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讀《論語》有感(必備15篇)

觀後感1.61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論語》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論語》有感(必備15篇)

讀《論語》有感1

俗話說:“讀一本書,會使你更加堅強,更加聰明,更加坦然。”我這一週讀了一本書叫《論語》。我讀着這本書我彷彿在和高尚的人交流,我體會到:讀一本好書,就是和高尚的人談話。

我讀着《論語》這本書我彷彿正在孔子與他的.學生身旁和他們交流。我體會到他們高尚品德。其中有這幾句話令我印象深刻覺得有道理。第一句是孔子的弟子曾子說的原文是這樣寫得:“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就是:曾子說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我爲別人幫忙是否盡了最大努力,我與朋友交往有沒有撒謊不誠實,我傳授課是不是把我知道的都教了、讀了這句話我感受很深,我知道了自我反省是一種好習慣,這樣就可以知錯就改,讓自己更加完美一些。第二句是孔子說的原文是這樣寫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意思就是說:“學習並且不斷溫習,不是很愉快的事嗎?有朋友從很遠的地方來到這兒,不是該很高興嗎?人家不知道我也不生氣去教他,這樣纔是君子的作風、是啊!不斷溫習是一種好習慣。可以加強知識的印象,牢記這個知識,從而是你進步。

纔剛剛品讀了幾天論語,我就受益匪淺,好像在和孔子與他的弟子在交流心得。是啊。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們應該堅持讀書。

讀《論語》有感2

前者說,幾個人一塊兒走路,其中一有可以當我的老師的人;後者說,聰明敏捷並且愛好學習,不把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當作恥辱。這兩句話出自古代聖人之口,但是到現在仍有着深刻的啓迪作用。“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中蘊含着這樣一個道理:能者爲師。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一些人,他們各自都有長處什得我們學習,可以成爲我們的良師益友。就拿我們班來說吧,有到四十五人的班集體,有的擅長繪畫,有的擅長音樂,有的'寫得一手好字,有的是籃球場上的猛將……多少這樣的同學值得我們學習啊!你見過高山嗎?你見過密林嗎?高山之高,是因爲它不嫌一粒粒的小石子;密林之密是因爲它不棄一顆顆小樹苗。如果你想具有高山一情懷和密林的親密,就應尋找自己的身邊的良師與益友,學習他們的點滴長處。如果說拜能者爲師是理所當然的,要做到不恥下問就不容易了,我們應該放下架子,虛心向別人請教。

名人也有不少不恥下問的例子。例如,李時珍爲了寫好《本草綱目》,到處收集有關資料,甚至常常問當地農民。白居易自幼聰明,五六歲即會作詩,每寫完一首詩都去讀給鄰居家不識字的老奶奶聽,以便修改。一個不懂醫學的農民怎能比得上一個有文化,聰明的識詩人。

朋友,讓我們放下架子,虛心請教,知識寶庫的大門將永遠向你敞開。

讀《論語》有感3

《論語》是一本家喻戶曉的名著,這個暑假,我又重新溫習了一遍。

《論語》中分每一句話都蘊含着深刻的道理。有的給予了我們人生髮的啓示,有的讓我們學會了如何與人相處。

要會善於學習,就要不恥下問,《論語》中有一句話:“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這是曾子曾經說過的話,含義是:一個人他自己是有能力的,還向沒什麼能力的人請教,一個人很有學問,還向學問少的人請教。我想:一個人內心有智慧,敏感多思,願意好好地去領悟知識,願意“不恥下問”,以獲得更多的知識,這不過是一種難得的態度嗎?就像生活中,小孩子的.眼光定是與大人不同的,稍向天真爛漫的小孩子學習,也說不定能給人啓發。曾經有人問一位學者,你是在哪兒學到最有價值的東西的?結果大家以爲最有價值的答案是:幼兒園,這就是孔子和他學生眼中的“學習知道”吧!

孝敬之道也在《論語》中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子曰:其爲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亦。”意思是:一個人孝敬父母,卻喜歡觸犯上級,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的確,孝敬父母和尊重上級不是一個含義嗎?———細心爲別人呢着想,有的時候,我們可能會因爲父母的訓斥而感到委屈,但仔細想想,其實父母是爲我們好。其實,孝敬不一定是讓父母豐衣足食,爲他們多着想一點,就算是最好的孝敬了。讀完這句話,我回想平時爲父母做過的事,更深一層地理解了孝敬的含義。

《論語》,這本擁有無窮奧妙的書,帶給了我們無限啓發,告訴了我修身養性的道理,作爲一個國小生,我們應該遵循孔子的道德思想,爭取在學習生活中取得更大的進步!

讀《論語》有感4

昨天讀了一本好書《于丹〈論語〉心得》,起初只是隨手翻翻,沒想到一拿起來居然就放不下了。

文字其實不多,中華書局爲此在版面和裝幀上頗下了一番功夫,我花了個把小時把書讀了一半,但最後還是忍不住買了下來。因爲讀好書不應該囫圇吞棗,即便吞下,也該像駱駝反芻那樣細細咀嚼,而我因爲最近的煩惱,正好需要這樣靜心的良藥。

這幾年因爲工作的關係,常常會思考人、人性和生活的意義這類問題,讀了不少老外的東西,反過來發現其實很多讓某些人“驚羨”、甚至時常用以炫耀自己的學問的所謂“國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我們祖先在幾千年前就提出的思想何其相似。

例如,培根的“人的行爲準則是,維護自己的.尊嚴,不妨礙他人的自由”和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從根本上講,是一個道理。弗洛伊德提出人有“生的本能”(建設性本能)和“死的本能”(破壞性本能),人之所以生而不死,是兩種力量的對抗達到了一種動態的平衡,短時間內,生的力量佔優勢,然而長遠的,死亡終將來臨。這是否和中國傳統的太極兩儀如出一轍?

讀這本書,的確會產生很多共鳴,如於丹所說:“《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一起感受兩千年前孔子的溫暖,這樣的想法,真好。

讀《論語》有感5

這個寒假,我拿出了媽媽給我買的“中華國學經典”這套書。其中有《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增廣賢文》《論語》六本書,每一本書都使我受益匪淺。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論語》。

《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被稱爲中國人的《聖經》。古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可見《論語》在我國曆史上的重要地位。而這本《論語》也根據當中的典故和內容。選配了相應的'故事、解釋。使我更好地弄通《論語》的意思,懂得其中的道理。

讀了這本書,我懂得了生活中言行舉止、學習態度要怎樣做到最好。比如裏面的“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意思是:孔子說:古人不輕易開口許諾,因爲他們認爲自己的行爲與自己的言語不相符合是可恥的。又舉了趙括“紙上談兵”這個事例,使我懂得了言出必行的道理。以前我總是制定了計劃而不切實實行,當我讀了這句論語後,我改掉了這個壞習慣,做事也勤快起來了。還有一句:“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讓我懂得:不能死讀書,也不能不讀書而冥思苦想。意思是:只是讀書,就會受矇蔽;只是冥思苦想學從不讀書,就會疑惑而一無所得。看了這句話,我讀書時都會邊思考邊讀,從中獲得了不少知識。

《論語》這本書還給了我許多道理,讓我在學習和生活中做得更好了。

讀《論語》有感6

孔子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有一本書記錄了他與他弟子的言行——《論語》。

《論語》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所編撰的一部語錄體著作。這本書涉及政治、文學、哲學、道德以及教育的道理等多方面,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朱熹把它與《大學》、《中庸》、《孟子》合稱爲“四書”。

這本書裏的每一個句子都能告訴我一個道理。“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讓我知道了如何才能保持君子風格;“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讓我明白了“學”與“思”的辯證關係;“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讓我瞭解了認識事物的`正確態度;“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讓我知道了要向一切人學習,要隨時隨地注意學習······

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這句話闡述了孔子認爲可以終身奉行的一個字“恕”。寬恕是一種潤滑劑,可以消除人與人之間的摩擦;寬恕是一種鎮定劑,可以使人在衆多紛擾中格守平靜;寬恕是一縷陽光,可以消融彼此之間的猜疑積雪;寬恕是一座橋樑,可以將彼此間的心靈溝通······寬恕是生活裏必不可少的一種因素。如果沒有寬恕,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無比沉重,身後的包袱就會越來越重。總有一天,它會把我們壓垮。

《論語》中的句子不長,但是每一個句子中都蘊含着深刻的道理,每讀一次都會有新的感悟。大家有時間可以看看這本書。

讀《論語》有感7

《論語》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所著。孔子創立了儒家學派。而《論語》所講的全都是儒教中的精華。

孔子基於親身體會,他提出學習首先要有學而不厭的精神。而要做到學而不厭,首先要有端正的學習態度。端正的學習態度又體現在如下的幾個方面:做學問的第一條就是誠實,要“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第二條學習要謙虛,不恥下問,就像“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生活中有許多人值得自己虛心求教。而三呢,就是要敢於自我反省,學習“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這樣才能發現並改正自身缺點,促進自我完善。孔子還注意到了時光飛逝,就像日夜奔騰不息的河水,轉瞬即逝,人們一定要抓緊時間,珍惜時光。

《論語》這本書,言簡意賅,富於哲理意味。而其中提出的觀點也很正確。可是爲什麼在新文化運動中,魯迅,陳獨秀他們又有反儒思想呢?原來,孔夫子主張“學而優則仕”。歷代的.封建統治階級都拼命宣揚這個教育主張,從而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西漢的漢武帝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然而,到了明代,儒家思想便與八股制度結合起來。與孔夫子時的儒學不同,這時已成爲封建主義束縛人們思想的教條。而當時的中國人追求民主,當然要反對這種儒家思想了。

可見,每種事物都是一把雙刃劍,只看你把這劍鋒用在什麼地方。

讀《論語》有感8

本學期老師組織我們讀《論語》。學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老師一遍遍在課堂上講解所謂何意,我在下面聽得雲裏霧裏,想不通這古人好好的話幹嘛要說成這樣,在我眼裏,古人的經典文章一直是深奧難懂。

課間隨意翻閱書本,不覺被裏面的內容牢牢吸引了,這本書不像我想象的那麼枯燥難懂,論語中的.經典話語加上一個個小故事,變得生動形象,從中可以學到很多爲人處世的道理,每當夜晚難以入眠時,我便捧着它細細品味,細讀之中,也讀出了一點點自己的心得.爲人之道,貴在真誠.自懂事以來就遇到了各種各樣的人,有些人處世圓滑,左右逢緣;有些人巧舌如簧,善於奉承;有些人耿直憨厚,善良樸實;有些人刻苦兢業,舍已爲公;有些人無爲頹廢,胸無大志。這些類型,我覺得都和自己對不上號,我自己卻是挺喜歡真實,不太會耍弄心機,也不善於推卸任務,也許源於老師對我的教導:做一個真誠的人.真誠是搞好人際關係的良方,與人交往,不虛僞,不矯飾,真誠地面對每一個人,力所能及地幫助別人,我想他人也會熱情地接受你。

這本書還一直放在我的牀頭,有些故事我還沒有細細地讀完,不過我想我會擠出時間去細品的,看着書櫃里長年作爲裝飾品的書籍,我很慚愧,沒把書當成自己的朋友,我想我會重新去認識它們,就像《論語》裏說的,爲人之道,貴在真誠。

讀《論語》有感9

子曰:“學而識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不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出自哪本書?答對了,就是出自《論語》這本書中外名著。

《論語》這本書是由孔子的弟子們寫的,記錄了孔子的言行。這本書裏的每一句話都是含有深刻道理的。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這句話告訴我們在學習新知識時,也要複習舊知識,能有新的發現、新的體會,就能當老師了。這種學習的方法我們在平時應該牢牢記住,多多應用。

子曰:“里仁爲美,擇不處人,焉得知。”這句話告訴我們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纔是明智的,如果跟沒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怎麼說你是明智的`呢?在生活中,我們要跟有仁德的人交朋友,和人仁德的人做鄰居。要求整個社會崇尚仁德,推行仁德。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這句話告訴我們:“不要覺得簡陋就不去居住,如果在簡陋的地方傳播文明,那麼簡陋的地方也就應得不簡陋。我們應該傳播文明,說文明話,做文明事,讓我們社會是一個充滿文明、和諧的美好社會。

這本書裏不但孔子說的話有道理,而且故事也非常的棒。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這個故事。它主要講了一個賣水果的小販,它的水果什麼時候都像剛摘下來的一樣,有一個人買了它一個柑橘,回到家一看,裏面已以像棉絮一樣了。這個故事用來比喻那些只有華麗的外表而沒有實際本領的人,或者表面好看而沒有實際內容的事物。

《論語》這本書給我們的道理很多,有機會你一定要細細品讀。

讀《論語》有感10

最近,我讀了《論語》。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集結,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經典之一。其內容爲做人之道,涉及政治。教育。文學。哲學等方面,集中反映了孔子“仁”和“禮”的思想,是一部惠澤後世的禮儀之書,仁義之書。孔子是春秋時期魯國人,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論語》是“四書”之一,是古代讀書人必讀的書籍。隨着儒家思想受到歷朝君主的推崇,逐步成爲正統和主流,孔子和他的論述對思想界,對知識分子乃至整個中國社會都發揮越來越深的影響,人們也將孔子稱爲“聖人”。孔子所提倡的“仁義”,所主張的修身之道,以及他的智慧哲學有着許多積極的意義,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論語》中所蘊涵的道理數不勝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溫是溫習。複習的意思,故則是以前學的知識見聞,新是新的體會。發現。認識,總的意思就是: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的時候,能有新體會。新發現,這樣的`人可以當老師了。”

我不禁想到“溫故而知新”是孔子認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方法,學生在學習了新的知識後,要經常溫習,因爲學習是個不斷實踐的過程,要反覆溫習才能牢固地掌握所學的知識,對所學的知識熟練了,才能進行思考,舉一反三。

《論語》,當你每次“溫故”時都會“知新”。

讀《論語》有感11

懂了,我終於徹底地悟得了啥叫“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的確,就像這道數學題一樣,在我們生活着的這個熟悉的世界裏,還有許多不爲我們所熟知的`領域,我們應該誠實地去面對一切,會就是會,懂就是懂,千萬不能像南郭先生那樣不會裝會,不懂裝懂!如若這樣,我們的飛船還怎麼上天

潛艇還怎麼深入海底

世界著名物理學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美籍華人丁肇中在接受中央電視臺《東方之子》採訪時,曾對很多問題都表示“不知道”。前一階段又聽說他在爲南航師生作學術報告時,面對同學提問又是“三問三不知”

這讓在場的所有同學意外,但不久就贏得全場熱烈的掌聲。其實,丁教授大可不必說“不知道”。比如可以用一些專業性很強的術語糊弄過去,可以說一些不沾邊際的話搪塞過去,甚至還可以委婉地對學生說:“這些問題對於你們來說太深奧,一兩句話解釋不清楚。”但是,這位諾貝爾獎得主卻選擇了最老實、最坦誠的回答方式,而且表情自然、誠懇,沒有明知不說的矯揉造作,沒有故弄玄虛,也絕沒有“賣關子”。也許,一些人在說“不知道”時往往被看作是孤陋寡聞和無知的表現,但丁先生的“不知道”卻體現着一種做人的謙遜和科學家治學的嚴謹態度,不禁令人肅然起敬。

古人云:“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學問愈深,未知愈重;越是學識淵博,越要虛懷若谷。作爲專家、學者,對不知道的東西,我們不僅應當老實地承認“不知道”,而且要敢於說“不知道”。即使是在專業領域內,那種自詡或表現爲無所不知的“專家”,不僅其學識而且其人品也都是值得懷疑的。

讀《論語》有感12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中國的水墨山水畫世界獨一無二,墨色與宣紙的幻化中千山萬壑一筆呼出。蔣勳對這一門黑白的藝術說過這樣的話:“全世界都在用顏色畫畫,我想中國人有一天一定要解答,爲什麼我們大膽到不用顏色只用水墨來畫。我想其原因在於:彩色的東西比如彩色的照片常常是當下的,黑白的照片給人的感覺是回憶的。因爲繁華去盡之後,在回憶中,生命有一個安靜下來的.力量來看山、看水、看自己……”這種安靜的力量只有智者與仁者才能擁有,他們懂得:萬物靜觀皆自得,他們懂得在萬籟俱寂之中修煉儒雅、修煉智慧、修煉仁德,因而他們才能在一動一靜中擁有樂於壽。

對於“知者樂水,仁者樂山”我們既可以分開來解釋,也可以理解爲“智者”與“仁者”是同愛山水的。我更認同第二種理解。爲什麼中國人有如此深重濃厚的山水情懷呢?我想,最直白的原因是華夏大地山河壯麗,山川秀美,大河滔滔,峯巒迤邐,無論古人走到哪裏,俯仰之間盡是碧水黛山,詩意的情懷便噴薄而出。再者,山水附着着中國人太多敏感的心靈和微妙的哲學:深山中的寺廟滿院禪意芬芳;竹篁中的陋室主人彈琴長嘯;仁人智者“於土山營墅,樓館竹林甚盛”。山水與仁人智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仁人智者也在山水之間悠然閒適地享受生活,釋放着生命最沉靜的光芒。

讀《論語》有感13

近來,我們學校開始了“好書漂流”活動,在這個活動中,我讀了很多有益的書,其中最喜歡《論語》這本書。這本書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寫而成的。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道德觀念及教育思想。

書本里面寫了許多故事,其中有一篇是寫 “孔子學琴”,孔子從小刻苦好學,他向魯國大師學琴,一首曲子學了十幾天,大師都很滿意了,但是孔子覺得自己還沒有掌握技巧,又過了幾天,孔子已經把這首曲子彈得如行雲流水般動聽了,可孔子還是覺得曲子的道理沒有理會。讀到這裏,我覺得孔子很專心學琴,沒有浪費時間,他整個人都沉醉在音樂當中。

當我繼續讀下去,我知道孔子把這首曲子奏得跌宕起伏了,可以學新的曲子。但他還沒體會作者是誰,是個什麼樣的.人。孔子經過不斷練習,終於有一天,他從曲子裏感受到了作曲者,就是周文王。

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學習知識之後,不要驕傲自滿,無論在生活中、學習上遇到不明白的事,都要用專心致志、積極向上的態度對待,還要不懂就問。孔子勤學好問,對事情堅持不懈、一絲不苟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讀了《論語》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

讀《論語》有感14

孔子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儒家的創始人之一,他所堅持的儒家不僅僅在春秋戰國時期廣爲流傳,孔子的言行更是被其弟子們編成一部書,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流傳至今。

記得多年前,我曾經讀過《論語》,那時只是作爲消遣而已。

現在,我又重新拾起了《論語》,以全新的心態細細品讀,把自己的.心貼進去裏面感受孔子的思想。在“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明白了並不是只是在學校裏做教育工作的人才能被稱爲老師,在家,在社會上,甚至於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清潔工人身上都有值得我們去學習的東西,不能夠瞧不起別人,一座宏偉的大橋只要缺少根小小的釘子就能讓它崩塌。而學習也是要有選擇性的,必須選擇別人身上的良好品質加以學習。別人身上的缺點,假如自己也有就應該要改正。

孔子教學不分貴賤,廣納學生,從而打破了古時候只有官侯權貴的富家子弟才能夠學習的權利。把思想傳給廣大人民,爲那些有廣大的報復的貧苦青年找到出路。孔子主張因材施教,他根據學生的性格特徵進行教育。孔子也有着自己的政治抱負,他也曾經想要爲國家百姓貢獻自己的力量,只是在當時戰亂頻繁的年代他的學說並不能滿足國君的需要。因此也就沒有什麼作爲,只能周遊列國,宣傳自己的儒家思想。

讀了《論語》後,我明白了:只有擁有博大的心胸才能受人尊重。

讀《論語》有感15

《論語》中的駁論文像來一語言精練,文峯古樸,引古鑑今,政理明當而聞名,而《季氏將伐顓臾》一篇更是具有弄好的論辯色彩。孔子和冉秋的三次對答是三次不同觀點的交鋒。孔子的三番論證很有特色,根據冉有的陳述和便捷,抓住季氏伐顓臾之非的主旨,層層駁詰,補補深入,有針對性的闡明政見,申明大義,做到了批中有論,論中有批,使批和論融爲一體。

在論辯中,善用譬喻,力避說教,辯理明晰,讀來機趣頗多,發人深省。我們教師在教育學生時也應“力避說教”,更加不能體罰學生。學生犯了錯,我們應該用實際行動,教會學生轉換角度,思考問題,讓學生懂得爲他人着想,理解他人的難處。

另外文中所用的一些語言,也成了膾炙人口的格言、成語,如“陳力就列,不能者止”、“既來之,則安之”、“分崩離析”、“禍起蕭牆”等,形象地表達了含義深刻的事理,言簡意賅。耐人尋味,折射出哲理思辨的光芒,對厚實的文學語言產生了良好的影響。文章的許多名言、警句綜合或單獨採用了比喻、排偶、反詰、呼告等修辭手法,勻整的局勢,有沒的'文筆,峻銳的語勢,不僅增強了說理的力量,而且給人以語言的美感。

通觀全篇,既可鑑賞到理性的教喻,又可享受到滲透着理性美的陶染。孔子抓住“季氏伐顓臾”這一典型事例,批評弟子不能明辨是非,克盡輔政之責;抨擊季氏攻伐顓臾無道,責其憂非所急;闡明自己主張修明文教,施行德化,以期安邦定國的政治思想。

《爲政》子曰: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同樣也很明顯的體現了孔子爲政以德,治國以理這一政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