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讀歐也妮葛朗臺有感(15篇)

觀後感1.52W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歐也妮葛朗臺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歐也妮葛朗臺有感(15篇)

讀歐也妮葛朗臺有感1

寒假期間,我到新華書店買了一本《歐也妮.葛朗臺》,仔細閱讀過後,我感觸頗深。

吝嗇的葛朗臺老爹什麼財都發,雁過拔毛,成了索繆城裏家喻戶曉的富翁。但他十分吝嗇,直到臨死前,他還想着把鍍金的十字架抓到手中,看了令人捧腹大笑。

書中有忠厚、老實的葛朗臺太太,有天真、可愛、善良的歐也妮小姐,還有邪惡、富有的負心漢夏爾等許多各色各樣的人物,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吝嗇而精明的葛朗臺老爹。

葛朗臺老爹愛財如命,一毛不拔。相反,他女兒歐也妮小姐卻視金錢如糞土,偷偷給她心愛的堂弟夏爾(還沒變壞)買幾顆糖,被父親發現了,父親大發雷霆。後來,歐也妮又揹着父親把自己的積蓄全給夏爾,資助他去印度,也被葛朗臺老爹發現了。愛財如命的葛朗臺火冒三丈,居然把自己的獨生女兒關了起來。當然了,這些例子不過是很小的一部分而已,葛朗臺老爹吝嗇的例子數不勝數。

當然了,話說回來,雖然我現在花錢也很小氣,與葛朗臺老爹有點類似,但是我深知花錢是要有目的的,盲目地花錢就是等於浪費,浪費等於犯罪。再說了,錢都是父母給的,亂花父母給的錢就屬“坑爹”之類的敗家子,沒什麼真本事?等到我大學畢業,自食其力之後,我會洗心革面,努力改掉小氣的毛病,重新做人!成家之後,如果我是葛朗臺老爹的話,我會善待傭人,關愛家人,把家裏裝修得漂漂亮亮的,該花錢的時候就花,讓家裏人都過上好日子,共享幸福生活,共享天倫之樂,當一位好父親。

所以,人不可以太吝嗇,不可成爲金錢的奴隸;也不可以隨心所欲地亂花錢,成爲“花花”公子,這是我讀《歐也妮.葛朗臺》最大的收穫。(楊 戈)

讀歐也妮葛朗臺有感2

《歐也妮?葛朗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小說最大的成就是塑造了一個吝嗇鬼典型。

這本書以歐也妮?葛朗臺的故事爲核心,老葛朗臺是其中性格最鮮明的人物。貪婪和吝嗇是他的主要性格特徵。在老葛朗臺眼中,金錢高於一切,沒有錢,就什麼都完了。文中對於他對於金錢的貪婪有着這樣的描述:他半夜裏把自己一個人關在密室之中,“愛撫、把撫、欣賞他的金幣,放進桶裏,緊緊地箍好。”臨死之前還讓女兒把金幣鋪在桌上,長時間地盯着,這樣他才能感到暖和。對金錢的貪得無厭使老葛朗臺成爲一個吝嗇鬼:儘管擁有萬貫家財,可他依舊住在陰暗、破壞的老房子中,每天親自分發家人的食物、蠟燭。爲了金錢,絲毫不念父女之情和夫妻之愛:在他獲悉女兒把積蓄都給了夏爾之後,暴跳如雷,竟把她軟禁起來,"沒有火取暖,只以麪包和清水度日"。當他妻子因此而大病不起時,他首先想到的是請醫生要破費錢財。只是在聽說妻子死後女兒有權和他分享遺產時,他才立即轉變態度,與母女講和。由於貪婪和吝嗇使老葛朗臺變得更加的狡猾和工於心計。對於每一筆買賣,他都精心算計,這使他在商業和投機中總是獲利。另外,他還經常裝口吃和耳聾來矇蔽對手。

老葛朗臺是巴爾扎克刻畫得最成功的吝嗇形象之一,已成爲法國文學史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的一個經典人物而廣爲流傳。老葛朗臺的貪婪和吝嗇雖然使他實現了大量聚斂財物的目的,但是他卻喪失了人的情感,給自己的家庭和女兒帶來了沉重的苦難。而他的女兒,歐也妮,是這部小說中最爲善良、純潔的一個人物,整部小說就是以她的悲劇人生爲中心線索的。她的美德在痛苦的生活和與老葛朗臺、夏爾、德?蓬風等人的對比中逐漸呈現出來,她所遭遇的人生苦難越多,周圍其他人物的虛僞、醜陋越突出,她的善良、寬容、慈愛也越顯分明。專橫、吝嗇的父親老葛朗臺給了歐也妮一個"黯淡而淒涼的童年",並且葬送了她的青春。

對她來說,生命中的唯一希望是期待中的愛情。爲了愛情,她毫不猶豫地拿出自己全部積蓄,資助戀人夏爾到海外去謀生;爲了愛情,她勇敢地反抗父親,不爲他的淫威所屈服。爲了愛情,她苦苦等待多年,終日思念、牽掛遠在萬里之外的戀人。但是,無私的愛換回的卻是無情的背棄。在海外發了財回來的夏爾貪慕名利,拋棄了歐也妮,想娶一位貴族的女兒爲妻。遭受巨大打擊的歐也妮獨自承受痛苦,而且以德報怨,依然寬容地對待夏爾,並拿出鉅款替夏爾還清了父債,成全了他與貴族小姐的婚事。這樣的愛情是純潔和高尚的。歐也妮對待金錢的態度也是與衆不同,超凡脫俗的。儘管她所擁有的財富不斷增加,但金錢對她來說既不是一種權力,也不是一種安慰。"她根本不把黃金放在心上,只在嚮往天國,過着虔誠慈愛的生活只有一些聖潔的思想,不斷地暗中援助受難的人。"對宗教的虔敬之情使她超越了個人的創痛,以慈悲之心善待世人。她用金錢去興辦慈善事業,而自己過着節儉、樸素的生活。

作者滿懷同情與讚美之情塑造了歐也妮,使人們在這個爲金錢遮蔽的黑暗世界裏看到了一抹亮色,與此同時,又不禁爲她作爲無辜犧牲者的命運感到同情。所以,她的悲劇是她身邊的人造成的。這出悲劇,沒有刀光劍影,沒有血與火,卻讓人讀完之後,爲歐也妮的悲劇的一生哀嘆,在哀嘆的同時,引發了讀者對於金錢觀的一連串思考。

讀歐也妮葛朗臺有感3

誰念西風獨自涼

——這沒有彼岸的深淵。

飛鳥無可渡,浮雲無可掠。

一、葛朗臺的財

“錢不是萬能的”是已經在人們的頭腦中形成的一個固定的價值觀。但不可否認,作爲對物質世界控制能力的數量化表現之一,金錢,確實能夠做到很多僅憑感情做不到的事情。

所以也就不難遇到像克羅旭、格拉桑家族的人,也不難發現那些爲了錢財而展開的種種勾心鬥角。

但是像葛朗臺這樣愛財如命甚至勝過生命的人,卻實在是社會中的少數。作爲歐洲文學四大吝嗇鬼之一,葛朗臺的一生都在堅持不懈地追逐金錢。甚至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他也不忘要把那個鍍金的十字架抓到自己身邊。“溫暖”這拜金狂冰冷空洞心靈的,不是兒女親情,而是那些冰冰涼邦邦硬的金路易。

這樣的行徑讓我覺得有點滑稽,

比起其他的“吝嗇鬼”們,葛朗臺最爲鮮明的性格特點就是狡黠。他不只是一個“小氣鬼”,他更像一個投機商。他很清楚如何能獲得更多的利益,即使面對妻女,他的心中也打着小算盤。

“他的感情只專注於吝嗇的樂趣和對女兒歐也妮的愛憐”。金錢已把他異化成鬼,親情都成了金錢的殉葬品,轉瞬成灰。他的情感只爲金錢而展現。所以他看着拿儂時,“那目光幾乎像父親看女兒一樣充滿慈愛”,“像望着金子那樣”望着歐也妮,並且爲佔了女兒便宜而沾沾自喜,得意洋洋。

而貪慾卻愈發地膨脹起來。對他而言,妻子是個百依百順的奴隸,可以做針線活,而且還有一大筆遺產;而周圍的追求者“不過是用來釣大魚的鐵鉤”;而女兒,除了遺產繼承人的身份之外,還是很好的用來釣金龜婿的魚餌。

可惜歐也妮讓他失望了。

二、歐也妮的情

像一個瑰麗的夢幻,查理就那樣飛翔般的落在她再難寐的夜中。

整日在“油膩的破爛堆”裏過日子的歐也妮,從來沒見過查理身上那些稀罕漂亮的東西,從來沒接觸過巴黎奢華糜爛的生活,自然也沒見過比查理更標緻比查理更文雅的男子。

所以她理所當然的,就對堂弟產生了一些仰慕,和一些自卑感。

她爲了讓查理吃好睡好產生了能與父親的威嚴相對抗的勇氣;她爲了討好堂弟而早早起牀梳妝打扮希望他不覺得自己難看。

觸到堂弟的指甲時不安的心境,面對他笑意盎然的眸光時赧然的別過頭去。在查理面前,歐也妮是那樣嬌羞地展現她的愛意。

隨之而來的查理喪父破產的消息縮減了他倆的距離,從此自卑便開始了無聲的隱匿,期待相守的願望從許多個夜裏溫柔地發芽。但查理要賺錢,要償還債務,要東山再起——再說,吝嗇鬼葛朗臺也不喜歡一個窮小子呆在家裏。

於是她把自己全部積蓄——她忽視了這一舉動所帶來的後果——送給堂弟作遠行的盤纏。查理回贈給他一個母親留給他的鑲金首飾盒。他們私訂了終身——請別擔心,當時並沒有近親不能結婚這一說。

然後查理帶着些許留戀,啓程到印度去了。

許多事情總是想象比現實更美,相逢如是,離別亦如是。緣於愛,成於苦。

然後的然後,歲月齒輪吱呀地傾軋而過,而查理一直沒有音訊。歐也妮因把金子送給了查理而招來父親的暴怒,母親從此一病不起,不久就告別了人世。

不久,歐也妮連父親也失去了,但她依然在等待愛人回來的那一天,日日獨自咀嚼着寂寞和回憶。

七年,不過只是春夏秋冬四季輪迴。

七年,卻是那麼多個寂寞寒心的日夜交替。

可他們之間早已經隔了個彼岸。

所愛的一切最終還是和流光一樣,看不見的流逝一如絕望。查理的來信悲酸地湮滅了昔日愛情最後的骨骸。

彷彿恍惚間一個轉身,斑斕的世界便如夢般碎了,徒剩她一個人孤單的站在一地的琉璃碎片中,不知如何從能把所有拼湊起來,重回當初。

讀歐也妮葛朗臺有感4

最近,我讀到了一本名著,是由法國作家巴爾扎克所著,該書名爲《歐也妮·葛朗臺》。

這本書主要以守財奴葛朗臺的家庭生活和剝削活動爲主線,以歐也妮的愛情和婚姻悲劇爲中心事件。主要講述手藝人箍桶匠葛朗臺成爲生意人後成家立業,積攢了許多錢財。他的女兒歐也妮也迎來了一個春天——遇到表弟夏爾。兩人情投意合,但最後夏爾卻離開了歐也妮,而葛朗臺最終看着金幣死去,歐也妮身爲葛朗臺唯一的獨女最後繼承財產,故事以一個悲慘的結局收尾。

在這本書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本書的女主人公——歐也妮。我從她身上發現了許多優點:她勤儉節約,懂得精打細算;她善良,執着;她關心身邊愛她的人和她愛的人,她願意爲別人而付出……再聯想到自己,雖然有時也能向歐也妮合理存款,但卻不懂得理財,不能真正的把錢花在刀刃上,所以我的小金庫中的存款葉一雨不服一日的如流水般減少。再看看善良的歐也妮看到路邊的乞丐都會拿出一枚經歷,可現實生活中,當自己看到那些街頭淪落的人們總是無動於衷,熟視無睹,暗地裏是對那些身體不健全的人指指點點。

該書的情節看似平淡無奇,但作者以高超的藝術手法、深刻的藝術洞察力寫出了一部“沒有毒藥、沒有尖刀、沒有流血”的悲劇。讓我感受到在西方舊時代人民對金錢、地位、權利的追求。以及守財奴和那些對金錢、地位、權力的膜拜者們的醜惡嘴臉。

這本書讓我從中明白了許多道理,同時也開闊了自己的知識面。我也希望新時代的人們不要因爲金錢和地位的誘惑而陷入歧途。

讀歐也妮葛朗臺有感5

讀罷法國作家巴爾扎克所寫的長篇小說《歐也妮.葛朗臺,嗅聞着書所散發出的縷縷墨香,我陷入了沉思:有錢與地位真的好嗎?

該書講述了慳吝精明的千萬富翁老葛朗臺,有一位天真可愛的獨生女兒歐也妮.葛朗臺,她愛上了老葛朗臺的侄子一一一個破產落魄的男青年(夏爾.葛朗臺),爲了資助他闖天下,她把所有的金銀古幣全部贈予他,從而激怒愛財如命的父親。父女之間發生激烈的衝突,嚇得膽小慈祥又富有的賢淑母親一病不起。可是在期盼中喪失父母、損耗青春的癡情姑娘,等來的卻是負心漢的歸來後另尋新歡。

在整部書中,黑白對比十分明顯。與老葛朗臺的愛財如命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歐也妮的聖潔善良。老葛朗臺爲了發財,把親情置於腦後,不關心女兒與太太,不肯多花一分錢。歐也妮那聖潔善良的價值觀在他們這個金錢統治的家庭裏,只有遭到無情的踐踏蹂躪。葛朗臺太太死時心懷坦蕩,因爲死對她來說意味着終結。一切都終結,不必再受老葛朗臺金錢壓迫的統治,但她最擔心的還是歐也妮.葛朗臺。

這本書裏含有金錢與親情的搏弈,在老葛朗臺得知女兒把金幣送人後,大發雷霆,不顧親情,毅然把女兒關了禁閉。當他看見了夏爾的金針線盒時,欣喜若狂,立刻把女兒放了出來。由此可見,在老葛朗臺的心目中,親情遠不如金錢重要。

老葛朗臺的一生純粹爲金錢而活,在他的眼中,親情不值一提,淡泊得無與倫比,成爲了金錢的奴隸。

讀完這本書,我明白了:金錢可以使鬼推磨,沒有錢寸步難行,但有錢也不能忘了親情,親情遠重於金錢。

讀歐也妮葛朗臺有感6

平平淡淡的生活伴隨她走過了二十多個春秋,直到花季的她遇到了令人心動的他。歐也妮的生活被查理打破,愛情的種子在心中萌發。她爲他學會了冷靜,學會了反抗。但正如鄉村郊野的花朵一般,歐也妮的心靈太過於純潔與美好,她把世界想的像她一樣單純。因爲她沒有被世俗所玷污,沒有被金錢所束縛,沒有過於陰暗的城府,就這樣輕易的將一生的愛獻給了這個巴黎的放蕩公子,併爲他等待數年。

查理成功了。他有了家產,儘管十分骯髒,但他毫不介意。青年時僅存的一點良知,在生活的困苦中也消磨殆盡了。爲了錢財、名聲與地位,他早已將那朵曾爲他在嚴冬不顧一切盛開的薔薇花拋之腦後了。最終卻在自以爲是的心理下,得到了一個哭笑不得的結果。

命運總是公平的,上天一直都注視着人間的一切。就在衆人費盡心機想要將歐也妮生命中所有的黃金奪走時,上帝卻將他們早早地帶去了天堂,把大堆的金子丟給了只嚮往天國的女子。歐也妮獨自一人,孤單而又高貴的端坐在淒涼的廳堂上。

也許有人認爲她是不幸的,因爲情感的背叛,父親的吝嗇,母親的離世------命運似乎一直在捉弄這個可憐的姑娘。但我說,她是幸運的,愛的逝去讓她清醒,父親的吝嗇令她學會節儉,而她那一生慈愛卻又不幸的母親,教會了她如何在信仰之下誠實地生活。

她失去了很多,但她得到的更多。在曲折的人生之路上,她由無知變爲無畏,從平凡變得高貴。她的靈魂在坎坷的天堂之路上,沒有染上一絲塵埃,反而因那天使的光芒變得愈發純潔與高尚。

她慷慨解囊:修學堂、撥善款------將父親視爲生命的金錢獻給了公益事業,挾着一連串的善行義舉勇敢前行。心靈的偉大,抵消了她教育的鄙陋和習慣的苛刻。

一帆風順是人們的祝願,但那並不是真正的生活;一路平安是人們的期盼,但總會有人先我們而去。不要奢求無風無浪的生活,因爲那是懦夫纔有的渴望;不要祈禱平淡如水的生命,因爲那是無知者的癡想。

我們要學會在風浪中拼搏,在暴雨中前行,在曲折的生活中變得堅強。

讓我們像歐也妮一樣,乘着心靈的航船,揚起信仰的白帆,用靈魂擺渡,用曲折來講述生動燦爛輝煌。

讀歐也妮葛朗臺有感7

這本書中的許多細節都描寫得非常細膩,生動地將葛朗臺小氣、吝嗇的形象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使我在閱讀過程中也因那細膩的描寫而感到驚喜,爲那書中所凝成的主詣與啓示而陷入深深地沉思。

從那歐也妮最後對父親的態度就不難發現葛朗臺的小氣、摳門。印象最深的有這樣幾段:第一個是葛朗臺在臨死、迴光返照之際,竟試圖將一個金制的燈盞搶在手中,眼中竟還閃着貪婪的光,飛速地撲向那金制物品,可還沒碰到就斷氣了。這一段的內容一直在腦中縈繞不去。從葛朗臺就連臨死前還不忘黃金的表現,體現出葛朗臺那深入骨髓的拜金與嗜錢如命。人們都說“錢乃生外之物”,而葛朗臺卻將金錢看作了自己的靈魂。

印象較深的第二段也是最令我氣憤的一段。葛朗臺竟爲了那區區一點金幣而關了女兒,對其不管不問,更甚者是就連歐也妮的母親也因此病重不起,也並非真正在意,歐也妮母親的最後時刻,葛朗臺眼中盡是悔恨,可眼中、心中的悔,不是因爲愛,而是因爲錢,這令我很是心痛。最後,葛朗臺竟放了女兒,並努力做好慈父形象也只是爲了討好歐也妮,使其放棄遺產。殊不知的是,這種行爲在女兒眼中是多麼的可笑。因爲女兒是愛父親的,可父親的眼中只有錢,沒有親情,這一段令我心酸難耐。試想難道今天的社會也如此嗎?重利而忘義,人心一天比一天淡薄,每天的工作、奔波只爲了一個“錢”字,甚至連微笑這些示愛的方式也成爲了賺錢的手段、途徑。心中無愛,錢又到底有何用?人沒了感情還是人麼?恐怕動物都不如。

這部小說,讓我深深的反思“錢”與親情的關係,從葛朗臺對親情的漠視,對金錢的狂熱,不禁使我聯想到當今社會很多人爲了錢而出賣自己的感情,出賣自己的肉體、靈魂,爲了錢任別人踩踏自己的自尊;令我聯繫到了當今,人們的眼中都已蒙上了淡漠而又冰冷的色彩,物慾、金錢都將他們原本充滿光澤熱情如火的雙眸給遮蓋,只留下灰濛濛的色彩。

這部小說中的很多人物一生都被金錢所奴役。故事中還有一個情節令人心涼:曾經的查理是真正愛着歐也妮,可後來呢?當他初次接觸到金錢帶來的那至上無邊的快乾時,當沉醉在紫醉金迷的世界中,可曾想到那座寂靜的莊園中苦苦爲他守候的歐也妮,可曾想到那位純潔而又天真的小姑娘的傾力相助和濃濃的愛戀?

很多年輕的學生興許看到這篇文章時會拍拍胸口豪情萬丈地說:“我絕不會爲金錢所迷惑,我視金錢如沙粒。”諸如此類等等的話語。可當他們真正步入複雜而瞬息萬變的社會時,受到無數次傷害被磨礪得如鵝卵石一樣圓滑後,還會想起那一刻年輕和稚嫩的話語麼?誰還敢說在八面玲瓏地穿梭於酒席和各種晚宴的時候,心中想的不是金錢和權勢?又有多少人還能履行當年那看似堅固不可摧毀卻比泡沫還夢幻而脆弱的誓言?又有幾個真正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讀歐也妮葛朗臺有感8

有着金錢,是每一個人現有的衝動,以便本人生活,以便賺錢養家,亦或是以便博得名利。許多 人一生的關鍵便是金錢,總是以爲有錢了就擁有一切,因此忽視對親戚家人的關注,捨棄出門度假旅遊散散心的機遇,所有思緒僅有掙錢,在她們內心,錢比情更關鍵。葛朗臺便是那麼一個人,一輩子愛財如命,直至臨終時還牽掛着黃金。他的那顆裝滿金錢和利益的心摧毀了寵女一生的幸福快樂,這不僅是歐也妮一個人的不幸,也是全部拜金主義社會發展的不幸。

荷蘭抨擊現代主義文學大師巴爾扎克營造了葛朗臺這一吝嗇鬼品牌形象,爲讀者敘述了一場沒有腥風血雨的戰事、一種一生緊緊圍繞金錢的生活、一副因金錢而越來越貪慾的卑鄙無恥。這本書不但給與讀者內心的震撼人心,更造成全球讀者的思考:難道說金錢就那麼關鍵嗎?難道說爲金錢努力的疲倦比與親人平平淡淡生活的幸福快樂更關鍵嗎?

拜金主義像一陣嚴寒,讓本來激情的心越來越冷淡。拜金主義更像一隻蛀木蟲,腐蝕着大家心裏的情感,最終只剩餘金錢和利益。葛朗臺就是一個被蛀木蟲腐蝕了心裏的人,全部人們需有的同情在他內心已蕩然無存。看見因亡故而失聲痛哭的夏爾,葛朗臺就說:年青人真沒本事,把死屍都看比錢還重!一句沒什麼感情的話,讓讀者的心都涼了。很多人以便追求完美利益,每日必須帶著面罩生活,表層上是另一方的最好的朋友,私底下確是爾虞我詐的對手。

實際上,金錢並不等於幸福快樂。相關生物學家幹了一個時間長期的試驗,伴隨着社會發展的發展趨勢,大家賺錢的機會愈來愈多,有着的財產也愈來愈多,但是大家的幸福感並沒有顯著升高,反倒越降越低。社會在發展,大家的愛慕虛榮也在發展趨勢,老想把最好是的物品佔爲己有,考慮地看見他人投去的羨慕嫉妒的目光。以便這種無足輕重的愛慕虛榮,追求完美金錢的大家一直無法得到考慮,最後深陷了拜金主義的谷底,與親人盆友的分歧也從而進行。

爲何不把金錢利益看透一點,對生活多一些考慮。多花一點時間陪伴家人,而不是忽視溫暖的真情;多花一點時間結識益友,而不是增加追求完美利益的對手;多花一點時間享有生活,而不是承擔掙錢的工作壓力。不妨一試呢?

讀歐也妮葛朗臺有感9

《歐也妮·葛朗臺》講述的是老葛朗臺嗜錢如命的特點和父女因錢而引發的糾紛,反映十九世紀初法國外省生活,主要描寫資產階級家史和當時的人情關係。這篇小說成功塑造了一個嗜錢如命和極端吝嗇的葛朗臺,他是法國大革命後起家的資產階級爆發戶,靠投機革命發了財,他對金錢的態度讓我不由得思考一個問題,金錢真的那麼重要嗎?《茶花女》中有句名言:金錢是好僕人壞主人,金錢不是萬能的。錢能買到牀鋪,卻買不到安睡,錢能買到補藥,卻買不到健康,錢能買到食物,卻買不到胃口,錢能買到書籍,卻買不到知識,錢能買到鐘錶,卻買不到時間,錢能買到答案,卻買不到成績,錢買不來生命,買不來成功,買不來情感,買不來青春,終有一天,眼前的財富和名利會煙消雲散,沒有昇華成永恆。

人的一生有很多東西比錢更重要!如友誼、親情和人格,這些都需要自己去探索創造。《紅樓夢》中的賈寶玉生在一個極爲富貴的家庭,過着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但他終究逃不出封建禮教的束縛,沒有自由。光緒,沒有勇氣衝破封建倫理思想,他一生是一個悲劇,空有多少黃金白銀,終逃脫不了慈禧的控制。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錢是物質生活的基礎,有錢就能生存,如果身無分文連命都保不住還談什麼高尚的金錢觀。

一項面向大學生的調查再次顯示了當代社會人們對金錢的過分依賴。《金錢心理問卷》由、錢是成功的象徵、錢代表我的成就和錢反映了我的成果等問題組成,受訪者按照實際選擇非常重要、不重要和無意見其中一項。自我價值問卷以假設情景爲例,假如剛剛得到一筆一百萬美金,讓同學選擇如何去花,結果顯示,目前在校大學生,金錢心理大致可分爲金錢冷漠者、金錢崇拜者、金錢豁達者和金錢拒斥者。其中,金錢豁達者和金錢冷漠者佔據比例高達60%,這些人往往較冷靜的把錢看作身外之物,然而,有28%的金錢崇拜者和10%的金錢拒斥者,他們缺乏現實體驗,帶有理想主義色彩。

金錢不等於人生價值,論語有曰:寶貴如何求,雖執鞭之士,吾亦爲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飯蔬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亦。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在改革開放的今天,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發生着深刻變化,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才能過好金錢關。比爾蓋茨曾說過:我只是這筆財富的看管人,我需要找到最合適的方式使用它,這位世界首富沒有私人司機,公務旅行不坐飛機頭等艙,衣着也不講究名牌,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他對打折商品感興趣。他並不是守財奴,他可以爲慈善事業捐出幾億美金,還曾表示在有生之年他把95%的財產捐出去。許許多多的案例表明:金錢是人類的創造的,併爲人類報務,人類應當是金錢的主人,而不是金錢的奴隸。

我們對金錢應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讓金錢發揮它的作用。

讀歐也妮葛朗臺有感10

《歐也妮葛朗臺》是巴爾扎克筆下的十九世紀法國。《歐也妮葛朗臺》的故事沒有駭人聽聞的事件,沒有絲毫傳奇色彩。這是一出“沒有毒藥,沒有尖刀,沒有流血的平凡悲劇。”在巴爾扎克的作品中主宰一切的是金錢,葛朗臺老頭的形象便體現了金錢的主宰力量。

其中塑造的葡萄園主葛朗臺,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吝嗇鬼。在他的眼裏,根本就沒有親情,友情,只有金錢。甚至因爲,歐也妮花了屬於她自己的錢,也要讓她喝涼水,吃麪包度日很久。就在生命即將結束的時候,也不忘盯着他所有的財產。都開始舉行葬禮了,當金耶穌靠近他時,還起來抱住,不忘囑咐他女兒向他報賬。

歐也妮是這篇小說的主人公,同時,她也是一個,擁有這悲慘命運的人。吝嗇的父親無時無刻不在壓迫着她,體貼的母親也去世了,在不恰當的時候愛上了破產的堂弟——夏爾,並且等了他七年,還是被他拋棄了。嫁給了自己不愛的人,丈夫在結婚沒多久就去世了,成了一個可憐的寡婦。

全文以歐也妮的婚事爲線索,以大量筆墨描繪金錢的威力,畫龍點睛的一筆卻是指出金錢拜物教的荒謬,指出金錢固然給人帶來權勢,卻不能給人帶來幸福。至少,在人類的感情領域,金錢是無能爲力的。葛朗太稱雄一世,積累了萬貫家財,一文也帶不進墳墓,除了一種虛幻的滿足感,可以說一無所獲。在巴爾扎克看來,葛朗臺的聚斂癖,是當代社會的一種情慾。向歐也妮這類心地單純的姑娘,金錢與她既不是一種需要,也不是一種慰藉,只有人性已經異化,完全爲貪慾所支配的人,纔會將金錢視爲人生的最高需要。

葛朗臺老頭的吝嗇和對金錢的癡狂,在書中隨處可見:“至於僕人拿儂,一年的工薪只有60法郎,她在葛朗臺家辛勤勞作了30年,只是在第20年上,葛朗臺才痛下決心賞了她一隻舊錶,那是她到手的唯一禮物。可憐的拿儂老是赤着腳,穿着破衣衫,睡在過道底下的一個昏暗的小房間。”看在20年工作的份上才忍痛割愛,作出決心,好象是件要他的命,喝他的'血,抽他的筋的決定——送拿儂一隻舊錶。除了這些葛朗臺還對自己的親人吝嗇:“儘管葛朗臺家財萬貫,然而他的開銷卻很節省。他從來不賣肉、蔬菜和水果,這些都由佃戶替他送進柴房。他什麼都節約,連動作在內。每頓吃的食物,每天點的蠟燭,他總是親自定量分發;每年十一月七年級堂屋裏才生火,到3月31日就得熄火,不管春寒和秋涼;他給妻子的零用錢每次不超過6法郎;多年來給女兒陪嫁的壓箱錢總共只有五六百法郎;”“不覺新年到了,葛朗臺照例要女兒把她的全部金幣拿出來欣賞一番,歐也妮只好說金幣沒有了。

父親一聽,火冒三丈,猜到她已把金幣送給了查理,大罵女,並決定把她關進房裏,只給冷水和麪包。”這時的葛朗臺知到女兒將自己的金幣送給查理,他愛錢如命的本質戰勝了親情,將自己竟有的女兒送進了閣樓,讓她在那過着生不如死的生活。“1822年10月,葛朗臺太太平靜地死去。太太屍骨未寒,葛朗臺便請來克羅旭要歐也妮在財產文契上簽字,放棄登記,全部財產歸父親管理,女兒只保留虛有權,歐也妮一點也不明白,就在文契上籤了字,父親這才放了心。”自己的妻子還才安息,他卻爲了遺產到處奔波。“晚上,葛朗臺來到太太房間,正巧碰上母女倆在看查理母親的肖像,葛朗臺一見金匣,就像一隻老虎撲向一個睡着的嬰兒一樣抱住不放。”貪婪、狡黠、吝嗇,金錢是他唯一崇拜的上帝的品質在此表顯得無疑。與父親相比歐也妮表現得十分慈愛,善良。辦了不少公益事業:建了1所養老院、8處教會國小和一所圖書館。

書中的人物都有着自己的個性,但是從他們身上也可以找到當時社會的影子。貴族階級日趨衰落,“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園詩般的關係全都破壞了”,代之而起的是飛揚跋扈的資產階級暴發戶和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金錢勢力。以及柔弱的婦女,她們安於現狀。

讀完此書我不得不感嘆資本家的發家史,是一本糅合着血淚的屈辱史。

讀歐也妮葛朗臺有感11

《歐也妮·葛朗臺》是法國作家巴爾扎克筆下的作品,刻畫的是資本主義社會下的法國,當時一個叫索漠的城市中發生的事情。

主人公之一老葛朗臺,即歐也妮·葛朗臺之父,但作者更願意稱其爲“箍桶匠”或是“葡萄園主”。爲什麼呢?因爲這位有名的守財奴從前是個箍桶的,後來又改種葡萄了,這使他積累了一部分資本。而後,他通過一系列市場投機和類似詐騙的勾當,招來了自己幾百萬法郎的資產。

但他自己不用這些錢,他把錢換成金子堆在地窖裏,每天看上一眼便心滿意足。他寧可自己的財產在家中變爲一堆堆的塵土,也不願意在麪粉沒變成石頭之前去救濟一下那些飢餓難忍的窮人,他的內心已如同地窖中的麪粉一樣堅硬,像倉庫中麻布一樣腐朽,他的靈魂已被冰冷的物慾冷卻到了零點。他只許自己的僕人拿儂在自己的咖啡裏放兩塊糖,不許多放。在他弟弟破產自殺,侄子遠渡印度經商時,他只捨得花極少的錢作侄子的路費……

這個在巴爾扎克筆下的守財奴被列入文學史上四大守財奴之一,論時間,是四者中最末一位,但論守財程度,決不亞於另三者。這個守財奴爲什麼會出現?另者,後來他侄子從事奴隸貿易後,爲什麼變得六親不認,只認得錢了?

這一切都要歸功於金主義思想。把錢看得太重,以至於似老葛朗臺一樣斂財、守財,這已經把拜金主義修煉得爐火純青了。小說中作家用了相當多的細節來刻畫:葛朗臺臥病時,他的女兒歐也妮在桌上放開幾枚金路易,老頭兒就像剛學會看的孩子傻盯着同一件東西,定睛看那幾枚金路易,一看就是幾個小時;他也像孩子一樣,不時露出一個吃力的微笑。“這東西暖我的心窩”,他喃喃說道,偶爾臉上還露出一種無比舒坦的表情。臨終時,“神甫把鍍金的十字架送到他脣邊,給他親吻基督的聖像,他卻做了一個駭人的姿勢想把十字架抓在手裏,這一下最後的努力送了他的命。”

巴爾扎克對於當時猖獗一時的拜金主義的出現給予了無情地批判,雖然誇張地塑造了一個葛朗臺的形象,但仍有現實意義,他告訴我我們的是:對於錢,我們不能看得太重,以至於除了金子以外什麼都不認得了。

讀歐也妮葛朗臺有感12

《歐也妮葛朗臺》是法國批判主義小說家巴爾扎克創作的長篇小說,收錄於《人間喜劇》。小說敘述了一個金錢毀滅人性和造成家庭悲劇的故事,圍繞歐也妮的愛情悲劇這一中心事件,以葛朗臺家庭內專制所掀起的陣陣波瀾,家庭外銀行家和公證人兩戶之間的明爭暗鬥,歐也妮對查理葛朗臺傾心相愛而查理背信棄義的痛苦的人世遭遇三條相互交織的情節線索串聯小說。

小說最大的成就就是塑造了一個吝嗇鬼典型。巴爾扎克選取了一系列典型好處的細節來表現他的慳吝性格。

對金錢的貪得無厭使老葛朗臺成爲一個十足的吝嗇鬼;儘管擁有萬貫家財,可他依舊住在陰暗的老房子裏,每一天親子分發家人的食物,蠟燭。

貪婪和吝嗇使老葛朗臺成了金錢的奴隸,變得冷酷無情。爲了金錢,不擇手段,甚至喪失了人的基本情感,絲毫不念父女之情,夫妻之情。

伴隨貪婪和吝嗇而來的是老葛朗臺的狡猾和工於心計。對於每一筆買賣,他都精心算計,這是他在商業和投機中總是獲利。另外,時常故意裝口吃和耳聾是他矇蔽對手的有效武器,老葛朗臺的貪婪和吝嗇雖然使他實現了超多聚斂財物的目的,但是他卻喪失了人的情感,異化成一直明白吞噬金幣的巨蟒,並給自我的家庭和女兒帶來了沉重的苦難。

老葛朗臺是巴爾扎克刻畫得最成功的吝嗇鬼形象之一,已成爲法國文學史上的一個經典人物而廣爲流傳。

讀歐也妮葛朗臺有感13

一直以爲金錢是身外之物,卻從沒想過金錢與人性有關,更沒想過金錢會與人性發生衝突、金錢會摧殘人性!直至讀了《歐也妮葛朗臺》。

讀罷這篇小說,不免感到痛心。也爲老守財奴葛朗臺的富有但爲人吝嗇,更爲克羅旭和格拉桑兩家爲金錢而向歐也妮小姐獻殷勤,不僅爲夏爾爲金錢而負歐也妮而娶醜女;還爲長腳拿儂對主人的忠誠,還爲葛朗臺太太的溫柔與忍耐,更爲歐也妮的癡情、純潔與善良!

是的,金錢確實可以腐蝕人性、可以摧殘人性。吝嗇鬼葛朗臺和他的侄子夏爾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這兩個人真不愧有葛朗臺家族的血統——一樣的貪婪、一樣的只認錢不認人、一樣的沒人性!他們哪裏還是人?他們分明就是兩具認識錢的屍體!分明就是兩個會打算盤的魔鬼!分明是兩條只會吞錢的毒蛇!

但是,金錢並不可以腐蝕和摧殘所有的人性。善良純潔的歐也妮母女,還有那個忠實的女傭、長腳拿儂就是最好的證明!

正如做一件事,有利必會有弊。社會也是如此,既有醜必有美、既有惡必有善、既有貪婪則必有奉獻!《歐也妮葛朗臺》通過對比的手法增加了作品的藝術效果:一方面描寫某些人是如何被金錢摧殘了人性,這些人又做了哪些沒人性的事;一方面又描寫了某些人不爲金錢所動,這些人又做了哪些令人讚歎的事。醜與美、惡與善、貪婪與奉獻相對比,醜的更醜、美的更美,惡的更惡、善的更善,貪婪的更渺小、奉獻的更偉大。

用“金錢與人性的衝突”來概括《歐也妮葛朗臺》的主題是再合適不過的了。因爲整篇小說講的就是:金錢摧殘了人性,同時金錢也塑造了人性。

好一個衝突啊!

讀歐也妮葛朗臺有感14

《歐也妮·葛朗臺》這本書通過書中的男主人公葛朗臺和他的侄兒的發家史,揭露了資本主義的罪惡和資產家的貪婪本性。講述了女主人公歐也妮的單純、善良。

葛朗臺老頭是一個擁有百萬財產的人。他一整天都在想着該怎樣才能撈到更多的錢。他在處理商務時從不立即說“不”或“是”。再小的買賣,他也會久久地思來想去。經過狡詐舌戰,對方無意中說出的祕密還會自認爲是絕對守口如瓶。金錢毀滅了葛朗臺老頭的天良,他待他的妻子如同奴隸。像這樣的人,他並不是金錢的主宰者,而是金錢的奴隸。這種人在生活中有很多,他們不願意體現出貪婪的本性,體現出來的是一種虛僞的善良。

查理是葛朗臺老頭的侄兒。他的父親因爲破產而自殺了。他通過販賣中國人、黑人、燕窩、兒童、藝術家等,通過大規模的放高利貸,又通過偷稅、漏稅、走私,在南美聖多瑪島上賤價購買海盜贓物,然後運到缺貨的地方,發了不義之財。巴爾扎克筆下的查理,是如此的恐怖,讓人不可思議,世界上竟有這樣的人,難道他還會心平氣和的過日子嗎?他用的出這樣骯髒的錢財嗎?

歐也妮是葛朗臺的女兒。她母親死後,葛朗臺便馬上要她放棄繼承財產,她也欣然答應了。她得知她心愛的查理背叛了她,她沒有去報復,而是默默地忍受痛苦。

人的種類還真是多!有的善良過度,老是被別人欺負;有的心狠手辣,到最後又後悔莫及。如果有人問我什麼最難做,我一定會不假思索地回答:人最難做!做好人、爲他人着想,別人卻在背後捅你一刀;做壞人、陷害別人,又違背了自己的良心。在生活中,有時候,有種事情迫使你這麼做,但是你又於心不忍,這就是一個重要的抉擇。好人做不得,壞人更做不得!做好人要有個度——做個智慧型的好人!

讀歐也妮葛朗臺有感15

許許多多文學人物形象,給人以同情,給人以感動,給人以教誨,給人以思考,給人以啓迪。

在我看過的名著中,法國批判現實主義大師巴爾扎克在《人間喜劇》中塑造的守財奴形象——葛朗臺,真正讓我深思。在《歐也妮·葛朗臺》中作者入木三分地揭露了“當時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利害關係、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其中的葛朗臺老爺卑鄙狡詐、貪婪兇狠、吝嗇刻毒。在看完這本書,我對其中葛朗臺老爺深表遺憾與同情。在他眼中,人活着就是爲了獲取更多的金錢,人與人之間也只不過是金錢的關係。他貪婪、狡黠、吝嗇,金錢是他唯一崇拜的上帝,獨自觀摩金子成了他的癖好,“他半夜裏瞧着累累的黃金快樂得不可形容,連他的眼睛都是黃澄澄的,染上了金子的光彩。”臨終前也不忘吩咐女兒看住金子。

他做起生意來是個行家裏手,常裝口吃耳聾,誘使對方上當受騙而自己穩操勝券。葛朗臺會利用一切機會,不擇手段地擴充財富———控制市場、哄擡物價、坑害同行、做黃金買賣、搞公債投機、做股票生意,無所不用。正像文中所說“他像老虎、巨蟒一樣地躺在那裏,他把俘虜打量個半天再撲上去,張開血盆大口的錢袋,倒進大堆的金銀。、然後安安寧寧地睡覺,在索漠城,個個都被他鋼鐵般的利爪乾淨利落地抓過一下。”總而言之,他是個十惡不赦的經濟販子。他沒有朋友。他所謂的朋友只不過是他在生意上的利用對象。在家裏,他對僕人嚴厲苛刻。僕人拿儂,一年的工薪只有60法郎,她在葛朗臺家辛勤勞作了30年,只是在第20年上,葛朗臺才痛下決心賞了她一隻舊錶,那是她到手的唯一禮物。葛朗臺老爺爲了錢六親不認:他給妻子的零用錢每次不超過6法郎;多年來給女兒陪嫁的壓箱錢總共只有五六百法郎,平時只要女兒吃清水面包;弟弟破產他無動於衷;侄兒求他,他置之不理。

他家財萬貫,但開銷節省,每頓飯的食物,每天點的蠟燭,他都親自定量分發。每年十一月七年級堂屋裏才生火,一個月後就得熄火,不管春寒和秋涼;他從來不買肉、蔬菜和水果,這些都由佃戶替他送進家裏。他什麼都節約,甚至連動作在內。對於葛朗臺吝嗇的例子數不勝數,比如樓梯極不結實,家人差點摔跤,他居然說:“你們啊,你們就不會把腳落在還結實的角上!”這實在是無稽之談。葛朗臺老爺的致富史無疑是資產階級血腥掠奪的罪惡發家史的一個縮影。記得“人生就是一場交易”是這個守財奴的一句名言。讓人感到可悲的是,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人,他們說什麼多拿多幹,少拿少幹,不拿不幹,甚至還提出,一切向“前”看。於是出現了這樣許許多多的怪事:有人落水了,救人的人先要在岸上講價;有人出巨資,著名演員也毫無顧忌地做非法廣告……這種交易甚至滲透進校園,出一塊錢請人替自己做一次作業的鬧劇已不是新聞。

人生真的是一場交易嗎?答案無非是不。即使是在金錢至上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有許多高尚的人不願做金錢的奴隸,而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像居里夫人毅然拒絕當富翁的機會,向全世界公開了鐳提煉的方法,爲實現以科學造福人類的理想做出了實際的努力。我想這樣的精神境界,是那些鑽在錢眼兒裏的人所無法理解的,也永遠無法企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