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薦】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

觀後感1.98W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薦】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

在閱讀這本書之後,我詢問了幾個好友對書中人物的看法。大家對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褒貶不一,有人說:他敢於去追逐月亮,他選擇面對苦難和厄運,這樣的孤勇,便是我們凡人所不可及。也有人評價:他拋家棄子,即使是爲了夢想,也該批判。可是夢想和金錢之間的抉擇,哪有我們說的那麼簡單,不能一味的做非黑即白的判斷。“月亮是那崇高而遙不可及的夢想,六便士是爲了生存而不得不賺取的卑微收入。”很多時候,我們把問題簡單化了,理想和現實擺在一起,你選哪個?但是我們通過思特里克蘭德的經歷,會看到,衝突往往非常複雜。

書中的`月亮象徵着夢想,而六便士象徵着現實。比起當時的很多人,思特里克蘭德擁有的六便士已經很多了,可是他哪怕知道這樣做會失去他現有的幸福生活,他哪怕最後的結局可能是“我用盡了全力,過着平凡的一生。”他還是選擇了追逐自己眼裏的幸福。我想起來奧斯卡王爾德的一句話,我認爲它是對這個作品最好的詮釋:我不想謀生,我想生活。我們這個年齡的人,也許每個人都懷揣着夢想,我們不斷追尋月亮的腳步,可是在這一路上,不斷被現實打磨,磨平了棱角,磨掉了鋒芒,逐漸融入這個社會。我們逐漸帶上了面具,逐漸失掉了真心,逐漸成爲一般人。也許到了人生的末端回想起這一生不過也就是那個“我用盡了全力,過着平凡的一生”的結局。一般人都不是他想做的那種人,而是他們不得不做的那種人。我們之所以羨慕他,因爲我們終究只是一般人。“每個人都只看到腳下的六便士,只有他擡頭看到了月亮。”因爲現實太現實,所以堅持夢想的人顯得最難得。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擡頭看見了月亮。

如果他沒有這樣的選擇,也許他過着令人豔羨的人生,他的家庭幸福,他的事業成功,可是他會後悔,因爲這種幸福不是他眼裏的幸福,即使是最後平凡的一生,他也想拼盡一腔孤勇去試試。

追求夢想的過程是追逐自己的厄運,因爲追逐夢想的過程也是個苦難的過程,能否克服苦難還是個未知數。每個人都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的最後到底是什麼,所以去試試追求自己的幸福吧。最終,我們要成爲一個幸福的人,因幸福而高貴。無論是選擇月亮,還是選擇六便士。做好自己,而不是成爲千篇一律的別人。我們是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不是公式化的符號。保持自己的獨特性,才能讓自己永遠認識自己:這還是我。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2

月亮,代表着一個崇高的追求與理想。六便士,英國價值最低的銀幣,代表着一個卑微、平凡弱小的人。

有人跟我說,這本書寫的太悲情,但是最後的結果卻是圓滿的。主人公查理斯·思特里克蘭德,實現了他作爲一個畫家的夢,一個平凡卑微的人,已經尋到了他的月亮。一個朝聖者找到了屬於他的天堂,一個靈魂的歸屬地。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話有三句。第一句,作家通曉的是人性,掌握的是人心。第二句,你是我的男人,我是你的女人。第三句,上帝的磨盤轉動的很慢,但確磨的很細。

我不知道該如何解讀第一句話,沒有一個人能懂自己,別人又怎麼懂自己,自己又如何能懂得別人。查理斯·思特里克蘭德本書的主人公,一個冷漠、無情、粗鄙、瘋狂,一點都不懂感恩,一個不折不扣的偏執狂。正是因爲這種偏執才使他知道自己的追求及夢想,一個爲了自己的夢想可以放棄一切的人。

捨棄了所有、扔掉所有阻攔自己的東西,家庭、環境、世俗的眼光。你是我的男人,我是你的女人。這是艾塔對思特里克蘭德所說的話,接受艾塔是爲了什麼,打開愛情的心扉、是性還是一個可以安心繪畫的環境。我一直也沒有想通,這些都是他所不需要的東西,這些都是可以阻擋他腳步的東西,艾塔選擇他是有兩方面的原因,一個是因爲愛情另一個可以說是血統、一個白人的血統。艾塔說這句話的時候我更多感受的是愛,當思特里克蘭德要趕走艾塔的時候也是看不見一個自私、冷漠的偏執狂,這也是因爲愛吧。

記得一部電視劇裏有這樣一句臺詞:“愛情的道路上永遠有一個人是一個人在追,另一個人在跑”。荷蘭畫家妻子更多的是激情,當激情過後的空虛是無法填補的。現實生活中的感情大多也是結束,當所有的`激情都已消退,沒有了熱戀期喋喋不休的話語和甜言蜜語,唯有柴米油鹽的瑣碎生活。雙方都會產生一種幻覺,對方不愛自己了或者曾經我愛的那個人已經漸行漸遠。愛與被愛都會變得平淡,我們只是缺少艾塔“獻身”的精神,你若不離我便不棄,愛是一份執行,一份信任,一種忘我的幸福。上帝的磨盤轉的很慢,但確磨的很細。時間是最好的磨盤,磨光了我們的棱角、磨平了我們的夢想。把我們磨成了曾經最討厭的樣子。誰又能活的明白,有幾個人知道自己需要什麼?

有幾個人肯爲曾經的夢想放下一切多餘的包袱?不是上帝的磨盤磨平了我們,是我們自己把自己磨平。生活並不能壓彎我們的腰,只是我們選擇向生活低頭。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3

《月亮與六便士》這是一個關於離開的故事,離開自己的生活,離開一切,去尋找內心深處的理想。

斯特里克蘭德的性格特質是什麼呢?近乎自私的愛自己。這裏說的愛自己不是說他因爲愛自己,而讓自己的生活裏充滿鮮花一樣的色彩,彩霞一般的絢爛,他不熱衷修飾自己,也不熱衷養生。他這種近乎自私的愛自己,是他愛自己的理想。也是世人詬病的地方,爲了理想拋妻棄子。

開始過離羣索居的生活之後,他不修邊幅到了極致,不事勞作,也沒有金錢。有一回因爲飢餓,快要在昏暗的小閣樓死去——他降低生活水平,以一種完全不在乎生活水平的高度精神純度來追求自己的畫畫理想。

四十歲之前他有工作,有家庭。過着與常人一致的生活。四十歲以後他突然離開生活軌道,誰也不認識,他只認識內心的渴——成爲一個畫家。對與錯?誰又說的清呢。希臘神殿的銘文“認識你自己”,認識自己之後我們纔會從容不迫的選擇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依靠外界的標準或是他人的希望。

幸運的是,他是芸芸衆生裏,認識到自己的`人,最後他在繪畫上也取得了成就,畫完了內心的渴望後,他讓他的女伴將那副壁畫付之一炬,多麼悲壯,那一場火把揹負在他內心裏的理想之石卸下了。

不幸的是,他背叛了他的家庭。每個人都會去同情他的妻子,去譴責男主人翁。所以他的妻子,最好的方法就是將他的所有東西都付之一炬,把揹負在她內心裏的失望,被拋棄,譴責通通卸下,做個明智的人。

中國有一句老話:高手在民間,說的是一些有着高超技藝卻鮮爲人知的羣體。斯特里克蘭德就是這樣的高手,在世前他的畫不被人賞識。直到死去,他被人熟知。繪畫就是爲了功成名就嗎?答案是否定的,所以它死去後沒有遺憾,只有滿足。遺憾的人不是梵高,不是千里馬。而是我們讀者的心——總覺得有才華的人,一定要配上寶馬香車。

追求藝術(無論什麼),總得是要有所犧牲的。讀文學書籍,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世界上的好壞的界限是模糊的。看了《月亮與六便士》你還會對他的拋棄家庭做出什麼樣的評判呢?文學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理由,他告訴我們切忌絕對,告訴我們世界的模樣,人性的模樣。一件事的展現的表象背後是有成因的,只要我們願意去感受,那麼我們就可以避免偏見盲從與庸俗。追求沒有正誤之分,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重要的是明白自己想要什麼,還是希臘的銘文:認識你自己。也是讓我去審視自己的一句話。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4

《月亮和六便士》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生平爲素材,除了高更的生平經歷外,毛姆還賦予斯特里更爲鮮明飽滿更富有爭議的人格。書中描述了一個原本平凡的倫敦證券經紀人思特里克蘭德,突然着了藝術的魔,拋妻棄子,絕棄了旁人看來優裕美滿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用畫筆譜寫出自己光輝燦爛的生命,把生命的價值全部注入絢爛的畫布的故事。

月亮是什麼,六便士又是什麼?劉瑜先生在《送你一顆子彈》中有一句非常巧妙的話:月亮是藝術和理想,六便士是世俗價值觀和慾念,這部作品就是講述了這樣一個生活和藝術,夢想與現實的.故事。

小說講的是一位家庭美滿、事業如日中天的證券經紀人斯特里步入中年後人生之路陡然一轉,決絕地告別自己的事業、家庭和所有一切,流浪巴黎學畫作畫的故事。斯特里在異國他鄉過着貧困潦倒的生活,但他並不是很在意,認爲只要能滿足基本需求就足夠了。他生了一場大病,德克把他接到身邊悉心照顧,他痊癒後搶走了恩人德克的妻子布蘭奇,把這個本來溫馨美滿的家庭拆得七零八落之後又毫無留念地拋棄了布蘭奇,致使她最後無法接受吞食草酸自殺。斯特里最後選擇遠離文明社會到與世隔絕的一個太平洋小島上專心繪畫,他與島上的女子阿塔同居,創作出一幅又一幅震驚後世的傑作。但他在臨死前,卻囑咐妻子把他的屍體和壁畫一起用一把火燒掉,和自己的心血一起化爲塵土。

這不是一個非常傳統的詩與遠方的故事,斯特里是真的不把功名利祿和外界的評判放在眼裏,他在這份曠世奇作完成的過程中就得到了滿足,之後會不會被世人看見,能不能得到讚譽對他來說都毫無意義。他的偉大在於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擡頭看見了月亮,並且再也沒有爲六便士低過頭。月亮重要,六便士也重要,性格即命運,命中註定是哪樣就是哪樣,人不僅要活着,還要生活。專心擡頭追着月亮走也好,認真低下頭撿地上的六便士也罷,邊撿着六便士邊抽空擡頭看一眼月亮也好,你要有認清自我的勇氣,也要給予自己去追尋真實所想的自由。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5

《月亮與六便士》中“月亮”指的是詩和遠方的田野,是理想;而“六便士”指的是眼前的苟且,是現實。而當你面對這一選擇,你會如何抉擇呢?書中的主人公斯特里克蘭德,他又是如何選擇的呢?

斯特里克蘭德原本有一個平凡的生活,有妻子,有自己的孩子,可他覺得前半生度的如此空虛,他決定拋棄自己的妻兒,放棄榮華富貴,放棄物質享受去追求藝術窮困潦倒,書中說他“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擡頭看見了月亮。”

毛姆是這本書的作者,他用現實中的保羅?高更的形象去塑造斯特里克蘭德,塑造了一個生前被世人唾棄,但死後卻被受推崇的畫家形象。

斯特里克蘭德拋棄現實而勇赴理想,像主人公那樣的人也有許多,如貝多芬,爲了理想到最後聽力漸漸無法忍受;還有梵高,最後窮得一文錢都沒有,自殺了。

也許你會羨慕斯特里克蘭德那樣,如脫繮了的野馬那樣奔放灑脫,可誰又能夠得到真正的自由呢?親情和友情難道就可以拋棄嗎?規則和秩序難道可以無視嗎?只有約束下的.自由,纔是真正的自由。

斯特里克蘭德確實是才華橫溢,但他也有冷酷無情的一面。在妻兒方面上不聞不問,爲了追求藝術,而沒有與妻子聯繫,一幅無所謂的樣子,真令人作嘔。

斯特里克蘭德也是許多藝術家的典範,爲了藝術而且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書中也有一個正好與之相反的人,他選擇了六便士,選擇了現實,他就是斯特略夫。

他有極高的道德情操,先後救出了自己的妻子和斯特里克蘭德,可斯特里克蘭德卻恩將仇報,奪走他親愛的妻子,所以他選擇了委曲求全,我想你們應該會覺得他很蠢吧!但他卻無條件支持了藝術,是斯特里克蘭德的反面,他雖然選擇了六便士,但卻散發着人性的光輝。

不管他們怎麼選擇?作者毛姆都是最清楚的,無論是理想還是現實,都會是伴隨着美好與傷害。正如書中所說“我想這取決於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取決你認爲應該對社會做出什麼貢獻,應該對自己有什麼樣的要求?”我覺得不管是哪種選擇,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價值。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6

我選六便士,你呢?

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願望存在或實現。——題記

看完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其實讓我感觸最深的不是主人公斯特里克蘭德追尋他心中的月亮的故事,而是裏面那個傻傻的,憨憨的甚至滑稽的倒黴人迪爾柯?斯特羅伊夫的故事。

其實整本書花了將近1/3的筆墨去描寫有關這個人的故事。他的太太布蘭奇在非常時期愛上了他非常欣賞的斯特里克蘭德,而他拋下了所有的尊嚴去乞求他的太太回心轉意,無論布蘭奇如何羞辱他,他都始終如一的深愛着她。而在布蘭奇死後,他竟然願意將斯特里克蘭德帶回老家荷蘭,甘願爲斯特里克蘭德的夢想之路鋪上石子。

他善良得讓人心疼,不是嗎?他的父母好不容易把他培養成一個藝術家,他好不容易有了一點點的成就,好不容易有了一個安穩的家,然後呢?他的同行們嘲笑他,譏諷他的畫作如同爛泥,向他借的錢從來不還,他的.太太愛上了別人還爲別人葬送了自己的生命。他的前半生可憐又可笑。

在可憐他的同時,又是否覺得某一刻似曾相識呢?

被載入史冊的人有很多,可那終究不是我們,我們都是普通人。斯特羅伊夫是不是像極了大多數的人,開始時懷揣着對未來的希望,相信這世上的人們同自己一樣善良溫柔,不懼怕挫折和磨難。那個時候,有夢,有愛,有對生活的熱情,每天都想着新的一天什麼時候開始。可是,生活,澆滅了那心中之火,漸漸地,就盼望着一天快點結束。

爲什麼呢?善意總是被肆意地踐踏,善良的人總是被踩在腳下,理想總是那麼遙不可及,像風一樣,在耳邊卻又抓不住,這就是這個世界的生存法則嗎?或許,我們只能向生活低下頭顱,俯首稱臣;或許,那些曾經被點亮的火花只能留下灰燼;或許,我們只能帶着某些遺憾過一生;或許,斯特羅伊夫就不該成爲畫家,他應該在荷蘭繼承父親的手藝,安穩度過一生。

比爾德說,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會熠熠生輝。可有些人大概一直都是身處陰天吧,只有無盡的黑暗,何來星辰?

我們不能站在上帝的視角去評判這些事,指責誰不去追尋夢想,真的有力氣有激情還會輪得到其他人來指指點點嗎?妥協的從來都只是疲憊的心。這一切並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詞一句話能解決的,若真的能這麼容易,這世上哪還有過的不如意的人,大同世界早就建成了。

若終有一天,我成了劇中人,追月無果,月亮和六便士,我便選六便士,月亮,藏心裏,也只能藏心裏。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7

終於讀完了這本書。

好像每年年底的時候才靜的下心讀書,這可真是有點糟糕呢。

讀之前其實聽過很多關於月亮與六便士的探討,大家都在說關於理想與現實的選擇。但其實我在讀的過程中,看到的更多的關於人性的探討。以前沒有讀過毛姆的書所以不是很瞭解他的寫作特點。但在這本書裏我看到的是矛盾。毛姆寫人真的很厲害,寥寥幾筆就活靈活現。斯朱蘭,德克,人性的矛盾在他們身上體現的非常充分。斯朱蘭極具繪畫天賦,極具個性,直率灑脫——作爲旁觀者也許你會這麼認爲。但你若是與之親近,而你只是我這般的俗人,你大概會覺得他自私冷漠不識趣,遊手好閒不務正業,拋家棄子,對德克的好忘恩負義。德克也同樣如此,是的,作者筆下的他雖然繪畫才能一般但是眼光獨到,他很早或者說是最早發現斯朱蘭是天才,同時他又很惜才,對斯朱蘭照顧有加。可是德克的善良和同理心由於缺乏底線,讓人忍不住看不起。從不同的側面來看他們,他們的每一面好像都是人性的極端,當這些在同一個人身上體現出來,你會感到矛盾,但是很真實。天才與自私,善良與軟弱,多希望不是這樣的組合呀,可是偏偏人性就是複雜。而越是個性分明的人越體現出這種複雜。斯朱蘭筆下的其他人物,比如斯朱蘭夫人,布藍琪以及大溪地的那些女人們,毛姆幾筆就寫出了她們的特點,有很多書友覺得是毛姆對女性有偏見。對此我保留我的意見,畢竟我不曾瞭解過毛姆和他的時代背景,我更願意相信那是寫作需要,是爲了突出斯朱蘭的'人物特點。

書中關於斯朱蘭作品的描寫我有點get不到,我實在是藝術素養太低,見識太少,想象力又匱乏。希望自己以後多多增長見識多多接受藝術作品的薰陶,也許那個時候再來讀這段會有不一樣的感悟。書中大溪地的描寫確確實實的讓我羨慕了,彷彿桃花源一般,與我一直所幻想的地方几乎沒有差別。大溪地於斯朱蘭是歸宿,不知我的歸宿在哪裏。更不知是否能夠找到,是否有足夠的個性去尋找。

可斯朱蘭的後半生活的太純粹了。我只是個平凡的普通人。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8

誰不曾有過夢想,夢想就如空氣,沒有它,生活也會嚼之如蠟,失去光彩。但可曾想過,如果你處於河流的中心,彼岸便是理想,但回頭現實卻在向你招手,此時,面對理想,你敢不顧一切嗎?

很多時候,我們所謂的理想等同於幻想,因爲有現實因素的束縛,理想也變得蒼白無力,也總會有人在你耳邊說,醒醒吧!別再做夢了。當威廉·薩默賽特·毛姆力作《月亮與六便士》問世後,小說所揭示的逃避現實的主題,成爲20世紀的流行小說。小說情節取材於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高更的生平,這也更加增強小說的神祕色彩。

我喜歡“月亮與六便士”這個書名。墨黑般的夜空上,只有月亮能散發皎潔的光芒,月亮代表着高高在上的理想。而微不足道的六便士便是那現實。我們或許可以仰望月亮,感嘆它的魅力而忽視腳下的六便士,但我們卻不能放棄六便士的生活而選擇整日仰望月亮生活。

此時我突然想起前段時間微博上有一張“高級白領放棄舒適的生活選擇在街上賣煎餅果子”的圖片新聞,雖然最後記者還原了事實真相,證實主人翁只是鬧着玩,隨手發的微博,但是此微博卻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都羨慕其有如此的勇氣,也表現出對現實的不滿與厭煩。

或許“自由自在地賣煎餅果子”是每個忙碌白領的夢想,說來卻好笑,這夢想如此小,然而面對現實的壓力,我們卻連實現這一個小小夢想的勇氣都沒有,因爲我們還有房貸沒還,生活還得繼續,高工資不能放棄。

小說中,主人公查理斯·思特里克蘭德原是位證券經紀人,人屆中年後突然響應內心的呼喚,捨棄一切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與土著人一起生活,獲得靈感,創作出許多藝術傑作。那股爲了理想而不顧一切的勇氣讓人豔羨。我也常常思考,爲何理想總與現實對立?爲何現實總是會束縛理想的翅膀?我們不能改變現實,那麼就改變自己吧,找一個現實的'理想,或者說找一個現實的目標,免得可望而不可即時生髮的無線失落感。

理想與現實就如愛情與麪包,或許只有睿智的人才能處理好兩者的關係。只是,我還是很羨慕,那種爲了理想而不顧一切的勇氣,那樣的勇氣是我沒有的,卻始終找尋的。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9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擡頭看見了月亮。”

《月亮和六便士》是一部由英國小說家威廉·薩默賽特·毛姆創作的長篇小說,於1919年出版。

主角斯特里克蘭的原型爲法國後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他們的人生經歷有許多相似點,如:同爲畫家,曾經都是經濟交易員,都拋棄了家庭去追尋自己的夢想,餘生在塔西提度過。

標題的含義很簡單,月亮是我們的夢想,六便士是我們實際生活。

先主要介紹一下內容:主角斯特里克蘭是股票交易員,有老婆,兩個孩子,過着中產生活。一天毫無徵兆的離開了倫敦,去巴黎。他在那過着窮苦生活,畫畫,用文章的話形容是:像被魔鬼上身了一樣。這個魔鬼當然是他的理想。

他後來離開巴黎,到了塔西提,和土著人結了婚,餘生在那裏過隱居繪畫生活。

這裏的情節讓人有些想不通,他爲什麼要拋棄這樣的幸福生活,要去過窮苦日子,他的回答是:我只是想畫畫,有什麼驅動我去畫畫。對於他來說,畫畫是他一種精神的追求,是他的理想,只要能畫上畫,他寧願過苦日子。“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歡的環境裏,淡泊寧靜,與世無爭,這難道是糟蹋自己嗎?與此相反,做一個著名的外科醫生,年薪一萬鎊,娶一位美麗的妻子,就是成功嗎?我想,這一切都取決於一個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取決於他認爲對社會應盡什麼義務,對自己有什麼要求。”這段話已經足夠解釋他這樣做的原因了。

但是有人肯定要問,就算這是他想要做的,萬一他失敗了怎麼辦?人生的道路各不同,絕大多數人會選擇寬闊平坦的康莊大道。然而,看起來好走的路不一定能通向真正的幸福。當然,選擇難走的路,也不一定會有收穫。然而,和只能獲得些廉價的`幸福的康莊大道比起來,相對艱險的小路上往往能找到別處所沒有的寶物。追求幸福的足跡,本身就是幸福啊!

斯特里克蘭的最後一幅畫是他在臨終前畫的作品,小說中將這幅畫描寫的非常神異,這點文字給人的震撼也是很大的。他的這幅畫,在結局因他的要求而被燒燬,這是他畢生的理想,作者認爲,這幅畫的境界是他的願望,他完成了他的夢想。所以我認爲這對於主角來說,這並不是一個悲劇,而是一個好的結局,人的最大理想完成了,那麼他就得到了幸福,無需低頭看着滿地的六便士,已凌駕於月亮之上,死而無憾。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0

六便士是英國價值最低的貨幣,代表顯示與卑微,月亮是這世上遙不可及的事物,可遠觀而不可褻玩,代表了無數人心中崇高的理想。

這是一本講述關於理想和現實的書,正如書中的毛姆所說,如果你忙於在地上尋找那六便士,你便不會看擡頭看天。

主人公斯特里克蘭在人到中年的時候,放棄了穩定體面的工作和溫馨舒適的家庭生活,瘋魔一般地踏上了學畫之路,從衣冠楚楚地證券經紀人開始流浪,而當現在的生活越背離原來安逸的生活環境,他就離自己的理想越近,靈感也不斷涌現。

當然徹底拋棄自己的肉身時,他精神中最有藝術氣質的一面終於通過他留在塔希提小島上的畫凸顯出來。

斯特里克蘭在塔希提島上貧病交加悲慘死去的一幕令人震驚,這和其留下的驚世名作被毀一樣讓人惋惜卻又無奈。

斯特里克蘭的行爲讓一般人難以捉摸,彷彿一直有一股冥冥中的力量讓他着了魔般走上作畫之路。

正如作家劉瑜所說“被夢想俘虜的人就是在追逐自己的厄運,”在斯特里克蘭的眼中,他的人生價值彷彿就是不顧一切代價,捨棄一切慾望,追求自己的夢想,這無疑是在他自己的人生中綻放了一場盛大的煙火。

在我讀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是感到駭然並且敬畏的。

在結尾處,斯特里克蘭將自己的畫作付之一炬的時候,我彷彿看到他以一個勝利者的姿態,踩着無數追名逐利之人的身軀,打破了一切世俗的枷鎖,身旁彷彿是高高在上的圓月。瞬間感覺到在主人公的面前,自己的一切世俗痕跡原形畢露,在一瞬間自己羞愧難當。

作者毛姆在作品中以第一人稱敘述斯特里克蘭的故事,看到了他因爲看清人性的寬容,讓我在羞愧之餘似乎又能找到一絲安慰。也許我無法拋棄手中的.便士,單純地仰望着空中的月亮。

但這是一個人的選擇,在我眼中,生活不只是一成不變的活着,也不是不顧一切地追逐心中的理想,也許我們能在兩者中找到一個相對平衡的方向,只要專注於此,付出努力我想便是好的。

當然生活中不能沒有便士,但也不能沒有月亮,沒有月亮的人生終將沉淪於便士的銅臭,我尊敬那些追求便士心懷月亮的人,也同樣對那些追求月亮的人報以祝福。

也許看完這部作品有許多人對於人生的選擇會有不同的看法,也許在一些人眼中,斯特里克蘭的所作所爲是完全自私自利的,不負責任的,也許在另一些人眼裏,斯特里克蘭的行爲是值得我們崇拜的;我想這些都無可厚非。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1

小說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爲背景描述了一位天才畫家的一生,由此引發出對人生的思考。

開篇先簡要描述了英國上流社會對藝術作品的追崇,然而都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虛僞、貪婪、自私,唯利是圖等秉性通過聚會、拍賣等形式展現無遺。隨後主人公斯特里克蘭德登場,出場方式卻是相當的不起眼,典型的社會普通人民羣衆的形象,妻子賢惠,家庭和睦幸福。但一切皆是假象,主人公斯特里克蘭德內心的追求是畫畫,完完全全被當時的社會已經家庭生活所束縛。爲了追求自己的理想,他做出了拋妻棄子的決定。在此過程中,其自私、冷漠、無情表現的淋漓盡致。一個人孓身來到法國後,過着悽苦無依的生活。這也反映了主人公內心之痛苦,追求藝術信念之堅定。

在法國,有位朋友叫戴爾克·施特略夫,極早便對主人公斯特里克蘭德有着極高的評價。爲此,不遺餘力的幫他。然而,斯特里克蘭德卻忘恩負義,霸佔其妻子,隨後又棄如草芥,可以說的上是禽獸不如,但其一切行爲的出發點也都是基於追求畫畫。由於與人結怨,主人公踏上了漂泊、乞討的生活。最終在塔希提找到靈魂的歸宿,精神的追求,並經人介紹,娶妻生子。

在此過程中,無論經歷什麼,主人公始終無法放下的就是自己對藝術的追求,強烈的畫畫慾望使他能夠克服一切艱難險阻,他不在乎金錢、名聲(拋妻棄子,忘恩負義,冷漠無情等等),展現給世人的完全就是一個病態的人格,可以說是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然而即使如此,仍然不忘初心。

主人公之所以能在塔希提找到自己靈魂的'歸宿,是因爲這裏環境清幽,最接近大自然的狀態。擺脫了世俗的一切困擾,又有自然環境的襯托,主人公內心追求的無拘無束的自由靈魂終於得以釋放,精神得以解脫。可以集中心力進行藝術的創作。所作的畫皆是展現自然、原始之美,卻也附帶着恐懼邪惡之意。既表現了內心對自由、自然的嚮往,又揭示了人性醜陋罪惡的一面。

小說言語之間含有邪惡反諷之意,部分觀點不表贊同。但值得欣賞的主題就是:人應該心懷理想,追求心靈的自由。正如文中的步呂諾船長所說,他和斯特里克蘭德其實一樣,都在追求美,只不過一個是藝術,一個是生活。我們更應該學習的是步呂諾船長的生活心態,積極樂觀向上,追求生活的美。不論艱難困苦,始終保持一顆熱愛生活的心。正所謂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戀!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2

“月亮與六便士”,聽起來就像一幅驚豔絕倫的畫: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卻偏偏擡頭看見了月亮。那一瞬間血液的凝固又沸騰,一瞬間彷彿獻上了靈魂,肉體凡胎浮生百態都成了枷鎖。那該是怎樣刻骨銘心的驚豔與永恆,經歷了巫山滄海,滿目所及自此非雲非水。

於是思特里克蘭德拋棄了工作和穩定的生活,拋棄了家庭妻兒,寧願忍受別人的誤會與詆譭,忍受流離飢苦的生活,毅然決然投入了繪畫的懷抱。不,不是忍受,忍受者證明在其中獲得痛苦,但思特里克蘭德毫不在意,他的目光甚至從未在這些困苦上停留過一秒。他滿心只有繪畫,他說他必須畫畫,“就如一個人掉進水裏,那麼他游泳的好壞都無關緊要,他要麼掙扎,要麼被淹死”。他的決然到了一種驚世駭俗的地步。他說愛情是一種病,他只在某些時候才需要一個女人;他說孩子即便餓死了也同他沒有干係;他無所謂所有人的厭惡與鄙視;他不能忍受任何桎梏,清除所有阻礙,即便遍體鱗傷鮮血淋漓。

思特里克蘭德逐月而去。我同許多人講思特里克蘭德,而這些人中大多數批判他的不負責任隨心所欲,剩下的大多誠懇的表示了他的勇氣令人欽佩。

當我們用現實的眼光思考思特里克蘭德,其感受不會比讀完百年孤獨好上半分:譬如月亮離地球足足36.3萬千米,還得是在近地點的時候。

如果說“月亮”是毛姆用的一個比喻,那麼本體可以翻譯成理想,但它卻是高於理想的理想:你渴望在後花園的游泳池邊喝着86年的拉菲,同美人談論着康德;或者在世界各地舉辦音樂會,被人們稱爲“現代的莫扎特”,都不重要,這些可能不是地上的'六便士,卻充其量只算得上是樓頂的英鎊。月亮是生命的意義所在,是巫山滄海,是畢生所求,是刻在骨頭中的。而泱泱四海八荒,上下近萬年,有多少人連生命中的月亮是什麼都不知道,遑論那剎那的驚豔與永恆。即便有幸得見,有多少人卻低下了頭,爲了生活和家庭,因爲恐懼與不安,寧願假裝沒有見過。那麼那麼多的人此生便沉溺於緩緩的溪流,無緣懸崖瀑布。

那麼,你可會棄了六便士,甚至英鎊黃金,一心逐月而去?只是在此之前,我只希望,能夠得見月的清輝灑滿青石的街道,像一幅美麗的畫兒。

睡前想:你可會棄了六便士,甚至英鎊黃金,一心逐月而去?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3

看完這本書的第一感受是:不敢苟同。主人公老思完美詮釋了“存理想,滅人慾”。

老思是一個英國的中產階級,老婆孩子熱炕頭都已經實現,但是忽然某一天,留下一張字條奔赴巴黎,潛心畫畫,從此不問家裏事,沒有愧疚,毫不猶豫,割斷一切聯繫。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爲了理想放棄一切。老思對於畫畫是不瘋魔不成活的,除了畫畫沒有其他事情能夠被他重視,即使是爲他生兒育女的女人,即使是把他拉回鬼門關的好友,即使是他的血親。甚至是作爲人所不能壓抑的慾望,在慾望得到紓解之後,便憎恨上了熱愛他的女人。

本書的結尾是,老思的畫作被後人認可,名垂千古,從藝術的角度上,他確實是不可多得的天才。

但是,天才首先也是人,個人認爲“不給他人帶來麻煩”是作爲人最低的要求。然而老思竟然在婚內和朋友之妻乾柴烈火,事後還不負責任,害得朋友家庭破碎,朋友之妻爲他殉情。單獨從作爲人的角度來看,這簡直是道德淪喪。

不知道是翻譯的原因,還是作者特別想突出老思能夠跳出世俗的條條框框,率性而活,敢於追求真我。

人作爲社會人(這裏的社會人不是現在的意思,是指具有自然和社會雙重屬性的人),不能割捨與他人各種各樣的聯繫,也不能漠視本來需要承擔的責任。

當我們談論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時,我們在想什麼。

當我們不能生存的時候,夢想什麼就是雪地裏的火柴,亮一下就沒了。所以,生存是第一要義。

有人說,我可以爲了理想放棄一切,你放P,當你連飯都吃不飽的時候,理想又遙不可及,你最好的'辦法就是先讓自己活下去,活下去,纔有實現理想的機會。

社會似乎總在教育我們,人必須經受苦難,才能成爲偉人。就連我們的國小課本上,幾乎都是如何經歷磨難,如何努力,如何堅持,然後就成爲了偉人。(比如司馬遷忍受宮刑著作《史記》,比如蒲松齡落第撰鉅著……可能這些例子並不恰當)過分強調了,忍過苦難的日子,幸福快樂的日子就會到來,就好像磨難和成功是雙胞胎一樣。

有時候,苦難之後可能是更漫長的黑夜,如果一個人放棄健康去接近理想,可能會跌入深淵(猝死的人那麼多,他們沒有機會去接近理想了)

其實,有些苦難是沒有必要的。如果理想暫時不能讓自己生存,請慢一點,等我們有一定的力量之後,纔有更多的機會去接近理想。

我只是想說,人生雖然挺短的,但是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在道德允許的層面做自己,充實豐富自己,能夠拾起地上的六便士,也能觸天邊的月亮。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4

《月亮與六便士》的主人公是查爾斯·斯特里克蘭,故事講的是一個一心追求藝術的畫家,斯特里蘭德,他原本是名股票經紀人,有着美滿的家庭,在外人眼裏他是個成功者,但對他而言其實不然。於是離家出爲了追求她心中的藝術、夢想,儘管他過的非常不好,最後病死在山林小屋中,但他也無怨無悔。

第一次看這個故事時,我感覺非常荒唐,無法理解主人公拋棄美好富足的生活,妻子與兒子,僅僅爲了去實現兒時夢想去當一個畫家。但在我第二次翻閱的時候,我漸漸理解了斯特里蘭德的想法,正如書中的他所說“男人的靈魂在宇宙最遙遠的地方遨遊,女人卻想把他禁錮在家庭收支多賬薄裏”。如果說做自己最想做的事,做自己認爲最有意義的事,生活在最喜愛的環境裏,寧靜淡泊、與世無爭,這難道是糟蹋自己嗎?與大多數的人不一樣的行爲,就被定義爲非正常人嗎?藝術沒有定義,應該尊重每個人的選擇,每個人的生活。滿地都是六便士的時代,只有他看見了月亮。那個理想、浪漫、純潔而無暇的月亮。

人活着的意義是什麼呢?是賺很多很多的錢嗎?我想應該不是!生活的意義大概是爲了追逐心中的夢想,義無反顧,勇往直前吧!哪怕頭破血流,也只爲了成就最真實的自己。

高曉鬆說:“誰都有苟且的時候,當我們低下頭去撿六便士的時候,也不要忘了擡頭去看看天上的月亮”。

我常常思考自己以後該追求怎樣的生活方式,小時候喜歡月亮,現在喜歡六便士,常常在兩者中矛盾,但是現在月亮與六便士我都要,普通的生活與理想可以兼容,我努力工學習努力工作,依然阻擋不了我認識新的朋友新的事物,閒暇時光我仍然可以追求我的.月亮。

對於理想和現實的博弈戰,永遠難做辯駁,因爲你我三觀不同,價值觀互異。但無論你我選擇哪條路,既已選擇,那就頭也不回地、堅定地走下去。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中,我們容易被他人的光芒閃暈、被生活的日常擊昏,忘記了心中的理想,那個屬於自己的月亮,這是可悲的,我不希望在某天夜晚枕在枕頭上思考生活時,對現狀感到恍惚,對未來感到迷茫,而後環顧四周,心生悲涼,我要不忘我的月亮,我要在滿是六便士的路上矢志不渝的追尋那個屬於我的月亮。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5

普通甚至平淡的生活不僅存在於小說中,而且事實上,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並非如此。雖然目前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跑船一直是一項艱苦的工作。孤獨,寂寞總會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伴隨着寂寞是無聊的。這種感覺是週期性的,當你到達時顯然有很多時間,但你不想做任何事情。

儘管船上的工作存在許多缺點,但事情是人爲的。你怎麼想,那你的業餘時間將如何生活?玩紙牌,下棋,唱歌等都是船上常見的娛樂活動。我不喜歡打牌,我也不喜歡玩遊戲。唯一的.愛好是吹口琴而不是吹得好,但沒有什麼害羞。而不是說我喜歡演奏口琴,不如說我想重新獲得我的愛好和愛好,因爲我的學習很重。同時,這也是一個消磨時間,驅走寂寞的好方法。

房間是我的私人空間,移動海景房,我不需要支付抵押貸款,支付水電費...購買食物和廚師等,並給它大廚。牀是我自己的世界,雖然還有一點點,但我怎麼能幸福!只是翻滾,剛從牀上滾下來,它有點疼。如果你與世隔絕,你必須付出代價。從移動海景房,您可以看到壯觀的日出或日落,或者像鏡子或巨浪一樣的海平面,以及雷鳴般的和不斷變化的天氣場景。如果你在甲板上幸運,你可以看到可愛,敏捷的海豚,甚至巨大的鯨魚。

一切都有兩面性。如果你無法改變它,最好找到一種適應方式。當你沿着匝道走下去並踏上回家的路程時,你會發現,你每天過的平凡生活比努力工作更加快樂和悲傷。

誰能想到查爾斯·斯特里克蘭,誰擁有穩定的工作和幸福的家庭,突然有一天他會在沒有任何警告的情況下多年放棄自己的生活去巴黎?每個人都認爲他因爲新的愛而放棄了他現在的生活,但事實是他來巴黎只是爲了追求他的理想 - 繪畫。然後開始了另一種幸福生活,伴隨着痛苦的生活。他一定發現他堅持某個時刻,一個晚上,並且總是追求他真正想要的東西,而埋藏在他心底的童年理想應該是他的一生。

我的朋友們,生活是一步一步,平淡無奇,他們再也不能給我帶來驚喜了,當我遇到他們時,我知道,他們會說:同樣的;甚至,甚至他們的愛情,卑鄙和無聊。我們就像一輛從末端到終點返回的電車,甚至可以計算出乘客的數量。生活安排得那麼好,我不禁驚慌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