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歷史

七年級歷史教學設計通用15篇

歷史2.84W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七年級歷史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七年級歷史教學設計通用15篇

七年級歷史教學設計1

一、教學內容分析

(1)課標要求

瞭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農業的產生。知道考古發現是瞭解史前社會歷史的重要依據。

(2)教材內容分析

半坡遺址和河姆渡遺址是我國原始農耕文化的典型代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自然條件孕育了兩種不同風格的農耕文化。半坡的半地穴式房屋和河姆渡的幹欄式房屋兩種不同的建築風格。原始農耕文化的產生,是人類向文明社會過渡的重要里程碑。

二、教學目標

(1)在《我國原始農耕時代的主要遺址圖》上指出半坡遺址和河姆渡遺址的位置,並指出所位處的河流。

(2)通過閱讀課本,口述《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生活概況表》,包括距今年代、所位處的河流、食物品種、主要工具、居住條件、藝術技能等,並指出其不同之處,嘗試分析其原因。

(3)對比北京人的生活,分析使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生活變得豐富的可能因素。

三、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教師活動:播放電影《舌尖上的中國》關於農耕的片段,並提問:自從人類學會了農耕以後,人類社會會出現哪些變化?

學生活動:認真思考,回答教師提出問題。【情境創設】

教師活動:時光倒流,如果你是一個河姆渡原始居民或者半坡原始居民,你會哪些東西?

學生活動:根據提問,快速閱讀書本。【小組合作】

教師活動1:元謀人生活在距今170萬年,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20萬年,而半坡人生活在距今約7000-6000年左右。與北京人相比,他們會建造房屋,會使用更先進的工具,會種植農作物。同時,我國南北地區也出現了差異性。下面我們將全班分爲兩大組,第一組穿越變成河姆渡人,第二組穿越變成半坡人,來看看你們這些原始人類具體會一些什麼。

請完成以下表格,並在此基礎上想像:我的一天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北方半坡人南方河姆渡人

1.生活的時間、地點

2.住房

3.生產&狩獵工具

4.農作物

5.生活工具

6.飼養家畜

7.狩獵的動物

8.音樂藝術

9.其它補充學生活動:認真閱讀書本,完成表格,並在此基礎上想像河姆渡人或半坡人的一天的生活狀況。

教師活動2:

教師展示半坡人的半地穴式房屋和河姆渡人的幹欄式房屋,提問:這兩種房屋有什麼不同?差異在哪裏?爲什麼?

學生活動:認真思考,回答提問。教師活動3:

展示半坡遺址尖底瓶和河姆渡遺址陶器,提問學生他們分別有什麼作用?學生回答後解釋陶器用途,展示當時的陶器文化以及重要的意義。

學生活動:仔細觀察並回答陶器用途。教師活動4:展示幾組圖片:

第一組:半坡骨器、河姆渡骨耜,解釋新石器時代。第三組:半坡種植的粟、河姆渡種植的水稻

第四組:半坡人飼養的豬陶器、河姆渡遺址的水牛第五組:半坡陶勳、河姆渡骨哨

第六組:半坡人的石制紡輪、河姆渡人的`天然漆器。提問學生:河姆渡人與半坡人在生活上有什麼不同?教師活動5:

展示圖片水稻、粟,豬、狗、水牛,半坡人聚落、骨耜,向學生提問:哪些現象是原始農業出現的重要標誌?

學生活動:參考課後練習第1題,回答問題。教師活動6:

展示材料:常言道: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養包括物質上的給養,也包括精神上的滋養。自從農業產生以後,物質上的給養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農業而獲得,而文明最初也就是在人類取得物質給養的過程中誕生的。“民以食爲天”,農業生產的目的首先在於滿足人們對於食物的需要求。日本學者篠田統說,主食作物的種類,往往決定耕種這種作物民族的命運。

——曾雄生《麥子在中國的本土化歷程》

提問:根據材料的說法,原始農業給中國人帶來了哪些性格特徵?

四、評價設計

學生獨立完成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生活特徵的比較表,對原始居民生活特性的瞭解,培養比較能力,從而進一步理解原始農業的興起。

評價階段:自評、小組評、師評相結合。

評價方法:學生分爲若干小組,先各自獨立完成表格填寫,完成後對照教材自評;然後小組交流,進行小組成員間的互評;在此基礎上,教師隨機抽查各個小組代表,進行師評。根據其獨立完成表現、糾正表現等環節,按照優秀、良好、合格三個標準對各小組進行評價。

評價總結:要採用多種評價方法對歷史教學效果作出科學的解釋,使評價不僅能瞭解學生歷史學習各方面的發展水平以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而且能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五、板書設計

一、半坡人和河姆渡人對比:北方半坡人南方河姆渡人

1.生活的時間、地點

2.住房

3.生產&狩獵工具

4.農作物

5.生活工具

6.飼養家畜

7.狩獵的動物

8.音樂藝術

其它補充二、原始農業對文明的影響

六、教學反思

本課最需要注意的是培養學生的證據意識,讓學生從已經發現的陶器、石器上去推斷河姆渡人、半坡人的生活習慣。其次是要密切注意在第一次課堂大討論上引導學生的發言,注意發言人數,引導發言的走向。

七年級歷史教學設計2

一、規避知識碎片化,實踐教學主題化

本課的課程內容是知道宋代南方經濟的發展,理解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知道宋元時期商業貿易的繁榮。本課主要學習三個子目的內容:農業的發展、手工業的興盛和商業貿易的繁榮。三部分關於發展的表現方方面面,內容豐富,很容易知識碎片化。爲了“去碎片化”,我認爲本課在教學設計中應該實踐教學“主題化”。本課重點要解決的問題是爲什麼兩宋時期經濟的發展和變化,最終促成了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這就是本課的主題。所以,本課在進行“主題化”教學設計時,緊緊圍繞主題進行知識整合和活動設置,體現出三部分內容之間聯繫密切,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推動商業繁榮局面的出現,兩宋時期南方經濟的全面發展直接導致了南宋時期經濟重心南移的完成,這樣就將歷史教學內容都有效地串聯組合起來,成爲有遷移力量的知識羣,形成宏觀的大歷史。

二、開發圖片資源,培育歷史學科素養

很多七年級學生對經濟類歷史內容不太感興趣,感覺距離他們很遙遠,但本課教材中圖片資源豐富,圖片的直觀性、趣味性讓學生對讀圖說史這一方式喜聞樂見。因此,本課教學中對圖片資源進行了充分的開發利用。本課教學設計中使用了14幅圖片,大部分來自課本和地圖冊,引導學生對圖片加以觀察、解讀,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

(一)《耕穫圖》

宋代的《耕穫圖》是瞭解宋代江南農業生產狀況難得的形象材料。先引導學生觀察這幅圖片,教給他們觀察的順序和方法,讓他們描述畫面上的情景。然後讓他們從《耕穫圖》所蘊含的信息中找出南方農業得到發展的原因:第一,青山綠水,片片肥田,說明江南具有發展農業的優越自然條件。第二,農民的勞動場面和莊主悠閒自得情景,說明社會安定,這就爲農業的發展創造了條件。第三,出現翻車,這是因爲北人南遷,不僅爲南方農業生產提供了勞動人手,還帶去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加快了南方農業發展的速度。課本上有一張圖片上的秧馬就是一種先進的拔秧工具。畫面中還出現了一人一牛犁耕的方法,說明宋代南方耕作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並超過了北方。從畫面上看,既有插秧,又有收穫,反映了江南一年兩熟的雙季稻生產情況。這樣先引導學生讀圖,創設情境,通過一說一問,縮短了歷史與現實、教材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學生的注意力、興趣被老師調動起來,在求知慾的作用下,有利於歷史理解,巧妙地利用圖片來突破教學重難點,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就如宋朝社會的一部“小百科全書”。請學生說說從《清明上河圖》中獲得了哪些信息。從汴河上的舟楫往來,想到了宋代汴河漕運的繁華;住宅和商鋪混在一起,發現這就打破了坊與市的限制;畫面中商鋪林立、酒旗飄揚、熙熙攘攘,熱鬧非凡,面對《清明上河圖》,能感受到宋朝社會的市井氣味和繁華氣象撲面而來。引導學生仔細地觀察圖一,可以看到城外的虹橋,虹橋上兩邊有一些房子,可能是做什麼用的?這是一種什麼現象呢?由此給學生介紹一個新詞:“草市”。在宋代,緊臨州縣城郭發展起來的新的商業市區被稱爲“草市”。北宋時,隨着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有些城市商業區域擴大到城外,這就形成了草市。而《清明上河圖》中所描繪的虹橋上兩邊的房屋,就是草市的前身。再請學生觀察圖三,設置問題:猜一猜,“正店”兩字旁邊的大門上面是什麼?追問:爲什麼要用燈箱呢?由此,引出夜市。這樣設計依圖爲據,因勢利導,再輔以問題驅動,賦予圖片一定的深度和生命力,起到“以圖代文,無文之史”的作用,讓歷史在學生的眼裏和腦海裏鮮活起來。

(三)《宋代經濟發展》圖及漢、唐、宋代經濟分佈圖

本課還使用了《宋代經濟發展》圖及漢、唐、宋代經濟分佈圖,這些地圖顯示了歷史事件發生的空間,有助於學生直觀地感受經濟重心南移,有助於理解這一歷史現象。

古人云“左圖右史”,從這一課的設計可以看出,如果教師在教學中能恰當、靈活地運用圖片,不僅可以使歷史課堂更加豐富多彩,和諧高效,還能有效地促進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三、實現情知合一,增強民族自豪感

我們在經濟史的教學中往往會忽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而中學歷史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主要是通過歷史事件、歷史人物以及歷史資料去教育學生,歷史教學中涉及的這些歷史事件、歷史人物都是人類活動的過程,其中一定包含着人類的情感和文化思想。因此,在本課的設計中,我認爲首先要找出本課中所蘊含的情感和思想,進而進一步分析這些情感和思想中的進步、積極向上的因素。本課可以引導學生認識宋代是我國經濟高度發展的時期,產生民族認同感,增強民族自信心,感悟推動經濟發展的動力。其次是要思考通過什麼樣的手段、途徑來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本課在最後提供了法國人謝和耐在《南宋社會生活史》中的一段話:“(宋代中國)現代化程度令人吃驚……中國是當時世界首屈一指的國家,其自豪足以認爲世界其他各地皆爲‘化外之邦’。”請學生從宋代經濟的發展的角度談談如何理解“(宋代)中國是當時世界首屈一指的國家”。學生通過列舉宋代出現世界上最早的紙幣、最早的廣告,有着繁榮的大都市、廣闊的海外貿易和先進的造船技術等等,感受到宋代實現了社會經濟的躍進,宋代中國的經濟在工業化、商業化、貨幣化和城市化方面遠遠超過世界其他地方,從而真正認識到宋代是當時世界首屈一指的國家,是中國歷史上的“黃金時代”,增強了民族自豪感。

我認爲要做到情知統一,教師要善於研究與反思教學實踐,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把握契機,潛移默化感染學生的情感世界,激起學生情感上的漣漪和共鳴。

七年級歷史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通過本課學中國是人類的發源地之一,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珍視人類文化遺產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北京人

難點:本課所講內容距今久遠,只有依據考古發掘成果進行科學推斷並結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課所講內容。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導入:同學們,這節課是大家進入國中以來的第一節歷史課,對於歷史,大家並不陌生,國小的社會課本和日常的電視劇向我們講述了許多歷史知識和歷史故事,下面請大家結合自己所接觸的歷史知識,談談:什麼是歷史(歷史指的是什麼)?

學生討論,自由發言。(教師提示關鍵詞語:過去、現在、將來)

師生共同歸納:歷史指的是人類社會過去發生的事情。(強調重點詞語:人類、過去)

問:那麼,人類是怎樣誕生的?歷史又是從何時開始的呢?我國的歷史最早又是由誰創造的呢?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一.人類的誕生

1.關於人類的起源

古今中外有許多美麗的神話傳說,同學們知道哪些關於人類起源的神話傳說呢。能爲大家講述一下嗎?

學生積極踊躍的講述人類起源的神話傳說。(西方上帝造人傳說、中國的女媧摶土造人、盤古開天闢地等等。)

師:關於人類起源,無論西方的上帝造人還是中國的女媧摶土造人都是神話傳說,並不真實可靠,那麼人類到底是怎樣誕生的呢?

2.勞動創造人

師講述:馬克思曾說過:“勞動創造了人本身!”經科學考證證明:人類是由類人猿經過漫長的勞動演變、進化而來的。

問:我國境內最早的人類是誰呢?

生:讀課文回答:元謀人

二、我國最早的人類──元謀人

問:元謀人作爲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已有多少年的歷史?並要求識圖《我國遠古人類主要遺址的分佈》圖,指出:元謀人生活的地區。

生答:170萬年,雲南省的元謀縣(長江流域)。

師歸納:距今170萬年的元謀人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它的發現揭開了祖國大地歷史的新篇章,使我國成爲一個歷史悠久的世界文明古國。

問:請同學們據《我國遠古人類主要遺址的分佈》圖指出,除元謀人外,我國境內還有哪些遠古人類遺址?

生識圖回答:北京人、山頂洞人遺址。

問:北京人、山頂洞人又具有多少年的歷史,生活在什麼地區呢?

(開展競賽活動:迅速閱讀看誰回答的即快又準)

生迅速回答:北京人/70萬──20萬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山頂洞人/3萬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師歸納:除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外,我國境內的遠古人類遺址從南到北,分佈很廣。我國是世界上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

問:在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又是怎樣生活的呢,下面讓我們共同走近北京人和山頂洞人!

三.北京人

1.北京人的體貌特徵

投放古猿、北京人、現代人頭像幻燈片,要求:比較三者的頭部有什麼區別,指出北京人同現代人相比,有什麼特點?

生識圖後自由發言。

師生歸納:北京人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徵,但手腳分工明顯。

問:北京人既然保留着猿的特徵,但我們已經稱之爲人了,這是爲什麼呢,它又說明了什麼問題呢?

(教師提示:指出人和猿/動物的根本區別──會不會製造工具)

生答:說明北京人已經能夠製造和使用工具了。

2.北京人制造和使用的生產工具

(1)問:北京人使用哪些生產工具呢?

生讀課文後回答:石器、木棒、天然火

師投放北京人制造的石器和天然石塊,讓學生加以區別以加深印象理解。

問:北京人又是怎樣製造石器和木棒的呢?並請同學們分析:北京人制造的工具有什麼特點?

生答:用石塊敲打而成;把樹枝砍成木棒。

特點:簡單、原始、粗糙

師強調指出:打製石器。並指導學生閱讀課後知識卡。

(2)天然火

教師首先解釋何爲“天然火”:自然界中自然生成的火種。

問:請同學們想象,天然火生成的方式或來源有哪些?(結合文中動腦筋:北京人是怎樣得到火種的?)

生思考討論後自由回答。

問:請同學們結合現實生活想象一下,北京人可以用火幹什麼呢?

生想象後回答:照明、防寒,燒烤食物,驅趕野獸。

師投放“北京人用火追逐野獸”幻燈片,歸納指出:火的使用,增強了人們適應自然的能力,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大進步。

3、北京人的羣居生活

投放《北京人的生活》和《北京人生活時期的動物》圖片,請同學們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樣生活的?(問題分解:北京人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之下,他們的事物來源有哪些,他們又是如何獲取食物的?)

學生想象討論,自由發言。

師生共同歸納:環境險惡、工具簡單粗糙,靠採集、狩獵爲生,依靠集體的力量生存下來。過着羣居生活。

師:我們的祖先北京人正是在險惡的環境裏,憑着極原始的工具同自然進行着艱苦的鬥爭,不斷進化、進步。那麼,十幾萬年之後的山頂洞人的生產生活狀況又是怎樣的呢?

四.山頂洞人

投放“山頂洞人頭部復原像”、“山頂洞人的骨針和裝飾品”、“山頂洞人的生活”圖片,要求學生結合圖片自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指出:山頂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進步?

1.結合山頂洞人頭部復原像指出,山頂洞人在體質特徵方面有什麼變化?(模樣同現代人基本相同)

2.識“山頂洞人的骨針和裝飾品”圖,說明山頂洞人在製造工具方面掌握了哪些先進技術?並舉例說明(掌握磨光和鑽孔技術,例骨針)

3.在用火方面,山頂洞人獲取火種的方法同北京人有什麼不同?(會人工取火)

4.識“山頂洞人的生活”圖,說明山頂洞人生活的集體是怎樣形成的?(按血緣關係結合的氏族)

學生閱讀課文自由回答,然後師生共同訂正歸納總結,填寫圖表。

課堂總結、鞏固:

同學們,大家通過今天的學中國古代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

3、通過本課學精神進步做出的特有貢獻;進而激發學生對祖國曆史和文化的認同之心,對中華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

教學難點:私有財產、貧富分化、階級等歷史概念和這些歷史概念出現的背景。

教學過程

導入:同學們,在前一節歷史課上,我們學到了元謀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生活狀況。從中我們知道了在早期人類時期,他們的食物來源主要是採集和漁獵,以採集爲主。現在,我們同學們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周圍的人討論一下,原始社會人們僅靠在野外“採集”食物爲生,這種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滿足人們的生存需要,但也有很多不便之處,現在請同學們回答的是:一、這種不便表現在什麼方面?二、怎麼樣能夠避免這種侷限性?

[學生想像、討論]……

[學生回答]僅靠“採集”爲生,有很多侷限性,首先,要受到季節的影響,像植物果實在冬天就很難找到;其次,如遇上自然災害,像水災、旱災等,可能生存就成問題;第三,由於食物來源不固定、不充足,就需要不斷變更生活場所,而這種場所的變更在實際中盲目性很大……

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獲得固定的食物來源,開始農耕生活……

(問題回答過程中,教師需不斷地加以引導)

[教師過渡]剛纔我們回答了以“採集”爲生的原始居民的生活的不便之處及解決辦法,既然,我們提到解決侷限性的最好辦法是獲得固定的食物來源,開始農耕生活,那同學們想一想,自然界中的什麼現象可能促使原始人類注意到野生的植物可以人工種植,導入框中關於神農氏揀墜落地上的穀粒並把它種在田裏的神話傳說能否給我們提供一些啓示?

[學生回答]原始人類在長期的採集過程中,注意到了可食的食物種子落地、發芽、生長、成熟的現象,從而開始進行人工種植的嘗試,原始農業出現了。雖然神農氏教民播種五穀的傳說不可盡信,但自然界野生植物的生長過程給先民以啓示,這一點應是確信無疑的。(在學生回答這個問題時,教師可逐步培養學生通過歷史表象看到或尋找歷史發展軌跡的能力。)

[教師指導]下面,我們閱讀一下課本上所引的《白虎通》原文。

[學生閱讀]……

[教師講解]這一段話的意思是:神農氏根據不同的自然條件,製作工具,教民種植。那麼,這裏所說的天時、地利指的是什麼呢?我們說是自然環境,包括氣候、水分、土壤、植被狀況。這種地理環境直接影響到不同地區人們的生活狀況。下面,我們就先來看一下生活在長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

一、河姆渡的原始農耕

[教師講述]河姆渡原始居民遺址是1973年在浙江餘姚發現的。距今約七千年。從考古發掘的成果看,河姆渡原始居民不但進入原始農耕階段,而且有了較高的水平。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經開始使用磨製石器,主要的器形有石斧、石錛等。還有專門用作木材加工的原始刨光工具石扁鏟和用於加工木板的石楔等,共出土九十件。河姆渡原始居民用骨器多於用石器,出土各種骨器的數量是石器的七倍,最常見的是骨耜。

請同學們看課本第8頁“河姆渡出土的骨耜和裝有木柄的骨耜復原圖”,耜是最常見的河姆渡出土物,骨耜上安裝的柄叫耒。通常又把這種裝有木柄的骨耜叫耒耜。用耒耜耕作,叫耜耕農業。在河姆渡遺址還出土了大量的稻稈、稻穀,這說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經開始種植水稻,而且這在世界歷史上是最早的。現在我們再看一下課文中“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復原圖”,這說明了什麼?

[學生回答]說明了河姆渡原始居民已掌握了鑿井的技術。他們飲水比以前更方便了。

[教師提問]我們再看一下課文中“幹欄式房屋”圖,這又能說明什麼呢?

[學生回答]說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經過着定居生活。

[教師引導]還能說明什麼呢?同學們可以討論一下。

[學生討論]……

[學生回答]還能說明古代建築業開始萌芽,而且有了因地制宜的意識。

[教師講解]對,說明古代建築業開始萌芽,而且能做到因地制宜。幹欄式房子是一種木結構的地面建築。浙江地區地勢低窪,潮溼溫熱。我國先民爲了居住地能有良好的通風和防潮性能,於是蓋造幹欄式房屋。這種木建築房屋,一般都有若干木樁、圓木、木板組成,下部有木柱構成底架,高出地面,底架採取打樁的方法建成。樁木打成後,上架橫樑,再鋪板材,然後在木板上立柱構樑架和屋頂,形成架空的建築房屋。

幹欄式建築,既可防蛇蟲猛獸之害,又可避潮溼,下面還可以養殖家禽家畜。至今,我國西南一些少數民族地區,尚採用這種古老的建築形式。(教師在講解時,可以把幹欄式房屋放大圖與西南少數民族居住架子樓相比,對照講解,這樣,效果更好些)

[教師講述]河姆渡原始居民除了種植水稻、開鑿水井、建築幹欄式房屋以外,還飼養家畜,以豬、狗、水牛爲多。河姆渡原始居民還製造陶器、玉器和簡單的樂器。那麼,現在請同學們動腦筋想一想,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頂洞人在生產生活上有了哪些進步?可以討論。

[學生討論]……

[學生回答]開始了原始的農耕生活;大量使用磨製石器和骨器;種植水稻、建築房屋、開鑿水井;飼養家畜,製作陶器、玉器和樂器。

[教師總結]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比較:從食物來源看:北京人和山頂洞人主要靠採集野生植物果實爲生,輔之以漁獵;而河姆渡人則有了比較固定的食物來源,即種植水稻,發展原始農業。從居住條件來看,北京人和山頂洞人住在天然的洞穴裏;而河姆渡人已會建造自己的房屋,而且能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房屋的.結構和樣式。

從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來看:北京人和山頂洞人使用打製石器,山頂洞人時掌握了磨光和鑽孔技術;河姆渡人則使用磨製石器,並用耒耜耕地,而且會製造陶器、玉器和樂器。從社會分工的情況看:北京人和山頂洞人正處於最原始的社會發展階段,沒有明顯的社會行業分工,而河姆渡人已經有了原始農業、原始畜牧業和原始手工業之分。

同學們,到現在爲止,關於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狀況我們已經學完了。現在,我們把河姆渡原始居民的主要成就寫在黑板上:

[板書]1.使用磨製石器、耒耜

2.種植水稻(世界最早)

3.建築幹欄式房屋,定居生活

4.挖掘水井,飲水方便

5.飼養家畜

6.製造陶器、玉器和樂器

[教師引導]剛纔,我們學了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歷史,現在,請同學們自己把“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和“大汶口原始居民”兩目看一下,按照學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1.農耕經濟有很大發展,農具發達

2.原始手工業有了很大進步

3.陶器有黑陶、白陶,質量很好

4.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出現

[教師講解]同學們,在填過後兩目內容之後,我們再來把知識更加系統一下:我們學中國粟就向東傳到日本、朝鮮,向西傳入阿拉伯、小亞細亞、俄國等國家和地區。

現在,我們看課文中的“半坡出土骨制箭頭、魚叉和魚鉤”圖,這說明,遠在新石器時代,尤其是在半坡原始居民的遺址中發現的骨制箭頭、魚鉤和魚叉等,標誌着漁獵生產在社會經濟中佔相當大的比重,我們再看“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復原圖”,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房屋呈圓形,但特別低。

其實,這不是房屋的全部,半坡遺址的房屋大多采用“半地穴式”的建築形式。這種“半地穴式”的房屋,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是由穴居發展而來的一種土木合築的建築。從考古發掘的情況來看,每間房屋的面積大多在二十平方米左右。此房屋平面近似圓形,向南開門。在房屋中央,有竈坑正對門口。房屋周圍的牆壁下都是用坑壁作牆基,上部是用草拌泥築的。牆壁中間立有很多根木柱支撐屋頂。

屋頂用排列整齊的木椽架起來,外表蓋着拌泥的草,以便抵禦風雨。課文中關於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第三幅插圖是“半坡出土的紡輪”,這是1955年在陝西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它是我國古代發明的最早的捻線工具,它的具體操作方法是:在紡輪中間的小孔插一個杆,利用紡輪的旋轉把纖維擰在一起,並用同樣的方法把單股的纖維合成多股的更結實的“線”.另外,在半坡以後的其他一些文化遺址中,也出土了形式多樣的陶質紡輪,可見,當時這種捻線工具已被人們廣泛使用。(教師可以邊講邊用實物示範)。

現在,請同學們結合所學的地理知識,想一想,再和同學討論一下,地理環境對長江流域河姆渡和黃河流域半坡的農耕作物品種有什麼影響,進而聯繫到在建築房屋時,飼養家畜時,各有什麼影響?(此問題可用投影儀打在屏幕上,也可以提前寫在小黑板上)

[學生討論]……

[學生回答]因爲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氣候不同,故在農作物種植、家畜飼養、房屋建築方面也有區別。因長江流域水量充足,氣溫暖熱,故適宜種水稻,黃河流域降水量相對減少,且氣溫相對長江流域低,故主要以種植耐旱,且產量較高的粟爲主。這種自然環境決定了長江流域的家畜水牛不可能在北方出現,也決定了“半地穴式”的房子只能出現在北方,因爲這種建築形式可以適應北方寒冷的天氣。而長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建的“幹欄式”房子一可以避潮溼,二可以避蛇蟲猛獸之害。

[教師提問]既是這樣,我們應該怎樣處理與自然的關係?

[學生回答]人們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順應自然中要科學合理、協調兼顧。(該問題可在教師引導下回答)

[教師講解]在大汶口文化遺址裏,我們首先要注意這幾個問題:一、大汶口原始農耕經濟有了很大發展,農具有磨製石鐮、石鋤等。二、原始手工業比以前有了更大進步,陶器有黑陶、白陶。三、由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出現。

其次,從上述情況來看,大汶口文化遺址已經屬於原始社會晚期,這與生產力發展有很大關係。生產力發展又引起婚姻狀況的變化,比較固定的婚配對象出現,人們已經有了初步的家庭觀念,故出現了把財產傳給後代的想法。其前提有了剩餘財產。其具體過程應是:

距今約四五千年時期,由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使得農業、手工業和畜牧業的社會分工日益擴大,商品交換日趨頻繁,每個家庭成爲獨立的生產、消費單位,剩餘產品被用於交換。過去的“同族共產制”就逐漸爲財產私有制所代替。從大汶口晚期的墓葬裏隨葬品的情況可以看出,私有制已經出現,並且貧富懸殊特別明顯。

在生產力發展過程中,隨着剩餘產品的增多,原有的氏族首領們的財富不斷擴大,權力也在不斷增長,爲了爭奪土地、財產,在各氏族之間開始了戰爭,氏族首領把俘獲來的別的氏族的成員變成了奴隸,在同一氏族內部,由於貧富差別的增大,也分成了兩個對立的社會階層。這樣,對立的階級產生了。原始社會開始解體。

請同學們討論一下,選幾個代表表述。

這幾個概念是:河姆渡的原始農耕、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私有財產、階級。

學生回答:河姆渡的原始農耕是指距今約七千年的浙江餘姚河姆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它是長江流域原始農耕生活的一個典型代表。從當時的生活狀況來看,他們已經掌握了磨製石器、製作耒耜、種植水稻、挖掘水井、建築房屋、製作陶器、玉器和原始樂器等技術。這表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經進入原始社會中期階段,比北京人、山頂洞人有了很大進步,是我國原始農耕生活中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學生回答過程中,教師要適時引導,使答案更完整、準確)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可參照“河姆渡的原始農耕”一問回答。

“私有財產”和“階級”,可讓學生對比前面學過的北京人和山頂洞人共同勞動、共同消費、人人平等,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生活特點,得出財產的分配和人與人之間關係發生了本質變化的結論。(具體答案略)

七年級歷史教學設計4

一、課程目標

(一)內容標準

以元謀人、北京人等早期人類爲例,瞭解中國境內原始人類的文化遺存。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列舉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及距今年代。知道北京人制造石器,使用天然火,過着羣居的生活。知道山頂洞人的磨製石器技術和人工取火技術。理解勞動在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2.過程方法與能力:

教師應儘可能採取啓發式教學,創設問題情境,促使學生主體參與,使學生養成積極主動探究的學習習慣。通過比較北京人、山頂洞人的不同,培養學生歸納、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合理想像原始人一天的生活,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通過各種途徑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培養豐富、合理的歷史想像能力以及語言組織、表達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祖國境內原始人類的文化遺存,認識到我們偉大的祖國不僅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也是人類起源和發展的搖籃之一,從而培養強烈的民族自豪感;通過觀察出土化石和遺蹟,進而合理推斷遠古人類生活,培養科學求實的精神;通過學習遠古人類從低級到高級演進的過程,感悟人類進步過程的漫長與艱辛,培養不怕困難,不怕挫折,頑強拼搏,銳意進取的精神。

二、教學要點

重點:北京人和山頂洞人。

難點:勞動在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同學們,我們都知道,人類是萬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有人類纔有人類社會的歷史,那麼最早的人是怎麼來的?上帝造人的傳說(講上帝造人的故事),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的傳說(讓學生講故事),反映了人類對自身的困惑。隨着科學的發展,人們終於認識到,人類是生物進化的結果,是由古猿的一支發展來的。今天我們就帶着這些問題去學習第一課,祖國境內的遠古人類。

講授新課:

一、北京人的生活

師簡介1929年以來,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的發現,強調指出:

1、裴文中發現北京人第一塊頭蓋骨

2、迄今已出土的北京人化石,包括6件頭蓋骨、15件下頜骨、157枚牙齒以及大量骨骼碎塊北京人個體。

3、洞內還發現近10萬件石器。由此可見,北京人遺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類遺骨和生活痕跡址。

4、 看書完成下表

代表文化生活年代外貌特徵工具製造生產生活觀 念社會組織

北京人

5、地點 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山洞裏。

6、距今年代 約70萬年至20萬年。

7、北京人的體質特徵

建議教師讓學生觀察北京人頭部復原像,並試着說一說北京人的的體質特徵。學生可能回答不全,教師補充。(前額很低,眉骨粗大,鼻子扁平,嘴巴突出,頭部微微前傾,還殘留某些猿類的特徵)。

8、生活情況:

⑴使用打製石器。

⑵已經使用天然火。會使用天然火之後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大進步?(北京人用火燒烤食物,還用火照明,防寒、嚇跑野獸。用火燒烤食物,吃到了熟食,縮短了消化的過程,減少了疾病,促進了體質的發展。北京人使用火,就增強了征服自然的能力。)

⑶過着羣居生活。讓學生閱讀北京人的`羣居生活的段落,討論:北京人爲什麼過羣居生活?北京人羣居生活的情況怎樣?學生結合課文和一些相關知識,應較容易地回答出答案。(北京人生活的環境險惡,工具簡單粗糙,只靠個人力量,無法生活下去。所以,北京人爲了生存,不得不幾十個人在一起,依靠集體的力量打野獸,採集植物果實、根莖,過着羣居生活。)(北京人共同勞動,分享勞動果實,生活艱苦。)

通過北京人的生活情況的分析,使學生明白艱難險惡的自然環境逼迫類人猿爲生存而鬥爭,製造簡單粗糙的工具去獲取食物,這個過程就是勞動。勞動促進了人的發展。如果不是環境險惡,類人猿不需勞動即能獲得食物,人類也就不會出現了。所以說:勞動創造了人。

二、山頂洞人

1、看書繼續完成表格

代表文化生活年代外貌特徵工具製造生產生活觀 念社會組織

北京人約70-20萬年前保留猿的某些特徵打製石器採集、狩獵、使用天然火

原始人類

山頂洞人約1.8萬年和現代人基本相同開始掌握磨製和鑽孔技術採集、狩獵、人工取火

懂得愛美

氏 族

2、想一想:骨針的出土說明了什麼?山頂洞人爲什麼要製造和使用裝飾品?(骨針的出土說明了山頂洞人已穿上衣服,已有相當的縫紉能力。山頂洞人制造裝飾品證明了他們已掌握了磨製和鑽孔技術;使用裝飾品說明他們懂得愛美。

三、祖國境內的原始人類

看書完成下表

名 稱生 活 年 代 生 活 地 方

元謀人170萬年前 雲 南

北京人70-20萬年 北京周口店龍骨山

山頂洞人1.8萬年 北京周口店龍骨山山頂

複習鞏固:完成與本課相關的練習。

七年級歷史教學設計5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我國原始農耕生活的主要情況,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以及原始農業的發展。培養學生觀察歷史文物圖片或模型的基本技能和陳述歷史問題的口頭表達能力。

2.初步掌握用表格進行歸納與分析的學習方法,提高作簡單的或主要的歷史結論的能力。通過展示文物圖片及提出問題,積累對原始農耕生活的認識;在學習中,使學生學會應用觀察法、比較法,並感知人類在文明演進中的艱辛歷程。

3.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同創造出我國原始農耕文化的先民們在自己勞動成果中體現出的智慧與淳樸的情感,進而促發或增強學生對祖國曆史和文化的認同之心,對中華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體會人類適應自然的漫長和艱辛,增強承受挫折的意志,珍惜生命。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

難點:原始農業的發展

三、教學策略

教法:圖片分析法、觀察法、比較法

學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教師:第1節課中,我們學習了我國早期的人類“元謀人和北京人”,他們如何獲取食物?

學生:打獵、採集。

展示圖片(見課件)

教師:打獵、採集,方便麼?

學生:不方便。顛沛流離、居無定所。受季節變化和天災的影響大,食物來源不充足、不穩定,需要經常遷徙。

教師:採集和狩獵的生活有很大的侷限性,至神農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狀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神農播種五穀,人們過上定居生活,人類進入農耕時代。

人類農耕時代的到來是進步,還是倒退了?這一時期的歷史遺存裏呈現出什麼特色?中國早期的農業又是怎樣發展的?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走進第2課的學習──原始農耕生活。

出示圖片(見課件),導入到新課學習中。

設計意圖:通過北京人等原始人類的採集和狩獵生活帶來的巨大不便,引入到本課的學習,讓學生意識到從採集、狩獵生活步入農耕生活是人類社會的進步,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非常自然貼切。【講授新課】原始農業的發展

提出問題:讓學生閱讀課本第9頁至第10頁的內容,回答“原始農業興起的時間、興起地區、發展變化、興起和發展的重要標誌、興起和發展的意義”等問題。

教師通過多媒體出示答案。

過渡:距今10 000年左右,在中國的長江、黃河和淮河等流域興起了原始農業,爲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了物質基礎。古代原始農耕文化的遺址可謂星羅棋佈,而最爲典型的代表一個在黃河流域,另一個在長江流域。

圖片展示:多媒體展示

教師:黃河流域的典型代表是半坡原始居民,長江流域的典型代表是河姆渡原始居民,他們的生產生活有相似之處,也有很大差異。讓我們先走進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瞭解一下他們的.生產生活狀況。

出示圖片,展示問題,讓學生閱讀課本第6頁至第8頁回答如下問題。

學生回答後,老師出示答案:

1.半坡人主要使用磨製石器、骨器、角器,另外也使用弓箭、長矛、石球,以及魚叉、漁鉤、漁網等工具。

2.食物有粟、豬肉、狗肉、獵取的動物肉、採集的野果。食物來源主要是種植的農作物和飼養的家畜,其次爲獵取的動物和採集的野果。

3.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內。

4.會製作彩陶、樂器、骨針、骨錐、紡輪。

設計意圖:通過閱讀課本歸納答案的方式,培養學生搜取有效歷史信息、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教師:讓我們一起走進半坡博物館的展廳,欣賞一下半坡博物館中的6類展品,瞭解一下半坡人真實的生活場景。

圖片展示:多媒體展示半坡博物館中展品的相關圖片(見課件)。

設計意圖:通過以上展品展示,讓學生對半坡居民的生產生活狀況有直觀的認識,對原始農業、原始手工業水平有深刻的理解。教師可以讓學生探究半坡居民房屋設計的原因,讓學生明確自然條件是對生產生活狀況的決定性因素。

教師:我們學習完了半坡居民的社會生活,現在讓我們一起總結一下,請同學們完成表格內容。出示多媒體圖片,展示問題,學生完成,教師展示答案。

學生活動預期效果:學生通過複習,結合課本總結歸納出上述問題並能熟練記憶。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落實課本重點基礎知識,通過知識的強化,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教師:我們瞭解了半坡居民的原始農耕生活,現在讓我們走進農耕文化的另一個典型代表,那就是長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看看他們的農耕生活又是怎樣的一幅場景。

學生回答後,老師出示答案:

1.他們的飯桌上會有米飯、豬肉、狗肉、牛肉

2.他們使用的工具是骨耜和磨製石器。

3.他們居住幹欄式房屋。

4.他們的手工製品有陶器、玉器、樂器骨哨、象牙雕刻、骨製品和漆製品。

設計意圖:通過閱讀課本歸納答案的方式,培養學生搜取有效歷史信息、歸納歷史問題的能力。

教師:讓我們一起走進河姆渡博物館的展廳,欣賞一下河姆渡博物館中的7類展品,瞭解一下河姆渡人真實的生活場景。

圖片展示:多媒體展示河姆渡博物館中展品的相關圖片。(見課件展示)

設計意圖:通過展示以上展品,讓學生對河姆渡居民的生產生活狀況有直觀的認識,對原始農業、原始手工業水平有深刻的認識。在圖片展示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探究河姆渡居民幹欄式房屋的優點和原因,然後老師再通過課件出示答案,進行講解。

教師:我們完成了對河姆渡居民農耕生活的學習,現在讓我們一起總結一下,請同學們完成表格內容。

出示多媒體圖片,展示問題,學生完成,教師展示答案。

學生活動預期效果:學生通過複習,結合課本總結歸納出上述問題並能熟練記憶。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落實課本重點基礎知識,通過知識的強化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拓展提升:出示問題,思考探究,交流展示。

教師:我們學習了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兩大原始農耕生活的典型代表之後,比較一下兩者有何相似之處和不同點。(見課件)

學生完成後,讓學生交流展示答案,老師再出示正確答案並加以強調。

特別指出:河姆渡居民會燒製陶器,半坡人會製作彩陶;半坡人的房屋是半地穴式的,河姆渡人的房屋是幹欄式的。(河姆渡人生活的地區多雨潮溼,夏季高溫,冬季氣溫在零度以上,幹欄式房屋既可防潮,又便於通風降溫;半坡人居住的黃土高原乾旱少雨,夏季炎熱,冬季寒冷,而半地穴式房屋具有冬暖夏涼的功能。)

設計意圖:通過比較,引導學生掌握並深入理解本課的關鍵知識,使主體知識更條理、更清晰、更系統,便於強化記憶和鞏固。【課堂小結】原始農耕的出現,使我們的先人從食物的“採集”者變爲食物的“生產”者,人類第一次通過自己的活動來豐富生活,從而改變了整個社會的經濟面貌,對人類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作爲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農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印證了中國新石器時代原始農業的發展水平,爲中國步入文明社會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爲體現課本主體知識,附歌謠一首:

黃河流域有半坡,

地穴房子同居住,

糧食最早種植粟,

副食蔬菜魚和肉,

陶器石器一起用,

紡線織布是才能。

長江流域河姆渡,

磨製石器有進步,

耒耜耕地種稻谷,

幹欄房子共居住,

挖井養畜造陶器,

簡單玉器和樂器。

設計意圖:共同回顧本課所學內容,理清事件間的內在聯繫,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所學知識。

當堂檢測:教師出示課件試題,學生思考回答,然後教師出示答案,以達到當堂達標、當堂反饋糾正的目的。(見同步試題)

七年級歷史教學設計6

教學說明第19課《江南地區的開發》是人教版新課標歷史實驗教材(七年級上冊)中的教學難點之一,我從以下四個方面思考本課的教學。

一、依據《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新課標”)的“內容標準”,總體把握教材內容

“江南地區的開發”一課共有三個子目、四個內容,即西晉的興亡、內遷的各民族、淝水之戰和江南地區的開發。本課從宏觀上簡要介紹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主要歷史。

按傳統的教學思路,以上四個內容中的前三個內容應該更重要一些,江南地區的開發一目則爲次要內容。新課標在第8頁的“內容標準”中這樣要求:“說出人口南遷和民族交往促進了江南開發的史實”。而對於本課的其他內容則沒有明確要求。於是我依據新課標,結合教材內容,認爲本課可以圍繞“江南地區的開發”這個主題來把握。

前兩目“西晉的興亡”和“內遷的各族與淝水之戰”,可以視爲“江南地區的開發”的背景原因。教材介紹了人口南遷和民族交往的原因和史實。第三目講述的是江南地區開發的結果和表現。因此,本課教學時要緊扣課標明確要求的“江南地區的開發”這個內容進行,排除了按朝代的更替或分裂對峙等主線把握教材的思路,把看似散亂的三目、四個內容,按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和結果來處理和把握,使歷史線索更簡單,本課教學主題也更明確。在此基礎上,我把教學重點定爲江南地區開發的史實和原因。

二、從關注學生的興趣出發,調整教材的順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對學生的各項調查中發現,影響學生歷史學習興趣的因素除去實用性差之外,一項重要因素是歷史教師喜歡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材講課。歷史學科有很強的時間性和空間性。所以,教學中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歷史的因果關係等思維方式講述歷史、學習歷史的方法很好,可是這樣做的最大弊端是缺乏對學生思維的挑戰。

從教育學的研究來看,具有挑戰性思維的問題,能夠極大地調動人類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爲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最終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我調整了教材的順序,將教材的第三目調到最開始講授,將前兩目調整到後面來學習,即先講江南地區的開發這個“果”,後談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將因果關係的慣性思維方式,改變爲逆向推理思維方式,由結果探究原因,挑戰學生的思維,力求讓學生在挑戰中以積極主動的狀態學習本課內容。

三、從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入手,設計教學活動

本次課程改革的最終目的是:從根本上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提倡學生的合作性學習、研究性學習,使學生掌握終身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學習方法;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變爲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參與者和合作者。這兩種轉變是一個量的積累過程。

我在設計本課的教學活動時,力求在這兩個轉變上有一定的體現和反映。本課的教學活動設計思路爲:教師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得知識,瞭解基本的歷史線索,掌握歷史學習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並有一定的情感體驗。爲此,我安排了兩大教學活動:1.讓學生分小組帶着“江南地區的地理範圍”和“江南地區的開發成就”這兩個問題讀《江南地區的開發圖》;2.學生在探究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時,我設計了“假如我生活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北方,會不會遷移到南方”這個問題。這樣設計的目的,一方面是強調學生在讀圖時要注意的問題,讓學生在讀圖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讀圖的基本方法,同時培養學生閱讀歷史地圖的基本技能,並且進一步加強學生間學習的合作性;另一方面,引導學生自主地瞭解當時北方的戰亂情況,然後遷移知識,解決問題。

四、以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歷史爲目的,安排學生的討論活動

歷史與現實有着許多的相似,學習歷史是爲了更好地把握現在和將來,所以歷史教學要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歷史,關注當今的社會問題,將歷史與現實有機結合起來。

爲此,我由“開發”一詞引入,讓學生將當今的各種開發活動與歷史上江南地區的開發聯繫起來,拉近距離,貼近學生生活。在課堂教學的最後,安排了學生的討論活動。主要討論了以下三個問題:1.歷史上的這次人口南遷在本地留下了哪些痕跡?2.這次江南地區的開發對我國經濟的發展有什麼影響?3.通過本課的學習,你認爲對當今的開發活動可以獲得哪些啓示和借鑑?設計的思路是:指導學生關注本地的歷史,關注身邊的歷史。懂得學習歷史可以更好地爲現實服務。

教案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學生通過學習,瞭解西晉、東晉、前秦、南朝的建立及更替,知道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數民族內遷的史實。明確淝水之戰的時間、背景、經過和影響。

學習瞭解魏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得到開發,農業、水利、手工業等發展較快的史實。

通過探究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瞭解到自東漢末年以來北方少數民族不斷內遷,北方長期戰亂、人口大量南遷及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南遷人口帶來了大量的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加上南方優越的自然環境和相對安定的社會環境,促成了南方經濟的發展。

(二)過程與方法

1.學生分組研讀“江南地區的開發”圖,進一步瞭解閱讀歷史地圖的方法──通過圖例讀地圖,感知歷史地圖中一些直觀的有效信息。

2.組織學生探究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一方面有利於學生積極性的調動,另一方面用“問題解決”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相關歷史知識,自主解決問題。

3.通過創設歷史情境話題:“假如我生活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會不會南遷?”讓學生理解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戰亂的嚴重程度,並對新知識進行遷移。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生在探究江南地區的開發原因的過程中,認識到和平、安定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前提條件。

引導學生關注本地區在歷史上的發展情況。

(四)教學的重點、難點及處理

本課的主題是“江南地區的開發”。

本課的重點是江南地區開發的史實和原因。本課的難點是內容多、頭緒多,教學重點內容不突出。

從三國以來,江南地區逐步得到了開發,表現在興修了許多水利工程,農業的發展和進步,手工業的發展等方面。原因主要是東漢末年以來政治不穩定,加上北方少數民族不斷內遷,北方長期戰亂,造成大量人口南遷,南遷人口給南方帶來了大量的勞動力和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從而促進了江南地區的開發。

採用小組先研讀“江南地區的開發”圖,從瞭解魏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開發的情況入手,突出“江南地區的開發”這一教學內容。以引導學生探究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爲主線,將西晉的興亡和內遷的各族、淝水之戰視爲背景原因來處理,突破本課難點。

二、教學方法

問題解決、自學討論法

(一)課前導學

瞭解本地區是否經歷過這次開發,有什麼歷史的痕跡?

(二)教學滲透點

1.學生分小組研讀“江南地區的開發”圖,解決幾個問題,進一步強化合作學習的意識,同時訓練學生閱讀歷史地圖的技能,並關注自己家鄉在歷史上的發展情況。

2.組織學生探究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激發學生學習這段歷史的興趣,通過歷史事實使學生獲得只有和平、安定的社會環境才能發展經濟的情感認識。

七年級歷史教學設計7

一、吃透課標,整合教材

(一)落實課標,確定教學主題

本課的課程內容爲通過活字印刷術的發明以及指南針、火藥的應用和外傳,認識四大發明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本課主要學習三部分內容,即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指南針和火藥的應用、發達的中外交通,依據課標,我認爲本課的教學主題可以確定爲“宋元時期的科技和外傳”。緊扣這一主題,突出以下特性:第一、思想性,堅持用唯物史觀闡釋歷史的發展與變化,使學生認同宋元時期的科技及對世界的貢獻,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堅定社會主義信念,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第二、基礎性,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認知水平,以普及歷史常識爲主,引領學生掌握活字印刷術、指南針、火藥等基本的、重要的歷史知識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確的歷史意識,爲學生進一步的學習與發展打下基礎。第三、人文性,以四大發明的成就及傳播陶冶學生的心靈,幫助學生客觀地認識歷史,提高人文素養,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並由此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爲:知道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通過活字印刷術與雕版印刷術的比較,認識到活字印刷術的'優點。知道指南針、火藥技術發明和改進的時間、作用。通過《四大發明傳播路線圖》,知道四大發明及其外傳的範圍,瞭解四大發明在宋元時期得到進步和發展的原因以及對世界文明的重大影響,認識到我國古代科學技術居於世界領先地位,激發勇於創新的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二)依據課標,整合教材資源

歷史教材是按照一定的規律和順序來編排的,有其科學性與合理性,但不能因爲重視教材而限制了教師的創造力,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握教材課堂實際現狀,根據學生不同年齡、不同學習階段的實情,深入研讀教材和課標,靈活使用教材,將教材內容有機整合,使知識更具邏輯性,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本課課程內容是通過活字印刷術的發明以及指南針、火藥的應用和外傳,認識四大發明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教材又分成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指南針和火藥的應用、發達的中外交通三個子目,如何正確處理好課程內容和教材三個子目之間的聯繫,通過仔細研究課標,通讀教材,在講授新課時先講三大發明的出現和應用,然後把三大發明的外傳放在宋元發達的中外交通這樣的大背景下講解,通過宋元時期交通路線圖先講宋元時期整體的陸路和海路交通,然後通過四大發明外傳圖切入四大發明外傳及對世界的貢獻,這樣既解決了課程內容,又把三個子目有機聯繫起來,使本課教材內容成爲一個有機整體。

二、寓郵於史,史以郵顯

(1)郵票引入的設計

郵票是歷史教學中有效而獨特的工具。被稱爲“百科全書”的小小郵票,作爲一種載體,把時間與空間、人物與事件結合,將歷史上有意義有影響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通過方寸畫面呈現給世人。一些重大的歷史、著名人物、風土民俗、科技發明、文物古蹟、文化典籍等往往是郵票的重要題材,而這恰恰是歷史教學的重要內容。本課運用香港發行的紀念四大發明的郵票,面值1.4港元的郵票,以古稱“司南”的勺狀指向儀配以指南車和鄭和下西洋的航船,形象地展示了指南針的產生流程及其作用;面值2.4港元的郵票以宋朝發明家畢昇、泥活字版和用活字排印的古籍展示印刷術的發明;面值3港元和5港元的郵票則分別展示了火藥和造紙術的發明。以郵票切入,引導學生觀察郵票,說出郵票包含的內容,科學運用這四張郵票開展教學活動,增強了歷史課的趣味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質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它既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四大發明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又能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觀察、思考問題,走出‘純’歷史知識的好奇心、求知慾、思維創新能力,提高審美情趣,加強思想道德修養,促進教學雙邊互動活動,使歷史課教得更輕鬆,學生學得更主動,從而充分理解了四大發明對世界的貢獻。

(2)運用郵票的注意點及反思

當然,在歷史教學中有很多其他教具可以使用,郵票只是其中的一種,不能用得太“濫”,要抓住時機,適時適度適量地使用。在運用郵票教學時,我認爲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郵票的選擇要有真實性,歷史就是客觀存在,不是野史也不是道聽途說,所以選擇的郵票也要客觀真實,本課所選擇的四張郵票就真實反映了四大發明的相關內容,也就有利於教學。第二、郵票的選擇要有關聯性,選擇郵票教學是爲教學服務的,如果僅僅是爲了引起學生注意力和興趣而與教學脫節,那這種輔助教學形式就是浮誇的,必須要捨棄。而本課選擇的郵票基本反映了四大發明的過程及影響。所以在備課時,要積極發動全體學生蒐集有關郵票及歷史材料,讓他們參與老師的備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覺地學,教師則充當一名導演。在運用此種方法時,尤其應注意尋找郵與史兩者的結合點,將二者有機地、自然地結合起來, 恰如其分,不致給人一種生搬硬套、牽強附會的生硬感。

七年級歷史教學設計8

一、教學要求

1.能夠利用資料和圖片,歸納出歐洲主要封建國家的形成和發展,以及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等級制度的形成與特點。

2.說明基督教的產生和發展,知道教皇國的由來,以及對歐洲封建社會的影響。

3.通過分析有關資料,描述歐洲封建莊園制度的基本特徵和農奴的地位,瞭解城市的興起、行會的出現和市民階級的形成概況。

二、結構分析

本課是“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是第一單元“西方古典文明”的延續。時間上是“中世紀”,區域上是“西歐”。

“西歐封建國家”介紹三個內容西歐封建國家的由來;二西歐封建制度確立的標誌特點;三西歐封建社會經濟在農村和城市的不同表現。

“西歐封建國家的由來”,從西羅馬帝國的滅亡、日耳曼人國家的.興起開始介紹,然後將內容自然引至法蘭克王國。以法蘭克王國爲典型,其內容包括法蘭克王國的建立、發展和分裂。英國以閱讀卡引出。

“西歐封建制度確立的標誌特點”,以法蘭克王國爲典型,勾勒出歐洲封建社會形成的概況,封建化的過程即封建土地制度和封建等級制度的形成過程。

西歐封建社會經濟在農村和城市有不同表現。農村是莊園經濟,着重介紹了歐洲中世紀封建莊園的構成、規模、結構和生產特點,以及農奴的生活和地位。城市,講述了歐洲城市的興起和繁榮、手工業行會的產生及其作用,市民階層產生。

“基督教文明對西歐的影響”,介紹了基督教得以在西歐延續的原因、教皇國的由來、什一稅,以及基督教對中古西歐在政治、經濟和思想領域的巨大作用。

考慮到內容的難度、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本課選用了多幅典型圖片,與文字相輔相成。有的圖片還以問題的方式呈現出來,活潑有趣。這些圖片不僅大大加深了學生的感性認識,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而且,還訓練了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評價建議

由於本課內容涉及歐洲封建社會的政治制度、經濟結構和思想文化,學生理解起來困難較大。因此,教學評價應避免以學生知識記憶的多少、概念掌握的準確與否爲唯一標準,而應注重考查學生思考問題、理解問題等綜合能力的提高,如是否能對課本給出的文字和圖片信息進行分析與歸納,從中提煉出有效信息;能否認真思考、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善於與同學交流以及尊重並吸收他人有益的思想觀點等。教師可根據上述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等綜合能力的表現進行總體評價。

四、教學方法

1.啓發式學生學習

2.討論式學習方法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室、Powerpoint製作等。

六、課時安排

建議教學1課時。

七、教學重點與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歐洲主要封建國家的產生過程

教學難點:如何理解教權和王權的結合

八、教學過程

提問導入

【提問】猜猜他是誰?(展示撲克牌紅桃K)

預設:他是西歐封建國家國王查理大帝(Charlemagne)

導入新課,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敘述】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日耳曼人在西羅馬的廢墟上建立起封建制國家。封建時代的西歐大地,教堂與莊園星羅棋佈,到處迴響着教堂沉悶的鐘聲,到處可見基督教的十字架。除了教士之外,人們多是目不識丁的文盲。人們不禁要問:一個曾經充滿生機的西歐爲什麼會步入愚昧與黑暗的時代?

【提問】西歐封建社會存在的時間?又稱爲什麼?

5世紀後期至16世紀;又叫作“中世紀”。

【背景敘述】查理大帝,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建立者丕平之子,在他執政的46年間(768

七年級歷史教學設計9

 一、學習目標

1、掌握夏、商、西周時期我國以青銅文明爲代表的奴隸制經濟發展的基本史實,包括手工業、農業和商業的狀況及特點。

2、瞭解奴隸制下奴隸的悲慘境遇。

3、通過本課的學習,熟悉本課所敘述的夏商、西周經濟發展的概況,提煉“青銅文明”的本質特徵及概念,培養學生歸納、概括歷史知識的能力。

4、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我國夏、商、西周時期的奴隸制文明輝煌燦爛,源遠流長,一脈相承,表明我國古代文明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二、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青銅器的高超工藝。

難點:教學對“青銅文明”概念的理解。

 三、學習方法

1.講解法:對於重要的理性分析內容,主要由教師講解,應注意深入淺出地分析問題和演繹思維的流暢性。

2.講讀法:首先由教師提出問題,然後通過引導學生閱讀、分析課文、投影所示歷史資料和圖片,進一步理解教材。

 四、教學過程

【獨立試航】(預習課文,自主完成基礎知識,記下發現的問題)

1、我國出現青銅器的時間是社會末期,社會是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其中著名的青銅器代表是巨大的和造型奇特的。

2、與商周同期,我國西南地區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種獨特的青銅文化,這就是舉世聞名的“”文化,那裏出土的、、青銅神樹等,引起中外人士矚目。

3、除青銅製造業外,商周時期的業和業也很發達。

4、農業、、和商業的發展,形成我國夏、商、西周燦爛的'青銅文化。

5、夏、商、西周時期我國主要的生產方式是業,主要勞動力是。

6、思考:“動腦筋”(第26頁)

7、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

【合作探討】(生生互助,師生互動,點撥釋疑,共同提高)

(一)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內交流自學成果,圍繞疑難點討論)

(二)班內交流展示(師生、生生互動,點撥釋疑,知識深化)

第一子目:青銅器的高超工藝

1、指名說出自己學到的知識,師適當引導,補充;

2、結合第26、27頁插圖,識讀圖形,記住名稱並討論回答:爲什麼說商朝時期是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

第二子目:農業和畜牧業的發展

1、通過學習,知道我國奴隸社會的主要生產方式和比較先進的生產工具。

第三子目:奴隸的悲慘生活

1、依據第28頁圖,競答我國奴隸社會中奴隸的生活狀況。

2、解決思考題;動腦筋

【扣標整合】(圍繞學習目標,梳理知識,形成網絡)

青銅器:出現時間,燦爛時期;特點是品種多、水平高、分佈廣。

手工業:代表、。

成都平原的文化

商朝業發達:玉虎、玉象

農業:“五穀”齊全;知道、、技術,使用一定量的青銅工具。

畜牧業:現在的主要家禽品種時已有,並建有,商王室有專門牧場。

認識:農業、畜牧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繁榮形成了我國夏、商、西周燦爛的青銅文明;夏、商、西周奴隸制經濟的高度發達是建立在對奴隸殘酷剝削之上的。

五、達標測評(我達標我快樂)

1、迄今考古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司母戊鼎應屬於下列哪一個朝代()

A.夏朝B.商朝C.西周D.西漢

2、下列四個青銅器中,我國古代青銅工藝的突出代表是()

A.獸紋扁足鼎B.人面紋方鼎C.司母戊方鼎D.四羊方尊

3、巨大的商朝司母戊鼎可以證明我國商周時期()

A.青銅工藝水平高超B.原始農耕文明出現

C.畜牧業發達D.鐵器開始使用

4、我國青銅工藝鼎盛時期是在()

A.夏朝B.商朝C.春秋D.戰國

5、我國青銅器中的珍品是()

A.四羊方尊B、乳丁紋平底爵C.司母戊方鼎D.人面紋方鼎

6、下列青銅器中,屬於三星堆文化的是()

A.司母戊鼎B.青銅立人像C.四羊方尊D.大盂鼎

7、與商周同時期的三星堆文化遺址在()

A.長江三角洲B.華北平原C.三江平原D.成都平原

8、我國夏商周時期使用的主要勞動力是()

A.奴隸B.農民C.工人D.農奴

【知識拓展】(知識拓展遷移,開闊視野,提高能力)

閱讀材料後理解問題:(有興趣同學,優先回答問題)

隨着生產力的發展、私有制的出現,在奴隸社會中,奴隸主佔有大量的奴隸,就可以組織大規模的生產,進行簡單協作和分工,提高生產效率;奴隸社會內可運用國家政權的力量組織大規模的生產過程,推動生產力發展,由於大批奴隸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提供大量的剩餘產品,使一部分人可以擺脫體力勞動,專門從事腦力勞動。

七年級歷史教學設計10

20xx年版《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中要求:“堅持用唯物史觀闡釋歷史的發展與變化,使學生認同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堅定社會主義信念,拓展國際視野,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這一要求體現了國中歷史教學“育人爲本”的教育理念,教師應堅持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爲宗旨,積極引導學生對整個人類歷史發展進程進行正確的考察,並幫助他們逐步學會更加全面、客觀地認識歷史問題。就歷史學科而言,其核心素養是學生在學習歷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歷史學科特徵的思維品質和關鍵能力,是歷史知識、能力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綜合表現。那麼如何通過國中歷史課程的學習,促進學生拓展歷史視野,形成歷史意識,發展歷史思維,提升歷史素養呢?本課中提出以下一些歷史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依據課標教材,確定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課堂的組織靈魂,人們學習歷史的根本目的是解決現實中的種種問題。課程標準對本課的要求是瞭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滅遼及北宋;知道岳飛抗金的事蹟和南宋偏安。本課上承第6課《遼、西夏與北宋的並立》,主要學習三個子目的內容:女真族的崛起、金滅遼及北宋、南宋的偏安。教材一方面講述了女真族建立了金政權,先後滅掉了遼和北宋,並在對南宋的戰爭中擄掠殘殺,遭到了岳飛等南宋軍民的奮起抵抗,最終和南宋達成和議,形成南北對峙局面。另一方面課文貫穿了民族交融這條暗線。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主動學習漢族的政治制度與先進文化,加快了民族交融的進程。這就需要在唯物史觀引領下整體把握這時期的民族關係。

根據學情以及教學經驗,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學生觀察圖片、地圖,並結合材料和課文內容,瞭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滅遼及北宋,並對北宋亡國的主要原因進行分析;講述岳飛抗金的故事,學習岳飛精忠報國、正氣凜然的精神;學習相關史實,嘗試對宋金和議進行分析和評價,知道南宋偏安;認識我國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形成。

 二、緊扣教學設計,落實素養培育

本課導入部分和課文小結,都採用《遼、北宋、西夏形勢圖》和《金、南宋對峙形勢圖》,既承上,直接點題,又首尾呼應。從遼、西夏與北宋的並立到金與南宋的對峙,既是一個時間概念,又是一個特定的空間概念。這時期各民族的碰撞和交流,形成了民族交融的新高潮,推動了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進一步發展。根據學情,利用形勢圖,直觀引導學生從歷史的時空概念入手效果比較好。

女真族的崛起是本課的第一子目。在傑出首領完顏阿骨打的帶領下,女真族不斷壯大,爲擺脫遼的控制和壓迫,起兵抗遼。阿骨打一面與遼作戰,建立“金”政權,一面改革軍政體制,重視農牧業生產,吸收中原地區的先進文化,逐漸具備了滅遼,甚至滅北宋的實力。在這一子目中爲了增加學生的史料實證意識,不僅提供了大金得勝陀頌碑圖片,而且選取了《大金得勝陀頌》碑文,形成圖文互證,孤證不立和多重證據的歷史學習方法。對於七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在豐富多彩的圖像與相對枯燥的文字之間當然會選擇前者。漫畫、連環畫在學生中的受歡迎程度就很能說明問題。現在的歷史教科書也順應這一趨勢,加入了大量插圖並全綵印刷,大大提高了可讀性。然而,這種對圖像資料的偏愛也許會帶來重圖輕文的隱憂。因此,歷史課堂中培養學生圖文互證的意識十分有必要。此外,史料實證注重材料必有出處、材料的科學性、證據意識等。爲了求證金太祖改革女真部落軍政體制,發展生產,頒行女真文字,給學生提供了《金史﹒太祖本紀》中有關“猛安謀克”的記載和注重農耕生產的史料,以及女真文墨錠圖。對這些史料的運用,既是探究歷史的重要方法,也是理解歷史和解釋歷史能力的重要表現。

金滅遼及北宋是本課的第二子目。首先側重於講戰爭的過程。培養學生理解概括講述戰爭過程的能力是戰爭史教學的核心部分,也是學生最不易掌握的內容。因爲它不但涉及大量的地名,特別是古代的`地名,還有交戰雙方的具體位置以及戰略戰術等,所以必須藉助地圖才能講清戰爭的過程。歷史地圖蘊含着豐富的隱性知識,它是課文內容的必要補充。教學中,藉助於地圖冊中金滅遼及北宋的示意圖,教師示範講解金滅遼的過程,然後再請學生結合課前準備的內容講解金滅北宋的情況。這樣引導學生讀圖識圖,以圖釋文,瞭解金滅遼、滅北宋的史實,不僅可以培養學生時空觀念,拉近學生與歷史的時空距離,還可以讓學生獲得一種能力,一種穿越歷史場景的能力。其次,提供史料分析北宋滅亡的主要原因。學生通過前面所學,對北宋的政治有一定的瞭解,這樣以史料爲依據,以歷史理解爲基礎,能夠對北宋滅亡的主要原因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通過材料解讀與問題探究,培養學生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的能力。

南宋的偏安這一子目是本課的難點。教材從南宋建立、岳飛抗金和宋金對峙局面的形成三個方面進行了敘述。如何正確看待岳飛抗金,辯證地分析和評價宋金和議等問題是這部分的重難點。爲此,課前佈置學生準備岳飛抗金的故事,通過講故事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初步認識岳飛抗金,再提供金軍南下的史料,讓學生思考:人們爲什麼尊重和愛戴岳飛?引導學生明白,人民之所以將岳飛視爲民族英雄,這是因爲他精忠報國的精神深深打動了一代又一代的國人。抗金斗爭中,他率領的岳家軍紀律嚴明,作戰勇敢,是當時抗金力量的中堅;岳飛和岳家軍抗擊金軍南下,爲南方地區創造了相對安寧的生產生活環境,讓南方人民免受戰爭災難,保護了人民的生命財產,維護了南宋人民的利益。他站在正義的一面,因此得到人們的尊重和愛戴。對於宋金和議,補充了相關資料,讓學生對照相關內容一一分析影響。總之,第三子目主要側重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家國情懷作爲最高層次的核心素養,是歷史課程中歷史價值觀教育的根本歸宿,體現出對歷史課程所承載的培育和涵養正確的歷史價值觀的高度重視和深切期望。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學生能夠從歷史的角度認識爲國爲民的民族英雄,能夠認識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歷史發展趨勢,形成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反思課堂實踐,推動教學共生

歷史素養是通過日常教化和自我積累而形成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一節課下來,切實體會到一是教師要不斷充實自己。本課第一子目注重培養學生的史料實證意識。備課時,教師首先就得翻閱一些史料,如《大金得勝陀頌》碑文和《金史》等,對所教學的內容進行印證。只有具備了豐富的學識,在教學時,我們方能在課堂上左右逢源。二是要引領學生自我積累。鼓勵和指導學生閱讀歷史通俗讀物,瀏覽相關歷史網站,從而培養學生的興趣和歷史感。三是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歷史知識。利用博物館、歷史遺址、遺蹟等教學資源,組織學生實地參觀,可以拉近歷史與生活、歷史與現實的距離。本課課前調查瞭解到,一部分學生們去過杭州岳飛墓。學習岳飛抗金時,這部分學生不僅學習熱情高漲,而且感受到歷史的“有用”,求知的慾望更濃。四是開放課堂,教學相長。如今的國中學生成長於新世紀,思維活躍,知識面比較廣,可以有序、有效地讓學生參與課堂討論,合作學習。當然,教師提出的問題必須接近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讓學生有話說,踊躍表達,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因勢利導,從而使歷史課堂成爲學生喜愛的課堂。

七年級歷史教學設計11

一、教材分析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是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教學內容。該課是本單元的重要內容,也是本冊教材的重要內容,是學生了解古代中國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重要題材,也是學生借古看今,深切認識改革開放是振興中華民族重要戰略的好課例。

二、學生分析

前面已經學習了“動盪的春秋時期”,學生對春秋戰國的社會形勢有了初步的瞭解和認識,知道王室衰微,諸侯紛爭四起。但是七年級學生剛剛接觸歷史,歷史知識欠缺,對於史料的分析能力不強,無法理解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瞭解戰國七雄、商鞅變法等基本史實,感知戰國時期我國曆史發展的總趨勢,辯證地認識戰國時期的諸侯兼併戰爭。

過程與方法:識讀《戰國形勢圖》,獲取有效歷史信息。通過材料研讀,學會論從史出的史學方法,通過商鞅變法的開放性討論,培養學生唯物主義史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改革促進國家強大和進步,學習商鞅不畏強權,勇於改革的精神;通過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培養愛國情懷和國家認同感。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商鞅變法

難點:理解戰國時期在政治、經濟等方面逐漸完成了社會轉型

五、教學方法

自主閱讀法、合作探究法、情境教學法

六、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準備教學多媒體課件、蒐集相關圖片或影視資源。

學生準備:提前預習課文、瞭解相關背景知識、收集資料。

七、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創設問題情境“一個奴隸主的'煩惱”: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讓我開墾的私田增多,我成了一個大地主,但是,我的私田都是非法的,我是吃不好,睡不好,時刻擔心土地變沒了,這可怎麼辦?教師指出奴隸主的煩惱僅僅是戰國時期社會變化的一個縮影,讓學生快速把握本課的主線——“社會變化” 。

(二)師生互動

環節一:看七雄並立,評戰國風雲

1.對比春秋戰國形勢圖,學生小組合作完成以下問題

(1)從春秋到戰國,諸侯國形式發生了什麼變化?

(2)“戰國七雄”的地理位置在哪裏?

(3)戰國時期主要戰役有哪些?你能說說這些戰役的相關故事嗎?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結合關鍵詞“諸侯國形式”、“變化”、“戰國七雄”、“地理位置”去讀圖和解決相關問題,讓學生找出史料與問題的相關點,由問思答。

2.材料解析:

“七雄戈戟亂如麻,四海無人得坐家。”

—唐朝·胡曾《詠史詩·流沙》

(1)結合相關知識分析這時期的戰爭有哪些特點?

(2)當時的人們對戰爭會有什麼樣的想法?

【設計意圖】面對文言文材料首先從讓學生整體上感知材料的意思,從材料“七雄”引導學生從戰國戰爭的角度去解題,在情感態度價值觀上使學生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從而珍愛和平。

環節二:求富國強兵,行商鞅之法

1.再次結合問題情景“一個奴隸主的煩惱”,引導學生分析商鞅變法的背景,教師可以結合結構示意圖進一步講解。

【設計意圖】利用問題情景可以使歷史變的鮮活,而結構示意圖,讓知識化繁爲簡,使學生易於理解商鞅變法的背景。

2.讓學生朗讀教材中商鞅變法的內容,整體感知商鞅變法,教師深度解析變法內容的巨大影響。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能夠了解商鞅變法的內容,但是影響理解難度較大,教師深度解析戰國時期以商鞅變法爲代表,在政治、經濟等方面逐漸完成了社會轉型,確立了新的制度,突破教學難點。

3.小組交流:

《史記》記載,秦孝公死後,太子即位。守舊的貴族誣告商鞅“謀反”,結果商鞅被處死。

1.請大家議一議,商鞅變法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爲什麼?

2.商鞅變法給我們什麼啓示?

【設計意圖】教師通過向學生講解評價變法成敗的標準,讓學生掌握史論結合、論從史出的方法。

環節三:除岷江水患,嘆李冰之智

1.結合視頻讓學生掌握都江堰的概況。

【設計意圖】視頻可以讓學生形象直觀的瞭解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構成及作用,認識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積極意義。

2.結合圖片進一步瞭解都江堰現今社會價值。

【設計意圖】認識和感受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認識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

(三)隨堂練習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hui)強大,賞不私親近……

——《戰國策.秦策一》

1.從材料中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樣推行改革的?

2.商鞅變法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3.商鞅變法給我國經濟發展有何啓示?

方法指導:

1.引導學生把握好史料的人物“商君”,時間“戰國”,相應措施“法令”,具體做法“公平無私”、“賞罰分明”,進而去解決相關問題,這樣學生就不會因爲是文言文材料就產生恐懼心理,從而掌握一定的分析史料的方法。

2.教師提示學生制約變法的成功與否的因素,這樣學生就能分析的全面。

3.依據問題限定詞“經濟發展”“啓示”,找準問題的切入點是商鞅變法的作用給國家發展的啓示,在此基礎上對課本知識進行遷移。

八、教學反思

(一)成功之處:

1.做到了知識前後聯繫,按“社會變化”這一條主線貫穿始終。

2.對商鞅變法等歷史事件進行評價的時候,教給了學生客觀的歷史的評價標準。

3.能夠結合相應試題去引導學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

(二)不足之處:

1.對於一些歷史專業術語解釋不到位,如中央集權、封建制度等。

2.對於歷史知識的拓展還不夠,關於商鞅變法的例子,還可以聯繫到典故:“立木爲信”。

(三)改進措施:

1.結合教材內容,制定出具體的預習提綱,分成具體小組,讓學生在課前預習時準備好相關資料。

2.在授課過程中儘量補充相關史料,比如補充商鞅變法變法措施的相關史實,通過了解原始史料降低學生理解商鞅變法影響的難度。

七年級歷史教學設計12

【教材分析】

本課簡要介紹了隋朝的建立,社會經濟的發展,大運河的開鑿。重點敘述了大運河的開通和作用,這是本課的重點。隋初經濟的繁榮難以理解,這是本課的難點。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統一,社會經濟的繁榮,大運河的開鑿及歷史作用。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全面分析“隋朝開通運河是好事還是壞事”的綜合分析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學生認識大運河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是與長城齊名的世界最偉大的工程之一,激發熱愛祖國,振興中華的高尚情操。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中國封建社會開始於公元前475年。1000多年過去了,經過了“戰國、秦、漢,封建社會的確立和初步發展”時期,又經過了“三國、兩晉、南北朝,封建國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時期。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滅陳,重新統一南北。中國封建社會進入新的時期,“封建社會的繁榮——隋、唐。”

二、講授新內容

板書:第1課繁盛一時的隋朝

1、南北重歸統一

提問:爲什麼說是同歸統一?

581年,北周外戚隨國公楊堅奪取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年號開皇。因怕時運隨之而走,去掉“走之”,稱爲“隋”。於南北朝後期,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經濟的.發展,重新統一的條件已經成熟。(板書:1.隋朝的建立時間;公元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楊堅定都;長安)

2.隋朝的統一

提問:南北朝的王朝順序和重要年代

北魏分裂爲西魏和東魏,西魏由北周替代。東魏由北齊替代。北周滅北齊,統一北方。楊堅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時間581年,定都長安。(副板書)

南朝爲宋、齊、樑、陳,都以建康爲都,建康就是今南京市。589年,隋滅陳,重新統一南北方。晉王楊廣,也就是後來的隋煬帝,是滅陳大軍的統帥之一。(副板書)

板書:(581—589—618)

<1>隋朝統一的原因

提問:看圖隋朝的疆域四至。(相當於現在中國除去內蒙西藏的領土大小。南邊到越南,東邊到朝鮮交接,北邊到內蒙南邊,西邊到新疆以西。)

隋文帝楊堅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傑出皇帝。領導完成祖國南北方的重新統一。

3.隋朝初年經濟繁榮

<1>表現:人口、墾田、糧食

結論;隋文帝在位期間國家統一,安定。人民負擔較輕,經濟繁榮發展,史稱隋文帝的統治爲“開皇之治”。

三、大運河的開通

1.開通大運河(出示《隋朝大運河圖》)

時間:公元605年。解釋三點四段五河六省(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天津、北京)

2.開運河的原因(目的)

3.開運河的意義

四、隋朝的覆滅

隋煬帝是中國封建社會有名的暴君,他爲了滿足奢侈生活和虛榮心,營建東都洛陽,修豪華的宮殿;沿運河南下游江都;三次對高麗作戰。他濫用民力,徵發的徭役兵役負擔遠遠超過人民可承受的極限。終於,人民大起義爆發,全國起義農民達幾百萬,重要的有30多支。隋朝的統治在人民起義的打擊下陷於瓦解。隋朝的官吏,也趁機打起反隋旗號。太原起兵的李淵渡黃河佔領長安,仿效當年漢高祖劉邦,與民約法,廢除苛政,爭得政治與軍事上的主動權。618年,宇文化及在江都殺隋煬帝。李淵即皇帝位,建立唐朝,是爲唐高祖。

【板書設計】

一、南北重歸統一

1.隋朝的建立時間;公元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楊堅定都;長安)

2.隋朝的統一(581—589—618)

<1>隋朝統一的原因

3.隋朝初年經濟繁榮

<1>表現:人口、墾田、糧食

二、大運河的開通

1.開通大運河(三點四段五河六省)

2.時間:公元605年

3.開運河的原因(目的)

4.開運河的意義

三、隋朝的覆滅618年

七年級歷史教學設計1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文明孕育的主要區域及各區域的文明成果,知道文字出現、階級、等級、國家的形成是人類社會進入文明時代的標誌。探究大河與文明之間的關係。

(2)過程與方法:通過讀圖、填圖學會懂得圖說歷史的方法,提高信息的攝取能力,在文明起源的探究中培養學生分析、綜合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大河流域在世界文明起源中的作用,認識到自然環境與人類文明的關係。領略文化遺存感悟人類文明的滄桑鉅變,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文明保護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列舉表明文字出現,階級、等級和國家形成的實例,知道它們是人類社會進入文明時代的標誌。

2.難點:理解自然環境對早期區域文明的影響。

三、教學策略

1.採用探究研討的模式進行教學,貫穿講授法、討論法,指導學生開展小組探究和合作討論。

2.採用讀圖、填圖的方法。準確清晰地知道和描述早期文明孕育的區域和自然環境特徵。

3.教師準備:製作多媒體課件,圖冊,編寫學習任務單。

4.學生準備:預習課本,獨立完成學習任務單中探究一的1、2小題,探究二表格中的前半部分。

四、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5分鐘)

活動一: 猜謎遊戲

請同學們根據老師給你的提示猜出國家的名稱

承接:據考古學家證實人類早期文明就是孕育在這些國家所在的地區。歷史真的像考古學家所說的那樣嗎?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歷史來揭開人類文明孕育的奧祕。

學生根據教師所給的提示猜謎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通過活動方式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然後再從現今學生比較熟悉的國家由今推古激起學生探究的慾望。

新課教學

(30分鐘)

請學生打開課本103頁,看前言部分,解讀本課學習的目標。(讓學生清楚學習的要求)

活動二: 鳥瞰大河流域

呈現圖(大河流域文明發祥地)

1、請學生在課本中圈出四大文明發祥地

2、觀察課本圖8-17,說說這些文明的.發祥地在自然環境上有着怎樣的共同特徵。

3、在學習任務單對應的圖中填注河流的名稱

承接:那自然環境對文明的出現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分析交流:

材料:據史料記載,古埃及位於尼羅河谷地勢低平,周圍的高山阻擋了外界的騷擾。溫暖而又安定的尼羅河每年定期氾濫之後,留下了肥沃的耕地,帶來一年又一年的豐收。這樣古埃及文明持續了3000年,光輝燦爛,從而成爲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

(1)從圖一中能看到哪些事物?圖中人物在從事什麼生產?

(2)結合圖文資料分析自然環境對古埃及農耕文明的出現產生了什麼影響?

學生分解前言部分的目標描述

閱讀課本完成任務單上的探究任務一,個別同學上講臺板演,填注各流域的名稱。

學生讀史料並思考交流問題。

知曉本課學習的主要任務,把握知識的脈絡。

通過讀圖、填圖比較直觀的掌握大河流域的位置,分析自然環境的共同特點。

以分析古埃及的相關圖文資料爲例,由此及彼,概括歸納,理解大河流域的自然環境對農耕文明出現的影響。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和知識的遷移能力。

呈現歷史學家分析讓學生了解判斷文明的起源的依據(標誌性事物)

人類文明起源包括以物化形態要素爲標準和以社會形態要素爲標準兩種。物化形態要素如文字、城市、青銅器、複雜的禮儀中心等,其中有的也隱含着社會形態因素,特別是城市。社會形態要素如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組織等。

讓學生比較直接知曉文明的標誌有哪些,爲下一教學環節做鋪墊。

活動三: 文明跡象大搜索

閱讀課本和圖冊,找一找這些地區其他的文明跡象,並完成表格的內容。合作探討農耕文明的出現與文字的產生、城市的形成、國家形成有着怎樣的關係?

小結提升

活動四: 感悟文明

承接:這些人類文明的發祥地都曾創造了自己獨特而源遠的文化,但它們是否都一樣的流長呢?現在讓我們將目光停留在文明發展的今天。

承接:看到這樣的結果,你最想用什麼詞來表達此時的感受?

小結:它們都曾創造了自己獨特的文化,但都因歷史(災害、入侵、內亂等)的中斷沒能延續至今,成爲世界古代文明發展史上的遺憾!人類利用依賴和利用自然,創造和發展了纏爛的文明,但由於人類沒有遵循自然規律,過度開發和破壞,又會導致文明的衰竭。所以我們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纔能有文明的延續與發展。

閱讀課本,完成表格的前半部分,然後組內交流有疑惑或有爭議的話題。交流合作成果。

學生暢談感受

通過閱讀課本自主學習表格的前半部分可以有意培養學生的信息攝取能力。但合作探究涉及的問題較難,學生靠個人力量可能較難完成,所以安排小組探究合作的方式。

通過暢談文明發展的感受,讓領略文化遺存感悟人類文明的滄桑鉅變,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文明保護的意識。

課堂小結

(5分鐘)

請學生小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教師總結形成完整板書

學生小結

整理思路,理清脈絡

把握內在聯繫

七年級歷史教學設計14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瞭解秦嶺-淮河的地理位置及對南北氣候的影響;

2.瞭解南北方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的差異及其造成這些差異的原因。

(二)過程與方法

1.指導學生收集、分析南北方地區不同的生產特點和生活習俗等方面的資料;

2.引導學生觀察、閱讀、逐步發現問題並提出問題,並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閱讀和運用資料的能力;

3.能熟練識讀各類地圖,如“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劃分圖”“中國氣候類型圖”“中國一月平均氣溫分佈圖”“中國年降水量分佈圖”等,並能從中獲取有用信息;

4.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問題,讓學生初步嘗試從不同角度分析和歸納南北差異形成的原因;

5.具有一定的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力求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實踐,從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出發,發現問題,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和解決問題的興趣,增進對家鄉的瞭解和熱愛之情;

2.感悟人類適應和改造自然環境的智慧和能力,樹立各地區文化多元性,尊重不同地區文化的`價值觀;

3.樹立與人合作學習的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南北方地理差異的表現。秦嶺—淮河一線成爲南北方分界線的原因。

2.難點:秦嶺—淮河一線成爲南北方分界線的原因。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三、教學策略

1.採用探究──研討的模式進行教學,貫穿講授法、討論法,指導學生開展小組探究和合作討論。

2.採用情境創設法,融入生活元素,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生活實踐能力。

3.教師準備:製作多媒體課件,各種類型的反映南北方差異的圖片、生活場景。

4.學生準備:預習課本,利用書本和互聯網等途徑調查南方和北方地區的氣候特徵、生產特點和生活方式。

四、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七年級歷史教學設計15

一、導入新課

我們一日三餐吃的主食是什麼?……導入農業及農業的起源而導入本課的新課學習。

(科考隊進入下一站,來到浙江餘姚……)

利用學生熟悉的內容談話,接近歷史與現實距離

二、河姆渡遺址

該遺址是何地發現的?發現了些什麼?這些發現能說明什麼問題?能畫出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嗎?

除此以外,他們還從事哪些生產活動?你知道稻穀是如何種植、儲存、加工、食用的.嗎?

當地的氣候條件怎麼樣?這與先民的這些生活習慣有什麼關係?

指導學生閱讀P12史海拾貝。

這是南方的原始居民的農耕文化。那北方的原始居民的農耕文化是否一樣呢?

學生看書、尋找、發現

理解生活的需要製造相應的工具

理解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及其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知道最早種植水稻與粟

過渡,引起學生繼續探究的興趣。

三、半坡遺址

要求學生看書找找“半坡遺址原始居民的生產生活是否與河姆渡原始居民一樣?”“有哪些不一樣?”“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觀察書上的石器和陶器,看看它們有什麼用途?是如何使用的?

你能根據書上P10小字的描述和你的理解復原出半坡人的居住的房屋嗎?

帶着問題看書,有的放矢

大膽猜測、想象

學生看書,然後自己試圖畫出半坡人居住的房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註

四、大汶口遺址

在山東泰安附近,比河姆渡和半坡晚些的時候,出現了一處更先進的原始農耕文化遺址,即大汶口遺址。

現在請大家看看書,想想河姆渡、半坡、大汶口三處遺址的其同點?各有什麼特點?

指導學生閱讀小字,想一想“大汶口墓葬的差異反映了什麼歷史現象?”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閱讀教材,去歸納發現。

五、小結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和粟的國家。我國的原始農耕文化具有起源早、成就大、存在南北兩大類型。

認真聽,自豪感。

六、學習活動與學習測評

當堂測評、鞏固。

鞏固知識、激發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