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書筆記

最新論語讀書筆記

  最新論語讀書筆記

學而時習之。

最新論語讀書筆記

學而優則仕。

儒學對學習非常重視,《論語》開篇就是“學而時習之”,《荀子》則用大段大段的理論去闡述學習的目的、方法、對象,《朱子語類》也有整卷內容關於學習的心態、內容。至於以後的科舉制度,誇張地闡釋着“學而優則仕”的理論,如此大張旗鼓地強調學習的重要性,古今中外,莫有甚者。

孔子時代的學習,想來還是很全面的,作爲學生,要學習禮、樂、射、御、書、數等“職業技能”,其中文化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可以說,當時孔子的教育是全面的素質教育,孔子的學生對於這六藝各有所長,並非腐儒、書生、書呆子,他們平時能傳播禮樂、文化,謹守禮儀,戰爭的時候又能上陣拼殺,符合着先秦時期士人的傳統。孔子自己對於這些技能也很在行,在《論語》中,孔子自己能操琴、善御、善射,至於禮、書自然掌握更多,只是“數”基本沒有論述,不過,孔子的學生中,子貢做生意很在行,也許他在數的方面有所專長吧。但是,在孔子之後,儒家卻沒有繼續把這六藝堅持下來,子思、荀子、孟子在其著作中並沒有談及這六藝,而是把儒家的基本

理念反覆論證,更多地是作爲純粹的知識分子的面目出現在君王、重臣面前,漢代的經學、宋代的理學、清代的考據學、當代的儒哲學,無不是以文化作爲重點,無不是以理論發揚爲目的。其原因應還是在於知識的增多以及職業化,個人的能力、精力有限,要想在社會上有所成就,則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擇其一而專。論語讀書筆記學,前提是人的不完善,必要條件是有先知先覺者。要完善自身,必須不斷地向比自己水平高的人的學習,先生,也就是先於自己而知、悟者,職業化的先生,就是教師。基於此,師生關係在儒家體系中成爲重要的一環,隆師親友,“一日爲師,終身爲父”之說雖有誇大,但對於老師的尊重和敬仰可見一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者也”,其對象自然是學生,那麼,傳授些什麼呢?籠統地方面是“道”,具體的方面是“德”,傳授的方法通常通過解讀古代的文化典籍入手,這也就是我們可以想象出的私塾學生誦經讀書的場面,水平更高的學生,則就典籍中的疑難問題或自身疑問請教於老師,如宋代以來的書院教育。至於學生的`年齡和畢業、文憑等現當代的條條框框,在古代並沒有限定,似乎入仕倒是可以作爲一個離開書院的標準。

學與習是息息相關的,其中的“習”對於古代的學生來說尤爲重要,學屬於“傳”,老師可以面對衆多學生傳授知識、技藝以及爲人師表,但個人的領悟與否則在“習”中體現出來,例如孔子對於顏淵的溢美之詞毫不吝惜,特別是關於好學方面,其緣由是顏淵能夠自

己揣摩,並提出關鍵性的問題或一語中的。而習,當作溫習、思考解,如果擴大一些,習還應該包括踐行,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曾子說,每天都要反省自己 “傳不習乎?”至於之後儒學的“知行”範疇,也該包含着學習這一內容。孔子時代的學與其之後的學不同,習,自然也不相同。流傳到如今,學習更多地體現在理論知識方面,以知識的掌握程度作爲學習的評價標準,考試製度則是這一標尺的具體體現,但這一標尺並沒有涉及到做人、做事,也就導致着知與行的分離。

學與習的分離,知與行的分離在西方哲學中並不在意,如西方哲學對哲學家的評價不在於其人品如何,而在於其著作、成就如何,爲師不一定要成爲學生的表率,爲人不一定要符合道德規範,做事不一定要符合社會規範,哲學家的論述可以與其行爲無關,如此等等,儒家與西方哲學的對比,引導出“內聖”與“外王”的兩個方面出來,兩者雖不是各擅勝場,但都屬於社會的各取所需,都具備合理性。儒學更注重於內聖,因而體現出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謹慎態度來,對於先生、典籍的理解,盡力去爲之尋找出合理性,如果自己的理解和老師所說、典籍所述有所不同,則首先把責任歸之於自我的愚鈍,如是而爲可以達至內聖獲得區域性地聲望,不過在懷疑、創造方面則有所缺失;西方哲學的內聖並不在理論視野,即使專門的倫理學也只是屬於“元倫理學”,在善、正義、美德等幾個範疇的根本來源上打轉,沒有對人的基本和終極要求,根本上仍然屬於哲學的範圍,宗教的道德規範相對來說框得過細,“原罪”的前提並沒有把人的完善放在其

中。儒學與西方哲學各有缺失,但是否會互補?我認爲難度很大,畢竟儒學強調的是個人的責任和義務,西方強調的是個人的自由與權利,大的社會環境根本不同,除非儒學能根據現代社會的需求,開出個人的自由與權利,西方能認同儒學的責任與義務。全球化的局面下,興許有可能性,但並不樂觀。

  最新論語讀書筆記

《論語》作爲一部涉及人類生活諸多方面的儒家經典著作,很多篇章談到做人的題目,這對當代人具有鑑戒意義。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以爲:“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來,一個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們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僥倖而避免了災禍。按事物發展的邏輯推理,這種靠僥倖避免災禍的人早晚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視“仁德”。這是孔子在做人題目上誇大最多的題目之一。在孔子看來,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於第一位的。孔子說:“***進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這說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礎上做學問、學禮樂纔有意義。孔子還以爲,只有仁德的人才能無私地對待別人,才能得到人們的稱頌。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里仁》)“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死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季氏》)充分說明仁德的價值和氣力。

那麼怎樣才能算仁呢?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爲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回仁焉。”(《顏淵》)也就是說,只有剋制自己,讓言行符合禮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禮,天下的人就會讚許你爲仁人了。可見“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後天“修身”、“克己”的結果。當然孔子還提出仁德的外在標準,這就是“剛、毅、木、訥近仁。”(《子路》)即剛強、果斷、質樸、語言謙虛的人接近於仁德。同時他還提出實踐仁德的五項標準,即:“恭、寬、信、敏、惠” (《陽貨》)。即恭謹、寬厚、信實、勤敏、慈惠。他說,對人恭謹就不會招致欺侮,待人寬厚就會得到大家擁護,交往信實別人就會信任,做事勤敏就會取得成功,給人慈惠就能夠很好使喚民衆。孔子說能實行這五種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論語讀書筆記當然,在孔子看來要想完全達到仁是極不輕易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即廣泛地學習文化典籍,用禮約束自己的行爲,這樣就可以不背離正道了。同時也要重視向仁德的人學習,用仁德的人來幫助培養仁德。而仁德的人應該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別人站得住,自己希看達到也幫助別人達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雍也》)

其三,做人要重視修養的全面發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即:我天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幫助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與朋友交往是否講信用了?老師傳授的學業是否溫習了呢?誇大從自身出發修養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孔子誇大做人還要重視全面發展。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述而》)即:志向在於道,根據在於德,憑籍在於仁,活動在於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做人。那麼孔子爲什麼誇大做人要全面發展呢?這裏體現了孔子對人的社會性的熟悉,以及個人修養的相互制約作用,他說:“舉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泰伯》)即:詩歌可以振奮人的精神,禮節可以堅定人的情操,音樂可以促進人們事業的成功。所以,對於個人修養來說,全面發展顯得極爲重要。

標籤:讀書筆記 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