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我們仨》讀後感

讀後感2.14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我們仨》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我們仨》讀後感

《我們仨》讀後感1

《我們仨》這本書是楊絳先生爲了紀念他們一家三口的生活而寫的,這本書分爲兩部分。第一部分中,先生用夢境的形式講述了最後幾年中一家三口相依爲命的情感生活。第二部分,以平實感人的文字記錄了自1935年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丈夫逝世,63年間這個家庭鮮爲人知的坎坷歷程。

第一部分講述一個關於夢的故事,平淡樸素的文字中透露着無言的感動,我們仨失散了。踏上古驛道,夢就開始了。鍾書被一輛大黑汽車接走了,幸好還有女兒阿圓。“阿圓一再對我說:‘娘,不要愁,有我呢。咱們明天就能見爸爸了。”讀到這裏,我想,這就是親情。不用做太多太多的事,只需要親人的一句安慰,一句“有我呢”,足矣。的確,我也聽過一句“有我在呢”,那時,心裏暖暖的。終於,他們在古驛道上相聚了,只要三個人在一起,只是幾個動作,即使相互無言,仍有一種踏實的感覺。這或許就是平淡的親情最好的詮釋吧。先生的夢在繼續,慢慢地變得沉重,她在病中的鐘書先生和忙碌的女兒阿圓之間不停奔走,後來,阿圓也病重了,她很累,卻又無可奈何地看着他們父女倆一點點地在她眼前消散。看這部分時,淚早已溼潤了雙眼,好像自己也在經歷親人的離別。

第二部分寫先生一個人懷念我們仨。先生說“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多麼簡單的想法,多麼簡單的要求。在這部分裏,我看到書中附帶的幾張照片,有夫妻倆年輕時在巴黎和倫敦留學時的合影;有夫妻倆爭着看女兒自英國寄來的家信;有三人各自認真工作的畫面;最後兩張照片,兩位老人互相理髮,“我能用電推子,他會用剪刀”。簡單的幾張照片記錄了一家三口簡單而真實的生活。寫求學牛津時,租房做飯,黃昏時兩人總牽着手出去探險等,充滿了少女般幸福甜美的記憶;寫生下女兒後,錢鍾書燉了雞湯,還剝了碧綠的嫩蠶豆瓣,煮在湯裏,盛在碗裏,端給楊絳吃,“錢家的人若知道他們的‘大阿官’能這般伺候產婦,不知該多麼驚奇”,字裏行間裏又充滿了爲人妻的驕傲。

讀完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觸是父母的行爲對孩子的影響是最直接的。楊絳先生夫婦以讀書爲生活,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沒有刻意的去教育孩子,但是錢瑗不僅書讀得好,工作能力強,還能時刻關心照顧父母,這樣的孩子不正是我們現在父母教育孩子想要的結果嗎?

《我們仨》讀後感2

妞妞,距離你要到這個世界上只有3個月了,我想不光我和_,還有很多人都在爲你的到來忙碌着,特別是你的媽媽,所以首先,感謝_,正因爲有_懷胎十月的辛苦,纔會有我們普通的平凡的《我們仨》!

妞妞,爸爸之所以就着看了楊絳的《我們仨》後寫這個話題,思考的核心還是怎麼實現人生的價值,其實這個問題我和_也說不清楚,但是馬上就爲人父母了,不能也教育不清楚你吧,你看這就是一個悖論了,自己弄不明白還得要教清楚孩子,所以爸爸決定告訴一個正確的路子,至於你在這個路子上走發現什麼風景,那就看自悟了吧...

第一,要多看書,書是人類總結經驗的載體,雖然現在網絡很發達,甚至有“內事不決問百度,外事不決問Google”但是爸爸還是希望你直接看原著,瞭解其他人的無數個人生,你就有很多重的精彩;

第二,學習語言,這個其實包含了幾小點的:學習語言可以掌握第一手的信息,這個信息可以是技術PAPER也可以是社會經驗,然後學習語言可以直接跟人交流,以後就是學外語也不能走老爸這個不能開口的路子,雖然我在改正;

第三,讀千卷書還要走萬里路,不能侷限在空想和死記硬背中,格物致知啊,只有自己親眼所見才知道語言的魅力以及修辭手法與後現代主義的奧妙;這點看老一輩的人就要好很多的,比如錢鍾書,魯迅,還有王小波,爸爸希望你能就他們的文字去追尋上個世紀的軌跡;

第四,學會反思,所有的人——特別是你的父母——是深深愛着你的,這種愛是無私的,是垂直向下的!但是,爸爸希望你能融會貫通理論後在實踐中相輔相成,這就是反思和計劃的作用了!我們不希望你留名青史,但求物質精神雙小康吧!

妞妞,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烙印,爸爸的認識不知道會不會侷限在20xx年,但是我想至少大的條框是沒有出格的,這都是在善良和平和的心態上完成的,當然我和_會做好榜樣!

還是要囑咐一句,從我和_的經歷來看,人怕沒自己的目標以及知道了沒有毅力去克服碰到的困難,人最後還是要超過自己!

願和你安康,我們也會是不平凡的《我們仨》!

《我們仨》讀後感3

在這個還沒有暖起來的冬天,我接受了《我們仨》中的溫暖與滄桑。

命運指引着這三個人在冥冥中相遇。《我們倆老了》,《我們仨失散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三篇如同圓舞曲一般共同跳躍着濃濃的親情的主旋律。最後作者獨自一人在靜靜地懷念這仨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懷念着一個家族最平凡的光。

細膩的文筆平緩地訴說着心事,委婉溫暖。《我們倆老了》是晚年時對錢鍾書,錢瑗的回憶;《我們仨失散了》,是在親人們相繼離去的那些年,作者自己支撐着家,照顧着這個家。《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作者用自己的筆訴說着親情的姿態。

書中沒有可怕的吶喊,沒有無助的仿徨,只有一位母親對兒女的思念,一位妻子對丈夫的懷念,每一個字像花一樣綻放着思念。

楊絳淡然的文筆,細膩的思考把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進行放大。用自己的心把它們串成一串閃耀奪目的項鍊。即使“文革”的慘不人道,在那段扭曲心靈的歷史中。楊絳忍受着世道無常的變化。她並沒有對命運抱怨,她只是淡淡的回憶,淡淡的敘述,使我們沉入她的靜思,去理解,去賞析她的命運,去評析她的爲人。

當初的我們仨,現在,獨留楊絳一人形影孤零,她在文革中活在對兒女,丈夫的美好回憶中,幾十年中,楊絳,見到了太多太多,錢鍾書和錢瑗相繼離她而去,所有的悲歡與離合,所有的潮起與潮落,她早已釋懷,以至於悲喜無常,淡定自如了,但是這樣卻還是給我一種淡淡的悲傷淒涼。

楊絳在命運面前是渺小的,她無法決定命運齒輪如何轉動,無法預測命運在下一秒鐘如何轉動。她所能做的就是聽天由命,任憑命運的各種不公,她就是笑笑,把它當作歷練,磨練自己的性格。畢竟她無法像貝多芬那樣扼住命運,也不像海倫有一個好老師,她在命運中只能靠自己,只能去無條件承受,所以她的內心是強大的,而她只能沉澱在我們仨的回憶之中來緩衝自己受到的傷害。

楊絳活在一種滄桑的幸福中,她一直在尋找自己那曾經的家,她不敢祈求太多,她只是希望在亂世中可以和自己的一家幸福快樂的生活下去。

最遠的是家鄉,最難到達的是家鄉,家在夢裏。

《我們仨》讀後感4

那裏煙霧迷濛,空氣鬱塞,雜樹叢生,就是在這個古驛道上,我們仨相守,相聚,相失……

本書作者楊絳用心記錄了六十多年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經歷的無數風雨,編成了一本《我們仨》。

正如楊絳所說,這是一部“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的情感宣泄之作。她在丈夫錢鍾書和女兒錢瑗生命的末了,依然用自我的餘熱來溫暖整個家庭,即使三人分隔三地,在客棧、漁船、三里河的家之間,那些魂牽夢縈的最終時光。

所幸,楊絳的人生還是幸福的,即使他們仨已在天地間失散,她仍然能夠擁抱那些年一家三口的幸福溫暖,她依然能夠獨自一人默默思念丈夫和女兒。

《我們仨》,是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楊絳說:“我們仨,卻不止三人。每個人搖身一變,可變成好幾個人。”

的確是這樣,在錢瑗的眼中,爸爸錢鍾書只配當她的弟弟,有時卻又搖身一變,變成教師,她和媽媽都是好學生。但在穿衣吃飯方面卻又需要被人照顧,跟孩子一般弱小。

在__期間,楊絳和錢鍾書被革命羣衆揪出來,成了“牛鬼蛇神”,而錢瑗必須走過衆目睽睽下的大院,貼上大字報,和父母劃清界限。一年之後,他們依然是最可欺負的,而他們仨在如此艱難的境遇下,依然能夠享受舒坦和溫暖。

“我們對坐吃晚飯,其樂也融融,因爲我們有這麼多友人的同情和關懷,說不盡的感激,心上簡便而愉快。”讀到這樣的文字,誰能不動容一家三口無時無刻的相守相助,讓這些苦難在風雨中遠去,只留下舒坦和溫暖,簡便而愉快。

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夠像他們三那樣,無論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無論身在何處,都能夠感受到家人纏纏綿綿的愛,都能感受到家的溫暖

無奈,完美的事物總是容易消逝。一九九七年早春,錢瑗去世了;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仨失散了,就這麼輕易的在人世間失散了。以往的永遠,成了漸行漸遠。

就像那首歌裏唱的:“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鹽半輩子,轉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

相守,相聚,相失。“家在哪裏,我不明白。我還在尋覓歸途。”

《我們仨》讀後感5

放假好幾天了,一直忙着什麼,今天閒下來捧起了久違的書。可能是平常在學校形成的習慣,現在每每拿起書讀是就想寫點什麼。

今天天氣微風,不過陽光還是很好的,於是在陽光的照射下靜靜地讀了這部分內容。這部分內容主要講了楊絳和丈夫錢鍾書,女兒錢圓之間的事情。事情的發生主要是由於鍾書的一次“開會',引起了妻子女兒的擔心,從而踏上了找夫之路。這條路主要是古驛道上。所有的感動也發生在踏上古驛道,走在古驛道上的相聚,相失。觸動我最深的就是在古驛道上相聚與相失。在他們一家人相聚時楊絳就流露了欣喜。由於所住之處的規矩,他們每次相聚的時間很短,可是這並沒有影響他們的交流與彼此間的關心。因爲女兒的工作有時僅剩楊絳自己每天去看望丈夫。每日的奔波每日的言談直到晚上好像也不能因爲距離而中斷。楊絳整日因爲思念女兒丈夫而編造夢,在她的每一個夢裏都好像因爲放心不下丈夫,靈魂出竅了一樣,奔波到丈夫所在之處,時刻留意丈夫的一舉一動,到了第二天作爲他們交流的話題,爲此女兒多次安慰母親,丈夫每次都是忠實的聆聽着,從不發表什麼言論,好像彼此能心神領會一樣。就這樣在他們古驛道上的相聚時,我總是因爲楊絳的奔波與講述的夢境而感動,深深地沉浸在他們那種親情中。

一開始在讀古驛道上的相失時我以爲是丈夫的又一次失去消息,直到後來才知道相失是指的女兒因爲病痛失去生命這件事。這件事的起因是女兒因爲心疼母親說:”自己舊疾,需要住院”而失去消息。母親因爲擔憂所以每每都在做着與女兒有關的夢。一開始是在夢裏找尋女兒的下落,當找下落後,楊絳就在夢裏“走到”女兒身旁照顧女兒,在夢裏她心疼女兒,夢醒後就把自己的夢傳遞給丈夫,也許是爲了獲取一絲絲的安慰吧,可是鍾書每次都是聆聽。儘管這樣楊絳始終奔波在夢與現實中,讓我真的沒辦法分清夢與現實。直到錢圓的逝去時婆家送信,那是我猜體會到一位母親因爲擔心女兒所做夢的真實性。我真的被那份親情感動的走不出故事。讀完這部分內容時我終於知道了"仨"是誰,也多次想象着穩重並沒有寫出來的他們之間的親情故事,暢想着他們日常的生活,總之我對楊絳一家充滿了敬佩。。。。。

《我們仨》讀後感6

“世界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玻璃脆”書中如是說,那麼他們仨從女兒錢瑗出生到死去這六十年,一直飽有的這份親情還算堅牢吧,按一輩子的長度來計算的話。錢鍾書和楊絳堪稱夫妻模範,錢對楊的那番“遇見她之前沒想過結婚,娶了她不後悔,再也不想其他人”深情,真是soul mate啊。

以上爲昨日晚上所寫,寫不下去,今天中午繼續。

其實我最佩服最喜歡的是他們那種對名利淡然的心態,在他們心裏只有自己鍾愛的文學和自己珍惜的家庭。錢說:“有名氣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他們希望有幾個知己,不求有名有聲。這是多麼高尚的境界啊。但是話又說回來,我們又豈能達到這境界呢,別人是天才,是精英,不求聞達可已聞達,我們呢,庸碌小輩,拼命掙扎。換句話說,他已經獲得了就不在乎,(當然也有可能在他沒獲得之前也不在乎),我們連獲得這份殊榮的門都看不到。

我想起浮誇的歌詞,想起裏面那個小人物的用大動作來博人們關注,怕被遺忘就用浮誇的表演來放大自己,未嘗成功就用十倍的苦心去做突出的那個。特別是在北京這個地方,特別是在20歲這個年紀,腦袋裏的幻想,心胸的壯志,被現實中的默默無聞強烈的壓抑着。這種感覺你知道吧,好不甘心,覺得自己明明應該活在光芒之下,享受別人的膜拜,前程似錦,指點江山,可是,真的有一千萬個可是。所以真的會那樣去做——其實怕被忘記,才放大來演吧。

或許年輕人本該就迷茫的吧。在你20歲這個年紀,你憑什麼去擁有別人打拼十年二十年換來的成績,你憑什麼衆星拱月做人羣中的核心,你憑什麼要求別人給你機會要求別人認可你。這個你指的是我,相比去衝去闖,我似乎更多在自怨自艾。恨自己對自己狠不下心來。

說回他們仨,都是書蟲,我覺得做書蟲書癡是件很酷的事情,嗜書如命,很棒的誇讚。我不知道他們爲什麼喜歡讀書,是什麼樣的心態,至於我自己,我挺享受看書的,說的肉麻點,看書的時候我覺得那種獲取知識的慾望在驅動我,在獲取知識之後的那種滿足感又奇妙無比,我看的書越多我會發現我要看的書越多,發覺自己看的書是那麼的少,世界是那麼廣袤,恨不得將全世界的好書都看完。很多人將讀書的動機歸爲能增長見識和智慧云云的,我覺得不然,那只是結果,我的動機就是我喜歡讀書,我喜歡處於那種狀態,就像喜歡打球喜歡旅行喜歡逛街什麼之類的正常愛好一樣,而獲得智慧知識那只是結果,順其自然的結果,不必去強求的結果。只有發自內心的喜歡,才能一直讀下去。

《我們仨》讀後感7

今天時間要悠閒,所以在圖書館看了一本楊絳先生的《我們仨》,一直知道楊絳先生非常受世人關注,她的書籍,她的文字,她的人生旅程。

我記得有段時間,很多人在詢問爲什麼楊絳是一位女性,卻用先生稱呼其名。

其實,原先先生不一定就是指男性,而是指達到一定地位的人的一種尊稱。其實“先生”有很多種含義,以下做一下分享:先生”的各類用法

1、老師等教育工作者。古時對有學問的男女都可以這樣稱呼,所以“楊絳女士”會被尊稱爲“楊絳先生”。

2、對知識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的尊稱。

3、稱別人的丈夫或對人稱自己的丈夫。

4、舊時,管帳、說書、相面、算卦、看風水等爲業的人也會被稱爲“先生”。

5、凡德高望重者,都可以被尊稱爲“先生”,有表示尊敬的意思,不一定完全指男士。如宋慶齡、楊絳、冰心、丁玲、葉曼、許廣平等均可稱爲先生。

6、現在對所有男性都可以稱爲“先生”。這就是我們現代漢語中最常用的用法了。

所以“先生”一詞的用法,說明了大家對楊絳先生的尊敬。

其實很早之前就知道《我們仨》這本書,但是不知道爲什麼緣故,總是翻了兩頁,或者是因爲什麼其他的原因,並沒有閱讀完這本書,而今或許跟它有些許的緣分,在此刻翻開了這本書,進入了楊絳先生的世界。

怎麼說呢?在開頭的前五分鐘左右的時間裏,我覺得這本書寫得十分凌亂,因爲我好像跟不上他的思路,並且不知道它這個時間線以及描述的每一件事情之間的內在關係,因爲以夢爲線讓我在閱讀過程當中無法分清楚她描述的情形何時爲現實,何時爲夢境。可隨着跟楊絳先生逐漸深入的交流,我才摸清她的路線,而後在閱讀到那一段文字的時候,眼淚不自覺的奪眶而出,被這樣樸素卻真摯的文字打動的有一種悲傷的喜悅之情。

我悲傷是因爲它在描述那一段圓圓離開的過程當中,明明悲痛欲絕,卻在懷着這樣的心情裏描繪出了一副幸福的畫面;可我也有一部分的喜悅,因爲我終於在這一刻融入了楊佳先生的世界,我看到了一個母親的堅韌和脆弱。

我甚至無法說出他的文字的樸素程度,可就這樣平凡的辭藻卻直擊人心,震的你顫顫發抖然後讓你不自覺的潸然淚下。《我們仨》到最後卻是她一個人懷念着三個人,承載着三個人的記憶,我說不上這究竟是怎樣的一種心情,幻境中每個人安然無恙,現實裏一個人孤獨絕望。明明楊絳先生懷念的是美好,我卻稍稍顯露出了悲傷,但也再一次明白了“珍惜”的深層含義。

感謝這個下午,有陽光,有你。

《我們仨》讀後感8

楊絳在人生遲暮時寫的書——《我們仨》,沒有半點的文飾和賣弄,只是在聽一位老人娓娓道來她的故事他們的故事,讀來讓人有溫馨的感動………

她看着女兒錢瑗和錢鍾書相續的離開人世,只能一個人思念他們仨……

楊絳和錢鍾書的愛情一直是讓我豔羨的,他們兩可謂是典型的“書呆子”“書癡”,所以也許月老早就爲他們牽了線才讓他們在清華相遇,後來兩人出國留學,國內發生戰亂後回國,抗戰,解放戰爭,三年自然災害,文革,改革開放……他們就這樣相孺以沫的,當然後來還有他們的女兒一道走完了一生……

他們從來都是與世無爭,與人無求,不事權貴的,他們只求能有一份自在的閒適和從容,他們也許物質貧困,卻是知識的富有者,精神上的貴族,在他們,知識全不是爲了賣弄。“我們要江青給的房子?”,錢鍾書這老頭用如此輕蔑的語氣如是說。而在如今這樣一個被金錢灼燒的.社會,在車水馬龍,夜夜笙歌下,這種愛情,這種做學問的態度,這種處事的姿態已經不復存在了。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可悲呢?我時常在想我們所心心念念追逐的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還是我們只是愛上了理想的贗品而已?這個世界上獨立的人多,自由的人少,而自由亦不靠索取得來,像他們那樣活出真性情實屬罕見了。我們往往只是做着這肉身的奴隸,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終是失了自己。梭羅在讀完哈佛後放棄了平常人走的路,他獨自去了瓦爾登湖畔生活,他感受到一個人若心境知足,他便宛若置身天堂。確實,世俗人眼中的成功也只是一種生活方式而已,我們無需奉爲定律,如若能獲得真正的快樂而去做一件事,像他們仨,即使世人笑我癡,而又何樂而不爲呢?

“陪他走的愈遠,愈怕從此不見”,他們的女兒錢瑗與世長辭後,楊絳的這種擔憂就愈加強烈了,然而老病相催,歲月總是不饒人的,錢鍾書第二年也走了……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他們從此失散了,她清醒的認識到以前他們寄居的寓所只是古驛道上的客棧而已,而家在哪裏?她還在繼續尋覓

也許我們都在尋覓………

《我們仨》讀後感9

一直想看楊絳先生的《我們仨》,但終究猶豫自己的懶惰遲遲沒有完成這個計劃。這兩天終於看完了這本書,就隨便說說自己的感受吧。

楊絳先生寫的這本書,描述了平常人家的家長裏短,很是樸實,雖有一些上個年代人說話的方式,卻一點也不影響閱讀。大多數人這樣寫,都容易流於流水賬。然而,楊絳先生寫的,卻非常的溫暖,讓我們似乎看到了楊絳先生一家溫暖、充滿愛的生活場景。每一個字,都充滿了她對丈夫和女兒深深的愛和思念。這大概就是大師的文字功底吧!

剛開始讀前兩章時,我還以爲這是一部科幻小說,文中的主人公似乎能夠在夢裏看見很遠很遠的地方發生的事情,我還奇怪着,這難道是有特異功能嗎?文章在開頭說,她的丈夫給他一個萬里長征的夢,我還猜測過這難道是夢中夢嗎?他將她丈夫的去世做了一個綿長綿長的夢,而在這夢中又夢見了她女兒的去世。讀完第三章才明白,原來這不是夢,之所以夢見女兒,其實不過他每晚都會與女兒通電話而已,而所謂的客棧船隻,其實就是病房和家的代名詞。我想錢鍾書先生真的做到了,儘可能長的去陪伴楊絳先生,儘可能長的去減緩楊絳先生的痛苦。我驚訝於他們之間感情的長度,從他們相見的第一面開始,一直到他們老去,感情從未減淡。我一方面很羨慕這樣的感情,另一方面又覺得現在的生活中這樣的感情怕是可遇不可求了。

文章中的錢鍾書先生體現的更多的是他可愛的一面,或許之前我所認識的錢鍾書先生是博學的,爲祖國作出了重大貢獻的。而在楊絳先生的書中,看到的他卻是在愛妻面前,孩子氣的丈夫的形象,以及在女兒面前哥們兒的形象。他們這一生中也遭遇了起起伏伏,他們更加明白陪伴的重要,並且也爲此不斷努力,儘可能的多多陪伴彼此。在這裏我並不想說他們爲祖國做出了什麼,因爲這本書中我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他們的愛情。

讀完這本書的第一件事,我就去查了查楊絳先生是什麼時候去世的。楊絳先生20xx年去世,錢鍾書先生1998年,他們的女兒錢瑗1997年。我的第一反應是,剩下的16年她是怎麼過的。不過,我又很快反應了過來,她並不是一個依附於家庭的女人,她是一個相當獨立的新時代女性,她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追求,她要將自己過的精彩纔算不辜負錢老先生對她的期望吧,更是不辜負自己。

不要抱怨生活,充滿對生活費期待,知足常樂,做好自己,一切不順都會過去的,一切都會好的!

寫的很亂,基本上是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了,希望以後寫會更有文采和邏輯了吧。

《我們仨》讀後感10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一年一度的讀書日,並非號召人們要在這一天去讀書,其最大的作用就是提醒我們:讀書,要與人生、生活相伴,如影隨形;讀書,應該成爲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日常閱讀,猶如一日三餐不可或缺,又如呼吸空氣般不知不覺。

家裏有本楊絳先生的《我們仨》,很早就買來但有時只是隨便翻看,聽她輕輕講述:“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苦難,一同承擔,無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情都變得甜潤快樂。一家三口是不尋常的遇合。”

1997年春天,他們的女兒阿瑗去世,1998年年末,錢鍾書去世,一家三口從此失散,2016年5月,楊絳先生去世,三個人的故事從此劇終。正如書中所說“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這本書是楊絳先生在92歲時寫的,書中講述了一個知識家庭兩代人求知、求學的奮鬥之路,以及家人之間相親相愛、相互牽掛的感人之情,也折射出時代的變遷和發展。

時代不同,但每個時代都有“我們仨”。就像當前疫情之下,不斷感動着、溫暖着我們的愛情親情。醫療隊隊員黃秀峯隔着玻璃和妻子的吻別;在樓道里短暫相遇擁抱的醫護夫婦;“你平安回來,我包一年家務”的最美情話。身着一襲白衣,他們是病人眼中的希望、是天使;脫下重重的防護服,他們是愛人眼中的至親,是父母眼中永遠的孩子。疫情是災難,也是教材,教會我們珍惜此刻在身邊的親人,教會我們用心感受生活的美好。

在《我們仨》這本書中,我也體會到一個溫暖美好的家庭環境是多麼重要。女兒瑗瑗這顆“讀書種子”,“過目不忘”的“本領”難道是天生的嗎?並非如此,這是因爲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和適當正確的引導。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師、最好的模板,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孩子的行爲是家長教育的結果。電影《美麗人生》中,智慧的父親用愛成就了孩子的美麗人生,宅家學習的日子雖單調,但孩子們必須有父母的陪伴、監督和督促,用父母的愛和照亮幫助孩子成長。

一本好的書籍,一些好的片段,如同街角盛開的花朵、深夜家裏的燈光,總會在不經意間觸動我們內心某個柔軟的地方。讀一本書,能帶給我們平靜、專注和思考的力量。楊絳先生溫和恬靜的性情,溫馨守靜的生活,堅韌溫文的品格,值得我們敬重,《我們仨》這本書也值得我們細讀品味。

標籤:讀後感 我們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