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其他

漂在北京的外企白領

其他2.11W

東三環是北京外企最集中的地區,這裏的一幢幢高檔寫字樓裏,忙碌着許多“白領”人(高級僱工)。他們中的很多人沒有北京戶口,張葦是其中的一個。

漂在北京的外企白領

三年前,張葦從大連東北財經大學畢業後,就選擇要在北京“漂盪”。用他自己的話說,北京大,機會多,有發展前途。畢業時他的檔案被退回原籍寧夏。“我不甘心。好不容易考上大學,遠離了家鄉,現在又要回去。我不幹。”張葦談起當時的想法來,“其實也想過去上海,但是考慮到南方有方言,在語言溝通上有些障礙,所以最終選擇了北京。”

他說,剛來北京時,在一家市場調查公司打工,講好月收入是1000元。工作第五天,錢包就在擠公汽時被掏走,裏面的幾千元是他的全部家當。“當時真是傻眼了。我沒有告訴任何人。下班後走了一個半小時纔回到租的房子裏。躺在地上,兩眼看着房頂就想,眼前只有兩條出路:要麼打電話跟家裏要錢,這對自己的自尊心是一個很大的刺激。因爲大學四年就沒有管家裏要過一分錢。要麼就是等着餓死。”後來,無意中在一本書裏發現50元。靠着這50元,他支撐了整整一個月。“現在我每天的零用錢都是好幾個50元。可當時真不知道是怎麼挺過來的。”24歲的張葦自己也沒想到,僅僅三年後,就坐在國貿中心裏一家著名外企的椅子上,並獨立負責某一方面的業務。

“我不在乎檔案關係,可是公司在乎。不過公司在老家的分支機構已委託當地的人才中心辦了。從經濟收入上講,我覺得自己很穩定,根本沒有一點不踏實的感覺了。北京有的是機會,關鍵看能不能把握。對我來講,有一個身份證能證明自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公民就夠了。有沒有戶口沒關係。你說是不是?”末了,張葦還反問一句。

來自內蒙古的姚曉東跟張葦不一樣。從來到北京的第一天起,就準備出國。他“漂”在北京,只是爲了有機會更好地學外語,有機會掙錢準備留學。他不惜一年的時間在北京外國語大學脫產學了一年英語,後來應聘過幾家公司。去年開始找朋友籌款爲留學擔保,並已經聯繫好新西蘭一所著名大學,只等着今年春季開學前拿到簽證。“北京這座城市現在不是我的終點,但卻在我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許學習完以後,我還會考慮回到北京來。”姚曉東的眼裏充滿着希望。

剛開完每天例行的早會,泰康人壽保險代理陳水兵就拎起他的小皮箱準備與約好的客戶見面。“到年底了,進入人壽保險業務的蕭條期,爭取客戶比過去也難多了。可我還是想在保險行業裏做下去,畢竟它是一個朝陽產業。”走路的步伐明顯比一般人要快許多的陳水兵邊走邊對記者說。家在南方的陳水兵四年前大學畢業後被分回家鄉的一個機械廠。但很快就在同學的勸說下,北上京城,從事保險代理。他說,目前北京市場的保險代理人約兩萬人,其中近三分之二是外地“漂”來的年輕大學生。

冬天的北京,天黑得早。在一間星巴克咖啡店裏,舒玉萍告訴記者,雖然她在南京長大,也去海南“漂”過一段時間,但漂來漂去還是在北京找到了感覺。憑着在北京一家著名外企工作過的經歷,她找起新工作來毫不費力。現在一家廣告公司,年薪10萬,就算每月花一千多元租房,生活上也沒有一點壓力。“當然,我們也面臨着北京年輕人結婚、買房子等同樣的問題,但是,有錢了,什麼都可以買的。反正現在還年輕。至於有沒有北京戶口,無所謂。”她說。

某外企一位人事經理認爲,在公司裏,那些家在外地的員工工作起來很賣力。他們大多經歷過開始找工作時的磨難,因此很能吃苦,有競爭意識,也非常珍惜機會,這正是許多外企想要他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