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其他

《比應用》評課稿【集合3篇】

其他2.67W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編寫評課稿是必不可少的,所謂評課,是指對課堂教學成敗得失及其原因做中肯的分析和評估,並且能夠從教育理論的高度對課堂上的教育行爲作出正確的解釋。那麼應當如何寫評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比應用》評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比應用》評課稿【集合3篇】

《比應用》評課稿1

今天有幸聽了六年級兩位教師執教的《百分數的應用》的課,受益匪淺。這兩節課各有特色:李老師的課體現了“實”,一步一個腳印,環環相扣,循循善誘,注重了細節。宋老師的課體現了“新”,運用了多媒體教學,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下面我就宋老師的課重點作一粗且的認識。

本節課上得紮實有效,可以說是“實”中求“動”,“動”中有“新”,“新”中“務實”,環環相扣,水到渠成。

一、教學素材生活化,而又不失數學味

教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宋老師從本地實際出發,讓學生研究的是學生極其熟悉的列車提速問題、旭東超市搞活動等問題,學習素材具有現實性。學生解決這些數學問題時,感到親切有趣,在處理信息、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可發現、可研究、可探索的東西處處皆有,真實的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我們的身邊處處有數學。

二、在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中“夯實”雙基

宋老師的課堂教學總是圍繞着學生的思路,緊緊抓住學生的認知衝突去調控課堂,也就是說教師能時刻關注學生,在教師對學生不斷的關注中,教師用自己的教育智慧與學生共同書寫着一段段不可重複,不可複製的生成的精彩。從教學環節看,既靈活而又開放,一環緊扣一環,層層遞進,遵循了教育教學的規律和學生的心理特點,科學合理,在課中我們可以看到宋老師首先引導學生髮現題中的關鍵句子,接着引導學生理解關鍵句子,而後深入分析解題過程,最後通過一系列有趣實用的練習設計,使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從學生實際出發都得到了有效的落實與突破,極大的建立了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堅實地夯實了雙基,這也又一次說明了宋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心中有教材,更重要的是心中有學生,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角色由操作步驟被動的執行者,轉化爲主動探究者,在教師有意創設給予學生展示矛盾的認知衝突中,在學生爭辯中掌握了知識,完成了教學任務。

最後還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1、課件裏有一道題:山坡上松樹的棵數比柏樹的棵數多83。棵數的數寫成了樹木的.樹。

2、教師的時間後面安排不恰當,以至最後的任務沒有完成。

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學過程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多邊活動的過程,如果沒有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教學過只源於自我形式,教學任務就無法真正落實,因此在數學課堂上要走出傳統教學模式,學生只源於被動的機械的學習,做到“教法”到“學法”的轉移從理論上就要從以教師爲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轉變爲以學生爲中心的學習模式,即把學生放在課堂學習的中心位置上,教師的一切活動都是幫助學生更好地自主學習。充分體現“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與工作者。

總之,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認識到:每一個數學知識都是在學生親身經歷了知識的產生過程,體驗了愉快的學習過程之後才能在學生的腦海中生根發芽,也只有這樣的引導學生有效學習,纔能有利於學生學習到更有價值的數學。

《比應用》評課稿2

我們小組的觀察點是教師是否關注學生,是否根據學生的認知基礎引導學生自主構建知識體系。觀察維度是教學環節設計如何提高學生的數形結合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總的來說,這節課教學環節時間分配較合理,教師引導及時恰當。教師教學思路清晰,教學重點突出,教師由淺入深、輕鬆愉悅地完成了教學目標。教師親切的表情、流暢的語言、課件的精心準備等等方面都爲學生的引領提供了一個輕鬆和諧的學習環境。課堂環節設計,教師仔細引導學生通過圖象識圖辯圖,掌握信息,體會分析自變量和因變量的'潛在規律,根據瞭解到的信息,解決提出的問題,提高了學生的數形結合能力。

具體教學過程中,有以下幾個環節值得商議:

(1)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充分展示出來,對於問題的生成,最好是教師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給每個學生充分的講話機會,讓他們大膽講出自己的問題,大膽地參與探索和交流,彼此分享各自的觀點和靈感,這樣纔可以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而不是教師牽着學生走,扼殺了學生的思維。

(2)缺少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缺少鼓勵性評價性語言。通過交流,讓學生之間互評,可以充分交流、碰撞,提高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參與性和創造性,是一種體驗式的學習。

(3)小組合作探究再增加一個問題環節效果更好。對於例2的講解,教師應更加強小組合作的模式,通過小組內探討發現,找到問題,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分析建議:

課前整體設計是一體的,但在課堂鞏固練習環節時間偏短,可適當在自主探究上再縮短時間,如讓學生根據圖象口答問題,可直接回答,節省時間。

《比應用》評課稿3

宋老師的一次函數應用這節課從複習引入引導學生回顧函數的三種表示方法,複習正比例函數和一次函數圖像的性質。設計本環節的目的是複習舊知,爲新課的講解做鋪墊。

(一)創設情境

利用多媒體給出第157頁的問題。設計本環節的目的是體現數學來源於生活,爲生活服務的理念。進一步引導學生分析題意,找出其中隱含的條件,爲問題的解決做準備。

(二)活動探究

探究三個問題,探索並解決情境中所提到的問題,設計本環節的目的是通過探索活動,讓學生在進一步明確“路程時間和速度”關係的基礎上,分析所面臨的具體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具體方法,體驗在處理一個本源性實際問題面前,數學所具有的價值和魅力,培養學生應用意識和能力。利用多媒體給出教材第158頁“交流”問題,加印照片是學生所熟悉的問題,費用多少顯然與加印照片的張數有關係,是正比例關係還是一次函數關係?寫出函數關係式後,便不難算出用結餘的費用最多可以加印幾張照片。這也是根據函數值,求與之對應的自變量的值的應用問題。可以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根據此背景,在創設一些問題,例如大批加印的優惠問題,兩家沖印店的選擇問題等,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設計本環節的目的是通過進一步的探究活動,引導學生體會如何通過對文字語言的分析,正確找出等量關係,類比列方程解應用題,列出函數關係式,增強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三)實踐應用(教材第158頁的練習)

本環節是應用本節課所學的知識以及所積累的學習經驗和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即課堂鞏固訓練。通過練習鞏固對知識的應用,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思想。

(四)課堂小結如何分析題意?

如何找出題目中的等量關係?新課程目標在”解決問題”中明確規定通過對解決問題過程的反思,來獲得解決問題的經驗.因此總結所得,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時反饋學生對方法的掌握.從會考函數應用試題來看,應用問題的材料和背景大多來自於我們的生活,以及新聞、經濟等一些社會熱點,都是一些我們經常碰到,比較熟悉的有共性的東西,這些應用題在會考中難度中等,但正確度往往不高,有些同學平時碰到這類問題就望題興嘆、一籌莫展,無從下手,缺乏用學過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何使這類問題得到改進,本人覺得首先應重視利用教材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擺脫純演繹數學的模式,儘可能再現數學發現的基本過程,以及數學與生產、生活的聯繫。這節課就是將學生所學的一次函數的知識與實際問題進行了一次“親密的接觸”。

標籤:評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