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書筆記

《成長》讀書筆記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書筆記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成長》讀書筆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成長》讀書筆記

《成長》讀書筆記1

打開課本的第一頁,我就被它的題目深深地吸引住了——《生命的作業》。我從來沒有去想過什麼是真正的生命,更不知道生命也可以是有作業的。我一口氣讀完全文,突然覺得自己的生命化成了另外一種的色彩。

因爲愛使生活變得更美麗。當那位教師爲學生布置一項作業:擁抱你自己的父母,並說愛他們。全班65位學生只完成了5個。而我又何曾擁抱過自己的父母呢?我想起了自己踏上師範校門的那一日,是父親提着那一大包又一大包的行裝,騎着那輛跟隨着父親大半輩子的自行車送我到門口,我噙着淚,一句話也沒有說。要說的好象很多,卻找不出一句話來。哪怕是一句最簡單的'話也好啊!可是,我終究還是沒有說。

作爲一名教師,我又該給我的學生怎樣的擁抱呢?那一日,一位學生因病請假了三天,我從來沒有覺得少她一個會是一種怎樣的感覺。而我也從來沒有表達過,也許是因爲中國人不善於表達自己吧。病痊癒後,她第一次出現在班級裏,當看見她的第一眼,我的內心感到無比的興奮,那時我才懂得擁有自己的學生其實就是一種幸福。我給了她一個深深的擁抱,告訴她我是那麼的渴望她的到來。後來,她告訴我,我的這個擁抱令她終身難忘。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愛自己的父母,難道不可以從愛自己的學生開始嗎?當她不開心的時候,給她一個擁抱,與她共

同承擔痛苦;當她開心的時候,給她一個擁抱,和她分享幸福的喜悅;當??

我放下手中的書本,因爲我感到此時給我的媽媽一個擁抱,比任何一件事情來的更爲重要。

《成長》讀書筆記2

在麗達瑜伽工作,精神上的收穫大於經濟的收穫,感謝有這樣一個空間,彙集了智慧的人,很感謝在我對兒子成長過程迷惑時,有一位伽友爲我介紹了這樣一本書——《完整的成長》,不僅幫助我更好的給兒子一個成長環境,也幫助了我自己重新省視我的童年並更好的讓自己成長。

我們成年人選擇靈脩或選擇信仰或選擇瑜伽修行等等,大多數人是因爲心靈的困惑和痛苦不解,纔去修的,只有少數人是爲了更高一層的精神。

因爲我自己就是這樣,修來修去,仍然迷惑,控制來控制去,感覺壓抑,當看過這本書以後,我才明白,原來是因爲自己的內在一直都沒有長成熟,長成熟的只是一個軀殼,我們的內在世界:情緒、感覺、心理、認知、精神,都沒有很好的成長。

沒能很好的成長,是因爲我們小的時候,還很弱小的時候,被比我們強大的人給剝奪了。常常聽到大人不讓孩子哭,不讓孩子鬧,不讓孩子這樣,那樣,卻沒有很細心的奈心的關注一下,孩子心裏在想什麼?他們想認知什麼,感覺什麼?今天還聽到爺爺奶奶,爲了孩子順從他們的心意,而恐嚇他,如果你要哭,爺爺就走了,如果你要和媽媽,奶奶就自己出去玩了,就帶別的小朋友去玩了,孩子整天活在恐嚇中,在他需要照顧的年齡,那麼孩子就慢慢失去了自我,爲了討好大人的心意,去做違背自我的事,那我們小時候,可想而知,我們更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出來的,所以我們沒有了自我,會變成或倔強,或脆弱,或強勢。

“在生活中,如果我們回到我們的內在,我們發現的應該是這樣:我們有時是情緒的,有時是感覺的,有時是思維的,有時是心理的,有時是精神的……由於我們反它們看成是我們自己本身,所以它們便學步豐統治我們。所以,一會兒我們被情緒控制了,一會兒我們被心理控制了,一會兒我們被頭腦控制了……就像我們很多人的生活一樣。有時我們被別人控制了,有時我們控制了別人,有時被外在的環境控制了……內在也有着“權力鬥爭”。我們的內在也常常相互控制着,“政變”、“篡奪王位”,這就是我們內在的掙扎和焦慮。”

我們的身體裏真的會有很多個小我,我自己清楚的感覺的到,出了事情的時候,常常會糾結,矛盾,痛苦,難過,或否定自己,降低自己的價值感,這種情緒卻又找不到出口,於是只能把自己變的情緒化,因爲內心的事情,可能牽連到一個和這個事無關的事情上,常常會想別人怎麼怎麼樣,怎麼怎麼了,會抱怨,可能很少的面對自己的內心,問問自己內心怎麼了?

沒有誕生自我的人,依然可以依靠外力馴化成長,只是成長起來的人是一個“小我”,小我就是我們不自覺得在處事說話的時候,會反射出生命中某個人的影子,可能是媽媽,也可能是爸爸,或老師,或在你成長中侵入你精神裏的一些人。

“由於小我是由外力促成,由外力馴化而成,因此小我就自然地時刻感應着外在的變換。外在的世界就是小我的鏡子:外在的讚美,小我就倍感有價值;(我想這也是爲什麼很多人喜歡聽好聽的話,喜歡人拍馬屁)外在貶斥,小我就倍感自卑;(所以,如果遇到一點別人對我們的否定,就會燃起內心的怒火或難過)外在風雲變幻,小我的情緒、感覺、心理、念頭也變化無常……你永遠是外在的反應,你就沒有尊嚴,沒有自我價值感。想想我們成人,想想我們面對每一種關係時內在的變幻無常和動盪,我們自主、獨立、定力的如如不動空間依賴什麼?我們的'喜悅、幸福依賴什麼?我們的尊嚴和價值感空間依賴什麼?我們空間是誰?”摘自《完整的成長》274頁

現在我們要考慮的是,如何做自己的主人,重新的把真正的自我找回來,那樣,我們有一個完善的自我,就會是安寧的、安然的、清明的、喜悅的、理智的、智慧的、和諧的。我們的靈脩也好,佛性也好,必自然的顯現出來。

至少有兩樣東西可以幫助你成爲自己的主人,以完善自我:內在的力量和愛。摘自《完整的成長》272頁

《成長》讀書筆記3

《完整的成長》的作者孫瑞雪是中國著名的教育家與兒童心理專家,被譽爲中國蒙特梭利第一人。她是“愛和自由、規則與平等”教育精神的發起者和倡導者;歷年來被CCTV、人民日報等國內外各大媒體競相報道;千萬家長心中的“育兒百寶箱”。

《完整的成長》繼承並發展了《愛和自由》的核心思想,進一步講述兒童如何在成人創造的外在世界中創造“自我”,如何讓兒童成爲自己身體、情緒、感覺、心理、認知和精神的主人,如何在關愛兒童的同時看到兒童自我成長的力量,將其培育爲一個完整的人。它提倡對兒童生命的尊重,詮釋完整的人與完整的成長的真正內涵,這本書最後還介紹了兒童發展的不同理論,以幫助我們讀着更好地理解兒童的發展規律及其發展過程。

何謂完整?《完整的成長》裏所闡述的完整是表明一個人是豐滿的、立體的、多個層面的。完整而不是完美。凡是人,都不可能會是完美的,無法也無需做到完美。這就告訴我們,人的完整需要一個完整的成長過程。這個成長過程即是兒童自我創造的過程。

自己創造自己意味着不把創造自己的`權利交給別人,意味着不被他人強制性地闖入你的內在而塑造你,意味着不成爲任何人的複製品。讓孩子成爲他自己,這是人成長的最核心,也是教育的最核心。

本書第九章《自我創造的歷程》第一節《自我的萌芽:“我的”便便是我的》中,1歲半的麒兒有一次忽然很驚奇地盯着馬桶觀察着自己的便便,一連兩三個月不但不讓家人衝馬桶,還牽着家人和他一起“欣賞”。在麒兒的有效的心靈中,生命裏的一扇大門好像突然被打開了,一個奇妙的意識從這扇門裏走了出來。也許,麒兒似乎在突然間發現了“自我”。這個創造性的發現,導致有一天,麒兒居然把自己在幼兒園拉的便便包的整整齊齊地帶回了家,還不讓媽媽碰。這足以見孩子對“我的”渴望達到了一種極限。我們已經無法理解“我的”對孩子的重要程度究竟達到了怎樣的一種狀態。

《完整的成長》一書中的真實案例,讓我們成人清醒地意識到,雖然我們已錯過這樣的成長過程,但我們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立場和心理去設身處地地爲他們着想和考慮,盡力給孩子創造和營建愛與自由、規則與平等的外在成長環境,讓他們經歷完整的成長,構建內在自我,成爲完整的人。成就孩子,又何嘗不是成就我們自己?(塗雪芳)

《成長》讀書筆記4

讀完《教師成長密碼》,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署名綠草青青的《讓學生喜歡你》。古人有句話“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喜歡你,才能信賴你!你傳道他們纔有更深的收穫。曾經我因方法問題讓學生誤會。我這邊是“愛之深,恨之切”“恨鐵不成鋼”的心對待學生,只是沒有以一種讓他們容易接受的方式,所以有部分學生肯定不接受我!師生之間如果有誤會不及時消除,那麼你的教學質量就大打折扣!前幾日,在微博上我發一條“新學期,接新班;一定讓學生喜歡我。只要愛,就會被感受到”一個博友回覆:“如果愛,請深愛,堅持愛!”感受頗深!我想補充:一定找到合適的方法,學生容易接受的方法!

剛過三十,應該沒有代溝,樂意做他們的知心姐姐。孩子們的心理健康比什麼都重要,只要他們心裏疙瘩解開了,他們才能安心學習。

愛的表達,事無鉅細,辦公桌裏,準備着健康小零食,以備學生餓了偶爾擋擋餓;有剛進青春期小女生所需的衛生巾。。。當然我是女教師。我特別希望自己做一個朋友式的老師,讓學生敬我愛我,而不是畏我怕我!儘可能做到一視同仁,公平公正對待每一位學生。遇到調皮搗蛋惹我生氣的學生,我會來陣電閃雷鳴,嚇唬嚇唬他們!一定記住:不要動真氣!

學着做學生喜歡的老師。走進學生的心靈,你就走進了教育的捷徑。蹲下身子,放下架子,去傾聽,一定會享受到心與心交匯時的美好。想起張**老師說的那句話“學生畢竟是個學生,是個孩子”!犯錯誤也是學生的天性和權利,他們就是在不斷地犯錯誤中一天天成長起來的。我會努力的!

另一篇印象深刻的是高善斌老師寫的《拜師學藝好》。“經師易做,人師難爲”這裏學問很深。多與名師進行精神上的結對。常見楊**老師在網上學習。楊老師是名師,何況我一個年輕教師呢。向名師學習,課堂上;作業佈置和批改;處理學生問題;面對不同家長。生活中,爲人處世等各方面。

古語有云:“讀好書如飲美酒”。有幸讀完《教師成長密碼》這本書,書中時刻圍繞“教師成長”這一中心。通過講述衆多優秀教師生動感人的成長故事,如穿針引線般將教師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困難與轉折分析的絲絲入扣,給做爲年輕教師纔剛剛出道的我以很大的震撼和啓迪。

仔細讀來,書中所涉內容包含教師成長的方方面面:良好的師風師德的建設,如何做尊重學生的老師,怎樣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教師未來的出路……等等。通過閱讀學習,在授人以魚的同時更是授人以漁!

感受最深是當是:在綠草青青的《如何讓學生喜歡你》中,關於“親其師,信其道”重要性。學生喜歡老師,纔會更加信任老師,那麼對於老師傳授與他的知識也才更能有所收穫;還有李友焱老師寫的《做養馬的“伯樂”》中,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教師應該根據不同的個性因材施教,同時老師要摒棄“唯成績論第一”等世俗的評判標準來衡量學生;更有劉祥老師的《我的祕密“武器”》中,關於“眼皮淺”的理解。往往妒忌別人只能使自己變的自私狹隘,可是通過合理的價值觀引導卻反而能激發自己前進的動力。

“臨淵慕漁,不如退而結網”,書上的知識只有切切實實的得到理解,並且運用到實踐中,才能發揮其最大功效。通過學習我覺得在未來任重而道遠的教師成長生涯中,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首先,要善於學習。“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教學亦是如此。在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必須養成終身學習的好習慣,把不斷學習作爲自身發展的源泉和動力。也只有如此才能大大加快我們教師成長的步伐,爲日後在教學過程中能遊刃有餘打下基矗而且作爲新老師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自己不能解決,有時同事也無法給予相應的幫助,那就只能通過學習來解決。

其次,要學會團結協作。“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和缺點,因此大家合作起來相互取長補短纔是最佳的學習方式。新教師更應該以積極的的態度尋求合作,與同事、家長、學生,特別是向老教師虛心求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聽取各方面有益的建議和指導,並付諸實踐,進而彌補自己教學方面的不足。

在次,要學會關愛學生。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新教師一定要克服“填鴨式”教學困境,教學中應該多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這就要求教師要用心研究教材,選用適合的教學方法,使課堂40分鐘裏學生能快樂、高效的學習。同時教師應該學着做學生喜歡的老師,走進學生的心靈,用關心去打動學生,用愛心去點燃學生,用真心去感染學生。

最後,要學會善於反思。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波斯納曾經提出一個著名的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因此養成反思的習慣能給教師成長帶來的巨大推動作用。課前反思有助於上課中游刃有餘;課中反思有助於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課後反思有助於瞭解教學中的失誤,爲下次改正做好準備。

《成長》讀書筆記5

輕輕打開書本,“幸福”兩字就映入眼簾,頗爲心動。細細看來,幸福還有指數來具體顯現名爲幸福指數,指數越高也就意味着幸福感越強。而影響教師生活的幸福指數至少有17個原因,諸如待遇、學校的人際關係、教師的勞動強度、教師的物質生活環境、對教師的評價等等。真沒想到,對於教師的幸福感衡量竟有這麼多的名目,那我曾經的幸福呢?

小時候,和夥伴們一起跳橡皮筋、跳房子,從傍晚一直到路燈亮起,是一種幸福;拿着飯碗,在院子裏從這家吃到那家,吃着這家的青菜那家的蘿蔔,是一種幸福;最幸福的可能就是吃到了酒心巧克力了吧,至今那股香醇、甜美還在舌尖回味,縈繞在記憶深處。那是在我讀國小二年級時,一次跟着父母來到了煙糖商店,在長方形的'玻璃櫃裏,我看到了一個鮮豔的彩色盒子,裏面靜靜地躺着12個拇指大小的“小酒瓶”,外面包裹着彩色的錫箔紙,那麼漂亮可愛,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售貨員阿姨告訴我,那叫“酒心巧克力”,外面是好吃的巧克力,裏面還有美酒呢!從此,心裏就有了牽掛,夢裏就有了新的內容,終日纏着母親要買。終於有一天,母親禁不住我的軟磨硬泡答應我考到了好成績就幫我買。拼命努力,終於“酒心巧克力”來到了手中!小小的身影閃爍着迷人的光彩,如獲至寶地捧着,許久才小心地撥開彩色糖衣,慢慢地放進口中,先是巧克力的甜蜜而後是白酒的清冽,甜得入心,香得醇美,兒時的我認爲那就是天底下最好吃的東西了,而我也因此嚐到了幸福的滋味。

長大以後參加了工作,每天緊隨着搭班老師的腳步,在老教師的言傳身教中,在辦公室同事的關懷中,感受着溫暖,覺得自己是最幸運的人。直到那一天,我才知道幸福竟是如此顧戀着我。那是我參加工作的第二年,一個夏日的中午,我和同事們在辦公室裏休息,同事們一邊吃着水果一邊聊着話,而我因身體原因只是靜靜地坐着,偶爾插上幾句,這時傳來“篤篤”的敲門聲,隨即一張胖嘟嘟的圓臉探了進來,一雙圓圓的大眼睛朝我眨巴着,我一看是我班上的男孩——林彬,趕緊叫他進來。他揹着雙手輕快地來到我面前站定,隨後從身後捧出一個大大的蘋果,揚起紅紅的小臉說:“顧老師,你吃蘋果。”我一愣,他見我不明白,趕忙說道:“顧老師,這是我爸爸給我的,要我中午吃。我給你吃。”見我一臉迷惑,他向前傾了傾,湊近我耳朵,“我看到她們都吃,你沒得吃,我給你吃。”說完朝我狡黠地眨了眨眼睛,將蘋果往我手裏一塞就跑出了辦公室。撫摸着蘋果,回味着剛纔的那一幕,聽着同事們的讚語,心裏滿滿的,只覺得幸福!

結婚生子後,老公的體貼,兒子的微笑,父母的健康,家庭的溫馨和睦,讓我感到了幸福。工作中,同事的理解,領導的關懷,學校的溫暖融洽讓我感到了幸福。回首過往,真誠付出,幸福每天都在我的身邊。感謝曾經的每一天!

正如書中所言:“幸福指數取決於每個教師的價值觀、生存境況、生命境界。”回望幸福,感受的是真誠,學會的是感恩。展望幸福,學會珍愛現在吧!

《成長》讀書筆記6

深吟淺唱的走過書中的每一頁,在不知不覺中被書的內容所吸引,在字裏行間不停的穿梭。這是一本讓人哭又微笑着、痛並快樂着的書,但不管你是歡喜還是流淚,這本書都會讓你迷戀上人的成長。

書中提到傳統的課堂是對人的生命的遮蔽,傳統的課堂只是簡單的教師教,學生學,重教師“教”的.主體地位,而忽視學生“學”的主體地位,像我們經常提到的“填鴨式”教學與灌輸式教學都沒有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而只是用一把尺子去要求學生,更不用說注意了因材施教。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著名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爲此提供了有力的理論依據。教師應從關注學生智力的高低轉向關注學生智力的類型,“多一把尺子”去衡量學生,班級中不是缺少“聰明”的學生,缺少的是善於發現他們的眼睛。爲什麼身邊有些教師的課堂如此精彩,不僅僅是因爲她的個人素質高,更重要的是她的課堂很具生命活力,她關注了每一個小生命的發展。

激活課堂,挖掘生命潛能。書中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一位經驗豐富的國小數學老師,對課後的某道習題找出了三種解決方法。但當他把用作講解的時間留給學生的時候,在二十分鐘不到的時間裏,孩子們居然找到了七種答案,其中有的甚至是老師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中從未想到過的。看到這裏,我不得不爲過去種種自以爲是的給學生毫無保留的講解所謂的標準答案而痛苦。在一次又次的“教答不教問”的課堂中,我真的不敢想象:有多少孩子的思考被無情的偷走,有多少生命的潛能被殘酷的埋藏?沒有了自我的發現,沒有了得到賞識的機會,在老師匆匆的講解中,又淹沒了多少生命拔節的聲音呢?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思維,傳統的班級授課制教師反覆的把自己的觀點灌輸給學生,久而久之,學生就不願意動腦筋。我在上課向學生提問題時,發言的總是少數同學,好多同學有一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感覺。這顯然是教師包辦過多的後遺症。上面的例子告訴我們,要把自主權交給學生,讓他們成爲學習真正的主

《成長》讀書筆記7

曾經的人們談毒色變,因爲衆所周知,這東西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的危害實在太大,隨着國家手段的逐漸嚴厲,毒在人們的生活中也漸漸淡出了,然而隨着當代人民平均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在這樣的一種背景之下,抑鬱症的問題就被突顯出來了。

《永遠成長的蘋果樹》從回溯過去,立足當下和展望未來三個方面來對抑鬱症這個詞進行深度的剖析。

在回溯過去這一部分中,作者通過故事來剖析抑鬱症的成因,並且將故事中的情節拆分開來,讓讀者更容易的去理解,人爲什麼會變得抑鬱。

而在立足當下這一部分之中,作者則通過上面的故事來反推病人的情緒,並通過一正一反兩種舉例方式,引導我們從錯誤的思維導向之中走出,並進一步將這個錯刷的思爲導向進行摧毀,隨後馬上爲我們重建一個相對正確的、積極的思爲導向,並通過這種方式讓患有抑鬱症的人們從抑鬱的情緒之中走出。

雖然將《永遠成長的蘋果樹》歸爲勵志類圖書看起來並沒有什麼問題,但問題在於,這本書在是一本勵志書之前,我人爲它首先是一本心理學相關的書籍

雖然這本書中並沒有多麼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心理學理論,但如果你仔細閱讀過這本書就不難發現,作者雖然用的語言都非專業化,但作者一直在努力的讓自己的所有敘述都言之有物,有根有據,比如作者多次提及的武志紅(即《巨嬰國》作者)、弗洛伊德以及多位心理學領域內的翹楚,可以看出作者一直在盡力規避想當然的敘述模式,作者自己的想法總是建立在前人的看法和觀點之上。事實上,這是一本心理學書籍必備的因素,因爲無論何種心理學流派,無論何種心理學理論和研究成果的建立和出現,其實都是以前人的研究爲基礎,並在此之上進行修訂、補充,也可以說這是心理學理論的源流,任何心理學的理論都不能超脫這個領域而獨立存在。

可能是因爲這本書實在提過太多次武志紅這個名字,所以有些喜歡斷章取義的朋友就誤以爲這本書是《巨嬰國》的加強版或者說是2.0版本,不得不說,得出這種結論實在是對於這本書的大大的誤會了,不論是從表述形式還是觀點看法,本書顯然是和《巨嬰國》大相徑庭的,從文字上來說,《巨嬰國》和《永遠成長的蘋果樹》相比太具有攻擊性了,當然這也可能是因爲武志紅在寫這本書的時候內心是憤懣的',所以纔有這樣的區別。

《永遠成長的蘋果樹》的語言是親切的,它並不僅僅是處在一個老師的角度去教導讀者應該去懂一個什麼樣的道理,面對抑鬱症的問題,這本書中更是有着不少的從心理層面上去緩解抑鬱情緒的方法,因爲是多方整理,所以這本書是由金尚編著的而不是由金尚著的,從這一細節之中,也可以看出作者和出版社對於文字的嚴謹性的嚴格要出。

這本書中最多的就是方法論,如果你是抑鬱症患者,不妨按照書中的方法來引導自己的心態,舒緩自身的抑鬱情緒。如果你並非抑鬱症患者,只是因爲或學習或工作或家庭等等壓力持久的積聚在你的內心而醞釀出了抑鬱情緒,那你一樣可以按照這本書中的方法來排解自己,讓自己走出陰霾,走向陽光。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抑鬱症患者一定要謹遵醫囑,按時服藥,祝早日康復,同樣祝各位心中有着抑鬱情緒的人能夠早日走出抑鬱的陰霾,走向陽光,走向美好的生活。

《成長》讀書筆記8

“成長”是一個關乎教育、人才乃至整個社會的話題。《成長比成功重要》談的正是一批最優秀的中國人成長的成長。他們並沒有擁有一個比我們更聰明的大腦,所經歷的教育制度和我們的也並不相同。那麼,他們憑的什麼變得和我們不一樣了?

30個“微軟小子”的成長故事證明一個道理;所有天才都是教育出來的。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打敗別人”,而是“成爲最好的你自己”。作者把那些能夠走向成功的概括爲E學生:即ENJOY(快樂地學)、EQ(情商比智商更重要)、EXCELLENCE(卓越)。

李開復、許峯雄、張亞勤、沈向洋、張宏江……書中每一個真實的故事,每一段生動的點評,每一句誠懇的話語都可以成爲成長之路上的堅實階梯,可以讓我們知道自己該怎樣做才能不斷成功。

成功是一個人的目標,成長是達到目標的道路,但這道路並非一帆風順,有的人沒有能堅持到終點,有的人在挫折面前低下頭來,也有的人能用正確的方法和堅強的信念取得了成功。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這是一個多麼有味道的句子,這是一個給人截然不同的感覺的理念。在中國這個以成敗論英雄的社會,要提出這樣的理念,是很具有前瞻性和革命性的。

凌志軍的《成長比成功更重要》一書,其中記錄了微軟亞洲研究所30餘位研究員的成長故事,是一個關於教育、人才、社會的記錄與總結。書中記錄了一批最優秀的中國人成長的成長。作者從“微軟小子”的成長生活中,採擷一些平凡但雋永的小故事,他以他獨特的論述,使這些小故事變得精妙獨到,在這些故事裏,我們看到了歡笑、悲傷、激情、惆悵,我們看到了一大批聰明、主動的孩子,不斷進取、不斷超越自我,直至成功。凌志軍希望借這本書,讓國人改變對教育的看法,希望更多的中國學生能在這本書的鼓勵下,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廣闊天地。

從思想認識上來說,做事情要註定成長更重要。有句話: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謀事即爲過程,成事即爲結果。它已經告訴我們,人所應該做的只是去某事,人的責任也只是去做,去感受這個成長。通過成長,獲取經驗,方法,教訓,最重要的是鍛鍊自己。既然已明白成事在天,又何苦去看結果呢/我們的奮鬥只在於拼搏的成長。只要盡爲己所能,就夠了。結果真的無所謂。從客觀事實上分析,做事情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做一件事同樣都成功的人,我們更尊重那些告自己努力而成功的人,會看不起在成長中用卑鄙手段達到目的的人,爲什麼他們做事有同樣的結果卻得不到同樣的認可呢?做一件事同樣失敗的人,我們仍然佩服那些付出自己努力的人,就像項羽,楚漢之爭,他終以失敗告終,但歷史百年,他在世人的眼中永遠是一位英雄。爲什麼同樣是失敗的結果,卻有着大相徑庭的後人評說呢/正所謂,不以成敗論影響,不看結果看成長。再舉一個例子,拿化學課來說,如果做事結果比成長重要,那我們只要董老師告訴我們一個方程式的反映物,生成物與反映條件就行了。有何必費錢費時的讓老師在課堂上做了演示實驗之後,換要自己親手做一遍呢?着就是成長的重要性。

感性上來說,沒有成長就沒有結果,想必大家都聽說過“烏批邦”吧,它的提出者沒有親自去爭取自己提出的理想世界導致無批邦永遠只能是空虛社會主義,而後來者親身實踐完善了一個爭取的成長,才成就了真正的社會主義。由此說來,中結果輕成長是不是容易導致人去空想卻不付注實踐呢?很明顯對方辯友承認了這一點,否則,就不會深思熟慮爲辯論會去做準備了,而只會空等結果。

做事情的概念,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我們的一舉一動都可以抽象成一個做事情的成長,就好比打籃球,當你一個人帶球連過數人後上籃,即使沒進,也比你在沒人防的時候進一個球要舒服的.多,這就是成長。

人活着,何必那麼累呢?當我們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那又怎麼樣?這一個結果可能是下一個成長的開端,或者說它本身就包含於生命的成長之中,而重要的是我們體驗了奮鬥的艱辛,體驗了努力拼搏後成功的喜悅,這就足夠了,當然,結果並不是不重要,它可以是某一時期內支撐我們堅持下去的理由,它可以是旗幟,可以是號角,但不是目的,我們的牡丹是趁着年輕,儘可能的去體驗多姿多彩的人生,體驗是一種成長,生命是一種成長。

所有的結局都已經寫好,所有的淚水都一啓程,卻忽然忘了是怎樣一個開始,在那個古老的不再回來的夏日。

走吧,走吧,人總要學着自己長大,青春的腳步,有多倉促就有多空洞,有多悠閒就有多空虛,有多深情就有多虛僞,有多少獲得就必然有多少失落。

結果?又有誰會知道結果呢?開始的開始,是我們唱歌,最後的最後,是我們在走,不憂愁的臉,是我的少年,不倉促的眼,等歲月改變。

我們所能做到,只有在走的成長中去體會,體會成長的成長中蛻變的痛苦,體會流量隕落的瞬間心的裂縫,然後在體會中學會長大,在體會中等青春散場。

結果在遠方,成長在路上,路,在叫下。

《成長》讀書筆記9

姍姍:

親愛的丫頭,在別人眼裏,也許你只是一個大學生,也許你無足輕重,而在爸媽眼裏,你卻是個乖巧、懂事、自信、成熟的好女兒。在我們心裏,你就是我們的整個世界!你走過的每一個腳印,你承受的每一點委屈,你經歷的每一次坎坷,你深思的所有問題,無不牽動着爸媽的心。爸媽的心是伴隨着你成長的腳步走過來的。兒行千里母擔憂,離家讀書父心隨。母親的千萬遍嘮叨,父親的無數次叮囑,融入我們的牽掛、思念、擔心和無奈,浸透着天下父母的共同情感!這種情感是無私無怨心甘情願的,這種情感是持之以恆義無反顧的.,這種情感是最真最純最無法訴說的人間至愛啊!孩子啊,只有你爲人父母時才真正感悟得到。

在國小國中的時候,我們和你交流的話題大多是學習,在高中的日子,和你交流的內容還是圍繞着學習,而在讀大學的幾年裏,我們和你交流的卻是學業、能力、職業、人生等話題了。爸媽早就商量好了,要把你看做一個有膽識、有智慧、有能力把握自己的,在一些方面比爸媽都出色的青年了,平等地和你溝通,真誠地做你的良師益友。

經過國中、高中的歷練,把你磨練得越來越強,越來越成熟。是啊,人生旅途中經歷的一切都是難得的財富,即使痛哭流淚也是生活的恩賜。你成長的路和你的同齡人相比,應該說是一帆風順不爲過吧?所以在大學裏你一定要學會自找苦吃,在各個方面培養自己的能力,

力爭達到優秀。當然,經過三年大學生活的磨練,你現在已經很優秀了,但我們希望你在大學後期學習中更優秀。因爲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因爲別人都在向更優秀的頂峯攀爬。一個有想法有追求的青年,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就沒有翻不過去的山。有爸媽做你的堅強後盾,你絕無後顧之憂,你不去拼搏一把,那可太可惜了。你完全有這個能力呀。只要你想達到某個層次,你必定達到,並且一定會比你預見的要好。回首看看你走過的路,真正應驗了“人生沒有白出的力,生活沒有白乾的事”這句俗語。

姑娘,雖然你這麼優秀,但爸媽不希望你爭第一。因爲你是女兒身,我們不願意看到你那麼辛苦。因爲爭第一的人,當時總是很風光,卻換不來一世的順暢。爭第一的人眼睛總是盯着對手,爲了得到第一,也許會有許多不善良的手段派上用場。也許,每一次戰役,你都贏了,但夜深人靜,一個又一個傷口,會讓你觸目驚心。我們每一個人,只不過是和自己賽跑的人,在長長的人生路上,追求更好強過追求最好。

孩子,你看社會上、網絡上、人羣中那些害人的誘惑,讓多少人迷失啊。可是你沒有,你讓爸媽放心着呢,你變得懂事、寬容、理解和疼愛爸媽了,你的純淨、自律讓爸媽高興和感動。你已經成長爲一個經得住任何誘惑,看得清是是非非,想得明人生之路,如何走好的優秀青年,爸媽有多高興啊!你就是我們一生最大的財富啊!

女兒,有許多話到嘴邊又咽下,怕你反感,可又不得不說,是爲你好啊。人生就是在矛盾、坎坷、煩惱、憂慮、奮鬥、流血流汗中成長起來的。在初高中裏,你受苦了,但值得!在大學裏,你用盡全力

去拼一把,更值得!!未來的路全靠你自己走。你學習生活的人羣是天之驕子的行列,在這樣的環境裏成長起來的優秀人才是打不敗、變不壞的。以你的能力,必定會如願以償!你要追求更高更遠的境界和層次,你今天的所有付出都是爲了你明天的幸福!

親愛的孩子啊,只管耕耘,不問收穫,就如春風吹過大地永不放棄!把不敗的信念烙進你的心靈,你就贏了,你的人生會更精彩!!牢記:人在天涯,路在腳下,青年無敵,志在必得。求學孩子的天職-----刻苦讀書,學會做人。

最後用一句話讓我們共勉:永遠牢記-----我很重要!

《成長》讀書筆記10

《聽那成長的拔節聲》一書中,作者尹堅勤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讀者,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正如四季的自然演變,經歷着起步、提升、成熟到逐漸完善的過程。書中以豐富的案例闡述了一個幼兒教師怎樣通過讀書、參與園本教研、與他人對話、與自己對話等途徑,逐漸走出職業發展的困惑,不斷掌握教學技巧,提高專業發展水平,成爲骨幹型教師的過程。

本書共四篇,春夏秋冬的季節順序暗喻教師專業成長的不同階段。其中,春、夏、秋三篇分別針對新任職教師的崗位生存與專業起步、發展中教師的積累與學習、骨幹型教師的探索性研究與持續發展等問題進行了分析與闡述,同時就幼兒園學習型組織的環境創設、豐富多元的園本教研、參與式園本培訓、多元化教學反思、教師專業信念的.改變與發展以及專業行動改善的過程等方面的內容進行了深入的剖析與指導。書中運用大量的生活化案例,通過呈現情景、描述過程、表達觀念、傳授經驗,與我們分享了作者在教師專業發展道路上的所思、所想、所感。最後一章《冬之篇》則主要就教師專業成長與發展的基本路徑、影響因素、組織機構等方面的內容進行了描述。書中的第一段講述了作者的職業生涯規劃,讀着作者爲自己從稚嫩階段的規劃一直到逐漸成熟成熟後的規劃,都值得我們的參考與學習,尤其是剛入職或年輕新教師,規劃是對自己前進方向的引領,它是一個長期的持續的積累過程,也是一個非常磨練人的意志的過程,所以爲自己制訂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是非常必要的。

這本書之所以吸引人的是,它主張在不斷積累教育故事的過程中,讓教師體驗真實情感,獲得教育智慧,提升專業素養,明晰科學的兒童觀以及教育的內涵。書中包含作者成長中的點點滴滴,會讓同樣在教育崗位工作的我們產生思想的共鳴。

《成長》讀書筆記11

管建剛,從一個農村教師到特級教師,擁有着和大多數人一樣的平凡出身,最終卻塑造了不平凡的自己,頗讓人敬佩。當我拿着這本《教師成長的祕密》初看時,好像什麼都沒記住,再憶,書中所述之細小故事,的確是我們教育人最真實的寫照。這本書雖沒有高深的理論,卻在一個個教育的小事件裏暗含育人以及教師成長的奧祕。管老師用手中的筆真誠地記錄着自己的人生故事,帶給我們思想的啓迪、心靈的震撼。

一、心無旁騖,堅定選擇

不喜歡也能很出色。管老師一直喜歡數學,卻因爲各種原因陰差陽錯教了語文。因作文改革、各類作文專著,在語文的天地裏發光發亮。在職業的選擇上,能從事自己所愛是幸事,不能如願以償也應欣然面對。

我曾在大學畢業找工作前,暗下決心,絕不會當老師。於是給自己找了一份編輯的工作,那個時候,自己還在學校寫畢業論文,所以就先寫了一個月的推廣文章。當我經歷了一個月的鍵盤敲擊,真切地意識到之前我的什麼所謂才華不過是靈光偶爾的乍現...如今,最初不想當老師的我卻已經站在講臺上4年多了,在這個過程中,我在努力地證明我自己,經歷了一次次的成長與磨礪,讓我對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情感。還記得管老師在書裏真誠的提問,“你真的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嗎?”他告訴我們,“98%的人找不到。”若你們還有時間抱怨教師工作的瑣碎,不妨想想這個98%。快樂工作的祕訣,不是做你喜歡的事,而是從此刻起,努力喜歡你正在做的事。

二、常存渴望,篤定前行

管老師在第3章120%的教育渴望裏告訴我們:心想事成是句真話,切切實實的真話。他訴說了自己的渴望,一位村小教師的渴望,一步步的堅持,最終改變現狀,大有成就。是呀,一個人能否成功,就看他對成功的渴望有多強烈。

我回憶起自己剛教書時對於成績的那份執著,它體現在熱愛、關心每一位學生,以百倍的耐心對待學困生。我帶的班級裏,有個學生叫郭曉雯,她看起來很踏實,但成績總是在50多分徘徊,衝破六十大關宛如登天,我那股想要挑戰自己的勁,總是那麼頑強,好多人勸我說:“她就是那個樣子了”。但我總不能放棄她吧,我渴望着看到她的成長,渴望着奇蹟的發生。於是,留她在房間裏輔導,每天讓她上黑板聽寫,課堂上點名回答。對她的關注,時間久了,已成爲一種習慣。上六年級的時候,她的語文終於考了六十分,突破了她所謂的極限。

我想作爲教師的.我們,更該常存渴望,常存學生進步、自我成長的渴望。因爲,從自己內心生髮的目標,那纔是真正的動力。還記得第一次去北關國小參加田利娜老師名師工作坊的活動,看着臺上的田老師,侃侃而談,優雅大方,在心生敬意的同時卻產生了些許疑惑:她的工作除了語文教學,還有教導處的各項工作以及名師工作坊的活動,哪來的時間準備這麼多的材料呢?而今讀了這本書,終於解開了心中的疑團,田老師擁有着一份自我成長的渴望,她的出色表現都是長期學習積累的結果。

作爲一名青年教師,前路漫長卻又值得期待。什麼是教師成長的祕密?這需要我們在實踐中挖掘。擡頭做事,低頭做人;心向陽光,不斷生長,綻放屬於自己的精彩!

《成長》讀書筆記12

《健康成長》讀書筆記今天我讀了一本名叫《健康成長》的書,使我受益匪淺,讓我獲得了許多啓示。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三章節:熱愛學習。“刀不磨生鏽,人不學落後”,這是中國人幾千年來總結的至理名言。“不學習就會落後,落後就會被動挨打”,這是鴉片戰爭給中華民族帶來的血的教訓。熱愛學習是以一個人的美德,熱愛學習是一個民族的美德,而很多青少年認識不到學習的重要性,讀書無用的思想在一部分學生、一部分家長頭腦作怪,認爲學好學賴都一樣,幹啥都吃一碗飯,沒讀書照樣可以賺錢,從心底就沒把學習當回事,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不知道爲什麼而學習。

我曾在電視上看到過這樣一部電影。主人公王豔,家境十分貧寒,他爲了能夠繼續上學讀書,厚着臉皮去哀求媽媽,卻只得到一句狠話:“想讀書,自己去掙錢。”不是媽媽心狠,而是家徒四壁的窘況實在負擔不起學費了。爲了能掙夠上學的學雜費,他挖空心思想了許多可以掙錢的方法。又是,賣雞蛋,有時賣筆,又是賣羊羔,最後被迫去枸杞園摘枸杞掙錢。終於,在開學那天掙夠了二十四點八元學雜費。她靠自己的雙手實現了自己的求學夢。我被王豔的這種熱愛學習並努力爲自己創造機會而不畏艱難、百折不饒的精神,深深感動了。我想:爲什麼那時的`人那麼喜歡讀書,而現在不少人卻不喜歡讀書、討厭學習呢?我苦苦思考,得出了答案:那時的人是人窮志不窮,認爲有知識、有文化纔會有出息,而現在一些人卻恰恰相反,人不窮志窮,認爲學好學賴都一樣,幹啥都吃一碗飯,喂讀書照樣可以賺錢。我們是爲自己學習,不是爲了別人,我們要把學習看成是一種樂趣,不要把它看成是一種負擔。學習能幫助我們實現人生的理想;學習能幫助我們更好的規劃人生;學習能夠增強我們的生存能力;學習能夠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讓我們熱愛學習,去感受學習的樂趣!在此,我特別希望那些討厭學習的同學,能夠靜下心來學習,我相信,總有一天你們也會找到學習的樂趣的。

我們愛陽光閱讀,良師益友,書香一生。我們一定要珍惜偉大時代,不符青春年華,擁抱健康成長,努力使自己成爲國家有用之才,爲國家繁榮、人民幸福和人類進步做出貢獻。

《成長》讀書筆記13

最近有幸拜讀了管建剛老師寫的《教師成長的祕密》,通過讀這本書,走近他的心路歷程,領悟他的成功祕密。

看完了這本書的前序,感覺他走過的幾十年就像一部勵志傳奇,都能拍出一部勵志電影了,很能啓發人,更能影響人。這本書記錄了管建剛老師的成長足跡,管老師從一名普通國小教師到特級教師的心路歷程。語言樸實,卻字字透着智慧。

管建剛老師將這本書分成了五個部分。“2.18%的教育基礎”、“120%的教育渴望”、“75%的教育奮鬥”、“63%的教育韌勁”和“10%的教育寫作”。這五個部分環環相扣,由淺入深。

在《教師成長的祕密》這本書中,管建剛老師在他的筆記本上寫着“擡頭做人,低頭做事”八個大字。這八個大字看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管建剛老師用了10年在踐行着這八個大字。正因爲管老師默默的“低頭做事”的這10年,才迎來了他的一夜成名。20xx年,出版了《魔法作文營》;20xx年,出版了《不做教書匠》;20xx年出版《我的作文教學革命》;20xx年出版《一線教師》;20xx年出版管建剛作文教學系列之《我的作文教學主張》、《我的作文教學革命》、《我的作文教學故事》;20xx年出版管建剛作文教學系列之《我的作文訓練系統》。20xx年出版了《我的作文教學課例》……

在這本書中,管建剛老師提到,他很喜歡海爾電器老總張瑞敏先生的話“把簡單的.事情做好了就是不簡單,把平凡的事情做好了就是不平凡。”“成功就是簡單的事情反覆做、重複做,直到做好爲止。”

作爲一名一線教師,每天的平凡的教育教學。我們應該反覆做、重複做,做好爲止。我們把每天看起來很簡單的教育教學,反覆做、重複做,做好爲止,那就是不簡單、不平凡,那就是在做研究,然後就能成功。

讀了管老師的《教師成長的祕密》,讓我受益頗深,感慨良多!讀了這本書,使我心裏豁然開朗。感謝這本書點亮了我心裏的那盞燈,照亮了我的心房,給我指明瞭今後作爲一名一線教師應該努力的方向。

感謝管建剛老師!

《成長》讀書筆記14

歲月匆匆,時光荏苒。一晃畢業已十幾年,作爲一名一線的教師,我親臨教育的現場,走進課堂和學生一起共享生命的陽光,感受很多老師的課堂智慧,並能從中感受到教育的神奇和老師們所付出的努力。

對《迷戀人的成長》這本書,我真是愛不釋手。書中的20位教師是那樣質樸、自然,讓人感覺到就像與你一樣平凡、普通的人訴說着一個個故事。你在分享他們快樂和苦惱的時候,已經感受到了教育的氣息。樸素的文字表達的不僅僅是愛,而且還是對生命的一種渴望。在平時的課堂中,他們已經把對學生的愛化爲泥土,緊緊地包裹着幼苗,給其生活的空間、生命的希望、前進的動力。他們對教育的執著,深深地打動着我。

丁老師在“生命的作業”一文中講述,在“母親節”的時候,讓學生給母親一個擁抱並說一聲“我愛您”。第二天完成這個作業的學生只有5人,很多學生的反應是難爲情或者不屑一顧。面對這樣的情況,丁老師循循善誘,以生命喚醒生命,用自己的真情喚醒了學生沉睡的心靈,喚起了學生心中的那份真情。學生交過來的文章充滿了對母親的感激和愛,對自己無知的懊惱和後悔。丁老師抓住機會和學生溝通和交流,和學生一起在享受“生命的作業”帶來的溫馨和幸福。我們的教育,關注更多的是學生學習了什麼知識,考了多少分,卻很少去關注學生內心的需求。於是,在不停的走馬燈式的教學中,老師們多了很多感嘆。如,現在的學生不如以前好學,現在的學生沒有以前的懂事……不停的抱怨中,少了份執著,多了份慵懶,缺少了對學生的寬容。如果我們用自己的愛心去打動學生,用自己的寬容去包容學生,我想學生會用一顆感恩的'心擁抱未來!有時,放手讓學生自己往前走,可能比老師領着走得更好。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教學是要組織和引導學生重新去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讓知識恢復生命,讓課堂充滿活力。因而教學過程的發展具有開放性和靈活性,並不是完全按照預設、不可更改的,教師的權威不僅是體現在知識的傳遞中,還體現在與學生共同開展的探究知識的過程中,這也是一個教師的智慧所在。

於是,我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智慧不是教出來的,它是各種因素碰撞後靈感在實踐中的閃現。所以有時智慧來得那麼“隨意”和“偶然”。教師教,學生照着做,充其量只是模仿。只有放手並鼓勵學生勇於探索、用心體驗,允許他們率性而爲,寬容他們的失敗,才能跨越模仿,走上創造之路,我們的學生纔會真正擁有智慧。在丁老師的文章中,我感受到的是一種肩負生命教育的責任。而在林老師的文章中,我感受到的是一種肩負生命教育的責任。而在林老師的文章中,感受更多的是對學生的愛。因爲有了這份愛,林老師眼中的課堂是真、善、美的,心中的學生是聰慧的,引以爲豪的課堂是來自學生的精彩。她說她感悟真幸福,因爲她用整個心靈珍藏學生帶給她的快樂,體驗生活中的陽光。我想,這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對學生影響很大,會讓學生有足夠的勇氣笑對未來的任何挑戰。

書中的20位教師,是在用心靈寫作,他們的文章中摻雜着對人生的感悟、對教育的執著、對學生的關愛。而這一切,都來自於他們對生命與事業的渴望和追求。我想,一個智慧的老師,會在學生頑皮的時候,讓他安靜下來;一個聰慧的老師,會在學生過分安靜的時候,讓他活潑起來;一個靈動的老師,會運用自己的智慧給學生一個明朗的課堂,運用自己的睿智與學生進行心靈的對話,點化生命,和他們一起進行生命的旅程!

《成長》讀書筆記15

在人生這跌宕起伏的青藏高原上。只要有淚水就有喜悅;只要有汗水就有喜悅;只要有失敗就有喜悅;只要我們還成長着,我們就會有各種喜悅!

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們中國人在流淚。從XX年1月的南方風雪大災,5月份的汶川大地震,那是一段中國人不想自然災害屈服的歷史。在這歷史中我們流血,流汗,更多的是流淚!8月8日,北京奧運會順利召開,我們由心而發的喜悅,才緩緩蓋過一些不幸。當它還在延續。110米跨欄賽上,劉翔因傷退賽。在場的中國人無一不流淚。而劉翔用最寂靜的方式按人退常雖然他失敗了,但中國人還是在奧運會上一舉成爲金牌大國。我們在淚水中收穫喜悅,我們在淚水中不斷成長。

在那些不幸中,流汗更多的是搶救人員。是他們在第一時間到達災區。救人,救人,還是救人。有些官兵還不顧個人安危,就出了許多災民。使他們失望的人們,獲得重生。而在新生的背後他們付出了多少汗水!多少艱辛!在汗水的背後,是災民的'喜悅。他們沒有白流汗,他們的汗水是值得的。他們有更多的汗水,鑄就了更多的喜悅!

在XX年奧運會順利召開完畢,在XX年兩會也順利召開完畢。在困難和失敗後,更多的是成功,更多的是喜悅!喜悅使我們中國人更堅強,喜悅我們成功了!

雖然人生跌宕起伏,猶如青藏高原。但我們由青藏鐵路。在人生成長是必須的,在成長中喜悅也是必須。我們懂得了淚水,汗水,成功,我們更懂得了我們每走的每一步是成長的喜悅。成長是艱難的,但成長更多的是喜悅!

標籤:讀書筆記 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