方法的指導。同時三位老師又把人文關懷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張老師讓學生明白生命中的第一次次愈多,生命也就多姿多彩,願大家珍重第一次,大膽嘗試,擁有更多的第一次,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李老師讓學生在文中感知親情,在生活中感悟親情,在行動中土培養親情,培養學生具有承擔社會義務和責任感的意識。寧佐勝老師注重引導學生親近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蟲一魚,培養學生健康個性和健全人格,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

3、三位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都注意對教材的開發和利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改變了以往過於傳播知識的做法,變過去的教教材爲用教材,並且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從課內遷移到課外,使教材與社會生活緊密聯繫,樹立了大語文教育觀,對教材進行了充分的開發和利用。比如寧冬蓮老師讓學生說說自己生活中最精彩、最感人的第一次;李葉玲老師讓學生說自己感動的話,說說自己的親情故事,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用教材這個例子對學生進行重陶、感染,爲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剛纔我說三位老師的課各具特色,具體說來,寧冬蓮老師的課問題設計很有梯度,由聽、讀、說到悟、結,一步一個問題,一步一個臺階,層層蓄勢,環環相扣,整堂課呈現出一種起伏迭宕之美。李葉玲老師的《散步》我認爲最大特色是整堂課自始自終都洋溢着一種濃濃的情意,文章的景美、情美、語言美。教師的課製作美,教學設計構思美,教師的教學語言美。讓語文課魅力四射,讓語文課美不勝收,讓語文課充滿詩情畫意,讓人們聽後如沐春風,如飲美酒。寧佐勝老師的課則緊緊抓住語文這一學科自身的特點,把自主、合作、探究這一新的學習方式落到了實處,教師教給了學生怎樣去圈點批註,怎麼去品味語段,怎樣別出心裁地讀課文,紮紮實實地對學生進行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不求表面的熱鬧,真正迴歸了語文的本真地位,整堂課充滿思辨的光彩。

我們這三位老師的講課,旨在倡導新課程理念,倡導一種新的教與學的方式,具體新課程怎麼上,沒有統一的模式,各位老師完全可以憑着自己的智慧,認真探索,我們共同創造新課程多姿多彩,百花齊放的新局面。

謝謝大家!

評課發言稿14

首先,我要說《平行四邊形面積》這節課很難上。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如果只是讓學生學會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進行計算,很容易,只需要1分鐘,而要把1分鐘就能學會的內容上滿一節課,就很難。難就難在探究過程的教學,學生思維的碰撞,轉化思想的滲透。

本節課,王爽老師是在教研集備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對教材的理解,精心設計的一節課,與課前的說課環節相吻合。縱觀王爽老師這節課,基本功紮實,環節清晰、流暢;課堂真實,預設與生成均有很好地體現;內容充實,環環相扣。從問題的提出到大膽猜測(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鄰邊相乘還是底乘高呢?製造認知衝突),然後通過動手操作、觀察、分析,從而得出結論,解決問題。可以說是一節實實在在的探究課。本節課有幾大亮點:

一、抓住數學靈魂,轉化思想貫穿始終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作爲這節課的組成部分,但不是核心,轉化思想纔是它的本質所在。王爽老師恰恰將轉化思想滲透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貫穿整堂課。更難能可貴的是使學生頭腦中一直縈繞着這樣一個想法:在不能直接計算一個圖形的面積的時候,能不能把它轉化爲學過的圖形從而計算出它的面積。這不僅很好地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任務,還爲後續的探究三角形及梯形面積公式做了鋪墊。王爽老師在滲透轉化思想過程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數方格,感知轉化。

2、剪、拼操作,運用轉化。

3、公式推導,還原轉化。

4、實踐應用,拓展轉化。在比較三條小路哪條面積大時,引導學生觀察,並應用轉化,把三個不規則的圖形轉化成了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在解決問題的同時,也爲探究三角形及梯形面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使轉化思想進一步得到延伸。

二、合作學習層層深入

作爲本節課的主體部分——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採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而小組學習的三個問題也層層深入:

1、如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目標明確,化未知爲已知)

2、拼成的長方形與原來的平行四邊有什麼關係?(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發現:面積相等,平行四邊形的底等於長方形的長,高等於長方形的寬。)

3、你得出什麼結論?(學生很自然地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於底乘高,可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三、習題設計由淺入深。

本節課在習題的選取上很有代表性。第1題是根據公式求面積。(公式的應用)。第2題是已知面積和高,求底。(公式的拓展)第3題是通過觀察、比較得出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這是深層次探究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本質)。第4題則是通過比較三條形狀不同的小路面積,使學生髮現這些不規則的圖形也可以轉化成平行四邊形,進一步滲透轉化思想,從而回歸本課的主題。用三個詞來概括就是精心、精煉、精彩。

既然是一節探究課,就要把大量的時間都交給學生,難免會在探究過程中出現偏差,從而影響探究活動。

首先,就本課而言,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動手多於動腦,顯然是對探究的目標不是很明確,建議在探究之前對三個小問題加以強調,必要時組長可以在組內引領,3個問題一個個地完成,達到公式推導這一探究任務。

其次,數方格這一環節,王爽老師是教給了學生數方格的方法,不滿一格的都按半格計算,顯然是不想讓學生過早地接觸轉化,以免在探究過程中缺少內容。但從實際數方格的效果來看,很多學生很快就說出了答案,可見他們大多並不是按照半格半格數的方法,而是進行了平移。這說明學生的思想是不應該束縛的,同時也是不能束縛的。這是本節課學生第一次有機會嘗試體驗轉化的思想,應該讓學生初步體會到,平行四邊形可以轉化成長方形,爲後面的公式推導奠定基礎。

些許遺憾,但瑕不掩瑜,因爲王爽老師很好地展示了一節平面圖形面積公式推導的奠基課,也是國小數學滲透轉化思想的最重要的一節課,意義深遠,而在教學中自始至終滲透轉化思想並引導學生能應用轉化思想解決問題方面,王爽老師做到了。我相信在接下來探究三角形面積公式這節課,王爽老師會上得更精彩。

評課發言稿15

開學以來,我聽了杜主任、冒愛玉、楊正龍、張建華、孫茂洲、劉燕、周迎年、陳懷龍、顧漢呂、祁燕、周麗娟、嚴主任等老師共21節語文課,收穫頗豐。整體來說每堂課都做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結合。教學目標明確,並能在教學過程中鮮明地體現重點突出;課堂問題設置巧妙,環環相扣,自然流暢地引導學生理解了文本內容和情感;師生互動積極有效;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德育滲透如細雨潤物無聲;注重過程方法的教學,不是簡單地說教而是能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的推敲揣摩品味;在拓展教學方面更是趣味橫生,恰當新穎,很好地加深了對文本中心內容思想感情的理解;板書涵蓋了文本主要內容和主題思想,並有藝術之美感。

杜主任的課有許多光彩之處,最突出的是他本人有深厚的文化功底,並將其表現在了課堂的許多方面。尤其是教學語言注重文學性,詞彙豐富,文采飛揚,語調語氣抑揚頓挫,很有吸引力。我要向他學習,讓學生在課堂上能感受語言的魅力,在口耳相傳之間掌握並運用豐富的漢語詞彙,潛移默化地滲透到他們的作文之中。

嚴主任對文本的解讀非常深刻,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也很到位。在讀中悟,悟中讀,跳出來,走進去的讀書方法也讓學生對文本的閱讀不是停留在表層的感官的愉悅上,而是達到了深層次的理性的思考。因此,學生自主解讀文本時展示給我們的已經超越了七年級學生普遍的那些稚嫩表達,而是讓聽課老師也嘖嘖稱讚的精彩解讀。另外多媒體的使用沒有捨本逐末,只有非常精煉的四句話的方法點撥。

陳懷龍老師的課設計新穎,讓學生用記者訪問的形式學習課文。課堂氣氛輕鬆活躍,學生參與面廣,學習積極性很高。陳老師在穿插有關背景資料詩人成就詩詞知識等適時適度,似信手拈來,又恰到好處。這也與他肚裏有文章,胸中有點墨有關。

冒愛玉老師教學注重對文本內容情感的分析挖掘,培養學生搜索有用信息的能力,表述概括的能力等等。這對學生現代文閱讀的水平提高都是一個必需的過程。教師對學生的激勵既不程式化,又具體、誠懇。對於學生出現的錯誤,能及時以恰當的方式指出糾正。無論是指導思想還是課的設計都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語文學習是學生個體的行爲。語文閱讀也是學生個性化的閱讀,所產生的感受也是不盡相同的。張建華老師在教學時就非常注意尊重與呵護學生的獨特感受。對於學生的回答,盧老師能把自己擺在與學生同等的位置上,引導學生把內心的感受說出來,回答得好教師給予肯定,對於學生回答過程中不太明確或不合理的教師也能給予正確的導向與引導。

孫茂洲老師對教材的取捨方面有勇有謀,他的課堂既顯示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同時也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高效,尤其是讓學生續寫《安恩和奶牛》的結尾,既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又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周迎年老師教態自然大方,語言清晰,表達能力強,語氣語調富有激情。課堂上有梯度的引導學生誦讀和品讀文本,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實施教學時從內容到教法到學情,都顯得清新、自然,尤其是學生讀書很動情,饒有興致地讀,主動地探究問題,很好。

周麗娟老師講課有激情,善於帶動學生,有個人魅力。結構嚴謹合理,過渡自然,全課給人一種渾然一體之感。重點突出,大多數問題設計簡單易答巧妙,學生學起來輕鬆好懂。學生答題能力強,可以說這與老師平時的潛移默化分不開。她的語言流暢,通俗易懂,簡潔明快。基本功深厚,容量雖大但節奏適宜。

顧漢呂老師教學內容適合學生的發展現狀與要求,有利於全面提高學生的知識素養。準確的把握了教學重難點和考點,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遇到的學習困難。教學環節銜接流暢,充分體現了教師的教學思路清晰,層次清楚,結構合理。教學中全體學生共同參與,教師作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努力營造高效,和諧的課堂,整堂課情知交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亮點是說不完的,那就打住。下面說說我個人的收穫:

第一、語文課要上出語文的味道,老師的“講”是至關重要的,老師在課堂上要講語言、講文學、講寫作,而不是去講思想道德、講國際風雲等等。課堂上要注重情感氛圍的營造,語言要有文采,能打動學生,教學應該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進行。再有營養的飯食要好吃才能下嚥,纔能有助於身體健康。不好吃的飯菜不會打動人們的胃口的。所以語文課堂首先要生動。

第二、讀書是感悟語文的重要途徑,出聲朗讀更是語文課堂必不可少的手段。在衆多老師的課堂上,我們都多次聽到了學生飽含感情的讀書聲,教師還指導學生朗讀的方法,體現了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人學生自主讀書、自主感悟的思想,讓學生在自己的閱讀體驗中尋找獨特的感悟。

第三、課堂上要引發學生深入的思考。授課教師通過問題的預設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讓學生抓住重點段落、句子、詞語進行反覆誦讀,並圍繞所找到的句子進行深入挖掘,啓發學生多元思維,讓學生走進文本,和作者進行心靈的對話。

第四、在傳統的語文考試中,總是把“知識點”作爲考試訓練的重點,但是,今天這樣的觀點已經過時了,我們的語文訓練必須從“知識點”轉到“書面表達”和“口頭表達”的訓練上,這是提高語文素養的關鍵,也是今天語文考試的要點。課堂上我們應該注重學生的口頭表達,讓學生站起來說話,表達自己的思想,有時還應有的書面表達,這樣的訓練是針對學生語文素養提升的訓練,是治“本”的做法,而不是我們通常的知識點訓練,這是我們要深入領會的。

第五、多媒體(或者課件)的利用與處理,不宜太龐雜、太細化、太執着,宜精練、適用、有效,因爲課堂是動態的。如果執着預設的課件,一會影響課堂的流暢性;二會淡化生本對話,導致學生與文本對話效果的弱化,如果不引導學生深入文本進行有效解讀,後邊的事情就不好辦了。

有人說: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課堂,是一個抒寫缺憾美的地方;教師,則是創設美、發現美、創造美、欣賞美的責任人。是的,沒有遺憾也就沒有回味,也就不會有跌宕的精彩,雨後的彩虹。那我們就不談遺憾,不怕遺憾,而讓遺憾成爲我們閃亮以後的鋪陳和蓄勢。

標籤:發言稿 評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