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歷史

七年級的歷史教學設計15篇

歷史1.39W

作爲一名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七年級的歷史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七年級的歷史教學設計15篇

七年級的歷史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體,知道漢字的演變;瞭解夏朝和商朝的歷法、戰國的24節氣;知道扁鵲的成就;瞭解屈原和編鐘。

2、過程與能力:通過分析史料和蒐集資料,培養學生收集、處理、運用資料的能力,培養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我國勞動人民在古代就創造了輝煌的文明,培養學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通過詳細瞭解古代科技成果,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嚴謹的治學態度;通過學習詩人屈原,對學生進行道德情操教育。

[重點與難點]

本課重點是甲骨文、商朝曆法和詩人屈原。

本課難點是甲骨文的字型結構、古代曆法和《離騷》的藝術成就。

[課時]

1課時

[課型]

新授課

[方式與方法]

綜合啓發式教學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故事法)

我們同學每天都在讀書、寫字,要接觸大量的文字,文字幫助我們記事、傳達信息、獲取信息,文字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同學們有沒有想過,我們的祖先在文字沒產生之前是如何記事、傳達信息的呢?(學生能說出結繩記事、刻符號等等)

一、文字的演變

1、先展示各種文字———陶器刻符、甲骨文、金文、竹簡、帛書(讓學生有一個感性認識)

2、關於這些文字,你想知道些什麼呢?你對哪種文字最感興趣呢?(讓學生選擇學習內容)

3、甲骨文:商朝的文字寫在龜甲或獸骨上,稱爲甲骨文。今天的漢字就是從甲骨文發展來的,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

商周的青銅器上鑄刻的文字叫金文

4、小結:隨着書寫工具的變化,字體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展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書法條幅,學生感受書法藝術美,陶冶了情操,同時對文字字體演變有了簡要的瞭解)。可見,隨着時代的發展,文字字體在進行不斷的演變,向着簡明、快捷的方向發展。

漢字形聲表意,歷經千年而不衰,成爲維持和聯結我們中華民族的根。希望同學們熱愛我們的漢字,並寫好漢字好嗎?

(這種形象直觀的教學能發揮多種教育功能,既可以使學生清晰掌握我國漢字的早期演化過程,也可以通過了解造字方法增強學生準確運用漢字的本領,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更能夠培養學生觀察和歸納問題的能力。)

[過渡:隨着對天象的觀察,我國的歷法發展起來。]

二、向學生展示網上的資料)

(1)什麼叫曆法?

(2)夏朝的歷法的'發明、商朝曆法的特點、戰國24節氣從生活入手,讓學生了解曆法和24節氣,並讓學生深入思考他們的作用。讓學生課下繼續蒐集24節氣的諺語。

三、扁鵲

⑴名醫扁鵲,望、聞、問、切四診法

⑵補充扁鵲的資料,培養學生蒐集資料和運用資料的能力

四、屈原

詩歌賞析,體會屈原的思想感情,並從中受到啓迪。

(說明:《離騷》是屈原被流放後用詩歌形式寫成的自敘傳,是中國古典文學中最長的抒情詩。表達了崇高熾熱的熱愛祖國和人民的激情。同時通過閱讀和分析《離騷》,教育學生認識學習兩千多年前的屈原憂國憂民、高潔耿介的崇高品德和爲追求理想頑強奮鬥的精神。)

五、戰國時期盛行鐘鼓之樂

提供一些資料供學生了解。

六、整合知識:綱要知識圖(可讓學生自己畫,小組互相交流)

七、總結認識:(總結出今天的收穫,並引導學生繼續探究)

1、通過學習這些知識,你還有哪些想進一步瞭解?你打算怎樣繼續去了解呢?

2、對於這些知識,你還能用其他形式表現出來嗎?

3、約定:把自己探究的成果互相交流和展示。

附:板書設計

1、商朝的文字寫在龜甲或獸骨上,稱爲甲骨文

2、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

3、商周的青銅器上鑄刻的文字叫金文

4、曆法產生於夏朝,完善於商朝,戰國時測出24節氣。

5、名醫扁鵲,望、聞、問、切四診法。

6、戰國時期,楚國的屈原創造出一種新的詩歌體裁,稱爲楚辭。

7、戰國時期盛行鐘鼓之樂。

七年級的歷史教學設計2

一、教學要求

1.能夠利用資料和圖片,歸納出歐洲主要封建國家的形成和發展,以及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等級制度的形成與特點。

2.說明基督教的產生和發展,知道教皇國的由來,以及對歐洲封建社會的影響。

3.通過分析有關資料,描述歐洲封建莊園制度的基本特徵和農奴的地位,瞭解城市的興起、行會的出現和市民階級的形成概況。

二、結構分析

本課是“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是第一單元“西方古典文明”的延續。時間上是“中世紀”,區域上是“西歐”。

“西歐封建國家”介紹三個內容西歐封建國家的由來;二西歐封建制度確立的標誌特點;三西歐封建社會經濟在農村和城市的不同表現。

“西歐封建國家的由來”,從西羅馬帝國的滅亡、日耳曼人國家的興起開始介紹,然後將內容自然引至法蘭克王國。以法蘭克王國爲典型,其內容包括法蘭克王國的建立、發展和分裂。英國以閱讀卡引出。

“西歐封建制度確立的標誌特點”,以法蘭克王國爲典型,勾勒出歐洲封建社會形成的概況,封建化的過程即封建土地制度和封建等級制度的形成過程。

西歐封建社會經濟在農村和城市有不同表現。農村是莊園經濟,着重介紹了歐洲中世紀封建莊園的構成、規模、結構和生產特點,以及農奴的生活和地位。城市,講述了歐洲城市的.興起和繁榮、手工業行會的產生及其作用,市民階層產生。

“基督教文明對西歐的影響”,介紹了基督教得以在西歐延續的原因、教皇國的由來、什一稅,以及基督教對中古西歐在政治、經濟和思想領域的巨大作用。

考慮到內容的難度、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本課選用了多幅典型圖片,與文字相輔相成。有的圖片還以問題的方式呈現出來,活潑有趣。這些圖片不僅大大加深了學生的感性認識,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而且,還訓練了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評價建議

由於本課內容涉及歐洲封建社會的政治制度、經濟結構和思想文化,學生理解起來困難較大。因此,教學評價應避免以學生知識記憶的多少、概念掌握的準確與否爲唯一標準,而應注重考查學生思考問題、理解問題等綜合能力的提高,如是否能對課本給出的文字和圖片信息進行分析與歸納,從中提煉出有效信息;能否認真思考、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善於與同學交流以及尊重並吸收他人有益的思想觀點等。教師可根據上述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等綜合能力的表現進行總體評價。

四、教學方法

1.啓發式學生學習

2.討論式學習方法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室、Powerpoint製作等。

六、課時安排

建議教學1課時。

七、教學重點與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歐洲主要封建國家的產生過程

教學難點:如何理解教權和王權的結合

八、教學過程

提問導入

【提問】猜猜他是誰?(展示撲克牌紅桃K)

預設:他是西歐封建國家國王查理大帝(Charlemagne)

導入新課,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敘述】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日耳曼人在西羅馬的廢墟上建立起封建制國家。封建時代的西歐大地,教堂與莊園星羅棋佈,到處迴響着教堂沉悶的鐘聲,到處可見基督教的十字架。除了教士之外,人們多是目不識丁的文盲。人們不禁要問:一個曾經充滿生機的西歐爲什麼會步入愚昧與黑暗的時代?

【提問】西歐封建社會存在的時間?又稱爲什麼?

5世紀後期至16世紀;又叫作“中世紀”。

【背景敘述】查理大帝,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建立者丕平之子,在他執政的46年間(768

七年級的歷史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唐朝開元時期政治、經濟的發展情況,包括“開元之治”、農業生產的進步、手工業技術的提高以及商業的繁榮等主要史實。

通過思考和概括開元時期農業和手工業的成就,培養學生綜合歸納問題的能力;利用實物模型、地圖、圖片等直觀教具輔助教學,培養學生觀察、想象能力。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唐玄宗前期唐朝進入全盛時期,經濟生產水平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朝代,而且居於當時世界先進地位,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通過對這一時期精美的絲織品和陶瓷工藝的教學,培養學生的鑑賞能力和審美情趣。

【教材分析】

本課以“開元盛世”爲主題,從兩個方面進行了敘述:首先介紹的是唐玄宗前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唐朝開元年間出現了“開元之治”。其次,主要介紹了盛世經濟的繁榮,包括農業、手工業和商業三個方面的成就。

“盛世經濟的繁榮”一目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本課的難點:曲轅犁、筒車是唐朝先進的農業工具,但是它們的結構原理和先進性,學生不易理解,難以形成準確的概念。而且,現在的學生對於農具的瞭解又極少,因此農業工具的改進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難點。

【教學過程】

導入:回顧唐太宗和武則天的統治。

一、開元之治

出示材料:

後人評論唐玄宗說:“玄宗少歷民間,身經難,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後來他是怎樣做的呢?

這句話的'意思是:唐玄宗年少的時候在民間,親身經歷了一些不得志的事和苦難,所以即位之初,深知人民的疾苦,能勤於政事。

唐玄宗勵精圖治的表現:

(1)任用賢才(由學生講“唐玄宗走馬任姚崇”的故事)

(2)重視吏治

(3)崇尚節儉

二、盛世經濟的繁榮

1、農業(通過圖片說明唐朝農業生產情況)

(1)農耕技術的發展:育秧移植栽培

(2)茶葉生產的發展

唐朝出現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作者陸羽被後人稱爲“茶神”。

(3)農業工具的改進:曲轅犁、筒車(重點講解)

出示“漢代牛耕圖”和“唐代曲轅犁圖”,提問:比較一下直轅犁和曲轅犁的不同、曲轅犁比直轅犁有了什麼改進?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分析出曲轅犁的特點)

出示筒車圖片,分析出筒車比以往灌溉工具先進的地方。(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化解學習上的困難)

2、手工業

(1)絲織業

(2)陶瓷業: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唐三彩

(出示一些當時的絲織品和陶瓷的圖片,使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體會勞動創造了美,培養他們的歷史情趣)

3、商業

(1)著名的大都市:長安、洛陽、揚州、成都

(2)長安城

出示唐朝長安城的平面圖,讓學生總結其城市佈局特點:

①城市佈局:

宮殿、衙署、坊、市分置,宮殿區位於全城北部中央;全城呈東西對稱分佈;全城街道整齊,樹木成行。

②人口:百萬人

③邊疆各族和各國人士雲集,商業繁盛。

唐都長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

小結:唐玄宗統治前期(開元年間),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倉庫充實,人口明顯增加,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爲“開元盛世”。

七年級的歷史教學設計4

一、教材分析

《一方牧區養一方人》是整合人教版《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上第四單元《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裏《與山爲鄰》的“垂直的牧場”和《草原人家》的“草原風情”。本課的“垂直的牧場”和“草原風情”分別選取了我國不同牧區的典型實例,目的是通過觀察不同牧區的自然環境與社會生產生活狀況,發現各自的特色,明白每個牧區都有自己的特點,認識到牧區人民運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因地制宜,利用不同的自然條件,營造出美好的生活圖景。同時,引導學生思考人地關係方面存在的問題,教育學生利用自然條件發展生產應該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二、學情分析

知識基礎: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歷史與社會知識基礎,易於展開復習課教學。但是,作爲學生新接觸的《歷史與社會》課程,學生複習方法方面相對比較欠缺。

心理基礎:七年級學生,求知慾強烈,學習興趣較爲濃厚。

思維基礎:記憶方式“機械記憶”突出,思維特點“感性”突出,“比較分析”等理性分析較爲薄弱。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瞭解天山牧場和內蒙古牧區的自然環境及牧民們如何利用自然條件進行生產生活。

2、分析牧區自然環境對牧民們生產生活的影響。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比較兩大牧區的自然環境和生產生活,進行比較方法的指導,初步培養學生運用比較方法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初步培養學生樹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明白人地和諧相處的重要性。

四、教學重難點

重難點:自然環境對牧民生產生活的影響

五、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法、情境創設法、比較法、歸納法

六、教學構思

《歷史與社會》學科的顯著特點是社會性,注重培養學生認識社會、適應社會,從而參與社會和改造社會的能力。因此在教學設計中,在落實已學知識的同時,注重學法上的指導,培養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比較法分析問題的能力。七上的《歷史與社會》涉及大量的地理學科專業知識,學起來較爲枯燥、晦澀難懂。複習起來,也往往是一知半解。實踐證明,情境教學能夠較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因此在教學設計中,創設生活化的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體驗學習社會課的樂趣,易取得較好的效果。就七年級學生思維而言,以感性思維爲主,理性思維較爲薄弱。因此在教學設計中,通過視頻、圖片等感性材料呈現,引導學生從感性信息中分析出理性信息,從而更好地達到溫故知新的目標。

本課介紹的是我國不同牧區人們利用自然條件營造出美好的生活圖景。教學內容選用我

國新疆天山牧場和內蒙古牧區。這一內容涉及到大量的地理學科專業知識,傾向於“地理課”。若能夠以生活化的形式展開復習,通過創設情境,在情境中體會特定的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通過學法指導,在學習中體會學習方法的有效性,可能會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從而輕鬆愉快地達成教學目標。

七、教學流程架構

八、教學過程

新年快到了,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兩道美食。你知道這兩道美食的原產地在哪裏呢?(出示西北風味美食圖片)

生:新疆

生:內蒙古

師:關於美食,同學們真可謂是見多識廣,相當給力啊。這西北的風味小吃,看上去真美,若是細細品嚐一番,肯定會更有味道了。

師:如此美味的佳餚自然離不開優質的原料。美食的誘惑力實在強大,實在是擋不住。要不,我們去“原料”產地看看如何。

(播放牧區視頻,注意視頻中的畫面及文字敘述)(搶答題,一道一道搶答)

師:1、視頻中描述的是哪個牧區?

2、牧草分佈有什麼特點?

3、自然景觀分佈方式有什麼特點?

4、自然景觀具體分佈是怎樣的?

5、放牧有什麼特點?

(PPT呈現)

生:天山牧場

生:天山牧場牧草呈現垂直分佈

生:自然景觀呈現垂直分佈

生:天山牧場自然景觀垂直分佈:荒漠—草地—針葉林—草地—積雪

生:四季放牧

師:自然景觀爲什麼會呈現出垂直分佈呢?

生:天山地處山地地形,海拔高,隨着海拔的升高氣溫會逐漸降低。

生:處於高山氣候。水熱條件的變化導致自然景觀的差異。

師:該地成爲重要牧場的重要條件是什麼呢?

生:牧草豐盛

師:該地爲什麼四季都可以進行放牧呢?

生:牧草分佈呈現出垂直分佈。

師:哪位同學來講一講這個四季放牧是怎麼放牧的?

生:略

師:可見,牧草與當地的生產有着怎樣的聯繫呢?試着用簡短的詞語連接。

生:牧草與生產息息相關。

生:牧草決定了生產。

師:那麼,自然環境與生產有着怎樣的關係?

生:自然環境影響生產。

生:自然環境與生產息息相關。

生:自然環境決定生產。

師:由此可見,自然環境決定了生產活動。該地的生活又有怎樣的表現呢?

生:轉場,住氈房,冬季安排節慶活動等。

師:牧業生產與牧區生活又有怎樣的關係呢?

生:生產活動影響生活

生:生產決定生活。

師:由此可見,自然環境決定了生產生活。天山牧場是這樣的表現,下一個視頻的牧場會不會一樣呢?請看視頻短片,搶答以下問題。

1、視頻中描述的是哪個牧區?

2、牧草分佈有什麼特點?

3、自然景觀分佈方式有什麼特點?

4、自然景觀具體分佈是怎樣的?

5、放牧有什麼特點?

(PPT呈現)

師:搶答開始。

生:內蒙古牧區

生:內蒙古牧區牧草呈現水平分佈

生:自然景觀呈現水平分佈

生:內蒙古牧區水平分佈: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生:逐水草而居

師:既然講的是生產,用逐水草而牧,可能貼切一些。

師:自然景觀爲什麼會呈現出水平分佈呢?

生:內蒙古自治區地處內蒙古高原,主要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爲主。內蒙古跨度非常大,年降水量自東向西逐漸遞減。正因爲降水量條件的變化導致自然景觀的差異。

師:該地成爲重要牧場的重要條件是什麼呢?

生:牧場豐盛

師:該地爲什麼會逐水草而牧呢?

生:牧草分佈呈現出水平分佈。

師:可見,牧草與當地的生產有着怎樣的聯繫呢?

生:牧草與生產息息相關。

生:牧草決定了生產。

師:那麼,自然環境與生產有着怎樣的關係?

生:自然環境影響生產。

生:自然環境與生產息息相關。

生:自然環境決定生產

師:由此可見,自然環境決定了生產活動。那麼,該地的生活又有着怎樣的表現呢?

生:內蒙古牧區:逐水草而居,遊牧生活。住蒙古包、穿蒙古袍、主食肉奶等。

生:爲什麼會逐水草而居呢?

生:逐水草而牧。

師:生產活動與生活有着怎樣的關係呢?

生:生產活動影響生活

生:生產決定生活。

師:由此可見,自然環境決定着生產生活。

師:現在,同學們已經考察了“原料”產地,領略了當地的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可以說,這是“大餐”。請同學用完“大餐”之後,也喝點奶茶。這道奶茶便是“比較天山牧場和內蒙古牧區”

師:假若,由你來設計這個比較表格,你會設計哪些比較點呢?

生:自然環境、生產生活

生:略

生:略

師:那麼,僅設計自然環境可能較爲寬泛。可能,細化一些的話,效果會較好一些。自然環境,主要可以細化爲哪些內容?

生:地形、氣候

師:請同學們迅速填完表格。

師:通過表格,可以直觀地進行兩大牧區的比較。

師:搶答題:牧區的不同點,看誰找得越多越準確。

生:略

生:略

師:同學們表現很不錯,很給力。搶答題:牧區的相同點呢,我最棒,我搶答。越多越準確。

師:請同學們嘗試講解表格三大模塊內容的相互關係。

生:牧區的自然環境決定牧區的畜牧業生產,而牧區的畜牧業生產又決定牧區的生活

生:略。

師:事實上,反過來而言,又是怎樣描述的呢?

生:牧區的生活適應牧區的.生產,牧區的生產又適應牧區的自然環境。

師:由此可見,人們在發展牧業時,應該堅持什麼樣的發展理念呢?

生:因地制宜。

生:可持續發展

師:那麼,人與自然應該如何相處呢?

生:和諧相處。

師:請同學們,給本課“畫龍點睛”,擬個標題。

生:略

生:略

生:一方牧區養一方人

(課堂小結)

師:不僅牧區的自然環境牧業生產生活的關係是這樣的,其他的自然環境與生產生活的關係也是如此。

師:自然環境決定生產活動,生產活動決定生活方式,自然環境也決定了生活方式。生活方式適應生產活動,生產活動適應自然環境,生活方式也適應了生產活動。

師:請同學們抓緊時間完成課堂檢測,活學活用。

師:課堂反饋。

板書:

啓示:因此發展生產應該堅持因地制宜理念,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教後感:

磨礪與提煉

依據課標2—5,我選擇了《一方牧區養一方人》的課堂教學。本課以“天山牧場”和“內蒙古牧區”爲典型事例,引導學生認識我國不同地區的人們在不同的自然條件下,人們社會生活和風土人情等方面的特點,以及人地關係方面的主要問題。整堂課下來,收穫很多,既發現了自己的優勢,增強自信心:又找到自己的一些不足之處,找到提升的新空間。

優勢:

1、在教材處理上,選取內容突出典型性、差異性、可比性,能夠較好地反映自然環境對生產生活的影響。在教學內容選取上,師傅們給予了多次的指導,再一次感受到集體智慧力量的強大,也體現到了虛心好學的好處。

2、在教學素材中,運用圖片、視頻及文字等信息,通過反覆強化,突出教學的重點,巧妙地突破了教學的難點。深深地體會到教學素材選材的重要性及運用教學素材方法的重要性。

3、在教學過程中,知識的內在邏輯性處理較爲嚴密,能夠較好地做到環環相扣,層層深入。立足於學情,以探究式教學爲主,通過創設情境等形式,多角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4、在學法指導上,注重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比較法的意識與能力,以表格的形式進行知識歸納,梳理知識的內在邏輯,較好地培養了學生歸納綜合的能力。

5、在板書設計上,板書呈現突出知識的內在邏輯結構,較好地緊扣本課的教學中心。板書呈現突出“從特殊到一般”,引導學生能夠初步運用類似的推理方法,達到“學以致用,舉一反三”。

不足之處:

1、教學語言表達能力有待提高,語調較爲單一,不夠抑揚頓挫。

2、教學環節之間的銜接方面有待提高,不夠自然巧妙。

3、學生關注面有待提高,應當進一步擴大學生關注面。

4、激發學生“發問”的能力有待提升,自身的問題設計需要進一步“精細化”,提高問題的針對性、實效性、典型性。

總體而言,非常感謝一直幫助我的老師們,尤其是王老師對我的“指導”及師傅們對我的細心指導,不僅有助於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亦有助於改進自身的做人處事方法。

今後,一定會再接再厲,虛心學習,刻苦鑽研,苦練基本功,提高自身素養。

七年級的歷史教學設計5

一、教學內容分析

(1)課標要求

瞭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農業的產生。知道考古發現是瞭解史前社會歷史的重要依據。

(2)教材內容分析

半坡遺址和河姆渡遺址是我國原始農耕文化的典型代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自然條件孕育了兩種不同風格的農耕文化。半坡的半地穴式房屋和河姆渡的幹欄式房屋兩種不同的建築風格。原始農耕文化的產生,是人類向文明社會過渡的重要里程碑。

二、教學目標

(1)在《我國原始農耕時代的主要遺址圖》上指出半坡遺址和河姆渡遺址的位置,並指出所位處的河流。

(2)通過閱讀課本,口述《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生活概況表》,包括距今年代、所位處的河流、食物品種、主要工具、居住條件、藝術技能等,並指出其不同之處,嘗試分析其原因。

(3)對比北京人的生活,分析使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生活變得豐富的可能因素。

三、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教師活動:播放電影《舌尖上的中國》關於農耕的片段,並提問:自從人類學會了農耕以後,人類社會會出現哪些變化?

學生活動:認真思考,回答教師提出問題。【情境創設】

教師活動:時光倒流,如果你是一個河姆渡原始居民或者半坡原始居民,你會哪些東西?

學生活動:根據提問,快速閱讀書本。【小組合作】

教師活動1:元謀人生活在距今170萬年,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20萬年,而半坡人生活在距今約7000-6000年左右。與北京人相比,他們會建造房屋,會使用更先進的工具,會種植農作物。同時,我國南北地區也出現了差異性。下面我們將全班分爲兩大組,第一組穿越變成河姆渡人,第二組穿越變成半坡人,來看看你們這些原始人類具體會一些什麼。

請完成以下表格,並在此基礎上想像:我的一天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北方半坡人南方河姆渡人

1.生活的時間、地點

2.住房

3.生產&狩獵工具

4.農作物

5.生活工具

6.飼養家畜

7.狩獵的動物

8.音樂藝術

9.其它補充學生活動:認真閱讀書本,完成表格,並在此基礎上想像河姆渡人或半坡人的一天的生活狀況。

教師活動2:

教師展示半坡人的半地穴式房屋和河姆渡人的幹欄式房屋,提問:這兩種房屋有什麼不同?差異在哪裏?爲什麼?

學生活動:認真思考,回答提問。教師活動3:

展示半坡遺址尖底瓶和河姆渡遺址陶器,提問學生他們分別有什麼作用?學生回答後解釋陶器用途,展示當時的陶器文化以及重要的意義。

學生活動:仔細觀察並回答陶器用途。教師活動4:展示幾組圖片:

第一組:半坡骨器、河姆渡骨耜,解釋新石器時代。第三組:半坡種植的粟、河姆渡種植的水稻

第四組:半坡人飼養的豬陶器、河姆渡遺址的水牛第五組:半坡陶勳、河姆渡骨哨

第六組:半坡人的石制紡輪、河姆渡人的天然漆器。提問學生:河姆渡人與半坡人在生活上有什麼不同?教師活動5:

展示圖片水稻、粟,豬、狗、水牛,半坡人聚落、骨耜,向學生提問:哪些現象是原始農業出現的重要標誌?

學生活動:參考課後練習第1題,回答問題。教師活動6:

展示材料:常言道: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養包括物質上的給養,也包括精神上的滋養。自從農業產生以後,物質上的給養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農業而獲得,而文明最初也就是在人類取得物質給養的過程中誕生的。“民以食爲天”,農業生產的目的首先在於滿足人們對於食物的'需要求。日本學者篠田統說,主食作物的種類,往往決定耕種這種作物民族的命運。

——曾雄生《麥子在中國的本土化歷程》

提問:根據材料的說法,原始農業給中國人帶來了哪些性格特徵?

四、評價設計

學生獨立完成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生活特徵的比較表,對原始居民生活特性的瞭解,培養比較能力,從而進一步理解原始農業的興起。

評價階段:自評、小組評、師評相結合。

評價方法:學生分爲若干小組,先各自獨立完成表格填寫,完成後對照教材自評;然後小組交流,進行小組成員間的互評;在此基礎上,教師隨機抽查各個小組代表,進行師評。根據其獨立完成表現、糾正表現等環節,按照優秀、良好、合格三個標準對各小組進行評價。

評價總結:要採用多種評價方法對歷史教學效果作出科學的解釋,使評價不僅能瞭解學生歷史學習各方面的發展水平以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而且能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五、板書設計

一、半坡人和河姆渡人對比:北方半坡人南方河姆渡人

1.生活的時間、地點

2.住房

3.生產&狩獵工具

4.農作物

5.生活工具

6.飼養家畜

7.狩獵的動物

8.音樂藝術

其它補充二、原始農業對文明的影響

六、教學反思

本課最需要注意的是培養學生的證據意識,讓學生從已經發現的陶器、石器上去推斷河姆渡人、半坡人的生活習慣。其次是要密切注意在第一次課堂大討論上引導學生的發言,注意發言人數,引導發言的走向。

七年級的歷史教學設計6

一、科學定位,優化教學效果

(一)依據課標,確定教學主題。

首先,本課的課程內容爲通過經濟繁榮、開放的社會風氣和唐詩的盛行,瞭解盛唐的社會氣象。以文成公主入藏等史實爲例,說明唐代民族和睦。其次,本課主要學習四部分內容,即經濟的繁榮、民族交往與交融、開放的社會風氣、多彩的文學藝術,分別從經濟發展、民族關係、社會生活和文學藝術四個方面展開,四者之間相互聯繫,從不同側面共同展現了唐朝的盛世景象,這些內容均和本單元主題切合,由此,我認爲本課的教學主題可以確定爲繁榮、開放。緊扣這一主題,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爲:知道唐朝前期農業、手工業、城市繁榮的表現,知道唐太宗實行開放的民族政策及唐朝民族交往交融的情況,瞭解當時的開放的社會習俗及多彩的文學,知道文成公主對漢藏團結的歷史貢獻;通過歷史圖片及文獻資料的閱讀、鑑賞,學會發掘、概括歷史信息,並分析相關現象出現的原因;感受盛唐氣象,增強文化認同感,樹立民族平等友好的觀念,認識到中華民族的歷史由各族人民共同締造。

(二)立足課堂,培育歷史素養。

歷史素養的發展離不開教育,歷史教育教學是實現培養與發展學生歷史素養的有效途徑。因此,課堂教學必須緊緊圍繞着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這一主線展開。在本課中,最突出的歷史素養有:

(1)史料實證素養,本課運用了大量古代的壁畫、瓷器、雕塑、石碑、繪畫、書法等實物史料,如展示出土的祕色瓷、唐三彩騎駝樂舞俑,證明唐朝陶瓷業生產水平很高,展示唐戴帷帽女子騎馬雕塑、吹排簫樂伎壁畫說明唐代社會風氣的開放,展示顏真卿的《顏氏家廟碑》、柳公權的《玄祕塔碑》、閻立本的《步輦圖》、敦煌莫高窟的彩繪壁畫和雕塑等說明唐朝書法、繪畫方面成就斐然。這些實物對於歷史研究起到了證據作用,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的史料實證的學科精神。

(2)家國情懷素養,本課通過講解唐朝經濟的繁榮、民族的交融、開放的社會風氣、多彩的文學藝術感受到盛唐的氣象,增強了學生對中華文明的認同感,通過學習唐朝與各民族交往,尤其是通過文成公主入藏的史實,感受到各民族之間的友好團結,樹立民族平等的觀念,認識到是各族人民共同締造了中華民族的歷史。通過引用並朗誦唐朝的詩歌,感受唐朝昂揚進取的時代精神。

(三)貼近學生,凸顯教學立意。

根據本課在本單元的地位和學生實際水平,確定本課的教學立意在於:1.全面瞭解盛唐繁榮開放景象,基於課程標準,本課應讓學生掌握的是知道唐朝前期農業、手工業、城市繁榮的表現,知道唐太宗實行開放的民族政策及唐朝民族交往交融的情況,瞭解當時的開放的社會習俗及多彩的文學,知道文成公主對漢藏團結的歷史貢獻,這既符合本課教學內容實際,也符合國中學生的接受水平。2.閱讀歷史圖畫培養審美情趣,培養學生人文素養,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閱讀歷史圖畫,本課採用了《雨中耕作圖》、《唐三彩騎駝樂舞俑》、《祕色瓷》、《步輦圖》、《唐戴帷帽女子騎馬雕塑》、《弈棋仕女圖》、《吹排簫樂伎壁畫》、《顏氏家廟碑》等大量的圖畫,既通過圖畫認識和了解了唐代在經濟、民族關係、社會風氣和文學藝術方面的成就,也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情趣。

二、優化環節,教材子目有機整合

(一)教材整合的設計

本課分成經濟繁榮、民族交往與交融、開放的社會風氣、多彩的文學藝術四個方面,看似相互獨立,但實際上這四個子目之間前後有着聯繫。講民族關係時,運用了閻立本的《步輦圖》,講解了文成公主入藏這段歷史,同時通過圖片瞭解到了閻立本的人物畫中的人物形態各異,神形兼備,凸顯了唐朝繪畫的成就。在講解開放的.社會風氣時,運用了唐戴帷帽女子騎馬雕塑圖,既描述了當時的社會風氣,又展示了唐朝雕塑成就斐然。我認爲把教材有機整合解決了內容繁雜和課時有限之間的矛盾,幫助學生構建起歷史知識結構的完整體系,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二)教材整合的注意點和反思

教材整合要服務於教學,能優化學生的學習效果,成就歷史課堂的魅力。所以教材整合要依據課程標準,依託教材。課程標準是編寫歷史教科書的依據,也是進行歷史教學和學生學業評價的依據,在進行教材整合前首先要研讀和領會課程標準的內容,把握其核心思想。其次,整合也不能漫無邊際,要從歷史觀和文明觀角度對教材中的內容作出合理的遷移和必要的取捨。另外,教材整合要結合學情和教師自身特點,在備課時應多考慮班級學生的學習準備狀態、認知水平和結構,學習風格,學習動機等,並能對學生在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困難進行預估,以生成一份結合學情特點的有實效的教學設計,整合子目內容,突出重難點,教師在整合時還要考慮自身特點,語言習慣,知識結構組成等,切莫東施效顰。本課的教材整合我認爲可以再精緻些,使用時機再靈活些。教材的整合要建立在學生預習較爲充分的情況下進行,要不然教材整合的結果會適得其反。

三、以詩證史,挖掘史料資源

本課講的是盛唐氣象,既包含了經濟、民族關係、社會風氣,也包含了文學藝術,而唐詩恰恰是文學繁榮的最突出表現,這一時期的詩歌創作很多源自於當時的社會表現,通過詩歌來驗證史實,體現史料來源的多樣性,也幫助學生學會對史料真僞的辨析,充分挖掘了詩詞背後的史學資源,爲此,我精心挑選了四首詩,詩的內容有關於筒車的使用,長安城的宏偉,對少數民族的冊封、唐女子下棋,涵蓋經濟、民族關係和社會風氣三個方面,而且是盛唐時期的作品,以詩證史,借詩歌內容來考訂史實,由詩以見證經濟、民族關係、社會風氣的繁榮、開放,同時也展示了唐詩的魅力,將主觀的鑑賞活動與嚴謹的學術考辨相結合,以詩證史,不僅大大拓寬了唐詩解讀鑑賞的思維空間,也有助於提高唐詩研究的學術品位,擴大了史料範圍,也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

從本課採用的以詩證史法來看,達到了預定的教學目的,讓學生多角度的認識了盛唐氣象。在採用這種方法教學時,要注意到詩與史實屬特徵不同的兩個領域,“虛”與“實”之分野十分明顯,因此在選擇詩歌的時候一定要貼近史料。

七年級的歷史教學設計7

一、課程目標

(一)內容標準

以元謀人、北京人等早期人類爲例,瞭解中國境內原始人類的文化遺存。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列舉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及距今年代。知道北京人制造石器,使用天然火,過着羣居的生活。知道山頂洞人的磨製石器技術和人工取火技術。理解勞動在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2.過程方法與能力:

教師應儘可能採取啓發式教學,創設問題情境,促使學生主體參與,使學生養成積極主動探究的學習習慣。通過比較北京人、山頂洞人的不同,培養學生歸納、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合理想像原始人一天的生活,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通過各種途徑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培養豐富、合理的歷史想像能力以及語言組織、表達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祖國境內原始人類的文化遺存,認識到我們偉大的祖國不僅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也是人類起源和發展的搖籃之一,從而培養強烈的民族自豪感;通過觀察出土化石和遺蹟,進而合理推斷遠古人類生活,培養科學求實的精神;通過學習遠古人類從低級到高級演進的過程,感悟人類進步過程的漫長與艱辛,培養不怕困難,不怕挫折,頑強拼搏,銳意進取的精神。

二、教學要點

重點:北京人和山頂洞人。

難點:勞動在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同學們,我們都知道,人類是萬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有人類纔有人類社會的歷史,那麼最早的人是怎麼來的?上帝造人的傳說(講上帝造人的故事),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的傳說(讓學生講故事),反映了人類對自身的困惑。隨着科學的發展,人們終於認識到,人類是生物進化的結果,是由古猿的一支發展來的。今天我們就帶着這些問題去學習第一課,祖國境內的遠古人類。

講授新課:

一、北京人的生活

師簡介1929年以來,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的發現,強調指出:

1、裴文中發現北京人第一塊頭蓋骨

2、迄今已出土的北京人化石,包括6件頭蓋骨、15件下頜骨、157枚牙齒以及大量骨骼碎塊北京人個體。

3、洞內還發現近10萬件石器。由此可見,北京人遺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類遺骨和生活痕跡址。

4、 看書完成下表

代表文化生活年代外貌特徵工具製造生產生活觀 念社會組織

北京人

5、地點 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山洞裏。

6、距今年代 約70萬年至20萬年。

7、北京人的體質特徵

建議教師讓學生觀察北京人頭部復原像,並試着說一說北京人的'的體質特徵。學生可能回答不全,教師補充。(前額很低,眉骨粗大,鼻子扁平,嘴巴突出,頭部微微前傾,還殘留某些猿類的特徵)。

8、生活情況:

⑴使用打製石器。

⑵已經使用天然火。會使用天然火之後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大進步?(北京人用火燒烤食物,還用火照明,防寒、嚇跑野獸。用火燒烤食物,吃到了熟食,縮短了消化的過程,減少了疾病,促進了體質的發展。北京人使用火,就增強了征服自然的能力。)

⑶過着羣居生活。讓學生閱讀北京人的羣居生活的段落,討論:北京人爲什麼過羣居生活?北京人羣居生活的情況怎樣?學生結合課文和一些相關知識,應較容易地回答出答案。(北京人生活的環境險惡,工具簡單粗糙,只靠個人力量,無法生活下去。所以,北京人爲了生存,不得不幾十個人在一起,依靠集體的力量打野獸,採集植物果實、根莖,過着羣居生活。)(北京人共同勞動,分享勞動果實,生活艱苦。)

通過北京人的生活情況的分析,使學生明白艱難險惡的自然環境逼迫類人猿爲生存而鬥爭,製造簡單粗糙的工具去獲取食物,這個過程就是勞動。勞動促進了人的發展。如果不是環境險惡,類人猿不需勞動即能獲得食物,人類也就不會出現了。所以說:勞動創造了人。

二、山頂洞人

1、看書繼續完成表格

代表文化生活年代外貌特徵工具製造生產生活觀 念社會組織

北京人約70-20萬年前保留猿的某些特徵打製石器採集、狩獵、使用天然火

原始人類

山頂洞人約1.8萬年和現代人基本相同開始掌握磨製和鑽孔技術採集、狩獵、人工取火

懂得愛美

氏 族

2、想一想:骨針的出土說明了什麼?山頂洞人爲什麼要製造和使用裝飾品?(骨針的出土說明了山頂洞人已穿上衣服,已有相當的縫紉能力。山頂洞人制造裝飾品證明了他們已掌握了磨製和鑽孔技術;使用裝飾品說明他們懂得愛美。

三、祖國境內的原始人類

看書完成下表

名 稱生 活 年 代 生 活 地 方

元謀人170萬年前 雲 南

北京人70-20萬年 北京周口店龍骨山

山頂洞人1.8萬年 北京周口店龍骨山山頂

複習鞏固:完成與本課相關的練習。

七年級的歷史教學設計8

一、教材分析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是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教學內容。該課是本單元的重要內容,也是本冊教材的重要內容,是學生了解古代中國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重要題材,也是學生借古看今,深切認識改革開放是振興中華民族重要戰略的好課例。

二、學生分析

前面已經學習了“動盪的春秋時期”,學生對春秋戰國的社會形勢有了初步的瞭解和認識,知道王室衰微,諸侯紛爭四起。但是七年級學生剛剛接觸歷史,歷史知識欠缺,對於史料的分析能力不強,無法理解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瞭解戰國七雄、商鞅變法等基本史實,感知戰國時期我國曆史發展的總趨勢,辯證地認識戰國時期的諸侯兼併戰爭。

過程與方法:識讀《戰國形勢圖》,獲取有效歷史信息。通過材料研讀,學會論從史出的史學方法,通過商鞅變法的開放性討論,培養學生唯物主義史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改革促進國家強大和進步,學習商鞅不畏強權,勇於改革的精神;通過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培養愛國情懷和國家認同感。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商鞅變法

難點:理解戰國時期在政治、經濟等方面逐漸完成了社會轉型

五、教學方法

自主閱讀法、合作探究法、情境教學法

六、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準備教學多媒體課件、蒐集相關圖片或影視資源。

學生準備:提前預習課文、瞭解相關背景知識、收集資料。

七、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創設問題情境“一個奴隸主的煩惱”: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讓我開墾的私田增多,我成了一個大地主,但是,我的私田都是非法的,我是吃不好,睡不好,時刻擔心土地變沒了,這可怎麼辦?教師指出奴隸主的煩惱僅僅是戰國時期社會變化的一個縮影,讓學生快速把握本課的主線——“社會變化” 。

(二)師生互動

環節一:看七雄並立,評戰國風雲

1.對比春秋戰國形勢圖,學生小組合作完成以下問題

(1)從春秋到戰國,諸侯國形式發生了什麼變化?

(2)“戰國七雄”的地理位置在哪裏?

(3)戰國時期主要戰役有哪些?你能說說這些戰役的相關故事嗎?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結合關鍵詞“諸侯國形式”、“變化”、“戰國七雄”、“地理位置”去讀圖和解決相關問題,讓學生找出史料與問題的相關點,由問思答。

2.材料解析:

“七雄戈戟亂如麻,四海無人得坐家。”

—唐朝·胡曾《詠史詩·流沙》

(1)結合相關知識分析這時期的戰爭有哪些特點?

(2)當時的人們對戰爭會有什麼樣的想法?

【設計意圖】面對文言文材料首先從讓學生整體上感知材料的意思,從材料“七雄”引導學生從戰國戰爭的角度去解題,在情感態度價值觀上使學生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從而珍愛和平。

環節二:求富國強兵,行商鞅之法

1.再次結合問題情景“一個奴隸主的煩惱”,引導學生分析商鞅變法的背景,教師可以結合結構示意圖進一步講解。

【設計意圖】利用問題情景可以使歷史變的鮮活,而結構示意圖,讓知識化繁爲簡,使學生易於理解商鞅變法的背景。

2.讓學生朗讀教材中商鞅變法的內容,整體感知商鞅變法,教師深度解析變法內容的巨大影響。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能夠了解商鞅變法的內容,但是影響理解難度較大,教師深度解析戰國時期以商鞅變法爲代表,在政治、經濟等方面逐漸完成了社會轉型,確立了新的制度,突破教學難點。

3.小組交流:

《史記》記載,秦孝公死後,太子即位。守舊的貴族誣告商鞅“謀反”,結果商鞅被處死。

1.請大家議一議,商鞅變法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爲什麼?

2.商鞅變法給我們什麼啓示?

【設計意圖】教師通過向學生講解評價變法成敗的標準,讓學生掌握史論結合、論從史出的方法。

環節三:除岷江水患,嘆李冰之智

1.結合視頻讓學生掌握都江堰的概況。

【設計意圖】視頻可以讓學生形象直觀的瞭解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構成及作用,認識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積極意義。

2.結合圖片進一步瞭解都江堰現今社會價值。

【設計意圖】認識和感受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認識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

(三)隨堂練習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hui)強大,賞不私親近……

——《戰國策.秦策一》

1.從材料中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樣推行改革的?

2.商鞅變法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3.商鞅變法給我國經濟發展有何啓示?

方法指導:

1.引導學生把握好史料的人物“商君”,時間“戰國”,相應措施“法令”,具體做法“公平無私”、“賞罰分明”,進而去解決相關問題,這樣學生就不會因爲是文言文材料就產生恐懼心理,從而掌握一定的分析史料的方法。

2.教師提示學生制約變法的成功與否的因素,這樣學生就能分析的全面。

3.依據問題限定詞“經濟發展”“啓示”,找準問題的切入點是商鞅變法的作用給國家發展的啓示,在此基礎上對課本知識進行遷移。

八、教學反思

(一)成功之處:

1.做到了知識前後聯繫,按“社會變化”這一條主線貫穿始終。

2.對商鞅變法等歷史事件進行評價的時候,教給了學生客觀的歷史的評價標準。

3.能夠結合相應試題去引導學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

(二)不足之處:

1.對於一些歷史專業術語解釋不到位,如中央集權、封建制度等。

2.對於歷史知識的拓展還不夠,關於商鞅變法的例子,還可以聯繫到典故:“立木爲信”。

(三)改進措施:

1.結合教材內容,制定出具體的預習提綱,分成具體小組,讓學生在課前預習時準備好相關資料。

2.在授課過程中儘量補充相關史料,比如補充商鞅變法變法措施的相關史實,通過了解原始史料降低學生理解商鞅變法影響的難度。

七年級的歷史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知識目標:瞭解遠古傳說時代中華文明起源的基本概況,包括黃帝其人及他對華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貢獻、堯舜禹的“禪讓”和原始社會走向終結的有關史實

(2)能力目標: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方式合作學 歸納共同點,尋找歷史線索,提高抽象歸納能力,逐步學會從歷史表象看實質。

過程與方法:

(1)學生共同參與小組討論,回答問題,並進一步探索新的問題。

(2)通過互相討論、共同尋找答案的方式,體驗自主學評價。

(2)教學難點:氏族、部落、部落聯盟、流域、人文初祖、王朝、原始社會、奴隸社會等歷史名詞在本課出現很多。作爲剛接觸歷史的七年級學生來說,正確理解非常困難。

教學工具

多媒體師生互動教學,PPT演示。

教學過程

1、引入:

[教師引導] (出示圖片以及相關網頁)20xx年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先生和他的夫人在河南參加了一個黃帝故里拜祖大典,而與他同時參加的,共有4萬人之多。而近來又有一份報紙用了很大的篇幅,探討尋根祭祖活動盛行,甚至上升到國家級別的現象及其背後的原因。爲什麼祭拜黃帝陵那麼受重視?我們華夏民族、炎黃子孫的根又在哪裏呢?通過今天的學 在四五千年前,我國的.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就活動着許多部落。傳說中有兩位著名的部落首領,那就是黃帝和炎帝。在東方有強大的蚩尤部落,在南方還有苗蠻部落。(出示部落分佈圖)相傳蚩尤部落勇猛異常,還曾經與黃帝部落發生了一場大戰。這場大戰在哪裏發生?

[學生回答] 涿鹿。

[教師講述](出示形勢圖)相傳蚩尤部落“銅頭鐵額”,驍勇非常,在涿鹿之戰中,黃帝部落一度落於下風,後來與炎帝部落結成聯盟,甚至要找來天女相助,還發明瞭指南車,才最終打敗了蚩尤部落。

[板書]一、炎黃戰蚩尤:

著名戰役:涿鹿之戰。

[教師提問]你怎麼看涿鹿之戰?

[學生回答]

[教師歸納]涿鹿之戰爲華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教師講述](出示線索)炎帝和黃帝部落打敗了蚩尤部落,並且結成部落聯盟。而在炎帝和黃帝之後,又相繼出現了堯、舜、禹三個傑出的部落聯盟領袖。在長期的發展中,華夏民族形成了。因此,炎帝和黃帝被認爲是華夏民族的祖先,我們也自豪的自稱爲“炎黃子孫”。

[教師過渡]而其中,黃帝更是被稱爲“人文初祖”,這又是爲什麼呢?

[板書]二、黃帝——“人文初祖”

[教師提問]黃帝和他身邊的人有哪些發明?

[學生回答]……

[板書]黃帝宮室、衣裳、挖井、舟車

嫘祖:養蠶繅絲

倉頡:文字

伶倫:樂譜

[教師提問]看完了黃帝的貢獻,請大家回答剛纔的問題,爲什麼後人稱黃帝爲“人文初祖”呢?

[學生討論]……

[教師歸納] 黃帝被尊稱爲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是因爲傳說他發明了許多跟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東西,如建造宮室、製作衣裳、教人挖井、發明舟車,同時他生活的時代還出現了文字、音樂、養蠶等,爲中華文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所以在中國人看來,“黃帝是中華民族的締造者和中華早期文明的集大成者,在他身上凝聚着整個民族的智慧和創造,他是族羣的化身”。

七年級的歷史教學設計10

【教材分析】

本課簡要介紹了隋朝的建立,社會經濟的發展,大運河的開鑿。重點敘述了大運河的開通和作用,這是本課的重點。隋初經濟的繁榮難以理解,這是本課的難點。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統一,社會經濟的繁榮,大運河的開鑿及歷史作用。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全面分析“隋朝開通運河是好事還是壞事”的綜合分析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學生認識大運河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是與長城齊名的世界最偉大的工程之一,激發熱愛祖國,振興中華的高尚情操。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中國封建社會開始於公元前475年。1000多年過去了,經過了“戰國、秦、漢,封建社會的確立和初步發展”時期,又經過了“三國、兩晉、南北朝,封建國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時期。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滅陳,重新統一南北。中國封建社會進入新的時期,“封建社會的繁榮——隋、唐。”

二、講授新內容

板書:第1課繁盛一時的隋朝

1、南北重歸統一

提問:爲什麼說是同歸統一?

581年,北周外戚隨國公楊堅奪取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年號開皇。因怕時運隨之而走,去掉“走之”,稱爲“隋”。於南北朝後期,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經濟的發展,重新統一的條件已經成熟。(板書:1.隋朝的建立時間;公元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楊堅定都;長安)

2.隋朝的統一

提問:南北朝的王朝順序和重要年代

北魏分裂爲西魏和東魏,西魏由北周替代。東魏由北齊替代。北周滅北齊,統一北方。楊堅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時間581年,定都長安。(副板書)

南朝爲宋、齊、樑、陳,都以建康爲都,建康就是今南京市。589年,隋滅陳,重新統一南北方。晉王楊廣,也就是後來的隋煬帝,是滅陳大軍的統帥之一。(副板書)

板書:(581—589—618)

<1>隋朝統一的原因

提問:看圖隋朝的疆域四至。(相當於現在中國除去內蒙西藏的領土大小。南邊到越南,東邊到朝鮮交接,北邊到內蒙南邊,西邊到新疆以西。)

隋文帝楊堅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傑出皇帝。領導完成祖國南北方的重新統一。

3.隋朝初年經濟繁榮

<1>表現:人口、墾田、糧食

結論;隋文帝在位期間國家統一,安定。人民負擔較輕,經濟繁榮發展,史稱隋文帝的統治爲“開皇之治”。

三、大運河的開通

1.開通大運河(出示《隋朝大運河圖》)

時間:公元605年。解釋三點四段五河六省(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天津、北京)

2.開運河的原因(目的)

3.開運河的意義

四、隋朝的覆滅

隋煬帝是中國封建社會有名的暴君,他爲了滿足奢侈生活和虛榮心,營建東都洛陽,修豪華的宮殿;沿運河南下游江都;三次對高麗作戰。他濫用民力,徵發的徭役兵役負擔遠遠超過人民可承受的極限。終於,人民大起義爆發,全國起義農民達幾百萬,重要的有30多支。隋朝的統治在人民起義的'打擊下陷於瓦解。隋朝的官吏,也趁機打起反隋旗號。太原起兵的李淵渡黃河佔領長安,仿效當年漢高祖劉邦,與民約法,廢除苛政,爭得政治與軍事上的主動權。618年,宇文化及在江都殺隋煬帝。李淵即皇帝位,建立唐朝,是爲唐高祖。

【板書設計】

一、南北重歸統一

1.隋朝的建立時間;公元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楊堅定都;長安)

2.隋朝的統一(581—589—618)

<1>隋朝統一的原因

3.隋朝初年經濟繁榮

<1>表現:人口、墾田、糧食

二、大運河的開通

1.開通大運河(三點四段五河六省)

2.時間:公元605年

3.開運河的原因(目的)

4.開運河的意義

三、隋朝的覆滅618年

七年級的歷史教學設計11

一、學習目標

1、掌握夏、商、西周時期我國以青銅文明爲代表的奴隸制經濟發展的基本史實,包括手工業、農業和商業的狀況及特點。

2、瞭解奴隸制下奴隸的悲慘境遇。

3、通過本課的學習,熟悉本課所敘述的夏商、西周經濟發展的概況,提煉“青銅文明”的本質特徵及概念,培養學生歸納、概括歷史知識的能力。

4、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我國夏、商、西周時期的奴隸制文明輝煌燦爛,源遠流長,一脈相承,表明我國古代文明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二、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青銅器的高超工藝。

難點:教學對“青銅文明”概念的理解。

三、學習方法

1.講解法:對於重要的理性分析內容,主要由教師講解,應注意深入淺出地分析問題和演繹思維的流暢性。

2.講讀法:首先由教師提出問題,然後通過引導學生閱讀、分析課文、投影所示歷史資料和圖片,進一步理解教材。

四、教學過程

【獨立試航】(預習課文,自主完成基礎知識,記下發現的問題)

1、我國出現青銅器的時間是社會末期,社會是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其中著名的青銅器代表是巨大的和造型奇特的。

2、與商周同期,我國西南地區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種獨特的青銅文化,這就是舉世聞名的“”文化,那裏出土的、、青銅神樹等,引起中外人士矚目。

3、除青銅製造業外,商周時期的業和業也很發達。

4、農業、、和商業的發展,形成我國夏、商、西周燦爛的青銅文化。

5、夏、商、西周時期我國主要的生產方式是業,主要勞動力是。

6、思考:“動腦筋”(第26頁)

7、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

【合作探討】(生生互助,師生互動,點撥釋疑,共同提高)

(一)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內交流自學成果,圍繞疑難點討論)

(二)班內交流展示(師生、生生互動,點撥釋疑,知識深化)

第一子目:青銅器的高超工藝

1、指名說出自己學到的知識,師適當引導,補充;

2、結合第26、27頁插圖,識讀圖形,記住名稱並討論回答:爲什麼說商朝時期是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

第二子目:農業和畜牧業的發展

1、通過學習,知道我國奴隸社會的主要生產方式和比較先進的生產工具。

第三子目:奴隸的悲慘生活

1、依據第28頁圖,競答我國奴隸社會中奴隸的生活狀況。

2、解決思考題;動腦筋

【扣標整合】(圍繞學習目標,梳理知識,形成網絡)

青銅器:出現時間,燦爛時期;特點是品種多、水平高、分佈廣。

手工業:代表、。

成都平原的文化

商朝業發達:玉虎、玉象

農業:“五穀”齊全;知道、、技術,使用一定量的青銅工具。

畜牧業:現在的主要家禽品種時已有,並建有,商王室有專門牧場。

認識:農業、畜牧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繁榮形成了我國夏、商、西周燦爛的青銅文明;夏、商、西周奴隸制經濟的高度發達是建立在對奴隸殘酷剝削之上的。

五、達標測評(我達標我快樂)

1、迄今考古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司母戊鼎應屬於下列哪一個朝代()

A.夏朝B.商朝C.西周D.西漢

2、下列四個青銅器中,我國古代青銅工藝的突出代表是()

A.獸紋扁足鼎B.人面紋方鼎C.司母戊方鼎D.四羊方尊

3、巨大的商朝司母戊鼎可以證明我國商周時期()

A.青銅工藝水平高超B.原始農耕文明出現

C.畜牧業發達D.鐵器開始使用

4、我國青銅工藝鼎盛時期是在()

A.夏朝B.商朝C.春秋D.戰國

5、我國青銅器中的珍品是()

A.四羊方尊B、乳丁紋平底爵C.司母戊方鼎D.人面紋方鼎

6、下列青銅器中,屬於三星堆文化的是()

A.司母戊鼎B.青銅立人像C.四羊方尊D.大盂鼎

7、與商周同時期的三星堆文化遺址在()

A.長江三角洲B.華北平原C.三江平原D.成都平原

8、我國夏商周時期使用的主要勞動力是()

A.奴隸B.農民C.工人D.農奴

【知識拓展】(知識拓展遷移,開闊視野,提高能力)

閱讀材料後理解問題:(有興趣同學,優先回答問題)

隨着生產力的發展、私有制的出現,在奴隸社會中,奴隸主佔有大量的奴隸,就可以組織大規模的生產,進行簡單協作和分工,提高生產效率;奴隸社會內可運用國家政權的力量組織大規模的生產過程,推動生產力發展,由於大批奴隸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提供大量的剩餘產品,使一部分人可以擺脫體力勞動,專門從事腦力勞動。

七年級的歷史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元謀人的生存年代、發現地點和發現的歷史意義。

(2)知道北京人的生存年代、發現地點、體質特徵、發現的意義以及他們的生產、生活狀況。

(3)知道化石是研究人類起源的主要證據和了解我國境內其他古人類遺址。

2、過程與方法

(1)識讀《中國境內主要古人類遺址分佈圖》等圖,掌握識圖的基本方法,培養從圖片中提取有效歷史信息的能力。

(2)思考“化石是怎麼形成的?對於我們研究早期人類有什麼作用?”,培養查閱歷史資料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到中國是人類的發源地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是的世界文化遺產,激發學生的歷史興趣,培養珍視人類文化遺產的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北京人。

難點:理解北京人生產、生活狀況。

[教學設計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學習三塊內容,我國境內的早期人類、北京人的發現、北京人的特徵。第一部分內容與第二、三部分內容是包含關係,我國境內的早期人類包括了北京人;第二和第三部分遞進關係,先介紹北京人的'發現,再闡述北京人的特徵和發現北京人的意義。

我國目前已發現舊石器古人類遺蹟三四百處,遍佈全國大多數省市。事實證明,我國是世界上發現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是人類的發源地之一。我國境內已確認的最早的人類是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左右。我國早期人類遺址中最的就是北京人遺址。北京人的發現內容豐富,大量的遺骨、石器和用火遺蹟,證明遠古確有直立人存在,爲“從猿到人”的偉大學說提供了有力證據。

2、學情分析

(請按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補充)

3、教學方法

閱讀講解法、識圖分析法、討論歸納法、聯繫對比法。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投影儀、圖片等。

學生:自學教材。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s教師活動E學生活動6設計意圖b

導入新課H展示女媧摶土造人、亞當與上帝、古猿人的圖片,問題:

1、人類是怎麼產生的?

2、我國境內已知最早的人類是誰?x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來回答問題。r通過設問,引發學生思考,激發求知慾,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探究新知

(授新課)g

1、我國最早的人類g

展示《元謀人復原圖》《元謀人使用石器圖》《元謀人勞動復原圖》”,提出問題。

(1)元謀人生活在哪裏?

(2)元謀人的體質有哪些特徵?

(3)元謀人懂得哪些技術?

(4)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是什麼?

觀察並搶答:

(1)雲南元謀縣。

(2)牙齒碩大、粗壯,脣面比較平坦,舌面的模式非常複雜。

(3)製造工具和使用火。

(4)會不會製造工具。

培養學生從史料中獲取有效歷史信息的能力。

2、北京人

(1)北京人的發現

活動與探究

假如你是導遊,你將如何向遊客介紹北京人的發現?

動腦筋

化石是怎麼形成的?對於我們研究早期人類有什麼作用?(展示化石的圖片)

(2)北京人的特徵

展示《北京人復原頭像》《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圖》《北京人狩獵場景想象圖》,分組並讓學生討論回答問題:

①同學們互相觀察一下,你們和北京人頭部復原像有什麼不同?

②展示《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圖》,提出問題:北京人制造的石器有什麼用途?

③根據《北京人狩獵場景想象圖》,講述北京人勞動的情景。

④討論北京人過羣居生活的原因。

⑤火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火對北京人生活有什麼作用?

⑥北京人的發現有什麼歷史意義?

3、動動手:今天我們學習元謀人、北京人的基礎知識,現在我們把元謀人、北京人的生活地方、生活的年代標識在《我國遠古人類主要遺址的分佈》,播放《我國遠古人類主要遺址的分佈》的動畫。

七年級的歷史教學設計13

【教材分析】

本課的主題是唐朝第一個盛世——“貞觀之治”。本課的重點是“貞觀之治”。唐朝是我國曆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爲鑑的開明思想和政治遠見,在中國封建帝王中是罕見的。唐太宗採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於社會的發展,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促成了“貞觀之治”的出現。貞觀之治爲唐朝進入鼎盛時期——“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唐朝建立、貞觀之治和武則天的統治等基本史實,爲進一步學習和掌握唐朝的歷史奠定基礎。通過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貞觀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通過引導學生對唐太宗和武則天進行簡單的.評價,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唐太宗、武則天二帝的開明思想及其開明政策,促進了唐朝的繁榮,從中體會到傑出人物對歷史發展所起的一定推動作用。

【教學重難點】

重點:如何幫助學生對唐太宗、武則天等歷史人物做出恰當的評價。對於國中學,他們評價一個人物,往往會帶有感情色彩,從“好”或“壞”出發,而不能客觀地分析,這就需要教師加以引導,使學生能夠掌握評價歷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看他對歷史發展,尤其是經濟發展所起的作用。

難點:如何幫助學生對唐太宗、武則天等歷史任務作出恰當的評價。

【教學過程】

導入:引導學生回憶隋朝的繁盛,然後思考“爲什麼如此繁盛的隋朝很快就滅亡了”,使學生理解隋煬帝的殘暴統治,激化了社會各種矛盾,導致農民起義的爆發。在農民起義過程中,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

一、唐朝的建立

隋朝太原留守李淵在太原起兵,618年攻佔長安,建立唐朝。

時間:618年開國皇帝:唐高祖都城:長安

出示《唐朝疆域圖》,強調唐朝長安城的位置。

二、貞觀之治

出示材料:

[貞觀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謂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對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貞觀政要·教戒太子諸王》

學生討論這段話的含義及從中可以得到的結論:由於唐太宗對君民關係認識較爲深刻(認識到人民羣衆的力量),貞觀年間,他的治國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據這一思想而制定的。

1.貞觀之治出現的原因:吸取隋亡的教訓

2.貞觀之治的表現:政治,經濟,文化,外交,民族方面

唐太宗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出現繁榮景象,國力逐步強盛。歷稱當時的統治爲“貞觀之治”。

3.盛世出現的表現:

4.盛世出現的原因:

過渡:在唐朝歷出現了我國的一位女皇帝,大家知道是誰嗎?

三、女皇帝武則天

介紹武則天經歷

1.武則天的措施:一是重視發展農業生產,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三是科舉制的發展,四是設北庭都護。

最後,引用郭沫若對其統治評價的話:“政啓開元,治宏貞觀。”

2.不足:用酷吏,濫殺無辜,修寺廟。

小結:唐太宗、武則天都推行了比較開明的政治經濟措施,促進唐朝的繁榮強盛,對他們的統治應給予肯定。

【板書設計】

一、唐朝的建立

時間:618年開國皇帝:唐高祖都城:長安

二、貞觀之治

1.貞觀之治出現的原因:吸取隋亡的教訓

2.貞觀之治的表現:政治,經濟,文化,外交,民族方面

3.盛世出現的表現:

4.盛世出現的原因:

三、女皇武則天

1.武則天的措施:一是重視發展農業生產,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三是科舉制的發展,四是設北庭都護。

2.不足:用酷吏,濫殺無辜,修寺廟。

七年級的歷史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在中華文明起源中我國原始農耕經濟的主要情況,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使學生了解中華文明處於起源階段時原始農耕經濟的發展水平,進而認識其發展對中國遠古時代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

通過本課學習,初步培養學生觀察歷史文物圖,尋找圖中較爲明顯的、主要的歷史信息,結合已有知識,初步分析、解釋圖中歷史信息,做出簡單的或主要的歷史結論的能力。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同創造出我國原始農耕文化的先民們在自己勞動成果中體現出的智慧與淳樸的情感,以及他們對人類社會物質與精神進步做出的特有貢獻;進而促發或增強學生對祖國曆史和文化的認同之心,對中華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材分析和教學建議

一、重點和難點

本課圍繞原始農耕經濟時代居民們的生產與生活狀況,用三個子目展開敘述。考古發現,距今約一萬年前,我國已出現原始農耕的遺存。教材所講述的河姆渡、半坡、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原始農耕,是新石器時代中期、晚期原始農耕的不同典型。

教學重點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在教學中,需要注意以下四點:第一,把握好這兩個原始農耕典型的共同特徵:原始種植農業普遍、磨製石器的使用、製造陶器、定居村落;第二,注意這兩個原始農耕典型反映出不同地域條件對經濟發展特點的影響,不同時間裏生產力發展水平上的變化。例如,河姆渡原始居民創造了長江流域農耕經濟的典型——以水稻種植爲主的水田農業,雖使用磨製石器,但主要用骨耜翻地耕種;半坡原始居民創造了黃河流域農耕經濟的典型——以粟種植爲主的旱地農業,普遍使用磨製石器,特別是廣泛用於農業生產中;第三,注意原始農耕生產對家畜飼養業、手工製陶和紡織業的帶動作用,對定居生活的影響;第四,注意原始農耕經濟發展的同時還存在着漁獵經濟。

距今四五千年的大汶口文化是原始社會晚期的典型。當時,由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出現了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產生了階級,考慮到這些概念和結論七年級學生難於掌握,課文略而不寫,只用一段小字介紹大汶口晚期墓葬中隨葬品多寡懸殊的狀況,教學中可由此聯繫第1課中“北京人”“山頂洞人”有關共同勞動、共同分配食物的內容,引導學生認識、對比人與人之間關係發生的變化。

二、教法建議

1、教師可利用課本“引言”中伏羲氏教民熟食、結網捕魚和神農氏教民播種五穀的故事,帶出從考古發現瞭解我們的先人如何從食物的“採集”者變爲食物的“生產”者的話題。

2、教師可引導學生思考原始社會人們僅靠在野外“採集”食物爲生的不便之處(受季節變化和天災影響大,食物來源不充足,需要不斷遷徙,等等),然後引出獲得固定的食物來源,開始農耕生活是原始人類改善生存狀態的關鍵的認識。進一步啓發學生思考,自然界中的什麼現象可能促使原始人類注意到野生的植物可以人工種植,引導學生聯繫“引言”中神農氏揀墜落地上的穀粒,種在田裏的`神話傳說,進行合理的分析推測:多年從事採集的原始人類,注意到可食的植物種子落地、發芽、生長、成熟,從而開始進行人工種植的嘗試,原始農業於是便開始出現了。

3、指導學生閱讀教科書上的《白虎通》引文,引出自然條件、特別是地理環境對長江流域河姆渡和黃河流域半坡的農耕作物品種的不同影響;再擴展到對兩大流域居民定居生活的影響,從而向學生灌輸滲透人們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順應自然中要科學合理,協調兼顧的教育觀念。可以讓學生觀察、比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幹欄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復原圖,並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分析這兩種房屋建築有什麼不同?爲什麼有此不同?這兩地的原始居民在建造房屋時是怎樣考慮的?

4、在學習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成就中,教師要注意把握教科書中涉及到的整個農耕經濟中各種因素的內在聯繫:原始農業中的生產工具與產量的關係,原始農業與漁獵的關係,原始農業與飼養業、手工製陶和紡織的關係,生產、生活與原始藝術和早期文字的關係,原始陶器和紡織與定居生活的關係等。要以農耕生產爲基點,揭示各種經濟現象之間的聯繫,不要孤立地羅列經濟現象。

5、教師可以利用《我國原始農耕時代主要遺址圖》,除指示河姆渡、半坡、大汶口的具體地點外,還可以啓發學生觀察、分析該時代文化遺址分佈的情況,尋找分佈特點,培養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

6、在學習大汶口原始居民農耕生產的內容後,可以讓學生閱讀課文的最後一段小字,然後討論大汶口晚期的墓葬裏,爲什麼有了隨葬品?應怎樣看這一現象?要注意引導學生辯證地分析問題,從人類歷史演進的角度分析問題。

7、在教學中注意充分利用歷史遺物照片、示意圖,觀察分析圖中的歷史信息。例如,讓學生觀察分析河姆渡出土的骨耜和裝有木柄的骨耜復原圖,知道它的用途,再結合本課的“活動建議”,讓學生分析河姆渡出土的陶器,明瞭它的用途,進而瞭解當時的農耕生產和生活狀況。

三、學法指導

1、學生通過列表對所學知識進行歸類,明確農耕經濟中的勞動分工。

原始居民時間地區原始農耕原始家畜飼養業原始手工業

河姆渡

原始居民

半坡

原始居民

大汶口

原始居民

2、學生對於歷史文物、遺物、示意圖的觀察、分析,應注意:第一、注意圖題中表明的文物所屬時間、地點,以便聯繫已有的知識;第二、注意觀察對象的外形、結構和材料,以便對其功能、用途加以分析或推測;第三、注意聯繫課文的大、小字內容,有的文字是概述文物等,有的是對文物的背景作介紹,有的是文物所反映的客觀歷史情況。

3、思考“大汶口的墓葬裏,爲什麼有了隨葬品?你怎樣看這一現象?”的問題時,注意:第一,農耕經濟有了更大發展,財富增多,這是社會生產力進步的表現;第二,氏族首領憑藉權利擁有較多的財富,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出現;第三,人死後,私有財產隨葬,企圖繼續享受生前的富足生活。

四、問題探究

動腦筋

1、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頂洞人在生產生活上有了哪些進步?

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製石器,用耒耜耕地,種植水稻,他們住着幹欄式的房子,過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飲水更加方便。還飼養了家畜,會製造陶器,並能製作簡單的玉器和原始樂器。

2、想象一下,我國原始農耕時代的居民有怎樣的勞動分工。

答:婦女主要從事耕作、紡織,男子主要從事捕魚打獵以及製造工具、製陶等繁重的手工業生產,老年人從事家務勞動和照顧、教育小孩。

活動與探究

1、看圖分析:右邊是河姆渡原始居民製作的陶器,你能說出它的用途嗎?

答:蒸食物。

2、看圖分析:右邊是半坡彩陶上的彩繪動物圖案,它們是什麼動物?你能說出這些動物和當時原始居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嗎?

答:是魚和鹿的圖案。說明半坡的原始居民還捕魚打獵,以補食用。

3、找一找:從以上課文的敘述,你能找出我國原始農耕時代幾項世界性的貢獻嗎?

答:三項。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粟的國家;我國是世界上很早種植蔬菜的國家。

參考資料

原始農耕時代

原始農耕一詞,遵從教育部新發之歷史課程標準,其《中華文明的起源》有一節內容爲:“以半坡遺址和河姆渡遺址爲例,簡述中國原始農耕文化的特徵。”根據李根蟠等著《中國原始社會經濟研究》一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版),我國原始社會若按“生活資料生產方式的演進”劃分,可分爲“原始採獵業”和“原始農業牧業”兩大階段,而“農業的發明是人類歷史上一件劃時代的大事,是由攫取經濟到生產經濟的偉大革命性轉變。人類第一次通過自己的活動來增殖天然的產品,從而改變了整個社會的經濟面貌,對人類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第71頁)。據最新考古材料可知,我國黃河流域最早的農業遺址,爲黃河中下游的河北武安磁山文化、河南新鄭裴李崗文化遺址等,碳14數據表明,這些遺址年代都在公元前6000年至前5000年,即距今七八千年。

七年級的歷史教學設計15

一、依據課標,把握教學主題

本課內容比較碎片化,怎樣才能使教學形散而神不散呢?

依據課標要求:

1.知道《本草綱目》《天工開物》《農政全書》等名著,瞭解明代科技的成就及影響。

2.通過明長城和北京城的建築,體會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

據此,本課教學主題是以“明朝”爲大背景,從科技、建築和文學的視角,進一步瞭解明朝的時代特色:明朝時期,農業生產水平提高、手工業技術進步、商業和城市經濟繁榮,爲科技發展和建築成就的取得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同時,明朝時期對西方自然科學的積極汲取也是明朝科技發展的一大特色。另外,明朝專制集權發展到極致,皇權空前強化,受政治和社會現實的影響,明朝北京城的建築結構、佈局和氣勢極顯莊重。明朝政治、經濟、社會風氣與社會生活的變化,推動小說和戲曲等大衆文學得到很大發展,深受廣大民衆喜愛,對後世的文學藝術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挖掘教材,提升關鍵能力

(一)比較探究 認知科技發展

明朝三大科技名著《本草綱目》《天工開物》《農政全書》分別涉及醫學、農業和手工業,在瞭解它們的作者、內容及影響等史實的基礎上比較、歸納:它們之間有怎樣的共同點呢?

1.都總結了歷代的成果,既具有實用性,又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2.誕生都與經濟發展有關,尤其是明朝時期,農業生產水平提高、手工業進步、商業和城市經濟繁榮,爲科技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3.都凝聚着作者的辛勤努力和智慧,他們注重實踐,善於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注重歸納整理;博採衆長、不盲從的創新勇氣,有刻苦鑽研的堅強意志。

(二)用足素材 助推歷史理解

統編教材設計了大量的插圖,配備了許多輔助性欄目,爲教和學提供更多的資源和平臺。

例如:如何從北京故宮的建築理解明朝的君主集權強化的特徵呢?一般地,用得較多的是兩個平面圖,一是北京城圖,另一個是紫禁城平面圖。的確,從北京城的佈局設計可以看出,宮城(即紫禁城)在中心,但又如何從紫禁城平面圖看出皇權中心呢?教材中明代《北京宮城圖》就是極具價值的輔助素材。通過查閱大量資料:

明代《北京宮城圖》畫面中的紫禁城:以俯視的視角、中軸對稱的形式,在祥雲霧繞中若隱若現。

爲何有祥雲?有人說是畫家沒見過紫禁城的真面目,想象的,也有人說也許是爲了顯示神聖莊嚴,也許兼而有之吧。因爲那時對一般百姓而言,這裏的確是一個神祕而又神聖的地方,他們不可能知道里面的情形。

據考證“紫禁城”的由來:依照中國古代星象學說,紫微垣(即北極星)位於中天,乃天帝所居。皇帝自認爲是 “天子”,他的宮殿就應當位於地球的正中間。皇帝居住的地方,防備森嚴,尋常百姓難以接近,所以故宮又稱“ 紫禁城”。

綜合上述分析:這幅莊嚴的紫禁城圖有着巨大的象徵意義,雲霧中浮現的不僅是明朝初年建成的紫禁城,同時也象徵着一個強盛而神祕的帝國。也許在當時人看來,天下的中心是中國,中國的中心是北京,北京的中心是紫禁城。

由此可見,北京故宮的建築反映了當時君權至上的時代特點。

三、貼近學情, 促進歷史認知

(一)溫故知新 認知文學作品

從本課學情看:大部分學生對長城和北京城及《三國演義》《水遊行傳》《西遊記》都比較熟悉,也比較感興趣,這都爲本課學習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有助於學生歸類、整理、分析、比較。

以文學爲例,怎樣在學生已知的基礎上溫故知新,對明代小說進行更深刻的分析比較歸納呢?從查找的資料看,發現有不少人持這樣的觀點:在我國明朝時期,小說戲曲等大衆化的文學藝術形式有了突出的發展,這些作品大都具有反封建的積極內容,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特點;對以後的小說戲劇等文學藝術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我以爲對於其中的“反封建”的內容值得推敲:水《水滸傳》描寫的梁山好漢反抗官府統治,《西遊記》,描寫唐僧取經的艱難歷程,抒發了剷除邪惡勢力的願望。《牡丹亭》通過杜麗娘與柳夢梅的愛情故事,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禮教。但是《三國志通俗演義》(俗稱《三國演義》)是有爭議的,作者對於膽敢違抗封建秩序的曹操是一貶再貶,把他說的體無完膚,但對於封建正統的劉備則是多加褒揚肯定,可以說他是一心維護封建禮教的,封建社會的三綱五常的,君君臣臣子子都是作者歌頌的對象。

因此,我着重從三個方面引導學生在已知的基礎上對這些熟知的文學作品有更深刻的認知:

1.明朝是小說創作的黃金時期,對後世影響深遠。

2.三部小說都是在羣衆或民間文學的基礎上經作家加工再創作完成的,明朝文學由過去的高雅走向通俗,即所謂大衆文學,即更加通俗易懂,適應了市民階層的欣賞要求。

3.這些作品都描寫了鮮明的人物形象,表現對人的主體個性的張揚,對君主專制的思想發起了強有力的衝擊,起到人文覺醒的作用。

(二)活動體驗 感悟文化遺產

課本課後活動:1987年北京故宮和萬里長城都被列爲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請閱讀課文,並結合圖文資料,思考故宮和萬里長城都被列爲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的理由。

文化遺產指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文物、建築或遺址。因此,“文化遺產”是對歷史文物、建築或遺址的充分肯定,也是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加強民族凝聚力、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最佳題材。爲此,我以“文化遺產”爲關鍵詞設計活動,分組探討長城和北京城被列入文化遺產的理由:

1.從歷史角度看建築的建立背景或目的。

2.從藝術或科學的角度看建築的規模、結構或佈局。

3.從文化的角度看建築的文化內涵。

以長城爲例,學生對長城的圖片早已爛熟於心,引導他們從三個角度,層層剖析,認識長城:

1.建立背景:爲防禦蒙古貴族南擾而修築。(與秦長城一樣都爲了防禦北方遊牧民族)

2.規模結構: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總長萬餘里。以城牆爲主體,形成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與以前的長城相比,規模大、佈局合理,堅固、質量優異。以磚石建築爲主,比以前更堅固,今天看到的長城主要是明長城。

3.文化內涵

(1)從位置看,長城位於北方遊牧民族與農耕地區的連接處,也是長城內外各民族貿易與文化交流的平臺,是各族交往的紐帶,是凝聚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紐帶。

也就是說:長城的功能不僅以軍事防禦爲主,而且還是長城內外各民族交流的平臺。

(2)從所處地勢看,長城依山而建,突起在山崗之間,被稱爲建築的奇蹟,凝聚着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正如一位外國友人說:“建造長城的民族,是沒有任何困難不能克服的民族。”

(3)萬里長城被視爲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寓意就是:長城,凝聚着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是凝聚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紐帶,體現了中華民族勤奮智慧、堅韌剛毅、充滿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