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書筆記

《道德經》讀書筆記範文(精選5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讓我們好好寫份讀書筆記,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你想好怎麼寫讀書筆記了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道德經》讀書筆記範文(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道德經》讀書筆記範文(精選5篇)
  《道德經》讀書筆記1

今天終於達到誦讀道德經100遍,總算擺脫了被債主催債的感覺,一鼓作氣來寫個博吧。

但初讀昭昭,多讀昏昏;讀經日益,感悟日損。被顧老師逼着寫博,倒讓我回憶起讀研時候的趣事。

那時,我們戲劇專業總共3個導師,各帶1~2個研究生,總共也就4人。所以,上課都是直接到老師家上的,有時上課是討論名家名劇的文本,有時候老師放碟片。看碟片當然是很開心的,不料看到興起處,老師遙控器一拿,“咔”就暫停了,“這一段咱們來分析一下!”頓時就懵了。畢竟看碟片的時候是投入情感在看戲,需要的是共鳴效果;忽然大腦要切換到理論剖析,轉爲邏輯思維,大腦處於空白狀態,不得不快速搜尋大腦每個角落回憶可用的情節並找到可用的理論框架。再接着看碟片都有點抖抖索索的感覺,不時用眼角餘光看看老師是不是要拿遙控器,也試圖調動一些腦細胞在看劇同時做些分析,但後者基本上很難做到,老師暫停的時候,我們4人總是處於茫然狀態,而且看得很不盡興。

讀道德經寫博的難也在此,讀經時,隨着遍數增長,愈發如小和尚唸經般有口無心,按照顧老師的理論是無需用腦,但總結出東西寫博卻少不得要用腦,兩者切換,不免恍兮惚兮。

姑且勉強擠一點“牙膏”:

道德經有言“爲學日益,爲道日損”,感覺這是顧老師最爲津津樂道的句子之一。而我個人的感悟恰好可以倒過來說,即“日益爲學,日損爲道”。

在人生的最初階段,因爲我們的身體、生活狀態是“日益”的,所以我們的精力會更多地甚至全部地投入在外在的東西中,比如“爲學”,比如追名逐利。那個階段,我們志得意滿、意氣風發、揮斥方遒,相信人定勝天,相信事在人爲,相信“我能”。但是當我們的身體、事業、生活的其他方面在慢慢走下坡路即“日損”的時候,大家又會不約而同地轉向內在,即“求道”。雖然具體的道各式各樣,也許是儒,也許是道,也許是佛,也許是基督,也許是心理學,也許是瑜伽,也許是別的什麼心靈雞湯,也許就是什麼大法。因爲看到了我“不能”,人的盡頭是“神”的開始,是“道”的開始。

  《道德經》讀書筆記2

  【原文】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萬物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也,夫莫之爵,而恆自然也。道生之,德畜之。長之,遂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弗有也,爲而弗恃也,長而弗宰也,此之謂玄德。

  【現代漢語解讀】

道孕育了世間萬物,德滋養着世間萬物,天地讓萬物具有不同的形態,而世間的各種力量互相作用之下,萬物又有了各種功用。所以,世間萬物尊崇“道”,也認爲“德”特別寶貴。道受到尊崇,德被看重,沒有人給它尊貴的爵位,然而它自己卻一直這樣做。道孕育萬物,德畜養萬物,讓萬物生長,讓萬物成就,讓萬物養育,讓萬物豐厚,讓萬物生養,讓萬物有保護。道產生萬物卻不去擁有萬物,有作爲卻不認爲是自己的功勞,帶領大家卻不說自己是主宰,這就是深遠的德行。

  【延伸解讀】

這一章是老子關於道、德與萬物的關係的理論,是關於天之道特徵的論述,以便用於提示聖人之道。

心中明白了道,要有德行來畜養,做到知行合一,在具體的事件中賦予“道”以形態,用“物”和“器”來涵養“道”。物,指物體的本身,實物。器,物體的功用、用途。

老子的世界觀是這樣的:道,也就是天之道,是無名無形,不可捉摸的。而它落到這個世界上來,就有具體的形態了,一種混沌的狀態,不分陰陽、混沌一體,這就是道在這個世界上的物質基礎,開始有名有形,這個時候叫“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這個“一”。因此,“道”與“一”不是一回事,“一”是道在這個世界裏的具體表現、實物存在。按照河上公的講法,這“一”就是德,德開始畜養“道”所生成的混沌狀態,不斷讓它增大,畜養它,然後開始分出陰陽,陰陽合一再變成一個新物質,是陰陽合一的物質。然後再生成了許許多多新具體的物質。“三生萬物”,也就是“物形之”。物體有了形態之後,便有了各種功用,成爲有用的各種具體的“器”,稱爲“器成之”。

“道”是世界運行規律,無名無形,我們捉摸不到,而“德”是道在這個世界上的外在表現。我們也可以理解爲:“道”是裏面的內涵,而“德”則是外邊行爲體現的品德。我們明白了“道”之後,光懂還不行,如果不在具體的德行上體現出來的話,明白也是白搭。因此,悟道之人必須踐行“道”,明白之後要說,讓更多的人明白,更重要的是要做,要有具體的行動。那麼踐行的“德”越多,“道”就越鞏固,這就是用“德”反過來畜養“道”。

因爲萬物由道生之、德畜之,所以萬物尊重道與德。而這種尊重、尊貴並不是別人加封的,是自然形成的。

“爵”最早時候當一種鼎,這種“鼎”代表身份、地位。也就是說當年只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才配擁有這種鼎,這叫爵。後來引申爲爵位,也就是說一個人崇高的地位。

道德爲什麼這麼尊貴?是因爲即使不給他尊貴的待遇與名位,人家也一直這樣做,所以萬物更加“尊道而貴德”。這個道理很有意思,對我們生活中的指導太有意義了。現實生活中有兩種人:一種是我儘可能地做工作,不在意回報;另一種人是我就要這個爵,每做一點事我要這個回報,給我好的評價,給我點贊。如果你是領導,你會喜歡哪一種人?如果你是羣衆,你會喜歡哪一種人?

唐朝名將郭子儀大家都把他當做一個武將,其實他絕對是悟道之人,他的境界很高,他就是“莫之爵而恆自然也”。每次平叛以後,朝廷裏的宦官就在皇帝面前說他壞話,不斷地整他,結果釋去兵權,讓你回家了。別人會覺得不公平,氣憤的不得了,所以當時還有一個名將叫僕固懷恩,他也跟郭子儀一樣能征善戰,但是因爲不公平待遇,他就覺得氣不過,最後也反叛了,最後他整個人生一敗塗地。而郭子儀被釋去兵權以後,他根本就不在意,而下次平叛的時候還需要他出來,結果一而再再而三,這樣的人真的就會吃大虧嗎?就在當年,郭子儀就成爲大家的偶像了,全天下的老百姓看不在眼裏嗎?佩服他,尊敬他,這就是“道”的原則。沒給我地位,但是我依舊這麼做,一直這麼做,很自然,這種境界的人是我們真正需要的領導。所以郭子儀人生圓滿,活了八十多歲,子孫滿堂,家裏邊孩子都成才了,皆爲國家棟梁,到哪去大家都尊重他。

長,就是讓萬物去生長。遂,就是成的意思。亭,指路邊給人休息的建築物,這裏是養育的意思。毒,這裏不作“毒害”講,是養育、厚的意思,使它變得更加豐盛。覆,就像母雞保護小雞一樣,保護的意思,保護它、覆蓋它,讓它存活。“長之,遂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講的都是天之道對萬物是怎麼保護的,它對萬物不斷地養育、保護,讓它生長得很好,這是“天之道”對萬物的所作所爲。所以老子講無爲並非什麼都不做,而是作爲之後隱身於背後,不自恃功勞,這叫“爲而弗恃也”。“長而弗宰也”就是他帶領大家往前走,他是這個首長,但是他不說我是主宰,我纔是你們的主人,你們全靠我,而是儘量保護大家,讓大家活得好。

“玄德”,很深遠的德行,“玄”是高遠、深遠的意思。這是老子對領導者的要求,也就是說領導者有這種符合天之道的態度以後,您做事會完全不同的,您就能做到最大程度的團結您所領導的羣衆,您就能做到,因爲您沒考慮自己的利益,爲大家做事,所以人家會把你放到尊貴的位置上,這種尊貴不是強行要求的,而是您做到了德行深厚,人家都來追隨您、成就您,所以這是真正的領導力。所以,人要像“天之道”一樣,要默默做事,不要總是想着自己的功勞。

大部分人之間的智力其實沒有多少差距,相差最大的是德行,做人的態度。做人的態度直接決定了你能不能團結周圍的人,能不能與周圍的人和諧相處,這是非常重要的法則。我們都是普通百姓,我們就學這個。如果您對工作就像天之道對萬物一樣認真做事,不計回報,您所做的一切,大家都看在眼裏。大家看到以後覺得你做得太好了,精益求精,做這麼好,人家能不給你一個很高的評價嗎?作者:高風清揚

  《道德經》讀書筆記3

道德經分上篇《道經》三十七章,下篇《德經》四十四章,共計八十一章,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所書,道家著作,是道家思想的主要來源。

作爲充分體現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神韻的《道德經》,這部書闡述了道家對宇宙本源、萬物的產生、發展、變化、毀滅的規律的理解,博大精深,微言大義,一語萬端,當爲“萬經之王”。

“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爲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這章主要闡述了世界萬物相輔相成,互相轉換的辯證關係。存在與消亡、困難與簡單、修長與粗短、高尚與低下、超前與落後都是經過相互對立、相互比較而得以體現。

世間的一切概念和價值都是人爲設定的,價值的確定都是比較產生的,所以對立的關係是變動的。所以價值的確定也是變化的。世間的一切都是兩兩對立產生的,如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所述,一件事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反之亦然。善和惡,美和醜,我們都要泰然處之,不能庸人自擾。

而後半段則根據“道法自然”的原則準確論述了老子“無爲”的社會政治思想,證明了老子順應自然本性,反對好事無爲的基本態度,讓萬物自然生長髮展,效法自然,順應大道。

  《道德經》讀書筆記4

老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學家,他所作的哲學論著《道德經》(又稱《老子》《道德真經》)也廣爲人知。該書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爲“萬經之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跟隨李佳偉同學的腳步,感受先賢老子內心深處的人生智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此爲《道德經》第一章的內容。這一章描寫老子哲學裏最重要的範疇“道”。他所說的道,乃是變動不居、周流不止的。只有隨時變易,乃是“常道”。“道”是構成世界實體,是萬物運動變化的動力,是人類行爲的準則。它幽昧深遠,不言說。他認爲:真理是無法用具體的言辭來表達的,它超乎言辭。人們費盡心思來描寫“道”,其實掛一漏萬,要一落言筌,損失的遠遠比說出的多。這就好像《莊子》裏講的`一個故事:有個國王喜歡鼓琴,後來他卻不鼓琴,只是靜靜地坐在琴前傾聽。因爲他已經領悟到,即使再高超的琴藝,當他彈奏出一個音的時候,其餘的六音卻同時喪失了。哪如用心去領會自然的天籟呢!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這是一首對水的頌歌,歌詠的對象是具備像水那樣品格的聖人。水的很多稟性體現了道的特性,而聖人就道的體現者。聖人的言行近乎水,而水德又近乎道。在中國古代許多哲學家的著作中,水都是重要的體道之物。孔子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因爲水總是處在一種變動不居的狀態裏。蘇軾也說,“萬物皆有定形,惟有水隨物賦形”。在老子看來,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又不避污穢謙退守中,所以最接近於道。聖人就應該像水一樣,與時遷徙,應物變化。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爲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爲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一章描述了“道”的特性,是《道德經》一書中最爲詳細的地方。簡單來說,“道”有這樣幾個特性:“道”是渾樸狀態的,相對於世界的雜亂無序而言,它是渾然自足的統一體,所以說它“有物混成”;“道”在時間順序上是先天地而生的,而且天地萬物也是由它所產生,所以說“先天地生”;“道”的運動是循環往復以至無窮的,所以說“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人的運動規律應該仿照天地,天地的運動規律應該仿照“道”,“道”的運行應該仿照自然。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爲天下正。”

這一章還是講老子的辯證法思想。老子認爲有些事物表面看起來是一種情況,實際上它可能恰恰屬於反面。事物在很多時候是相反相成,遇到事情要能注意到對立面,善於運用矛盾對立統一規律,則往往可以轉圜。天下紛紛,若用智術相驅逐,則愈發混亂不堪。若清淨守虛,則無爲而化。

“知其雄,守其雌,爲天下?。爲天下?,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爲天下式。爲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爲天下谷。爲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則爲器,聖人用之,則爲官長,故大制不割。”

老子哲學主張謙退守中,以靜制動,以柔弱勝剛強。這種理解是不錯的。但老子的這種思想,還有一個前提,就是要“知其雄”——要首先了解事物剛勁的一面,才能執守柔弱的一面。只有對事物有了全面的瞭解,才能決定去取。一般人往往誤解或片面地瞭解老子的哲學,以爲他一味地宣揚退讓。這真是斷章取義。實際上,老子是在有了“知其雄”的前提下,纔有“守其雌”的結論的。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爲腹不爲目,故去彼取此。”

這一章中,老子痛心疾首地描述了人們一味偏重對物質生活的追求,從而導致了精神生活的淪喪。在老子看來,人的正常生活應該是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合一併重的,所謂“營魄抱一”。但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偏重物質生活的享樂,一味追求感官的刺激,對自己的內心世界漠不關心,從而導致了道德的淪喪。老子這裏所說的“爲腹”,是要建立寧靜恬淡的內心生活,這就要求人們要抑制自己對物慾的無盡追求,僅於果腹而已。“爲目”是片面追求感官世界的刺激的生活方式。老子所極力反對的對物質文明的單一崇拜,在今天讀來,特別具有振聾發聵的作用。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這是老子描繪的理想國。在他的理想國中,應該國土面積不大人口稀少,即使有十百倍功效的機械也不運用。舟車備而不用,甲兵廢弛,民復結繩記事。在這裏,百姓有甜美的飲食、美麗的衣服、安適的居所、歡樂的習俗。因爲國家都很小,所以鄰國之間可以互相看得見,雞鳴狗吠的聲音可以互相聽得到。對理想國的憧憬,是關心人生和民生的哲學家的共同願望。老子的理想國,是農業社會的特殊產物。他詩意的描繪,對中國古代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爲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爲而弗爭。”

  《道德經》讀書筆記5

《道德經》爲老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也是道家立派之根。衆所周知,黃老之學重在“清靜無爲”,其思想爲後來的西漢前期所用,大漢無爲而治休養生息實現了文景之治的繁榮昌盛。直至今日也很多人追求研究他的思想精髓,希望能爲當世所用。近日,讀老子之說頗有感觸,無奈才疏學淺不足以評頭論足,只得將我不值一瞥的所思所想記錄下來。

讀了兩遍《道德經》還是未能完全領悟,不過卻有所思所想。我覺得老子的“清靜無爲”是整個道德經的核心,就像孔子的“仁”一樣不能具體的語言去描述它,然而卻蘊含於每一句話中。所以我覺得不應該直接論述何爲道何爲德,或何爲清靜何爲無爲,而我對《道德經》的理解將從以下幾個部分進行闡釋。

  縝密思維,科學論斷

只讀了《道德經》的第一章就讓我對老子肅然起敬,感受到了古人的聰明才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此處對於“道”和“名”,“有”和“無”的闡釋前後銜接相輔相成,稍稍推敲便已深陷於宇宙奧妙之中。前道非後道,前名非後名,轉換間便讓我感受了老子思維的縝密,又說無,叫做天地的開始;有,叫做萬物的本源。誰說又不是呢,宇宙還不存在時就是“無”,單單一個字便消去了了我心中長久的疑慮——宇宙之前是什麼?而萬物化生的時候就叫做“有”了,自然順理成章,這些都是自然事實老子只是描述出來便又體現了無爲中的有爲。中國的文字計數原不稱爲多少“字”,叫多少“言”,比如老子五千言,而“言”字正體現了中國文字的博大精深,一個字便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話。單單“有無”兩言便道破了天機,有和無本同根而生,無的時候就去觀察它的妙處,爲形而上;有的時候就去觀察它的行跡爲形而下,兩者都叫做玄,研究玄的問題就是研究宇宙奧妙的法門。直接提出了,研究宇宙就去研究有和無吧,而現世的我們不也正在爲之而努力嗎,我們從何而來向何處而去,宇宙如何而生如何而存…….

老子給後人留了這個有和無的問題,但老子又是怎樣解釋的呢?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爲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爲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便是老子對“無”的解釋,混成之物生於天地之前暫且將其記錄爲“道”,稱其爲“大”。大道便是無的代言,現在理解起來不就是自然規律嗎,自然制定了一切規律於是纔去創造天地。然而何又謂之“有”呢?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爲和。”因此“有”便是道生一的瞬間。這一句話是我最佩服老子的一句話,它縝密而又科學,在古代的科學思想中可謂領先全球。後世有人根據這句話創立了道家的標誌—太極圖。《易經》中說“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與老子的話相聯繫,太極便是混沌即“道”,兩儀是事物的兩面即“陰陽”或“一”,四象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個星宿方位即“二”,八卦是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即“三”,這其中表示的就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意。根據周敦頤的太極圖解說,黑白即爲陰陽,中間的界線就是陰陽相沖萬物相生之意,整個太極就是天地混沌無極之意也就是道了。

  辯證待世 慧眼識道

老子除了他的清靜無爲之學外,《道德經》中的辯證思想也頗爲後人推崇,這是他看待世界思考問題的方法。“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爲而弗恃,功成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正如太極圖所示,太極生兩儀,世間萬物分爲兩儀,每個事物又有兩儀。這就是老子對世界的看法,萬物有陰陽兩面,美和醜,善和惡,有和無,難和易,長和短,高和下,音和聲,前和後,既相互對立又相輔相成。他的辯證思想給中國的哲學帶來了重要啓示,特別是對中庸思想的影響,它告訴我們看待事物要從兩個方面觀察,也只有在這種方法論的指導下所觀察的世界纔是完整的真實的。

  中庸之道 天長地久

中庸之道給中國人的影響是極大的,直接體現在當代人的爲人處事中。比如我們的語言習慣,總是不直接和盤托出而是先進行前題渲染在合適的時機再道出主題,不急也不緩,不冷也不熱。再比如中國人的謙讓品德外柔內剛,成功之道功成身退等等,講究的就是分寸二字,而中國人是拿捏的最好的。《道德經》中老子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東西多了就會溢出來,不如停止擁有。東西太尖銳了是不會長久的。金玉滿堂也是守不住的。富貴又驕淫會自種禍根。功成身退纔是天道啊。老子告訴我們做人做事不可盡其極,適可而止,否則就會引來禍端。古代多少名臣大將沒把握好中庸之道而喪失了自己的生命,比如西漢大將周亞夫爲漢景帝劉啓訓練出細柳營兩萬精兵強將,又憑藉這兩萬主力平叛了吳楚七國之亂,可謂護國之功,功蓋千秋。但因其驕橫跋扈目中無人,蔑視皇帝違漢制修建墓陵最終惹來殺身之禍,君不殺他其自殺之。周亞夫雖有功卻太銳,不善藏不善退,不諳中庸之道落了個自取其辱的下場。

那麼如何保持中庸呢?老子說“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爲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像拉弓一樣,高了就低點低了就高點,多了就去點不足就補點,不恃才傲物不獨處高處。中庸就是保持虛靜,其猶橐龠,虛而不屈,動而愈出,保持一個虛靜寬廣的胸懷才能容得下天地。中庸的分寸只有聖人才能把握的恰當,而聖人都已經成爲書中的經典了,我輩尚需努力,當世中又能不能出現一個聖人呢? 只能等後人去評價了。

  對立轉換 物極必反

老子的辯證法中,事物的兩面性並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又是可轉換的。老子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聖賢人、大智慧、仁義之德、技巧名利都消失了之後,自然之道的新氣象就會出現,所以老子說聖人不死大道就難以實現,因爲他相信對立轉換,物極必反。“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僞;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這不正與我們所說的亂世出英雄異曲同工嗎,國家禮崩樂壞奸臣當道的時候纔有人去強調忠信仁義,孔子正是最鮮明的例子。

對立轉換,物極必反也給了我們一個新的思維方式。置之死地而後生,破釜沉舟,欲進先退等等都說明了後世對這個辯證思想的成功運用。“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這也算是老子告訴我們的軍事思想吧,上天制定的道就是柔弱勝剛強,高峯之後就是山谷,烈火燃燒後便是灰燼了。

  時代侷限 一家之言

不可否認的是,老子的話不是完全的正確,具有很大的時代侷限性。東周末年,諸侯割據,諸侯相殘已是司空見慣,國家間的殘殺讓老子不再相信統一的大國了。我覺得老子的無爲的思想有時就像是在逃避現實,一切皆法自然可是要人又有什麼用呢,人的價值又如何實現呢?老子說“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至治之極。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又說“古之善爲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這是老子的理想也是老子的烏托邦,現在找個孤立的小島都難更不用說小國,處處都是金錢名利哪還有敦實淳樸的百姓。社會發展到現在是有爲還是無爲的結果呢?若是無爲卻有人類兩千多年的文明印記,若是有爲人所做的一切不都是順道而行嗎?

  結語

讀了兩遍《道德經》也沒有弄明白它的真諦,不但是因爲我的資質不夠深,還有一個原因也很重要,那就是歷代對老子的研究不盡其數,誰也搞不清老子的真面目了。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林黛玉,一千個筆者也就有一千個老子,發展到現在老子已經分爲幾派了,例如有爲派,無爲派。這說明了經典的不斷闡釋文化的不斷髮展,可是最終卻弄不清經典的真面目,要想研究真正的黃老之學就要摒棄衆家之言還其本質,從他的時代背景,文化背景,文字發展等本真的客觀現實出發,逐字推敲每一言。像研究歷史一樣要掌握第一手資料,可是這很難做到,如果做到了與老子的面對面研究而統一了所有《道德經》的解釋,恐怕文化發展也就到此爲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