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其他

《小池》評課稿

其他6.08K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評課稿,評課是對照課堂教學目標,對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活動以及由此所引起的變化進行價值的判斷。那麼問題來了,評課稿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池》評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池》評課稿

《小池》評課稿1

一、以讀爲本,讀通讀熟。

把課文讀通,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並非易事。朱熹有言:“凡讀書,須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遍數,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因此,在學習這首古詩的第一步就是要求把古詩多讀幾遍,讀準字音,讀通每一句。接着用課件展示本首古詩中要求認識的6個生字,採用帶拼音讀、打亂順序讀,去掉拼音讀,個別讀、領讀等多種形式來讀準字音後,再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讀古詩,把古詩讀熟,讀得琅琅上口。

二、淡化詩意,品析誦讀。

學習古詩,除了要讓學生讀懂讀好之外,我們還應該引導學生體會詩的意境。這對一年級的國小生來說是很難的。新課程提出,要重視學生自己的體驗,這是很正確的。讀這首詩,小朋友看到的是什麼呢?他們想到的是什麼呢?這就是他們自己的體驗,我們老師是無法替代的。讓他們讀一讀,說一說,想一想,不失爲一種有效的方法。

在學習《小池》這首古詩時,我就從兩個大問題:你覺得這首古詩是描寫哪個季節的,爲什麼?如果讓你給這首詩配一幅圖畫,你會畫些什麼?讓學生走進古詩,獨立思考。是初夏還是盛夏?是荷葉還是荷花?在一個個新問題的萌芽到解答,孩子們的發現是有依有據的,從孩子們的一言一行一讀中,我已充分感受到孩子們已被詩人把描繪的一個泉眼、一道細流、一池樹陰、幾支小小的荷葉、一隻小小的蜻蜓,構成一幅生動的小池風物圖,而深深吸引。孩子們領略到了小池塘的自然風情,接受美的薰陶,這足已!

古詩有“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意境美。面對天性好動的一年級小朋友,繁瑣的講解、過多的斟字酌句,只會適得其反。

三、展開想象,深入詩意。

想象是一種特殊的思維方式,孩子是富於想象的,發展孩子的`想象就是在開發孩子的智慧寶藏。而語言又是妙不可言的,很多文字寓意深刻,特別是古詩,它留給學生許多想象的空間。在教學中如果能充分發揮朗讀的作用,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是很有幫助的。

在教學古詩《小池》時,我讓學生反覆誦讀,重點指導學生讀好最後一句“早有蜻蜓立上頭。”教學生一字一頓,搖頭晃腦地朗讀,在抑揚頓挫中讀出蜻蜓的可愛和俏皮。然後播放歡快的輕音樂,要求學生閉上眼睛朗誦詩歌,想象蜻蜓飛到荷葉上來幹什麼。有學生說:“蜻蜓飛累了,到荷葉上休息一會兒。”有學生說:“清晨,蜻蜓口渴了,飛到荷葉上喝點露珠解解渴。”有一個學生更有想象力,他說:“蜻蜓在空中飛呀飛,它看見新長出來的荷葉一個人太寂寞了,飛下來和它交個朋友,聊聊天。”多麼富有詩意的語言,也只有天真的孩子纔有如此的美妙的想象。

新課程標準指出:“國小語文教學應該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爲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古詩的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學生終生受益。“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他們有思想,有感情,有獨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生命體。每個學生都蘊藏着獨立學習和巨大潛能。”因此,古詩的教學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自主探究,自主體驗。

《小池》評課稿2

《小池塘》是一篇很美的課文。文章讓靜態的池塘有了動態的生命感。課文滿篇含情,每一個詞每一句話都在向孩子們傳達着純美純真的情感,激發着學生對小池塘乃至對大自然的喜愛。對於這樣的文章,徐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始終呵護着文章固有的美的意境,把文中美的精神儘量完好地傳遞給學生,沒有肢解,沒有破壞。課中以展示池塘的美,引領學生感受池塘的美爲發展縱線,鋪展開教學。整節課有聲有色,渾然一體。

在徐老師的課堂教學中重視對閱讀的興趣的培養和閱讀能力的訓練。《語文課程標準》的閱讀部分第一條就指出低年級孩子要“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可見,語文教學的成功關鍵在於是否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徐老師在本課的教學中採用了直觀、生動的課件演示來調動孩子的視覺器官,老師精彩的語言描述作用於孩子的聽覺器官,緊緊抓取着孩子的注意,激發着孩子對於閱讀的興趣,讓每個孩子都能喜歡讀書,主動地讀書,把讀書當作一種樂趣,一種享受,讓孩子在朗讀課文時能領悟到小池塘那充滿生命力的美。這課教學中,徐老師還十分重視學生朗讀的訓練,強調情境中感悟,長期這樣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必將得到很好的發展。

教學中啓發學生用形象、直觀的動作進行演示,順應了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學生在興趣盎然的表演中感受北風“呼呼”吹和春風輕輕吹的截然不同,體會春風的輕柔、小池塘的可愛,自身情感的體驗加深了對課文語言文字的理解。

演逼真富有動感的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入情入境地,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美麗;同時,直觀教學又化難爲易,變抽象爲具體,學生形象地明白了“倒映”一詞的意思,精彩的畫面,優美的音樂聲情並茂的朗讀,使學生的多種感官興奮起來,極大地提高了學生閱讀的興趣和學習效率。

有想像力纔有創造力。徐老師在引導學生誦讀感悟的基礎上,又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模仿課文第二節進行口語表達訓練,設計出一個“倒映在池塘裏,像”訓練句式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並且是知識的`源泉。啓發學生展開翅膀並付諸表達,既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拓寬了學生的思路,激發了創新思維的火花。

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兒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指尖上。徐老師的這一節課還可以設計動手畫一畫的環節,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還讓學生在動手畫一畫、做一做的過程中發揮了他們動手的能力,使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體驗了大自然的美與語言文字的美,同時也解放了學生的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