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我們仨》讀後感(集合15篇)

觀後感1.18W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我們仨》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們仨》讀後感(集合15篇)

《我們仨》讀後感1

《我們仨》這本書是楊絳先生爲了紀念他們一家三口的生活而寫的,這本書分爲兩部分。第一部分中,先生用夢境的形式講述了最後幾年中一家三口相依爲命的情感生活。第二部分,以平實感人的文字記錄了自1935年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丈夫逝世,63年間這個家庭鮮爲人知的坎坷歷程。

第一部分講述一個關於夢的故事,平淡樸素的文字中透露着無言的感動,我們仨失散了。踏上古驛道,夢就開始了。鍾書被一輛大黑汽車接走了,幸好還有女兒阿圓。“阿圓一再對我說:‘娘,不要愁,有我呢。咱們明天就能見爸爸了。”讀到這裏,我想,這就是親情。不用做太多太多的事,只需要親人的一句安慰,一句“有我呢”,足矣。的確,我也聽過一句“有我在呢”,那時,心裏暖暖的`。終於,他們在古驛道上相聚了,只要三個人在一起,只是幾個動作,即使相互無言,仍有一種踏實的感覺。這或許就是平淡的親情最好的詮釋吧。先生的夢在繼續,慢慢地變得沉重,她在病中的鐘書先生和忙碌的女兒阿圓之間不停奔走,後來,阿圓也病重了,她很累,卻又無可奈何地看着他們父女倆一點點地在她眼前消散。看這部分時,淚早已溼潤了雙眼,好像自己也在經歷親人的離別。

第二部分寫先生一個人懷念我們仨。先生說“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多麼簡單的想法,多麼簡單的要求。在這部分裏,我看到書中附帶的幾張照片,有夫妻倆年輕時在巴黎和倫敦留學時的合影;有夫妻倆爭着看女兒自英國寄來的家信;有三人各自認真工作的畫面;最後兩張照片,兩位老人互相理髮,“我能用電推子,他會用剪刀”。簡單的幾張照片記錄了一家三口簡單而真實的生活。寫求學牛津時,租房做飯,黃昏時兩人總牽着手出去探險等,充滿了少女般幸福甜美的記憶;寫生下女兒後,錢鍾書燉了雞湯,還剝了碧綠的嫩蠶豆瓣,煮在湯裏,盛在碗裏,端給楊絳吃,“錢家的人若知道他們的‘大阿官’能這般伺候產婦,不知該多麼驚奇”,字裏行間裏又充滿了爲人妻的驕傲。

讀完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觸是父母的行爲對孩子的影響是最直接的。楊絳先生夫婦以讀書爲生活,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沒有刻意的去教育孩子,但是錢瑗不僅書讀得好,工作能力強,還能時刻關心照顧父母,這樣的孩子不正是我們現在父母教育孩子想要的結果嗎?

《我們仨》讀後感2

我很喜歡楊絳先生《我們仨》這本書。微微泛黃的紙,簡單,卻散發着一種很清透的氣息。看着它,突然會有一種遠離城市的寧靜,安逸的怡人。書封面上方是用淡淡的白色所寫的“.圓O”。這樣的三個稱呼,聽上去很親切。

《我們仨》不僅是一本回憶錄,更可以說是一本充滿着人世間一幕幕悲歡離合的劇本。角色都是如此鮮活,即使化作了文字還是如此活靈活現,彷彿就發生在身邊似的。我們便好比從窗戶紙的孔隙中,悄悄窺視着一戶書香門第內,一天天發生的不同故事;即使主角中已有人遽歸道山,儘管這故事並不驚心動魄。

當讀到傷心處時,我會落淚;當讀到開心處時,我會歡笑;當讀到離別處時,我會心酸;當讀到家常處時,我則會認同。總之,它能牽動您身上的每一根神經,能將您倒回那一段往事之中。使我大有感觸。

這本書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我們倆老了》,只有兩頁;第二部分《我們仨失散了》用意識流寫的夢境,冥冥濛蒙,虛虛實實,亦幻亦真;第三部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是着墨的篇幅,共分十六小章,用很淺顯的文字記錄了楊絳先生他們這個三口之家共同經歷的快樂。“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當,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瑗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合。”他們相處,既有各不相擾的專心讀書,又有融洽愉悅、妙趣橫生的“撿石子”(把不在一起時的`趣聞樂事記錄給對方分享)遊戲,一家三口經歷坎坷與磨難,卻因爲一起的彼此安慰、共同承擔從而創造樂趣與甜潤。由此可以看出,楊絳先生的一家三口的相知、相契、相親、相愛是多麼的令人敬重與羨慕。

最後的附錄裏,有很多張楊先生一家三口的生活照,是那種其樂融融,看了讓人很溫暖的家庭照片。有年輕時,夫妻倆在倫敦和巴黎留學時的合影;也有錢瑗的成長照片、英國留學的紀念照。最喜歡他們父女倆的合影,老先生愛說女兒像他,一樣的有着聰明的頭腦,含蓄的微笑。他們仨各自的工作照,看完也讓人感動。中國知識分子家庭的真實寫照都在這些圖片中定格了。最後兩張他們夫妻倆相互理髮的照片,拍得真好。楊先生會用電推子,鍾書先生會用剪刀。我看到這裏,才真正領會了什麼叫做相濡以沫。

《我們仨》的故事讀完,讓我久久不能放下。爲他們的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之家的風範深深感動着。真希望現世安穩,歲月靜好,每一個“我們仨”的故事都讓人回味綿長……

《我們仨》讀後感3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亦散琉璃碎。”

1、如若年邁,獨居一角,靜靜翻閱歲月裝訂而成的書。我一個人,將那些瑣碎重拾。你們着舊時的衣裳,夜夜入夢來,那沓書稿上,還分明散落着昨日的灰塵。啓卷而思,要把那些美好光景都注入後世,盡綿綿相思。

2、“我一個人,懷念我們仨。”

楊絳先生的文字是淡雅的。她把“我們仨”的生活用文字輕輕描摹。想是思念費神,不必刻意遣詞造句,這是順回憶流淌而成的文章。她說:"我們不論在多麼艱苦的境地,從不停頓的是讀書和工作。因爲這也是我們的樂趣。’她與錢鍾書先生在不安的年歲裏幾經波折,家,從未是一個固定的居所。兩位老人掛着年邁的容貌載着一顆不知疲倦的心。在工作中有遊走,住處的流竄,從未影響那一疊厚厚的書稿,鋪滿每一個新居。我想正是他們對治學的嚴謹,鑽研,熱愛,使得這個家瀰漫着學者氣息,縈繞着揮不去的書香氣。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玉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我一人。

我在書中體悟最多的,是“我們仨”於生活的熱愛和理想的追求,我看到病榻之上的錢鍾書先生顫抖着寫下著作,我看到“我們仨”在分離時記下小小的瑣事,然後將這些“小石子”投擲彼此。我看到錢瑗一人承擔着百分之二百的工作,我看到他們互相請教,贈與暱稱,看到楊絳先生帶着行動不便的錢鍾書先生去附近“探險”。看到他們各自守在自己的辦公桌前,嚴謹治學。他們不曾沾染名利的氣息,即使名聲蜂擁而至,楊絳先生也只是用謙和的笑輕輕推脫了。他們未落凡俗,獨享別緻的學者氣息。他們將日子過得樸素,物質世界的匱乏在精神世界的富足面前不值一提。

還好,有這樣一本書讓我們得以窺見這個不凡家庭的.一角。

“我們如要逃跑,不是無路可走。可是一個人在緊要關頭,決定他何去何從的,也許總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們從不唱愛國調。非但不唱,還不愛聽。但我們不願逃跑,只是不願去父母之邦,撇不開自家人。我國是國恥重重的弱國,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們不願意。我們是文化人,愛祖國的文化,愛祖國的文字,愛祖國的語言。一句話,我們是倔強的中國老百姓,不願做外國人。我們並不敢爲自己樂觀,可是我們安靜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

想成爲,成爲楊絳先生那樣沉靜的人,懷息着巨大的苦痛仍能將回憶舒緩的寫出。想成爲,成爲錢鍾書先生那樣的人,攜着獨特傲氣,做世間獨有。

文學,是美妙的事。

《我們仨》讀後感4

陽光灑落窗櫺,坐在桌邊的木椅上,翻開厚厚的書籍,彷彿再次回到了那個艱苦的年代。

楊絳先生是我國著名的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

《我們仨》是楊絳先生所著的長篇散文。全書分爲三個部分,“我們倆都老了”“我們仨失散了”“我一個人思念”以一個老年時的夢境拉開序幕,關於一家三口的萬里長夢。用回憶的形式記錄了其一家三口在動盪不安的年代相依爲命的情感。1997年早春,錢媛去世,1998年歲末,錢鍾書去世,92歲的楊絳將文章編著完成。整本書採用倒敘的形式,前面是他們老了,失散了,後面纔是一家人的幸福生活。沒有華麗的辭藻,楊絳先生以平淡的語言將故事平靜的敘述出來。

楊絳先生與錢鍾書先生的愛情是真正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在他們婚後與英國留學時,錢鍾書先生並不會做飯,但在他學會製作牛奶紅茶後卻爲楊絳先生做了一輩子的早餐。簡簡單單的一個舉動卻是多少人一生都無法做到的。錢鍾書稱楊絳爲“最賢的.妻,最才的女”在錢媛剛出生時,“笨手笨腳”的錢鍾書總是容易做錯事,而那時,楊絳總是會說“不要緊”。我想,這樣的愛情才稱得上相濡以沫,不轟轟烈烈,卻能細水長流。

“我們仨”都是書蟲,書香家庭長大的錢媛從小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喜好讀書,不管在哪兒總是不停找書看。爺爺稱她“吾家讀書種子也”,外公稱她“過目不忘”。楊絳和錢鍾書更是嗜書如命。

“鍾書對於攻讀文學學士學位雖然不甚樂意,但放棄自己國家的獎學金而投靠外國富翁是決計不幹的。”由此可見錢鍾書先生的愛國情懷。雖是文人,不能在科研方面對祖國有所貢獻,但錢鍾書先生卻用實際行動體現了愛國精神,日軍佔領家鄉,人民陷於水火之中,他毅然決然地拒絕了英國的富翁,選擇留在家鄉與祖國人民共同度過艱難的時期,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值得讚頌的。

在書的結尾,楊絳先生這樣寫道:“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做“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錢媛、錢鍾書先生相繼去世,獨留楊絳先生一人尋覓曾經“我們仨”的幸福。20xx年5月25日楊絳先生離開人世,舉國哀悼,而“我們仨”終於在天堂重聚。

《我們仨》讀後感5

楊絳先生走了,但留下了我們仨。

知道我們仨這本書,是在楊絳先生走後。知道楊絳是在錢鍾書先生走後。這時候我想起了魯先生的爲了忘卻的紀念。

沒看此書,一直覺得我們仨寫的是和朋友圈一樣秀恩愛,秀家庭溫暖和諧的回憶小說。書的封面是古樸的,內容也是古樸的。而最讓內心感覺淒涼的卻是封面背後的那句話__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看完卻發現,裏面有溫暖有恩愛,但卻生生通篇是流水賬,一個敘述得不行雲流水的依舊是家長裏短的流水賬。內容平實低調得如述家長裏短,鄰里鄉外。裏面沒有淒涼,沒有抱怨,沒有吵鬧,沒有哀傷,彷彿是一個食人間煙火,卻沒有人情五味的`世界。但裏面有愛情,有親情,有道德,有禮儀。更有呵護,有尊重,有思念,有擔當。有家國的選擇,有忠孝的抉擇。

楊絳的流水賬又似乎是不同的,裏面是豁達的,對社會的豁達,對國家的豁達,對家人的豁達,對遭受的一切不平事的豁達。

楊絳敘述的一家三口又是頑皮的,頑皮得就是三個孩子在一起過家家,只是這個過家家過得有些認真了些,認真得一直到老,但他們一直沒老過。鍾書先生說,只有死別,沒有生離。一家三口又是平淡的,彷彿任何大風大浪與他們無關,任政治風雲變幻,我仨自巋然不動。

寫回憶中寫夫妻恩愛者居多,而把三口渾然一體者少之又少。曾看過一個學者寫道,中國幾千年的穩定和道德傳承來自於一個個的大家庭,那種祖孫幾代同堂的大家庭。雖然幾代同世依舊在,但同堂幾度聞?小家一成立,就馬不停蹄的逃離了大家,從此沒了長幼卑尊,你媽是你媽,你爸是你爸,媽家是媽家,自家是自家。私有化的徹底已經延伸到了每個家庭,自此,大家小家有了獨立的法人,也有了獨立的道德體系。

每個癡迷的無用的書呆子後面必然站着一個強人。錢鍾書就是這樣一個食人間煙火卻不管人家煙火的書呆子,他鑽進書裏就不再出來。而楊絳就是站在這個書呆子後面的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做得了桌椅蓋得了樓房的強人。強人是無所不能的,即使真的不能也要強說能的,總不能讓一個更不能的書呆子去說能吧楊絳的字裏行間是有錢鍾書的風格的,或者說也未必遜於錢鍾書的,但無論是生活多麼愁苦,楊絳從沒有要把錢鍾書從書堆里拉出來,愛一個書呆子,就要愛讓呆子在書堆裏呆着。道理是簡單的道理,有幾人參透,參透的那幾個人是否又做到了呢?

大家之所以成爲了大家,就是無論多紛擾的事情在那裏都很簡單,簡單得如孩子,簡單得如白紙,簡單得每個人都會認爲很複雜。有初心,堅持初心就好。任風雨飄搖,你自不動就好。

讀完我們仨,就一直覺得楊絳是錢鍾書後面的錢鍾書

《我們仨》讀後感6

今天我跟大家談一談,楊絳先生寫的著名散文《我們仨》這本好書,這本書並沒有華麗的辭藻,卻用樸素的語言爲我們講述了楊絳先生面對女兒丈夫離世的痛苦回憶。在我品讀之時,楊絳先生心中那綻出的一個個血泡,也同樣刺着我的心,那真真切切的情節不能不扣人心絃。

《我們仨》中令我印象最爲深刻的是這個處處快活溫馨的家庭。這個三人之家中有着愛工作成家了也與父母玩在一起的阿園,有知識淵博,相濡以沫的父母,天天幸福快樂地過日子。剛有了定居地的他們,本可以安享晚年,可是病魔卻不期而遇,現實並不是美麗的童話,不會有他們永遠幸福的生活下去的美好結局,前些日子“一家三口都在嬉鬧,如今,二人已故去,三里河寓所裏只剩楊絳先生一人。”

花謝了,還會再開;太陽落了,還會升起,人老了卻不能重來,作爲生命只有幾十個春秋的人類,怎能不感嘆光陰似箭,這箭射去,你還能追得回來嗎?很多人都說人生如夢,如夢幻泡影。人的.一生就是場夢,小時,不知天高地厚,長大了,到處荊棘坎坷,好不容易安穩了,卻已入晚年,而《我們仨》一本書就是一個充滿離情的萬里長夢,楊絳一家失散了,永遠的失散了,楊絳先生想回去也回不來了,世界上有許多的“我們仨”每天都有無數人經歷生老病死,有些人你還沒來得及珍惜就不在了。是呀,人生的短暫是改變不了的,我們能做的就是珍惜時光,珍惜與家人同在的歲月,我們要孝敬父母,珍惜親情,一家人開心快樂就是最大的幸福,“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其實少對父母發脾氣,讓他們高興,也屬於對時光的珍惜。“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過去了,就一去不復返了,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間,也是尊重自己,尊重良心,我們作爲一名國小生,要珍惜讀書學習的大好時光,“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們要抓住人生的夏天,努力成長儲蓄知識,這樣以後纔不能“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我們仨》這本書好,好在語言生動,更好在它的內涵,它告訴我們要珍惜光陰,珍惜美好的當下,我們都有自己的“我們仨”、“我們四”等等,我們都要愛護我的“我們仨”。楊絳先生在書中這樣說:“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所以我們更應愛惜時光,愛惜美好,我覺得《我們仨》一書爲何好,就是因爲他珍藏着楊絳先生美好的“我們仨”。

《我們仨》讀後感7

竟然像國小生一樣開始寫讀後感了,零零散散的花了兩天的時間,將楊絳的《我們仨》看完了。

以前也聽過這本書,看見書名叫我們仨,總能想到些別的,比如大學時候的我們東北仨妞,電視劇中的很多以三姐妹爲題材的電視劇。在圖書館看見這本書,就立馬借來了,看了才知道,原來講的是楊絳,錢鍾書以及他們的女兒錢瑗他們一家三口的一生的經過。

書分爲三部

第一部我們倆老了

這一部就一頁紙,作者說她做了一個夢,夢見和鍾書一同散步,鍾書不見了,她很焦急的找,就醒來了;

第二部我們仨失散了

講真,看完了第二部仍沒懂講的是什麼。楊絳說她做了一個夢,一個“萬里長夢”,夢境歷歷如真,醒來還如在夢中。

第三部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這一部中,鍾書和女兒都已經離世,只剩下自己,寫三個人一生的事蹟;

剛開始的一部分裏說:”我活的很充實,也很有意思,因爲有我們仨。也可說:我們仨都沒有虛度此生,因爲是我們仨。“我們仨”其實是最平凡不過的。

說到這裏我覺得上邊這幾句是能總結全文的.,但是最能總結全文的還是下面這一段: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瑗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的非常快樂。所以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合。

楊絳才二十四歲的時候,和鍾書結了婚就一起去英國牛津大學求學,開始講他們在牛津的點滴,吃住的細節,學習讀書上的事情;後來去了法國巴黎大學求學;當時我就感慨,那些很厲害的人物,哪個不是年輕的時候去這學習,去那留學的,學成歸來,多牛。

後來他們回國後,他們的女兒也一歲多了,當時是1938年,戰亂時期,和家人一起生活,輾轉於蘇州、上海、無錫這些地方,講述了在戰爭下他們的生活,後來,他們也有了些成就,但是也趕上了當時的各種運動,三反運動,五四運動,在那個背景下,他們的生活貧苦,日子過的也很艱難,後來又趕上“下鄉”;他們在那樣的背景下生活,日子過的確實艱難;然後後來文章就側重的講錢瑗的事情,他們一家學問都很深,三個人都很厲害;但是一生卻也坎坷、艱難。

我現在的讀書速度很快,有一些地方完全可以跳着讀,這本書嚴格的算起來一天的時間不到,所以領悟的也不是很深刻,但總的來說,我認爲很多厲害的人物都是喜歡讀書的,嗜書如命,但是他們的一生也很波折坎坷,經歷了很多的磨難,同時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這就是好的壞的並存着。

《我們仨》讀後感8

看完楊絳女士的《我們仨》後,心情頗爲激動。

楊女士(請原諒我姑且裝作很成熟的喚楊絳女士爲楊女士)及其夫錢鍾書老先生還有其女錢媛女士的生活是如此的平凡而又不平凡。說它平凡是因爲這是一個只有一家三口的世界,沒有名利紛爭,雖然楊女士、錢先生、錢媛女士都是我國數一數二的名人。說它不平凡是因爲他們的思想境界已經達到了一個我只能仰望的高度。

有人說讀書可以陶冶情操,此刻我終於明白,某些人的思想及品行真是是值得我們用一輩子來膜拜的'。

1997年楊女士的愛女錢媛女士因病去世,1998年,僅隔一年,其夫錢先生也離開了人世。楊女士是懷着怎樣的一種悲慟渡過晚年呢?先後經歷喪女、喪夫之痛的楊女士又該是懷着多大的傷痛來寫這篇回憶錄的呢?回憶裏越是美好,對楊女士來說無疑越是一種殘忍。

在國家局勢動盪的時候,楊女士說:“我們如要逃跑,不是無路可走。可是一個人在緊要關頭,決定他何去何從的,也許總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們從來不唱愛國調。非但不唱,還不愛聽。但我們不願逃跑,只是不願去父母之邦,撇不開自家人。”“我們是文化人,愛祖國的文化,愛祖國的文學,愛祖國的語言。一句話,我們是倔強的中國老百姓,不願做外國人。我們並不敢爲自己樂觀,可是我們安靜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這是怎樣的一種情懷呢?當一種愛已經滲透到骨子裏的時候,他們是不會去計較形式上的愛的。而楊女士一家對祖國的愛,我想已經滲透到他們骨子裏了吧。楊女士及其家人我想應該是不諳世故的,可是他們卻深受身邊人的愛戴。在這63年間,他們不停輾轉,然後分離,再又相聚。可是不管他們到哪裏,總會有那麼一羣人照顧和關心着他們。因爲不論何時何地,他們都是以一種真誠的態度對待身邊的每個人。他們把工作當做樂趣,寫字永遠是他們熱衷的事。剛開始,他們不會做飯,不會用電爐燒水,錢先生甚至連火柴都不會劃,可是他們的生活卻處處充滿樂趣。就像伉儷二人把每次的散步當做探險一樣,這是一個聖潔的世界。

還有家庭的溫馨也是本書最震撼的地方之一。從楊女士給這本書取名爲《我們仨》這點便可推知一二。“我們仨”是並列關係,無論在誰心中,地位都是等同的。這就讓人想起了“朋友”這個詞。與其說他們是夫妻、是父女、是母女關係倒不如說他們是朋友關係。不論驟風暴雨他們相濡以沫。天上人間,時空阻隔不斷的是摯情。楊女士的文字含蓄節制,難以言表的親情和憂傷瀰漫在自力行間,令讀者無不動容。

可是逝者永逝,在這裏我只能祝願楊女士能夠安詳渡過她的晚年。

《我們仨》讀後感9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這句話我見過無數次了,真的,數也數不清。大多數人都會問:“哪句話對你觸動很大?”“哪本書最讓你落淚?”等等這些問題,這些問題會讓我想到很多書,很多作家。但是楊絳先生的《我們仨》,應該是我讀過的最娓娓道來的一本書。

第一次讀《我們仨》應該是高中時期十六七歲的年紀,那段時間看過一個關於“失獨家庭”的調查報告,或許是因爲十六七歲本身就是一個極易敏感的年紀,那段時間就一直在腦子裏面反覆去想一個家庭失去唯一的孩子,對父母應該是多麼殘忍的一件事情。然後就在這個期間讀了《我們仨》,初讀時整個人都籠罩在極大的悲傷之中,感覺人生爲什麼會如此殘酷,讓一個人在垂暮之年先後送走了自己的女兒和丈夫。

第二次讀《我們仨》是大學時期二十二歲,假期在家閒來無事,便又讀了第二遍。脫離了那個敏感易感傷的年紀,在讀時看到的已變成一個鄰家老太太在給你講述兒女情長,父女嬉鬧,相濡以沫這些再平凡不過的日常生活片段,以及世事滄桑,家園變故中的輾轉與艱辛。文中有一句錢先生的話“嘿,從今以後,我們只有死別,沒有生離。”這大概是我聽過的最美的情話了。塵世間的相濡以沫,互相攙扶,即使再多的艱辛苦澀,也變得甜潤。後來又有了女兒,一加一成了三。三口一家,在家裏沒有文學泰斗,也沒有翻譯巨匠和建國後外語高等教育的拓荒者,有的只有三個人,你愛我,我也同樣愛你的溫暖。

第三次讀《我們仨》就是幾天前了,因爲這篇讀後感,又重讀了《我們仨》。與第二遍的閱讀時間相差不遠,但身份又發生了改變從一個學生變成了一個工作者。也隨着年歲的.增長經歷了新生命的誕生,親人間的離別,還有一對對朋友走入婚姻的殿堂。這些閱歷,讓性格變得更加隨和安靜。就像是文中描寫到的那種暖,不是盛夏七月的驕陽似火,而是冬日的寂靜午後,靜靜的灑在身上,細碎,但入人心。生活中的感動必定是一個個細碎而溫暖小事的堆積,像是渴的時候的一杯水,像是你愛我時我剛好也在愛你。沒有策馬奔騰,也不應該是你死我活。在我看來,婚姻與家庭中最珍貴的回憶絕不應該是物質和形式上的,它應該很細碎,一餐一飯,一盞燈一杯茶......就像楊絳先生在書中的點滴回憶那樣,每一件事都是極小的事兒,但恰是這些小事,才藏着這世間最珍貴的幸福。

人生中的美好大概就是有一天我們終將失散,或者分手,全靠那些過往的回憶即可聊度餘生......

楊絳先生曾經翻譯過蘭德的一首詩,謹以此詩作爲文章地結尾:我和誰都不爭和誰我都不屑我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我雙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準備走了。

《我們仨》讀後感10

我用了十多天的時間讀完了這本書,這是一本很感人的書,敘述的是關於親情、回憶、思念的故事。這本書有三個部分主要寫的是我們倆老了到我們到我們仨失散了到最後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當時讀這本書的時候哭了好幾次,仨人楊絳先生一人,到九十二歲高齡時還在孤獨、寂寞中度過,那時還強忍着自己內心的傷心、孤單寫下了這本書,當時楊絳先生的心情應該很複雜吧,寫這本書之前也應該鼓起了很大的勇氣,楊絳先生是有學識的,勇敢、堅強嗯。

我們仨,就是一個家,無論在哪,只要在一起,就是家。楊絳先生他們仨是血脈相連,相親相愛的,他們一起經歷了許多事情,最終卻沒有換來想要的幸福。換來的卻是生離死別,但卻抵擋不住楊絳先生對他們的思念。

《我們仨》分爲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寫的是楊絳先生的夢境,雖然是夢境,但可以讀出真切的感情,往後讀時也可以發現第一部門是看似夢境卻又好像不是夢境,因爲夢境裏的東西都是有跡可循的。比如,楊絳先生總是夢到錢老。夢到他們倆人一起散步,散着散着,錢老就走了,最後只剩下她一個人在那裏。醒後錢老總是安慰她說“我怎麼會丟下你一個人走呢”。

第二部分楊絳先生用夢境的形式完整地記錄了這一“萬里長夢”。講述了一家三口在人生最後階段相依爲命的深刻情感,回憶了女兒阿媛,丈夫錢老先後離去的過程。在夢境中她夢到阿媛得病了,一個人躺在病牀上,後來病情加重,但還是那麼樂觀。一九九七年春,阿媛去世。一九九八年末,錢老去世。我們仨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命運待她真是不公,在她年邁的時候,理應享受天倫之樂了,但她女兒卻離去了,楊絳先生本想享受天倫之樂,卻白髮人送黑髮人,更痛苦的是接連錢老也離去,只留下她一人。但她又是多麼的'堅強,她堅強地活了下去,又振作鼓起勇氣寫下了《我們仨》。

第三部分,楊絳先生回憶了他們過去生活的點點滴滴。楊絳先生在書中提到,她總說“我最笨,什麼都不會,是最沒用的人”。但我覺得她是勇敢的,堅韌的,明亮的。也是唯一一個作爲女性卻讓我們稱爲先生的人。

人世間不是小說不是童話故事,結局也不可能會是“從此,他們永遠幸福、快樂地生活在一起”。人世間是沒有永遠的,因爲人的一生是坎坷的,只有到暮年時纔會有一個安頓的居處,纔會覺得幸福、舒適。

但楊絳先生卻白髮人送黑髮人。阿媛走了,錢老也走了,獨留楊絳先生一人,做着一個很長很長的能。在夢裏有家,有他們仨,他們還像平常一樣生活在一起,但那只是夢。最終,楊絳先生也走了,他們仨又団聚了。留下的《我們仨》讀完令人久久不能平靜。

楊絳先生,我們永遠會記着你,記着你的勇敢,記着你的堅韌,記着你的明亮。

《我們仨》讀後感11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這一句平實的話語,卻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愛與刻骨銘心的思念。現代科技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現代科技環繞中的我們,還能找到那份平淡但卻深刻地情感嗎?電話、互聯網讓我們的溝通隨時隨地沒有障礙,但人與人的內心之間卻有了越來越厚的屏障。當我們到互聯網的虛擬空間裏去尋求心理的安慰時,我們是不是忽略了身邊平淡但卻真實的情感呢?當電話、信息讓我們能夠便捷地傳達心意的時候,我們是少了“雲中誰寄錦書來”的苦苦追問,但同時,我們是不是也少了“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身後情感呢?當飛機、高速列車讓我們能毫無阻隔地飛越千山萬水,多遠的距離都不成爲距離的時候,我們的心靈距離也隨之拉近了嗎?我們不再有“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爲探看”的苦苦煎熬,但同時,我們還有那份“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銘心的思念嗎?

現代人都在追求轟轟烈烈,想要轟轟烈烈的事業,轟轟烈烈的感情,卻忽視了平淡中的美麗。我們以爲自我有理想、有追求,每一天在滾滾紅塵中爲了生計和所謂的理想而奔波忙碌,但又有幾個人真正仔細地思考過自我內心深處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我們抱怨工作不夠順利,戀人不夠浪漫,家人不夠體貼,朋友不夠理解,我們抱怨生活太枯燥乏味,但我們有沒有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去尋找樂趣、體會樂趣呢?生活原本就是平淡的,但在這平淡中,只要我們用心去體會,還是能夠去享受其中的樂趣的,就像歌中唱到的“以前在幽幽暗暗反反覆覆中追問,才明白平平淡淡從從容容纔是真”。

很喜歡“淡泊明志,寧靜致遠”這句話,但在現代這個講究個性張揚的時代,這句話早已被人們所遺忘。有自我的個性固然重要,但我還是把這句“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當做自我的座右銘,我期望自我所塑造的性格是淡泊寧靜、溫和內斂的。我也很相信“厚積薄發”的道理。但在此刻這個人心浮躁的時代裏,太多的人急功近利,又有幾人能夠靜心去積累知識、積累生活的點點滴滴?

以下幾條爲對於我自我的提示:

1、問問自我內心深處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並努力去實現它,但絕不急功近利,必須要腳踏實地。

2、修身養性,在這個人心浮躁的社會中找一個寧靜的心靈空間,培養一個淡泊寧靜的心態,溫和內斂的.性格。

3、廣涉博取,以期能夠厚積薄發。

4、用心去再平淡的生活中體會點點滴滴的樂趣。

5、在現代的物質社會中尋找一些非物質的東西去溫暖自我的心靈,比如親情、友情、感情,體會並珍惜每一份平淡的情感。

6、學會感動,爲平凡的人、平凡的事而感動。

7、學會去愛,愛身邊的每一個人,給他們幸福與快樂,在其中享受自我的快樂與幸福。

正如海子的那首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我們仨》讀後感12

第一次參加陸河讀書會流動書舍的讀書打卡活動,這期的主題是人物傳記,我選擇了楊絳先生的《我們仨》。這本書是楊先生一家三口六十三年的生活的回憶,從一張張泛黃的照片開始帶我們走進過去,看看那時的人,聽聽那時的事,從中發現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看到一個單純溫馨家庭的相愛、相聚、相助、相失的人生經歷。

這本書我看的很慢,花了大半個月的時間,認認真真打卡,仔仔細細讀完,心裏觸動不已。果然是錢鍾書親證的“最才的女,最賢的妻”,楊先生真真是一個妙人,有着有趣的靈魂,平淡樸實的文字,卻好像有魔力一般的讓人沉醉其中,而在她的眼中,任何時候都有美景,所有時光都很珍貴,“當一個如此純粹,如此清醒,如此專注於當下,生命真是一件賞心樂事”。

在我看來,《我們仨》這本書對生活和人生還是有着很積極的作用的,首先是楊先生和錢鍾書的好讀書。楊先生描述錢鍾書在法國留學時的讀書生活,“他每日讀中文、英文,隔日讀法文、德文,後來又加上意大利文”。而楊先生自己在牛津當旁聽生的`時候,聽課之餘,把圖書館當成了“第二課堂”,她爲自己定下課程表,一本一本書從頭到尾細讀。“我們不論在多麼艱苦的境地,從不停頓的就是讀書和工作,因爲這也是我們的樂趣”。他們的女兒錢瑗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長大,從小聰慧,也是全家的“讀書種子”。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哪怕是讀同一本書也會有不同的體會感悟。但是隻讀書,不思不悟,也是無法有效的汲取到書中的營養的。讀書,是爲了更好的生活,而生活的經歷讓我們更好的讀懂書。

我們仨的相處模式也是很值得學習的。楊先生和錢鍾書既是夫妻也是朋友。兩個人一起探索生活的未知領域,一起看書讀詩學習,相互依靠又各自獨立。錢瑗和爸爸錢鍾書最“哥們”,兩個人喜歡在一起玩鬧,連性格上都很相似,肯委屈,能忍耐。一家三口無分長幼,互尊互愛,互爲師長,互爲兄弟姐妹。正如楊先生在書中寫的:“我們仨,卻不止三人。每個人搖身一變,可變成好幾個人。阿瑗長大了,會照顧我,像姐姐;會陪我,像妹妹;會管我,像媽媽。阿瑗常說:‘我和爸爸最哥們,我們是媽媽的兩個頑童,爸爸還不配做我哥哥,只配做弟弟。’我又變爲最大的。鍾書是我們的老師,我和阿瑗都是好學生……他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飯,都需我們母女把他當孩子般照顧,他又很弱小。”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碎琉璃脆。即使這樣,我們還是要勇敢前行,不管命運如何波瀾,始終靜待心寬如海。感謝《我們仨》帶給我的美好,感謝書舍讓我找到更好的讀書方法。

《我們仨》讀後感13

初識楊絳先生,是第一次爲學生們上八年級的一篇課文《老王》,這篇文章最後一句“這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印象太深了,常讓我想起的是楊絳先生的真誠、善良與樂觀。這次讀《我們仨》這本書,是第一次這麼深入地走近楊先生、走近她擁有的這個學者家庭,感受他們三口在人生苦難面前相互理解、關愛的親情,好多時候讀着讀着就熱淚盈眶。

首先感動於這個家庭的學術氛圍。一家三口,三位教授,他們對學術,對學生,對教學共有的那份癡心讓我唏噓不已。早年的知識分子身上的單純與執着真是可貴。楊絳先生在文中寫到“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爭,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我們仨在家時,各自在自己的書桌前工作,互不相擾,碰到困難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有仨人之間的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

這樣的文字,我連讀幾遍,總會爲這個家的這份安靜、寧和向上的氛圍感嘆不已,那一刻我真正懂得了什麼是“情懷”,什麼是“赤子之心”。

其次感動於這個家庭三人之間的那種心心相牽的溫柔。從楊絳先生的一段段描寫中,我讀到了錢鍾書先生疼愛妻女的一個個小細節,如在產院做產婦的.日子裏,笨拙的鈡書爲她做雞湯,在巴黎出租屋的時候,錢鍾書早早起牀,將早餐做好放在妻子的牀前,那個體貼入微的丈夫如在眼前。以至於合上書的時候,還時不時想起錢鍾書爲妻子每天清晨做的牛奶紅茶,還有她爲鈡書做的紅燒肉。總能記得她誇讚女兒媛媛“乖,管得住自己,過目不忘”這些特點時的自豪,常能想起他們一家三口讀書時媛媛看了開頭就傷心痛哭,鈡書看到書上可笑處就癡笑個不了,楊先生看書則很鎮定的樣子來。反覆回想就能感覺到一家人在一起,所有的生活都是詩。

《我們仨》,楊絳先生在寫這本書的時候,兩位親人都與她遠去,她在這本書中的每一個文字都是在充滿真情的回憶。看似平實的文字裏,能感受到她的甜蜜,更能覺察到她思念親人的苦痛,書中敘寫的每一個生活瞬間都是她每天勉勵自己珍愛生活的動力。想到這兒,猛然覺得我們當下的生活也變得可貴起來,今日我們經歷的很多個細節,未來都會成爲美好甜蜜的回憶。想到越是單純的生活裏,越有很多能夠品讀的滋味,我在勉勵自己,有什麼理由不溫柔對待這不斷流失的歲月呢?

《我們仨》讀後感14

輕輕推開近代文學的大門,她優雅端坐,筆尖在紙上劃過,淡藍色的墨跡上跳躍着生命的精靈,帶她回到夢開始的地方。

“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這是楊絳先生寫這本書的初衷。一個世紀老人,緩緩地行走在歲月裏,歷經百年滄桑之後,念念不忘的仍舊是“我們仨”在一起的時光。所以她決定用文字來回憶那曾經燃燒着情感與生命光輝的歲月。

無論身居朱戶或者柴門,唯有情感,纔是最值得珍愛的`

一個是文學才子,一個是曠世奇女,常人眼中他們的生活,應當是“琴棋書畫詩酒花”,然而楊絳先生卻更多的回憶了平凡生活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從初入社會,英國求學時的笨手笨腳,兢兢戰戰,與迎來小生命時的敬畏感恩,溫馨知足,到變爲“牛鬼蛇神”時的艱難困苦,卻苦中作樂,以及後來疾病纏身時的相依相守,牽腸掛肚。娓娓道來的小故事似乎就是這人世間千千萬萬個家庭的真實顯照。那些細細瑣瑣的俗世俗物也許不足以勒之於銘,卻也縈人心胸,久而芬芳。

1997年,被楊絳視爲一生傑作的女兒錢媛因病離世,次年,丈夫錢鍾書也隨其後,親人的相繼離開,對她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打擊,用她的話來說就是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從“我們倆老了”到“我們仨失散了”一場相聚相離的夢也是這一家人一起走過的後一段路。而如今夢醒了,她能做的只有“我一個人回憶我們仨”。

與世無求,與人無爭,方能頓悟生活。

我們都是兩手空空而來,最終能帶走的也不過是曾經走過、看過、想過、惑過、求過、愛過、給過的回憶罷了。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不爭不搶,不慕名利似乎又顯得那麼蒼白無力,社會的飛速發展把我們強行推入了快節奏的生活中,似乎只有奔跑着才能到達終點,只有爭的頭破血流才叫生活。而楊絳先生無疑就像一股清流,她可以爲了自己的興趣放棄了美國韋斯利好學院的獎學金。也可以在飽經憂患之時,把世態炎涼當作美酒般淺斟低酌。後來,她更是在百歲之時感慨道:“人生最妙曼的風景竟是內心的從容與淡定。”細細讀完這本書,會發現他們這一家人真的是樸素單純,如蘭芷,如清水,不爲浮塵所動,只求內心安然。

書的最後,她慨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美好的事物總是很輕易地就失散了,但我們可以用文字來記錄下永恆的回憶。

“最賢的妻,最才的女”,這世間除她之外,大概再無人能擔此盛譽。三毛曾問道:“遠方有多遠,請你告訴我。”楊絳正是用畢生回答了這個問題:“遠方並不遠,只要我們仨相聚相守,遠方就在腳下。”

《我們仨》讀後感15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這句平實的話語,卻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愛與刻骨銘心的思念。現代科技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現代科技環繞中的我們,還能找到那份平淡但卻深刻地情感嗎?電話、互聯網讓我們的溝通隨時隨地沒有障礙,但人與人的內心之間卻有了越來越厚的屏障。當我們到互聯網的虛擬空間裏去尋求心理的安慰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忽略了身邊平淡但卻真實的情感呢?當電話、短信讓我們能夠便捷地傳達心意時,我們是少了“雲中誰寄錦書來”的苦苦追問,但同時,我們是不是也少了“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身後情感呢?當飛機、高速列車讓我們能毫無阻隔地飛越千山萬水,多遠的距離都不成爲距離的時候,我們的心靈距離也隨之拉近了嗎?我們不再有“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爲探看”的苦苦煎熬,但同時,我們還有那份“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銘心的思念嗎?

現代人都在追求轟轟烈烈,想要轟轟烈烈的事業,轟轟烈烈的愛情,卻忽視了平淡中的美麗。我們以爲自己有理想、有追求,每天在滾滾紅塵中爲了生計與所謂的理想而奔波忙碌,但又有幾個人真正仔細地思考過自己內心深處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我們抱怨工作不夠順利,戀人不夠浪漫,家人不夠體貼,朋友不夠理解,我們抱怨生活太枯燥乏味,但我們有沒有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去尋找樂趣、體會樂趣呢?生活原本就是平淡的,但在這平淡中,只要我們用心去體會,還是可以去享受其中的樂趣的,就像歌中唱到的“曾經在幽幽暗暗反反覆覆中追問,才知道平平淡淡從從容容纔是真”。

我很喜歡“淡泊明志,寧靜致遠”這句話,但在現代這個講究個性張揚的時代,這句話早已被人們所遺忘。有自己的個性固然重要,但我還是把這句“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當做自己的座右銘,我希望自己所塑造的性格是淡泊寧靜、溫和內斂的。我也很相信“厚積薄發”的道理。但在現在這個人心浮躁的時代裏,太多的人急功近利,又有幾人能夠靜心去積累知識、積累生活的'點點滴滴?

以下幾條爲對於我自己的提示:1、問問自己內心深處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並努力去實現它,但絕不急功近利,一定要腳踏實地。2、修身養性,在這個人心浮躁的社會中找一個寧靜的心靈空間,培養一個淡泊寧靜的心態,溫和內斂的性格。3、廣涉博取,以期可以厚積薄發。4、用心去再平淡的生活中體會點點滴滴的樂趣。5、在現代的物質社會中尋找一些非物質的東西去溫暖自己的心靈,比如親情、友情、愛情,體會並珍惜每一份平淡的情感。6、學會感動,爲平凡的人、平凡的事而感動。7、學會去愛,愛身邊的每一個人,給他們幸福與快樂,在其中享受自己的快樂與幸福。正如海子的那首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標籤:讀後感 我們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