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我們仨》讀後感(精選15篇)

觀後感1.15W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我們仨》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們仨》讀後感(精選15篇)

《我們仨》讀後感1

“1997年早春,阿瑗去世,1998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讀至散文末尾,一種心酸化作乾枯的藤蔓爬山柔弱的心田,久久不去。靜坐了好一會兒,仍是不捨得合上書的尾頁,瞬時,痛苦、悲傷、難過與悽然彷彿都隨着歲月的積澱在楊絳先生那清澈的眸子裏化作紅塵中的平淡與安詳。

人生如夢,平平淡淡纔是真,我們何必去追求那功名利祿,何必去向往那榮華富貴,何必去在意那浮雲糞土般的.紙醉金迷呢?何不靜下心,慢慢來,讓如水般的平淡浸染自己的身心,平淡是一種境界,是一種胸懷,也是一種人生態度,沒有驚濤駭浪,亦沒有狂風暴雨,只是一葉小小的扁舟在和風裏靜靜地數着陽光下碧水的波紋,簡單又幸福。

讓億萬顆心隨時光跳動,打響歲月的節拍,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我們何不珍惜身邊的愛人,品味生活的真諦,奏響生命的樂章,在彩雲和琉璃裏綻放最美的色彩,在人生的小路上留下最深的腳印!

《我們仨》讀後感2

16年楊絳先生走的時候就像看看這本書了,但是最近才偶然打開這本書,然後一發不可收拾地讀完。

開篇就是楊先生的夢境,有點雲裏霧裏,但是讀着讀着,那些意象我竟然都能理解了,船作墓,柳別離。心中所思,夢中所見。嘔心瀝血,不能自己。讀到楊先生描寫自己心臟從胸腔爆出來,自己又將涌着熱血的心臟按回去的時候,淚水已經在我的眼眶裏打轉。楊先生在孩子丈夫面前裝着堅強,別過臉,還是哭地一塌糊塗。

而後是楊先生對我們仨一生的'濃縮,有陽春白雪,也有人間煙火。那個年代的壓抑和痛苦,在楊先生一家這裏,變得只是一段曾經滄海難爲水而又細水長流的時光,他們從這難水裏面只取一瓢,那幸福.感恩的一瓢。

世界以痛吻,而我們仨以文字,笑聲,忍耐,珍惜,感恩去回報。儘管我們也知道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但那又何妨,我們好好珍惜在一起的時光,彼此拿出最好的一面坦誠以待,此生足矣。

感謝楊絳老師,感謝你們仨,我以後也會向您學習噠,你們雖然已經離去,但是卻永遠活在了我們讀者的心中,並被大家所羨慕呢。

《我們仨》讀後感3

看慣了現今的明爭暗鬥,看淡了生活的不義不忠,現在靜下心來細品這三個人走過的一路,真的有種難言的感動。經歷着社會的洗禮,可心靈依舊純潔;經歷着戰爭的.侵擾,可信仰依舊堅定;經歷着疾病的糾纏,可親情依舊溫馨。猶如品味一盞香茗,苦澀中夾雜着清香,“我們仨”的生活亦是如此。

只可惜一切都沒能逃過命運,如書中所說,只留下“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圓圓離去,鍾書也沒能陪着楊絳走到最後。不敢想象,這位老人要懷着怎樣苦澀的心情完成這本書,但還好,這本書確實真真切切地記錄了他們仨的幸福。

讀過楊絳與錢鍾書愛情的點點滴滴,才懂得真愛亦是知己,愛人亦是靈魂的伴侶,是何等的幸運。當今的情侶又有幾對是這樣呢,擁有再多的甜蜜,也沒能牽手走到最後;而今的夫婦又有幾對是這樣呢,可笑那麼多匆匆的離婚,只是因一句性格不合。

我們急着完成人生的任務表,考學,工作,戀愛,結婚,生子,老去。結果一切都是那麼倉促,倉促到我們都忘了品一品生活最原本的味道,忘了到底怎樣的精神生活纔是我們想要的。然而請你別忘記,精神上的富足纔是真正的財富,而家,也永遠是你最溫馨的港灣。

《我們仨》讀後感4

想看了很久的一本書,終於看完了。讀着別人的故事,也在思考着自己的人生。首先,我很佩服他們的學識。或者說,感到羞愧。不論是出於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還是整個社會氛圍的變化,我們對於自我知識的要求好像變得很低。讀個研讀個博彷彿就成爲了天之驕子,但是實實在在做學問的又有幾個。說實話並不覺得一些名牌大學博士畢業的老師值得佩服。這也提醒了我自己還欠缺很多很多。

同時佩服他們淡然的人生態度。最近接觸的畢業生很多很多,有錢的沒錢的,找到工作的沒找到工作的,考上研的沒考上研的,都有。也聽到過很多次“畢業了好難啊”這樣的話。其實,一輩子一帆風順的`人可能真的很少,每個人背後都有他不爲人知或鮮有人知的枷鎖,但是又有幾個人可以處世不驚。我覺得淡然是一種很可貴的品質,它並不代表着不進取,而是清楚地知道這個社會是怎樣的、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後的一種豁達。欣賞這對夫妻的名利觀。

感受還很深的一句話就是,人生不會像童話故事:此次她們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人生會遇到很多波折或者說不幸,也會有很多的離別。相守是一種幸福,我們要學會珍存生活中的美好

《我們仨》讀後感5

人世間不會有小說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活活地一起過日子。”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着煩惱和憂慮,像一場夢,充滿悲歡離合。

這本書講述了楊絳錢鍾書一家溫馨的日常。在這個家中三個人互相守護的故事。正如楊絳所說:“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他們和普通的家庭一樣,一同承擔困難,一同享受快樂,過着平平淡淡的日子。但在無常的命運面前家庭的平淡幸福是如此渺小,她無法決定命運齒輪如何轉動,即使命運如此不公,她仍選擇將三人的回憶沉澱,將生活細碎美好的經歷當做生命的`溫柔源泉滋養自己的內心,以此來抵禦命運給予的傷害。

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併且仍然熱愛它。這種英雄主義深深根植於日常生活和人與人間的情感中。人生裏總是要將滿滿缺缺的點集合在一起,堆成一塊,成爲一片,纔是一個完整的人生。

《我們仨》讀後感6

家。大概是世間一切美好所集成而來的詞彙。

所有的歡樂和溫暖,三人在一起就會被無限的放大。而磨難病痛,卻變的很小。是三個人卻並不止三種身份,雖然知識淵博卻行動笨拙的爸爸;馬馬虎虎不會做飯的媽媽;事無鉅細成爲家人的`依靠孩子。在書裏她們不是文學家、不是歷史中的偉人,而是世間最普通也最幸福的一個家庭。

一整本書,詳盡的描繪了一家人的溫馨快樂,將回憶的石子全部捧了出來而只剩一人的過程卻只用了半頁紙來敘述。

“人世間不會有小說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活活地一起過日子。’”

當看到這句話時,眼眶一下子就紅了,摸着還很厚的書頁,心想一定還沒到時間。然而…還是結束了。

沒有任何言語,僅僅是兩個去世時間。眼淚不受控制的掉落下來。後面的一張張的生活記錄彷彿還帶有溫度,又把人拉回了那個溫馨快樂的家中,從初始的夢境到最終的現實。

大概我實在嚮往,嚮往一個父慈母愛孩子頑皮的家,纔會對書中的家這麼的不捨和難過。覺得她們好幸福,不爲她們的身份地位、寫過什麼書、發表過什麼言論、對國家做過何等貢獻。只爲她們擁有彼此,能成爲我們仨。

《我們仨》讀後感7

在人生的伴侶離去四年後,92歲高齡的楊絳用心記述了他們這個特殊家庭63年的風風雨雨、點點滴滴,結成回憶錄《我們仨》。

“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楊絳”

寥寥數行,讀後淒涼感油然而生。

《我們仨》是錢鍾書和楊絳的女兒錢媛在病牀上開始的,她只草草列了個內容清單,寫了五篇,就再也無法寫下去了,去世時六十一歲。錢鍾書在女兒去世的第二年,也就是一九九八年歲末,離開老伴駕鶴西行。在處理好一些後事之後,九十二歲的楊絳於20xx年年底接過女兒的筆,記敘了他們仨相親相愛的`一生。

平心而論,錢媛雖然是出身於書香門第,博覽羣書,卻大概因爲她是英語專業的緣故,中文文章寫得十分遜色,流水賬一般。作爲母親,楊絳對此也有遺憾,她在書中寫道:

“阿媛是我生平傑作,鍾書認爲‘可造之材’,我公公心目中的‘讀書種子’。她上高中背糞桶,大學下鄉下廠,畢業後又下放四清,九蒸九焙,卻始終只是一粒種子,只發了一點芽芽。做父母的,心上不能舒坦。”

而同樣是平鋪直敘,楊絳文字的感染力要強得多,像一位老奶奶在歷數家珍,使讀者饒有興味,不嫌嘮叨。

《我們仨》讀後感8

這兩天讀了楊絳先生寫的我們仨,其實很久以前就聽說過這本書,前幾天到圖書館很巧的就看到了這本書,有時候很奇怪,查過目錄的書在圖書館怎麼也找不到蹤跡,可藏在心裏很久的書卻能就這麼突然的跳到你的眼睛裏。

以前感到名人離我們是那麼的遙遠包括他們的生活也是那麼的神祕,需要用仰視的方式來觀看,可看了這本書明白了原來名人的生活和我們普通人的並無二致,有着普通人一樣的喜怒哀樂,有時更甚之,生活中也會遇到這樣那樣不如意的境遇,甚至比普通人的.還多,但他們依然樂觀,依然饒有興味的生活,不斷的“探險”找到生活之美,對親情的那份眷顧,對家人的那份愛更真更純,也許這就是名人與我們的不同吧,他們更愛生活,更懂的珍惜身邊的朋友。

《我們仨》讀後感9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這是書中涵義較深的一句話,也是給我感觸頗多的一句話。

思念這樣甜,卻又這樣苦,所以我們應該珍惜當下美好時光,陪伴好我們的家人。如此,方能不負時光。

故事的開篇就是“我們仨都老了”,然後就是預示着死亡的“萬里長夢”,從踏上古道客棧,到古道相遇,一步一步,楊絳先生(作者)送走了鍾書,送走了錢瑗。這段夢,其實就是楊絳先生陪伴錢鍾書先生和女兒錢瑗走過生命的最後日子罷了。

我們常說“好景不長久”“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而這本書中也提到了與之相似的一句——“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整篇書中沒有瘋狂的吶喊與茫然的彷徨,只有楊絳對錢鍾書和女兒錢瑗的愛,以及最後對他們的懷念。

楊絳淡然的文筆,細膩的思考,把生活中的小事進行放大,用自己的心把它們串成一串串閃耀奪目的項鍊。她忍着世道無常的變化,只是淡淡的.回憶,淡淡的敘述,卻依然感人,令人動容。

到了文章的最後一句,楊絳先生寫到了“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尋覓歸途。”從這句看似輕描淡寫,但是其中卻蘊藏着濃濃的思念,以及無盡的悲痛——我們仨到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我們仨》讀後感10

就是如此相知相愛相契的一家人,在1997年錢媛病逝,1998年錢鍾書病逝,楊絳女士已經是83歲的老人,受到了何等的打擊,非常人所能承受,楊絳在描述愛女病重去世時自己悲痛欲絕的心情時:

“我覺得我的心給捅了一下,綻出一個血泡,像一隻飽含熱淚的`眼睛……”

“我的心上蓋滿了一隻一隻飽含熱淚的眼睛,這時。淚一起流下來”

“胸中的熱淚直往上涌,直涌到喉頭。我使勁嚥住,但是我使的勁兒太大,滿腔熱淚把胸口掙裂了。只聽得噼嗒一聲,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東西。迎面的寒風,直往我胸口的窟窿裏灌。我痛不可忍,”

那是描述怎樣的一顆母親的心呀,心碎了,掉在地上,又加上寒風,直往胸口裏灌,誰能忍受這般的痛徹心扉,讀到這些充滿悲情的文字,給我以強大的震撼,情不自禁的撫摸着自己的胸口,淚水如泉水一樣盈眶而出……心緒久久不能平靜。

《我們仨》讀後感11

很久沒有因爲看書感動得掉眼淚了。沒有撕心裂肺的呼號,沒有驚心動魄的橋段,有的只是平靜的訴說,點滴的回憶,直擊內心最柔軟的部分。

楊絳的文字樸實簡單,就像是在閒話家常,但不絮叨。字裏行間都透露出他們仨之間的深厚感情。他們的心如此緊密得貼在一起,彼此依靠着攙扶着經歷了歡笑與苦難,有再大的風雨也衝不垮他們。他們的生活並不平靜,但楊絳始終平靜得敘述着,那種平靜讓人肅然起敬。

楊絳的'行文輕盈流暢,從頭到尾,一氣呵成。回憶總是片斷的,就像是一顆顆大小不等、形態各異、顏色不均的珠子。想要把它們串成漂亮的鏈子,需要懂得如何取捨、組合及排列。顯然,楊絳精於此道。

生活中的大部分時間是無聊而瑣碎的,甚至充滿着煩惱和憂慮,精彩和風光只會像流星般劃過天際。可當你回頭再看,精彩和風光已然消散,無聊和瑣碎讓你覺得無比充實和甜蜜,曾經的煩惱和憂慮成了可以一笑而過的浮雲。陪你走過無聊和瑣碎,經歷過煩惱和憂慮的人(人們)還在身邊,就是最大的幸福。

《我們仨》讀後感12

楊絳先生的我們仨帶給我複雜的感受,會跟着它開心的時候歡笑,跟着它悲傷的時候流淚,跟着它的離別心酸,我想正是它的'樸實無華才能顯出情感的真摯,才能真切的打動人。錢鍾書一家三口的相親相愛,不離不棄就這樣展現在我們眼前。

全書以夢魘般的古驛道開頭,楊絳先生天天的夢魘,感覺到她內心的極度恐慌,一家人在古驛道相聚而後失散,年邁的老人惶恐得在人生的驛道上,愛女跟先生相繼去世,更是傷心悲痛。她說三里河的家,已經不復是家,只是我的客棧了這份淒涼,讓人看得傷心落淚。

而後,楊絳先生用了平淡樸實的需要回憶了他們的過往,剛結婚隨錢鍾書先生去牛津,兩個人自己第一次做飯,稱自己笨,每天早上錢鍾書都會爲楊絳先生做好早飯,苦中作樂,志同道合,而後有了女兒,有了家就有了一切,她們三個在一起總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樂趣。

在爲這個家庭幸福感動的同時讓我也有所感悟,幸福是什麼,幸福其實是一種感受,別人覺得你苦,但是你們苦中作樂你們覺得幸福,幸福不是物質的,而是精神的,因爲我們仨在一起。只要我們在一起,這就是幸福,永遠幸福!

《我們仨》讀後感13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這一句平實的話語,卻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愛與刻骨銘心的思念。

現代科技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現代科技環繞中的我們,還能找到那份平淡但卻深刻地情感嗎?電話、互聯網讓我們的溝通隨時隨地沒有障礙,但人與人的內心之間卻有了越來越厚的.屏障。當我們到互聯網的虛擬空間裏去尋求心理的安慰時,我們是不是忽略了身邊平淡但卻真實的情感呢?

當電話、短信讓我們能夠便捷地傳達心意的時候,我們是少了“雲中誰寄錦書來”的苦苦追問,但同時,我們是不是也少了“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身後情感呢?當飛機、高速列車讓我們能毫無阻隔地飛越千山萬水,多遠的距離都不成爲距離的時候,我們的心靈距離也隨之拉近了嗎?

我們不再有“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爲探看”的苦苦煎熬,但同時,我們還有那份“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銘心的思念嗎?

《我們仨》讀後感14

對中國這個著名的家庭的親情故事,面對他們的溫暖與歡樂,滄桑與憂傷,面對書中簡單而樸白的文字,任何的評價都屬多餘,那種罕見的真情和達觀,在作者那裏是一種淡定自然,在讀者那裏卻常常禁不住潸然淚下。生活在回憶中的楊絳先生,可謂得了漢語的`精髓,世入了人生的化境,讀這樣的書,真是讓人既心往之,又感慨萬千。

一個不平凡的人,寫了一本平凡的書,卻引起了意想不到的反響,這就是楊絳和她的<我們仨>。

看楊絳先生的書是一種享受。今天看完了全書,楊絳先生的文筆真的很優美寧靜,平凡家事國家大事娓娓道來,面對別人的陷害也看不到一絲的恨,只是泰然處之。而前面兩節,三人走失在古驛道,採用虛實相間的手法,經夢起至夢醒,一家人走散了,而一家人相聚相守相依相助的往事卻給了楊絳先生最好的回憶。錢老是名人,而楊絳先生的眼中只是一個平凡的人,一個丈夫一個父親一個兒子的角色,有幸相攜至老也不枉此生了。

好的書每看一次會有不同的感受,人過了30歲,對生活有了不同的認識。

《我們仨》讀後感15

《我們仨》這本書是楊絳創作的一本散文集,整本書表達了一個思想:家庭是人生最好的庇護。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單純溫馨的家庭幾十年平淡無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經歷。作者楊絳以簡潔而沉重的語言,回憶了先後離她而去的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以及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

作品共分爲三部分。第一部分爲楊絳老年時的`一個夢境,以一個夢拉開全文序幕。第二部分,楊絳用夢境的形式完整地記錄了這一“萬里長夢”,講述了一家三口在人生最後階段相依爲命的深刻情感,回憶了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先後離去的過程。第三部分楊絳採用回憶錄的寫法,從生活裏的每一件小事下筆,記錄了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女兒與錢先生相繼逝世,這個家庭鮮爲人知的坎坷歷程。

《我們仨》自始至終彰顯着近代中國社會與文化此起彼伏之中的知識分子人文情懷:一是摯愛親情的濃墨抒發;二是愛國情操的本然流露;三是知識分子人格精神的寧和凸現。作品用樸實的語言和生活化的態度,向讀者講述了一個觀點,那就是隻有家,纔是最好的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