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教育

高等教育自考應以提高在職人員素質爲改革的根本目的論文

教育1.61W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因其開放、靈活、經濟、工學矛盾小等特點,在提高在職人員素質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在市場經濟的現實條件下,自學考試的改革應以快速提高在職人員素質爲根本目的,這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高等教育自考應以提高在職人員素質爲改革的根本目的論文

一、我國在職人員素質的現狀與提高需求

其一,整體素質偏低,迅速提高困難重重。

據統計,在我國現有職工隊伍中,研究生佔。.5%,本科生佔6.6%,專科生佔13%,中專生佔12.5%,中技生佔4.3%,高中生佔23.5%,國中生佔33.7%,國小生佔5.2%①。此種人力素質狀況,要隨市場經濟體制的運行和現代企業制度的逐步建立迅速由簡單生產轉入現代化大生產,並儘快提高我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實力,其困難顯而易見.而依靠我國現有的千餘所普通高校(每年平均招生60萬人)和1200多所成人高校(每年平均招生60萬人)的培養容量,要使全國社會勞動者(約5億人)均達到大專文化水平,至少需要4時間.間題還在於即使在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中也存在着繼續學習和因職業變化帶來的重新學習間題。

其二,產業轉移和勞動力轉移對職工素質提高的挑戰.

美國未來學家奈比斯特曾認爲,“從農民到工人,從工人到職員,這就是美國簡史”。而從農民到職員這一社會角色演變軌跡的直接體現,便是大量勞動力從第一產業向第二、三產業的轉移.在這場堪稱決定國家現代化步伐的大轉折中,若缺少教育這個社會發展助動器,是難以想象的。據統計,我國目前平均每年需安置新成長的勞動力約1200萬,並有1億多的農業剩餘勞動力有待轉移;同時在現有職工中,每年有300’萬人面臨下崗待業‘。因此,如何轉變廣大職工的就業觀念,不斷調整知識結構,提高業務技能,使之適應重新就業的素質與技能要求,是我國職業技能開發面臨的嚴峻挑戰。

其三,“餘暇”增多、自我發展對自學指導的渴求.

一方面,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迫使人們爲適應變化而重新武裝自我;另一方面,在不斷適應和改造自己生存的環境過程中,也在努力實現自我,不斷地成長、發展。用可持續發展的觀點看,教育是社會發展這一整體的一部分,沒有教育的發展,就不會有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協調發展。在我國向文明富強之現代化目標邁進的過程中,從這一高度認識教育、特別是在職人員的繼續教育,顯得尤其重要。在我國,隨着工業化進程的加快所帶來勞動時間的縮短,各種生活用品成品化(家用電器、服裝、冷凍食品等廠的普及,第三產業的迅速發展),人們用於滿足低層次的生活需要的時間相應減少,工作之外自由支配的時間大大增加。自我發展這一人的高層次發展需要,便因此被空前地重視起來。“餘暇”的增多,使職業勞動者從“他管”中解放出來,他們希望通過有幫助的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獲得自我的發展,已成爲客觀現實。

然而,“窮國辦大教育”同樣是我國現階段無可否認的現實。

較之前,我國職工教育的發展並非低速,但在信息技術和產業化浪潮洶涌發展的今天,相對日益增多的就業大軍覓待提高素質的需求,卻又明顯落後。以湖北省爲例,1996年有職工738萬人,企業富餘職工87萬多人,其中下崗、失業職工65萬多人,每年還新增勞動力120萬人。而作爲職業教育較爲發達的湖北省,現有職業中專250所,職業中學近400所,各類成人高校75所,成人中專308所,1996年的招生總數不足40萬③,供求差距之大,不言而喻。

二、自學考試在提高在職人員素質方面存在的問題

創立於80年代初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實施17年來,全國各大系統已有餘萬人參加了自考的學習和檢驗,爲國家培養選拔出數以百萬計的中高級人才。無可否認,自學考試在提高在職人員素質這一長期的巨大工程中,已經並將繼續發揮巨大而又獨特的功用.但現在在越來越多的待業青年甚至大中專在校學生加入到自考行列中的同時,在職人員的`比例卻越來越小.據遼寧、湖北等省市自考辦統計,近幾年在職人員考生在全部考生中的比例已下降到30一50寫.他們爲何從自考中“流失”呢?

首先,自學考試自創建以來,其標準以普通高校同層次、同專業爲參照,其專業設裏跟着普通高校亦步亦趨,變化幅度小、速度慢,難以適應社會要求.其次,自學考試作爲教育形式的功能開發不夠。如長期強調的加強社會助學,爲考生提供優質、全面的服務等未能全面落實,多媒體教學手段在自學考試中的應用幾乎還是空白。第三,自學考試雖然實施已近20年,但其寬進嚴出的模式仍未被人們普遍接受。部分應考者望而生畏.自考助學並不得力,但考試又不能不嚴格把關,部分應考者望而生畏.第四,自學考試以學歷教育爲主,品種單一,對已有學歷的在職人員缺乏吸引力。學歷教育往往需要時間長,課程結構完整性要求高,而現代社會往往要求從業人員能通過快捷高效的學習提高綜合家質,一專多能,特別要具備較快的適應變化的能力,現行自學考試尚不能滿足這些要求。

三、自學考試的改革應以提高在職人員的素質爲歸宿

以上分析表明,以提高在職人員的素質爲根本目的,改革自學考試的開考制度,大力開發自考的教育功能,拓寬自考的服務面,是自學考試改革的當務之急和必由之路。

1.大力發展“培訓+考試”棋式的非學厲考試.

自學考試是我國目前唯一專門面向社會的大型社會化考試,其考試機構自成一體,有豐富的考試組織和管理經臉。進入90年代後,由各地自學考試機構承擔的計算機等級考試、英語水平考試等非學歷考試的試點情況表明,利用自考現有人員力量,大力發展非學歷考試大有可爲。值得注意的是,這兩項非學歷考試的成功,都與採用“培訓+考試”的模式直接相關.因爲這一模式已將教育培訓過程融於其中,不僅適用於在職人員,而且對處於就業預備期的青年和下崗、失業人員,也是一種提高家質的有效措施。

2.優化學歷考試專業結構,縮短開考週期。

自學考試專業結構的優化有兩點原則:一是使專業更接近經濟建設的需要,二是將專業具體化,把較爲宏觀、口徑較寬的專業與具體經濟建設部門實際結合起來,進一步突出自學考試的適應性和靈活性特點.在調整專業的同時,還需要加強辦考能力建設,縮短開考週期,應能夠保證按學生要求開考。

3.大力開發自學考試的教育功能。

要使自考本身組含的教育功能釋放出來,關鍵在於:第一,強化辦考機構的服務意識,爲考生提供紮實的學習服務。如加強教材建設和發行,組織編寫系統的自學輔導資料;利用電視、廣播等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等。第二,給助學單位創造發展條件,促其發展壯大,爲考生提供良好的社會助學。應按照全國考委有關精神,對發展成熟的社會力量辦學舉辦國家文憑考試(一是按自學考試計劃助學的專業,一是自行舉辦的專業).這樣將促進其抓質量,上規模,並最終帶來自學考試的發展,爲在職人員素質提高做出貢獻。第三,與電視、函授教育相溝通,發揮各自優勢,形成新的開放教育模式.三者結合,形成一個貫通、龐大的教育網絡,利於集中師資力量,將考試與教育結合起來,形成完整的教育過程,真正體現自學考試該種終身教育形式的開放性、普及性和民主性,爲更多的人帶來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