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歷史

閉門羹歷史典故

歷史1.84W

有時候,人們爲了辦一件事情,需要朋友幫忙,如果對方不表態或者拒絕相見,這樣的情況,你常常會聽到求助者笑着說:“吃了閉門羹啦!”

閉門羹歷史典故

我們知道,羹在古代是指羊肉製成的糊狀食品。後來慢慢的素食也作羹。凡是將糧食、果品和蔬菜煮成有濃汁的食品,都可以稱爲羹,如我們吃過的粟米羹、蓮子羹等,到如今人們連普通的濃汁食品也稱爲羹了。

“閉門羹”是什麼樣的“羹”呢?其實,這不是什麼特殊種類的食品,而是從古代閉門拒客的一個故事中流傳下來的.掌故。

相傳在我國唐代,宣城女子史夙長得如花似玉,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於是很多年輕的男子,便慕名紛紛來拜訪她,希望與她成爲朋友,但是不少人卻因爲很難見到她,而不能如願。

爲什麼很難見到她呢?因爲她會客時,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她首先要求客人獻上一首詩,她看中詩文後,才願意與客人一見,然後纔有可能談到交朋友。

如果客人不會作詩,或者獻上的詩文不被她看中,她就叫家裏人在門口以一碗羹相待,婉言拒絕會客。

天長日久,來訪的客人們見了羹,也就心領神會,便主動地告辭了。

以羹待客就是拒絕會見的意思,所以人們便把這羹,稱爲史夙的“閉門羹”。這個故事流傳下來之後,人們便把“閉門羹”作爲拒絕的代名詞,只取“閉門”之意而無羹招待。

標籤:閉門羹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