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其他

大自然的語言說課稿

其他1.63W

導語:以下是關於大自然的語言的說課稿,歡迎大家前來借鑑!

大自然的語言說課稿

《大自然的語言》是北師大版國小語文第六冊第九單元“觀察與發現”主題單元下的第一篇文章。它是一首文字淺顯,文筆優美的知識性詩歌,從一些最爲常見的現象入手爲我們介紹了大自然語言的奧祕。

詩歌具體介紹了7種大自然的語言:白雲高飄預示晴天,螞蟻搬家要下雨;蝌蚪游泳春天到,大雁南飛秋天到,魚鱗的圓圈,樹的年輪都是“一圈一歲”,“三葉蟲”推測地質,又可分爲表示天氣變化、季度變換、推測年齡、推測地質四個板塊。其中表示“三葉蟲”這個小節是學生難於理解的,是本詩歌的難點。

本單元的重點訓練項目是“觀察與發現”。根據課文的類型,特點及其在教材中所處的位置,教學本課時應重點引發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培養學生關注、探究大自然的意識和能力。同時也要引導學生體會用平實、通俗有趣的語言,解釋介紹深奧的大自然知識的特點。

這首詩歌的教學目標是(詳見教學目標部分)

1、能力目標:學會本課生字詞。

2、語感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掌握朗讀的節奏。

3、情意目標:感悟大自然的神奇,激發學生探究、研究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本詩歌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合理處理教材(長文短講)

(2)重視朗讀訓練,把握詩歌節奏。

(3)利用多媒體,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4)重視自讀自悟。

(5)緊扣單元主題,注重知識的拓展。

教具準備:cai教學輔助軟件

二、說學生

三年級下期的學生,已有預習的習慣和自讀的能力,也有不同方法識記生字的能力與願望。其次,學生對朗讀課文的'興趣比較濃厚,課外閱讀也有一定的質量,興趣廣泛,因此,他們對大自然的語言也比較熟悉,能理解課文內容,還可以適當地對課文內容作出補充,通過學習,能夠將自己平日觀察到的大自然的語言,仿照詩歌的形式進行仿寫。

三、說教法(抓住重點,選擇教法)

爲了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宜採用“情境教學”,並輔以cai教學軟件,縮短學生的生活距離,爲學生認識大自然的語言感悟大自然語言的神奇,提供直觀視覺,把學生帶入情境。緊扣課後的思考題抓住重點小節。因爲課後思考題是大綱對學習這篇課文提出的具體要求。同時把質疑問難貫穿了教學的始終,培養學生帶着問題學、針對問題學、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去觀察生法,發現生活。

四、說學法(自讀自悟,培養能力)

三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再加上這首詩歌文字淺顯易懂,所以教學時可引導學生應用“自讀自悟”的方法,抓住關鍵詞句理解內容。先學後教,交互學習,歸納疑點,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帶着教材走向教師

五、說程序(創設情景、優化程序)

領悟了教材,確定了教法和學法,下面重點說說教學過程的設計

1、帶入情境讀全詩

用cai課件演示:黃葉紛紛飄落,滿天烏雲密佈,電閃雷鳴的景象,師問:你看到了什麼?知道了什麼?學生回答後,師敘:這些都是自然現象,也是大自然特有的語言。在大自然中,這樣的語言還有很多。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詩歌。(板書大自然的語言)請學生讀課題,強調“大自然”,然後請生整體感知詩歌內容。 2、合理處理教材:

這個環節主要引導學生通過對重點字、詞、句的理解,感悟大自然語言的神奇,但詩歌有9個小節,篇幅較長,要在40分鐘內完成,比較困難,因此我採用分板塊教學的方法。

第一步:學第一小節,初步感知大自然語言無處不有。師問:爲什麼睜開眼就能看見大自然的語言?引導學生抓住“到處”一詞,用讀的方式告訴大家大自然的語言隨處可見,無處不有。

第二步:小組學習,教師巡視、指導。

過渡:大自然說了哪些話?分小組學習2-8小節,把你喜歡的大自然的語言在小組內多讀幾遍。

教師參與小組國小

第三步:利用直觀手段,長文短講,感悟內容。

師:你最喜歡哪種大自然的語言?把它讀出來。(生說到哪個小節,師講哪一小節。)

當學生說出喜歡第二小節中白雲這種語言時,師引導白雲告訴我們什麼?(晴天)這小節中的“準”能換成哪個詞?(一定、肯定)並指導朗讀。然後師板畫白雲,讀生歸納出這是表示天氣變化的語言。師順提問:還有哪種語言也表示天氣變化?學生指出:螞蟻搬家要下雨。請生   齊讀3小節。

爲了拓展知識面,教師出示四條表示天氣的諺語,請生讀諺語談感受,並結合《語文天地》內容,請生收集表示天氣的諺語。

當學生說出喜歡蝌蚪游泳時,向學生展示蝌蚪在水中游動的畫面,引導學生想像它們會說些什麼?蝌蚪像什麼?這時學生興趣高漲,爭相發言。抓住詩歌中“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點?”這個句子進行比喻句,反問句的訓練,指導朗讀,明確比喻要恰當,反問句的語氣更強烈。抓住“大自然在水面寫着”中的“寫”對學生進行擬人句知識的傳授。因此,將第4個小節作爲重點,紮實基礎知識的訓練,既理解了課文內容,又內化了語言。

第五小節大雁南飛與第四小節格式相同,所以只需一讀代過,學生知道這兩個小節是表示季節變換的語言就行了。

當學生說到魚鱗上的圓圈這一小節時,cai課件展示魚鱗的圓圈,請生數一數有幾圈:並問:“這幾個圈表示什麼?”你爲什麼這樣說?讓學生在文中找出“一圈就是一歲”。師相機提問:你還知道樹的年齡嗎?請默讀第六小節,畫一畫樹的年齡。隨後請兩生交流畫的情況,在畫中體會樹的年輪也是“一圈一歲”。最後請生完整讀一讀這兩個小節,以讀代講。

第八小節“三葉蟲”化石推測地質是難點,這種漫長的地殼演變學生缺乏感性認識。因此,我採用讓學生先自讀全節,再質疑。然後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和生動的講解相結合,讓學生對地殼的演變有感性認識,從而達到產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第四步:小結詩歌

結合課後練習“大自然用什麼跟我們說話?”引導學生根據板書總結出大自然用自然現象跟我們說話。師問:那你覺得大自然的語言怎麼樣?(妙不可言)請生帶着讚美的語氣讀第9小節。

抓住“只有……才……”這個句式,讓學生明白只有平時善於觀察,勤于思考,才能發現更多的大自然的奧祕。

第五步,迴歸整體

請生再次感受大自然語言的神奇,齊讀全詩。

3、有機整合教學資源,進行知識拓展。

拓展一:在學完表示天氣變化的語言時,請生讀表示天氣的諺語,說諺語,課後收集這類諺語。

拓展二:結合課後思考題:“你還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語言?仿寫一節詩歌。”cai課件向學生展示幾幅圖片,讓學生用書上的語言格式,說一說自己的發現。爲仿寫打下基礎。

六、說板書(總結板書,強化理解)

板書是微型教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也是語文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恰當的板書能使課堂增添新的活力,同時可以訓練學生思維的概括性,本課的板書既應概文中介紹的大自然的語言,又要突出本單元的重點訓練項目“觀察與發現。”所以我是這樣設計板書的:

揭示課題時板書:大自然的語言,在精讀課文,理解內容過程中學生提出哪種大自然的語言,就板畫,並根據學生的總結將語言分類,感受大自然語言的神奇後,板: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