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我們仨》讀後感合集15篇

觀後感6.61K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們仨》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我們仨》讀後感合集15篇

《我們仨》讀後感1

自古以來,緬懷逝者的文章多如牛毛,從向秀的《思舊賦》到潘岳的《悼亡詩》,從“貧賤夫妻百事哀”的沉痛到“當時只道是尋常”的哀婉,睹物思人、觸景生情,每一篇都以它自己的方式宣泄了悲傷,每一篇都有它自己的動人之處。而我從未見過一篇像《我們仨》這樣的祭文,如此渺茫,如此悽美,如此痛徹心扉,如此地特殊而驚豔。

作者沒有睹物思人,沒有觸景傷情,只是用平淡質樸的語調講述了一個平淡的夢、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

夢,本該荒誕而不合邏輯的,而這個夢中逝者的言行舉止卻如此正常,和生前一樣,這是因爲作者對逝者太過了解,連在思緒紊亂的夢中,都知道他會如何說、如何做嗎?夢,本該是模糊不清的`,而這個夢中逝者的一怒一笑都如此真實,這是由於作者對他太過熟悉,在頭腦混沌的夢中都能如此清楚地勾勒出他的臉龐嗎?夢,本該是很快會被遺忘的,而夢醒之後,作者都能如此如此清晰地回憶起逝者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每一聲語調,這是因爲思念太深,連夢中出現的幻覺也不願放過嗎?思念,是得要多厚重,才能讓人做夢都在念想;思念是要有多麼痛入骨髓,才能讓夢的麻醉都沒有效果,讓逝者的音容在夢中都如此清晰!

作者通篇未提思念,而這個夢卻讓思念顯得如此宏大。思念的境界,不是行也思量、坐也思量,而是做了一個如此清晰明瞭的夢。

對逝者離去的痛,爲什麼必須要哭天搶地、長篇大段的回憶才能展現?作者只用平淡的語言,便寫出了她尋尋覓覓的茫然。夢像一層輕紗,遮住了意識,也的話了痛苦,留下滿滿的絕望與不知所措。潛意識透過薄紗,預示了結局的悲痛,而恍惚知道結局的夢中人卻只能無助地在夢中的夢中看着女兒一天天消瘦,無助地跟着丈夫的船一天天走遠。迷茫覆蓋了整個夢境。也許,喪親帶來最多的不是嚎啕大哭,而是這種不知所措。太習慣了有他們的生活,太習慣了他們的一言一語,而他們逝去了,未亡之人卻久久不能接受這個現實,在這個她不能理解的、沒有他們的世界裏彷徨。

作者通篇未寫自己的心理,卻將喪親的感受如此精確地呈現出來。

作者夢到的是驛站。這是多麼絕妙的暗喻!人生在世,孑然一身,哪裏纔是家?有家人的地方纔是家,只有家人,能給予我們安定與幸福,讓我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存在於世。而當作者的家人離去時,她就失去依靠於安寧。從此,家不再是家,而只是她的驛站了。她也不再存在於世,只是寄居在人世間、漂浮不定的旅客,像一片枯葉,沒了大樹的根系,從枝頭滑下,孤獨地飄在空中。

作者通篇未寫自己的孤獨,而這個夢卻奏出了孤獨的絕響。

夢的清澈寫出來思念,夢的平淡寫出了渺茫,夢的內容寫出了孤獨絕望。作者僅僅描寫了一個夢,而它卻驚人地展現了作者對逝者無限的愛與思念,展現了這人世間做真實、最深切的情感。

“我一個人懷念我們仨。”一個夢,竟能如此淒涼哀婉;一種愛,竟能如此偉大而深沉。

《我們仨》讀後感2

剛開始看前面的時候,幾次忍不住落淚。因爲能深深的感覺到這個老人內心的孤寂之感。是那種蒼茫天地間,值得自己在乎的人都已經不在了,自己卻還一人苟活的孤單。其實楊先生怕死嗎?她不怕,她怕的,不過是至愛之人的離去吧。有時候想到自己也不過是這片天地間的過客而已,值得自己留戀的東西實在少得可憐。是的,死亡是可怕的,而孤單和無助是更爲可怕的事情,人生路漫長,便是漫長一世的孤獨。在這茫茫的道路上,若只有自己,便覺得荒涼;若能一路同行,就算沒有繁花盛開,也可算是寂寞人生裏的一點溫暖慰藉吧。這些微弱的星星之火,不用相惜怎能燎原?楊先生此生能得錢鍾書老先生相伴一生,也是莫大的慰藉了。

可惜聚散總有時,楊先生於耄耋之年無望的看着自己一生最愛的兩個人的離去,心該有多痛。每每想到這裏,眼前就不禁浮現出楊絳先生步履蹣跚,老態龍鍾的樣子,她一個老人家,就那麼一步一步緩慢地走着,身邊沒有一個可以依託之人。因爲老眼昏花,體力不支,自己不得不隨時停下來歇歇,但是,她還得繼續走,因爲自己最愛的人還在等着自己,她得走着去看看他們,送他們一程。

在女兒走後,他們反到覺得是一種解脫了。因爲女兒行在了他們的前面,他們百年之後,就再也不用因爲記掛人世間的這個女兒而牽腸掛肚了。而女兒走得不安穩,何嘗不是因爲惦念着自己年邁的父母。而錢鍾書的慢慢走,又何嘗不是因爲惦念着自己的老妻呢?

“他(錢鍾書)故意兒慢慢走,讓我一程一程送。”看到這句話心裏感覺特別難過,一種荒蕪的情緒突然淹沒了我。明知是要去赴死的,卻爲了讓活着的.人不那麼難過,努力的眷戀了這個世界。即使這樣的結果徒勞無功,但其中深刻而真摯的感情,真的是讓人無法不動容。

可能是因爲自己的人生經歷還不夠豐富,境界太低,目前還體會不到更深層的感受。面對至親的離去,楊絳先生雖然悲痛欲絕,但更多的,還是一種超脫和看得開吧。她在《我們仨》裏面所說,我要留下來清掃現場。人世無常,而人在這個世界上成長,便是一個不斷讓自己的心靈染上塵垢的過程。禪宗六祖慧能“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故事廣爲人知。但我想,我可能一輩子也達不到這樣的境界吧。我知道對於人生,我也會時時困頓,時時迷茫,根本做不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只能是“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和洗衣服,吃飯,打掃垃圾是一樣的道理。楊絳先生學冠中西,且對於中國釋道也頗有研究,纔會說留下來清掃現場吧。因爲如果真的是本來無一物的話,那又何需清掃呢?其實,我們都只是凡人,而凡人,如果想當一個好人,當一個心靈乾淨的人,真的是需要不斷修行,不斷的反省,不斷的幹些給自己的心靈灑水除塵的活的,甚至是像對待洗乾淨的衣服,被套一樣,需要把它及時的拿出去曬一曬的。心乾淨了,你的世界纔會乾淨。心陽光了,周圍俱是暖暖的春意。

這本書不僅僅增加了我對楊絳先生的崇敬之情,同時讓我覺得自己應該好好孝敬父母。真的,他們對孩子的惦念是一生一世的。那麼無私,那麼偉大。而老年人的困境,又何曾是我們能體會的呢?身體素質已經是江河日下,也不能夠再給予子女一絲助益。其實這時候,正是我們年輕一代孝敬父母,回報父母的時候啊。

《我們仨》讀後感3

看《我們仨》這本書也是兩個月前,一直準備抽空寫個感想,但擱置懶得動筆。隨着楊絳先生的離去,重又拾起《我們仨》。

這本書就是她寫的她們家的一些故事,這些故事就如一張張老照片在慢慢隨光陰重現。

整本書的開始是一個“夢”,一個“長達萬年的夢”,夢的主要內容是作者與她的家人在一條古棧道上的離離合合、聚聚散散。一開始看的時候,我看不懂她的那個夢是要說明什麼,只是看字面的意思,就當看一篇小說。但當我看到後面的內容時,我才明白,這個夢是她們一家在一起走過的最後一段人生路的寫照。她一個老者每天奔波於丈夫和女兒的病榻前,充當一個聯絡員,把丈夫的消息帶給女兒,又把女兒的情況傳遞給丈夫。她欲揚先抑,開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我閱讀的興趣。 楊絳的作品,我總體感覺很淡很淡,幾乎沒有豔麗的辭藻做打扮。她注重細節,從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筆,看似零散的點點滴滴,都可以成爲她文章中的亮點。而這些點點滴滴,正是我們平時覺得不足掛齒的那些片斷,楊絳把它們串在一起,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起來,變成了一條項鍊。她將那些她家裏的小事娓娓道來,變成一篇篇的文章。但就是這樣細緻的`、不動聲色的講述,使讀者有了更多理解、想象的空間,她所要表達的主題也在這樣的講述中慢慢地浮上水面,“相守相助,相聚相失”是《我們仨》的歸納。 這本書談不上喜歡,但字裏行間滿滿溢出來親情如清泉使我的心變得溫柔起來。楊絳先生給我最多的感受是平和,對待動盪時代的平和心態,對待名利爭奪的平和心態,對待丈夫細緻入微照顧的平和,對待女兒教育的平和心態。

我從她的書中也學到了很多。看她對爭吵的反思,我學會怎樣對待夫妻意見不一;看她對待對丈夫的包容,我學會怎樣潛心去改變並適應愛人的習慣;看她對家庭氛圍的調節,我學會聰明地處理瑣事;看她處理丈夫和一些朋友之間的交往,我學着做個對愛人有幫助的妻子。但楊絳是個幸福的女子,她本身出身名門是個基礎,她聰明好學,漂亮才情,但錢鍾書對她寵愛一生,錢鍾書爲她做的最大的事似乎就是早飯,做早飯雖然不難,但對於錢鍾書來說就是因爲她是楊絳;錢鍾書是個講話非常刻薄刁鑽的人,但對楊絳卻是百般溫和就因爲她是楊絳;錢鍾書在楊絳生活中經常如孩子,一個男人在妻子面前如孩子一樣撒嬌,這是對一個女人最大的信賴。《我們仨》,就是如一滴一滴水隨屋檐瓦片滴落,透亮宜人,而這生活的細滴,更如一顆顆小小散落的珍珠,晶瑩光澤,楊絳先生把這散落的珍珠輕輕拾起,連成了一串美麗的珍珠項鍊。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非常多的珍珠,一個珍珠不起眼,但若串成項鍊就是珍貴的。而許多人都對自己的珍珠視而不見,任它們散落,卻不會將他們串起來。所以我正在學,學着串珍珠,一旦學會串珍珠,我就擁有了項鍊。

《我們仨》讀後感4

最近我讀了楊絳的《我們仨》,很有感觸,寫在這裏,是一種總結,也算是一種回顧。楊絳是錢鍾書先生的夫人,是錢瑗女士的母親,《我們仨》就是她寫的他們家的一些故事。在這些故事裏,每句話,每個字,都透着濃濃的親情氣息。

整本書的開始是一個“夢”,一個“長達萬年的夢”,夢的主要內容是作者與她的家人在一條古棧道上的離離合合、聚聚散散。一開始看的時候,我看不懂她的那個夢是要說明什麼,只是看字面的意思,就當看一篇小說。但當我看到後面的內容時,我才明白,這個夢是她們一家在一起走過的最後一段人生路的寫照。她欲揚先抑,開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我閱讀的興趣。

楊絳是一個非常注重細節的作家,她從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筆,看似零散的點點滴滴,都可以成爲她文章中的亮點。而這些點點滴滴,正是我們平時覺得不足掛齒的那些片斷,但楊絳卻可以把它們串在一起,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起來,就變成了一條項鍊。她不直接抒發感情,不直接議論人事、闡述道理,她只是從容地敘述,將那些她家裏的'小事娓娓道來,變成一篇篇的文章。但就是這樣細緻的、不動聲色的講述,使讀者有了更多理解、想象的空間,她所要表達的主題也在這樣的講述中慢慢地浮上水面。

還有,寫到當時有些落迫的鐘書先生“留在上海沒個可以維持生活的職業,不得依仗幾個拜門學生的束脩”,卻不想在一個夏天,收到學生送來的一擔西瓜。圓圓看爸爸把西瓜分送了衆人,自己還留下許多,佩服得不得了。晚上她一本正經對爸爸說:

“爸爸,這許多西瓜,都是你的!——我呢,是你的女兒。”顯然她是覺得“與有榮焉”!她的自豪逗得大家大笑。這樣聰慧的女兒,媽媽怎能不記得她吐露出的每一個音符句語?所以,當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楊先生是如何的不捨。她說:“自從生了阿圓,永遠牽心掛肚腸,以後就不用牽掛了”她嘴上這麼說,心上卻牽扯得痛!阿圓去世時,還差兩個月才滿六十。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如何摧殘着兩位體弱多病的老人……

當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先生去世。這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讀到這裏,還能有人不爲之動容嗎?

最後的附錄裏,有錢瑗打算寫的她的那個版本的《我們仨》的手體本初稿(未完成),還有她在病中寫給同樣生病的父親的幾封信,寫給母親的新年賀詩,阿瑗去世前自己不能進食了,但不放心阿媽,特寫信教媽媽如何做簡易飯食……那種父女親人間的濃情和俏皮讓人感慨萬千。最後附錄三裏,收錄有女兒給爸爸的速描畫、鍾書先生給煮飯阿姨的抽象寫生實物畫……這點點滴滴碎紙片都讓楊先生視爲珍寶一一收藏其間,那是屬於他們仨的寶貴財富和回憶傳記,沒有人能走進,只能在遠處觀望與唏噓…

《我們仨》的故事讀完,讓我久久不能放下。爲他們的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之家的風範深深感動着我。真希望現世安穩,歲月靜好,每一個“我們仨”的故事都讓人回味綿長……作文

《我們仨》讀後感5

讀完這本書,自己從楊絳老人一家三口的故事裏面感受到幾個字:愛,幸福,簡單。仔細品味,自己覺得這是每一個想要幸福之人的法寶,如何才能幸福呢?夫妻之間也好,父母與兒女之間也罷。其實,楊絳老人用樸實無華的文字告訴了我們,簡單幸福,簡單愛。整本書沒有寫他們仨有什麼偉大的創舉,也沒有把生活寫的跌宕起伏,一切都是平平淡淡。然而他們的幸福卻是讓所有的人都爲之動容的,讓人嚮往的。當然他們的成就足以讓世人爲之敬佩!

自己讀書一直都有一個習慣,那就是:讀書-----得到自己喜歡的觀點或者知識---運用到自己的工作與生活中,讓自己過的更好。這本書讓我重新思索我的家庭,20xx年到洛陽上大學,第一次坐火車,第一次出遠門,第一次到大城市,第一次說普通話……由於沒坐過火車並不知道火車上有廁所,結果憋尿13個小時…,不幸的是就在上大學後的一個多月父親去世。20xx年把媽媽、弟弟接到洛陽,那個時候我上大二,也是那個時候開始,我們娘仨在洛陽這個城市開始了屬於我們仨的生活。我們仨剛開始在洛陽生活期間我曾經恐懼、彷徨、不知所措,因爲上學的同時還要照顧媽媽與弟弟,那個時候每每面臨困難,自己總是很無助,有時甚至覺得生不如死,想以死去逃避現實……讀完楊絳老人一家三口的遭遇,一家三口的幸福,讓我明白了,什麼叫內心的強大。那就是無論外面的世界發生什麼,不管遭遇什麼樣的不幸,只要心中有愛,用愛去面對一切,那麼人終將是幸福的。用愛解決家庭瑣事,用愛共同面臨艱難困苦。我相信在以後的生活中,無論遇到怎樣的艱難困苦,自己都能想起《我們仨》,都能用楊絳老人給予的愛的真諦去面對一切。

其實,我們讀書會的大部分人都是做公司或者公司的管理人員,我們要面對很多的"我們仨",往上跟自己的爸爸媽媽是我們仨,往下跟我們的兒子或者女兒組成自己小家庭的我們仨,同樣的,向外與我們的朋友組成閨蜜或者鐵哥們的我們仨,還有我們公司裏與創業夥伴組成的'我們仨,甚至更多。我們每天可能都要面臨這些不同的我們仨,那麼,我們的人生也是由我們與不同的我們仨之間的生活與故事組成的。我們的生活要幸福,就要處理好各種我們仨的關係,如何去處理才能追求到自己的幸福?我個人認爲多讀《我們仨》,簡單幸福,簡單愛。用自己內心深處那份真愛去面對每一個我們仨,用楊絳老人喜歡的一句話來說: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我雙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面對不同的我們仨,用真愛多付出,少索取,只愛不爭,定能幸福。

還有一個多月我的寶寶就要出生了,我的小家也將要開始我們仨的生活,感謝讀書會能在這個時機讓我讀到此書,讓我知道如何面臨即將開始的我們仨的幸福生活!

《我們仨》讀後感6

那寓所,曾經是我的家,因爲有我們仨。

終於讀完了楊絳先生的《我們仨》。曾多次開始,又無數次放棄。不是內容無聊乏味,只是那繁體字一個比一個難認。終在下定決心,慢慢品讀後,纔有幸欣賞到所有內容。

楊絳,中國最後一位女“先生”,一生致力於文學、翻譯事業,而她的丈夫錢鍾書更是一代大文豪,無數佳作流傳於世。我以爲,這樣一對偉大夫妻的生活註定是不平凡的,是轟轟烈烈的,每天都應該經歷着平凡人不敢想象的事情。但我錯了,原來再輝煌的人生也是由點滴小事拼湊而成。

《我們仨》本是由先生一家三口共同創作的,可沒等內容完成,世間就只留下了楊絳先生一人。都說夫妻間後離世的人是不幸的,因爲要承受巨大的悲傷,但楊絳先生不僅經歷了喪夫之痛,更感受到了喪子之疼。鍾書走了,媛媛走了,只有先生一人了。但楊絳沒有因此倒下,也沒有固執地埋怨命運不公,而是拿起筆,用另一種方式思念着他們仨。

我羨慕先生一生快樂順遂,遇到良人一輩子幸福,家境殷實不需要爲生計操勞,名譽雙收爲中國文壇留下一筆濃墨重彩。初讀文字,我驚歎於鍾書楊絳的愛情,原來世間最動聽的情話不是至死不渝,而是“從今往後,咱們只有死別,再無生離。”在真正的愛情面前,每個人都可以放心地做一個孩子。攜手“探險”,一起遛彎,竟是兩人最常乾的事情。在彼此面前,他們褪下了文豪的光環,只是兩個具體的人,即使沒有昂貴的禮物,嬌豔的鮮花,卻有最純粹真摯的感情。很難想象,一個生活在20世紀的女性,一輩子不會做飯,不會識路。某種意義上,她是何等的幸運,又何等的幸福。

先生寫道“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以前的我認爲一個人最大的成功是功成名就,是流芳百世,是得到所有人的`讚譽和肯定。可隨着年歲的增長。就有了新的感悟,其實平淡從不是貶義詞,或許有人註定平凡,又或許平淡纔是生活的真諦。越長大越喜歡祝福人平安順遂。生活啊,都是自己的。與眼前人一起看花開花落,雲捲雲舒,在柴米油鹽中感受時光的流淌,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一直以來我都害怕離別,害怕再見,就再也不見。可世間哪有那麼多永恆,如先生所喻,“我撫摸着一步步走過的驛道,一路上都是離情。”沒有人能躲得過離別的苦楚,唯有學會接納,才得以成長。生命會消逝,但回憶卻可以永遠停留,願世間人在美好回憶裏沉醉,而不深陷悲痛緬懷中無法自拔。

媛媛和鍾書都走了,這世間只有楊絳先生一人了,他們仨走散了,他們的家沒了,她一個人懷念他們仨。先生寫道:“亡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這個我,再也找不到他們了。我只能把我們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溫一遍,和他們再聚聚。”

《我們仨》讀後感7

《我們仨》是錢鍾書夫人楊絳撰寫的家庭生活回憶錄。1998年,錢鍾書逝世,而他和楊絳唯一的女兒錢瑗已於此前(1997年)先他們而去。在人生的伴侶離去四年後,楊絳在92歲高齡的時候用心記述了他們這個特殊家庭63年的風風雨雨、點點滴滴,結成回憶錄《我們仨》。

楊絳先生是我很喜歡的一位作家,她不依附於任何人存在,她就是獨樹一幟的一座豐碑,一位值得所有女性和母親去感受、學習的女性。

20xx年7月17日,先生迎來103歲生日,一百年的歲月風塵難以掩飾她的風華,錢先生給她的評價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她的書我沒有全部看過,《我們仨》是最近才又拾起的。

記得顧隨時先生曾說過“以無生之覺悟爲有生之事業,以悲觀之情過樂觀之生活”個人覺得楊絳先生這本書就是在表現自己所經歷的婚姻生活、家庭生活中的平淡但又不平凡的一生。無生與有生,悲觀與樂觀。都是生命旅途上客觀事實,無法迴避,但你懷着一顆對生活的熱愛就可以從“無生”的.覺悟中獲得將此生過得充分的理由,並藉着對生命悲感體驗,提升喜悅和滿足。

《我們仨》展現了一家人在對學術的敬畏,對生活的熱愛,對苦難的包容,一個家庭如何幸福的走下去與扮演妻子、母親的這個女人有着無法分離的關係。楊絳先生用她的方式愛着他的丈夫,用畢生的精力成就了錢先生的才華和成就。作爲錢媛的母親用最好的婚姻給她最好的教育。一個女人的成功,無論她的事業多麼的輝煌耀眼,沒有丈夫的愛,沒有孩子的愛,她的人生無法稱之爲圓滿。而一個女人如果不懂愛,不會愛也是無法達到她內心的自由與平靜。楊先生之所以沉浸在她的學術中能這麼恬淡的享受生活,皆因爲她有一顆自由平靜的心。

《我們仨》中無論楊絳先生角色如何變化,從字裏行間都看不出先生任何的變化,遇到多少困難和委屈都不覺得委屈。爲什麼,因爲愛,出於對丈夫的愛,孩子的愛,這愛勝過自己。她的愛不是盲目的,是理解,理解愈深,感情越濃,但表現的越淡然。相互理解才能相互支持,相濡以沫。看這本家庭會議錄,我可以感受到,先生對於生活的態度,無論生活如何變遷,在先生眼中讀不到苦難和辛苦,即便是一邊是女兒病重,一邊是自己的丈夫需要照料,也依然感覺每天都是新的,每天看到的樹葉,聽到的鳥聲都是新鮮的。先生說:樹上的葉子,葉葉不同。花開花落,草木枯榮,日日不同。我坐下細細尋思,我每天的生活,沒有一天完全相同。她要求自己待人更寬容些,對人更瞭解些,相處更合洽些,這方面她總是在不斷有新體會。因此,先生覺得她的每一天都是特殊的。都有新鮮感受和感覺。

楊絳先生今年一百歲,她說她已經走到了人生的邊緣的邊緣,她無法確知自己還能往前走多遠,壽命是不由自主的,但她深知自己快“回家”了。“我得洗淨一百年沾染的污穢回家。我沒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裏過平靜的生活”先生面對生死,面對生活,面對苦難的態度值得我們去思考和感知,無法用文字去評價一個如此柔韌又充滿力量的女人,曾經的“我們仨”只剩下這位百歲老人。希望她能如願的過好未來的日子。

《我們仨》讀後感8

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享受相助,相聚相失。——題記

家夢

讀完《我們仨》本書,我依舊沉浸在作者的回憶中。翻閱着這本溫馨的回憶錄,每一張都有着許多的美好。我心中五味雜陳,千萬條思緒涌上心頭,一霎時,卻又不知該如何道來。

這是我第二次閱讀楊絳先生的文章,第一次是七年級學的《老王》,第二次閱讀的則是這本《我們仨》了。《老王》一文是作者對老王無形的愧怍的回憶性散文;而《我們仨》是作者對家人感情的寄託、對家人的思念的一本“回憶錄”!這本書應該是我讀過最娓娓道來的一本書籍了。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簡簡單單的八個字,卻從心坎兒裏道出了對家人離去的悲痛。誰知她心中有多少無奈,多少心酸……

在這本書中,楊絳先生沒有用大量且華麗的詞句,反而都是一些樸實的語言。或許這是楊絳先生爲了讓我們更加了解他們一家的生活,也正是說明了他們仨的普通。書後的附錄,每張圖片都是作者一家的生活點滴。此刻的.錢鍾書、楊絳、錢媛不是大文豪,而是丈夫、父親;妻子、母親;女兒。他們在家中飾演着不同的角色。

“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以爲有了我們仨。我們仨失散了,家就沒有了。”

國夢

一九三五年七月,錢鍾書夫婦同到牛津求學。經過多次輾轉,最後來到了巴黎這座美麗的城市,並且在那裏迎來了一個新的生命——錢媛(圓圓)。身爲母親的她,將全身最精粹的一切貢獻給了這個新生命。阿圓很討人喜歡,不論是外國的鄰居還是家中的親戚。時間轉瞬即逝,阿圓已經長大了。她雖然在外國出生,但是她身上流的是中國的血液,她沒有忘記自己是中國人。

他們以國爲家,他們眷戀着自己的國家。終於在一九三八年八月間回到了祖國溫暖的懷抱。圓圓不僅回到了故鄉,還見着了自己的親人。雖然在沿途上有着一些磨難,但是他們並不害怕。

幾十年的風雨兼程,“我們仨”始終不離不棄,相互依存。正如錢老所說:“從今以後,咱們只有死別沒有生離。”又如楊絳讓錢老最安心的一句話:“不要緊,我會做。”即使楊絳先生自身身體就不太好,但是在錢老和錢媛重病期間,楊絳總是會奔波在兩地,那個秋風颯颯的古驛道便是他們親情樞紐之地。錢老總是會在船上靜靜的躺着,等着楊絳和女兒;楊絳則總是對兩人牽腸掛肚;錢媛,即使是在到了病重時期,還是牽掛着父母。這樣的家,雖然總是飄忽不定,但只要有彼此就是咱們的“家”!

永遠的夢

把目光放到自己的生活中,處於青春期的我們不免有些叛逆。但也請我們多爲自己的父母思考吧。父母養育我們這麼多年,常常爲我們牽腸掛肚。想讓我們飛得更高,卻又害怕我們受傷。

親愛的同學們,你仔細地看過你父母的臉了嗎?他們臉上多添了多少皺紋嗎?你仔細地看過你父母的頭髮了嗎?你知道他們滿頭烏髮變已經變得斑白了嗎?龍應臺就曾這樣說過:“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不必追。”

而此刻我想說的是我們一定要追,父母陪我們長大,我們要伴父母變老,家永遠是你最暖的港灣。

《我們仨》讀後感9

“世界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玻璃脆”書中如是說,那麼他們仨從女兒錢瑗出生到死去這六十年,一直飽有的這份親情還算堅牢吧,按一輩子的長度來計算的話。錢鍾書和楊絳堪稱夫妻模範,錢對楊的那番“遇見她之前沒想過結婚,娶了她不後悔,再也不想其他人”深情,真是soul mate啊。

以上爲昨日晚上所寫,寫不下去,今天中午繼續。

其實我最佩服最喜歡的是他們那種對名利淡然的心態,在他們心裏只有自己鍾愛的文學和自己珍惜的家庭。錢說:“有名氣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他們希望有幾個知己,不求有名有聲。這是多麼高尚的境界啊。但是話又說回來,我們又豈能達到這境界呢,別人是天才,是精英,不求聞達可已聞達,我們呢,庸碌小輩,拼命掙扎。換句話說,他已經獲得了就不在乎,(當然也有可能在他沒獲得之前也不在乎),我們連獲得這份殊榮的門都看不到。

我想起浮誇的歌詞,想起裏面那個小人物的用大動作來博人們關注,怕被遺忘就用浮誇的表演來放大自己,未嘗成功就用十倍的苦心去做突出的那個。特別是在北京這個地方,特別是在20歲這個年紀,腦袋裏的幻想,心胸的壯志,被現實中的默默無聞強烈的壓抑着。這種感覺你知道吧,好不甘心,覺得自己明明應該活在光芒之下,享受別人的膜拜,前程似錦,指點江山,可是,真的有一千萬個可是。所以真的會那樣去做——其實怕被忘記,才放大來演吧。

或許年輕人本該就迷茫的吧。在你20歲這個年紀,你憑什麼去擁有別人打拼十年二十年換來的成績,你憑什麼衆星拱月做人羣中的核心,你憑什麼要求別人給你機會要求別人認可你。這個你指的是我,相比去衝去闖,我似乎更多在自怨自艾。恨自己對自己狠不下心來。

說回他們仨,都是書蟲,我覺得做書蟲書癡是件很酷的事情,嗜書如命,很棒的誇讚。我不知道他們爲什麼喜歡讀書,是什麼樣的心態,至於我自己,我挺享受看書的,說的肉麻點,看書的時候我覺得那種獲取知識的慾望在驅動我,在獲取知識之後的那種滿足感又奇妙無比,我看的書越多我會發現我要看的書越多,發覺自己看的書是那麼的少,世界是那麼廣袤,恨不得將全世界的好書都看完。很多人將讀書的動機歸爲能增長見識和智慧云云的',我覺得不然,那只是結果,我的動機就是我喜歡讀書,我喜歡處於那種狀態,就像喜歡打球喜歡旅行喜歡逛街什麼之類的正常愛好一樣,而獲得智慧知識那只是結果,順其自然的結果,不必去強求的結果。只有發自內心的喜歡,才能一直讀下去。

再扯兩句家庭,前兩天媽媽給我微信說爸爸又嘰裏呱啦了,要我去搞定老爸,我就給爸爸發了條短信,其實內容不過於別生氣,一家人,要珍惜,我愛你。但是我是帶有感情去發的,我相信爸爸也能收到,我很感恩,我生在這個家庭裏,我的父母姐姐很愛我,我也很愛他們,他們很少去透露他們的感情他們的愛,那麼就讓我負起這個責任,告訴其他三個人,“我們四”是相親相愛打死不離的家人,珍惜這世情緣。寫到這裏,我似乎對《我們仨》又多了點感想在心頭。

說是讀後感,基本沒牽涉到他們仨什麼事,只是借題發揮下,我又不是文化工作者,懶得去管這麼多,不知道還要寫什麼,所以就不寫了,望下次寫的好點,望長寫長有。

《我們仨》讀後感10

或許,現在只要一提到世紀老人,大家首先會想到的是冰心老人。是啊,冰心老人的兒童文學確實伴隨了一代人又一代人的成長。她的詩在字裏行間無聲滋潤着我們的生活。這世界上總有這樣一羣作家,他們或許出名或隱於市井,但只要你讀他們的作品,天長日久總是能潛移默化地改變着你,激發你心裏向好向善的本心。讓你在紛繁雜亂的世間,留下一塊心靈的伊甸園。“我之所以寫詩做詩不是爲了出名,也不是爲了爲了傳世,而是爲了洗滌自己的靈魂”。像一位哲人說的那句話一樣。

好了,言歸正傳。今天我想給大家介紹的人,也是一位世紀老人,但我更想親切的稱她爲百歲人瑞—楊絳先生。

第一次知道楊絳先生,因爲有幸讀完了錢鍾書寫的《圍城》,讀完之後看到楊絳先生寫的後記和錢鍾書先生創作這本書的時種種生活瑣事。他們那種生活的態度和氛圍吸引了我,事後知道楊絳先生還有一本隨筆,叫做《我們仨》,寫的是她們一家三口六十來年的生活。當時我的心中早已有所向往,想要再拜讀一下楊絳先生的這本隨筆。只可惜學業緊迫,這種想法也就一直存放於腦海深處。直到一切都結束,纔想起來。就從網上買到了這本書。書十分的便宜,也可在閒暇之餘一覽百年人瑞的文筆。楊絳先生博學,她翻譯的西班牙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是公認的國內翻譯最好的版本,楊絳先生對知識也是一絲不苟,通常爲了搞懂一個字,就要反覆查三至四個字典,這種對知識的執著,是我們之間鮮有人能夠做到的。

《我們仨》這本書的封面充滿磨砂的質感,像是落在地上的楓葉。摸着這本書的封面,就像握住了奶奶粗糙的手,書中楊絳先生的娓娓道來,就像是奶奶或姥姥平時與你聊天。書中沒有刻骨銘心的愛情,也沒有坎坷曲折的情節,更沒有乘風破浪的快意人生。讀後感·有的只是,一個又一個傷感、溫馨、有趣的'故事。斷斷續續地寫的她們一家三口的平凡且純粹單純樸素的生活。這是一本貼近生活,貼近我們這個平凡的世界的隨筆。

書中吸引我的還有那種種的生活的細節,手稿、照片和楊絳先生在書中所說的:“無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只要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的非常快樂,所以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和。”

而在我們之間流傳甚廣的,就是錢鍾書先生對楊絳先生說的那句話——沒遇到你之前,我沒想過結婚;遇到你之後,結婚這事,我沒想過和別人。

楊絳錢鍾書式的愛情,帶給我們的啓示太多太多,如果你沒具備愛一個人的條件,那你就得先把自己變得優秀;如果你覺得自己可以了,那你也得明白到底是珍惜喜歡,還是隻是在孤單寂寞的時候找一個人來作伴,不要讓喜歡最後變作與菸酒相伴的故事。

人海茫茫,相遇已是不易,相識更是難得。最終能走到一起那更是修來的緣分。說的話有人聽,你的愛有人懂,你愛一個人就愛了一生。

《我們仨》讀後感11

楊絳女士用樸素平靜的文字,把一個相信相靠、相守相依的家庭及各種盡顯風趣幽默、和諧融洽的繁日瑣事展現在我們面前,也沒有震天動地的吶喊,可能已對自己說了無數遍對錢鍾書萬能的“不要緊”吧。可我們不知在這看似波瀾不驚的文字下,涓涓流淌着對家人的思念和對“我們仨”在一起那段時光的懷念。

本書分爲兩部分,“一個尋尋覓覓的長夢,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第一部分中,楊絳女士以獨特的夢境形式,虛實結合的手法,講述了最後幾年中一家三口相依爲命的情感體驗。第二部分,以平實感人的文字記錄了這個家庭鮮爲人知的坎坷歷程,自1935年二人相識相愛共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到1988年錢先生逝世三人徹底失散。面對人生路上各種困難險阻,他們相濡以沫、攜手共進,美好的家庭是一家人一生中最嚮往、最安全、最溫暖的港灣。

有趣的是,本書中展現的家庭關係不僅僅是一種。比如錢鍾書與錢瑗是父女,自稱“哥們”;楊絳是母親,而有時錢瑗又成爲了“母親”。這其實也是我們的生活的縮影,當你剛放假回來,父母爲你做飯,這時是廚師與顧客;你寫作業遇到難題時父母來教你,這時是老師與學生;當你生病時父母照顧你,這時是醫生與患者讓我最不解的是爲什麼如此一個不可分開的家庭,在最後與親人道別的時候,楊絳卻是以簡潔的文字述說,顫顫巍巍的揹負着:“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多麼至樸至誠又令人心寒的坦然啊。對於這樣一個溫馨的家庭,我們也就不難體會到楊絳女士悵然若失的悲涼,像深邃古井裏的水,不甚華麗,卻動人心扉。此時的`一句話勝過千言萬語,似一滴水珠低落下來,雖力量不大,但可以使這古井裏的水掀起層層波瀾。

當你成爲家庭中的一員,你就要默許你存在於此,隨着它的改變,你也逐漸趨向於它,也將不得不擁有多重身份。這正是一個家庭被賦予的魔力與力量。每個人的背後都有能夠信任、能夠依靠的家人,這必然爲前路點起星星燈火,雖然不是很亮,卻鋪滿了整條路。在這樣一個家庭中,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缺席,否則整條相連接的光線,再也沒有辦法完整起來,回家的燈也就弱了起來,甚至找到這一盞,找不到下一處。慢慢地,你便成了一個迷途的路人了。

其實楊絳女士較社會上的一部分人已是何等的幸運,在這個溫暖和諧的家庭裏度過了這麼長一段幸福時光,有些父母還未及子養福享樂就遺憾離去,更有甚者明知且有能力去孝敬親人卻啃老反親,親人終悲憤撒手人間之時,卻追悔莫及。爲楊絳的家庭以及其他千千萬萬個同類的家庭同情感動之餘,我們可曾想過:身邊的人可會隨歲月的變遷,跟着柳兒像在秋天一樣在空中飄零。當他們真的迷失在古驛道上,此時天降大雪,封住了摯愛人的路,又凍住了他們的船,也別怪他們心狠,生死離別,本來就是世間常事,正如燕去燕歸,花開花落。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玻璃脆”,每一個家庭都有一些有趣的關係和多重的身份,那都是家人之間的互相關愛,關鍵是以後你能不能把這樣的身份反轉對待他們,珍惜當下。

《我們仨》讀後感12

初識楊絳先生是在20xx年5月25日她逝世時,滿屏的楊絳語錄以及各網友對楊絳先生的評論。"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就是這樣一段話,讓我心生莫名的喜歡。讓我對楊絳先生充滿了崇拜之情,於是我百度搜索她,真是越瞭解越尊敬。他被錢鍾書先生稱爲"最賢的妻,最才的女"。大家對楊絳先生的評價是一一智者,因爲生活上的智慧與學問上的智慧,他們活出了與衆不同的豐富人生。我想對一個作家最大的尊敬,就是用心去拜讀她的每一篇文章,從字裏行間去與他的靈魂對話。

正好慈光精舍讀書會給了我這樣一個平臺,與大家一起從《我們仨》這本書讀起。這本書的書名,我很喜歡,我們仨,簡簡單單,讓我一下子就有了想了解楊絳先生家庭的慾望。這本書是從楊絳先生的夢開始,關於他們一家三口的萬里長夢。

前面是他們老了,他們相失了。後面纔講的是一家三口溫暖的'日常生活。雖然採取的是倒述的方式,但我讀來卻最先在腦海中浮現出解放前一對二十幾歲的年輕夫妻的模樣,一個儒雅、斯文,滿腹經綸。一個睿智、從容,才情萬千。他們一起出國求學,一起過他們特有的學者生活。除了讀書,他們認爲做飯吃飯都是在浪費時間,恨不得不吃,他們對學習的熱情讓我驚歎,他們讀着學着,學着讀者,從兩個人變成了我們仨,多了個阿圓。

學者的家庭永遠離不開書,阿圓從小在雙親的耳濡目染下,喜讀書,到哪裏,必先找書看,被錢鍾書父親認定爲“吾家讀書種子也"。而且阿圓從小就很懂事,很孝順,大雪天的揹着媽媽摳貓屎,撮煤球,到父母年邁時,每天想方設法變着花樣給父母弄好吃的,哄着他們吃,每每讀到這,我必止不住流淚,多好的阿圓,上天爲什麼不對阿圓多眷顧點,讓她陪在父母身邊長些再長些。他們三個人很普通,像我們身邊許多三口之家一樣,粗茶淡飯,溫馨簡單;但他們三個人又和我們不一樣,他們愛讀書,總是靜靜地各據一張書總,靜靜地讀書工作。他們仨,卻不止三人,每個人都可搖身一變成多人,或父親或兄弟,或母親或姐妹,互相體諒,互爲依靠。阿圓這個孩子讓我心疼,心生愛憐,她經過九蒸九焙,卻始終只是一粒種子,只發了一點芽芽,做父母的心上不能舒坦,讀到這裏,我心裏特別難過,就感覺阿圓是我的孩子一樣。阿園是楊絳先生的心頭之愛,讓她牽腸掛肚,阿圓是他的生平傑作,這個幸福的三口之家又何嘗不是楊絳先生平生最偉大的業績。然而,“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卻只剩下楊絳先生一個人在萬里長夢中不願醒來。

整篇文章讀來笑中有淚,溫馨卻又沉重,哀而不傷,就像在給我們講一個故事,娓娓道來,平緩壓抑。這也許就是楊絳先生己經看遍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才能如此淡定與從容吧。我們仨可能就快要團聚了,而她在尋覓歸途!

《我們仨》讀後感13

《我們仨》是一本相當溫暖的書,濃的化不開的思念,看得直叫人心碎。“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做‘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楊絳先生用了很大篇幅,來敘述他們夫婦兩人,從三十年代相遇到九十年代相失之間的很多細節。作爲高等知識分子的他們三人,有着悲天憫人的情懷,更有着正常人的生活與喜怒哀樂。

在《我們仨》裏:

鍾書這段時期只一個人過日子,每天到產院探望,常苦着臉說:“我做壞事了。”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東家的桌布染了。我說:“不要緊,我會洗。”

“墨水呀!”

“墨水也能洗。”

他就放心回去。然後他又做壞事了,把檯燈砸了。我問明是怎樣的燈,我說:“不要緊,我會修。”他又放心回去。下一次他又滿面愁慮,說是把門軸弄壞了,門軸兩頭的門球脫落了一個,門不能關了。我說:“不要緊,我會修。”他又放心回去。

在這裏,錢鍾書先生似乎象一個憨態可掬的娃娃,其形象讓人覺得可愛又愛憐。我非但不覺得可笑,反而覺得這就是一個真實的人。事實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輩子“鍾”於書的人,自然是沒有時間去對付生活中的瑣屑之事的。生活中的“低能”現象就不足爲怪了。在這描述中,讓我也體會到他們琴瑟和鳴、伉儷情深和兩人間濃濃的愛意。

就是如此相知相愛相契的'一家人,在1997年錢媛病逝,1998年錢鍾書病逝,楊絳女士已經是83歲的老人,受到了何等的打擊,非常人所能承受,楊絳在描述愛女病重去世時自己悲痛欲絕的心情時:

“我覺得我的心給捅了一下,綻出一個血泡,像一隻飽含熱淚的眼睛……”

“我的心上蓋滿了一隻一隻飽含熱淚的眼睛,這時,淚一起流下來。”

“胸中的熱淚直往上涌,直涌到喉頭。我使勁嚥住,但是我使的勁兒太大,滿腔熱淚把胸口掙裂了。只聽得噼嗒一聲,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東西。迎面的寒風,直往我胸口的窟窿裏灌。我痛不可忍,”

那是描述怎樣的一顆母親的心呀,心碎了,掉在地上,又加上寒風,直往胸口裏灌,誰能忍受這般的痛徹心扉,讀到這些充滿悲情的文字,給我以強大的震撼,情不自禁的撫摸着自己的胸口,淚水如泉水一樣盈眶而出,心緒久久不能平靜……

讀了這本書彷彿是隨着楊絳先生的腳步經歷了整個人生,也認識了錢鍾書先生,看到了大作家也有笨拙、調皮的一面;也看到了不管是多麼有才學的人,也要似平常人一樣過着柴米油鹽的生活。但是我又看到了他們和常人不同之處,就是那一份無論面對任何困難都能以平常心面對的超然心態。這恐怕就是能夠專心做學問的根由吧。

《我們仨》讀後感14

這是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關於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之家,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感人故事。在這個炎炎夏日,它似一抹清風,多麼得清新亮麗,吹散走躁熱,帶來別緻的溫暖,伴隨着我度過整整一個暑期。

這是關乎於親情、回憶、思念的敘事,有個再平凡不過的主題——我們仨。

然而,正是如此簡單的三個字,卻蘊含了多少的感情色彩。一個不多,一個也不少,就是仨個,是緊緊連在一起的一個小團體,似乎他們所說的每句話語前都會加上“我們仨……”這像是他們彼此間的自豪。

直到有這麼一個夢,在一個不知是什麼地方,太陽已經落山,黃昏薄暮,楊絳竟走丟了,她着急地喊着錢鍾書的名字,聲音在空空的曠野中,蔓延開來,可卻沒有絲毫的迴應,她慌了,從夢中驚醒,向先生錢鍾書細細描述,可他卻只淡淡地安慰道:那是老人的夢,他也常做。讓楊絳不驚感嘆:他們老了。

歲月是無情的,割不開,斷不了。它是佳釀的最好催化劑。兩位攜手走來的老人,無論是一個眼眸,一抹微笑,彼此都已經瞭然於心。

在這麼一個令人尊敬的學者之家裏,女兒圓圓是異常活躍的,她是他們的女兒,可有時卻不似,彷彿一位跨越了年齡的好朋友,仨人都只是不大不小的朋友罷了。可是,當他們各自開始工作,卻又是互不相擾,尊重着彼此。這樣一個家庭,是讓人羨慕的,它讓人溫暖、感動。

作者全文行筆平淡,沒有吶喊,沒有聲嘶力竭,只是將故事平靜地敘述出來,儼然像一個旁觀者。我不知楊絳先生寫此書時是何等心境,但我認爲,其實不然。看似波瀾不驚,但卻波濤暗涌,字裏行間卻飄散着淡淡的思念。也許經歷過生離死別,年華蒼蒼,看淡了所謂的生死,看破了寥寥紅塵,明白了生死由命。一次失去兩個至親,普通人應該承受不了。沒有先生強大的.心境,也理應學會豁達,而不是爲生死之事沉淪,要爲他們好好活着。

記住一切你曾經擁有的,珍惜一切你所擁有的,寄希望於你即將擁有的——“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以免當我生命終結,我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活過。” 這本書中充滿的不過是生活的片斷,對人的思念。然而你可曾在其中聽到過一滴懷念的淚水?堅強,在堅強中得到了磨練;希望,因希望世界被賦予以色彩。“只有在夢想中,人才能真正自由,從來如此,並將永遠如此”?一切終究會改變;改變的代價是高昂的,然而我們必須付出以執著。前人植樹後人乘涼,當我們將真心付出,我們的後代必會受益。相比之下,死又算得了什麼?在愛因斯坦眼中,不過是不能聽莫扎特罷了。成敗何足道,看破煙雲,就讓那一份溫情伴隨我們走向路途的終點。

書中最後說:“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 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路在何方,家在何處?願楊絳先生在這尋尋覓覓中永遠懷着我們仨這份曾經的幸福。

《我們仨》讀後感15

看完《我們仨》,正值楊絳先生百歲。楊絳先生自稱,已經走到了人生邊。低調、與人無爭,一直是她和錢鍾書先生給人的感覺。在《我們仨》這本小傳中,楊絳先生敘述了她和錢鍾書及獨女錢瑗(圓圓)三個人的家庭生活,讓我真實地感受到了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單純和與世無求的氣氛以及濃濃的親情。

文章以一個夢開頭,垂暮的老人,最怕失去的是相伴一生的伴侶。夢中的緊張和甦醒後的“埋怨”,讓我爲這一對相濡以沫的老夫老妻而動容。

其後,便是一個長長的亦真亦幻的夢的故事。錢老生病了,圓圓生病了,楊絳每日跋涉在探視的路上,走過一個又一個驛站,走過春夏秋冬幾個季節;一邊是老伴兒,一邊是愛女,都停止了和她一起前行的步伐,人生似乎到了無望的邊緣;圓圓先走了,錢老也走了,“我們仨”失散了,家,成了尋覓歸途路上的驛站,楊絳,也走到了人生邊緣。

第三部,用完全寫實的手法,記錄了楊絳和錢鍾書結婚後到英國留學、愛女出生、回國工作直到錢鍾書和錢瑗相繼去世的一系列人生歷程。平凡樸實的故事中,我看到了夫妻之間相互的支持和扶攜,而同甘共苦的風雨人生,讓他們對彼此更加依戀和關愛。記得最深的是他們的“探險”。這是一個多麼適合夫妻的“節目”啊。在“探險”中,交流着各自的想法和觀點,可以談工作,談家事,談路上的景緻和行人,可以看到什麼聊什麼,沒有主題,但在這隨意的聊天中,了意見,釐清了思路,增進了瞭解。生活在繼續,溝通沒有斷,感情不斷加深。

圓圓的'出生,給父母帶來了許多快樂。看着一個個小故事,讀着一篇篇信件,望着一副副漫畫,我彷彿看到這個其樂融融的家裏,處處有歡笑,有情調,有趣味。父女倆是“哥們”,互相打鬧玩笑,一起“對付”媽媽;父母關愛女兒,女兒也懂事、自覺,不讓父母操心,對爸爸和媽媽,真像是貼身的小棉襖,關懷備至,體貼有加。重病期間,還不忘叮囑媽媽要注意身體和飲食,也不忘給爸爸寄賀年卡。看着那些妙趣橫生的信件,看着那些親暱的稱呼,真讓人忍不住“羨慕嫉妒恨”。

書中還有個細節,很是觸動了我。他們仨,出差了,喜歡記錄所見所聞或思念之情,在家的也會記下瑣瑣碎碎的事情,這些他們稱之爲“石子”,有空會經常在一起“把玩欣賞”。書後也附了不少“石子”,“我們仨”的相親相愛都在“石子”裏有着真真實實的反映。我想,愛是需要表達的。這些“石子”,其實就是一份份愛的表達——熾熱也好,瑣碎也罷——總之,相互的愛戀和關懷,都讓這些“石子”說盡了。誠然,感情真摯與否,重行甚於言,但是,愛,如果做了,又表達了,不是更讓家人瞭解和明白了嗎?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曾有的歡樂,而今的寂寞,天人相隔,往事皆隨風遠去。《我們仨》,文字簡單平實,不慌不忙,娓娓道來,如清風一樣,拂面而來的是一陣陣幽香。作文

標籤:讀後感 我們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