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歷史

七年級的歷史教學設計(彙編15篇)

歷史1.2W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那麼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七年級的歷史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七年級的歷史教學設計(彙編15篇)

七年級的歷史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本課的主題是唐朝第一個盛世——“貞觀之治”。本課的重點是“貞觀之治”。唐朝是我國曆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爲鑑的開明思想和政治遠見,在中國封建帝王中是罕見的。唐太宗採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於社會的發展,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促成了“貞觀之治”的出現。貞觀之治爲唐朝進入鼎盛時期——“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唐朝建立、貞觀之治和武則天的統治等基本史實,爲進一步學習和掌握唐朝的歷史奠定基礎。通過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貞觀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通過引導學生對唐太宗和武則天進行簡單的評價,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唐太宗、武則天二帝的開明思想及其開明政策,促進了唐朝的繁榮,從中體會到傑出人物對歷史發展所起的一定推動作用。

【教學重難點】

重點:如何幫助學生對唐太宗、武則天等歷史人物做出恰當的評價。對於國中學,他們評價一個人物,往往會帶有感情色彩,從“好”或“壞”出發,而不能客觀地分析,這就需要教師加以引導,使學生能夠掌握評價歷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看他對歷史發展,尤其是經濟發展所起的作用。

難點:如何幫助學生對唐太宗、武則天等歷史任務作出恰當的`評價。

【教學過程】

導入:引導學生回憶隋朝的繁盛,然後思考“爲什麼如此繁盛的隋朝很快就滅亡了”,使學生理解隋煬帝的殘暴統治,激化了社會各種矛盾,導致農民起義的爆發。在農民起義過程中,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

一、唐朝的建立

隋朝太原留守李淵在太原起兵,618年攻佔長安,建立唐朝。

時間:618年開國皇帝:唐高祖都城:長安

出示《唐朝疆域圖》,強調唐朝長安城的位置。

二、貞觀之治

出示材料:

[貞觀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謂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對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貞觀政要·教戒太子諸王》

學生討論這段話的含義及從中可以得到的結論:由於唐太宗對君民關係認識較爲深刻(認識到人民羣衆的力量),貞觀年間,他的治國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據這一思想而制定的。

1.貞觀之治出現的原因:吸取隋亡的教訓

2.貞觀之治的表現:政治,經濟,文化,外交,民族方面

唐太宗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出現繁榮景象,國力逐步強盛。歷稱當時的統治爲“貞觀之治”。

3.盛世出現的表現:

4.盛世出現的原因:

過渡:在唐朝歷出現了我國的一位女皇帝,大家知道是誰嗎?

三、女皇帝武則天

介紹武則天經歷

1.武則天的措施:一是重視發展農業生產,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三是科舉制的發展,四是設北庭都護。

最後,引用郭沫若對其統治評價的話:“政啓開元,治宏貞觀。”

2.不足:用酷吏,濫殺無辜,修寺廟。

小結:唐太宗、武則天都推行了比較開明的政治經濟措施,促進唐朝的繁榮強盛,對他們的統治應給予肯定。

【板書設計】

一、唐朝的建立

時間:618年開國皇帝:唐高祖都城:長安

二、貞觀之治

1.貞觀之治出現的原因:吸取隋亡的教訓

2.貞觀之治的表現:政治,經濟,文化,外交,民族方面

3.盛世出現的表現:

4.盛世出現的原因:

三、女皇武則天

1.武則天的措施:一是重視發展農業生產,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三是科舉制的發展,四是設北庭都護。

2.不足:用酷吏,濫殺無辜,修寺廟。

七年級的歷史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文明孕育的主要區域及各區域的文明成果,知道文字出現、階級、等級、國家的形成是人類社會進入文明時代的標誌。探究大河與文明之間的關係。

(2)過程與方法:通過讀圖、填圖學會懂得圖說歷史的方法,提高信息的攝取能力,在文明起源的探究中培養學生分析、綜合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大河流域在世界文明起源中的作用,認識到自然環境與人類文明的關係。領略文化遺存感悟人類文明的滄桑鉅變,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文明保護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列舉表明文字出現,階級、等級和國家形成的實例,知道它們是人類社會進入文明時代的標誌。

2.難點:理解自然環境對早期區域文明的影響。

三、教學策略

1.採用探究研討的模式進行教學,貫穿講授法、討論法,指導學生開展小組探究和合作討論。

2.採用讀圖、填圖的方法。準確清晰地知道和描述早期文明孕育的區域和自然環境特徵。

3.教師準備:製作多媒體課件,圖冊,編寫學習任務單。

4.學生準備:預習課本,獨立完成學習任務單中探究一的1、2小題,探究二表格中的前半部分。

四、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5分鐘)

活動一: 猜謎遊戲

請同學們根據老師給你的提示猜出國家的名稱

承接:據考古學家證實人類早期文明就是孕育在這些國家所在的地區。歷史真的像考古學家所說的那樣嗎?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歷史來揭開人類文明孕育的奧祕。

學生根據教師所給的提示猜謎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通過活動方式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然後再從現今學生比較熟悉的國家由今推古激起學生探究的慾望。

新課教學

(30分鐘)

請學生打開課本103頁,看前言部分,解讀本課學習的目標。(讓學生清楚學習的要求)

活動二: 鳥瞰大河流域

呈現圖(大河流域文明發祥地)

1、請學生在課本中圈出四大文明發祥地

2、觀察課本圖8-17,說說這些文明的發祥地在自然環境上有着怎樣的共同特徵。

3、在學習任務單對應的圖中填注河流的名稱

承接:那自然環境對文明的出現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分析交流:

材料:據史料記載,古埃及位於尼羅河谷地勢低平,周圍的高山阻擋了外界的騷擾。溫暖而又安定的尼羅河每年定期氾濫之後,留下了肥沃的耕地,帶來一年又一年的豐收。這樣古埃及文明持續了3000年,光輝燦爛,從而成爲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

(1)從圖一中能看到哪些事物?圖中人物在從事什麼生產?

(2)結合圖文資料分析自然環境對古埃及農耕文明的'出現產生了什麼影響?

學生分解前言部分的目標描述

閱讀課本完成任務單上的探究任務一,個別同學上講臺板演,填注各流域的名稱。

學生讀史料並思考交流問題。

知曉本課學習的主要任務,把握知識的脈絡。

通過讀圖、填圖比較直觀的掌握大河流域的位置,分析自然環境的共同特點。

以分析古埃及的相關圖文資料爲例,由此及彼,概括歸納,理解大河流域的自然環境對農耕文明出現的影響。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和知識的遷移能力。

呈現歷史學家分析讓學生了解判斷文明的起源的依據(標誌性事物)

人類文明起源包括以物化形態要素爲標準和以社會形態要素爲標準兩種。物化形態要素如文字、城市、青銅器、複雜的禮儀中心等,其中有的也隱含着社會形態因素,特別是城市。社會形態要素如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組織等。

讓學生比較直接知曉文明的標誌有哪些,爲下一教學環節做鋪墊。

活動三: 文明跡象大搜索

閱讀課本和圖冊,找一找這些地區其他的文明跡象,並完成表格的內容。合作探討農耕文明的出現與文字的產生、城市的形成、國家形成有着怎樣的關係?

小結提升

活動四: 感悟文明

承接:這些人類文明的發祥地都曾創造了自己獨特而源遠的文化,但它們是否都一樣的流長呢?現在讓我們將目光停留在文明發展的今天。

承接:看到這樣的結果,你最想用什麼詞來表達此時的感受?

小結:它們都曾創造了自己獨特的文化,但都因歷史(災害、入侵、內亂等)的中斷沒能延續至今,成爲世界古代文明發展史上的遺憾!人類利用依賴和利用自然,創造和發展了纏爛的文明,但由於人類沒有遵循自然規律,過度開發和破壞,又會導致文明的衰竭。所以我們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纔能有文明的延續與發展。

閱讀課本,完成表格的前半部分,然後組內交流有疑惑或有爭議的話題。交流合作成果。

學生暢談感受

通過閱讀課本自主學習表格的前半部分可以有意培養學生的信息攝取能力。但合作探究涉及的問題較難,學生靠個人力量可能較難完成,所以安排小組探究合作的方式。

通過暢談文明發展的感受,讓領略文化遺存感悟人類文明的滄桑鉅變,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文明保護的意識。

課堂小結

(5分鐘)

請學生小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教師總結形成完整板書

學生小結

整理思路,理清脈絡

把握內在聯繫

七年級的歷史教學設計3

一、教學要求

1.能夠利用資料和圖片,歸納出歐洲主要封建國家的形成和發展,以及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等級制度的形成與特點。

2.說明基督教的產生和發展,知道教皇國的由來,以及對歐洲封建社會的影響。

3.通過分析有關資料,描述歐洲封建莊園制度的基本特徵和農奴的地位,瞭解城市的興起、行會的出現和市民階級的形成概況。

二、結構分析

本課是“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是第一單元“西方古典文明”的延續。時間上是“中世紀”,區域上是“西歐”。

“西歐封建國家”介紹三個內容西歐封建國家的由來;二西歐封建制度確立的標誌特點;三西歐封建社會經濟在農村和城市的不同表現。

“西歐封建國家的由來”,從西羅馬帝國的滅亡、日耳曼人國家的興起開始介紹,然後將內容自然引至法蘭克王國。以法蘭克王國爲典型,其內容包括法蘭克王國的建立、發展和分裂。英國以閱讀卡引出。

“西歐封建制度確立的標誌特點”,以法蘭克王國爲典型,勾勒出歐洲封建社會形成的概況,封建化的過程即封建土地制度和封建等級制度的形成過程。

西歐封建社會經濟在農村和城市有不同表現。農村是莊園經濟,着重介紹了歐洲中世紀封建莊園的構成、規模、結構和生產特點,以及農奴的生活和地位。城市,講述了歐洲城市的興起和繁榮、手工業行會的產生及其作用,市民階層產生。

“基督教文明對西歐的影響”,介紹了基督教得以在西歐延續的原因、教皇國的由來、什一稅,以及基督教對中古西歐在政治、經濟和思想領域的巨大作用。

考慮到內容的難度、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本課選用了多幅典型圖片,與文字相輔相成。有的圖片還以問題的方式呈現出來,活潑有趣。這些圖片不僅大大加深了學生的感性認識,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而且,還訓練了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評價建議

由於本課內容涉及歐洲封建社會的政治制度、經濟結構和思想文化,學生理解起來困難較大。因此,教學評價應避免以學生知識記憶的多少、概念掌握的準確與否爲唯一標準,而應注重考查學生思考問題、理解問題等綜合能力的提高,如是否能對課本給出的文字和圖片信息進行分析與歸納,從中提煉出有效信息;能否認真思考、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善於與同學交流以及尊重並吸收他人有益的`思想觀點等。教師可根據上述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等綜合能力的表現進行總體評價。

四、教學方法

1.啓發式學生學習

2.討論式學習方法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室、Powerpoint製作等。

六、課時安排

建議教學1課時。

七、教學重點與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歐洲主要封建國家的產生過程

教學難點:如何理解教權和王權的結合

八、教學過程

提問導入

【提問】猜猜他是誰?(展示撲克牌紅桃K)

預設:他是西歐封建國家國王查理大帝(Charlemagne)

導入新課,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敘述】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日耳曼人在西羅馬的廢墟上建立起封建制國家。封建時代的西歐大地,教堂與莊園星羅棋佈,到處迴響着教堂沉悶的鐘聲,到處可見基督教的十字架。除了教士之外,人們多是目不識丁的文盲。人們不禁要問:一個曾經充滿生機的西歐爲什麼會步入愚昧與黑暗的時代?

【提問】西歐封建社會存在的時間?又稱爲什麼?

5世紀後期至16世紀;又叫作“中世紀”。

【背景敘述】查理大帝,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建立者丕平之子,在他執政的46年間(768

七年級的歷史教學設計4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瞭解秦嶺-淮河的地理位置及對南北氣候的影響;

2.瞭解南北方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的差異及其造成這些差異的原因。

(二)過程與方法

1.指導學生收集、分析南北方地區不同的生產特點和生活習俗等方面的資料;

2.引導學生觀察、閱讀、逐步發現問題並提出問題,並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閱讀和運用資料的能力;

3.能熟練識讀各類地圖,如“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劃分圖”“中國氣候類型圖”“中國一月平均氣溫分佈圖”“中國年降水量分佈圖”等,並能從中獲取有用信息;

4.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問題,讓學生初步嘗試從不同角度分析和歸納南北差異形成的原因;

5.具有一定的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力求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實踐,從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出發,發現問題,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和解決問題的興趣,增進對家鄉的瞭解和熱愛之情;

2.感悟人類適應和改造自然環境的智慧和能力,樹立各地區文化多元性,尊重不同地區文化的價值觀;

3.樹立與人合作學習的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南北方地理差異的表現。秦嶺—淮河一線成爲南北方分界線的原因。

2.難點:秦嶺—淮河一線成爲南北方分界線的原因。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三、教學策略

1.採用探究──研討的模式進行教學,貫穿講授法、討論法,指導學生開展小組探究和合作討論。

2.採用情境創設法,融入生活元素,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生活實踐能力。

3.教師準備:製作多媒體課件,各種類型的反映南北方差異的圖片、生活場景。

4.學生準備:預習課本,利用書本和互聯網等途徑調查南方和北方地區的氣候特徵、生產特點和生活方式。

四、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呈現課本P23頁兩封電子郵件的圖片,並提問:⑴找一找:閱讀了這兩封信,你感受到小紅和小明的家鄉有何差異?⑵想一想:爲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




學生根據自己的經歷和想法進行回答。




激發起學生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爲新課教學作好鋪墊。




看一看:南北分界在哪裏?




1.出示《中國的四大地理區域》圖,引導學生完成課本P22的活動題:⑴對照圖513和圖518,說說四大地理區域的地形和氣候特點。⑵你的家鄉位於哪一個地理區域內?




2.出示《中國的四大地理區域圖》和《秦嶺—淮河地區圖》,讓學生明確南方和北方的地理範圍及界限。







1.學生觀察地圖,並完成課本P22頁的活動題。






















2.小組合作學習,⑴在圖上找出秦嶺和淮河,並說出它們和長江、黃河的位置關係。⑵結合圖片和課本知識說說南北方怎樣劃分的?⑶填出表格一。




主要地形單元主要氣候類型主要省級單位南方 北方








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引導選擇合適的地圖並從中獲取有效信息。




說一說:南北差異在哪裏?




呈現反映南北方在“吃、住、行”方面的圖片資料,引導學生根據自己平時積累的知識和經驗說說南方、北方的不同。




1.欣賞圖片資料。




2.學生根據自己平時積累的知識和經驗說說南方、北方的不同。並完成表格二。




南方北方吃 住 行

3.完成課本P23頁的最後一個活動題。










引導學生學會從圖中獲取有關信息,知道日常生活對歷史與社會學科學習的重要性。




議一議:南北差異緣由是何?




1.根據說一說環節中的表格二,引導學生猜測引起南北方差異的緣由。




2.呈現圖5321月平均氣溫的分佈》,並提出下列問題:⑴1月份平均氣溫自南向北呈怎樣的變化?⑵最高溫和最低溫出現在哪,南北最大溫差爲多少?⑶哪條等溫線大致經過秦嶺—淮河一線?




3.呈現圖5337月平均氣溫的分佈》,並提出下列問題:⑴7月份最高溫和最低溫分別是多少?南北最大溫差爲多少?⑵7月份平均氣溫自南向北呈怎樣的變化?




4.呈現圖534《中國年降水量的分佈》,並提出下列問題:⑴讀圖,說一說南北方的降水量有何差異?⑵找一找哪條等降水量線比較接近秦嶺──淮河一線。




5.引導學生閱讀課本P25和圖535,並提出下列問題:⑴我國的南方水田區和北方旱作區的分界線大致經過什麼地方?耕作制度有什麼不同?水田區和旱作區各主要有什麼農作物?⑵聯繫我國南北方氣溫和降水的特點,說說氣溫和降水對我國農業生產及航運有什麼影響?(用表格綜合)。




6.同時呈現表格二和表格三的內容,再次引導學生分析引起南北差異的緣由。




1.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積累的知識,猜測引起南北方差異的緣由。(氣候)







2.觀察、分析圖532,並回答問題。(答案略)

























3.觀察、分析圖533,並回答問題。(答案略)




4.歸納南北方在氣溫上的特點。
















5.觀察、分析圖534,並回答問題。(答案略)



















6.閱讀課文P25和圖535並完成教師的提問,填寫表格三。







耕地類型主要農作物耕作制度航運北方 南方








7.仔細觀察已填寫的表格二和表格三,分析兩者之間的聯繫,歸納引起南北差異的緣由。




8.小組討論,歸納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




引導學生對生活經驗的積累。







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引導選擇合適的地圖並從中獲取有效信息。培養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







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引導選擇合適的地圖並從中獲取有效信息。培養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




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和分析能力。






















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引導選擇合適的地圖並從中獲取有效信息。培養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










想一想:南北差異如何用?




以“南水北調”工程爲例,分析南北差異的利用問題。




結合實例歸納南北差異的利用問題




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意識和能力。




課堂小結




1.根據板書進行小結。




2.同學們,經過本堂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學生回答。




談收穫,瞭解教學重點、難點的達成度。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1.成功之處

(1)本課是一節探究研討課,教學活動中對探究研討課的特點有了較好的體現,即讓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分析材料,獲取信息,解決問題,得出結論;並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在教學設計中,突出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突出體現了“以人爲本”的理念。

(2)本課以南北差異作爲主線,貫穿整堂課的始末。在一個又一個的創設情境中,引導學生在參與活動中學習知識、學會方法。並通過課堂小結和延伸課外,昇華本節課的主題。

(3)本節課的教學注重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密切聯繫生活實際。注重對學生進行鄉土教育,培養學生愛鄉之情,進一步落實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注重知識目標的落實,關注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培養。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注意對學生讀圖能力進行訓練和培養,因爲會看地圖,會從地圖中獲取有效信息,是學生學習地理知識必備的一種能力,也是爲以後更好地進行地理知識的學習打下基礎。比如在“南北差異的緣由”教學中指導學生閱讀等溫線圖和年降水量線圖,讓學生從這些地圖中尋找信息,得出結論。在學生有了一定知識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就顯得事半功倍。

2.不足之處

(1)在學情上,學生對南北方的差異沒有直觀的感受,很多同學沒去過北方,很多體驗是不具備的。而對此,我沒有爲學生提供更多、更詳細的北方生產生活場景,所以導致學生對南北差異的表現的回答更多的是“以書爲本”──照搬書本內容,缺少自我的體驗和思考。同時,學生回答也不夠全面。另外實際授課中,對自然環境和生活的關係的解讀不夠全面。有些問題是泛泛而談。還有,實際授課中對學生問題的迴應和延伸不夠,這反映了基本功有待提高。

(2)在教學內容的處理上:對於教材中的氣溫圖和年降水量圖的分析還不夠深入,使得很多學生還是很難對此類地圖進行分析,更不用說從中獲取信息。

七年級的歷史教學設計5

一、教學內容分析

(1)課標要求

瞭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農業的產生。知道考古發現是瞭解史前社會歷史的重要依據。

(2)教材內容分析

半坡遺址和河姆渡遺址是我國原始農耕文化的典型代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自然條件孕育了兩種不同風格的農耕文化。半坡的半地穴式房屋和河姆渡的幹欄式房屋兩種不同的建築風格。原始農耕文化的產生,是人類向文明社會過渡的重要里程碑。

二、教學目標

(1)在《我國原始農耕時代的主要遺址圖》上指出半坡遺址和河姆渡遺址的位置,並指出所位處的河流。

(2)通過閱讀課本,口述《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生活概況表》,包括距今年代、所位處的河流、食物品種、主要工具、居住條件、藝術技能等,並指出其不同之處,嘗試分析其原因。

(3)對比北京人的生活,分析使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生活變得豐富的可能因素。

三、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教師活動:播放電影《舌尖上的中國》關於農耕的片段,並提問:自從人類學會了農耕以後,人類社會會出現哪些變化?

學生活動:認真思考,回答教師提出問題。【情境創設】

教師活動:時光倒流,如果你是一個河姆渡原始居民或者半坡原始居民,你會哪些東西?

學生活動:根據提問,快速閱讀書本。【小組合作】

教師活動1:元謀人生活在距今170萬年,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20萬年,而半坡人生活在距今約7000-6000年左右。與北京人相比,他們會建造房屋,會使用更先進的工具,會種植農作物。同時,我國南北地區也出現了差異性。下面我們將全班分爲兩大組,第一組穿越變成河姆渡人,第二組穿越變成半坡人,來看看你們這些原始人類具體會一些什麼。

請完成以下表格,並在此基礎上想像:我的一天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北方半坡人南方河姆渡人

1.生活的時間、地點

2.住房

3.生產&狩獵工具

4.農作物

5.生活工具

6.飼養家畜

7.狩獵的動物

8.音樂藝術

9.其它補充學生活動:認真閱讀書本,完成表格,並在此基礎上想像河姆渡人或半坡人的`一天的生活狀況。

教師活動2:

教師展示半坡人的半地穴式房屋和河姆渡人的幹欄式房屋,提問:這兩種房屋有什麼不同?差異在哪裏?爲什麼?

學生活動:認真思考,回答提問。教師活動3:

展示半坡遺址尖底瓶和河姆渡遺址陶器,提問學生他們分別有什麼作用?學生回答後解釋陶器用途,展示當時的陶器文化以及重要的意義。

學生活動:仔細觀察並回答陶器用途。教師活動4:展示幾組圖片:

第一組:半坡骨器、河姆渡骨耜,解釋新石器時代。第三組:半坡種植的粟、河姆渡種植的水稻

第四組:半坡人飼養的豬陶器、河姆渡遺址的水牛第五組:半坡陶勳、河姆渡骨哨

第六組:半坡人的石制紡輪、河姆渡人的天然漆器。提問學生:河姆渡人與半坡人在生活上有什麼不同?教師活動5:

展示圖片水稻、粟,豬、狗、水牛,半坡人聚落、骨耜,向學生提問:哪些現象是原始農業出現的重要標誌?

學生活動:參考課後練習第1題,回答問題。教師活動6:

展示材料:常言道: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養包括物質上的給養,也包括精神上的滋養。自從農業產生以後,物質上的給養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農業而獲得,而文明最初也就是在人類取得物質給養的過程中誕生的。“民以食爲天”,農業生產的目的首先在於滿足人們對於食物的需要求。日本學者篠田統說,主食作物的種類,往往決定耕種這種作物民族的命運。

——曾雄生《麥子在中國的本土化歷程》

提問:根據材料的說法,原始農業給中國人帶來了哪些性格特徵?

四、評價設計

學生獨立完成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生活特徵的比較表,對原始居民生活特性的瞭解,培養比較能力,從而進一步理解原始農業的興起。

評價階段:自評、小組評、師評相結合。

評價方法:學生分爲若干小組,先各自獨立完成表格填寫,完成後對照教材自評;然後小組交流,進行小組成員間的互評;在此基礎上,教師隨機抽查各個小組代表,進行師評。根據其獨立完成表現、糾正表現等環節,按照優秀、良好、合格三個標準對各小組進行評價。

評價總結:要採用多種評價方法對歷史教學效果作出科學的解釋,使評價不僅能瞭解學生歷史學習各方面的發展水平以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而且能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五、板書設計

一、半坡人和河姆渡人對比:北方半坡人南方河姆渡人

1.生活的時間、地點

2.住房

3.生產&狩獵工具

4.農作物

5.生活工具

6.飼養家畜

7.狩獵的動物

8.音樂藝術

其它補充二、原始農業對文明的影響

六、教學反思

本課最需要注意的是培養學生的證據意識,讓學生從已經發現的陶器、石器上去推斷河姆渡人、半坡人的生活習慣。其次是要密切注意在第一次課堂大討論上引導學生的發言,注意發言人數,引導發言的走向。

七年級的歷史教學設計6

●教學設計思路

本課主要是通過傳說故事導入,以引起學生的興趣,不斷地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對照課本知識獨立解決問題。並通過收集的文本和圖片資料,引導學生在頭腦中勾勒出北京人、山頂洞人的生活情景。並會進行對比。自始自終圍繞“會不會製造工具是動物和人類的區別”,“勞動創造人”展開。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瞭解和掌握有關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的歷史基礎知識。

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以及獨立思考和進行比較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中國是人類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北京人古人類遺址是的世界文化遺產,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培養珍視人類文化遺產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北京人、山頂洞人。

教學難點

本課的難點是所講內容距今久遠,只有依據考古發掘成果進行科學推斷並結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課的基本內容。

●教學方法

識圖分析法、討論歸納法、聯繫對比法、閱讀講解法。

●教學媒體

1、教具準備

投影儀、多媒體電腦。

2、素材準備

“女媧造人”、“亞當、夏娃”、北京人生活相象圖、“山頂洞人生活想象圖”、“山頂洞人頭部復原像”的圖片;“北京人與原始人”及“北京人”視頻。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結構與過程

新課導入:

我們偉大祖國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按照古代的傳統說法,從傳說中的黃帝到現在,大約有四千多年的歷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裏,有許多動人的有意義的故事。其中有許多是有文字記載的。至於五千年以前遠古時期的情況,沒有文字記載,但是也流傳了一些神話和傳說。譬如,我們人類的祖先,究竟是從哪裏來的?那麼同學們,有誰知道:“盤古開天闢地”和“女媧造人的故事”?學生講述,老師總結並補充《聖經》中關於上帝造人的故事。

(展示“女媧造人”和“亞當、夏娃”的圖片)

神話畢竟只是神話,現在誰也不會相信真有這樣的事。那麼,人類歷史究竟應該從哪兒說起呢?後來,科學發達了,人們從地下發掘出來的化石,證明人類最早的祖先是一種從古猿轉變而來的類人猿。(展示“人類的進化”圖片)類人猿是一種近似於人的古猿,它們經過漫長歲月的勞動、演變、進化、發展成現代人。那麼在遠古時期,我國境內又有哪些居民呢?這節課我們就學習:

(板書)第1課中國境內的早期人類

講授新課:

(展示“中國遠古人類主要遺址”圖)結合課本“我國早期人類主要遺址分佈圖”,請同學們數一下早期人類遺址共有多少處,瞭解20世紀以來中國衆多的遠古人類主要遺址,歸納我國早期人類遺址的分佈特點。請同學回答“看一看”,教師補充總結,引出我國是人類的發源地之一,也是世界上發現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我們這節課主要學習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

(板書)

一、中國境內已知最早期的人類——元謀人

請同學們閱讀課本關於元謀人的知識,回答以下兩個問題:

1、元謀人生活的年代距今多長時間?

2、元謀人是什麼時候發現的,具體在什麼地方?

3、講述一下元謀人的生產生活狀況?

(通過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第一段知識,得出元謀人會製造簡單的石器工具,知道火)

教師總結補充學生的回答,導出:會不會製造工具,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

(板書)

我們通過課本獲得了元謀人的信息,那麼科學家們是如何獲得170萬年前的元謀人的信息呢?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總結是通過考古發掘成果進行的科學推斷(展示元謀人牙齒化石、元謀人遺址出土石尖狀器、刮削器),通過提問:什麼是化石?引起學生注意教師解釋化石的定義。

遠古人類在緩慢的發展進化,在進化的過程中,勞動起來重要的作用。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再來看看我國比較進化的.另一個遠古人類——北京人。

(板書)

二、北京人

(展示“北京人頭部復原像”,播放“北京人與原始人”及“北京人”視頻),指導學生閱讀課文關於北京人的知識,回答以下問題:

1、北京人生活的年代?

2、北京人是什麼時候發現的,具體在什麼地方?

3、結合北京人的圖像,說一下北京人和現代人長的有什麼不同?

4、爲什麼說北京人是人類而不是古猿呢?

5、北京人遺址有什麼特點?

(是世界上出土早期人類遺骨化石和遺物最豐富的遺址,1987年,周口店北京人遺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址”名錄)

結合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儘管北京人在面部特徵上比較接近古猿,但是由於北京人的手腳分工明顯,能製造和使用工具,所以說北京人已經是人類而不是古猿了。因爲,會不會製造和使用生產工具是猿和人類的區別。北京人生活的使用打製石器的時代,被稱爲舊石器時代。瞭解了北京人的長相,我們在進一步看一下北京人的生活。

北京人生活在周口店一帶距今約70至20萬年之間。那時候,中國北方的氣候比現在溫和溼潤。山上山下,生長着樹林、灌木和豐茂的野草。兇猛的劍齒虎、豹、狼、熊等野獸,出沒在樹林和山野中。那裏還生長着大象、犀(音xī)牛和腫骨鹿。(展示“劍齒虎”和“腫骨鹿”圖片),這些野獸嚴重的威脅着北京人的安全。北京人是如何同惡劣的自然環境和這些野獸作鬥爭,並生存下來呢?請同學們暢所欲言。(展示北京人生活相象圖)

教師總結,北京人會製造簡單和石器工具和棍棒工具,並用這些同野獸作鬥爭,不僅如此,他們還用這些工具採集樹上的果子,挖植物的根莖,獵取食物。但是,這種工具畢竟太簡陋了,他們獲取的食物是很有限的,靠單個人的力量,沒法生活下去,只好過着羣居的生活,共同勞動,共同對付猛獸的侵襲。

另外,北京人比元謀人更進化的另一個表現是,北京人不僅會使用火還會保存自然火種,同學們想一下,使用和保存火,對北京人有什麼好處呢?

(展示“火的使用”三組圖片)教師舉例講解對北京人來說,使用火的意義。(照明、防寒、驅趕野獸、增強人的體質)

教師總結,在嚴酷的自然環境面前,北京人依靠集體的力量,憑藉簡陋的生產工具,通過採集和狩獵這樣的生產勞動,艱難地維持生存,隨着時間的推移,在北京人生活的地區,出現了另一羣遠古人類,他們是山頂洞人。

(板書)

三、山頂洞人

(板書)

時間:距今約1。8萬年

地域: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

山頂洞人

生產生活狀況:掌握磨光和鑽孔技術;懂得愛美,

地位:是我國氏族社會的開始

(展示“山頂洞人頭部復原像”),請同學們指出山頂洞人的面部特徵和北京人有什麼不同?

比較山頂洞人比北京人進步的表現:(展示“山頂洞人生活想象圖”)

(板書)

體質進步:相貌和現代人基本相同

工具製作技術:掌握磨製和鑽孔技術,人工取火,會捕魚

生活進步:用骨針縫製衣服,製作裝飾品,懂得愛美。生活的集體——氏族(

解釋“氏族”的定義)

(課堂總結)今天我們共同學習了我國境內三個比較有代表性的遠古居民的生產生活情況。對照課本,師生共同商討填充下面的表格。

代表文化距今時間體質形態工具製造生產活動觀念社會組織

北京人

山頂洞人

●板書設計

第1課中國境內的早期人類

一、中國境內已知最早期的人類——元謀人

二、北京人

時間:距今約70—20萬年之間

地域: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

北京人生產生活狀況:打製石器,採集,漁獵,保存並使用自然火

地位:世界上出土早期人類遺骨化石和遺物最豐富的遺址

三、山頂洞人

時間:距今約1.8萬年

地域: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

山頂洞人生產生活狀況:掌握磨光和鑽孔技術;懂得愛美,

地位:是我國氏族社會的開始

體質進步:相貌和現代人基本相同

工具製作技術:掌握磨製和鑽孔技術,人工取火,會捕魚

生活進步:用骨針縫製衣服,製作裝飾品,懂得愛美。生活的集體——氏族

七年級的歷史教學設計7

20xx年版《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中要求:“堅持用唯物史觀闡釋歷史的發展與變化,使學生認同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堅定社會主義信念,拓展國際視野,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這一要求體現了國中歷史教學“育人爲本”的教育理念,教師應堅持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爲宗旨,積極引導學生對整個人類歷史發展進程進行正確的考察,並幫助他們逐步學會更加全面、客觀地認識歷史問題。就歷史學科而言,其核心素養是學生在學習歷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歷史學科特徵的思維品質和關鍵能力,是歷史知識、能力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綜合表現。那麼如何通過國中歷史課程的學習,促進學生拓展歷史視野,形成歷史意識,發展歷史思維,提升歷史素養呢?本課中提出以下一些歷史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依據課標教材,確定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課堂的組織靈魂,人們學習歷史的根本目的是解決現實中的種種問題。課程標準對本課的要求是瞭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滅遼及北宋;知道岳飛抗金的事蹟和南宋偏安。本課上承第6課《遼、西夏與北宋的並立》,主要學習三個子目的內容:女真族的崛起、金滅遼及北宋、南宋的偏安。教材一方面講述了女真族建立了金政權,先後滅掉了遼和北宋,並在對南宋的戰爭中擄掠殘殺,遭到了岳飛等南宋軍民的奮起抵抗,最終和南宋達成和議,形成南北對峙局面。另一方面課文貫穿了民族交融這條暗線。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主動學習漢族的政治制度與先進文化,加快了民族交融的進程。這就需要在唯物史觀引領下整體把握這時期的民族關係。

根據學情以及教學經驗,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學生觀察圖片、地圖,並結合材料和課文內容,瞭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滅遼及北宋,並對北宋亡國的主要原因進行分析;講述岳飛抗金的故事,學習岳飛精忠報國、正氣凜然的精神;學習相關史實,嘗試對宋金和議進行分析和評價,知道南宋偏安;認識我國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形成。

 二、緊扣教學設計,落實素養培育

本課導入部分和課文小結,都採用《遼、北宋、西夏形勢圖》和《金、南宋對峙形勢圖》,既承上,直接點題,又首尾呼應。從遼、西夏與北宋的並立到金與南宋的對峙,既是一個時間概念,又是一個特定的空間概念。這時期各民族的碰撞和交流,形成了民族交融的新高潮,推動了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進一步發展。根據學情,利用形勢圖,直觀引導學生從歷史的時空概念入手效果比較好。

女真族的崛起是本課的第一子目。在傑出首領完顏阿骨打的帶領下,女真族不斷壯大,爲擺脫遼的控制和壓迫,起兵抗遼。阿骨打一面與遼作戰,建立“金”政權,一面改革軍政體制,重視農牧業生產,吸收中原地區的先進文化,逐漸具備了滅遼,甚至滅北宋的實力。在這一子目中爲了增加學生的史料實證意識,不僅提供了大金得勝陀頌碑圖片,而且選取了《大金得勝陀頌》碑文,形成圖文互證,孤證不立和多重證據的歷史學習方法。對於七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在豐富多彩的圖像與相對枯燥的文字之間當然會選擇前者。漫畫、連環畫在學生中的受歡迎程度就很能說明問題。現在的歷史教科書也順應這一趨勢,加入了大量插圖並全綵印刷,大大提高了可讀性。然而,這種對圖像資料的偏愛也許會帶來重圖輕文的隱憂。因此,歷史課堂中培養學生圖文互證的意識十分有必要。此外,史料實證注重材料必有出處、材料的科學性、證據意識等。爲了求證金太祖改革女真部落軍政體制,發展生產,頒行女真文字,給學生提供了《金史﹒太祖本紀》中有關“猛安謀克”的記載和注重農耕生產的史料,以及女真文墨錠圖。對這些史料的運用,既是探究歷史的重要方法,也是理解歷史和解釋歷史能力的重要表現。

金滅遼及北宋是本課的第二子目。首先側重於講戰爭的過程。培養學生理解概括講述戰爭過程的能力是戰爭史教學的核心部分,也是學生最不易掌握的內容。因爲它不但涉及大量的地名,特別是古代的地名,還有交戰雙方的具體位置以及戰略戰術等,所以必須藉助地圖才能講清戰爭的過程。歷史地圖蘊含着豐富的隱性知識,它是課文內容的必要補充。教學中,藉助於地圖冊中金滅遼及北宋的示意圖,教師示範講解金滅遼的過程,然後再請學生結合課前準備的內容講解金滅北宋的情況。這樣引導學生讀圖識圖,以圖釋文,瞭解金滅遼、滅北宋的史實,不僅可以培養學生時空觀念,拉近學生與歷史的時空距離,還可以讓學生獲得一種能力,一種穿越歷史場景的能力。其次,提供史料分析北宋滅亡的主要原因。學生通過前面所學,對北宋的政治有一定的瞭解,這樣以史料爲依據,以歷史理解爲基礎,能夠對北宋滅亡的主要原因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通過材料解讀與問題探究,培養學生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的能力。

南宋的偏安這一子目是本課的難點。教材從南宋建立、岳飛抗金和宋金對峙局面的形成三個方面進行了敘述。如何正確看待岳飛抗金,辯證地分析和評價宋金和議等問題是這部分的重難點。爲此,課前佈置學生準備岳飛抗金的故事,通過講故事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初步認識岳飛抗金,再提供金軍南下的'史料,讓學生思考:人們爲什麼尊重和愛戴岳飛?引導學生明白,人民之所以將岳飛視爲民族英雄,這是因爲他精忠報國的精神深深打動了一代又一代的國人。抗金斗爭中,他率領的岳家軍紀律嚴明,作戰勇敢,是當時抗金力量的中堅;岳飛和岳家軍抗擊金軍南下,爲南方地區創造了相對安寧的生產生活環境,讓南方人民免受戰爭災難,保護了人民的生命財產,維護了南宋人民的利益。他站在正義的一面,因此得到人們的尊重和愛戴。對於宋金和議,補充了相關資料,讓學生對照相關內容一一分析影響。總之,第三子目主要側重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家國情懷作爲最高層次的核心素養,是歷史課程中歷史價值觀教育的根本歸宿,體現出對歷史課程所承載的培育和涵養正確的歷史價值觀的高度重視和深切期望。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學生能夠從歷史的角度認識爲國爲民的民族英雄,能夠認識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歷史發展趨勢,形成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反思課堂實踐,推動教學共生

歷史素養是通過日常教化和自我積累而形成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一節課下來,切實體會到一是教師要不斷充實自己。本課第一子目注重培養學生的史料實證意識。備課時,教師首先就得翻閱一些史料,如《大金得勝陀頌》碑文和《金史》等,對所教學的內容進行印證。只有具備了豐富的學識,在教學時,我們方能在課堂上左右逢源。二是要引領學生自我積累。鼓勵和指導學生閱讀歷史通俗讀物,瀏覽相關歷史網站,從而培養學生的興趣和歷史感。三是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歷史知識。利用博物館、歷史遺址、遺蹟等教學資源,組織學生實地參觀,可以拉近歷史與生活、歷史與現實的距離。本課課前調查瞭解到,一部分學生們去過杭州岳飛墓。學習岳飛抗金時,這部分學生不僅學習熱情高漲,而且感受到歷史的“有用”,求知的慾望更濃。四是開放課堂,教學相長。如今的國中學生成長於新世紀,思維活躍,知識面比較廣,可以有序、有效地讓學生參與課堂討論,合作學習。當然,教師提出的問題必須接近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讓學生有話說,踊躍表達,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因勢利導,從而使歷史課堂成爲學生喜愛的課堂。

七年級的歷史教學設計8

一、科學定位,優化教學效果

(一)依據課標,確定教學主題。

首先,本課的課程內容爲通過經濟繁榮、開放的社會風氣和唐詩的盛行,瞭解盛唐的社會氣象。以文成公主入藏等史實爲例,說明唐代民族和睦。其次,本課主要學習四部分內容,即經濟的繁榮、民族交往與交融、開放的社會風氣、多彩的文學藝術,分別從經濟發展、民族關係、社會生活和文學藝術四個方面展開,四者之間相互聯繫,從不同側面共同展現了唐朝的盛世景象,這些內容均和本單元主題切合,由此,我認爲本課的教學主題可以確定爲繁榮、開放。緊扣這一主題,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爲:知道唐朝前期農業、手工業、城市繁榮的表現,知道唐太宗實行開放的民族政策及唐朝民族交往交融的情況,瞭解當時的開放的社會習俗及多彩的文學,知道文成公主對漢藏團結的歷史貢獻;通過歷史圖片及文獻資料的閱讀、鑑賞,學會發掘、概括歷史信息,並分析相關現象出現的原因;感受盛唐氣象,增強文化認同感,樹立民族平等友好的觀念,認識到中華民族的歷史由各族人民共同締造。

(二)立足課堂,培育歷史素養。

歷史素養的發展離不開教育,歷史教育教學是實現培養與發展學生歷史素養的有效途徑。因此,課堂教學必須緊緊圍繞着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這一主線展開。在本課中,最突出的歷史素養有:

(1)史料實證素養,本課運用了大量古代的壁畫、瓷器、雕塑、石碑、繪畫、書法等實物史料,如展示出土的祕色瓷、唐三彩騎駝樂舞俑,證明唐朝陶瓷業生產水平很高,展示唐戴帷帽女子騎馬雕塑、吹排簫樂伎壁畫說明唐代社會風氣的開放,展示顏真卿的《顏氏家廟碑》、柳公權的《玄祕塔碑》、閻立本的《步輦圖》、敦煌莫高窟的彩繪壁畫和雕塑等說明唐朝書法、繪畫方面成就斐然。這些實物對於歷史研究起到了證據作用,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的史料實證的學科精神。

(2)家國情懷素養,本課通過講解唐朝經濟的繁榮、民族的交融、開放的社會風氣、多彩的文學藝術感受到盛唐的氣象,增強了學生對中華文明的認同感,通過學習唐朝與各民族交往,尤其是通過文成公主入藏的史實,感受到各民族之間的友好團結,樹立民族平等的觀念,認識到是各族人民共同締造了中華民族的歷史。通過引用並朗誦唐朝的詩歌,感受唐朝昂揚進取的時代精神。

(三)貼近學生,凸顯教學立意。

根據本課在本單元的地位和學生實際水平,確定本課的教學立意在於:1.全面瞭解盛唐繁榮開放景象,基於課程標準,本課應讓學生掌握的是知道唐朝前期農業、手工業、城市繁榮的.表現,知道唐太宗實行開放的民族政策及唐朝民族交往交融的情況,瞭解當時的開放的社會習俗及多彩的文學,知道文成公主對漢藏團結的歷史貢獻,這既符合本課教學內容實際,也符合國中學生的接受水平。2.閱讀歷史圖畫培養審美情趣,培養學生人文素養,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閱讀歷史圖畫,本課採用了《雨中耕作圖》、《唐三彩騎駝樂舞俑》、《祕色瓷》、《步輦圖》、《唐戴帷帽女子騎馬雕塑》、《弈棋仕女圖》、《吹排簫樂伎壁畫》、《顏氏家廟碑》等大量的圖畫,既通過圖畫認識和了解了唐代在經濟、民族關係、社會風氣和文學藝術方面的成就,也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情趣。

二、優化環節,教材子目有機整合

(一)教材整合的設計

本課分成經濟繁榮、民族交往與交融、開放的社會風氣、多彩的文學藝術四個方面,看似相互獨立,但實際上這四個子目之間前後有着聯繫。講民族關係時,運用了閻立本的《步輦圖》,講解了文成公主入藏這段歷史,同時通過圖片瞭解到了閻立本的人物畫中的人物形態各異,神形兼備,凸顯了唐朝繪畫的成就。在講解開放的社會風氣時,運用了唐戴帷帽女子騎馬雕塑圖,既描述了當時的社會風氣,又展示了唐朝雕塑成就斐然。我認爲把教材有機整合解決了內容繁雜和課時有限之間的矛盾,幫助學生構建起歷史知識結構的完整體系,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二)教材整合的注意點和反思

教材整合要服務於教學,能優化學生的學習效果,成就歷史課堂的魅力。所以教材整合要依據課程標準,依託教材。課程標準是編寫歷史教科書的依據,也是進行歷史教學和學生學業評價的依據,在進行教材整合前首先要研讀和領會課程標準的內容,把握其核心思想。其次,整合也不能漫無邊際,要從歷史觀和文明觀角度對教材中的內容作出合理的遷移和必要的取捨。另外,教材整合要結合學情和教師自身特點,在備課時應多考慮班級學生的學習準備狀態、認知水平和結構,學習風格,學習動機等,並能對學生在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困難進行預估,以生成一份結合學情特點的有實效的教學設計,整合子目內容,突出重難點,教師在整合時還要考慮自身特點,語言習慣,知識結構組成等,切莫東施效顰。本課的教材整合我認爲可以再精緻些,使用時機再靈活些。教材的整合要建立在學生預習較爲充分的情況下進行,要不然教材整合的結果會適得其反。

三、以詩證史,挖掘史料資源

本課講的是盛唐氣象,既包含了經濟、民族關係、社會風氣,也包含了文學藝術,而唐詩恰恰是文學繁榮的最突出表現,這一時期的詩歌創作很多源自於當時的社會表現,通過詩歌來驗證史實,體現史料來源的多樣性,也幫助學生學會對史料真僞的辨析,充分挖掘了詩詞背後的史學資源,爲此,我精心挑選了四首詩,詩的內容有關於筒車的使用,長安城的宏偉,對少數民族的冊封、唐女子下棋,涵蓋經濟、民族關係和社會風氣三個方面,而且是盛唐時期的作品,以詩證史,借詩歌內容來考訂史實,由詩以見證經濟、民族關係、社會風氣的繁榮、開放,同時也展示了唐詩的魅力,將主觀的鑑賞活動與嚴謹的學術考辨相結合,以詩證史,不僅大大拓寬了唐詩解讀鑑賞的思維空間,也有助於提高唐詩研究的學術品位,擴大了史料範圍,也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

從本課採用的以詩證史法來看,達到了預定的教學目的,讓學生多角度的認識了盛唐氣象。在採用這種方法教學時,要注意到詩與史實屬特徵不同的兩個領域,“虛”與“實”之分野十分明顯,因此在選擇詩歌的時候一定要貼近史料。

七年級的歷史教學設計9

一、牢固樹立課標意識,突出教學重點難點

(一)設計思路

課程標準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範和質量要求,研讀“課程標準”自然是我展開教學設計的起點。《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本課作出如下規定:“以鑑真東渡、玄奘西行等史實爲例,說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發展。”這是較爲典型的以“點”帶“線”的呈現方式,指引我們在教學中重點把握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兩個典型事例——“鑑真東渡”與“玄奘西行”。它們在中日、中印文化交流史上影響深遠,至今爲人們津津樂道。在學生認知水平及教材知識結構的綜合考量下,我將這兩點確立爲本課的教學重點。

對“鑑真東渡”這一重點的處理,我運用圖片導入法,出示《鑑真坐像》圖,指導學生觀察、描述圖片信息並關注“雙眼緊閉”的細節,詢問學生其中的緣由。在問題驅動之下,學生通過充分提取書本信息並結合教師提供的《唐大和尚東征傳》選段,化身爲小導遊爲遊客講解家鄉園博園內“鑑真東渡遇險紀念塔”這一景點。之所以創設這一情境,我主要是爲了吸引七年級學生的主動參與,將知識點變爲“活的”、“可用的”知識,既增強學生對重要知識點的理解記憶,也在活動中滲透基本技能、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最後,我提供了鑑真在日本醫藥學發展中做出重大貢獻的材料,引導學生了解在傳佈佛法外,鑑真還傳播了中國許多的文化成就,爲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對另一重點“玄奘西行”的處理,我考慮到大部分的學生閱讀過青少版的《西遊記》或觀看過相關的電視劇、電影作品,對唐僧西天取經的故事感興趣,對相關的情節也較爲熟悉,只是在歷史史實與文學作品之間未能作很好的區分。基於以上分析,我設計了表格填空,指導學生完成玄奘西行與“唐僧取經”的比較,引導學生了解歷史史實與文學作品之間既有聯繫又存在區別,潛移默化地滲透史料實證素養培育。之後,我充分利用書本上已有的《玄奘西行和回國路線圖》、精心選取《大唐西域記》中的精彩片段,要求學生完善玄奘西行路線,引導其形成歷史空間概念;還設計“玄奘西行可能會遇到哪些艱險”的歷史想象活動,指導學生挖掘歷史地圖的隱性信息並研讀、提取材料,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自覺遷移並整合不同學科之間習得的知識;在此基礎上,我進一步追問“我們的想象符合歷史史實嗎”,激促學生歷史思維深入,進一步滲透史料實證素養培育;後設計了話玄奘真實形象的活動,讓玄奘的寶貴精神品質走進學生的心田。最後簡略補充王玄策、義淨等造訪印度的史實,凸顯玄奘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里程碑式的地位。

在本課中,“遣唐使”、“唐與新羅的交往”雖未直接列入課程內容,但“鑑真東渡”本身與“遣唐使”到來密不可分,“唐與新羅的交往”作爲一個修訂版教材的新增子目,也從一個側面生動展示唐朝時期中外交流的活躍盛況,有助於本課難點的理解,不能置之不理。在這兩個板塊的處理上,我主要抓住典型人物如弘法大師、吉備真備、崔致遠,利用典型圖片如《弘法大師行狀繪詞》,通過圖說歷史、教師講述的方式完成,在處理的篇幅及力度上都做了相應的減法。這樣的處理可以使得各子目、各板塊間詳略有別、詳略得當,主幹知識、重點突出,易於學生把握。

本課的課程內容還要求學生能“說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發展”,這對學生的學習提出較高的要求。與一般的歷史時間、地點、人物等史實性知識不同,這屬於規律性、理論性的知識,從行爲動詞看又屬於理解層次要求的知識,對七年級學生而言是一個難點。對此,我選用《中華文明史》中“(隋)唐是中華對外交流的高潮時期,這一時期的對外交流在深度和廣度上遠遠超過了前代”這一具有一定權威性的觀點,爲學生提供必要的學習起點;同時我提供了較爲豐富的資源,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探究活動,從理解“寬度”、“廣度”遠超前代中逐步突破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發展性”這一特徵。

(二)設計展望

1.深入全面地研讀課標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已經能做到關注課程內容要求,能夠依據相關行爲動詞屬性基本判斷有關歷史問題的量與質的要求,從而做到有的放矢。除此之外,我認爲還應當對歷史課程的性質、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實施建議等內容進行綜合的、全面的、深入的瞭解,做到不僅知道“教什麼”,明白“怎麼教”,更明晰“爲什麼教”,這對精準把握並突破教學重難點是有益的。

2.關注課標的動態發展

現行的課程標準是2011年頒佈的,而統編歷史教學書在此之後經歷了較長時間的審查與修改於近兩年才投入使用。所以存在對課標進行相應調整的情況。此外,《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已於2018年正式出臺,其中提出的歷史核心素養的理念也需要在國中歷史教學中加以關注。我認爲把握課標最新的調整與變化,有助於我們精準把握並突破教學重難點。

二、發揮課程資源優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一)設計思路

“課程資源”的提出、開發與運用是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亮點。歷史學科涉獵廣泛,與其他學科相比,它擁有無法比擬的、獨特的、豐富的課程資源。它的開發與利用有助於落實課程目標,也能豐富課堂教學、滿足學生需要,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衆多的課程資源中,我首先充分地利用了教科書資源。在本課教學設計中,我帶領學生解讀教科書上的插圖資源如《弘法大師行狀繪詞》,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描述當時的情形知曉遣唐使來華的史實,既感受唐王朝的繁盛,也感悟日本人的向學與堅持。我還利用《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內的鑑真像》、《玄奘西行求法(郵票)》作爲相關子目學習的導入材料,以人帶事,順應學生認知發展的規律與需要。此外,我還注意用好教材輔助板塊課文旁設“相關史事”、課文後設“課後活動”,引導學生描述畫面信息或以之作爲思維材料展開活動促進思考,培養學生的觀察與思維能力。爲什麼首先考慮的是教科書資源?教科書是第一課程資源,也是課程資源的核心。教科書不僅是教師開展教學的“教本”,亦是學生學習的“學本”,是學生獲取最爲便捷、使用頻率最高的課程資源。教師能在課堂中利用已有課程資源進行情境、活動的創設,不僅可以調動學生課上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而且有助於學生加強對教科書的瞭解,進一步增強了統編教材的可讀性,從而爲課後的自主學習創設條件。

本課還甄選了鄉土史課程資源。我選用了鑑真東渡遇險紀念塔和如東掘港國清寺遺址,並以之設計了“角色扮演”及學習延伸的活動。鄉土史課程資源是課程資源中具有特色的一類資源,它是師生所處的某一行政單位具體地域特色的、能夠反映特定範圍內受衆文化心理的、承載歷史與現狀的資源,具有形象具體、生動活潑、賦予學生更多參與的可能性等突出特色。這類課程資源的利用,能夠較好地拉近歷史與學生、與現實的距離,從而客觀上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此外,本課還選擇了大家喜聞樂見的歷史題材的視頻文學作品資源,如導入部分節選了紀錄片《中國通史》中第五十集的片段,不僅起到較好的凝神激趣的作用,同時也讓學生對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盛景有了一個總體的把握,爲本課難點的理解打下一定的基礎。在“玄奘西行”子目處理中,我展示出影視作品《西遊記》的劇照圖片,迅速吸引學生的眼球,並通過後續的列表對比潛移默化地滲透史料實證素養的培育。

(二)設計展望

1.課程資源開發應緊扣教學目標

課程資源的開發及利用已成爲一線教師的自覺之舉。現今,大量的課程資源被搬上課堂,的確起到一定的興趣激發作用,卻也存在脫離課程目標或教學目標而隨心所欲選用資源的情況。我認爲教師在兼顧學生興趣的情況下,應當緊緊圍繞教學的重難點、課程標準要求和學生的學習經驗、認識規律進行合理的選取有教學價值的課程資源,讓課程資源既發揮消除學生與歷史心理距離的作用,也能更好地爲課程或教學目標服務。

2.重視鄉土史資源的開發與運用

鄉土史資源不僅可以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補充和印證,而且可以拉近學生與教學內容之間的距離,引導學生關注生活,研究身邊的歷史。這類資源的運用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增進熱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也利於活化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探究熱情、水平和思維能力。

總結:如果說教科書是編寫者在精準全面理解課程標準基礎上的一次再創作,那麼歷史教學也是基於課標及教材的一種再創作。本課僅是基於唯物史觀的一種理解與創作。不同的史觀、不同的視野會賦予本課不同的魅力,可以引領學生從不一樣的高度與寬度欣賞歷史的意蘊、體會歷史的深邃、感受歷史的真諦。

七年級的歷史教學設計10

一、教學目標

1.學生能通過情景模擬,移情深入到歷史場景,根據史料並加以合理地想象,分析出“開元之治”,農業生產的進步,手工業技術的提高和商業繁榮的特點,提高分析能力。

2.學生概括出“開元盛世”出現的原因和主要措施,認識到“開元盛世”是唐朝達到全盛的歷史地位。

3.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進一步學會與人合作,勇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學習能力教強的學生向全班展示小組成果,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4.學生體會到“開元盛世”的繁盛是多方面的,學會從多個角度分析問題。

5.學生感受到唐朝統治前期的繁榮,提升民族自豪感。

二、教材分析

(一)、課程標準:

知道唐玄宗和“開元盛世”,初步認識唐朝興盛的原因。

(二)、教材內容分析:

1.本課選自人教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第3課。

2.教材以杜甫的《憶昔》導入,從宏觀上介紹唐朝開元時期的繁榮富庶景象。第一部分爲“開元之治”,介紹唐玄宗統治前期在政治上任用賢才,重視地方吏治,爲人節儉,以身作則的情況。第二部分爲“盛世經濟的繁榮”,從農業、手工業、商業三個方面介紹開元盛世經濟上的表現,具體包括:修建水利工程,發展農耕技術,新品種蔬菜從西域傳入,江南盛產茶葉,曲轅犁、筒車的創制;絲織技術高超,唐三彩;長安坊市制。教材繼而小結“開元盛世”的表現,是唐朝的全盛時期。這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第三部分爲“唐朝的衰亡”,介紹了“安史之亂”,唐朝由盛轉衰,繼而滅亡。第三部分是小字部分,略講即可。

三、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課外閱讀或觀看影視作品,對唐玄宗統治後期比較瞭解,尤其是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故事和安史之亂的史實,加上此部分在教材是小字部分,不需要在課堂上花太多時間。學生對唐玄宗前期的情況知之甚少。在教學中要給學生提供必要的史料,引導學生分析。經過之前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從政治、經濟、文化三個角度去把握一個時代的特點的分析方法。學生也可以從提供的史料中提煉關鍵詞,但分析和概括能力有待提高。七年級的學生對故事和古詩比較感興趣,要補充一些關於“開元之治”的小故事,提供古詩時要加上註釋,讓文言文水平較低的學生也不會產生障礙。學生對圖片能產生直觀的感受,促進理解,因而要給學生提供曲轅犁、唐三彩和唐長安城等圖片,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想象空間。另外,我校提倡“先學後導,合作探究,自主建構”的教學模式,因此在教學中採取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生對小組合作參與度也是較高。但實際教學中很有可能小組的分析可能不夠深刻和不到位,教師要加以補充和引導。在小組合作中,有部分同學比較內向,教師要鼓勵每位小組成員對小組成果有所貢獻。

四、教學設計教學方法:小組合作討論探究法、講解法、情境創設法、提問法

教學資源:學案(包括文字史料和圖片)、課件

五、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開元盛世在經濟上的表現

教學難點:農業工具的改進

六、教學過程

6.1 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讀詩悟史

閱讀杜甫《憶昔》的前半部分,引導學生分析從唐玄宗統治前期的社會特點: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

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宮中聖人奏雲門,天下朋友皆膠漆。

百餘年間未災變,叔孫禮樂蕭何律。

活動2【活動】小組合作探究

1.教師給每個小組分配代入的角色並提供材料。小組情境代入,收集學案中的材料、教科書、《歷史地圖冊》中的相關材料。

(1)第1、2組假設是開元時期的玄宗身邊的重臣,瞭解政治生活。

材料一:一天,大雨不停,道路泥濘。唐玄宗在便殿休息,想與姚崇討論政務。但這種天氣,年紀不小的姚崇要進入皇宮是很不方便的。於是,唐玄宗命令侍者用皇帝的御輦擡姚崇進宮。

材料二:宰相姚崇在擁立和輔佐玄宗治國方面的功勞特大,居官甚清,乃至於居無府第,久住佛寺,玄宗對他非常愛敬倚重。但姚崇晚年對兩個兒子疏於管教,兩子、廣收贈禮,而姚崇又爲一個受賄下屬說情,玄宗便允准姚崇辭去宰相職務,對受賄者照懲不誤。

材料三:有一天唐玄宗照鏡子,見自己臉龐消瘦,悶悶不樂,旁邊的宦官說道:“陛下用韓休爲相,凡事力爭,弄得陛下心情不好,何不將其罷免,改用蕭嵩爲相。”唐玄宗正色答道:“朕貌雖瘦而天下必肥。蕭蒿爲相,凡事唯唯諾諾,從不提出自己的見解,他退下去後,我總是夜不能寐,唯恐事情辦不好。韓休爲相,諸事力爭,他退下去後,我睡覺很踏實。”

(2)第3、4組假設是唐朝江南地區的一名農民,描述耕作的新變化,概括這些變化對生產所產生的影響。

材料一:唐玄宗開元時期共修水利38處,天寶時又修8處,共46處,約佔唐朝所建水利工程的20%。唐玄宗命令大臣對於破壞水利工程者嚴厲查處。

——根據《新唐書·地理志》整理材料二:舊式犁長一般爲今9尺左右,前及牛肩;曲轅犁長合今6尺左右,只及牛後。犁架變小,重量變輕,便於迴轉,操縱靈活。推進犁評,犁箭向下,犁鏟入土則深;提起犁評,犁箭向上,犁鏟入土則淺,適應深耕或淺耕的不同要求,便於精耕細作。犁壁不僅能碎土,而且可將翻耕的土推到一側,減少前進的阻力,同時,通過翻覆圖塊斷絕草根的生長。曲轅犁最早出現於江東地區,適宜了江南地區水田面積小的特點。

(同時提供曲轅犁結構圖)

材料三:“水能利物,輪乃曲成。升降滿農夫之用,低徊隨匠氏之程。始崩騰以電散,俄宛轉以風生。雖破浪於川湄,善行無跡;既斡流於波面,終夜有聲。”

——(唐)陳廷章《水輪賦》

(3) 第5、6組假設是唐朝的一名手工業者(陶瓷業或絲織業),介紹在手工業方面的技藝和成就。

材料一:

邢人與越人,皆能造瓷器,圓似月魂墮,輕如雲魄起。 ——皮日休《茶甌》

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陸羽《茶經》

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峯翠色來。——陸龜蒙《詠祕色瓷器》

材料二:

繚綾繚綾何所似?不似羅綃與紈綺;應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絕,地鋪白煙花簇雪。織者何人衣者誰? 越溪寒女漢宮姬。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樣人間織。織爲雲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廣裁衫袖長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紋。異彩奇文相隱映,轉側看花花不定。昭陽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對直千金。

——白居易的《繚綾》(節選)

(4) 第7組假設是唐長安城的一名商人,介紹一天的生活。

材料一: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遙認微微入朝火,一條星宿五門西。

——白居易《登觀音臺望城》

材料二:朱雀大街長5000米,寬155米,將長安城平分成左右兩半。長安的商業區稱“市”,東市對內貿易,西市對外,有很多阿拉伯人、波斯人都在西市經商。街道中間的部分叫“坊”,是住宅區,共有108個坊,每個坊都有名字,都有門。清晨,有人負責擊鼓,坊門打開。集市每天中午開市,營業到太陽落山。晚上有禁宵,專門有士兵查夜,人們必須在坊中。白居易、韓愈、柳宗元、魏徵等人在長安的坊間長期居住過。

——根據侯磊《唐詩中的大唐》整理(安徽人民出版社,20xx年版)

2.教師巡視,給每個小組提供必要的幫助。

活動3【活動】小組成果展示

1.每個小組上臺彙報研習成果並指導臺下的同學完成學案,每組有2分鐘的彙報時間。

2.每個小組彙報後,其他小組對不明白的提法提問或提出質疑,彙報的小組進行解答 。老師作必要的補充。

活動4【講授】全課小結對全課的知識點進行梳理,指導學生做筆記和記憶

活動5【作業】佈置作業

1.閱讀杜甫《憶昔·其二》後半部分的節選,慨括唐玄宗統治後期社會的特點。

2. 收集與安史之亂相關的唐詩,瞭解安史之亂髮生的原因、經過和結果。

第3課 “開元盛世”

課時設計 課堂實錄

第3課 “開元盛世”

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讀詩悟史

閱讀杜甫《憶昔》的前半部分,引導學生分析從唐玄宗統治前期的社會特點: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

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宮中聖人奏雲門,天下朋友皆膠漆。

百餘年間未災變,叔孫禮樂蕭何律。

活動2【活動】小組合作探究

1.教師給每個小組分配代入的角色並提供材料。小組情境代入,收集學案中的材料、教科書、《歷史地圖冊》中的相關材料

(1)第1、2組假設是開元時期的玄宗身邊的重臣,瞭解政治生活。

材料一:一天,大雨不停,道路泥濘。唐玄宗在便殿休息,想與姚崇討論政務。但這種天氣,年紀不小的姚崇要進入皇宮是很不方便的。於是,唐玄宗命令侍者用皇帝的御輦擡姚崇進宮。

材料二:宰相姚崇在擁立和輔佐玄宗治國方面的功勞特大,居官甚清,乃至於居無府第,久住佛寺,玄宗對他非常愛敬倚重。但姚崇晚年對兩個兒子疏於管教,兩子、廣收贈禮,而姚崇又爲一個受賄下屬說情,玄宗便允准姚崇辭去宰相職務,對受賄者照懲不誤。

材料三:有一天唐玄宗照鏡子,見自己臉龐消瘦,悶悶不樂,旁邊的宦官說道:“陛下用韓休爲相,凡事力爭,弄得陛下心情不好,何不將其罷免,改用蕭嵩爲相。”唐玄宗正色答道:“朕貌雖瘦而天下必肥。蕭蒿爲相,凡事唯唯諾諾,從不提出自己的見解,他退下去後,我總是夜不能寐,唯恐事情辦不好。韓休爲相,諸事力爭,他退下去後,我睡覺很踏實。”

(2)第3、4組假設是唐朝江南地區的一名農民,描述耕作的新變化,概括這些變化對生產所產生的影響。

材料一:唐玄宗開元時期共修水利38處,天寶時又修8處,共46處,約佔唐朝所建水利工程的20%。唐玄宗命令大臣對於破壞水利工程者嚴厲查處。

——根據《新唐書·地理志》整理材料二:舊式犁長一般爲今9尺左右,前及牛肩;曲轅犁長合今6尺左右,只及牛後。犁架變小,重量變輕,便於迴轉,操縱靈活。推進犁評,犁箭向下,犁鏟入土則深;提起犁評,犁箭向上,犁鏟入土則淺,適應深耕或淺耕的不同要求,便於精耕細作。犁壁不僅能碎土,而且可將翻耕的土推到一側,減少前進的阻力,同時,通過翻覆圖塊斷絕草根的生長。曲轅犁最早出現於江東地區,適宜了江南地區水田面積小的特點。

(同時提供曲轅犁結構圖)

材料三:“水能利物,輪乃曲成。升降滿農夫之用,低徊隨匠氏之程。始崩騰以電散,俄宛轉以風生。雖破浪於川湄,善行無跡;既斡流於波面,終夜有聲。”

——(唐)陳廷章《水輪賦》

(3) 第5、6組假設是唐朝的一名手工業者(陶瓷業或絲織業),介紹在手工業方面的技藝和成就。

材料一:

邢人與越人,皆能造瓷器,圓似月魂墮,輕如雲魄起。 ——皮日休《茶甌》

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陸羽《茶經》

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峯翠色來。——陸龜蒙《詠祕色瓷器》

材料二:

繚綾繚綾何所似?不似羅綃與紈綺;應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絕,地鋪白煙花簇雪。織者何人衣者誰? 越溪寒女漢宮姬。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樣人間織。織爲雲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廣裁衫袖長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紋。異彩奇文相隱映,轉側看花花不定。昭陽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對直千金。 ——白居易的《繚綾》(節選)

(4) 第7組假設是唐長安城的一名商人,介紹一天的生活。

材料一: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遙認微微入朝火,一條星宿五門西。

——白居易《登觀音臺望城》

材料二:朱雀大街長5000米,寬155米,將長安城平分成左右兩半。長安的商業區稱“市”,東市對內貿易,西市對外,有很多阿拉伯人、波斯人都在西市經商。街道中間的部分叫“坊”,是住宅區,共有108個坊,每個坊都有名字,都有門。清晨,有人負責擊鼓,坊門打開。集市每天中午開市,營業到太陽落山。晚上有禁宵,專門有士兵查夜,人們必須在坊中。白居易、韓愈、柳宗元、魏徵等人在長安的坊間長期居住過。

——根據侯磊《唐詩中的大唐》整理(安徽人民出版社,20xx年版)

2.教師巡視,給每個小組提供必要的幫助。

活動3【活動】小組成果展示

1.每個小組上臺彙報研習成果並指導臺下的同學完成學案,每組有2分鐘的彙報時間。

2.每個小組彙報後,其他小組對不明白的提法提問或提出質疑,彙報的小組進行解答 。老師作必要的補充。

活動4【講授】全課小結對全課的知識點進行梳理,指導學生做筆記和記憶

活動5【作業】佈置作業

1.閱讀杜甫《憶昔·其二》後半部分的節選,慨括唐玄宗統治後期社會的特點。

2. 收集與安史之亂相關的唐詩,瞭解安史之亂髮生的原因、經過和結果。

七年級的歷史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元謀人的生存年代、發現地點和發現的歷史意義。

(2)知道北京人的生存年代、發現地點、體質特徵、發現的意義以及他們的生產、生活狀況。

(3)知道化石是研究人類起源的主要證據和了解我國境內其他古人類遺址。

2、過程與方法

(1)識讀《中國境內主要古人類遺址分佈圖》等圖,掌握識圖的基本方法,培養從圖片中提取有效歷史信息的能力。

(2)思考“化石是怎麼形成的?對於我們研究早期人類有什麼作用?”,培養查閱歷史資料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到中國是人類的發源地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是的世界文化遺產,激發學生的歷史興趣,培養珍視人類文化遺產的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北京人。

難點:理解北京人生產、生活狀況。

[教學設計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學習三塊內容,我國境內的早期人類、北京人的發現、北京人的特徵。第一部分內容與第二、三部分內容是包含關係,我國境內的早期人類包括了北京人;第二和第三部分遞進關係,先介紹北京人的發現,再闡述北京人的特徵和發現北京人的意義。

我國目前已發現舊石器古人類遺蹟三四百處,遍佈全國大多數省市。事實證明,我國是世界上發現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是人類的發源地之一。我國境內已確認的最早的人類是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左右。我國早期人類遺址中最的就是北京人遺址。北京人的發現內容豐富,大量的遺骨、石器和用火遺蹟,證明遠古確有直立人存在,爲“從猿到人”的偉大學說提供了有力證據。

2、學情分析

(請按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補充)

3、教學方法

閱讀講解法、識圖分析法、討論歸納法、聯繫對比法。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投影儀、圖片等。

學生:自學教材。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s教師活動E學生活動6設計意圖b

導入新課H展示女媧摶土造人、亞當與上帝、古猿人的圖片,問題:

1、人類是怎麼產生的?

2、我國境內已知最早的人類是誰?x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來回答問題。r通過設問,引發學生思考,激發求知慾,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探究新知

(授新課)g

1、我國最早的人類g

展示《元謀人復原圖》《元謀人使用石器圖》《元謀人勞動復原圖》”,提出問題。

(1)元謀人生活在哪裏?

(2)元謀人的體質有哪些特徵?

(3)元謀人懂得哪些技術?

(4)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是什麼?

觀察並搶答:

(1)雲南元謀縣。

(2)牙齒碩大、粗壯,脣面比較平坦,舌面的模式非常複雜。

(3)製造工具和使用火。

(4)會不會製造工具。

培養學生從史料中獲取有效歷史信息的能力。

2、北京人

(1)北京人的發現

活動與探究

假如你是導遊,你將如何向遊客介紹北京人的發現?

動腦筋

化石是怎麼形成的?對於我們研究早期人類有什麼作用?(展示化石的圖片)

(2)北京人的特徵

展示《北京人復原頭像》《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圖》《北京人狩獵場景想象圖》,分組並讓學生討論回答問題:

①同學們互相觀察一下,你們和北京人頭部復原像有什麼不同?

②展示《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圖》,提出問題:北京人制造的石器有什麼用途?

③根據《北京人狩獵場景想象圖》,講述北京人勞動的情景。

④討論北京人過羣居生活的原因。

⑤火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火對北京人生活有什麼作用?

⑥北京人的發現有什麼歷史意義?

3、動動手:今天我們學習元謀人、北京人的基礎知識,現在我們把元謀人、北京人的生活地方、生活的年代標識在《我國遠古人類主要遺址的分佈》,播放《我國遠古人類主要遺址的分佈》的動畫。

七年級的歷史教學設計12

一、吃透課標,整合教材

(一)落實課標,確定教學主題

本課的課程內容爲通過活字印刷術的發明以及指南針、火藥的應用和外傳,認識四大發明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本課主要學習三部分內容,即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指南針和火藥的應用、發達的中外交通,依據課標,我認爲本課的教學主題可以確定爲“宋元時期的科技和外傳”。緊扣這一主題,突出以下特性:第一、思想性,堅持用唯物史觀闡釋歷史的發展與變化,使學生認同宋元時期的科技及對世界的貢獻,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堅定社會主義信念,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第二、基礎性,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認知水平,以普及歷史常識爲主,引領學生掌握活字印刷術、指南針、火藥等基本的、重要的歷史知識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確的歷史意識,爲學生進一步的學習與發展打下基礎。第三、人文性,以四大發明的成就及傳播陶冶學生的心靈,幫助學生客觀地認識歷史,提高人文素養,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並由此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爲:知道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通過活字印刷術與雕版印刷術的比較,認識到活字印刷術的優點。知道指南針、火藥技術發明和改進的時間、作用。通過《四大發明傳播路線圖》,知道四大發明及其外傳的範圍,瞭解四大發明在宋元時期得到進步和發展的原因以及對世界文明的重大影響,認識到我國古代科學技術居於世界領先地位,激發勇於創新的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二)依據課標,整合教材資源

歷史教材是按照一定的規律和順序來編排的,有其科學性與合理性,但不能因爲重視教材而限制了教師的創造力,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握教材課堂實際現狀,根據學生不同年齡、不同學習階段的實情,深入研讀教材和課標,靈活使用教材,將教材內容有機整合,使知識更具邏輯性,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本課課程內容是通過活字印刷術的發明以及指南針、火藥的應用和外傳,認識四大發明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教材又分成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指南針和火藥的應用、發達的中外交通三個子目,如何正確處理好課程內容和教材三個子目之間的聯繫,通過仔細研究課標,通讀教材,在講授新課時先講三大發明的出現和應用,然後把三大發明的外傳放在宋元發達的中外交通這樣的大背景下講解,通過宋元時期交通路線圖先講宋元時期整體的陸路和海路交通,然後通過四大發明外傳圖切入四大發明外傳及對世界的貢獻,這樣既解決了課程內容,又把三個子目有機聯繫起來,使本課教材內容成爲一個有機整體。

二、寓郵於史,史以郵顯

(1)郵票引入的設計

郵票是歷史教學中有效而獨特的工具。被稱爲“百科全書”的小小郵票,作爲一種載體,把時間與空間、人物與事件結合,將歷史上有意義有影響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通過方寸畫面呈現給世人。一些重大的歷史、著名人物、風土民俗、科技發明、文物古蹟、文化典籍等往往是郵票的重要題材,而這恰恰是歷史教學的.重要內容。本課運用香港發行的紀念四大發明的郵票,面值1.4港元的郵票,以古稱“司南”的勺狀指向儀配以指南車和鄭和下西洋的航船,形象地展示了指南針的產生流程及其作用;面值2.4港元的郵票以宋朝發明家畢昇、泥活字版和用活字排印的古籍展示印刷術的發明;面值3港元和5港元的郵票則分別展示了火藥和造紙術的發明。以郵票切入,引導學生觀察郵票,說出郵票包含的內容,科學運用這四張郵票開展教學活動,增強了歷史課的趣味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質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它既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四大發明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又能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觀察、思考問題,走出‘純’歷史知識的好奇心、求知慾、思維創新能力,提高審美情趣,加強思想道德修養,促進教學雙邊互動活動,使歷史課教得更輕鬆,學生學得更主動,從而充分理解了四大發明對世界的貢獻。

(2)運用郵票的注意點及反思

當然,在歷史教學中有很多其他教具可以使用,郵票只是其中的一種,不能用得太“濫”,要抓住時機,適時適度適量地使用。在運用郵票教學時,我認爲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郵票的選擇要有真實性,歷史就是客觀存在,不是野史也不是道聽途說,所以選擇的郵票也要客觀真實,本課所選擇的四張郵票就真實反映了四大發明的相關內容,也就有利於教學。第二、郵票的選擇要有關聯性,選擇郵票教學是爲教學服務的,如果僅僅是爲了引起學生注意力和興趣而與教學脫節,那這種輔助教學形式就是浮誇的,必須要捨棄。而本課選擇的郵票基本反映了四大發明的過程及影響。所以在備課時,要積極發動全體學生蒐集有關郵票及歷史材料,讓他們參與老師的備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覺地學,教師則充當一名導演。在運用此種方法時,尤其應注意尋找郵與史兩者的結合點,將二者有機地、自然地結合起來, 恰如其分,不致給人一種生搬硬套、牽強附會的生硬感。

七年級的歷史教學設計13

一、規避知識碎片化,實踐教學主題化

本課的課程內容是知道宋代南方經濟的發展,理解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知道宋元時期商業貿易的繁榮。本課主要學習三個子目的內容:農業的發展、手工業的興盛和商業貿易的繁榮。三部分關於發展的表現方方面面,內容豐富,很容易知識碎片化。爲了“去碎片化”,我認爲本課在教學設計中應該實踐教學“主題化”。本課重點要解決的問題是爲什麼兩宋時期經濟的發展和變化,最終促成了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這就是本課的主題。所以,本課在進行“主題化”教學設計時,緊緊圍繞主題進行知識整合和活動設置,體現出三部分內容之間聯繫密切,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推動商業繁榮局面的出現,兩宋時期南方經濟的全面發展直接導致了南宋時期經濟重心南移的完成,這樣就將歷史教學內容都有效地串聯組合起來,成爲有遷移力量的知識羣,形成宏觀的大歷史。

二、開發圖片資源,培育歷史學科素養

很多七年級學生對經濟類歷史內容不太感興趣,感覺距離他們很遙遠,但本課教材中圖片資源豐富,圖片的直觀性、趣味性讓學生對讀圖說史這一方式喜聞樂見。因此,本課教學中對圖片資源進行了充分的開發利用。本課教學設計中使用了14幅圖片,大部分來自課本和地圖冊,引導學生對圖片加以觀察、解讀,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

(一)《耕穫圖》

宋代的《耕穫圖》是瞭解宋代江南農業生產狀況難得的形象材料。先引導學生觀察這幅圖片,教給他們觀察的順序和方法,讓他們描述畫面上的情景。然後讓他們從《耕穫圖》所蘊含的信息中找出南方農業得到發展的原因:第一,青山綠水,片片肥田,說明江南具有發展農業的優越自然條件。第二,農民的勞動場面和莊主悠閒自得情景,說明社會安定,這就爲農業的發展創造了條件。第三,出現翻車,這是因爲北人南遷,不僅爲南方農業生產提供了勞動人手,還帶去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加快了南方農業發展的速度。課本上有一張圖片上的秧馬就是一種先進的拔秧工具。畫面中還出現了一人一牛犁耕的方法,說明宋代南方耕作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並超過了北方。從畫面上看,既有插秧,又有收穫,反映了江南一年兩熟的雙季稻生產情況。這樣先引導學生讀圖,創設情境,通過一說一問,縮短了歷史與現實、教材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學生的注意力、興趣被老師調動起來,在求知慾的作用下,有利於歷史理解,巧妙地利用圖片來突破教學重難點,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就如宋朝社會的一部“小百科全書”。請學生說說從《清明上河圖》中獲得了哪些信息。從汴河上的舟楫往來,想到了宋代汴河漕運的繁華;住宅和商鋪混在一起,發現這就打破了坊與市的限制;畫面中商鋪林立、酒旗飄揚、熙熙攘攘,熱鬧非凡,面對《清明上河圖》,能感受到宋朝社會的市井氣味和繁華氣象撲面而來。引導學生仔細地觀察圖一,可以看到城外的虹橋,虹橋上兩邊有一些房子,可能是做什麼用的?這是一種什麼現象呢?由此給學生介紹一個新詞:“草市”。在宋代,緊臨州縣城郭發展起來的新的商業市區被稱爲“草市”。北宋時,隨着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有些城市商業區域擴大到城外,這就形成了草市。而《清明上河圖》中所描繪的虹橋上兩邊的房屋,就是草市的前身。再請學生觀察圖三,設置問題:猜一猜,“正店”兩字旁邊的大門上面是什麼?追問:爲什麼要用燈箱呢?由此,引出夜市。這樣設計依圖爲據,因勢利導,再輔以問題驅動,賦予圖片一定的深度和生命力,起到“以圖代文,無文之史”的作用,讓歷史在學生的眼裏和腦海裏鮮活起來。

(三)《宋代經濟發展》圖及漢、唐、宋代經濟分佈圖

本課還使用了《宋代經濟發展》圖及漢、唐、宋代經濟分佈圖,這些地圖顯示了歷史事件發生的空間,有助於學生直觀地感受經濟重心南移,有助於理解這一歷史現象。

古人云“左圖右史”,從這一課的設計可以看出,如果教師在教學中能恰當、靈活地運用圖片,不僅可以使歷史課堂更加豐富多彩,和諧高效,還能有效地促進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三、實現情知合一,增強民族自豪感

我們在經濟史的教學中往往會忽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而中學歷史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主要是通過歷史事件、歷史人物以及歷史資料去教育學生,歷史教學中涉及的這些歷史事件、歷史人物都是人類活動的過程,其中一定包含着人類的情感和文化思想。因此,在本課的設計中,我認爲首先要找出本課中所蘊含的情感和思想,進而進一步分析這些情感和思想中的.進步、積極向上的因素。本課可以引導學生認識宋代是我國經濟高度發展的時期,產生民族認同感,增強民族自信心,感悟推動經濟發展的動力。其次是要思考通過什麼樣的手段、途徑來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本課在最後提供了法國人謝和耐在《南宋社會生活史》中的一段話:“(宋代中國)現代化程度令人吃驚……中國是當時世界首屈一指的國家,其自豪足以認爲世界其他各地皆爲‘化外之邦’。”請學生從宋代經濟的發展的角度談談如何理解“(宋代)中國是當時世界首屈一指的國家”。學生通過列舉宋代出現世界上最早的紙幣、最早的廣告,有着繁榮的大都市、廣闊的海外貿易和先進的造船技術等等,感受到宋代實現了社會經濟的躍進,宋代中國的經濟在工業化、商業化、貨幣化和城市化方面遠遠超過世界其他地方,從而真正認識到宋代是當時世界首屈一指的國家,是中國歷史上的“黃金時代”,增強了民族自豪感。

我認爲要做到情知統一,教師要善於研究與反思教學實踐,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把握契機,潛移默化感染學生的情感世界,激起學生情感上的漣漪和共鳴。

七年級的歷史教學設計14

【教材分析】

本課簡要介紹了隋朝的建立,社會經濟的發展,大運河的開鑿。重點敘述了大運河的開通和作用,這是本課的重點。隋初經濟的繁榮難以理解,這是本課的難點。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統一,社會經濟的繁榮,大運河的開鑿及歷史作用。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全面分析“隋朝開通運河是好事還是壞事”的綜合分析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學生認識大運河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是與長城齊名的世界最偉大的工程之一,激發熱愛祖國,振興中華的高尚情操。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中國封建社會開始於公元前475年。1000多年過去了,經過了“戰國、秦、漢,封建社會的確立和初步發展”時期,又經過了“三國、兩晉、南北朝,封建國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時期。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滅陳,重新統一南北。中國封建社會進入新的時期,“封建社會的繁榮——隋、唐。”

二、講授新內容

板書:第1課繁盛一時的隋朝

1、南北重歸統一

提問:爲什麼說是同歸統一?

581年,北周外戚隨國公楊堅奪取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年號開皇。因怕時運隨之而走,去掉“走之”,稱爲“隋”。於南北朝後期,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經濟的發展,重新統一的條件已經成熟。(板書:1.隋朝的建立時間;公元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楊堅定都;長安)

2.隋朝的統一

提問:南北朝的王朝順序和重要年代

北魏分裂爲西魏和東魏,西魏由北周替代。東魏由北齊替代。北周滅北齊,統一北方。楊堅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時間581年,定都長安。(副板書)

南朝爲宋、齊、樑、陳,都以建康爲都,建康就是今南京市。589年,隋滅陳,重新統一南北方。晉王楊廣,也就是後來的隋煬帝,是滅陳大軍的統帥之一。(副板書)

板書:(581—589—618)

<1>隋朝統一的原因

提問:看圖隋朝的疆域四至。(相當於現在中國除去內蒙西藏的領土大小。南邊到越南,東邊到朝鮮交接,北邊到內蒙南邊,西邊到新疆以西。)

隋文帝楊堅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傑出皇帝。領導完成祖國南北方的重新統一。

3.隋朝初年經濟繁榮

<1>表現:人口、墾田、糧食

結論;隋文帝在位期間國家統一,安定。人民負擔較輕,經濟繁榮發展,史稱隋文帝的統治爲“開皇之治”。

三、大運河的開通

1.開通大運河(出示《隋朝大運河圖》)

時間:公元605年。解釋三點四段五河六省(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天津、北京)

2.開運河的原因(目的)

3.開運河的`意義

四、隋朝的覆滅

隋煬帝是中國封建社會有名的暴君,他爲了滿足奢侈生活和虛榮心,營建東都洛陽,修豪華的宮殿;沿運河南下游江都;三次對高麗作戰。他濫用民力,徵發的徭役兵役負擔遠遠超過人民可承受的極限。終於,人民大起義爆發,全國起義農民達幾百萬,重要的有30多支。隋朝的統治在人民起義的打擊下陷於瓦解。隋朝的官吏,也趁機打起反隋旗號。太原起兵的李淵渡黃河佔領長安,仿效當年漢高祖劉邦,與民約法,廢除苛政,爭得政治與軍事上的主動權。618年,宇文化及在江都殺隋煬帝。李淵即皇帝位,建立唐朝,是爲唐高祖。

【板書設計】

一、南北重歸統一

1.隋朝的建立時間;公元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楊堅定都;長安)

2.隋朝的統一(581—589—618)

<1>隋朝統一的原因

3.隋朝初年經濟繁榮

<1>表現:人口、墾田、糧食

二、大運河的開通

1.開通大運河(三點四段五河六省)

2.時間:公元605年

3.開運河的原因(目的)

4.開運河的意義

三、隋朝的覆滅618年

七年級的歷史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通過本課學中國是人類的發源地之一,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珍視人類文化遺產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北京人

難點:本課所講內容距今久遠,只有依據考古發掘成果進行科學推斷並結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課所講內容。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導入:同學們,這節課是大家進入國中以來的第一節歷史課,對於歷史,大家並不陌生,國小的社會課本和日常的電視劇向我們講述了許多歷史知識和歷史故事,下面請大家結合自己所接觸的歷史知識,談談:什麼是歷史(歷史指的是什麼)?

學生討論,自由發言。(教師提示關鍵詞語:過去、現在、將來)

師生共同歸納:歷史指的是人類社會過去發生的事情。(強調重點詞語:人類、過去)

問:那麼,人類是怎樣誕生的?歷史又是從何時開始的呢?我國的歷史最早又是由誰創造的呢?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一.人類的誕生

1.關於人類的起源

古今中外有許多美麗的神話傳說,同學們知道哪些關於人類起源的神話傳說呢。能爲大家講述一下嗎?

學生積極踊躍的講述人類起源的神話傳說。(西方上帝造人傳說、中國的女媧摶土造人、盤古開天闢地等等。)

師:關於人類起源,無論西方的上帝造人還是中國的女媧摶土造人都是神話傳說,並不真實可靠,那麼人類到底是怎樣誕生的呢?

2.勞動創造人

師講述:馬克思曾說過:“勞動創造了人本身!”經科學考證證明:人類是由類人猿經過漫長的勞動演變、進化而來的。

問:我國境內最早的人類是誰呢?

生:讀課文回答:元謀人

二、我國最早的人類──元謀人

問:元謀人作爲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已有多少年的歷史?並要求識圖《我國遠古人類主要遺址的分佈》圖,指出:元謀人生活的地區。

生答:170萬年,雲南省的元謀縣(長江流域)。

師歸納:距今170萬年的元謀人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它的發現揭開了祖國大地歷史的新篇章,使我國成爲一個歷史悠久的世界文明古國。

問:請同學們據《我國遠古人類主要遺址的分佈》圖指出,除元謀人外,我國境內還有哪些遠古人類遺址?

生識圖回答:北京人、山頂洞人遺址。

問:北京人、山頂洞人又具有多少年的歷史,生活在什麼地區呢?

(開展競賽活動:迅速閱讀看誰回答的即快又準)

生迅速回答:北京人/70萬──20萬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山頂洞人/3萬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師歸納:除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外,我國境內的遠古人類遺址從南到北,分佈很廣。我國是世界上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

問:在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又是怎樣生活的呢,下面讓我們共同走近北京人和山頂洞人!

三.北京人

1.北京人的體貌特徵

投放古猿、北京人、現代人頭像幻燈片,要求:比較三者的頭部有什麼區別,指出北京人同現代人相比,有什麼特點?

生識圖後自由發言。

師生歸納:北京人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徵,但手腳分工明顯。

問:北京人既然保留着猿的特徵,但我們已經稱之爲人了,這是爲什麼呢,它又說明了什麼問題呢?

(教師提示:指出人和猿/動物的根本區別──會不會製造工具)

生答:說明北京人已經能夠製造和使用工具了。

2.北京人制造和使用的生產工具

(1)問:北京人使用哪些生產工具呢?

生讀課文後回答:石器、木棒、天然火

師投放北京人制造的石器和天然石塊,讓學生加以區別以加深印象理解。

問:北京人又是怎樣製造石器和木棒的呢?並請同學們分析:北京人制造的工具有什麼特點?

生答:用石塊敲打而成;把樹枝砍成木棒。

特點:簡單、原始、粗糙

師強調指出:打製石器。並指導學生閱讀課後知識卡。

(2)天然火

教師首先解釋何爲“天然火”:自然界中自然生成的火種。

問:請同學們想象,天然火生成的方式或來源有哪些?(結合文中動腦筋:北京人是怎樣得到火種的?)

生思考討論後自由回答。

問:請同學們結合現實生活想象一下,北京人可以用火幹什麼呢?

生想象後回答:照明、防寒,燒烤食物,驅趕野獸。

師投放“北京人用火追逐野獸”幻燈片,歸納指出:火的使用,增強了人們適應自然的能力,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大進步。

3、北京人的羣居生活

投放《北京人的生活》和《北京人生活時期的動物》圖片,請同學們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樣生活的?(問題分解:北京人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之下,他們的事物來源有哪些,他們又是如何獲取食物的?)

學生想象討論,自由發言。

師生共同歸納:環境險惡、工具簡單粗糙,靠採集、狩獵爲生,依靠集體的力量生存下來。過着羣居生活。

師:我們的祖先北京人正是在險惡的環境裏,憑着極原始的工具同自然進行着艱苦的鬥爭,不斷進化、進步。那麼,十幾萬年之後的山頂洞人的生產生活狀況又是怎樣的呢?

四.山頂洞人

投放“山頂洞人頭部復原像”、“山頂洞人的骨針和裝飾品”、“山頂洞人的生活”圖片,要求學生結合圖片自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指出:山頂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進步?

1.結合山頂洞人頭部復原像指出,山頂洞人在體質特徵方面有什麼變化?(模樣同現代人基本相同)

2.識“山頂洞人的骨針和裝飾品”圖,說明山頂洞人在製造工具方面掌握了哪些先進技術?並舉例說明(掌握磨光和鑽孔技術,例骨針)

3.在用火方面,山頂洞人獲取火種的方法同北京人有什麼不同?(會人工取火)

4.識“山頂洞人的生活”圖,說明山頂洞人生活的集體是怎樣形成的?(按血緣關係結合的氏族)

學生閱讀課文自由回答,然後師生共同訂正歸納總結,填寫圖表。

課堂總結、鞏固:

同學們,大家通過今天的學中國古代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

3、通過本課學精神進步做出的特有貢獻;進而激發學生對祖國曆史和文化的認同之心,對中華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

教學難點:私有財產、貧富分化、階級等歷史概念和這些歷史概念出現的背景。

教學過程

導入:同學們,在前一節歷史課上,我們學到了元謀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生活狀況。從中我們知道了在早期人類時期,他們的食物來源主要是採集和漁獵,以採集爲主。現在,我們同學們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周圍的人討論一下,原始社會人們僅靠在野外“採集”食物爲生,這種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滿足人們的生存需要,但也有很多不便之處,現在請同學們回答的是:一、這種不便表現在什麼方面?二、怎麼樣能夠避免這種侷限性?

[學生想像、討論]……

[學生回答]僅靠“採集”爲生,有很多侷限性,首先,要受到季節的影響,像植物果實在冬天就很難找到;其次,如遇上自然災害,像水災、旱災等,可能生存就成問題;第三,由於食物來源不固定、不充足,就需要不斷變更生活場所,而這種場所的變更在實際中盲目性很大……

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獲得固定的食物來源,開始農耕生活……

(問題回答過程中,教師需不斷地加以引導)

[教師過渡]剛纔我們回答了以“採集”爲生的原始居民的生活的不便之處及解決辦法,既然,我們提到解決侷限性的最好辦法是獲得固定的食物來源,開始農耕生活,那同學們想一想,自然界中的什麼現象可能促使原始人類注意到野生的植物可以人工種植,導入框中關於神農氏揀墜落地上的穀粒並把它種在田裏的神話傳說能否給我們提供一些啓示?

[學生回答]原始人類在長期的採集過程中,注意到了可食的食物種子落地、發芽、生長、成熟的現象,從而開始進行人工種植的嘗試,原始農業出現了。雖然神農氏教民播種五穀的傳說不可盡信,但自然界野生植物的生長過程給先民以啓示,這一點應是確信無疑的。(在學生回答這個問題時,教師可逐步培養學生通過歷史表象看到或尋找歷史發展軌跡的能力。)

[教師指導]下面,我們閱讀一下課本上所引的《白虎通》原文。

[學生閱讀]……

[教師講解]這一段話的意思是:神農氏根據不同的自然條件,製作工具,教民種植。那麼,這裏所說的天時、地利指的是什麼呢?我們說是自然環境,包括氣候、水分、土壤、植被狀況。這種地理環境直接影響到不同地區人們的生活狀況。下面,我們就先來看一下生活在長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

一、河姆渡的原始農耕

[教師講述]河姆渡原始居民遺址是1973年在浙江餘姚發現的。距今約七千年。從考古發掘的成果看,河姆渡原始居民不但進入原始農耕階段,而且有了較高的水平。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經開始使用磨製石器,主要的器形有石斧、石錛等。還有專門用作木材加工的原始刨光工具石扁鏟和用於加工木板的石楔等,共出土九十件。河姆渡原始居民用骨器多於用石器,出土各種骨器的數量是石器的七倍,最常見的是骨耜。

請同學們看課本第8頁“河姆渡出土的骨耜和裝有木柄的骨耜復原圖”,耜是最常見的河姆渡出土物,骨耜上安裝的柄叫耒。通常又把這種裝有木柄的骨耜叫耒耜。用耒耜耕作,叫耜耕農業。在河姆渡遺址還出土了大量的稻稈、稻穀,這說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經開始種植水稻,而且這在世界歷史上是最早的。現在我們再看一下課文中“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復原圖”,這說明了什麼?

[學生回答]說明了河姆渡原始居民已掌握了鑿井的技術。他們飲水比以前更方便了。

[教師提問]我們再看一下課文中“幹欄式房屋”圖,這又能說明什麼呢?

[學生回答]說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經過着定居生活。

[教師引導]還能說明什麼呢?同學們可以討論一下。

[學生討論]……

[學生回答]還能說明古代建築業開始萌芽,而且有了因地制宜的意識。

[教師講解]對,說明古代建築業開始萌芽,而且能做到因地制宜。幹欄式房子是一種木結構的地面建築。浙江地區地勢低窪,潮溼溫熱。我國先民爲了居住地能有良好的通風和防潮性能,於是蓋造幹欄式房屋。這種木建築房屋,一般都有若干木樁、圓木、木板組成,下部有木柱構成底架,高出地面,底架採取打樁的方法建成。樁木打成後,上架橫樑,再鋪板材,然後在木板上立柱構樑架和屋頂,形成架空的建築房屋。

幹欄式建築,既可防蛇蟲猛獸之害,又可避潮溼,下面還可以養殖家禽家畜。至今,我國西南一些少數民族地區,尚採用這種古老的建築形式。(教師在講解時,可以把幹欄式房屋放大圖與西南少數民族居住架子樓相比,對照講解,這樣,效果更好些)

[教師講述]河姆渡原始居民除了種植水稻、開鑿水井、建築幹欄式房屋以外,還飼養家畜,以豬、狗、水牛爲多。河姆渡原始居民還製造陶器、玉器和簡單的樂器。那麼,現在請同學們動腦筋想一想,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頂洞人在生產生活上有了哪些進步?可以討論。

[學生討論]……

[學生回答]開始了原始的農耕生活;大量使用磨製石器和骨器;種植水稻、建築房屋、開鑿水井;飼養家畜,製作陶器、玉器和樂器。

[教師總結]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比較:從食物來源看:北京人和山頂洞人主要靠採集野生植物果實爲生,輔之以漁獵;而河姆渡人則有了比較固定的食物來源,即種植水稻,發展原始農業。從居住條件來看,北京人和山頂洞人住在天然的洞穴裏;而河姆渡人已會建造自己的房屋,而且能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房屋的結構和樣式。

從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來看:北京人和山頂洞人使用打製石器,山頂洞人時掌握了磨光和鑽孔技術;河姆渡人則使用磨製石器,並用耒耜耕地,而且會製造陶器、玉器和樂器。從社會分工的情況看:北京人和山頂洞人正處於最原始的社會發展階段,沒有明顯的社會行業分工,而河姆渡人已經有了原始農業、原始畜牧業和原始手工業之分。

同學們,到現在爲止,關於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狀況我們已經學完了。現在,我們把河姆渡原始居民的主要成就寫在黑板上:

[板書]1.使用磨製石器、耒耜

2.種植水稻(世界最早)

3.建築幹欄式房屋,定居生活

4.挖掘水井,飲水方便

5.飼養家畜

6.製造陶器、玉器和樂器

[教師引導]剛纔,我們學了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歷史,現在,請同學們自己把“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和“大汶口原始居民”兩目看一下,按照學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1.農耕經濟有很大發展,農具發達

2.原始手工業有了很大進步

3.陶器有黑陶、白陶,質量很好

4.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出現

[教師講解]同學們,在填過後兩目內容之後,我們再來把知識更加系統一下:我們學中國粟就向東傳到日本、朝鮮,向西傳入阿拉伯、小亞細亞、俄國等國家和地區。

現在,我們看課文中的“半坡出土骨制箭頭、魚叉和魚鉤”圖,這說明,遠在新石器時代,尤其是在半坡原始居民的遺址中發現的骨制箭頭、魚鉤和魚叉等,標誌着漁獵生產在社會經濟中佔相當大的比重,我們再看“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復原圖”,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房屋呈圓形,但特別低。

其實,這不是房屋的全部,半坡遺址的房屋大多采用“半地穴式”的建築形式。這種“半地穴式”的房屋,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是由穴居發展而來的一種土木合築的建築。從考古發掘的情況來看,每間房屋的面積大多在二十平方米左右。此房屋平面近似圓形,向南開門。在房屋中央,有竈坑正對門口。房屋周圍的牆壁下都是用坑壁作牆基,上部是用草拌泥築的。牆壁中間立有很多根木柱支撐屋頂。

屋頂用排列整齊的木椽架起來,外表蓋着拌泥的草,以便抵禦風雨。課文中關於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第三幅插圖是“半坡出土的.紡輪”,這是1955年在陝西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它是我國古代發明的最早的捻線工具,它的具體操作方法是:在紡輪中間的小孔插一個杆,利用紡輪的旋轉把纖維擰在一起,並用同樣的方法把單股的纖維合成多股的更結實的“線”.另外,在半坡以後的其他一些文化遺址中,也出土了形式多樣的陶質紡輪,可見,當時這種捻線工具已被人們廣泛使用。(教師可以邊講邊用實物示範)。

現在,請同學們結合所學的地理知識,想一想,再和同學討論一下,地理環境對長江流域河姆渡和黃河流域半坡的農耕作物品種有什麼影響,進而聯繫到在建築房屋時,飼養家畜時,各有什麼影響?(此問題可用投影儀打在屏幕上,也可以提前寫在小黑板上)

[學生討論]……

[學生回答]因爲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氣候不同,故在農作物種植、家畜飼養、房屋建築方面也有區別。因長江流域水量充足,氣溫暖熱,故適宜種水稻,黃河流域降水量相對減少,且氣溫相對長江流域低,故主要以種植耐旱,且產量較高的粟爲主。這種自然環境決定了長江流域的家畜水牛不可能在北方出現,也決定了“半地穴式”的房子只能出現在北方,因爲這種建築形式可以適應北方寒冷的天氣。而長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建的“幹欄式”房子一可以避潮溼,二可以避蛇蟲猛獸之害。

[教師提問]既是這樣,我們應該怎樣處理與自然的關係?

[學生回答]人們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順應自然中要科學合理、協調兼顧。(該問題可在教師引導下回答)

[教師講解]在大汶口文化遺址裏,我們首先要注意這幾個問題:一、大汶口原始農耕經濟有了很大發展,農具有磨製石鐮、石鋤等。二、原始手工業比以前有了更大進步,陶器有黑陶、白陶。三、由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出現。

其次,從上述情況來看,大汶口文化遺址已經屬於原始社會晚期,這與生產力發展有很大關係。生產力發展又引起婚姻狀況的變化,比較固定的婚配對象出現,人們已經有了初步的家庭觀念,故出現了把財產傳給後代的想法。其前提有了剩餘財產。其具體過程應是:

距今約四五千年時期,由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使得農業、手工業和畜牧業的社會分工日益擴大,商品交換日趨頻繁,每個家庭成爲獨立的生產、消費單位,剩餘產品被用於交換。過去的“同族共產制”就逐漸爲財產私有制所代替。從大汶口晚期的墓葬裏隨葬品的情況可以看出,私有制已經出現,並且貧富懸殊特別明顯。

在生產力發展過程中,隨着剩餘產品的增多,原有的氏族首領們的財富不斷擴大,權力也在不斷增長,爲了爭奪土地、財產,在各氏族之間開始了戰爭,氏族首領把俘獲來的別的氏族的成員變成了奴隸,在同一氏族內部,由於貧富差別的增大,也分成了兩個對立的社會階層。這樣,對立的階級產生了。原始社會開始解體。

請同學們討論一下,選幾個代表表述。

這幾個概念是:河姆渡的原始農耕、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私有財產、階級。

學生回答:河姆渡的原始農耕是指距今約七千年的浙江餘姚河姆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它是長江流域原始農耕生活的一個典型代表。從當時的生活狀況來看,他們已經掌握了磨製石器、製作耒耜、種植水稻、挖掘水井、建築房屋、製作陶器、玉器和原始樂器等技術。這表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經進入原始社會中期階段,比北京人、山頂洞人有了很大進步,是我國原始農耕生活中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學生回答過程中,教師要適時引導,使答案更完整、準確)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可參照“河姆渡的原始農耕”一問回答。

“私有財產”和“階級”,可讓學生對比前面學過的北京人和山頂洞人共同勞動、共同消費、人人平等,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生活特點,得出財產的分配和人與人之間關係發生了本質變化的結論。(具體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