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書筆記

《迴歸大學之道》讀書筆記

  《迴歸大學之道》的讀書筆記1

什麼是大學之道?德雷克·博克在他的《迴歸大學之道》一書中,爲我們做出了最好的詮釋。

《迴歸大學之道》讀書筆記

這本書的題注是“對美國大學本科教育的反思與展望”。乍一看,似乎是給從事教育事業的人看的,對我們普通的大學生而言,看了之後似乎比較適合發發牢騷。可是換個角度來看,我們何嘗不能以此爲針對,彌補所受教育的欠缺呢?

書中所提出的大學教育目標,就是學會表達、學會批判性地思考、培養品德、培養合格公民的素質、學會在多元化校園生活、爲全球化社會做準備、培養廣泛的興趣、爲職業生涯做好準備等等。

或許在大學中,教育的體制並不盡善盡美,但我們自己又該做出什麼樣的努力呢?

課堂上、實踐活動中,我們是否能勇敢地走到臺前,發表自己的獨到見解?面對身邊乃至社會上有爭議的問題,我們是否能做出獨立而公正的判斷?除了學習專業課程,我們是否能真正做到投身校園的多元文化中去?面對這個聯繫日趨緊密的世界,面對一切皆有可能的未來,我們是否已經做好了職業、人生的規劃?

我想這是作爲一個大學生,必須反覆拷問自己的問題。

  《迴歸大學之道》的讀書筆記2

以前聽到有人抱怨說現在在大學裏面學的東西都沒有用,我心裏不以爲然,

讀後感之《迴歸大學之道》。一直覺得把大學教育和專科教育區分開來的應該是大學裏面所給予我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塑造,而專科教育更加註重的是實用性,也就是書中更多的提起的“職業性”教育,但是我忽略了大背景,當代社會如此快節奏,沒有辦法容忍一個不跟社會接軌的大學生了,而如果一個大學生想要本科四年畢業後就業,也是沒有辦法不學職業性的專業或者知識。這也讓我想起李敖在北大的演講,他說以前你們北大誰誰誰(這個我忘了,好像是說的是馬寅初)當校長的時候敢對北洋軍閥說不,現在不是了。一句類似這樣的話。是啊,從前的大學時精英教育,那時候上了大學的人理所當然是會成爲未來社會的主流人物,他們有着那個時代的傲氣與才氣,但現在的大學生比白菜還便宜了,當大形勢轉變爲買方市場時,“大學”也失去了它的底氣,於是要迎合企業、公司種種的要求去塑造人才,更不用說“大學生”了,但我始終認爲,職業性的東西不應該是根本,大學不應該成爲職業訓練場。我還是願意保留一點大學生所應有的傲氣。

  《迴歸大學之道》的讀書筆記3

最近連續看了兩本書,一本是韓國人的《因爲痛,所以叫做青春》,另一本就是哈佛前校長Derek Bok的《迴歸大學之道》,都提到了一個我從大一開始就沒有注意過的問題,那就是寫作。不過Derek Bok把這個問題更加系統化了,叫做表達能力的提高。兩年來,也許我參加了各種社團各種活動,選了各種課,但是都沒有一個機會可以讓我鍛鍊我的寫作能力。大學裏很看重表達能力的塑造,但是我們都忽略了它還有另一方面--寫作。人與人的.溝通除了面對面的說話最有效的恐怕就是寫作了,人類留下來的痕跡,很大程度上也是文字,而我感覺我正在一點點失去這種能力。師父在B大徹夜寫字,不寐讀書,想來絕對不是沒有道理的。

《迴歸大學之道》在大量實證研究的基礎上,德雷克·博克考察了美國大學生取得的進步與本科教育的目標之間的差距。作者得出的結論發人深省。雖然大多數學生在很多重要的方面都有長獲,但是在寫作、批判性思維、數理能力和道德推理等方面的能力還遠未達到期望的水平。多數大學高年級學生認爲,他們在外語口語、文化和美學養成,以及準備成爲活躍而富有知識的公民方面並未取得長足的進步。總體上看,雖然美國的大學擁有充足的資源、先進的技術和幾百門課程,但是它們不敢自信地說,如今的大學生比50年前的學得更多。

德雷克·博克,1968年開始擔任哈佛大學法學院院長,1971-1991年任哈佛大學校長。2005年前任教於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和教育學院。2006年,薩默斯卸任後,擔任了一年的哈佛大學臨時校長,目前已退休。

標籤:讀書筆記 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