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書筆記

關於論語讀書筆記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書筆記吧。可是讀書筆記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論語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論語讀書筆記

關於論語讀書筆記1

《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二十篇。孔子是中國古代文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社會活動家、古文獻整理家、儒家學派編撰人,後被人推崇爲儒家學派創始人。

子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孔子心中,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富與道義發生矛盾時,他寧可受窮也不會放棄道義。但他的安貧樂道並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貴,只求維護道,這並不符合歷史事實。孔子也曾說:“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爲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在現實生活中,又有誰能做到這一點了。有些人爲了追名逐利而做了一些違背道德的事,傷人又傷己。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爲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爲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爲;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這裏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竭其力,但社會上做事,讓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爲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生活不是孝的根本,如果你能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纔對得起父母真正的孝。在生活中,子女都外出打工了,留下自己的父母在家裏。而且有時很久都不回家。只負責每個月給父母寄錢,但父母希望的是自己的子女能常回家看看他們。在農村,大多數都是些老人在家,用孔子的理論來說,這樣的人沒有做到孝。

孔子以好學著稱,對於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幾乎被當成無所不知的聖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爲,孔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爲之不厭,誨人不倦。”孔子學無常師,誰有知識,誰那裏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爲師,因此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爲不知,不知爲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爲“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爲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爲師。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爲我們良師益友。我們周圍都存在形形色色的人,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優點,都有他自己的特長。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着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爲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爲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還有學“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迨”。說的就是學習而不思考,人會被知識的表象所矇蔽;思考而不學習,則會因爲疑惑而更加危險。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做是孔子所提倡的學習方法。一味的讀書,而不思考,只能被書本牽着鼻子走,就會被書本所累,從而受到書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所謂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而只是一味的埋頭苦思而不進行一定的書本知識的積累,進而對知識進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於空想,問題仍然不會得到解決,也就會產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險。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有用的真知。我們在讀書的時候就應該邊讀邊邊思考,把學的東西裝進我們自己的腦子。如果我們不思考,學到的就只是表面的東西,那就是空讀。“知之爲之知,不知爲不知”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不懂裝懂,不懂的就要問。

孔子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居敬興簡,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我想對各行各業的.人們都有所啓發。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指孔子說:“弟子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衆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知識,。”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團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爲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這些做人的立身原則做好了以後,再學習文獻知識,以開闊視野,豐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張直道而行,他曾說:“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記》載孔子三十多歲時曾問禮於老子,臨別時老子贈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爲人子者毋以有己,爲人臣者毋以有己。”這是老子對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問題太深刻,講話太尖銳,傷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危險。懷着與人爲善的理念孔子創立了以仁爲核心的道德學說,他

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躬自厚而薄責於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準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孔子說:“學習過的知識按時複習,不也很快樂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很愉快嗎?別人不瞭解我而我卻不生氣,不也是個有德的君子嗎?”這講的是一個人的爲人處事。在日常生活中,人際關係是非常重要的,爲人處事在人際關係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雖說孔子是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等,不一定他說的對於如今的社會都全部適用。我們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取適應自己的一部分,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聯繫起來。不要全盤否定,也不能全部吸收。要理論聯繫實際,有表及裏,透過現象看本質。

關於論語讀書筆記2

“經典”是一個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結晶,國學經典中蘊藏着中國五千年曆史中的智慧精髓。國學經典不僅是中國悠久傳統文化的見證,也是每一箇中國人的立身處世之本。這個學期在指導學生讀國學經典的同時,我也認真誦讀國學經典,感悟古典魅力,感受頗深。?

提到“國學經典”,大家的腦海裏顯現的一定會是中華文化中最優秀、最精華、最有價值的典範性著作。《論語》就是這樣的一本書。它是一本以記錄春秋時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言行爲主的彙編,又被簡稱爲論、語、傳、記,是儒家重要的經典之一。論語以記言爲主,它涉及的領域極其廣泛,記錄了孔子關於教育、哲學、經濟、政治、倫理、美學、文學、音樂、道德等方面的言論,因其對話衆多,而着重挑選具有教育意義的對話言論。他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治學態度,以及所倡導的互敬互愛的師生關係,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孔子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育家,在教育做人和學習方面有很多精闢的言論,他主張“有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和“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認爲一個人要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爲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溫習了呢?做學生的人,在父母跟前,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要順從師長,言行要謹慎,要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衆人,親近有仁德之人,還有餘力的話,就在去學習文化知識。可見,誠信、孝順、愛心是孔子推崇的做人的品德。具備了良好的品德,再談學習文化知識。?在學習知識方面,孔子提倡“溫故而知新”,認爲常常溫習已經學過的舊知識,就能獲取更深的新知識。特別是倡導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爲孔子所提倡的一種讀書及學習方法。指的是一味讀書而不思考,就會因爲不能深刻理解書本的意義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書本的知識,甚至會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進行實實在在地學習和鑽研,則終究是一無所得。告誡我們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切實有用的知識,否則就會收效甚微。學思結合和“溫故知新”已成爲我們長期遵循的學習規律。作爲一名醫務工作者,要積極倡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種精神,在工作之餘要認真學習理解醫學文獻,與此同時,要將從書本中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臨牀工作中去,實實在在的學習和刻苦鑽研,“溫故而知新”,發揮醫者傳統美德,全力保障保障百姓健康。

總之,《論語》是一部內涵豐富、思想深刻的書,值得我們認真閱讀、仔細品味。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論語》中最精華的部分,是一份珍貴的遺產,讀後受益無窮。

關於論語讀書筆記3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儒家重要經典之一。《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是孔子的學生及其再傳學生所記錄整理。到漢代時,有《魯論語》(20篇)、《齊論語》(22篇)、《古文論語》(21篇)三種《論語》版本流傳。《論語》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諸多方面,內容非常豐富,是儒學最主要的經典。在表達上,《論語》語言精煉而形象生動,是語錄體散文的典範。在編排上,《論語》沒有嚴格的編纂體例,每一條就是一章,集章爲篇,篇、章之間並無緊密聯繫,只是大致歸類,並有重複章節出現。現在通行的《論語》20篇,內容以倫理、教育爲主。《論語》在漢代有《魯論語》、《齊論語》與《古論語》等不同本子流傳,後來統一於鄭玄。現存舊注有魏何晏注、宋邢邴疏《論語註疏》、宋朱熹《論語集註》及清劉寶楠《論語正義》等,今注本有楊伯峻《論語譯註》。

我所看的《論語》是被後人分爲二十章的。並且以每一章頭兩個字命名。比如第一章“學而”,就是本章第一句爲“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其實,我細讀《論語》也是初次,粗讀有些時候了,但是畢竟自己沒有文科的功底,只是泛泛的看看,這次的任務卻是又一次讓我捧起了《論語》,由於要記筆記,並且要進行交流,所以逼着我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細讀。想要說明的是,既然是《讀書筆記》,裏面會有好多的東西不是我的而被我利用,只是偶爾加上點心得而已,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其基本意思是:凡是學習過的東西,要經常複習,那不是一件很高興的事嗎?有遠方的朋友來拜訪,不也是很高興的一件事嗎?當別人對自己不瞭解時,自己也不會生氣,那不正是君子的一種品質嗎?

這裏的第一句是告訴大家一個學習方法。單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學”就要時時的溫習,你才能掌握的牢靠。但是,換個思路想過來,這個“習”是不是還可以理解爲“實踐”或者“應用”、“體會”的意思。就是說要懂得去印證你所學的東西。比如說你今天學到的東西,真正應用到生活當中了,並且應用之後回過頭來看你所學到的理論是正確的,這個時候你感覺得到學有所用了,學習的時間沒有白白的浪費,你才確實感到是件很高興的事了。

第二句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一句說的是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的好客之道,中國不愧爲禮儀之邦。換個思路再去理解,先看“遠方”,如果只理解成空間上的或時間上的當然無可厚非,但是還可以理解成思想或者其他領域的“遠方”呢?比如,是那些原先對你有成見、對你不認可或者對你有誤解的人,經過了解而認可了你,從思想的遠方和你拉近了距離,而成爲了好朋友,那不也是一件很高興的事嗎?這個時候再回過頭來看這個“有朋”的“朋”,那就是雖說你們思想上有隔閡和距離,但你卻是一直以“朋”來看待的才行,不然,你一直以敵對的態度,那是不會“有朋”又自“遠方”而來的。

再來看最後一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說的是君子之道,在這裏我想還是按照自己的一己之見打破常規來說。我們再回過頭來先看前兩句。第一句,學而,你在生活中不斷學習,不斷實踐,增加了自身的閱歷以及修養,然後有朋??就從“遠方”來了。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之後就到了第三句,人不知??到了這個時候,還是有人不能理解你,說你裝腔作勢,如何如何??而這個時候呢,你也不生氣,必定人們的思想不可能都一樣。必然要有分歧。你也能給予理解。並且還當他是‘朋’。這樣你在學而??慢慢他也會從‘遠方’來到你的`身邊的。到那時難道不是‘不亦樂乎’的一件事嗎。

2、有子曰:“其爲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爲人之本與!”

這句的意思:一個做人非常講究孝悌的,則很少有犯上的了,不好犯上的人,而喜歡作亂那是從來都沒有的。要成爲君子,則要從根本出發,腳踏實地,一步一步的修來。孝悌是什麼,他就是做人的根本啊。孝弟,這個‘弟’是‘悌’。從字眼上理解,孝講的是對長輩的感情(不單單是父母),悌是兄弟間的感情。這句話雖然容易理解,但是要讀懂這句話就必須深究。

有子(孔子的學生)稱‘孝弟’是‘爲人之本’。就是說,孝弟是做人的根本。而事實上中國人在幾千前年的潛移默化當中也確實把他作爲自身修養根本,做人的根本了。我們現在的人交朋友,不也是要先看看這個人孝順不孝順嗎?如果一個人不孝順,大概也沒什麼可做朋友的地方了。連和自己最親近的人都沒有什麼感情更別提什麼‘外人’了。所以,只要一個人“孝悌”了,那麼“本”就立了,這個人在外就不會亂惹事了,不會亂惹事的人就不會做出謀反叛亂、投敵賣國的勾當,所以,“孝”纔是做人的根本。

我認爲,這句話對現今社會還是很有用處的,“孝”之本身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精神文明的精髓,我們自古就有:“以孝治天下”和“忠孝必出於孝子之門”之說,那麼,既然孝是做人的根本,那麼我們不都應該檢點自己並認真地按照去做嗎?如果大家都這樣去做了,我們的尊老愛幼不就成爲一種良好的風氣了嗎,我們的社會不就和諧了嗎。

3、學而的第四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曾子嫡傳了孔子的事業,著了《大學》,然後孔子的孫子子思又傳承了曾子,而著了《中庸》,而後子思又傳道於孟子。四個人雖然同出一門,但思想卻是有所不同的,性格與想法上也是有出入的。

第四句話容易理解,不過大家不要小看了曾子好象隨便說說自己每天都要做的三件小事,既給人辦事進不進心那,對別人有沒有講信用啊,今天是否學到了東西,有沒有仔細體會啊。雖說是簡單的幾句話,但我認爲,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認認真真的作到了,那也就與聖人也相差不遠了。所以,我讀這句話的體會是:最偉大的事往往在最平凡當中,只是注意做到“吾日三省吾身”而已。

關於論語讀書筆記4

想找出一本影響了中國的書並不難,從《詩經》到《易經》從《左傳》到《史記》都影響了中國,但要找到一本能夠長遠地影響中國發展進程並且對中國人的精神品性影響深遠的書,恐怕也只有儒家的經典之作——《論語》。

每個星期的星期五下午,最後兩節課是信息和《論語》閱讀課,我覺得算是最放鬆的課了吧。信息課上完後,《論語》閱讀課並不會讓我感到有壓力,老師帶着我們讀論語,釋論語,析論語,並且結合日常生活。論語中大多都非常貼近生活,做人也好做事也罷,都適用至今。

李榮浩的一首歌《年少有爲》中,有一句歌詞是這樣的:“假如我年少有爲,不自卑,懂得什麼是珍貴。”是啊!假如我年少有爲…相信有很多和我差不多大的人,關於這句話都有自己深刻的感受吧。在這碩大的宇宙,我什麼也算不上,我很平凡,很脆弱也很頑強。《論語》中有一則是孔子對自己人生的規劃,“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隨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對自己的規劃,可我們一介凡人有幾個能做到這樣的。但我們在風華正茂的年代應該根據自身情況確立自己的理想,平凡中亦可活出偉大。

未來好像十分遙遠,但作爲一名高中生,眼下我們每天不得不面對繁重的學習任務,正如孔子的'那些弟子一樣,他們每天也像我們一樣。只是他們是拜孔子爲師,主動向學;而我們現在大多是被動學習,疲於奔命。孔子有很多弟子都非常的勤奮,而顏回是最勤奮的那個,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意思是,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屋裏,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每次讀到這裏,我都會覺得汗顏,那麼惡劣的環境,能樂觀相學。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有顏回一半刻苦勤奮好學,我相信給我們肯定不會差,我想告訴那些和我一樣正在努力的同學們,衆生皆苦,你也不能輸啊。

《論語》在中國甚至世界都是一本極具影響力的書,教會我們很人生的道理,多希望每個人在閒暇之餘都能閱讀閱讀《論語》,學習學習前人的經驗,這樣或許就會讓你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彎路。

關於論語讀書筆記5

——讀學而第一之“學而有何樂”體會

記得我閨女還在4歲多的時候,在她媽媽的不斷灌輸下就已經將《論語》整篇背過了。但是小傢伙顯然是不滿足機械式的記憶,總是拿出一些《論語》中的語句問這問那,一探究竟。當然了,最開始的就是問學而第一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回想起當時給她的解釋,不外乎就是:做學問要時常的溫習,難道不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有遙遠的朋友來家裏做客,這不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嗎?別人不瞭解你的想法,你也不去和別人生氣,這不就是一個君子的行爲嗎?

現在再看,真是大錯特錯了。

看了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裏的“學而有何樂”,發覺原來學而時習之是這樣的意思,他並不是說做學問要時常的溫習,做文字工作和形式上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實習”,要去實踐,要付諸於行動,這纔是最難的事情。

確實是這樣啊,把學過的知識拿出來天天看,天天背,其實是沒有多大用處的,真正能夠將所學的知識用到生活和工作中,用到指導平時待人接物和一言一行,這纔是最難得的事情。就好比大家都能說幾句《弟子規》裏面的話,就例如第一句話“首孝悌、次謹信”,世上又有多少人能夠真真正正做得到呢?看似樸素簡單的道理,往往身體力行,從一而終則是難之又難。等女兒再大一點,我會推薦給她看一些權威的《論語》解讀,例如南懷瑾老先生的書,可能會有很大幫助。畢竟,從孩子純淨的心靈中去慢慢滲入這些文化,也許能夠在行爲上取得一些好的'影響。

至於談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個標準來衡量的話,恐怕世上少有君子了。記得另一門課程的老師曾給我們講過一個笑話,說他一個美國的同學回國來上海找他們,總是讓老師請客,自己總是各種理由和事情不買單,於是老師很是不爽,乃至還想出一個招數來令不願買單的人掏錢。笑話聽完也很覺有意思,都是食人間煙火的凡人,老師尚且如此,況學生呼,畢竟我們離聖人的距離還是很遙遠的。但是,有朋自遠方隔三差五的來,亦或是來了就不走,試問還樂得起來否?呵呵,也是玩笑。

關於論語讀書筆記6

宋代的開國宰相趙普曾標榜說,自己以半部《論語》治天下,而如今,多少人知道《論語》,多少人會去研讀《論語》,更別說有人會去潛心研究和體會《論語》帶給我們的真理和境界。

于丹老師以其深厚的古典修養,從中國人的宇宙觀、心靈觀、處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養之道、理想和人生觀等七個方面,從獨特的個性視角出發來解讀《論語》,讓我們有機會來到孔夫子身邊,聆聽人生的真諦。

“在我的心目中,孔子只有溫度,沒有色彩。”于丹說,“這個世界上的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就好像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穫一樣。”“《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的確,世間的真理不一定是束之高閣、高不可攀的,而應該是平淡的、樸素的、具有普適性的。就像《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我們,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而閱讀《論語》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孔夫子教育學生時很少疾言厲色,他通常是用緩和的,因循誘導的`,跟人商榷的口氣。這是孔子教學的態度,也是儒家的一種態度。這種從容不迫的氣度,這樣一種謙抑的態度,是多麼得令人敬佩啊!

這讓我聯想到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我們時常提倡要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真正的和諧是什麼?它不僅僅是小區裏的和諧,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還有人對自然的一種敬畏,人和社會的一種融合。而這一切都需要我們擁有孔夫子那樣的心胸,擁有孔夫子那樣的態度。

現如今社會貧富差距越拉越大,社會矛盾比較突出,許多人越來越覺得不平衡了,總是埋怨爲什麼別人可以住海天別墅,自己卻蝸居於簡陋的屋子之中,別人爲什麼可以開名車喝名酒,而自己卻還每天擠着公車上班。于丹老師說:“一個人的視力本有兩種功能:一個是向外去,無限地拓展世界;另一個是向內來,無限深刻地去發現內心。我們的眼睛,總是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子貢曾問孔子“貧而無陷,富而無驕,何如?”孔子說,這很不錯,但還不夠,還有一個更高境界:“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即一個人不僅安於貧賤,不僅不諂媚求人,而且內心能時常保持快樂,這種快樂,不會被貧困所剝奪,他也不會因爲富貴而驕奢,他依然是內心快樂的人。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內心的那份恬淡和安寧。孔夫子教給我們的快樂祕訣,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內心的那份安寧。

我想,這就是《論語》能給我們的現實啓示吧。

關於論語讀書筆記7

在暑假裏,我一口氣讀了論語這本書,我覺得它裏面所包含的道理實在太深厚了,而且不是一讀就懂,要你細細得去品味,去理解,去閱讀才能明白這其中的含義。

比如: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孔子說:“三個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的老師,選擇他的優點向他學習。他的不好的方面,努力剋制自己。”“子日:‘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意思是:孔子說:“仲由我教導你的知識知道嗎?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種態度就是明智的。”“子日:‘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意思是:孔子說:“我不是生下來就有知識的人,而是愛好古代文獻,迅速而靈敏的學習。”子日:‘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意思是: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才能更好的領會和理解新的知識,就可以當老師了。”

子曰:"其爲人也孝弟,而好犯上着,鮮矣;好犯上者,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意思是:孔子說"他(她)做人孝順父母,尊重兄弟,而喜歡冒犯長輩的人是少見的;不喜歡冒犯長輩,而喜歡作亂的人是沒有的。君子要致力於根本,根本確定做人的道理。孝順父母,尊重兄弟,它是仁的根本。而我卻沒有做到。我經常在飯後就拍拍屁股就走了,從來沒有考慮過父母要洗碗,要工作;我經常在父母叫我去買東西的時候,推推拉拉,不肯去買,從來沒想過父母會傷心;我經常在花錢的'時候大手大腳,從來沒考慮過父母掙錢很辛苦……

自從讀了論語後,我開始理解父母爲了我們,去打工掙錢供我們上學,我們是否應該去好好學習,以此來報答我們親愛的爸爸媽媽呢?我們現在還小,爸爸媽媽不是要我們去養他們,只要我們聽話,爸爸媽媽就會覺得很安慰的了。

父母的用意,父母的偉大!雖然父母時候讓我乾的活比較重,但是他們是爲了讓我體會到勞動的收穫!雖然我犯錯時被他們批評了,但是我不怨恨他們,因爲我知道:他們表面是在批評,但暗中卻是在教育着我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這就是一種愛,這種愛是別人感受不到的愛!

關於論語讀書筆記8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所描述的,是一個人做人做事的狀態和心情體驗。學習的內容是做人做事,因此學習的時間並不僅在課堂上,在書本里,而是在日常的時時刻刻。“時習之”就是要時時刻刻加以練習和溫習,通過實踐得來的知識才是真知。生活是一切知識的源泉,這就要求我們“時習之”,勤思考,多練習,時刻不忘學習,保持一種活到老,學到老的生活態度。

世間什麼最難?做人最難。拼上三年兩載的工夫做成一兩件事不難,做人卻是一輩子的事,弄不好一輩子也不會做人。不會做人怎麼做事?“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孔子的弟子評價孔子爲:溫、良、恭、儉、讓。做人首先要注重品德修養,其次才談得上學識,我想,這大概也是孔子學識淵博的原因吧。意大利詩人但丁曾說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道德是做人的基本準則,懂得了做人的基本道德準則,一個人才能夠站在道德的立場,真心對待他人。

孔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這句話是孔子讚美顏回高尚品德和情操的。其實,人活在世上是否幸福、快樂,關鍵在於心態,貧或富只是一種外在因素,真正有學識的'人是不會受其左右的。

生活中有很多人,總是擔心自己的才華不被人知,悄無聲息的被埋沒了,埋怨沒有慧眼識己的伯樂,這些擔心都有些多餘,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真正緊要的問題,並不在於人知,而在於知人。知人總會在關鍵時刻對一個人的命運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論語》還教會我一項道理,人必須學會多種本領,做一個能文能武的通才,不僅要對專業要精通,對其他領域也要能懂能做。

“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一切功名利祿不過是過眼煙雲,得而復失,失而復得都會經常發生,只有將功名利祿看淡看開,才能“事去而心隨空”

《論語》,一本包含了道理的聖賢之書。

關於論語讀書筆記9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從孔子的這段話中,人們提煉出了一句流行的口頭禪——朽木不可雕也。這句話常常是用來批那些沒有潛力、不懂道理或不可教化的人。這麼說來,宰予就成了一段不可雕的朽木。可是,宰予是孔子門徒中很有天賦的人,學習悟性很高,也很刻苦。自然,“朽木不可雕也”這句文中帶刺的罵人話就不該加在他身上。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這句話的原意是:“腐爛的木頭不可能雕刻什麼了,糞土一樣的土牆不可能粉刷了。”看到這裏,似乎孔子對宰予的怒氣已經促使他拋開作爲君子刻守的禮儀,開始拄杖大罵了。於是,很多人就由此得出一句出自聖賢之口的辱人之言,斷章取義,遺落了後面半句話:“於予與何誅?”這句的意思是“對宰予,我還能責備什麼呢?”由此可見,孔子其實是在拄杖嘆息。原來,宰予雖然是一塊學習的好料子,而且勤奮上進,頗入孔子法眼,但是天不作美,他的身體卻十分的虛弱,時常生病。我想,身體孱弱的宰予在白天學得太累了睡上一覺,確實是無可厚非的事。孔子不是在嘆息宰於做爲讀書人白天睡大覺的表面現象,而是在感嘆宰予身體狀態之差,承受不起他奮起學習的決心。他是爲學生的身體擔心啊!

孔子說:“當初我看一個人,是聽了他的話就相信他的`行爲;現在看一個人,我聽了他的話,還要觀察一下他的行爲。這種情況,我是經過宰予的事情以後改變的。”孔子之所以能夠門徒三千人,培養出七十二位聖賢,就是基於他對於人的天賦與人的身體是很清楚,而對每一個學生又是有教無類的緣故。

但是,現在的人們在文縐縐地罵着:“朽木不可雕也”時,又有幾人想到這一層?

孔子是個很體諒學生的老師。

關於論語讀書筆記10

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老夫子的經典傳世之作—《論語》,這部包羅萬象,詮釋了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經典作品,令人無一不回味無窮,否則,何以留芳千古,爲世人所稱道呢?《論語》之所以稱得上是經典,是因爲它將中國的國寶級別的人物——孔丘,所言所行完完全全的記錄了下來,真正的講述了中國千年以來所傳承的正統學派的真諦,而且,其中大部分還被現代華夏兒女所沿用着,不失爲歷經風霜而留其真諦。

《論語》講學:《論語》首先就告訴我們一件事情,學習。學,不爲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人若是隻懂得嘴尖皮厚腹中空的話,蠻不講理,一無是處,那麼,這個人就在這個世界上只起到了綠葉的作用——襯托紅花。《論語》首先就告訴我們一個鐵錚錚的事實,人要學習。

首先要有興趣,再者就需要恰當的方法,最後,需要的就是持之以恆的動力。《論語》講孝:孝道,在中國古代至今天都佔有着不可動搖的地位,而在這部著作之中,也毫無疑問的`佔據了主導的地位,人不孝則非正人君子,此類人鮮矣,《論語》大概一半左右都牽扯到了這個“孝”字,正因如此,後被公認爲百家之正統的儒家學派把孝道推廣的非常廣泛,鞏固了孝道在人們心中的地位。《論語》講政:政治,自古以來一直纔是世界上真正佔據主要地位的事,論語中對待政治,主講一個子——仁。

對於政治來講,要想成功的治理國家需要什麼?答案是得民心,若想得民心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只有仁。這一點儒家的選擇是很正確的,但不知爲何,儒家的政道並未被自古以來的各大王朝用於主要政道,實是一件痛苦之事。

論語,作爲我們華夏民族不可磨滅的傳統著作,雖然在某些方面還存在着一些不足,但是,我們的大部分習慣已經在儒家思想的驅動下變得儒化,中國人心中孝爲先,正是因爲千古以來儒家思想的主導,與《論語》在我們祖宗身上留下的習慣一直傳承下來。《論語》是一部語錄體散文,記敘了千年以前我國大學者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成爲我國的四書五經之一,其經典語句被我們流傳至今,可爲宗矣。

《論語》其實並不僅僅的記錄了孔子以人的言行,還有許多的是他弟子的言行,他的弟子無一不亦包攬羣書,通曉古今,人品正道,更有天賦異稟的弟子,在我眼中,他們的成就決不亞於孔子。

《論語》講友:人存世上,什麼是最不可缺少的?朋友!這一點論語中就講述了許多,交友儒雅,友人高尚,就是一種激勵自己向上的方法,《論語》講交的朋友要比自己強,這樣纔可以讓自己奮發向上,成爲人中之龍。

《論語》講禮:對中國人來說,理解是十分重要的,《論語》中講禮,不必過分的拘泥,但又不可不遵,這就是《論語》對待裏的態度,實實在在的講了最正確的對待理解的態度,可以爲後人所遵循,流轉百世。

儒家思想的核心——中庸之道,這就是世界上最強大的理論中庸。說他世界最強毫不過分,因爲世界上凡是都要講究一個尺度,而儒家思想正是這種思想的代表,凡事不可偏激,也不可太淡薄,所以我們正需要一個態度去對待這些無法分化的特別明確的事情,那就是中庸之道。

《論語》作爲我國文學藝術的瑰寶,對於我們來講實在是太重要了,對於它,世人也抱着神聖的態度去品讀,也是我們華夏五千年曆史的一大見證,也是歷史上不可動搖的一部分,被世人所稱道,《論語》不朽!作文

關於論語讀書筆記1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每每看到這話,就回想起幼時,在課堂上跟着老師一絲不苟認真地讀孔聖人經典的情景。我是謹慎而聽話的,大部分同學也如是,於是老師翻譯,我們記錄,課堂一片祥和。考試時解釋“子曰”,大家也是千篇一律的答案。

讀了南懷瑾老師的《論語別裁》開篇的“學而”前幾頁,才發現這三句耳熟能詳,曾經不以爲然的“子曰”,其實我從前壓根就沒有理解過其真正含義。“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做學問,要隨時隨地有思想,隨時隨地有見習,隨時隨地有體驗,隨時隨地能夠反省,就是學問。開始做反省時並不容易,慢慢的有了一些進步,便會有會心的興趣,就會“不亦說乎”而高興了。做學問是件清苦的事,可能一輩子都沒有人瞭解,但是孔子說只要有學問,自然有知己。因此他接着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寂寞淒涼的時候,有一個知己來了,那是非常高興的事情。而這個“有朋自遠方來”的“遠”字,是形容知己之難得。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就是說做學問的人,乃至一輩子沒有人瞭解,也“不慍”,不怨天尤人。

孔夫子還說過,“無友不如己者”。初聞此言是在中學,當時就詫異,只交比自己強的朋友,如果人人如此,那世間沒有人能有朋友了!孔老先生豈不很勢利?其實是我誤會了。夫子的意思是,對朋友要“敬”,在自己眼中,他們都比自己做得好。亦如民國時期佛教大德印光法師所言,“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這是多麼高的境界啊,孔子的智慧,有多少竟被我們輕率地誤解了——甚至加以嘲諷。

《論語》,我國傳統文學的經典,儒家思想的精粹,在歷史的長河中經歷了無上的榮耀,雖然被董仲舒篡改到朱熹註解統一思想……到當今的大師、教授、專家……拿它說事,人們大都不知其真實面目了。明朝以後,朱家皇帝下令以四書考選功名,而且必須採用朱熹的註解。因此六七百年來,所有四書五經,孔孟思想,大概都被限制在“朱熹的孔子思想”中。換句話說,明代以後的人爲了考功名,都在他的思想中打圈子。

從建國到現在,六十年過去了。近年來,“國學熱”漸漸興起,曾經拋下的經典,今朝又重拾起。人們開始重新解讀祖先的遺產,聖哲的智慧,國學大家們逐漸走入了我們的視線。我尊重每一位內心純良的學者大師,沒有他們對歷史的悉心研究,哪裏來的社會進步?但是我們沒有必要亦步亦趨追隨高人的腳步。今天是這個聲音,我們頂禮膜拜,明天有人出來反對,我們又趨之若鶩,唯其馬首是瞻。從衆心理,是社會心理的普遍現象之一。所謂從衆,是個體在羣體的.壓力下,放棄自己的意見或違背自己的意見,使自己的言語、行爲保持與羣體一致的現象。從衆、迷信權威是給自己內心的禁錮。其實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獨立的思想。衆所周知,《論語》是孔子及弟子的言行記錄。作爲大政治家、大教育家、大思想家的孔子生活在距離我們約2500年前的春秋時期,真實的孔子不

復存在,唯有思想流傳百世。而對他思想的理解,我們也只能揣測和研究。孰是孰非全靠自己內心的判斷。

現實中絕大部分人都是東倒西歪的蘆葦,可即使是蘆葦,我們也要做有思想的蘆葦。 讀了南懷瑾老師的研究心得,我頓時覺出了中國傳統文學的滋味,體驗瞭解讀傳統經典的別樣樂趣,同時也豁然開朗:思想是自由的,除了你自己沒有人能禁錮它,思維在碰撞中才能產生火。

關於論語讀書筆記12

《論語》是一本記載孔子有關政治、社會、教育、交友、處事的說法的書。根據其重要性可分爲四等。第一等是孔子自己的話,第二等是孔子跟第一流學生的對話。孔子的學生大概可以分爲四科,一般稱爲“四科十哲”,這四個科目裏面有十位哲學家。“哲”是指古代有學問的讀書人。具體分類爲:德行科: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科:宰我、子貢;政事科:冉有、子路;文學科:子游、子夏。第一流學生包括德行科和言語科。第二流學生從政事以下,第三等就是孔子跟第二流以下的學生對話。第四等是學生自己發表的言論。孔子有着溫和的理性主義、深刻的道德情懷、樂觀的人生理想三個思想特色。

論語全書共分“學習與人生成長”、“對生活的啓示”、“人性到底是什麼”、“如何建設和諧的家庭與社會”、“提升心靈,超越自我”五輯,傅先生更是用其獨特的西方思維方式來理解中國古代哲學,清晰理路與獨到詮釋,不僅使人更易深入體會孔子的思想,導入現代社會的生活情境中,從學習、交友、爲人、中庸、風度、生死等方面闡述人生。

作爲一名國小老師,讀到開篇的第一句便深有感觸:“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子是古代對老師、長者的一種尊稱,讓做我老師的我備感榮幸。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個“學”到底是學什麼呢?一般人認爲是學習古代的“五經”、“六藝”,但是學“五經”、“六藝”就好像現在的學生在學校上課一樣,你看見有幾個學生真正高興的?所以根據孔子整個思想來說,我認爲是學做人處事的道理。在古代,“詩”代表文學——《詩經》;“書”代表歷史——《尚書》;“禮”代表社會科學——《禮記》(有很多詳細的生活規範);“樂”代表藝術——《樂經》;“易”代表哲學——《易經》。古代的人文學科以及生活的基本規範就在這“五經”裏面。“五經”的“經”即永恆的道理,學習五經就是學習永恆的道理,也就是做人處事的道理。同時這句話也無不凸顯做人處事的道理,尤其是“時”——適當的時機。孔子曾用水來比喻人的生命智慧,“智者樂水”,以水爲樂,水就是能夠順着地形的`各種狀況而調整,碰到山它就繞彎了,碰到低的地方就把它填滿,所以水代表智慧,能夠適應各種情況。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悅”跟“樂”有什麼差別呢?其實差別不是很大,“悅”是內在的一種高興,“樂”是外在顯示出來的笑哈哈、笑眯眯的快樂。 “東海有聖人,西海有聖人,此心同,此理同。”這是跟朱熹同一個時代的宋朝哲學家陸象山說的,所謂的東海、西海、南海、北海都有聖人,心是一樣的,掌握的理也是一樣的,都是相通的。這應該是闡述了孔子對待交友的一種方式:志同道合絕不是黨同伐異,而是沒有任何特定的目的,只是純粹追求人生的理想。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說明什麼呢?說明一個人已經學問有成,在社會上有很大的聲望,但是照樣不能爲人所理解。誰不理解?當然是有權力的人。別人不理解你,而你並不生氣。爲什麼不生氣呢?因爲求人不如求己,時機還不成熟,再有學問也不能代表這個時代都要照你的方式來做。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充斥的各種爾虞我詐,相互利用,各種不理解,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不生氣保持君子風度呢?

《論語》的開篇就告訴我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生道理:先是自己努力學習,其次朋友互相呼應,然後在學習有成而未受重視時,可以坦然自處。雖然只是簡簡單單的翻閱了《論語300講》,但是覺得如果“半部論語可以治天下”是真的,那麼“半篇論語可以護一生”也是有效的命題。關鍵在於:如何確實把握其中的道理?

關於論語讀書筆記13

坐在桌前,寫《論語十則》讀後感。拿着《論語》搖晃了半天,也感不出個頭緒來。恍惚中似乎看見一縷魂兒頭過紙背,飄蕩在春秋戰國和兩三千年後的今天。

想當年,孔老人家爲做官周遊列國,歷盡顛簸,費勁口舌。不只是相貌不夠酷,還是不太會做秀,反正最後沒戲,只得回到老家教書。爲了多掙幾個錢,收了三千弟子,只是混個溫飽,最後也沒發財。就得了幾束肉乾,幾片乾魚,很失敗的樣子。

說他是辦學的祖宗,有可能的。聽說以前的私塾都掛他的畫像。現在私立學校是不掛他老人家的像了,不過收費比起祖宗可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說他書教的好,似乎有點兒勉強。據觀察,他就的教學宗旨是:只能意會不能言傳。

“由,會女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懂不懂?自己去想吧。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走在路上大夥兒互相討論學習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憑興趣愛怎麼學就怎麼學吧。

學的怎麼樣,全靠一個“悟”字。悟好了,是老人家的'功勞;悟不好就只能怪自己了。反正已經收到了肉乾,魚片,“我是老師我怕誰?”

後來要不是幾個學生有出息,哭着喊着又是叩頭又是膜拜的,他老人家纔不會成爲千古聖人。嘿嘿,不信啊?你說他書教的好,讓他拿特級教師證出來看看!

教書不怎麼樣吧,說話也沒什麼水平。

那天不只怎麼的跑到河邊上憋了好半天,總算說了句有意思的話“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弟子們歷盡記錄下來大呼高明。其實就在他不遠處有一位老農也在說;“不抓緊點種上,秋後就得餓肚子了。”

從戰國回來,也不敢把自己的感想寫到作文本上,那不是找死嗎?還是按照“四勿”原則,端端正正的寫上:要抓緊分分秒秒時間,刻苦努力,向孔子學習。

關於論語讀書筆記14

我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有着悠久的歷史和源遠流長的文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論語》。這不僅是儒家學說的經典,更是中華傳世名著。它章節簡短,以雍容典雅的.語調簡潔凝鍊的格言警句來表達深刻的思想,讓人們受益匪淺,也讓我感觸頗深。

《論語》中的許多哲理近乎常識,卻仍然深沉,世俗中有高遠,平凡中見偉大,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句話:“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孔子教育他的弟子,無論在家還是出外都要孝敬父母,敬愛兄長,言行謹慎而誠信,廣泛地關愛民衆,並且親近有仁德。做到這些以後,如果還有時間和精力,那麼就可以用來讀書學習文獻知識了。是啊,做事之前先要學會做人。作爲教師,我們教育學生的時候不單單隻教他們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學會如何做人,明白做人的道理。只有這樣才能教出品德高尚,成績優異的好學生。

《論語》,孔子智慧之精華,他告訴了我們怎樣做人,怎樣處事。我們作爲教師,要有一顆平常心孜孜不倦地追求,去做好我們每天該做的事情,在平凡的崗位上實現我們不平凡的人生價值。

關於論語讀書筆記15

“天下”和“World”是兩個全然不同的概念:“天下”是古中國的觀念,它不是以誰爲中心的視角,而是包融一體;“World”是西方的哲學,是有大小有邊際的,它強調不同的立場,有明確的劃分。就像“World View”一詞,不同人有分別的有立場的觀念(View)。無論政治、經濟、文化,中國——1840,中國人開始從“天下”走向“World”(世界),開始走向西方。

1919, “先進的”中國人紛紛敞開胸懷迎接新思想,摒棄、批判甚至打倒舊思想,歷經重重磨難,中國人終於探尋出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建立了新中國。六十多年過去了,近年來,“國學熱”漸漸興起,曾經拋下的經典,今朝又重拾起。人們開始重新解讀祖先的遺產,聖哲的智慧,國學大師們逐漸走入了我們的視線。南懷瑾老師的著作往往不緊不慢,娓娓道來,旁徵博引,融會通達,又多新奇解、智慧語,見地高妙,不同凡響。

我不斷地反思——不僅反思文化,而且反思自己。畢竟,空談世道人心今不如古,抑或文化零亂蕪雜失其本心都毫無意義;文化通過人來體現、藉由人來傳承、依靠人來發展。“發揚光大中國傳統文化”的標語我們已經見怪不怪,那麼行動呢?該怎麼做呢?五千年的古籍卷帙浩繁,“書到

今生讀已遲”;琴棋書畫,門類衆多,經史子集,卷帙浩繁;真應了莊子所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更何況,從小受的教育並沒有讓我們這代的很多人有足夠深厚的積累。

感慨生不逢時終歸於事無補,無論生在何世,都應有正確的方向,並在這個方向上努力爲之。做到什麼程度往往並不全憑人力,客觀條件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由此也更加說明,有意義的是正確的方向和行動,並以此提高自身的修爲、智慧和境界。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諸”是兼詞,“之於”的意思。也正如講座時老師所說的那樣,真正重要的,是隻可內求而不可外逐的。很多時候,我們會突然發現,道理是貫通的、是不二的,很多文字、語言、經歷所昭示的,其實是一樣的——就像上面的那些想法,不還是一回事麼?難怪孔子會說,“吾道一以貫之”。這樣的例子要說起來不知有多少。讀《論語別裁》,總讓我有這樣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滿心歡喜,信受奉行。

正如古人講做學問,是“知、信、行”;南懷瑾老師的書讓我真正觸摸到了古中國的思想與智慧。西方人沿着“World”的概念外拓出龐大的體系,中國人向“天下”裏探出無盡的內涵。兩個角度,兩種道路,本無所謂對錯高下;固執地打倒“孔家店”,或一昧地抑己揚他,都沒有道理。

只有深入瞭解,纔有發言權。不過,對於中國的古典文

化,往往愈是瞭解,愈發覺它魅力無窮,哪裏還有大動干戈的必要。何況,對於中國的.古典文化,比如四書五經,我們覺得它過時,加以嘲諷甚至批判的內容,有時真的是我們自己的誤解。比如,孔夫子說過,“無友不如己者”。我初聞此言是在國小,當時就想,只交比自己強的朋友,那世間沒有誰人能有朋友了!孔老先生豈不很“迂”?其實是我誤會了。夫子的意思是,對朋友要“敬”,在自己眼中,他們都比自己做得好。亦如印光大師所言,“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這是多麼高的境界啊,孔子的智慧,有多少竟被我輕率地誤解了——甚至加以嘲諷。對此我覺得非常慚愧,也愈加覺得前路漫漫了。更加難得的是,南老師的《論語別裁》絕不僅是就書論書、泥於章句。《別裁》中常涉及《老子》、《莊子》、《禮記》、《大學》、《周易》等書的內容,南師的引用讓我得以管窺古籍的魅力,蠡測中國智慧的寬廣與深厚。

任何的發展、創造都需要有它的根基;一個好的根基能讓我們走的更遠、更堅定。中國古典文化博大精深,意味悠遠,倘以此爲根基,抱定宗旨,一門深入,豈不善哉!

標籤:讀書筆記 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