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書筆記

《教師的挑戰》讀書筆記範文(精選7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吧。那麼讀書筆記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的挑戰》讀書筆記範文(精選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師的挑戰》讀書筆記範文(精選7篇)

  《教師的挑戰》讀書筆記1

佐藤學教授在《教師的挑戰》一書中提到的教師活動的核心——傾聽,讓我印象深刻。在佐藤教授觀摩的大量生動課堂中,佐藤學先生髮現這些教師都是善於傾聽學生意見的。

這些教師之所以能找到應對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各種狀況其祕密在於兩個應對原理。首先,教師的應對是以“傾聽”爲核心的,完整地接納每一個兒童的想法。其次,在教學中尊重每一個兒童的尊嚴。

反觀自己的教學,我自己往往會經常陷入這樣一個陷阱——關注於把好的發言串聯起來展開教學而忽視與課堂無關的發言。而佐藤教授在觀摩濱野老師的課中發現濱野老師的應對是截然不同的,他不拘泥於好的發言,而是對所有兒童的發言都寄予信賴和期待。正因爲如此地尊重每一個孩子,他在教學中才能夠創造出新的境界:孩子們輕鬆地參與、自由地交流思考,這種自由的交流又產生了許多豐富的串聯。此外教師在傾聽學生的同時將這一習慣傳遞給了學生,漸漸地孩子們也養成了傾聽的好習慣,在傾聽中發現問題,在傾聽中解決困惑。

佐藤學先生強調在教學中教師工作的中心在於傾聽、串聯、反芻。教師在教學中將教材與學生串聯起來,把一個學生同其他學生串聯起來,把一種知識和其他知識串聯起來,把課堂知識和生活實踐串聯起來。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往往許多的串聯會被老師的糾正、提問等切斷,發言與發言之間沒有連貫。而反芻的活動更容易被忽略。學生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記憶等都存在差異。

在教學中老師不應該一直教授新的知識,只關注一些優等生,而應該注重新舊知識的串聯,關注每個學生的成長。在自己的教學中,我經常會利用課前的5分鐘時間讓孩子們進行對話練習,內容就是前一階段課本上的知識點,學生們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話題進行操練,每次保證三分之一的孩子能輪到,這樣降低了難度、保證了操練面,一些學習比較困難的學生也能自信地發言。

總之,教師要處理好傾聽、串聯、反芻這三者的關係,側耳傾聽每個學生的聲音,關注串聯和反芻。

  《教師的挑戰》讀書筆記2

最近,我在讀由鍾啓泉教授翻譯的日本佐藤學教授的專着《教師的挑戰》一書,在實施生本理念的時期讀這本書,感覺到日本教學改革在教育哲學的認識上更爲深刻:21世紀的教師面臨的挑戰是什麼,那就是爲所有兒童提供高質量的學習機會。我們的課堂正在發生着寧靜的革命——建立以傾聽和對話爲基礎的學習共同體。這不但是師生的共同願景,也是學校整體變革的基點,是保障每一個兒童學習權的挑戰。教師的責任不是進行“好的教學”,而是要實現所有兒童的學習權力,儘可能提高兒童學習的質量。

讀着以上這段話,似乎已經感覺到了中國教育孜孜以求的所謂“公平”與“質量”,不僅僅是通過學校之間的教師交流來實現,更重要的應該是致力於提高我們的課堂教學質量,確保每一個兒童的學習權。前者是一種認爲的假設,後者纔是真正的可能。

因此,追求教育的公平與質量,並不是什麼難以辦到的事情,完全可以從身邊的日常行爲開始。

1、教學的基點是尊重和信賴每一個兒童。

我們要尊重和接納兒童的多樣性和可能性。在這一點上,我們常常是說起來容易,要真正做到很難。隨着中國班學額的暴漲,50個學生基礎不一,個性不同,要關照到每一個兒童的確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我很羨慕日本的班級,學校規模不大,20多個孩子以U型排列圍聚來老師身邊,這樣的教學真是別樣的風景。中國教室裏的學生多,怎麼辦?我個人以爲不是放棄合作學習,而是更有同伴相互學習的必要,只要我們平時訓練好小組合作的常規,不是沒有這種可能?廣西教育已經提供了這樣一個成功的樣板。

2、從相互的傾聽走向合作的交響。

在佐藤學教授的這本書裏,在不斷地重複着三個關鍵詞:傾聽——串聯——反芻。實際上這三個詞揭示了課堂教學的核心,教學從傾聽開始,這就意味着我們的教學從兒童的經驗出發,教師的作用就是不斷地調適不同層次學生的理解水平,要求迅速作出反應,或比較或爭論或整合或提升,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實現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最後一個環節的反芻,在我看來這是一種學習的自我建構,它的意義在於把知識納入個人的經驗系統。由此我想到了一個時尚的詞——給力,課堂要給力,給學生髮展智慧的力量,讓課堂上的每一次相遇,都能努力變成向難度挑戰的過程,成爲學生智力生活中最美妙的交響。從這個意義上說“交響”,那就是思維的碰撞與交鋒,只可惜,在我們的腦子裏,往往考慮的是本堂課的教學任務是什麼,要教哪些知識,而常常忽略了活生生的兒童,忽略了兒童與身俱來的探索慾望和學習能力。

課堂有時看上去像大海一樣沉默,但在海底卻正在發生着劇烈的運動,而這種力量恰恰是難以抗拒不可估量的。

或許,我們的課堂教學風格正在發生着靜悄悄地變革。

  《教師的挑戰》讀書筆記3

作者在《教師的挑戰》這本書裏主要闡述了以下內容:21世紀的教師面臨的挑戰是什麼,那就是爲所有兒童提供高質量的學習機會。

《教師的挑戰》本書中一個個平凡的教師正在用自己的行動宣告:課堂上正在發生着寧靜的革命——建立以傾聽和對話爲基礎的學習共同體。這不但是師生的共同願景,也是學校整體變革的基點,是保障每一個兒童學習權的挑戰。例如濱野高秋老師的教室裏,學生在學習方式上表現爲從各自呆坐的學習走向活動式的學習,從習得,記憶,鞏固的學習轉向探究,反思,表達的學習。其實,這種革命在世界各地正如火如荼的展開。但我們追求的,最終是這種革命給學生學習方式,思維方式帶來的變化。

學習是同新的世界的“相遇”與“對話”,是師生基於對話的“衝刺”與“挑戰”。在合作學習的課堂裏,每一個兒童與教師一道奏響着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交響曲。在作者觀摩的課堂教學中,他發現教室對於兒童的應對策略並非是高深莫測的。當每一個兒童的發言沒有得到充分體味,其他兒童未能充分分享之際,教師會細心提醒學生,“某某同學說…””從而引發其他兒童的注意。我覺得這和我們這次學校搞得責任杯活動中凸現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的引導作用是不謀而合的。我們要求教師留給學生充分的學習和思考時間,關注學生當堂的學習反應和給予及時的指導和迴應,此外,佐藤學提出的完整接納每一個兒童的想法,學會傾聽,正是教學中教師活動的核心。當然,傾聽孩子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充分信任,尊重學生。有時候我們在課堂中,尤其在公開課中,比較傾向於接受那些“好的回答”,或者說“符合老師要求的回答”,但濱野老師的應對卻是截然不同的,他對所有兒童的發言都寄予信任與期待,因爲他堅信任何一個孩子的回答都是真實而且精彩的。這需要老師誠實的面對自己,面對學生,面對教材。

教師的責任不是進行“好的教學”,而是要實現所有兒童的學習權力,儘可能提高兒童學習的質量。

在兒童中培育相互傾聽關係的第一個要件就是教師自身悉心傾聽每一個兒童的心聲。要培育相互傾聽的關係,除了教師自身成爲傾聽者之外,別無他法。

  《教師的挑戰》讀書筆記4

最近,我讀了《教師的挑戰》這本書,受益較多,裏面的很多案例和思考,給了我指導和啓發。其中,我對介紹一個以邊緣化兒童爲中心展開課堂教學的案例印象較深。

案例講的是新瀉縣長岡市黑條國小的小林教子老師的一節算術課,題目是“比例”(六年級)。小林老師凝練的話語培育了側耳傾聽的兒童。儘管是在六年級,但很多學生還是害怕學習分數。“有一瓶840毫升稀釋的橙汁。水和橙汁的比例是5:2,水和橙汁各佔多少毫升?”在前節課上學生們把自己的解法寫在了海報紙上。學生們用了四種方法求解。本課時的教學目標是,在交流了這四種方法之後,理解“比”的量的意涵與運算的意涵。小林老師詢問道:“請誰解釋一下。”幾乎所有的學生都靜靜地舉起了手。一開始,教師點名讓凌子回答,她在海報上用了最簡單的運算方法。被叫到之後,她就急急地撤了手,小聲地說“能解出來,但是解釋不了。”小林老師表態說,可以稍微等一等。這時,別的兒童就不能舉手了。這就是這個課堂的精彩之處。小林老師鼓勵她說:“在海報紙上寫着呢。去拿來看看。”在老師和同學的期待與鼓勵下,綾子同學站在黑板前開始慢條斯理地解釋起來,聲音小得像說給自己聽一樣,但卻解釋得無可挑剔,爲此,她得到了老師的肯定和讚賞。

由此我不禁想到自己的課堂上,也經常出現這樣的學生,這樣的情景,這些學生膽小怯於表達,缺乏鍛鍊,聲音小得像蚊子叫一樣,在這種時候我總是很惱火,因爲她的回答不能讓其他學生都聽見,覺得是在浪費我們寶貴的學習時間,總是生硬地要求她把聲音放大再說一遍,但實際並沒什麼效果,要麼她是再說了一遍,但聲音並沒放大多少,要麼她就乾脆閉起嘴巴不敢說了。而更糟糕的是,這個時候其他的學生並不是在安靜的等待和專注的傾聽,他們這時往往是迫不及待的舉手,併發出“嗯嗯”的迫切希望老師叫他們回答的聲音,在這種時候我的反應往往是請那個聲音小的學生坐下並叫另一個聲音大點的舉手同學來回答,這樣做看似改變了這種尷尬的場面,推進了教學。

但對那個膽國小生來說這不就是一個小小的打擊嗎?下次她還能大膽的舉手發言嗎?她的聲音還能越來越響亮嗎?我想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了。這裏不容忽視的一個細節是:當小林老師表態說,可以稍微等一等。這時,別的兒童就不能舉手了。之所以說這就是這個課堂的精彩之處,是因爲其他學生不能舉手了,就迫使他們轉向對那個膽小同學的期待和聆聽,這正是對那個膽小同學最好的鼓勵啊,在這種情況下,她纔有可能大膽的表達。我們的課堂上要想照顧好這樣的邊緣化兒童,除了要給他們以尊重、寬容和耐心之外,也要動腦、用心制定好合適的課堂規則,讓這些規則來輔助我們真正地達成目標。

  《教師的挑戰》讀書筆記5

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於教育,振興教育的關鍵在於教師,隨着社會的發展和教育的改革,教師將面臨更大的挑戰——要爲學生提供更好更高質量的學習機會。而佐藤學教授在《教師的挑戰》這一書中,通過一個個平凡的教師教學實踐和學生們多彩的學習生活,來向我們宣告:當今的課堂上正在發生着寧靜的革命。這場寧靜的革命不僅僅是師生的共同願景,也是學校整體變革的基點,更是保障每一個學生學習權的挑戰。

我們都知道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而現在越來越多的教師追求發言熱鬧、華而不實的課堂教學,並且追捧它們爲“優秀”的教學,認爲課堂上不斷的發言,纔算真正符合當今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學生“主體性”要求。然而佐藤學教授在《教師的挑戰》中,卻沒提倡這種教學方式,反而是強調:“傾聽”纔是教學中教師活動的核心。只有以“每位學生的理解和心得都是無可替代的”信念爲前提,珍視每一個學生的發言,才能創造快樂教學的新天地。

回想起自己兩年來的教學,感到慚愧。坦白地說,自己陷入了一個誤區——只有學生不停發言的課堂才能真正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平時的課堂,總是不斷地鼓勵學生積極發言,並沒有真正考慮到學生的回答是否是經過認真思考後的結果,總是害怕課堂上出現冷場,甚至出現過讓學生機械應答“是的,是的”這種表面看似非常活躍而實際沒有任何意義的熱鬧場面。

而在前段時間看了《教師的挑戰》這一本書後,讓我得到很大的觸動與啓發。在學生中培養相互傾聽的關係的第一個要素就是教師自身悉心傾聽每一個學生的心聲,除了教師自身成爲出色的傾聽者,培育相互傾聽關係之外,別無他法。回顧起自己課堂上出現學生髮言時其他學生並不認真傾聽時,總有幾分氣憤,然而此刻才發現,自己有時也在無意間流露出不願意傾聽學生的心聲。因此,最近的課堂教學中,我開始轉變自己的教學,開始注重對每一個學生的心聲的傾聽。對於回答聲音較小的學生,我俯下身降低自己的高度,去傾聽他的回答,對於一些後排的同學,通過走到他們跟前,認真傾聽他的回答。幾次這樣的傾聽後,我發現到班上原本不認真傾聽他人回答的現象,開始有些改觀了,漸漸有一小部分學生會懂得慢慢去傾聽他人的回答,雖然說人數並不多,但至少這也算是個好的開頭。同時,還有個讓我意想不到的收穫——有個學生的第二次回答是以“聽了某某同學的回答後,我想到了……”的形式展開,這讓我感到一陣欣喜,因爲我知道他有真正做到了傾聽,通過認真傾聽別人的觀點,從而促進了自己的思考,碰撞出思維的火花。

通過善於傾聽來關注每一個學生,逐步形成潤澤、融合而安全的言說環境,同時把課堂上學生們的觀點如同珍珠一樣串聯起來,讓學生藉助同伴的思考與幫助,深化自己的思考,獲得知識的超越,這樣的課堂才能真正成爲學生快樂學習的場所。

  《教師的挑戰》讀書筆記6

我已經是教齡十幾年的教師了,一拿到這本書《教師的挑戰》,心中產生莫名的壓力。面對着這本書中一個個平凡的教師正在用自己的行動宣告着在交響的課堂上悄悄地進行着寧靜的革命,譜寫着和諧課堂的交響曲。我是又憧憬,又興奮。直面自己現狀的課堂,該做怎麼樣的調整和改進呢?在書中,我找到許多。

互相傾聽是互相學習、合作學習的基礎。在學生中培育相互傾聽關係的第一個要件就是教師自身悉心傾聽每一個學生的心聲。教師通過傾聽學生的發言,並通過適當的方式把學生的發言串聯起來,使學生們不但自己受到了應有的關注,而且還讓他們意識到:通過其他夥伴的發言,自己的回答得到了延伸。當每個人的發言都建立在其他人的思考的基礎上時,課堂上的觀點就如同珍珠一樣被串聯起來,學生們通過同伴的思考和幫助,豐富了自己的經驗和知識,這樣的課堂才能真正成爲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成長的場所。人們往往只會對那些“有能力”的學生產生尊重和信任,卻很難去尊重那些“不能”的學生。對此,佐藤學提出用“能”與“不能”的標準來區別對待,這會對學生造成很大的傷害。因此,只有摘下“能”與“不能”的有色眼鏡,才能看到每個人挑戰固有學習水平的情景,才能看到他們無可比擬的、個性化的創造。這種個性化的學習和成長過程,就是我們發現和給予每個人的尊嚴和信賴的過程。

合作與探究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實施分組合作學習,可以變苦學爲樂學,變單純依賴教師爲自主、合作、探究;合作,也是一種重要的學習內容和生活態度。在一個小組中,真正的合作意味着彼此接納欣賞、互相取長補短,學習品質和精神品質共同提升。在課程構建方面,我們是習慣於“目標—達成—評價”的組織方式,還是追求“主題—探究—表現”的學習形式?也關係到我們的課堂是“教授的場所”還是“學習的場所”。“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競爭、學會合作、學會創新”是時代的呼喚,是適應社會的需要。合作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學生的稟賦和潛能得以開發,合作教學方式的嘗試與探究,使傳統的教學模式受到了衝擊。教師在新的課程環境下,必須重新審視合作學習的價值,積極營造適合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環境,呼喚教師角色的重新定位,時刻把握以學生髮展爲本這根主線,我們的課堂教學就能煥發出生命活力。每個學生就是一座寶藏,那裏有源源不斷的能量等着你去挖。相信你的學生,你會發現教育的確是件痛並快樂的事情。

讀完掩卷,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課堂的核心在於真正的開放。學校應該成爲學習共同體、應當追求的不是發言熱鬧的教室,而是用心相互傾聽的教室,從而建設“潤澤的教室”。跳進腦海的關鍵詞不外“樂學”、“聯繫”、“傾聽”……這本書爲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向未來教育的門,在那裏可以找到與我們共同成長的朋友,雖然我們生活在不同的空間,但我們對學生的愛與執著是共通的。這是一場靜悄悄的革命,這是一個永恆的話題,這是對於每一位教師的挑戰,這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的書。

  《教師的`挑戰》讀書筆記7

懷着一顆敬畏的心,終於認真地讀完佐藤學的《教師的挑戰》一書,我是爲佐藤學教授書中的大量詳實的事例和他們的教師爲之而進行的努力探索精神而敬佩不已。關於學校的職責所在,教室環境佈置和學習氛圍,教師在課堂上承擔的角色和細緻入微的傾聽與觀察,孩子們在課堂上的表現與探究意識無不令我驚訝。驚訝之餘,對照我們的課堂,我在進行思索:

一、學校是學生的“第二個家”

在國外案例一章中,佐藤學教授列舉了意大利、墨西哥、美國、英國、法國等國家的非常不起眼的學校爲例,旨在說明全球許多國家都在進行課程改革的嘗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讓我最感動的是在美國波士頓市的一所國小校,校長狄波拉瑪雅在十年前就是在美國紐約最困難地區的學校創造“奇蹟般的成功”而聞名。日本的領航學校和“學習共同體”學習的願景等都是從狄波拉瑪雅的安靜而紮實的學校改革實踐中獲得的啓示。十年後的再次造訪,狄波拉瑪雅讓即將畢業的5名兒童來給佐藤學教授做嚮導。“學校最重要的是傾聽兒童的心聲。”正是她的這種理念,使得這所國小校成爲波士頓公立學校的倡導民主化的領航學校。學生的轉變和教師的成長令佐藤學教授驚歎不已。座談時,做嚮導的5名兒童對他說到“這所學校是你們的‘第二個家’”的時候,5個人爭先恐後地回答:“啊,真是的,是我的‘第二個家’”,“也是我的”,“‘第二個家’這個詞很貼切呀”,“嗯,是共同學習的家”。這些看似平靜的兒童們內心一定雀躍歡呼。這次造訪讓佐藤學教授感動不已,幾近落淚。這裏就是學校的未來,是民主主義的希望。

而在我們一貫的認識裏,學校是育人的場所,傳授學生知識的場所。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我們已經認識到學校對於下一代成長的重要性,結合學生的實際,我們不同的學校提出不同的辦學理念和校訓、校風,但是大多停留在口號式的宣傳上,因爲大學聯考制度的限制、因爲評價制度的限制……我們不能真正從兒童的身心成長的規律出發,採取適合孩子、孩子喜歡的教育方式,一大堆所謂的問題學生,因爲學校的分數而生活的並不開心,以至於對學習、對學校感到厭煩,學生流失現象在國中、高中極爲嚴重。這都說明了什麼呢?我們的學校不是所有孩子生活的樂園、學習成長的場所。我們要走的路還很漫長很漫長……

二、課堂是靜悄悄的交響曲

佐藤學教授敘寫了他所觀摩的一個個課堂,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不再是以往的“吵吵鬧鬧”的課堂,逆或是那種受到喝彩的、熱熱鬧鬧的、華而不實的課堂。走進每一個課堂,孩子們靜靜地思考、毫無拘束地輕聲表達自己的想法,其他孩子則在傾聽同學發言的基礎上,梳理自己的思考,說出沉穩而精當的話語,教師在課堂上悉心傾聽每一個兒童的心聲。尤其是茅崎市濱之鄉國小山崎老師的教學更是令佐藤學教授感到震驚:山崎老師作爲一名新教師,卻能讓38個三年級孩子在教師的引導下,幾乎都各自交流了自己的閱讀心得。這種小聲交流雖然對觀摩教學的近100名教師來說極其細微可在兒童中間卻能聽得清清楚楚,一個一個聲音回城了共鳴與觸媒,在課堂上交響。山崎老師不折不扣地接納每一個兒童的專心態度,讓他客服了教學經驗的不足,山崎老師的課堂是良好傾聽的典型。觀摩了山崎老師的課後,佐藤學教授懂得了:教學創造的七成與教師尊重每一個兒童的尊嚴息息相關。

在教師耐心傾聽的同時,教師能夠巧妙地把兒童探究的思考串聯起來,也是促使合作探究能夠順利進行的關鍵因素。以“傾聽”爲中心的教師活動,能夠在兒童之間建立最爲能動的關係。福島縣郡山市金透國小的菅野哲哉老師的一節公開課《水的膨脹》,讓我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菅野老師的教學是以每一個個體之間的互動而形成的合作學習爲核心展開的。兩人一組進行兩次不同的實驗,讓兒童觀察到水在加熱和冷卻的情況下,水位出現變化。菅野老師並沒有直接告訴兒童答案,而是以疏離的兒童和學困生的共同學習爲中心的教學策略。給足時間和機會讓孩子們自己去實驗、去觀察、去討論,這種教學策略使兒童將不可能變成可能,爲兒童準備了生動交流的舞臺。

而我們有的教師在課堂上顯得過於熱心和急切,總是害怕學生想不到、想的不到位,在孩子回答問題時不是靜心傾聽,而是絮絮叨叨、重複??攏?踔鏈蚨蝦⒆擁乃伎肌J獠恢?誑翁蒙涎??蛭?驕慷?魷值睦胩狻⑼6佟⑼V汀⒕儼講磺暗那榭鍪嗆蘢勻壞氖隆W鷸廝?醒??乃伎疾⒛芨┫律磣憂閭??僑氈疽恍┳非罌胃摹⒖翁帽浠?慕淌γ橋?ψ非蟮摹N頤悄芊褚材茉謐隕砣險媲閭?耐?保?嘌???幕ハ嗲閭?饈叮?緯捎行У那閭?叵擔???⒄鉤山幌斕墓叵擔?頤塹目翁檬遣皇且不岢魷志睬那牡慕渙饔牒獻鰲?/p>

三、兒童是學習的主人公

佐藤學教授在書中展示的課例,都能讓我們看到兒童在課堂上能夠開心地、投入地和同伴的交流中,相互聯繫的理解連老師也沒有想到,甚至自愧不如。正如濱之鄉國小的西岡老師所說的那樣,他所在的班級構築的合作學習關係,是兩年來不斷反覆指導學生要“認真傾聽同伴的聲音”、“擁有自己的理解”、“從細小的差異中學習”的結果。即便如此,兒童爲什麼能夠完全記住10小時之中同伴的發言呢?佐藤學教授認爲:這是因爲每位兒童都成了班級學習的主人。首先教室的大變樣,學習內容從課內到課外,各種實踐活動的紮實有效的開展,令學生們樂此不疲,學習種菜與賣菜,走進微生物世界……這些活動人兒童成爲學習的主人公。原田老師和她班上的兒童們在三個月的時間中,以新寫的主人公的身份開展實現了當下的學習,這正是在爲明天的希望做準備。而讓家長參與到教學,則是日本課堂改革的重要一環。因爲很多家長參與課堂學習,兒童們會更加柔和,所有的兒童都能夠安心地集中精力學習。不僅家長之間產生了聯繫,而且這是家長們理解兒童的現實、理解教師的思考的一個絕好的機會。

我們現在的教育危機的核心是“密室撫養”、“密室教學”所引發的教師與家長之間信任的缺失。學習參與倡導每位兒童都在數位成人的協助下學習,通過加強教師與家長的聯繫來努力構建學校中的學習共同體。如何在大班額情況下,有效地組建學習小組?有效地進行合作探究?如何真正的“以生爲本”?如何培養學生的傾聽意識?如何讓我們的課堂變得靜悄悄?如何讓我們的每一個孩子都成爲課堂上積極思考的主人?我們需要學習、借鑑國外好的做法的同時,還要結合我們的實際情況,需要我們教師去努力探索與培養,在新課程改革的大潮中去做一個弄潮兒!我們依然是任重而道遠!我們也當然是改革的踐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