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其他

《比的認識》評課稿合集15篇

其他1.74W

《比的認識》評課稿1

吳老師的《周長的認識》一課,目標明確,設計有條理,再加上豐富的教學經驗,厚實的語言功底。所以老師看上去從容不迫,但是學生卻學得積極主動,學生時而獨立思考,時而合作交流,還有適時的展示彙報,使得課堂上呈現出濃濃的探索學習的氛圍。這節課學生興趣高漲,進行了充分的活動,並且在通過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算一算等方法,讓學生自主探索,在充分的體驗中,感悟到了周長的實際含義。教學過程比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標的“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這一理念。具體說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點。

《比的認識》評課稿合集15篇

1、在豐富的生活背景上學習數學,建立概念。

活動是兒童感知世界、認識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是兒童社會交往的最初方式。切實有效的數學活動能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爲了確實達到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老師組織學生經歷了一個理解圖形周長的含義,探索一般圖形周長測量方法的過程。設計了許多活動,比如“直觀感知”層面上的說一說、摸一摸;比如測量周長活動,而且每種活動都有明確的目的,同時給學生提供了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究,體會了解決問題的方法的多樣性,也爲下節課求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做好準備。

2、在一系列基本練習和變式練習中深化概念。

國小生思維正處於形象思維爲主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思維過程對具體形象存在着依賴性。老師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了達標練習,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學生直觀認識了周長之後,通過描一描周長這一操作活動,拓寬學生對周長的感性認識,建立豐富的表象,進一步認識了周長的意義。讓學生興趣盎然地參與到練習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測量後計算平面圖形的周長時,學生出現了不同計算方法,體現瞭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並且爲後面學習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3、注重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探索發現,是指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多種感官參加學習數學知識的活動。於是在學生對周長有了感性的認識之後,潘老師向學生提供充分的時間和空間,組織學生合作、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讓學生討論怎樣測量這些圖形的周長,以促進學生對周長意義的理解,並體現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尢其是體現了“化曲爲直”的數學思想,而且又在此基礎上對方法進行優化,又提升了學生的思維。

《比的認識》評課稿2

“圓的認識”一直是老師們研究的典型課例,本次優質課又是這一內容教學的比拼,又一次領略到了老師們的智慧,感觸頗深。

一、組織教學應該設計豐富的體驗活動。

如果老師照本宣科,學生完全可以看課本自學,何需老師花時間“表演”。學生只有親自經歷一回、體驗一次,才能深切理解數學知識,並從中培養學習數學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動經驗,努力實現過程性目標和結果性目標相結合。上課的四位老師都用到了“折一折、畫一畫、量一量、撕一撕、找一找、猜一猜、模仿騎車、尋找寶物”等基本活動,給學生視覺和觸覺上的充分體驗。

二、尋寶活動是讓學生理解“圓,一中同長”的很好的學習活動。

“尋寶”是同學們很喜歡的遊戲活動,只要“尋寶圖上的提示語”設計用圓的特徵,就很好地將數學知識與基本活動結合在一起了。宣峯老師的“尋寶活動”設計首尾呼應,讓學生通過“尋寶”很深切地領悟了圓“一中同長”的特徵。

三、抓住學習線索,重點突出、學習全面。

這節課的教學內容很多,要認識很多圓的各部分名稱和特點,要想在一節課時間裏清晰透徹地讓學生掌握,需要老師有精當的教學設計,才能是同學們輕鬆地學會。因此,老師備課必須“深入”,找出適合學生學習的突破口,使學生輕鬆地展開學習,稱之爲“淺出”。圓的各部分名稱雖然也有出處,但是更多的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規定,不必安排時間進行探究,而半徑和直徑的關係、圓內所有的半徑都相等、所有的直徑都相等等特徵就必須安排探究時間,所以,認識各部分名稱只要求認識,教師就可以以安排學生探究“圓的`半徑、直徑的特徵和關係”爲主線,組織開展各項學習活動,讓學生感覺到“我們今天只要解決一個問題”,並在研究這個問題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掌握了老師心中定下的教學內容,完成教學目標。此時,學生的學習感受是“淺”,他們只要完成一個任務,而學生的學習結果是“深”,他們學會了很多。

《比的認識》評課稿3

11月接待的xx區國小校長代表團考察交流活動中,我們數學組有幸展示了一節數學課,由數學教研組長葉陽豔老師執教。葉老師精彩展示了人教版一上《8和9的認識》這一課。這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6和7的認識和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教學中,葉老師以一個低年級學生喜聞樂見的動畫故事——《七個小矮人》來貫穿全課。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動畫情境下學習新知,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整節課葉老師立足於學生的主體發展,讓學生在觀察、發現、交流中認識和理解有關8、9的知識。回顧整節課的教學,我認爲有以下幾個亮點:

一、故事、遊戲激興趣

一開始葉老師就創設了七個小矮人過生日的故事情節來吸引小朋友的視線,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帶入了學習氛圍中,從故事的`主題圖中尋找到了數學信息,自然而然的認識了8和9,以及8和9的組成與分解。在記憶8和9的組成與分解時,讓學生通過同桌互玩拍手遊戲來鞏固數的組成與分解,又一次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練習環節,葉老師繼續採用故事貫穿,把題目隱藏在笑臉下面,讓學生來選擇笑臉,通過完成習題送禮物的方式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正是在老師這樣的精心設計下,雖然孩子們入學剛兩個月,但整節課大部分孩子的注意力都很集中,極少有孩子分神或搞小動作的現象。

二、注重數學思維的培養

在認識8的過程中,學生觀察主題圖是無序的,看到什麼說什麼。這當然也符合一年級孩子的特點,畢竟他們剛入學,還不知道有序觀察。但是葉老師在點評孩子的反饋時,都會告訴孩子你從“顏色”找到了8可以分成幾和幾;你通過上下觀察找到了幾和幾組成八;在老師的幾次引導下,學生很快知道了還可以左右觀察等,不露痕跡地告訴孩子我們觀察主題圖時可以怎麼有序地來觀察和思考。我覺得這是我們數學課堂上要給予孩子的很重要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因爲有了8的引導,在研究9的分解與組成時,能幹的孩子就會用剛纔老師引導的方法,有序觀察得到9的組成了。

三、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

在教學數主題圖後,葉老師讓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說一說生活中數量是8或9的物體。將課堂教學延伸到了課外,讓每位學生在說“8、9”的信息中,真真切切地領會了8、9的基數含義。這樣的設計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學生經歷了由物抽象到數的過程。不僅培養了一年級學生的表達能力,還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更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就在我們生活中。

四、出色的常規管理

一年級的孩子剛入學才兩個月,從上課聽講的狀態,到上課發言的語言描述,以及學具書本的收放都是井然有序,不難看出老師平時的常規訓練都是很到位的。

當然,這節課也有遺憾之處。老師在孩子們的精彩發言後,激勵性的評價顯得比較吝嗇,很多機會老師都沒有把握好跟進一些評價,失去了一些和學生互動的機會。

《比的認識》評課稿4

聽了X老師執教的二年級數學課《認識千米》。X老師教學環節設計合理,點撥到位,學生體驗充分,精神飽滿,效果較好。

一、充分體驗

在1千米有多長時,X老師讓學生結合生活充分體驗。我市一般兩個紅綠燈之間是約500米,那麼1千米有多遠?讓學生說一說,並且課下走一走,看一看,增加體驗。學生說到樓房時,X老師介紹一般的住宅樓每層高約3米,1千米有多高?大約有多少層?X老師讓學生根據身邊的事例體驗1千米,初步建立起千米的長度概念。

二、猜測——驗證

在揭示課題後,X老師讓學生說以前對千米的瞭解,學生說:千米也叫公里,10米=1千米,千米是最大的長度單位,1000米=1千米。X老師說,這些都是大家的猜想,那這些猜想對不對呢,接下來我們慢慢驗證。整節課學習結束後,X老師與學生進行了回顧,通過驗證,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不正確的,學生認識很清楚了。這樣安排,讓學生經歷了猜測驗證的數學學習過程,這是新課的要求,X老師在課堂上做到了紮實落實課標理念。

三、直觀形象

全課小結後,X老師出示一隻左手,向學生介紹,我們可以利用左手來幫助認識長度單位。左手大拇指代表千米,食指代表米,中指代表分米,無名指代表釐米,小指代表毫米。回顧它們之間的進率,讓學生明白爲什麼用大拇指代表千米:首先它是最大的`長度單位,其次它與米的進率是1000,是最大的,也是手指距離最遠的,所以把最大的單位放在大拇指。然後進行了練習。這樣把抽象的長度單位轉換到直觀的左手上,形象、直觀,非常易於學生學習。

四、培養習慣

X老師這節課上,學生精神飽滿,精力集中,傾聽認真,坐姿端正,回答問題聲音洪亮。這些得益於X老師的指導,如抱臂坐直、聲音再洪亮些、回答問題要乾脆利落、後面幾個男生眼睛很亮、他聽的真準等等。正是X老師眼中有學生,心中有習慣培養,所以課堂上就關注學生這些方面。

五、建議讓學生多些讀的機會

信息圖建議學生通讀一遍,好整體理解;練習中的題目要求建議讓學生讀一讀,不能用老師的讀代替學生的讀,要慢慢訓練學生理解題意的能力,就要給學生讀的機會,因爲讀是理解的前提。如果每次都是老師讀題,學生會很依賴,自己是審題能力也就提升不起來。並且老師讀題把重點、關鍵都給學生讀了出來,是一種暗示,學生讀就不一樣了。學生要經歷由讀到理解的過程。希望老師能多放手。

《比的認識》評課稿5

本課內容選自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輔讀學校教材《實用數學》第十四冊第22頁,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進一步學習認識人民幣,學生在生活中使用比較很多。整十元幣的認識是補充前面人民幣的認識。本課內容讓人民幣的認識在整個教材的體系中更加的完整。介於教材內容和課外延伸,以及學生情況(A組:能寫,讀,識別,使用;B組:寫,讀,識別;C組:跟讀讀或者描紅)將設計本節課5課時的內容,本節課爲第一課時。第一課時主要爲了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人民幣。深入鞏固複習前面學習的人民幣,讓學生獨立完成。本次課,主要通過學生來認識使用人民幣提高實踐生活能力。

人民幣的.等額互換是學生學習人民幣在實際生活中使用的基礎,是進一步衍生到社區生活必備的基本功之一。人民幣的認識在教材中涉及的範圍較廣,學好本章節內容對於提高學生的人民幣的使用,解決常見的生活數學問題有着重要的意義。本節課在例題選取上,力爭取材現實,來源於生活,貼近學生生活實際。

將生活問題轉化爲數學問題。他們對周圍的各種事物和現象都充滿好奇心,徐老師就緊緊抓住這種好奇心。課一開始,先創設情境以拍手到比較誰多誰少,導入新課。在探究新知時,從學生的生活入手,通過三位同學得紅花的多少來學習新知。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通過看圖,你瞭解了哪些數學信息?同桌交流後,又讓學生動手操作紅花學具,擺出圖形,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嘗試解答。通過擺一擺、比一比、想一想、說一說 等教學活動,有效地評價學生得出的結論:求小亮比小明多幾與求小明比小亮少幾,表達的是一個意思,只是說的角度不同,都用相同的方法減法計算。這樣,讓學生在操作中不知不覺地領悟到所學的知識。

不足:在教學中,沒顧及到學生現在還不太會涉及到如何去概括自己的數學問題,今後,在練習時給學生養成及時作出口頭總結的習慣。

《比的認識》評課稿6

“倍的認識”一課是學生接觸“倍”的概念的起始課,目的是要求學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讓學生理解倍是指兩個量之間的數量關係,初步建立“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計算思路。更多的關於教材的分析我就不多說了,剛纔xx一下的王老師已經進行了非常詳細的解讀。

我們開發區在強調課堂導學,這樣的課堂更加強調學生學習的主體,教師只作爲學生主動學習的引導者、幫助者,這樣的理想課堂大家都在追求,但是在實施中我們會“怕”,一怕不講怎麼能會呢?但是我們想過沒:任何一位教師在講得過程中一定會有學生或者沒在聽,或者不愛聽,或者聽不懂,這樣的講是無效的。二怕學生的活動需要大量的時間,而且學生在活動中所產生的多樣化結果或者想法需要時間進行展示和分享,這樣一節課的時間遠遠不夠。可是如果我們把教學內容理解的更爲廣泛一些,不僅包括課堂講授的內容,還包括學生所經歷的學習活動以及通過學習活動可能取得的收穫和發展,那麼這樣的教學內容將更加豐富。陳老師的`這堂課就比較好的接受了這兩個怕。

我們都知道倍的概念比較抽象,在教學中,陳老師沒有給“倍”直接下定義,而是通過大量的直觀感性材料和通過學生的觀察思考,動手操作、語言描述,從而得出兩數之間的數量關係,體驗、明白“把什麼當作標準量(1份),有幾個這樣的1份,就是這樣的幾倍”,從而逐步建構“倍”這一概念。陳老師在本節內容的教學中,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和思維特點,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來主動建構“倍”的概念

我們可以看出陳老師在本節課中把自己置於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地位,調動學生已有的經驗去積極思考,讓他們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比較去主動探究,儘量給學生多一點的思考的時間、多一點自主活動的空間,多一點表現自我的機會。在本節課中,陳老師通過把2顆紅珠子看成1份,黃珠子的顆數有3個2顆,3份,那麼黃珠子的顆數是紅珠子的3倍。在這裏陳老師通過圈一圈、數一數、說一說的方式讓學生溝通了“倍”和“份”之間的聯繫,初步感知倍,在此基礎上在接下的探討藍珠子和紅珠子的數量關係時,陳老師讓學生自己通過畫圖、圈圖的方式進一步感悟“倍”與“份”的關係,知道有幾份就是有幾倍。接着陳老師通過變式讓學生進一步感悟“倍”。整個教學過程,陳老師始終抓住“把什麼當作標準量(1份),有幾個這樣的1份,就是這樣的幾倍”這個數理來引導學生主動建構“倍”的概念。

陳老師也注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同時注意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本節課的教學,較好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既能獨立自主地學習知識又能合理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在初步形成倍的概念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的畫一畫、圈一圈說一說,在腦海中產生初步的表象,再在教師的引導通過一系列的變式,找出知識的共同特徵,從而形成倍的概念。同時,教學時,陳老師也十分注意進行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倍的概念的感知和理解都是從實際物體的個數入手,是抽象的概念直觀化、形象化、簡單化,練習設計中,正方形方格的設計也很好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爲後續的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埋下很好的伏筆。

其實,我們發現只要我們敢於放手,我們的學生也能綻放出許多的精彩點,就像今天的學生一樣,我相信在長期的導學課堂中,學生和老師都會有所成長,教師實現了課堂理念的真正轉變,獲得對教學的全新理解。學生經歷了真正的主動學習,獲取了受益終身的學習能力。

當然,沒有一堂課是十全十美的,陳老師這堂課也有美中不足之處,如建構“倍”的概念時匆促了點,在教學後紅珠子和黃珠子的倍數關係後放慢腳步,通過讓學生圈一圈、畫一畫、說一說等活動,讓學生充分感知“倍”和“份”之間的聯繫,感悟有幾份就是有幾倍,從而真正掌握“倍”概念。同時在練習中應該進行相應的拓展,“倍”不僅僅停留在“整倍數”的概念上,“倍”還可以是“幾倍多幾”或“幾倍少幾”,爲以後進一步深化倍的概念做伏筆。

《比的認識》評課稿7

今天聽了史老師執教的《倒數的認識》一課,收穫頗多。總的認爲這一課設計巧妙、思路清晰,流暢,重點突出。尤爲出彩的是真正將學生放在了主體地位,讓他們在練習中發現,交流中鞏固,雖然內容不難但教師挖得深,學生學得活。

1、在引入部分,教師利用中國的文字的一些特點,引導學生自己舉些具有這樣特點的分數,突出了互爲倒數的兩個數的特點,形象地讓學生對倒數有了直觀的認識。

2、利用教材讓學生自學交流找出重點句,重點分析。在這裏教師負有啓發性的問題:讀完這句話,你有什麼問題,給學生留下思考發問的機會,對概念進行了仔細的推敲,很好的解決了互爲的含義。這樣的教學方法我認爲在概念教學中是應該提倡的。

3、將知識點蘊含在練習中,讓學生不僅要鞏固知識還要有反思的習慣。如:在學習了倒數的定以後,安排了能填會說,其中有7×()=1,1×()=1教師提問結合倒數的知識你又有什麼想說的?同學們很快總結出了證書倒數的求法,知道了1的倒數是1,這樣比起教師直接講解來給學生留下的印象要深些。再如:求倒數找規律的環節,讓學生及鞏固了找到書的'方法,還及時總結出了許多規律,在總結中,學生的語言會出現不嚴密的情況,這正是很好的生成,是很好的教學資源。

4、整節課許多練習環節,教師採用引、扶、放的手段,不僅做到了全員參與,且照顧到了學困生。指名先說,在組內說,最後抽查,這樣的做法我們應該借鑑的。

5、總之這節課亮點很多,如板書調理突出重點、每個富有人文色彩的學習環節小標題,練習設計的層次性等等,我就不一一細說了。

建議:自學力度放的再大點。

《比的認識》評課稿8

聽了楊老師的課,感覺低年級的學生特點和老師應該以什麼樣的語氣、課堂語言,自己一點也不熟悉,聽了楊老師的講課,收穫頗多。

整堂課環節特別明確:認知鐘錶的兩個針——時針和分針;認識整點;認識半點;目標達成度也比較高,重難點也比較清楚,但是或許有由於是下午第一節上課的.原因孩子的情緒以及參與度不是很高。

而對於本節課的設計,思考如下:

我們習慣於在生活中說幾點幾點半,但是課本上的知識點就是幾時幾時半,這樣老師在課堂上改正,是需要總是改正還是需要隨孩子隨平時的說法,這點需要老師本身先要明確。

其次,教授孩子的幾點半的問題,這本身是這節課的難點,但是在這個地方處理的時候感覺還是理解的不是很好,老師只是說時針走過幾就是幾點半,但是這個地方孩子沒有感知,不知道到底怎樣算是幾點半,沒有真正理解規律中的“走過幾點就是幾點半”的含義。

《比的認識》評課稿9

秒的認識評課稿

優點亮點:

1、教者教態大方,很有親和力,整節課銜接自然,學生操練紮實,把主動權交給學生,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通過不斷地舉行教學活動,來突破本課的重、難點,體現了教者備課的用心。話題從學生的自我介紹入手,大大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2、教學目標確定準確適中,教師能夠圍繞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活動,每個活動環節的設計較科學合理,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能力。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生生、師生間的互動交流和諧有序,富有成效。

3、語言精煉準確,和諧悅耳,營造了一種寬鬆的課堂氛圍,教師教的輕鬆,學生學的開心。這些都源於教師課前精心的備課,首先自身做到了有充實的知識儲備,能夠駕馭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的.設計。尤其是針對每個學生的評價語言生動巧妙,注重兒童的發展,富有激勵性和感染力。

4、總之,教師最大限度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改進建議:

課堂練習設計還可以更深層次。

《比的認識》評課稿10

鄭老師上了《比的認識》一課,其教學設計新穎,且別具一格。

1、突出概念的本質

“比”與“除法”不是等價概念,顯然文本中描述的:兩個數的比表示兩個數相除,並不是“比”的本質概念。於是,本節課將充分利用學生生活經驗創設配製糖水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原動力和探究的樂趣。學生從三次配製糖水中理解了“比”是兩個量對等關係的記錄,“比”是一種對應。知道了,在比中相應數量的糖只有一個相應數量的水與之對應,破壞了這種對應關係,比值就變了,即糖水的甜蜜度(狀態)也隨之變化。糖水的甜蜜度(狀態)雖然是看不見,摸不着的,但可以通過可測量的糖和水來記錄的。原本這是一個理解的難點,但因爲這是學生所熟悉的情境,他們具備這樣的生活經驗,就能輕鬆地領悟了“比”的內涵。

2、滲透函數的思想

現在學習的“比”是爲後面比例的學習作鋪墊,其實更體現了一種函數思想的滲透。以照片引入情境,緊扣“像與不像與何有關”這一問題,引導學生從數學的角度去自主探究發現“長與寬的關係”,進一步理解“比”的本質概念。再通過多次在座標中做照片、找照片的思考與想象,孩子們不僅理解了“比”是一種對應,一種狀態。在他們的頭腦中還能夠清晰地刻畫出兩個變量間的關係,這正是函數作爲研究現實世界的一種重要模型。

3、溝通知識間的聯繫

“比”雖然不等同於除法,但它與分數、除法有着密切的聯繫;“比”並非是比多比少,但比中也透露出兩個量相差份數的信息。溝通好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能爲今後進一步學習比的知識和靈活解決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探索研究中,通過按“前後項的相差數配製糖水”的教學環節,學生並不是簡單地理解“今日之比並非是之前的'比多比少”了,他們更加清楚的是兩者之間的區別與關聯,順利地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在練習中,充分發揮習題的功能,利用一題多變,激活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發散性和創造性。

(1)學生在“判一判”的練習中既鞏固了求比值的方法,也更進一步理解了比的有序性以及比與分數、除法之間的內在聯繫。尤其是通過第6小題的辨析,學生深入理解了比是兩個變量間的對應關係。只要其中一個量發生變化,另一個量也隨之變化,只有確定了其中一個量,另一個量才能被確定。

(2)學生在“找一找”練習中不僅鞏固了本節課的知識重點,寫出了部分與部分、部分與整體的比,還大膽創造出三個數的比。這樣,培養了學生類推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同時,也拓寬了比的視野。

《比的認識》評課稿11

聽了二年級XXX老師上的《認識線段》這一課,讓我感觸頗深。首先從課堂上來看,師生關係融洽,學生積極性高,學習興趣濃厚,其次X老師教學設計思路清晰,教態自然穩重,最後X老師講課過程中注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並且讓學生自主學習,這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就比較容易,更能輕鬆愉快的掌握知識。所以總體來說,這是一節很成功的數學課。下面我就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注重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繫

數學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X老師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繫起來,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操作體驗,能直觀形象地感受到知識產生的過程,進而理解並掌握知識。在認識線段這一比較抽象的概念時,教師先示範操作,再放手讓學生人人操作體驗。讓學生在“拉線”的操作過程中,感受線段的特徵,在這個環節中,老師能引導學生尋找身邊的線段,由摸一摸,指一指,有助於學生將數學與生活經驗及事物建立聯繫。通過讓學生折出不同長短的摺痕,引導學生體會“線段是有長短的”。

二、教學設計層次分明,形式豐富

練習形式多樣有趣,通過不同的途徑來豐富學生的認識,有效地鞏固了新知識。精心設計“畫線段——折線段——數線段——連線段”等練習來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思考,來加強學生對線段特徵的認識,並使學生在練習中感悟數學學習的意義。

三、注重觀察比較,加深對線段特徵的`認識

線段必須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直的,二是有兩個端點,在教學中教師始終不離開這兩點。在練習中,判斷下面哪些是線段?教師除了讓學生找出哪些是線段,還要學生知道爲什麼是,而其他的又爲什麼不是。在畫線段這一過程中,展示了學生畫得兩張圖,其中一張沒有畫端點,一張在端點上也提了一些要求,通過觀察比較,從而深化對線段兩個特徵的認識。

四、注重培養學生動手操作

整節課X老師注重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從課一開始就讓學生找到桌面上的一個曲線進行拉,再拉的過程中感受一下線段的兩個端點,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知道線段的兩個端點,接着兩人同桌互相合作,這樣使課堂活動具有多樣性,並且整節課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互相合作的意識。

《比的認識》評課稿12

張老師的這節課非常成功。張老師經驗豐富,講課很輕鬆。在本課教學中,能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己操作,合作學習,遊戲思考,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通過做遊戲,折一折、量一量、講公平等操作,經歷了實踐,發現,歸納等活動,感受並發現了圓的特徵;認識了圓心,半徑,直徑;體驗了圓與生活的密切聯繫與生活中圓的作用;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得到了煅煉;提高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加深了學生對學習數學的喜愛,增強了學好數學的信心;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感情態度價值觀的三維目標順利達成。

張老師在課堂上也充分展示了自己作爲一個優秀教師的個人風採,教態自然,語言生動,普通話標準,語速語調恰如其分,尤其是其利用課堂生成,巧設問題,及時表揚鼓勵,使得學生始終能保持積極的情緒進行學習,在張老師的巧妙調控下,整個教學過程順着預設發展,相當流暢,教師的主導作用,得到了鮮明的體現。

本課有許多值得我學習的亮點:

1、數學生活化使教學更加有效,課堂教學中,時時注意啓用生活中的素材開展數學教學,如遊戲:一字排開投球不公平怎麼辦,又如:生活中你看到過哪些圓形的物體呢?再比如:公路上的汽車車輪爲什麼都是圓形的?

2、養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緊緊抓住教學重難點這條主線,邊做遊戲邊記錄,教師適時提問點撥,學生有效的及時進行思考和交流,歸納總結髮現。

3、注重細節。如在認識半徑與直徑的特點時,有意給讓學生髮現必須要強調的問題:同一圓;又如:在同學們做完遊戲說發現時,不停地追問,由圓的'半徑相等,所有的圓的半徑都相等,直到完善成在同圓或等圓中所有的半徑都相等,使各個發現更加的完善、準確,讓他們對於題意理解的細節有了深刻的印象。

《比的認識》評課稿13

今天聽了林老師這節課,首先我認爲很成功的落實了這樣幾個問題上:1、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爲什麼要用乘法。2、什麼樣的加法纔可以用乘法表示。3、怎樣用乘法表示以及乘法的寫法和讀法。其次,林老師在以下幾個方面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讓學生在童趣中學數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林老師根據低年段學生的思維特點,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學生已有經驗出發,利用數學小精靈並藉助多媒體呈現的情景,讓學生置身於熟悉的“遊樂園”情景中。同時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把數學問題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繫起來。創設有價值、有意義的數學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動機,爲學生理解數學,學習知識搭建一個有力的“支架”。

二、讓學生在各種學習活動中學數學

學習是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爲了讓學生主動建構,理解乘法的意義,林老師設計了多種多樣的活動:

如在課的伊始,教師創設遊樂園裏“飛機圖”的情境,利用生動的生活情境和數一數、圈一圈、說一說等數學活動,從生活情境和加法算式兩方面,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每份數量相同於加法算式中加數相同的特點,通過對具體問題的解決、加法算式的書寫,爲理解乘法的意義積累感性經驗。教師提出“觀察這個加法算式你們發現了什麼?”又一次針對本質特點進行提問,充分釋放了每一位學生的潛能和才華,通過概括表述相同數連加算式的特徵,滲透乘法的意義。

三、讓學生在需要中學數學

從過山車的7個2相加,到8個2,9個2,10個2,再到,如果我們全班都去坐過山車,就有20個2相加,你能列出算式嗎?學生根據老師的問題,標準地列出了,2+2+2+2+……通過寫連加算式讓學生體驗到用加法表示多個數相加的繁瑣,促使學生不滿足於現狀,對相同加數的連加產生強烈的改革需要,有一種想創造簡便寫法的`慾望,再一次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慾,使學生經歷了知識發展的過程。這時林老師適時地引入乘法計算。學生進行對比後,自然就體會到了乘法簡便和快捷的優越性,同時也充分感知乘法是加法的簡便運算。

四、讓學生在形式多樣的練習中鞏固所學知識

在練習環節,林老師也頗費苦心,她以挑戰的形式設計了形式多樣的分層練習,通過寫一寫、分一分、改一改的練習,既重視了基礎訓練,同時又將所學知識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去。這樣既可以鞏固所學知識,又能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鞏固性、多樣性、層次性的練習,符合二年級小朋友的心理特徵,讓他們在動中學,玩中學,遊戲中學,使他們對新知的認識昇華一步,進而形成技能。

總之,這節課充分體現了林老師追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過程。

當然,課堂永遠是遺憾的藝術,在此我也想提一點自己覺得疑惑的地方:

如何能更好體現乘法的簡便

乘法是加法的簡便運算,是在列加法算式(加數相同)太繁瑣時產生的一種簡便運算,因此這節課應該讓學生感受到這一點。林老師在這節課雖然有所體現,但是學生卻感受不夠深刻,如何設計才能讓學生的感受更深刻些呢?如果能夠在這裏設置情景,引起學生的認知衝突,然後再引出乘法算式,學生或許能夠對乘法的意義理解更加透徹。

教學是一門複雜的藝術,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探究,纔可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逐步豐滿起來,以上都是我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請大家多指正。

《比的認識》評課稿14

《負數的初步認識》是在學生認識了自然數、分數和小數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認識負數。具體目標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瞭解負數的意義,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作爲中學進一步學習有理數的過渡,本課的學習,只要求學生初步認識負數,能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負數的意義,感受負數與生活之間的聯繫,初步建立負數的概念,並沒有複雜的概念與計算,知識層次比較淺。根據本課概念教學的內容特點肖老師採用了“要素組合”的課型方式進行教學。

一、感悟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繫。

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課例始終藉助氣溫等一些具體事例中的正負數,注重直觀理解、加強對比。首先通過幾組相反意義的數量成對出現,把實際問題凸現在學生面前;其次利用城市氣溫這一生活事例,明確對比零上溫度與零下溫度的不同,進而感悟到0是正負數的分界點;另外還通過引導學生使用溫度計,把抽象的理解蘊涵到直觀的可操作性的活動中。整個教學過程努力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引導學生從現實的、有意義的生活情景中抽取出數學問題,並在熟悉的情景中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最終又通過廣泛舉例,使學生感悟到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體會到數學學習的價值。

二、教學過程處處體現目標意識。

目標是整節課的出發點和歸宿,作爲教師,應時時有目標意識,才能展開有效的教學。肖老師先以遊戲的形式讓學生理解相反意義的量;然後又以學生動態舉例的方式認識生活中的負數,並着重研究溫度計中的正負數的關係,爲下一課認識抽象的數軸和比較大小埋下了伏筆;最後又以分類的形式,使學生進一步完整了所學數的知識網絡。

三、在探索與交流中理解負數。

《標準》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肖老師在讓學生進一步學習負數的教學環節中設計了,讓學生在觀察溫度計刻度的基礎上,說一說你有哪些發現?這裏教師留給學生充分的探索與交流的時間與空間,使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形成自己對負數這一新知的理解,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逐漸完善自己的想法。

四、在多樣化的呈現形式中愉悅學習。

《標準》指出,數學內容的呈現形式應多樣化,以保證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整個學習過程,使他們的數學學習活動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在教學的過程中,肖老師曾三次放主動權,即:課前、課中、課後,使教學內容完整、首尾呼應。有梯度的三次選擇多向度的內容放主動權,拓寬了學生獲得新知的知識面的同時使教學環節更加緊湊,教學重點更加突出,概念教學的呈現形式也更多樣化。

本課是一節概念教學課,在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理解並形成概念,將枯燥的數學概念生動化、具體化,使學生易於接受呢?從肖老師的`課堂上我有這麼幾點體會:

一、直觀形象地引入概念

國小生認識一個事物、理解一個數學道理,主要是憑藉事物的具體形象。儘量從學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開始引入。這樣,學生學起來就有興趣,思考的積極性就會高。比如本課中溫度計的度數、存摺上的信息的引用,形象、直觀的數學信息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使教學概念內化。

二、運用舊知識引出新概念

利用學生已掌握的舊知識講授新概念,學生是容易接受的。蘇霍姆林斯基說:“教給學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之所在。”本課教學中肖老師課前對學過的數的整理就爲本節課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從具體到抽象,揭示概念的本質

在概念教學中,肖老師善於爲學生創造條件,引導他們通過觀察、思考、探求概念的含義,沿着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認知過程去掌握概念。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也使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大大增強。比如課中例1到例3的教學中教師有梯度的設計,在逐步的感知理解的過程中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使概念內化。

四、鼓勵學生總結歸納,形成概念

課上肖老師把大量材料教給學生,經過學生們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拋棄事物和現象的非本質的東西,抓住事物和現象的本質特徵從而形成概念。正因爲是學生付出了腦力勞動而獲取得到的,所以容易理解,記憶也牢固。再經過練習強化,使以內化的概念外化、提升。

以上只是我的一點簡單的想法,在座的各位都是我的老師,還請批評指正。

《比的認識》評課稿15

本週我聽了劉老師的《角的初步認識》一課,深深地感覺到劉老師,無論是對教學重、難點的把握,還是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角色的定位都是準確的、到位的。整節課的教學體現了新課改的理念,能夠立足於學生的主體發展,重視學生的主動參與、合作交流。給學生充分的動手操作、動口表達、動腦思考的機會,使學生真正成爲課堂的主人。本課,我覺得還有以下幾方面突出的特點值得我學習:

一、聯繫實際,讓學生體驗生活化數學

《角的認識》這一教學內容,它是在學生直觀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學習的,這部分內容是學生今後進一步學習角的重要基礎,也是培養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內容之一。例如:在課題引入部分,劉老師利用課件展示主題圖——做手工,讓學生說說這是什麼地方?看到了什麼?劉老師讓學生在五角星書籤讓學生找到角,進而引出課題。找出呈現在各種物體中的角;目的就是讓學生自然而然地感知到數學知識來源於現實生活,數學就在他們身邊。接着,她又讓學生觀察身邊的事物,讓學生在熟悉的教室中找角。這樣,學生對角的認識由模糊到清晰,由具體到抽象,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現實性,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把學生帶入一個寬鬆愉快的有趣氛圍。讓學生直觀清晰地看到生活中許多物體上有角,爲學生很好的創造了表現自我的機會。劉老師把生活素材、生活情景作爲重要資源,提供給學生去理解去體驗。如讓學生去找一找老師帶個學生的剪刀、可樂瓶上的吸管、時鐘等這些物體當中的角。熟悉的物體引起了學生強烈的信心同時也激發了他們學習新知的興趣。原本抽象的角的知識和生活中的角緊密得聯繫起來,不僅僅加深了對角的認識,更深刻地認識到數學源於生活,用於生活。

二、注重操作,讓學生的行動起來

劉教師設計了,在三角板上摸角、用圓形紙折角,畫角等活動,讓學生愉快、積極地參加到老師根據教學內容創造的不同教育情景中,引導他們眼、手、腦、口等多種感官參與,在實踐活動中經歷知識形成過程。從而建立起角的表象,豐富了對角的認識,發展了空間概念,真正體現了新課標提倡的“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學生模型的過程”這一理念.《角的初步認識》,直觀性和操作性比較強。劉老師設計了找角,折角、畫角,變角等活動,讓學生活潑愉快、興致高昂地參加到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創造的不同教育情景中,引導他們眼、手、腦、口等多種感官參與,在實踐活動中經歷知識形成過程。從而建立起角的表象,豐富了對角的認識,發展了空間概念,真正體現了,新課標提倡的“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學生模型的過程”這一理念。

三、強調自主學習,讓學生自由發揮

劉老師在教學角各部分名稱的時候,有效地得用的教學資源數學書,讓學生自己到尋找和發現尖尖的點叫什麼?直直的邊叫什麼。在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時,又讓學生展開激烈的討論,從互相交流中發現邊的長短不影響角的大小。是開口與角的大小有關。特別是畫角這一教學環節,劉老師安排了先自己嘗試畫、課件演示畫、教師畫、學生再次畫角、兒歌畫角。這麼豐富的環節讓學生感受,讓學生更輕鬆的掌握了畫角的技能,每個活動都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再比如利用學具做角這一環節中學生再一次體會到的角的大小跟角的邊長無關,林老師通過完活動角、變魔術、驗證等多環節,一層扣一層,每個活動都給學生提供了看說動想的機會,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層層教學中體現教師的大膽放手,學生的積極參與。“角的初步認識”,直觀性和操作性比較強。

四、教師言行中滲透着對學生習慣的培養

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來講學習習慣的培養還是非常重要的,整整一節課下來,我們發現這個班的孩子聽課狀態非常好,是因爲教師中上課中不時地用發言要舉手的手勢,“把你手中的活停下來,仔細聽課!”這樣的言行來規範學生。

我聽了本課後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說出來與大家共同商討:

1、是教師出示情景圖後,老師提示“老師用紅色標記標的構成了什麼?小朋友伸開兩臂構成了什麼?”有學生答出了角的'這個時候可以直接引入課題然後用課件抽象出角,這時進行角的教學比較合適。劉老師在這之後加入的“尋找教室裏的角”有點爲時過早,如果放在認識了角以後再找,不僅可以清楚地找到角,還能讓學生在生活尋找角的頂點和邊的位置。

2、課件抽象出角後,讓學生摸三角板感知角的環節,學生回答尖尖的,平平的,如果這個環節改爲師“這三個圖形都是角。閉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麼樣兒的?再用手比劃比劃角的模樣。”然後讓學生仔細觀察這三個角,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我覺得閉眼想、用手比劃,更能幫助學生建立起角的正確表象,他們自然會說出直直的,不會在後面還在說邊是平平的。

3、畫角這個環節,如果一開始就讓學生動手嘗試畫角,結果也許會出現很多不同的畫法。有的孩子畫出來的角可能會沒有頂點,有的畫出來的兩邊可能不夠直……如果從這些錯例中去研究畫角要注意什麼?學生可能更容易掌握畫角的方法。

以上只是本人一些粗淺的看法,還希望各位老師共同探討、批評指正。

標籤:評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