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歷史

高二歷史會考知識點整理

歷史1.91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中,說到知識點,大家是不是都習慣性的重視?知識點有時候特指教科書上或考試的知識。還在苦惱沒有知識點總結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高二歷史會考知識點整理,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二歷史會考知識點整理

高二歷史會考知識點整理1

一、時間:17、18世紀

二、背景:

①封建專制制度成爲西歐國家資產階級力量發展的嚴重障礙。

②自然科學的發展。

三、性質: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思想文化運動。

四、內容:一用、二批、三消滅、三追求。

五、主要人物:

(一)英國(發源地、早期代表)

霍布斯(代表資產階級上層利益)

觀點:

(1)社會契約創造君權國家;

(2)人民授予君權;

(3)人民絕對服從民選君權;

(4)支持專制王權,可以干涉私有財產;

(5)宗教有助於維護社會秩序。

評論:提出最基本的啓蒙思想,又帶有明顯封建落後意識。

2、洛克

修正霍布斯觀點:

(1)國家政權不應干涉私有財產

(2)主張君主立憲制,權力分屬議會、君主。

(二)法國

地位:啓蒙運動中心

原因:資本主義發展到較高程度,封建專制制度嚴重。 代表:

1、伏爾泰:

(1)評價天主教會,但主張信仰上帝。

(2)反對君主專制,主張君主立憲制。

2、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1)提出三權分立原則;

(2)權力制約與平衡。

3、盧梭:

(1)“社會契約”論;

(2)“人民主權”說。

4、狄德羅百科全書派。

六、影響:

(一)對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影響;

(二)對法國大革命的影響;

(三)世界其他地區的影響;

高二歷史會考知識點整理2

原始社會(二三百萬年前——公元前21世紀)、過渡時期(皇帝堯舜禹時期大約4000——5000年前)

·奴隸社會(公元前21世紀——春秋時期公元前476年) ·封建社會(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鴉片戰爭1840年)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840年——1949年) ·過渡時期(新民主主義社會)(1949——1956年) ·社會主義社會(1956年——今天)

一、奴隸社會的發展史:

夏(統一的奴隸制國家建立)(前21世紀——前16世紀) 商(奴隸制社會的發展時期)(前16世紀——前11世紀) 西周(奴隸制社會的鼎盛時期)(前11世紀——前8世紀即公元前771年)

東周(奴隸制社會的衰落時期)(春秋時期(奴隸制社會的瓦解時期)(前770年——前476年)(戰國時期(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前475年——前221年

二、封建社會的歷史沿革:

秦漢時期(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會形成時期)(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東漢)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大時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時期)(公元220年魏國建立——589年隋朝建立)

隋唐時期(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589年——907年) 五代十國時期(大時期)(907年唐滅——960年北宋建立) 遼宋夏金元時期(少數民族政權並立時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時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 明清時期(封建社會的衰落時期)(1368年——1912年清帝退位)

高二歷史會考知識點整理3

(一)漢初的黃老之學

1、出現的社會背景:經濟殘敗,百業待興,休養生息政策的需要;吸取秦亡的教訓。

2、主要內容:

①黃帝的`學說:治身(養生);

②老子的學說:治國(無爲而無不爲,積極無爲)

3、特點:兼採衆家、積極無爲“無爲而無不爲”。

4、作用:西漢初年的指導思想,使漢初社會迅速恢復元氣,但到漢武帝時被新儒學取代。

(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1、原因:漢武帝大一統事業的需要。

背景:(經濟)經濟發展,國家富強;(思想)黃老之學不適應。

2、新儒學理論以《公羊春秋》爲骨幹,融合陰陽、黃老和法家思想。

3、新儒學內容:天人感應學說(基礎);君權神授;大一統;施政應以德爲主;以刑輔德,人倫道德標準,”王道之綱”。

【注】天人感應思想:一方面是將君主作爲象徵;一方面制約君主.

4、新儒學的影響:

有利於君主統治和鞏固國家統一;也有限制君主權力過度膨脹的作用。

5、新儒學的特點:適應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實質是思想文化專制。即宣揚君權神授,又繼承和發揮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的思想;外儒內法,兼採各家思想,儒學披上神學外衣。根本目的是維護封建專制統治秩序,所以成爲正統思想。

6、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提出及其影響:

①從此儒學在政治上統治地位。有利於鞏固中央集權和打擊地方割據勢力。(這是漢武帝採納的根本原因)。

②使儒學確立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③推動重視教育的文化風尚。

④利用王權對思想進行干預,禁錮了文化思想發展,限制了民主思想自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