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教育

中國基礎教育調查報告

教育2.67W

隨着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十分的重要,其在寫作上有一定的技巧。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國基礎教育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基礎教育調查報告

中國基礎教育調查報告1

一、調查概況

我於20xx年9月份,對我實習的一所省重點中學的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瞭解,爲準確地把握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學生問卷

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六中學進行,共發問卷80份,回收有效問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三、調查結果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一)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調查顯示,部分中學生具有較爲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爲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爲學習的作用是爲了考學,16%的中學生沒有考慮。

調查還顯示,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徵。他們認爲,青年人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學生認爲學生掙錢多,25%的學生認爲高中畢業生掙錢多,8%的學生認爲國中畢業生掙錢多。

2、學習態度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學”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佔相當份額。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繫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國中的核心課程之一,有45%的學生認爲“英語對於我們以後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3、學習習需求當前,“特長”是師生共同關心的熱門話題,在調查中我們發現,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且有5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同時,78%的學生希望學到較多的、實用的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他們以後的生活工作有所助。

4、學習目的調查結果表明,對於高中畢業後的打算,99%的學生有讀學願望。

(二)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調查顯示,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的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他們中的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於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於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中學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我們知道,由於年齡和學識的制約,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事實上,相當多的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其原因在於:一是越來越多的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考學失去信心;二是學術性較強的中學文化課程難以滿足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這些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

2、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中學生由於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特點。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畢業後準備就業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準備考高職或藝術類院校的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水平;追求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容量地掌握所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水平。學習需求的橫向多目標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廣度要求寬泛。他們既要求學好學術性較強的課程知識,又要求充分培養自己的特長,還要求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術。

3、學習目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和不協調性對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89%的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對比分析和對學生本人的考察,我發現,學生的學習目的具有嚴重的主觀性和不協調性。學生學習目的主觀性突出表現在:他們已經認識到了未來進入城市就業的艱難性。很明顯,如此的一個羣體具有這個想法是極不現實的。此外,40%的學生希望自己以後在事業上能取得成功。學生學習目的的不協調性主要表現爲思想與行動的不協調。調查結果表明, 37%準備考學的學生中有相當多的人在學習上並沒有顯現出相應的積極性,而是呈現出一種消極等待的學習態度。

中國基礎教育調查報告2

一、辦學條件。

1、辦學規模:我校創建於1958年,現有18個教學班,學生1300人。學校佔地面積10100平方米,建築面積6520平方米,校園佈局合理,校園整潔優美,綠化覆蓋率超過30%,是本縣規模最的一所完全國小。

2、硬件建設:學校建有功能完善的綜合樓,有室內體育室、實驗儀器室、美術和形體室、電腦和語音室多間,有縣級合格圖書館,圖書室藏書23000冊。電教設備價值達xx0萬元,有校園閉路雙控系統和1000兆校園網,多媒體教室能容納400人,教室配備50寸背投和展示臺,每個辦公室配備了電腦,每位教師配備U盤。90%的教師開始使用電子備課和網絡學習,運用多媒體教學成爲了學校教師的一種自覺行動。

3、管理水平:學校實行“校長全面負責,黨組織保證監督,教代會參與”的管理體制,教職工主人翁意識強,學校管理風氣濃厚。學校在“重考覈、重約束、重獎懲、重激勵”的同時,注重“人文”管理,形成了“集體和睦相處、人人有權參與、共同互助合作、滿足不同需求”的管理特色。學校先後獲得“南縣名校”、“益陽名校”、“益陽市示範完全國小”、“省文明衛生單位”、“省藝術教育先進單位”、“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實驗學校”、“省雙合格家庭教育先進集體”稱號。

4、師資狀況:學校現有在職教師61人,其中本科學歷8人,專科學歷42人,國小高級教師40人。近三年先後涌現出了十幾名國家、省、市級骨幹教師、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十佳班主任、十佳少先隊輔導員標兵和藝術教育先進個人。配備有專職音、體、美、計算機、綜合實踐課教師多人。

5、教學研究:學校堅持“以人爲本,實驗立校,突出特色”的辦學宗旨,穩步推進課程,教師能以創新教育和素質教育理念指導教學活動,幹部教師積極參加教學研究,課題研究成果有1項獲國家級獎勵,2項獲省獎,1項獲市獎。

二、履行職責。

1、承擔省市教科院(所)工作:近三年,我校先後承擔了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國家重點課題“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深化研究與推廣實驗”的兩個子課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探求德育工作新途徑”和“《成長冊》的實踐與研究”的研究工作。同時開展了省基礎教育科研課題“多媒體技術與國小數學教學整合”的研究工作。今年五月,我校又被省教科院確定爲“現代教育技術與國小語文教學創新”重點研究單位和實驗學校。承擔的市級課題有“國小美育和主體性藝術教育研究”和“農村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與實踐”。

2、參與各級教研活動:學校與縣教研室緊密聯繫,發揮專業引領作用,由校本教研室牽頭,每年組織兩次面向全縣的型教學示範觀摩活動。並將所有縣市級示範課、比武課的設計指導全部下放到教研組,各教研組研究熱情空前高漲。近三年,教師承擔縣級以上觀摩課近50節次;教師參加教學比武獲省級一、二等獎3人、市級一、二等獎10人、縣一等獎5人,還有十多人獲得縣市優秀指導教師稱號。

3、在當地的影響:近三年面向全縣的教學開放周、畢業班學科會和教學研究月觀摩活動已完全由我校承辦,爲全縣的學校課堂教學和課改實驗起到了示範作用。20xx年在全縣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教學質量總結表彰會上,我校作了題爲《以課改爲契機,實現學校可持續發展》典型發言。20xx年在全市少代會上,我校德育工作以《放飛雛鷹》爲題作經驗介紹。20xx年,我校又被省教育廳、婦聯和關工授予“‘雙合格’家庭教育先進集體”。

三、新課程實施中的相關情況。

1、教師培訓與學習:學校制定了《實施基礎教育新課程師資培訓工作方案》,主要採用集中學習、個人自學和骨幹送培方式。三年中,學校有9位教師分別參加了市、省、國家級骨幹教師培訓,30多人到外地學習觀摩,且所有送培教師返校後承擔講座或上示範課。並要求每位教師訂一份業務雜誌,在全面完成通識培訓的基礎上,目前重點進行實踐層面上的研究,學寫教學案例和教育述事,每人一個“校本教研記錄本”,把教師日常的業務學習、個案思、心得體會、教育敘事等隨時記錄下來,讓教師在崗位上實踐、在業餘時間自修,不斷提高研究能力,學校真正成爲了學習化組織。

2、校本教研製度建設:近年來,我們把校本教研製度建設工作作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心,建立了由校本教研室、教研組、備課組組成的三級教研網絡,經常性研討活動。按照課改的'要求,用“三維”目標和全新的教育理念來統領課堂,要求全體教師精益求精,加強課堂設計,優化教學環節,摒棄陳舊的教學模式,使課堂教學充滿現代氣息,閃爍時代的光輝。學校通過主動請、相互研、內部比等研究形式,以解決日常教育教學實踐工作中的問題。近年來老師撰寫的論有上百多篇獲縣級以上獎勵或公開發表,其中去年就有9篇獲得省級獎勵、10篇獲得市級獎勵、45篇獲得縣級獎勵。

3、校本課程開發:爲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更好地滿足學生和家長對學校教育的需求。學校引進了《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讀本》,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課程。同時在重視學生學習和思想形成過程、關注學生個體差異、體現評價主體的多元性的課改新理念的指導下,我校開發使用校本課程《成長冊》,全面記錄和評價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審美藝術素質、勞動技能素質和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成長冊》的使用不斷助學生成功,建立積極的心理狀態,形成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內部機制。學生的整體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學生在自我管理、自理能力、創新能力、人際交往等方面佔有一定優勢。去年學生思想品德評價合格率爲100%,優秀率爲90%。1名學生被評爲省三好學生,4名學生被分別評爲市、縣三好學生,18名學生被評爲鎮三好學生,1人被評爲市優秀隊員。

4、研究性學習的開設與實施:

爲了緊跟素質教育的步伐,從根本上改變學生以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爲主的學習方式,爲學生構建一種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多種渠道學習途徑,我校特開設研究性學習課程,把研究性學習滲透於各學科教學之中,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學中把握教師教學的方式服務於學生的學習方式的方向,一改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討論、研究、實驗等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使學生學習成爲在教師引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實踐中,有的教師嘗試把學科教材分解成許多小專題供學生研究,有的教師力圖擯棄接受性學習,將探究性學習貫穿學科教學的始終;也有不少教師在學科教學中帶領學生嘗試搞課題研究等等,這些都是在學科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的膽探索。

中國基礎教育調查報告3

一、調查目的

幼兒教育是爲一個人終身的學習和發展做準備的教育,是爲人的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的教育,而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的關鍵在於教師是否有良好的教育素質和創新能力,也就是說教師對教育目標、教育內容及組織方式與策略及教育環境的認識不僅影響幼兒園教育實踐,同時也隱含着教師的教育觀、兒童觀。那麼,我園教師對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的組織方式與策略和對教育環境的認識水平怎樣?

二、調查的對象、方法、步驟及時間

(一)對象:全園教師。

(二)調查方法:個別調查法。

(三)調查步驟:

1.根據教科所幼教室編寫的“對世紀幼兒教師繼續教育叢書《幼兒教育──自我評價手冊》”擬定調查的題目;

2.分別以我園教師對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組織方式與策略、教育環境等的認識水平進行個別調查,同時,對我園教師1998年以來論文情況和參加評好課情況進行統計,爲創新教育研究提供依據。

三、結果分析

2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和25歲以上中青年教師在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的認識上存在一定的差異,百分比分別爲54.6%和46.6%,2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比25歲以上的教師回答問題的正確率高出8%。我們認爲,這一結果說明青年教師雖然年輕,但她們思想領域比中青年教師寬,敢於開拓,有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創新意識較強,而年齡較的教師雖然兢兢業業,但常常以經驗來開展工作,比較保守,因此,在認識上和青年教師存在一定的差距。

結果還顯示,我園教師在回答“當幼兒的興趣、關注點與你想要進行的活動發生時,你的做法是什麼?”這題時,正確率達85.5%。說明我園教師通過“適應我國國情,提高幼兒素質”的實驗和近幾年的教育,能認識到:兒童是主動的學習者,是我們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兒童的人格和基本需要應得到應有的尊重和滿足。

結果提示:爲了使孩子能主動地學習,我們要改變以往以集體教育爲主渠道的教育組織形式,改變以傳授式爲主的教育教學策略,使幼兒能通過自己的探索和體驗來認識事物;教師要因人施教,要給幼兒創造自由選擇的機會和條件,讓他們按照自己的起點、速度和水平學習知識。

對教育環境的認識調查顯示,我園教師教育環境的認識不足,答題的正確率只爲57.5%。說明多年來,我們教師雖然也是本着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對幼兒進行教育,也對教育環境進行了創設,但忽視幼兒是環境的主人、忽視幼兒要與環境的交互作用才能獲得發展、忽視創設發揮教育作用的環境體系、忽視良好精神環境的創設。

百分比統計說明,我園青年教師和中青年教師對環境的認識差異不,百分比分別爲58%和57.2%。

我園教師在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組織方式和策略、教育環境等幾個方面的前測情況比較中,答題的正確率差異不,經統計檢驗,無顯着差異。青年教師和中青年教師總答題的正確率分別爲55%和52.l%,經統計檢驗,無顯着差異。可見,我園青年教師和中青年教師創新教育研究前測水平總的來說是均衡的。

四、結論

根據以上調查和分析,我們得出以下結論:

1.我園教師對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組織形式和策略、教育環境等的認識較差;

2.青年教師和中青年教師進行創新教育研究前的認識水平總體來說是均衡的。經統計檢驗,天顯着性差異;

3.從1998年以來我園教師文章的發表情況和評好課獲獎情況看出教師的科研水平和教研能力不夠理想,有待提高。

五、措施

1.根據我園教師對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組織方式和策略、教育環境的認識較差的實際情況,首先要在教師中樹立創新觀念;樹立以人的生存發展爲本的全局性的多樣性教育觀;樹立起尊重、賞識、喚起幼兒主體意識、發揮幼兒主體精神變“學會”爲“會學”的良好教育觀念。教師要認識到兒童是人,是發展着的、能動的.主體;是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師要尊重和滿足幼兒的需要,要看到幼兒特的認識特點,看到幼兒之間的個體差異。要把兒童看做主動的學習者,允許他們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從周圍環境中選擇學習的內容。同時要使教育目標需求化,激發幼兒內在的學習動機,教師要從只注重教材和教師既定的目標與內容,轉變爲注重幼兒的興趣、需要和原有水平,並不斷調整和生成新的教育目育目標相適應的內容,從而更限度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其次,要爲幼兒營造創新的環境。要促進主客體的相互作用,就要爲幼兒提供環境、材料,引發幼兒主動探索,使幼兒在與物體的相互作用中獲得有價值的經驗。教師要清楚地認識到,環境的創新是爲了孩子的發展,孩子們需要的是活的環境,而不是擺設。要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運用各種感官、多種方式與環境發生積極的交互作用。教師要給幼兒提供豐富多樣的、物化教育目標和內容的材料。材料的提供方式應易於激發幼兒的探究活動,使幼兒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中獲得對事物的認識。從而發現事物間的關係。再次,教育的組織方式與策略是引導幼兒主動學習,促進每一個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獲得發展的關鍵。作爲教師,要改變以傳授式爲主的教育教學策略,在引導孩子主動學習的同時,教師應支持、鼓勵幼兒猜想並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與物體相互作用,創造條件讓幼兒主動地學習,主動地建構自己的認識。只有幼兒真正願意學的東西,才能真正學得好。

2.正圈理好“創新”與“繼承”的關係。根據我園青年教師和中青年教師對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的認識有一定差異的調查結果,我們認爲,雖然青年教師在某些認識上成績高於中青年教師,但不管是青年教師還中青年教師都要正確地處理好“創新”與“繼承”的關係。也就是說,教育創新一方面必須重視對經驗的積累,另一方面,必須對教學內容及組織策略進行,活化教育過程。這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中青年教師在積累經驗的同時要敢於創新,要有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這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根本保證。青年教師在敢於創新、敢於開拓的同時,要吸收好的經驗。

3.加強教師教育科研水平,走出一條“科研育師求創新”的路子。教師進行教育研究是提高教師素質的有效途徑,因此,幼兒園必須以科研爲先導,在學校總課題研究的基礎上開展一些子課題的研究,可以班或以小組爲單位構建科研組織網絡,形成科研製度,科研活動做到有內容、有重點、有專題發言、有共同研究、有共同提高,形成科研的規範管理,使教師的科研水平在實踐中得到不斷的提高。

中國基礎教育調查報告4

一、調查目的

幼兒教育是爲一個人終身的學習和發展做準備的教育,是爲人的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的教育,而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的關鍵在於教師是否有良好的教育素質和創新能力,也就是說教師對教育目標、教育內容及組織方式與策略及教育環境的認識不僅影響幼兒園教育實踐,同時也隱含着教師的教育觀、兒童觀。那麼,我園教師對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的組織方式與策略和對教育環境的認識水平怎樣?

二、調查的對象、方法、步驟及時間

(一)對象:全園教師。

(二)調查方法:個別調查法。

(三)調查步驟:

1.根據教科所幼教室編寫的“對世紀幼兒教師繼續教育叢書《幼兒教育──自我評價手冊》”擬定調查的題目;

2.分別以我園教師對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組織方式與策略、教育環境等的認識水平進行個別調查,同時,對我園教師1998年以來論文情況和參加評好課情況進行統計,爲創新教育研究提供依據。

三、結果分析

2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和25歲以上中青年教師在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的認識上存在一定的差異,百分比分別爲54.6%和46.6%,2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比25歲以上的教師回答問題的正確率高出8%。我們認爲,這一結果說明青年教師雖然年輕,但她們思想領域比中青年教師寬,敢於開拓,有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創新意識較強,而年齡較的教師雖然兢兢業業,但常常以經驗來開展工作,比較保守,因此,在認識上和青年教師存在一定的差距。

結果還顯示,我園教師在回答“當幼兒的興趣、關注點與你想要進行的活動發生時,你的做法是什麼?”這題時,正確率達85.5%。說明我園教師通過“適應我國國情,提高幼兒素質”的實驗和近幾年的教育,能認識到:兒童是主動的學習者,是我們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兒童的人格和基本需要應得到應有的尊重和滿足。

結果提示:爲了使孩子能主動地學習,我們要改變以往以集體教育爲主渠道的教育組織形式,改變以傳授式爲主的教育教學策略,使幼兒能通過自己的探索和體驗來認識事物;教師要因人施教,要給幼兒創造自由選擇的機會和條件,讓他們按照自己的起點、速度和水平學習知識。

對教育環境的認識調查顯示,我園教師教育環境的認識不足,答題的正確率只爲57.5%。說明多年來,我們教師雖然也是本着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對幼兒進行教育,也對教育環境進行了創設,但忽視幼兒是環境的主人、忽視幼兒要與環境的交互作用才能獲得發展、忽視創設發揮教育作用的環境體系、忽視良好精神環境的創設。

百分比統計說明,我園青年教師和中青年教師對環境的認識差異不,百分比分別爲58%和57.2%。

我園教師在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組織方式和策略、教育環境等幾個方面的`前測情況比較中,答題的正確率差異不,經統計檢驗,無顯着差異。青年教師和中青年教師總答題的正確率分別爲55%和52.l%,經統計檢驗,無顯着差異。可見,我園青年教師和中青年教師創新教育研究前測水平總的來說是均衡的。

四、結論

根據以上調查和分析,我們得出以下結論:

1.我園教師對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組織形式和策略、教育環境等的認識較差;

2.青年教師和中青年教師進行創新教育研究前的認識水平總體來說是均衡的。經統計檢驗,天顯着性差異;

3.從1998年以來我園教師文章的發表情況和評好課獲獎情況看出教師的科研水平和教研能力不夠理想,有待提高。

五、措施

1.根據我園教師對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組織方式和策略、教育環境的認識較差的實際情況,首先要在教師中樹立創新觀念;樹立以人的生存發展爲本的全局性的多樣性教育觀;樹立起尊重、賞識、喚起幼兒主體意識、發揮幼兒主體精神變“學會”爲“會學”的良好教育觀念。教師要認識到兒童是人,是發展着的、能動的主體;是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師要尊重和滿足幼兒的需要,要看到幼兒特的認識特點,看到幼兒之間的個體差異。要把兒童看做主動的學習者,允許他們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從周圍環境中選擇學習的內容。同時要使教育目標需求化,激發幼兒內在的學習動機,教師要從只注重教材和教師既定的目標與內容,轉變爲注重幼兒的興趣、需要和原有水平,並不斷調整和生成新的教育目育目標相適應的內容,從而更限度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其次,要爲幼兒營造創新的環境。要促進主客體的相互作用,就要爲幼兒提供環境、材料,引發幼兒主動探索,使幼兒在與物體的相互作用中獲得有價值的經驗。教師要清楚地認識到,環境的創新是爲了孩子的發展,孩子們需要的是活的環境,而不是擺設。要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運用各種感官、多種方式與環境發生積極的交互作用。教師要給幼兒提供豐富多樣的、物化教育目標和內容的材料。材料的提供方式應易於激發幼兒的探究活動,使幼兒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中獲得對事物的認識。從而發現事物間的關係。再次,教育的組織方式與策略是引導幼兒主動學習,促進每一個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獲得發展的關鍵。作爲教師,要改變以傳授式爲主的教育教學策略,在引導孩子主動學習的同時,教師應支持、鼓勵幼兒猜想並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與物體相互作用,創造條件讓幼兒主動地學習,主動地建構自己的認識。只有幼兒真正願意學的東西,才能真正學得好。

2.正圈理好“創新”與“繼承”的關係。根據我園青年教師和中青年教師對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的認識有一定差異的調查結果,我們認爲,雖然青年教師在某些認識上成績高於中青年教師,但不管是青年教師還中青年教師都要正確地處理好“創新”與“繼承”的關係。也就是說,教育創新一方面必須重視對經驗的積累,另一方面,必須對教學內容及組織策略進行,活化教育過程。這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中青年教師在積累經驗的同時要敢於創新,要有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這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根本保證。青年教師在敢於創新、敢於開拓的同時,要吸收好的經驗。

3.加強教師教育科研水平,走出一條“科研育師求創新”的路子。教師進行教育研究是提高教師素質的有效途徑,因此,幼兒園必須以科研爲先導,在學校總課題研究的基礎上開展一些子課題的研究,可以班或以小組爲單位構建科研組織網絡,形成科研製度,科研活動做到有內容、有重點、有專題發言、有共同研究、有共同提高,形成科研的規範管理,使教師的科研水平在實踐中得到不斷的提高。

中國基礎教育調查報告5

我於20xx年10月12日,被分到寶雞鬥雞中學進行爲期六個星期的教育實習,在這期間我積極地努力地工作,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順利的完成實習工作。同時,我還在實習期間做了一次深入的調查工作,是針對數學這門課而言的。爲了得到教師和學生的真實想法,我費了一番心思,最終的調查結果對我將來的從業有很的助。

爲了全面、詳細地獲取材料,我不僅只限於我實習所帶班級的調查,而且還跨班級、年級調查,甚至還到其他同學所在的實習學校調查。重要的調查的形式是發放調查問卷。同時,我也積極地找學生談話,同老師交流,以便更好地瞭解情況的。

在此,我介紹一下自己的調查的結果,談談對中學數學教與學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問題可能是前人已經敘述的或者是老師們常談論到的,但我想這對於我們實習生來說,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體驗和感受,而不僅僅是以前從理論上的認識。希望我的認識能對自己以後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從教師的角度來談一下數學教的情況的。

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省重點高中,學校規模較。該校在寶雞市地區大學聯考成績排行第五,所以近年來生源不斷增加,所以教的好壞顯得尤爲重要。寶雞對教育的投資相當重視,學校的經濟狀況較好,設備先進,設施有電腦、幻燈機等的現代教育設備。近幾年,該校學生的成績較好,基礎薄好,不過對於普通班即說班裏學生水平參差,兩極分化嚴重。

我調查發現,現在的數學課堂教學,多數老師所使用的教學方法是正確的,它符合教學的實際情況的。很多數學老師在備課時,設計了很多的問題,以便上課時提問學生,達到和學生交流的目的。調查中有的數學老師對我說現在的學生比較懶,對學習不是很重視,尤其對難度的這門課,認爲努力與否考試時得分提高不是很明顯,所以信心不斷減少,況且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績。因而,你讓他們回家預習的時候,多數學生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課要多提問題,這樣才能迫使他們課後去看。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多問個“爲什麼”,這一方面可以使老師和學生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進一步挖掘教材的有關內容。我自己在實習的教學中也.用了此方法,成績果然。

老師們認爲一個班裏的學生數學成績有很的差別,可以把學生分爲幾等。一個老師要想讓所有的學生都把數學學好,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學生的具體情況的,及個人的基礎程度。視個人的情況的不同而對學生有不同的要求。對於成績特別差的學生一些老師就爭取加強他們的基礎知識在難度上適當減小,不過老師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所以不一定能照顧上每一位同學,老師們也承認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存有偏見,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有一個大學聯考的指揮棒在無形中束縛着他們。老師不能平等地看待學生,這一點老師們能很坦誠地同我講,確實是難能可貴的。

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們對課堂教學工作要認真、仔細的多,因爲數學的教學課堂很關鍵。因爲許多同學在課後根本是知難而退,所以老師提倡他們課堂動起來,留下問題,讓他們腦都動起來,所以對於課後不練習的同學,課堂就是他們的全部。調查中,部分的教師.用的課堂學生動起來的教學方法是讓學生自己思考問題,鞏固知識,而且達到練習的效果作用。在調查中我還發現有經驗的老師進行教學時,課堂氣氛相對和諧。老師說本校一些班級學生的記律較差,自覺性不足,如果氣氛過於活躍,課堂就會亂哄哄,難以剋制。而且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差,合作能力欠缺,實際效果爲達到但花去了量的時間,從而影響教學進度。

其次,從學生的角度來談一下數學學的情況的。

在調查中,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習存在較的困難。課下聊天時,都紛紛向我訴苦:“老師,數學好難啊!”我一邊以堅定的語氣鼓勵他們,高中知識相對國中知識可以說在難度上是一個質的飛躍,但只要你們咬牙堅持,不斷地在平時學習的碰壁中摸索高中的學習規律,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就會慢慢地找到學數學的感覺了。給他們學好數學的信心,一邊在心裏苦苦思索着如何去助他們儘快地把學習方式從國中轉變到高中來,適應難度較的高中數學學習。現在的學生是多麼有個性,我想學好數學還是有不少好處的。畢竟在大學聯考時多得一分,人生道路不同,更何況以後踏入社會後,多多少少會用到數學知識。

學生對現代化的教學手法一開始還是比較喜歡的,很感興趣,可是等時間一長也就無所謂了。有的學生告訴我,上課老師用多面體教學時間把握的不是很好,有時太快,記筆記記不下來,有時太慢,學生聽起來又感覺到無聊。甚至有的學生說,老師的方法太舊,因此影響了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調查中,學生希望老師能關注他們。無論是成績好的學生還是後進的學生,對這一問題的看法是一致的。調查中有一個學生問我如何看待老師只關注成績好的學生,還問我今後要是當老師的話會不會也這樣。我回答他們說:老師關注成績好的學生是因爲他們能聽老師的話,而一般情況的下後進生的自覺性差,經常不聽話,自然惹得老師不開心。老師也是人,存在一定的偏差是正常的。但我在具體的實踐當中發覺,只要能多關注後進生,他們會很感動、進步很。看來老師要用一種平等的心態去對待學生,多鼓勵後進生這一點對於老師和學生的溝通很重要,好的溝通有利於老師更好地教學,也有利於學生更加愛學習你所教的那門課。

有的學生說學習數學時有的老師不能補充很多的課外知識,只是講課本上有的內容,其實這些他們都能看得懂,若老師總是這樣的話,他們就會認爲這樣的老師不怎麼樣,水平低,進而也就不再.會老師的講解,這樣久而久之,學生的數學成績就會有所下降了。他們希望老師在課堂上能講些和當前社會有關的東西,多補充一些課外的知識。

部分學生喜歡那種上課幽默的`,不愛批評學生的,能夠和學生很好相處的老師,他們都希望老師能夠多關注自己,即使是成績差的學生也這樣,這種願望甚至比其他學生更加強烈。他們希望老師多瞭解他們的真實的想法,寬恕他們的叛逆心理,同他們做好朋友,而不是老師用一種居高臨下的氣勢去對待他們。而且,有的學生還喜歡關注老師,對老師的衣着,對老師日常的工作中所發生的一些事情都感興趣。看來我們做老師的要好好和學生進行及時的溝通,以瞭解學生的真實想法,以便自己在教學中更好地開展工作。

該校放學時間爲7點30分,由於較長,學生在這段時間顯得疲憊,雖然學生都表示考試的壓力,有很多題目不會,但就不會抓緊時間學習。平時課間課後很少去問同學問老師,這也是他們成績差的一原因。

通過以上的調查,我認爲在今後的數學教學中,老師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只有學生對他所學的科目提高興趣了他們纔有可能很快地提高成績

老師可以多組織一些數學活動課,讓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叫學生在自己的參與中意識到學數學的重要性。上課時老師可以多舉一些生動、形象的例子,讓學生有個直觀的感受,而不僅僅是理論上的枯燥。對知識的解析要深入淺出,例子最好能貼近生活的,最好是當下發生的,人祕注的事情,這樣能更好地讓學生展開討論,進而使學生興趣更進一步。

二、正確對待現代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應用到現在的教學中去確實的教育史上的一進步,它的直觀性、生動性、豐富性對教學有着巨的促進作用,但我認爲在應用現代多媒體技術的同時要把握一個度,過度地使用多媒體可能回引起學生的感,這一點從上面的調查不難發現。對一些背景的解說,我建議最好能用多媒體教學,在課件中多製作一些圖畫、flash,這樣會讓學生一下子對數學產生興趣,從而帶着好奇心去學習新知識,枯燥的文本就會容易讓學生感興趣。

三、對待學生要一視同仁,賞識每一位學生

無論學生的成績好與差,老師都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這也是一個合格教師的基本要求。現在我們講尊重,不僅僅只是要求學生尊重老師,而且還要求老師尊重學生,作爲一個老師要知道,你只有尊重學生,學生才能更好地尊重你。另外,對於成績差的學生也要積極地鼓勵他去學習,這樣的學生只要一有進步,就應該及時表揚,表揚是促使差生進步的一種好的方法。在平時的教學中儘量少批評學生,以鼓勵爲主,即使是批評學生時,也要注意方法,語言最好不要尖銳刻薄,不要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有批評錯的地方也應該向學生道歉,這一點恐怕老師們很難做到,其實學生的寬容之心並不比老師差,真心地向學生承認錯誤的老師可能會更加受學生尊重的,我在實和調查的過程中就有這樣的感受。

四、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以外,我認爲語文老師最好能多參加學生們組織的一些活動

在參與中同學生交流,瞭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對學生的組織成果給予肯定,這樣能和學生更好地融合。多主動同學生談心,做學生的好朋友,消除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鴻溝,促進教育、教學更好地展開。

以上就是我在這次實習期間調查的有關情況的。其中有些看法也許不盡正確,但畢竟這是我通過實際調查得到的結果,我會從中吸取一些優秀老師的做法,結合自己實際的水平應用到今後的教學中去。我想只要我能夠以積極的心態堅持下去,多瞭解當下的教學情況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我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爲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但願我的想法能變成現實。

最後對在本次調查中給予支持的老師們、學生們表示感謝!

中國基礎教育調查報告6

20xx年5月21日至31日,XX市政府馬迎春副市長帶領我市11名教育工作者參加由省教育廳、英國救助兒童會共同組織的雲南少數民族基礎教育項目州、市教育局以及項目縣相關人員赴考察。考察的目的在於促進兩省區教育工作者的相互學習交流,推進民族地區基礎教育的發展。10天的考察中,我們走了XX市、XX縣等5個縣(市)8所學校,聽評課9節,參加鄉、村幹部、家長、學校領導、教師、學生等不同層次、不同類型座談會、交流會11次。此次考察,基礎教育的發展現狀以及中英合作項目的實施情況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對促進我市民族教育和實施好中英合作項目頗有啓迪。

1、規範化建設夯實學校發展基礎

舊時期,這裏的教育形態以寺院教育、官辦教育和私塾教育爲主,沒有一所現代意義上的正規學校,適齡兒童入學率不到5%,文盲率高達95%。和平解放以來,黨對的教育事業非常重視,通過自治區黨政府的艱苦努力,在內地各省市的力支持以及國際友好組織的助下,教育從無到有,從小到,辦學規模不斷擴,辦學層次、水平和效益不斷提高,已經形成比較完備的教育體系。特別是藉助“兩基”攻堅規劃的全面實施,按照自治區學校規範化建設標準,經過幾年努力,學校在佈局結構調整、提高規模效益、實施規範管理、改善辦學條件等方面取得可喜成效。目前,各級各類學校發展到1010所,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4.72%,青壯年文盲率下降到22%。

我們問的學校,無論在城鎮還是農村,學校的校舍都進行了全面改造和新建,農牧區中國小基本完成了第一輪規範化建設任務,村完小以上學校均基本解決了危房問題,與當地較爲低矮的民房相比,學校的校舍顯得高、宏偉、明亮而色彩鮮豔,無論走到什麼地方,五星紅旗飄揚下的建築羣就是學校。學校佔地面積遠遠高於國家標準,生均校舍面積得到最滿足。這些學校都有實驗室、微機室、音樂教室、圖書閱覽室、美術教室、德育室等,功能室的配備較爲齊全。村完小以上的學校基本達到自治區二類學校以上的辦學標準,農牧區教學點改造工作得到應有的重視。尤其是拉薩這個有57萬人口的市,從20xx年起,每年從市級財政中拔出專款100萬元對農牧區教學點進行改造,計劃再用5年時間,教學點的校舍也將成爲當地最好最漂亮的房子。

2、學生享受最好的待遇

由於地廣人稀,農牧民居住分散,學生上學路途遙遠,爲提高義務教育的普及程度,國家在實行了許多特殊優惠政策。從1985年開始,國家撥出專款在農牧區實行以寄宿製爲主的中心學校辦學模式,距學校2公里以外的學生都可以住校,而且義務教育階段的農牧民子女都可享受“包吃、包住、包學習費用”的“三包”政策,保證每個學生每月有伙食費80元;每個住校生有一套行李,每生每年有2套衣服(冬夏各一套);同時,學生享受免交學雜費、課本費、作業本費政策。我們還得知,今年學生的“三包”政策標準將再度提高,國小生每年每人1000元,國中生每年每人1150元,邊境一線的學生再增100元。這一政策的實施,中國小學生的生活學習有了保障,切實減輕了農牧民的負擔,保證了農牧民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我們所到的農牧區學校的住校生約佔在校生的90%左右。爲方便學生,學校在學習週期安排上,也作了許多靈活的處理,如上課10天,放假4天,以便於學生回家和返校有充足的時間,有利於學校的管理。農村中國小校生均圖書較爲寬餘,配備都在10冊以上,許多學校得到內地捐贈的圖書較多,如甲瑪完小生均120冊。得益於這些優厚的政策和條件,農牧區適齡兒童少年的入學和鞏固就有了強有力的保障,爲“兩基”攻堅和鞏固提高打下基礎。

3、教師隊伍整體素質較高

我們到的甲瑪中心國小有專任教師19人,學專科以上18人,佔94.7%;牛瑪完小專任教師14人,學專科9人,佔.3%;XX縣蘇州國小專任教師人,學專科52人,佔81.6%;羊八井國小專任教師23人,學專科19人,佔82.6%。就XX市7縣1市整體情況看,高中教師中,研究生佔0.27%,本科生佔72.7%;國中教師中研究生佔0.23%,本科生佔52.5%;國小教師中,本科生佔6.83%,專科生佔43.76%。這些數據說明,教師隊伍學歷起點較高,整體素質較好。而部分教師都是由內地助培養和培訓的。據一份資料介紹,在過去的20年間,內地有21個省(市)開辦“班”,共培養國中生3萬人;中專、中師、高中生2萬人;本科生6萬人;每年還向全國各地引進學生到工作,僅20xx年引進教師2500名,其中師範本科生870名。由此可見,一方面說明黨和國務院對教育的重視,全國各地對的支持,另一方面也說明雖然是民族自治地區,但教育觀、人才觀是開放的,是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我們重點考察的XX市基礎教育居於自治區的領先地位,其師資隊伍數量、質量已基本滿足發展需要。爲此,XX市教體局採取了“骨幹牽動,整體提高”的舉措,高度重視師資隊伍的管理和建設,嚴格實施教師資格制度,嚴把教師入口關。新聘的中、國小教師按本科、專科學歷要求進入,不斷完善城鎮與農牧區教師交流制度,新分學畢業生都必須到基層從教鍛鍊,而交流教師的人事、工資關係仍留在原學校,下派到基層學校或跨區縣交流工作3年再返回原學校。20xx年以來,城鄉交流教師達250多人,年均交流50人以上。這一制度的實施既鍛鍊了教師,支持了基層學校,又穩住了人心留住了人才。與此同時加骨幹教師培訓力度,制定了《XX市中國小骨幹教師評選與管理辦法》、《XX市教體局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國小骨幹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依託北師、首師以及區內外師資培訓基地,加強教師的培養培訓,加快骨幹教師的成長與培養的步伐。關心愛護教師,爲他們解決具體的困難和問題,特別對農牧區基層、偏遠、高寒地區的教師,在職稱評定、學歷進修、業務培訓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並在XX市區首個建成教師新村安居工程,真正使最基層的教師安居樂教。

4、高山擋不住遠程教育

“高山擋不住遠程教育”,這句話是我在兩所農村國小看到的。農牧區中心國小配備計算機教室是件平常的事情,就在海拔最高的納木措湖邊的神湖國小,也有20臺計算機,但學校用電靠太陽能蓄電,僅能勉強維持照明用電,雖有計算機卻未能正常使用。總體看,學校的現代信息技術教育發展較爲迅速,就XX市而言,現代遠程教育項目布點已基本完成,只要具備用電條件的學校基本做到電視班班通,教學點全部配備成套的教學光盤及播放系統,農牧區鄉鎮中國小配備現代遠程教育接收系統,教育信息資源“校校通”達到70%,而城區學校配置更高,如閉路監控、校園廣播、教學雙向點播系統等,已成爲辦學的必備條件。依託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加快信息化進程,偏遠學校和農牧區的孩子,也能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並以此帶動農牧區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5、教育觀念新變化

教育以一種開放的姿態廣泛吸收和容納着來自國內國外先進的教育思想,並在實踐中將許多先進的教學方式方法本土化,進一步促進了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和教學方法的改進。首先體現在重視兩支隊伍的建設,每年都選派批的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及學校中層以上領導赴內地學習、考察,選派骨幹教師、教研人員到相關的內地學進行培訓和研修;同時特別關注教育教學的運用研究。從20xx年開始啓動新課程以來,就把素質教育理念與中英合作項目的教師培訓和“以學習者爲中心”教學方法的運用進行有機結合,逐步整合,做到互爲補充,互爲促進。按新課程的標準和要求,把“以學習者爲中心”所倡導的如“兒童權利公約”、“兒童友好學校”、“兒童自尊”、“健康教育”、“生活技能”等教育理念和方法與兒童切身利益相關內容放到教學實踐中深入研究和探索,積極主動地運用小組合作、提問、教學具使用、遊戲四種教學技能,牢固樹立尊重所有兒童、讓所有兒童獲得發展權利的觀念,要求廣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努力做到教育觀念的轉變、教學方式的轉變、教師角色的轉變、師生關係的轉變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這五轉變,真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索、勤於動手,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創建安全、舒適、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建立平等、友好的師生關係,構建和諧的社區、家庭、學校三者關係。

在我們問的學校中,我多次在顯眼的牆面上看到這樣一句話:“孩子,今天你快樂嗎?”這句話隱含的是一種新的教育觀念,是對教師教育教學行爲的詰問。在一所學校的班刊牆面上,我還看到這樣一句話:“昨天的教師是聖人,是偶像;今天的教師是夥伴,是朋友。昨天的學生規規矩矩,今天的學生敢說敢議。”這些會說話的牆面,讓我們深刻地感受到基礎教育的進展和成果。

6、職業教育爲農牧區孩子提供助

我們問的農牧區學校,校校都建有蔬菜棚,不單是學生,學生家長、社區老百姓都參與到學校棚蔬菜的種植中來,這是最普通,也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職業技能培訓和先進技術的推廣。我們重點參觀的XX區XX縣中學職教中心,是英國救助兒童會申報由潘投資開辦的,是XX區規模較的職教中心之一。學校有專用的校舍,有教室、車間、倉庫、教職工辦公室等,有種植基地20餘畝,開辦了民族繪畫、蔬菜種植、縫紉裁剪、卡墊編織、木工製作、農機維修六個專業。學生與白朗中學及其它學校相互溝通,招生較爲靈活,有三年制、有“1+2”、有“2+1”等模式,關鍵是按學生的發展需求和意願來辦班,爲廣農牧區孩子走出校門能自謀職業、發展生產提供學習的基地,目標是“上學有基礎,就業有技能,致富有門路”。職教中心已有5年的辦學歷程,培養了5屆學生,鍛鍊了一批教師,穩住了一批外聘技術教師。而且各專業的成果也逐步推向了市場。如學生製作的木牀、桌椅,編織的卡墊,縫製的藏棚、門窗簾已具有一定的工藝水平,農機具維修也達到一定專業水平,得到農牧民的歡迎和信任。畢業的學生或走進城鎮,或返回農村,他們正運用自己所學的技術尋求創業之路,爲自身的發展,也爲當地經濟的發展發揮作用。

在整個考察中,我們邊看邊對照、邊思,既看到教育的發展,也看到和臨滄基礎教育中面臨的一些共性問題: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入學、鞏固問題;少數民族學生如何過語言關的問題;學生的管理尤其是學生良好行爲習慣及養成教育方面的難點問題,如何讓學生形成刷牙、洗臉、講究衛生和不隨地小便等文明行爲教育問題,這些問題需在今後的工作中採取措施,深入研究、注重落實,方可取得實效。

中國基礎教育調查報告7

調研時間:10月22日~28日

調研形式:校長及教務處分管領導邀請中層以上幹部、骨幹教師參與調研。

調研項目:課堂教學情況、學生學習常規、作業設計與批改、備課與課堂教學的相關性。

調研結果:

課堂教學情況:

(1)老師們課前準備充分,能認真研讀教材,設計出有各自特色的礁。在礁共享的情況下,多數老師能對別人的礁作一定的修改。有的老師還認真製作了多媒體課件。

(2)教學中能夠緊扣教材,抓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適當進行拓展性思維訓練。

(3)老師們上課的內容與備課的情況基本相符,體現了備課的有效性。

(4)老師們都能從教學目標和學生髮展需要出發,設置各種類型的.基礎考覈題和能力訓練題。

學生學習常規:

(1)課堂聽課效率和發言質量,班級之間差異比較。三(5)班課堂氣氛較濃,學生學習積極性高。三(1)、三(2)班有部分學生不能積極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學習效率較低,個別學生聽課習慣較差,自律能力不夠。

(2)教師對課堂節奏的調控,新老教師之間的差異比較,老教師能夠全面兼顧,注意對學習困難學生的有效指導,根據教學設計調控好課堂節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督促不自覺地學生改正學習習慣,青年教師更多的守注自己的教學任務能否完成。

(3)骨幹教師和中老年教師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課堂上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有效地參與各項學習活動。

作業情況:教師們根據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設計課堂與課後練習。練習批改及時。

備課:部分教師都能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對礁進行修改,有課後思與改進措施,課後預設練習有針對性。備課與上課基本相符。

存在問題:

1、個別教師沒有按照礁進行授課,複習課沒有礁。

2、教學時對教學時間與節奏的掌控上存在一定的問題,學生髮言面不廣,課堂稍顯沉悶,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3、不能很好地把握髮展目標的設置和達成,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基礎目標的達成。

4、作業設計的形式不夠豐富,分層練習體現不夠,學生的作業雷同的多,缺少創新。

5、部分教師要注意課堂用語的規範性訓練,教學語言要符合三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水平。

改進意見:

1、要認真研究教材教法,提高課堂教學預設的質量,抓住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通過各種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參與面。

2、要加強課堂紀律的調控和課堂教學常規的訓練。要端正部分整堂課都在開小差學生的學習態度,對不良學習行爲及早加以干預。訓練學生在課堂中學會傾聽別人的發言的習慣和準確表達自己意見的方法。

3、要注意掌控教學的時間與節奏。防止由於時間安排不當而影響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

4、要加強練習設計有效性的研究,實施分層練習和分層指導,關注學困生在課堂活動與課後練習上的表現,及時指導。

5、技藝類學科教師要抓住學科基本技能和應知應會內容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6、要通過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減少不帶學習工具學生的數量。提高技藝類學科的課堂教學效率,儘可能要求學生當堂完成作業或作品,不留回家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