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精品】讀《愛的教育》有感15篇

觀後感2.68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愛的教育》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品】讀《愛的教育》有感15篇

讀《愛的教育》有感1

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薦一本好書《愛的教育》。讀完它,“愛”便會從你的心底油然升起……

這本神奇的書出自意大利19世紀著名作家埃迪蒙託·德·阿米琪斯之手。全書是一個四年級國小生恩利科,以他一學年的日記形式,向大家介紹了他的朋友——品學兼優的德羅西、正直的卡羅納、熱情的科列帝、刻苦的波列科西、不幸的納利、虛榮的沃提尼、“壞孩子”弗朗蒂……還有他敬愛的老師、校長以及深愛着他的`家人。所有的人和事都融入了濃濃的愛意,讓我從一個個小故事中,在不經意間和主人公一起,學會勇敢、堅強,學會熱愛身邊的人和事。

日記其中的一部分最讓我感動,是爸爸、媽媽和姐姐寫給恩利科的信。其內容非常豐富,每封信都滲透着家人對恩利科真摯的愛。如:“······恩利科,不要做一個膽小的逃兵啊!”“······恩利科啊!從今以後,如果你再遇上乞討的母親,再也不要假裝看不見,不給錢就悄悄走開了!”看似說教,卻藏不住愛與希望,真讓人倍感溫馨!

這本《愛的教育》,說它神奇,一點也不爲過。讀完後,不會再讓你爲“每天一篇日記”而抓耳撓腮;不會再爲“被老師、家長批評”而心生叛逆;更不會爲“和同學相處不愉快”而煩惱······說它溫暖,更貼切。它只用簡單一個“愛”字,便可驅散你心頭的種種不快;它更不需要令人討厭的說教,就會在親情與友情中學會愛爸爸、愛媽媽、愛老師、愛同學、愛生活、愛祖國。

這本書我讀了不止一遍,每次看完,我的心裏都會灑滿陽光,讓我真正懂得什麼叫愛、學會怎樣去感悟、怎樣去愛·······原來自己是那麼的幸福,周邊的一切更是那樣的美好!

相信,如果您讀了,一定也有同樣的感受!

讀《愛的教育》有感2

最近,我看了一本十分感人的書,那就是《愛的教育》。這本書是著名小說家亞米契斯所著作。文中從一個四年級國小生安利柯的角度來了解他的班級、老師、同學、家長,以及周圍的社會環境,把師生之愛,對祖國的愛都寫了出來,裏面很多小故事也讓人淚目。

文章以日記形式來寫,到了月末便有一個每月故事,文中滿滿的是對祖國的`熱愛。每當讀到這裏,我的眼淚就會不由自主地流下來。文中的英雄爲了國家,有的沒了雙眼,有的沒了雙手,有的甚至永遠停在這一秒……

文中有一些個性鮮明的人物,有善良的卡隆,有聰明卻不驕傲的德羅西,有好學的斯代地……描寫十分具體,然後我想想自己,十分慚愧!

我成績還行,但經常不想學習,老想着用我聰明的腦袋應付考試。雖然我大多每次都能考到不錯的成績,但隨着年級的上升,我發現我應付不來了,考得理想的成績次數變少了許多,但我並不在意,心想:沒事,我那麼聰明,怕什麼呢?便繼續吊兒郎當地學習,到五年級了,語文科基本上很少能上90分以上,每次拿試卷給媽媽簽名,她都說我:不是不會,就是不認真,粗心!到了這一學期第一次測試,分數下來了,我便知道打了個警鐘,語文91.5 ,這無疑是個差勁的成績,班主任特意說了一下班上一個平時成績平平的同學,這學期學習態度端正了,特別認真,這次考得語文單科第一名呢。經過這一次測試,我必須要加倍努力學習了,改掉懶散的學習態度,下次考得好成績。

《愛的教育》這本書告訴我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個道理,世界上是沒有不勞而獲這種好事的!

讀《愛的教育》有感3

我很喜歡《愛的教育》這本書。不知道是第幾次了,我再讀一次《父親的話在馬路上》的故事,跟去年讀這本書的感想比較,又有了新的感想。我是不是又進步了?

這個故事是說爸爸看到安利柯走在馬路上不小心撞到了一個夫人,就教育孩他走在馬路上要當心,就是在馬路上每個人也有自己的一份責任,要有教養。在街上走路時不小心碰到別人,一定要說聲“對不起”;碰到醫院的擔架時,要停止說笑,擔架上躺着的是病重的人或去世的人;對殘疾人不要另眼看待,他們是不幸的人;在街道上發現未熄滅的菸頭,要把它踩滅;路上有人向你問路,要熱情、禮貌地告訴他。這位爸爸說:雖然這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但是一個國家的國民素質如何,是最容易從他們在大街上的`行爲舉止看出來的。我想起來我還讀過一篇文章《無聲的尊重》,是講一位盲人牽着他的導盲犬乘公交車,車上有不少人了,但是看到這位盲人和導盲犬上車後,所有的乘客都站起來自動向車廂後面集中,爲了讓盲人方便坐任何一個座位。沒有人說多少話,但是這個車廂充滿了對這位盲人的尊重和愛護,讓他感受到了周圍人的善良和對他的愛護,感受到了一種無聲的尊重和愛。這篇文章感動了我。

安利柯的爸爸還告訴他:“當你遇到排成兩列走在馬路上的孤兒院小孩時,要心懷敬意。不論見到的這些孩子是忙人、駝背、聾啞人、或是棄兒,你要在心裏想着,此刻在你眼前走過的,不是別的什麼,而是人世間的不幸和慈善。”爸爸也告訴安利柯一個道理:馬路是值得我們重視的,國民的素養可以從走在馬路上的形形色色的人的舉止中看出來。

我是不是能做到這些呢?我會努力做一個高素質有教養的人。

讀《愛的教育》有感4

愛默生曾經說過:“書是人類的主食。”德國作家歌德也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一個高尚的人說話。”由此可見,沒有書我們的世界將會成什麼樣子啊!

在這次讀書活動中,我愛上了一本書——《愛的教育》。書中簡潔流暢餓文字,寓意深刻、充滿溫情的感人故事深深打動了我……

在《愛的教育》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小主人公安利柯的父親寫給他的一封信——《感恩》。在信裏,父親告訴安利柯,老師是最值得尊敬的人,我們應該愛戴老師。即使老師有時候態度不好,甚至還會犯錯誤,也要一如既往地尊敬老師。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他們畢竟把畢生的精力、聰明都給了孩子們,是爲孩子們犧牲了一切的人,是開發你精神的人。”是啊,常言說得好:“愛自己孩子的是人,愛別人孩子的人則是神。”老師把神仙一樣的智慧送給了我們。也有人讚美老師是園丁。的確,老師就像是辛勤的園丁。用自己的精力和能量呵護知識大園裏的'小苗,爲使小苗茁壯成長,以自己的身體做土壤,用心血做養料,對小苗們精心栽培,耗盡心力只盼小苗們將來變成“有用之才”的那一天。我們還說老師是父母,這不是空洞的讚美詞,因爲老師用無私的愛開啓了我們智慧的門,讓我們走出懵懂的世界。所以,學生們感謝老師,對他們報以感恩的心事理所應當的。可我有時卻不能理解老師的嚴格要求,跟安利柯一樣抱怨老師。現在一想都慚愧。我覺得,安利柯父親的這封信不只是寫給安利柯一個人的,而是寫給全世界所有學生的。

“尊師”和“孝敬父母”是一樣的,這是我們每一個人必備的基本道德。老師把所有的才智都奉獻給我們,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我們身上,教我們做人的道理,讓我們爲自己的祖國輝煌的明天做出貢獻,父母則拼死拼活地掙錢讓我們讀書,讓我們穿得好、吃得飽,要我們堂堂正正地做人,我們不應該感謝他們嗎?

讀《愛的教育》有感5

我最喜歡看的一本書就是《愛的教育》,這本書通俗易懂,而且故事很感人。《愛的教育》這本書是以日記的形式寫的,一篇日記講述一個感人的故事:父母對子女的愛;親朋好友之間的愛;陌路人之間的小小的關愛······《愛的教育》之所以吸引我的地方是,它在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娓娓道出這近乎完美而又爲人們再熟悉不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等等。書中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蹟。但一字一句中所蘊含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處處扣人心絃,感人肺腑。

愛就像空氣一樣,每天都在我們身邊,又最容易被忽視。但我們的生活中不能沒有它,它已經如同血液一樣深深融入了我們的生命。書中有一篇日記:“陪護爸爸”很感人,一個少年聽說父親住進了醫院就急忙趕緊跑到醫院,想要照顧父親痊癒,然而由於醫院的疏忽,少年被領到一個陌生人的病牀前,他一直悉心照顧這個素不相識的“父親”,直到“父親”幸福地離開人世。當少年知道他照顧的病人並不是父親是,是完全可以離開的,但是少年卻出乎意料的.決定留下來。他的舉動讓所有的人震驚和感動,難道這不正是愛的體現嗎?

在現實生活中,愛到處可在。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全國人民齊心協力,衆志成城,捐款捐物,共度難關,不也是愛的表現嗎?

看了這本《愛的教育》這本書,讓我更懂得了愛的可貴,愛的給予。我會更加愛我的父母,愛我的老師和同學,當別人需要需要幫助時,我會伸出援助之手,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世界會更加美好!!!

讀《愛的教育》有感6

愛,是世間最幸福的感情。生活中幸福,便會越來越絢麗多彩多彩、絢麗多彩。設想而知,如果沒有愛,全球將越來越乏味。《愛的教育》這本書向大家闡釋的就是那樣一個大道理。這本書言簡意賅,以中國小生安利柯的目光去看待生活,把這種幸福的感情送進大家小孩的內心深處。

我是一口氣把它唸完的,因爲它確實是太搞笑了了。夏丐尊先生翻譯《愛的教育》時說,文化和教育沒有感情,沒有愛,就像一個沒有水的池塘。沒有水,就不了其水塘,沒愛就沒有文化教育。它描述了生活中平凡而傑出的愛情,從學生之間的問候到路人的微笑;大到足以捐獻骨髓、志願獻血、基本建設、希望工程,世界上一直有許多種愛。如果你認真感受,你會覺得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像一直沐浴在愛的海洋中,多麼幸福啊!這部小書便是這般奇妙,它好似天使之手上的甘霖,在無形之中清洗了大家的內心。像一束燦爛的陽光,溫暖了大家的心底。

愛,像氣體,每日在大家身旁,因其無影無形經常會被大家所忽視,但是大家的'生活不可以缺乏它,實際上它的實際意義早已融進性命。例如爸爸媽媽的愛,在我們在餐前和小夥伴們快樂地玩樂時,爸爸媽媽們靜靜地在餐廳廚房煮好飯、搞好菜、備好廚具等大家用餐這種不值一提的瑣事難以造成大家的留意,而確是大家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種愛。由於普遍,因此反倒不被高度重視。這本書很接近大家的生活,書裏都是安利柯所作的隨筆,也有一些家人給他們的信。全是大家平時生活中的瑣碎,安利柯能從這種平時瑣碎中發覺這般之多的愛,實在是彌足珍貴。但實際上,你也能夠保證。要是滿懷一顆感恩之心去看待社會發展,看待家人,看待盆友,看待周邊的一切事情,你可能察覺自己是多麼的開心。放鬆你的思想,讓細雨洗去你內心的環境污染。懂得感恩,由於這會使全球更幸福,使生活更爲豐富。

讀《愛的教育》有感7

自從學校開展“沐浴書香,快樂成長”以來,全校師生都沐浴在書的海洋裏。在這個月的大閱讀活動中,我看了《愛的教育》這本書,這本書讓我知道了許多做人的道理,令我受益匪淺。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的著名作家——亞米契斯的作品,是世界文學史上經久不衰的名著,被各國公認爲最富愛心和教育性的讀物。書中沒有什麼豪言壯語,更沒有那些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蹟,幾句通俗易懂、親切感人的話語就讓人們感受到愛的偉大。

這是一本以日記形式撰寫的小說,書裏的每一個故事雖然比較短小,但是每一個個小故事都講述着那父母與孩子間美好的愛、那老師與學生的情感、那朋友之間的純真友誼……這一切的一切永遠都離不開一個字——愛。

這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醫院的天使”。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叫齊啓祿的小男孩,由於他的父親到法國做工,前天回意大利。在那不勒斯市下船後突然生病,因此住進了醫院。一面寫信給他妻子,告訴她自己已經回國,及因生病入院的事。妻子得信後雖然擔心,但因爲有一個兒子正在病着,還有着正在哺乳的小兒,不能分身,不得叫大兒子到醫院看望父親。齊啓祿因爲匆忙,把人搞錯了,齊啓祿把其他病人看成了爸爸,齊啓祿看見病人躺在牀上一動不動,瘦得只剩皮包骨了,禁不住哭起來。他在照顧病人的時候,很認真。齊啓祿的爸爸在四處尋找齊啓祿,最後爸爸終於找到了他。他的爸爸說:“你在幹什麼啊,我的兒子,你不知道我在找你嗎?”“啊,原來爸爸在這兒啊,那躺着的就不是爸爸了。”是在這兒照顧病人呢還是隨爸爸回家?他感到很爲難,最後不但不和真正的父親回家,卻要堅持照顧着那陌生人。齊啓祿真是一個好人啊,他值得我們學習,

愛自己的親人是應該的,也是容易的,但如果一個人只懂得愛自己的家人,除了家人之外的人一概不愛,那他就是一個可悲的人,他並不真正明白愛。作文

讀《愛的教育》有感8

愛,一個多麼熟悉的字眼,在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份純潔的愛,愛是無私的,愛的博大的,只有生活在愛的海洋裏,纔會享受愛。而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後,我才真正領悟到了愛的境界。

《愛的教育》這本書介紹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的生活和學習。寫發生在安利柯身邊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記本上寫的文章,以及十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書裏處處洋溢着愛,它使我們找到了愛,在愛中找到了教育,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精神講話》。

《精神講話》講得是這樣的一件事:馬可爾的媽媽爲了還債,決定去工資豐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可是不久,她和家裏失去了聯繫。家人給她寄去的信也沉入了大海,13歲的馬可爾自告奮勇決定去找媽媽,開始了萬里尋母的旅程。途中,他歷盡了各種困難,嚐盡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和人們的熱心幫助,馬可爾終於找到了幾乎奄奄一息的媽媽。馬可爾的出現讓媽媽堅強地生存了下來……

馬可爾這種對母親深深的愛令我感觸很深自愧不如。平常,媽媽每天爲我操心,每天上學前總會給我添上幾句“用心學習啊!”“要努力呀!”之類的話言。但我卻嫌她嘮叨,總會不耐煩地敷衍媽媽。媽媽問我幾句學習上的東西,我就覺得煩。還常常爲了一點芝麻綠豆的小事,跟父母賭氣,甚至向父母發脾氣,卻絲毫沒有考慮過父母的感受,真是太不應該了。父母對我問長問短、嘮叨,這正是對我們愛的表現。看,現在又有多少人想得到父母的疼愛,而又得不到呀,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

是愛,使我們能快樂健康地成長,是愛,給予了我們內心的溫暖。人與人之間的愛是偉大的,愛是寬恕,愛是包容。愛是教育的源泉,愛與教育是息息相關的。多感受一份愛,就多一份溫暖;多奉獻一份愛,就多一份快樂。

讀《愛的教育》有感9

愛在哪個角落?我常常這樣問自己。愛看不見,摸不着,猶如透明的空氣,瀰漫在我們觸手可及的地方,卻不被我們所察覺。然而,今天當我再次讀完《愛的教育》這本書,我終於找到了問題的根源。《愛的教育》敘述了小主人公安利柯每天的故事,字裏行間,永遠離不開一個字——“愛”。父愛、母愛、友愛、師生之愛……其中最讓我感動的,就是每月故事——《少年抄寫員》。《少年抄寫員》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貧窮的家庭,孩子又多,父親白天工作,晚上還要在寫字檯上抄寫到深夜,父親雖然上年紀了,但還是努力工作,不叫苦也不叫累。看着父親不分晝夜地工作,兒子敘利奧看在眼裏,疼在心裏,想替爸爸抄文件,好多賺點錢。可是因爲爸爸不同意,所以只好每天半夜起來偷偷地抄。就這樣,家裏的情況改善了許多,他卻因爲長時間缺乏睡眠而做功課總打瞌睡,回家也無精打采,功課退步……爸爸看到,十分生氣,狠狠地責備他,漸漸,他對敘利奧沒有任何希望。他雖然很委屈,但還是幫爸爸把工作做下去。直到有一天,爸爸發現了這個祕密,才知道自己錯怪兒子了,心裏萬分愧疚。我讀完了這個故事,十分感動。裘里亞身貧苦,但他不但努力學習,而且還默默地家庭分憂。雖然他也曾想過停止抄寫,但是他知道這樣下去是不行的。可是一到十二點,就有一種力量促使着他去做。這股力量是什麼?是一種責任感。裘里亞小小年紀就背起了支撐家庭開支的重擔,是多麼難能可貴的.事情!而且,他頂着父親的責罵去幫父親抄寫,更是付出了堅強。敘利奧的責任感和堅強值得我去學習!

愛,其實十分簡單。無論是父愛,母愛,友愛,還是師生之情……都時時刻刻伴隨在我們身邊。我們要向敘利奧學習,愛父母、老師、同學……

讀《愛的教育》有感10

《愛的教育》一本書,主要介紹了一個普通的家庭是如何去找到一個孩子的人生經歷,如何教孩子友誼,和同伴怎樣相處,同時也教讀過本書的家長懂得怎樣做人,怎樣做孩子的父母親們。本書寫了男主角恩利科在學校的生活,父親阿爾貝託·博提尼、母親西爾維婭·路易吉諾·尤里斯家長的.教育方法。

讀本藏書最讓我看了百看不厭的是那每月故事—尋母記:從亞平寧山脈到安第斯山脈。

一位熱那亞的13歲少年——一位工人的兒子——獨自一人離開熱那亞到美洲去找他的母親。少年的家庭貧窮潦倒,債臺高築。母親爲了養家餬口在天涯的美洲找工作。可憐的母親捨不得自己的兩個兒子。他們一個18歲、一個11歲。最後母親鼓足了勇氣去了。到了美洲她就到丈夫所給她的地址,找到了丈夫的堂兄,堂兄在一戶殷實人家找到了工作。這家人給她的佣金很多,一個月掙80里拉,對她也很好。她用的錢也不多,所以她每三個月給家裏寄一次錢,丈夫用這筆錢還清了債務。一年就這樣過去了,家人特別想念約塞發(母親),小兒子馬爾科說:“我要到美洲去找媽媽!”說完就走了,小兒子去領事館請他們幫忙。領事館給他幾個里拉,還在美洲發了尋人啓事,小兒子千恩萬謝的上了船。馬爾科在船上度過了大半個月,才終於到了阿根廷共和國的首都。在人來人往的街道上發現了母親。

…………

這篇尋母記我認識了孝順的馬爾科,辛苦掙錢的母親。

這本《愛的教育》告訴了我們: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愛就沒有一切。

讀《愛的教育》有感11

暑假期間,我讀完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感覺它是一本非常有意義的書。這本書的主人翁叫安利柯,他是一個三年級的國小生。在學校裏,他有可愛、善良的同學和親切、寬厚的老師;在家裏,他有關心、愛護他的父母和姐姐。安利柯用筆記錄了一個學年中,在學校和家裏發生的一件件雖然平凡,但有趣、感人的事情。其中還穿插記敘了老師給學生講述的一則則真實、美好的“每月故事”。這些記錄和故事充盈着人與人之間純潔、溫馨的情感,讓人感悟到只有愛才是打開人們心扉的鑰匙。

這裏面讓我感受最深的也最讓我感動的一個故事是《少年鼓手》。它講述的是一個外國戰爭故事。1848年7月24日,柯斯脫察戰鬥開始的第一天,一位上尉在面對被敵人包圍的不利戰鬥中,寫了一張小字條,叫一個鼓手送去搬救兵。鼓手在去完成任務的途中,不料被敵人發現了,對他發起了進攻,鼓手的腳被子彈擊中了,他倒下了,但他卻很快爬了起來,奮力奔跑,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爬起,最後,鼓手憑着堅強的毅力出色地完成了任務,搬來了救兵,戰爭也因此取得了勝利。但是少年鼓手因爲腿傷非常厲害,最後,他的'腿被截肢了。他很堅強,很勇敢,從頭到尾沒有掉一滴眼淚,沒有露出一絲驚慌的神色,甚至都沒喊一聲痛,他真是一個小英雄。

讀完這篇文章,我真是非常感動!一個十四歲鼓手爲了一張小紙條,爲了一個軍隊的希望,可以如此勇敢、堅強,甚至不惜奉獻自己的生命。跟他比我感覺自己差太遠了,有時候我做數學題碰到稍微難一點的,就不想做了;有時候因爲缺乏信心,很多事都不敢嘗試;還有時候我做事做了一半就半途而廢了……我太缺乏毅力了,想想少年鼓手,我真爲自己的行爲感到羞恥,他的事蹟深深地教育了我,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我一定要向他學習:做一個勇敢、堅強的人。

讀《愛的教育》有感12

四月,淅淅瀝瀝的雨連綿不斷的下着,上完網課的我從書櫃裏輕輕的拿出巜愛的教育》,一頁一頁的讀起來,這本書敘述了安利柯十個月的課內外生活,將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愛囯之情融入其中,教會孩子如何去愛,告訴父母、老師如何培養孩子的愛,讀了深受感動,不知不覺中就流下了眼淚。

書裏安利柯父親聽聞安利柯不願用功讀書,以書信的方式反覆叮嚀,用心良苦,強調學習的重要性,尤其讓我感動,可憐天下父母心。這本書讓我對父母的愛有了更深的認識和體會,我深深的感受到無論在哪裏,只有親人的愛是最無私、最寶貴的。書中的父親如此,我的媽媽亦是如此,媽媽用她自己的方式愛着我,鼓勵着我。

記得有一次週末,我和弟弟約好象棋比賽,七局四勝,弟弟步步緊追,把我打得落花流水,我連輸四局,我的心像掉進了冰窖。媽媽看穿了我的心思,坐在我身邊,撫摸着我的頭輕聲的說:“你並沒有輸,你只是這次沒有贏;棋盤上,下得是棋,考得是你的智慧,下棋,從一開局,你都是在和對手鬥智鬥勇,每一步,都是較量,你一定要認真思考,小心陷阱,以後多多練習,虛心學習,但學習最怕的是自暴自棄,心灰意冷,不思考不總結不進取。”聽了媽媽的話,我頓時恍然大悟,對,我不能因爲這麼點失敗就打倒了,我要努力學習。

自從這件事以後,每每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媽媽的這番話就會浮現在我的腦海,如春風化雨般的激勵着我,鼓勵着我,不斷前行。母愛是溫暖的陽光,奉獻着她的光芒;母愛是遼闊的海洋,坦露着寬廣的胸懷;母愛是美麗的花園,我是花園裏快樂的小蝴蝶,媽媽,謝謝您!

透過《愛的教育》,我懂得了愛,也明白了愛在每一個人的身邊,因爲愛,這個世界纔會變得越來越動人,越來越精彩。

讀《愛的教育》有感13

今年暑假,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這是一本日記體的小說,講述了意大利國小生安利柯從10月份開學第一天到第二年7月份校內外發生的許多故事,這是一些愛父母、老師、祖國的故事,是關於小孩子的勇敢、執着和純潔心靈的故事。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爲父着想”的敘利亞。他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四年級學生,家裏兄弟姐妹多,生活非常清苦。他爸爸除了在鐵路上辛苦工作以外,晚上在家裏還要熬夜替人抄寫文件來補貼家用。敘利亞看到因爲日夜辛勞而變蒼老的父親,心裏很難受,於是他想出了一個主意:每天夜裏,趁父親睡着,悄悄起來幫父親抄寫文件。由於睡眠嚴重不足,敘利亞上課經常打盹,成績直線下降,身體也越來越差。不知實情的父親對大兒子敘利亞很失望,最後甚至不理他了,但敘利亞爲了家庭,爲了替父親分憂,咬牙堅持着。有一天,父親終於知道了真相,他緊緊地抱着敘利亞,請求他的原諒,愛的暖流一下子包圍了父子倆。

看到懂事的敘利亞,我被深深地打動了。同樣是四年級的男孩的我,生活在衣食無憂的家庭裏,從來不知道貧窮的滋味,從未嘗過生活的.苦澀,更不懂得如何去關心父母,關心他人,不懂去承擔責任,在利益面前總是很自私地想到自己,總是以自我爲中心,讓全家人都圍着我轉。看到同齡人----敘利亞這麼優秀,我爲自己感到臉紅。今後我要以敘利亞爲榜樣,做一個有愛心、敢負責、能爲他人作想的好少年。

《愛的教育》好像一縷陽光,照亮了我幼小的心靈。我相信愛能改變一切,愛能創造奇蹟!讓我們心中都充滿愛!

讀《愛的教育》有感14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在1886年寫的一部兒童小說,小說以一個四年級男孩恩裏克的眼光,從10月份4年級開學的第一天寫起,一直寫到到第二年7月份。全書共100篇文章,包括髮生在恩裏克身邊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姐姐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誡啓發性的文章,以及10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精彩的每月故事。小說通過塑造一個個看似渺小,實則不凡的人物形象,在讀者心中蕩起一陣陣情感的波瀾,使愛的美德永駐讀者心中。在以一個國小生的眼光審視着身邊的美與醜、善與惡的過程中,它教會人們用愛去審視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懷揣着一顆感恩的.心去感受生活那些細微的愛:老師之愛、學生之愛、父母之愛、兒女之愛、同學之愛。。,雖然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的,但卻是感人肺腑,發自內心的。《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朋友間互相安慰。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爲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而如果你加以體會,你會感覺到,人生,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東西啊!因此這

當你能夠感受那份極爲普通的愛的時候,相信你一定不會吝惜付出你的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如同書中所描述的形形色色的社會勞動者們,在默默地爲這個社會奉獻着,愛,是他們應當擁有的。請你帶着一顆聖潔的愛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會發現: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請乘上“愛”的小舟,走完屬於你自己的愛的人生。英國作家薩克雷曾說:“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用心去感受這個世界吧,用愛去回饋這個世界吧!畢竟授人玫瑰手留餘香,相信在感恩與愛的澆灌中,定能長出明豔的花朵。

讀《愛的教育》有感15

讀完《愛的教育》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這是一本日記體的小說,記載了意大利國小生安利柯整整十個月的四年級生活。小說裏的文字不華麗,故事不驚心動魄,所記錄的只是生活中的一些平凡的小事,但是就是這些瑣碎的小事、小人物,卻給了我很深刻愛的`教育。

其中的一個故事給我印象最深,是關於可賴諦的。可萊諦是柴店主人的兒子,他非常活潑、開朗,而且很懂禮貌,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很體貼父母。有一次,可萊諦的爸爸有事出去了,媽媽病了,所以他不得不一邊做事,一邊複習功課。他一邊把一捆捆的柴抱進鋪子裏堆好,一邊還在嘴裏不停地念着文法課的內容。剛有時間寫作業,貨車又來了,還要跑柴市,掃地上的碎屑,心裏還在想着作業中的問題,還要給媽媽煮咖啡。煮好後,他把咖啡端到媽媽牀前,替媽媽擺好枕頭,拉直被子,給爐子加煤,把臥在箱子上的貓趕走,然後把咖啡遞給媽媽,關心地問:“媽媽,藥喝了嗎?如果藥吃完了,我再去買。柴已經卸好了,您放心吧。”看到這裏,我真是被深深地感動了,而且他居然還把鋸柴這種苦差事比作是他的“體操”。我被可萊諦這種孝敬父母的舉動、這種樂觀的心態打動了,不由得想起了平時自己的表現:媽媽讓我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我總是以“不會”爲理由推脫;有什麼好吃的東西只想着自己,自己不想吃了纔給媽媽;想買什麼好玩具的時候非讓媽媽買不可,想想覺得自己做的真是太不應該了。我要向可萊諦學習,孝順父母,體貼父母,儘可能地爲父母分憂。書中還展現了老師之愛、學生之愛、父母之愛、兒女之愛、同學之愛······這種種的愛都讓我頗爲感動,受益匪淺。同學們,讓我們都擁有一顆充滿愛的心,在平凡的生活中,去懂得愛與被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