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歷史

鴻門宴歷史典故2篇

歷史6.52K
鴻門宴歷史典故1

劉邦攻破秦都咸陽,隨後,項羽的40萬大軍也到了。劉邦的十萬軍隊駐紮在灞上,項羽的軍隊駐紮在新豐鴻門。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見項羽勢力強大,想巴結他,就告密說:“劉邦一心想稱王關中,派人守住函谷關不讓你進來,使子嬰當宰相,然後就可以佔有秦宮室所有的珍寶。”項羽聽後,非常憤怒,準備第二天殲滅劉邦的軍隊。

鴻門宴歷史典故2篇

劉邦得知消息後,十分恐懼,他的軍隊怎麼能抵擋項羽的進攻呢?他請張良出主意,張良說:“我認識項羽的叔父項伯,通過他給項羽說情,然後,明天一大早,你親自去鴻門向項羽謝罪,或許可以緩和一下緊張氣氛。”

第二天一大早,劉邦帶着百餘騎來到鴻門,親自向項羽解釋和謝罪。項羽大擺酒宴接待。項羽的謀士范增極力主張在宴席上殺掉劉邦,以絕後患,但項羽不置可否。在宴席上,范增三次暗示項羽動手,項羽都默然不答。范增見機會難得,私下叫來將軍項莊,希望他利用宴會舞劍的機會,殺死劉邦。項莊遵照范增的吩咐,舞劍時,多次想殺劉邦,但都被項伯挺身擋住。正在情況十分危急的時刻,劉邦的.參乘樊噲闖進了宴會,他當面指責項羽不講信義,想誅殺有功的人。項羽覺得自己理屈,最終放棄了殺掉劉邦的想法。

鴻門宴上,雙方劍拔弩張,各懷鬼胎,殺機四伏,稍有風吹草動,就可能導致雙方廝殺火併。

含義及用法:後用“鴻門宴”比喻暗藏陰謀,不懷好意的邀請;又用“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典故表示言行表面上雖有名目,實則另有所圖。

注:參乘,將領。

鴻門宴歷史典故2

"鴻門宴"這個故事發生在陳勝吳廣起義後的第三年(公元前206年)。 陳勝吳廣起義後,各地雲起響應,其中有楚國貴族出身的項梁、項羽叔侄,有農民出身的劉邦。陳勝吳廣起義失敗後,項梁扶楚懷王的孫子名叫熊心的人作了楚王,劉邦也投靠了項梁。公元前207年,項梁戰死,懷王派項羽等去救援被秦軍圍困的趙國, 同時派劉邦領兵攻打函谷關。臨行時,懷王與諸將約定,誰先入關,便封爲關中王。

項羽大破秦軍後,聽說劉邦已出咸陽,非常惱火,就攻破函谷關,直抵新豐鴻門。這時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暗中派人告訴項羽說劉邦想在關中稱王。項羽聽了,更加惱怒,決定第二天發兵攻打劉邦。

張良向劉邦分析,不宜和項羽硬拼,劉邦只得退出咸陽,回師霸上,更知道自己軍力不及於項羽四十萬大軍,劉邦更把在咸陽所得一切,原封不動的送到項羽營中,更說願讓項羽稱關中王。范增已覺出劉邦必成大器,便命項羽設下"鴻門夜宴",一心誅除劉邦,但此事爲項伯知悉,項伯顧念和張良故人之情,向劉邦大軍報訊。劉邦知道這鴻門宴是去不得的兇險之地,但張良卻表示不去便只有死路一條,赴會也許能有生機,劉邦無奈只得應約前往。

鴻門宴當日,范增早已佈下天羅地網,定要把劉邦人頭留下,誰知劉邦竟以一跪化解了項羽之怨恨,范增便再命"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一心要在席中把劉邦刺死,可是還是被項伯和樊噲給劉邦解了圍,劉邦終於更借往如廁而逃遁而去。回到軍中後立即將曹無傷誅殺。

標籤:鴻門宴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