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書筆記

目送讀書筆記(集合15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書筆記了。可是讀書筆記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目送讀書筆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目送讀書筆記(集合15篇)

目送讀書筆記1

隨着年齡漸長,我與父母之間,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不再僅僅是依賴,不再僅僅是聽從,不再僅僅是長幼。我開始抑制不住對父母的各種各樣的不耐煩,有時甚至是憤怒。

有一天,我發現,我站在我的世界裏,父母親站在他們的世界裏,我們各自懷揣着各自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卻解釋不了對方的世界。突然想到了作家龍應臺,便來到書架,拿出《目送》,又翻上一翻。

書中華安和兒子一起去散步,兒子表現出的“成熟”,和對母親對東西的大驚小怪的“厭惡”的樣子;十六歲的兒子,去美國做交換生,機場勉強和母親的擁抱和離別時沒有回頭的樣子;不願與同路的母親一起走,走在一起,只是把自己關在耳機裏的樣子,當兒子給龍應臺做飯時,說,你學會了,以後要做給自己吃的樣子……像極了自己。也許這就是新一代人與父母輩的人之間建立起的關係,不僅僅是依賴,和被依賴的關係。這之中,多少有了些夥伴的意味。

從這個角度講,被依賴的即是送別時漸行漸遠的一方,而依賴着的則留在原地落寞觀望的一方。也許這就是所有的母子,最後的結果,孩個子的獨立就是漸行漸遠的背影。曾經一次,龍應臺在遠遠的地方,目送着父親進到了醫院的門,然後門被關上,父親就消失在了拐角處。如今,最後一次目送父親,父親被送進五米處的火爐裏,再也沒有出來了。他開始明白。

這一輩子,父女的關係,在那一個背影,結束了。不過那一份,情,他永遠忘不了。這也是龍應臺在每一次看到和父親相似的人,都會想到父親的原因。失憶的母親,不記得,龍應臺是他的女兒。只是把他當做好心的路人。只有一直覺得這個“路人”和他的女兒很像而已。他們還在樂此不彼的玩着化妝遊戲,也不會覺得無聊。他們分開的時候,也會不捨。因爲終歸他們還是母女。他們此生的緣分還沒有以背影來散盡。

目送讀書筆記2

“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目送》讀書筆記800字。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目送》

在兒子上國小的第一天,“我”無比準確地盯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兒子也不停地回頭,眼神中訴說着不捨;兒子十六歲去美國做交換生,與“我”在機場告別,“我”固執地看着他的背影,可是他卻從未回眸。

我想着自己便是龍應檯筆下的華安。回想自己第一天上學時的場景,那時候的記憶已然不清,不知是否也有一個一直注視着我的背影的眼眸,而這個眼眸值得我們去千百次回首。

龍應臺說:“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這時的龍應臺內心是痛的吧。那時的華安不再是小時候那個依戀父母,走幾步一回首的小孩子了。他長大了麼,如果是長大了,爲何感受不到身後那熾熱的目光呢?不是說母子連心麼?爲何當母親的眼神漸漸黯淡下去時,卻感受不到一點心痛呢?

對於龍應檯筆下的《目送》,我們又能懂得多少?那種屬於父母的眷戀與無奈,也許還要等到我們真正身爲人父人母時才能真正體會罷,畢竟人生不是紙上談兵,讀書筆記大全《《目送》讀書筆記800字》。“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在生活中,誰又能知道自己到底錯過了多少滿懷期待的眼神?只期待我們能早些發現,至少,要在它們消失前發現,因爲總有一天,他們會離開,去往另一個世界,正如文中寫道的:“火葬場的爐門前,棺木是一隻沉重而又巨大的抽屜,緩緩往前滑行。沒有想到可以站得這麼近,距離爐門也不過五米。雨絲被風吹斜,飄進長廊內。我掠開雨溼了前額的頭髮,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去迴應父母那些不捨,充滿擔憂的目光,而不是讓那些目光進入了深邃的黑洞,沒有出口,也沒有退路,最後變成朦朧的淚眼。

好吧,不必追,我們有再多的遺憾和不捨都不過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用現在的好去填補過去的空白與傷口,帶着真摯的愛閱讀人生。

目送讀書筆記3

“我慢慢的,慢慢的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題記

受到老師的推薦我閱讀了龍應臺的《目送》一書,想到當初漸老的父母在目送我離家時的背影時不捨,又想到終有一天我也要看着我的兒女們的背影漸漸走遠,直到最後消失不見。從溫情的開始到殘酷的結束,讓我再一次察覺到人生就是這樣,周而復始,從不停歇。

我不知道龍應臺是以一種怎樣的心情寫下這七十四篇散文,把歡樂的痛苦的回憶一字一句的剝開。也許人到中年的她懂得了時間的無言,生命的無奈,所以纔可以用如此冷靜而又溫情的文字寫下這些記憶。從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到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前行。每一篇都不僅是對親情友情的懷念,更是對自己人生的反思。這真的是一部好書,寫的那麼細膩、真實、感人、有哲理,好像每一段話,每一件事,都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們每個人也都曾或多或少經歷過。我們每個人在這裏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這裏的“我”又是多少個我們的寫照。這本書與其說是龍應臺對自己生活的回顧和反省,到不如說是照出了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照出了我們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貴的事物,那就是愛。

她寫“家”,小時候,我們覺得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長大了,有了伴侶,覺得有伴侶的地方就是家;再後來,有了兒女,有兒女的地方就是家。可是後來這些家會怎樣呢?大多數慢慢地就散了,父母會離開,伴侶會離開,兒女也會離開,到最後也只剩下自己一個人去面對人生,獨自面對這人生的“寒色”。

我想起我的小時候,那個天真無邪的年紀,最愛的是飯桌上香噴噴的飯菜,每天早上熱騰騰的牛奶,還有爸爸媽媽溫暖的懷抱;後來長大了,卻越來越想逃離,最愛的變成了哪件衣服,哪個新發型,開始拒絕父母的關心,討厭他們的嘮叨,把他們拒之千里之外。也許是歲月增長,人的心也越來越容易憂傷。曾經視之無睹的東西,在不知不覺中,也在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跡。越來越開始在乎起年邁的父母越來越深的皺紋,也更開始擔憂起孩子越走越遠的腳步,可我知道我的孩子也終將離開,家就只變成了一個符號,一段記憶,告訴我在這段孤單的旅途中也要堅強的義無反顧的下去,而這份血濃於水的親情,讓我在這本書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讓我知道了父母的無奈,艱辛,隱忍,付出。曾經種種不理解,種種埋怨都化爲烏有,曾經的每一次爭吵,每一次慪氣,都變成了愧疚。

也許最後的目送難以避免,也許生命的輪迴我們無法抗衡,但在不得不放手之前,請好好珍惜愛你的人,之後也要堅強的面對人生。

目送讀書筆記4

《目送》這本書的封面是大塊大塊深深淺淺的綠,這是大自然的顏色。時間在流逝,物是人非,只有足下的這片土地沒有變。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即使重來一次也決然不會一模一樣,然而,大千世界裏大家的人生裏我們都曾扮演過一樣的角色,比如人家的孩子,比如人家的父母。

那是一種怎樣微妙的變化,似乎有些東西像註定般輪迴,某個場景排山倒海地從記憶深處浮現,只是我們的角色悄然發生了轉變。

從文字的描述上,龍應臺的母親曾經是一個愛美、非常活潑開朗的女人,即便到了年老的時候也是如此,然而歲月還是沒有任何的優待,她像無數老人一樣逐漸忘記了很多事情,丟掉了很多過去,包括女兒。

安德烈的那些心理,龍應臺有過,她的父親也有過,你有過,你父母有過,你將來的孩子也會有。人生是連續的,變化是逐漸的,我們是不知道的。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張士豪變成了體育老師,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孟克柔變成了她媽媽,我們不知道我們什麼時候會變化。

“油米柴鹽一肩挑的母親,在她成爲母親之前,也是個躲在書房裏的大小姐吧。”總有一天,我們會變成別人的爸爸媽媽,我們會變成別人爸爸媽媽的爸爸媽媽,那時的我們會是怎樣的呢?

這本書讀起來很舒服,印得挺漂亮的,看的時候是不是放下,陷入回憶與思考。其實,沒有一個內容或者觀點是全新的,但這絲毫無損它的價值。除了那僅有的思想家或者哲學家,大多數的你我都在經歷差不多的生活思考差不多的東西,然而有些東西我們卻不法如此清晰地表述出來,我們任由它在腦海裏浮現消失,然後忘記我們曾想過什麼。

所以在這本書裏,我看到的是一顆悲憫生活的心,只有熱愛,才能體會。但更重要的,我看到龍應臺女士的視野和文筆。文筆不是一種可以輕易模仿的東西,它建築在你的視野和你對生活汲取的養分上,這是一種平淡但充滿魅力的美麗。

書中的很多想法內容很多的你我都能書寫出來,但是那樣的角度和敘述方式卻是我們不可及的。過去的一個多月,當我被忙碌的生活壓得喘不過氣無暇看我喜歡的書時,我很明顯地發現自己的厭惡,我厭惡自己寫出東西的不凝練和索然無味,我厭惡自己困於生活卻在離生活越來越遠。

個人與他人的關係,個人與社會的關係,個人與環境的關係,城市與城市的關係,歷史與當下的關係,這本書思考的東西很多也很散。

孟買的鐵軌、金門的地雷、老撾的孩子。如果說這個世界太大,我們無力去全心疼愛,那麼在這麼的一霎那,當我們想起那些,那屍體上的乾淨雪白的布,那隨時都可能爆開的炸彈,那站在沙上石上凝望的大眼睛,我們是否會有那樣地一絲顫抖。

“你能想象比‘被物質撐得過飽後的漠然’更貧乏的存在狀態嗎?”我只知道,“全球有兩萬六千人因爲誤觸地雷而死亡,大地裏還有一億一千萬枚地雷等着被‘誤觸’。”領袖們多麼偉大也好,歌頌民主強大也好,我只希望,大地上的人們能如本書裏《幸福》所描繪的那樣。當人們內心安定生活過得去,何必去在意所謂的主權所謂的侵佔,世界本就一家,誰都沒有權利剝奪他人的幸福去成全你所謂的夢想。

這片綠濃得化不開,誠願大家一切都好,一起解開這個世界的綁起的結。

目送讀書筆記5

愛與憂愁

——讀《目送》有感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起初是在網上看到這句話,我鼻頭一酸,難以釋己。每個人的生命中有多少個漸遠的背影,有多少次不捨的目送。目送,背影,漸行漸遠,這幾個詞彷彿道盡了天下父母與孩子一生的緣。只因這一句,我讀完了龍應臺這本散文集——《目送》。

《目送》由七十三篇散文組成,分 “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沙上有印,風中有音,光中有影”、“滿山遍野茶樹開花”三章,整本書中流露出作者對待生命的那樣一種澄淨質樸的觀念,以及在遭逢家庭、孩子、父母、朋友、生老、病死、離別的種種事件中體現出來的對“人”的關懷。各輯的主題之間交叉串聯,既敘說親情、友情又勾連出對人生的感懷體悟,以及對當下現實的深切關注,整部集子具有厚重的生命意識。全書以時間爲軸,以親情角色爲卷,遊走於“女兒”與“母親”的雙重角色,用細膩的情感之筆勾勒出每寸光陰中觸動自己的“背影” 。文中沒有歇斯底里的情緒,但卻讓你有哽咽的滋味,讓你體味到隱隱的悔恨與哀傷,正如作者所說,她的確是想讓讀者從她的文章中得到感悟,她也正在用她心酸的經歷給我們還未曾有過悲傷體會的人指點迷津。

開篇之作的《目送》截取了作爲女兒和母親的龍應臺在特定的場合下與自己的父親和兒子情感碰撞的場景:在送兒子兒子華安上國小時,兒子“揹着一個五顏六色的書包往前走,但是不斷地回頭”;等到他十六歲送他去機場時,兒子卻徑直往前走只留給母親一個無法追趕的背影——這是一種多麼無奈、難捨、失落、寂寞的感受啊!而在醫院探望年邁的父親時、在棺木前最後一次凝望父親的容顏時作者靜靜的佇立、久久的凝望又多麼讓人心痛、讓人不忍!一老一小,生命兩端;母親女兒,

雙重角色。在這樣的兩極交錯的過程中,作者帶領着我們慢慢領悟了生命中的傷逝與不捨。每一次的目送都是一次目光的凝聚,遠去的那個人的身上承載了我們的關切與期盼,不捨與眷戀,就彷彿他的離開帶走了自己的一部分時光與生命。對此,作者發出了這樣一種生命的慨嘆“不必追”,這既是自我內心的不甘與感傷,也是一種毅然決然的放手的勇氣。“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作爲父母的子女,作爲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人生中一次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轉換——只是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長,最後一次的目送卻永別。龍應臺說這就是生活和生命的本真。

三代人,內心的情感一樣洶涌澎湃,但卻選擇了不同的表現形式:老一輩的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殫精竭慮,作爲“外鄉人”卻能夠爲兒女“在貧窮和戰亂的狂風暴雨中撐起一面巨大的傘”,在文化傳承意識中恪守古訓——“教我們對人心存仁愛”,“教我們對社會心存責任”。龍應臺從他們身上看到了一種濃烈的責任意識,當龍應臺去任教的大學報到時,父親會因爲自己是用運送廉價的飼料車送的女兒而感到羞愧,認爲這種車子實在不是送大學教授的車子,故而“只把車子停在側門的窄巷”。作爲女兒的龍應臺在對待自己老去的父母時,彷彿像是在照料剛剛出世的嬰兒一般,溫柔細緻:爲大小便失禁的父親擦拭身體,讓自己年幼兩個孩子陪外公說話,爲完成父親魂歸故里的遺願而不遠萬里返鄉;而患上了老年癡呆的母親更是時刻牽動着龍應臺的心,爲母親擺起“胭脂陣”,爲母親洗頭、按摩、看鳥、買棉質的內衣,每次探望完母親總是要提前一天就開始安慰母親等等這些細節,讀之令人動容。

華安華飛這一代人,在經歷由孩子向少年乃至成人的過渡後,開始抗拒母親的呵護和嘮叨,追求自我的獨立。大兒子早已是那個頭也不回

的前行漸遠的身影,還停留在母親記憶中的“白胖的小卷毛”華飛,也會因爲與母親在一起時母親孩子氣的表現而覺得丟臉,一個箭步衝出五步之遙,指責她:“拜託,媽,不要指,不要指,跟你出來實在太尷尬了,你簡直就像個沒見過世面的五歲的小孩!”作爲母親的龍應臺在面對這樣的變化時是免不了要失落的,她想要走進自己孩子的內心,卻總是被阻隔在外——好不容易自己的大兒子唸的大學就是自己任教的大學,以爲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溝通和交流,卻“即使是同路,他也不願搭我的車。即使同車,他戴上耳機——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但是在《爲誰》一文中,孩子也表現出自己溫情脈脈的一面:看母親在孩子們離開後,連菜都懶得買,懶得做,擅長烹飪的兒子花三個小時在超市挑選東西,又回家爲媽媽一絲不苟地示範做正宗西餐。龍應臺原本以爲兒子是要自己學會後做給他吃的,沒想到兒子卻說:“我不是要你做給我吃,你還不明白嗎?我是要你學會以後做給你自己吃!”

這樣的對話讀起來讓人回味無窮——隨着時間的流逝,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身份角色往往會出現交錯和逆轉,給予和付出是一個循環的圈。 這本書與其說是龍應臺對自己生活的回顧和反省,不如說它照出了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照出了我們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貴的事情。我不知道一個人的一生要經歷多少次離別,但如果你曾轉過身去與那雙眼睛相對,你會明白,那些目光,你無法承受,我們都無法承受。所以,當龍應臺以一個母親同時也是一個女兒的目光默默注視着自己的孩子、自己的父母慢慢離去時,那種無言的震撼纔會更加猛烈地擊中我們內心中最柔軟的最難以割捨的地方。而目送,則成了愛最慘烈的割捨,成了最無法言說的憂愁。全書的感情基調彷彿就是“愛與憂愁”,所以儘管是散文集,但每篇文章都沿着這個基調串聯起來,精彩絕倫,異彩紛呈。

《目送》寫出了每個平凡的人在生活中都會遭遇的脆弱和失敗,心

痛和寂寞,失落和放手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平淡之事、常人之情,在龍應臺的筆下都用最樸素的方式綻放出了最動人的詩意。讀《目送》一書,你會看到感性而又素樸的文字背後,作者對人生的深長之思和瞬時感悟 這些對人生的體悟,剛柔之間,漫溢出幽微與深邃,憂傷和美麗。對於諳熟佛教經義的龍應臺來說,她所歷經的這些人生遭際、所感受的這些最平凡卻又最動人的情感,也許是九生九世前佛祖就已安排下的火中栽蓮。“在欲行禪知見力,火中栽蓮終不壞”,唯有曾經苦樂,才能通達人生的澄澈之境。

藝術與設計學院 李彤彤

目送讀書筆記6

很早之前便想看龍應臺的《目送》了,它放在我的書架中也已有一段時間,但總因爲這樣那樣的原因而不能執行。如今放假在家,終於得空來好好品味這本生死筆記。

是的,這是一本,生死筆記。

翻閱目錄,這本書寫有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蒼老、兒子的離開、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出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出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極具親情,感人至深。

龍應臺素以文筆犀利著稱,刀光劍影,寒氣逼人。但這最犀利的一支筆也有最難以言盡的時候。看書時可以感受到她的言不盡,很多東西很多感受她深刻的體會到了,但她說不盡,真的,不好說。

《目送》一共有七十四篇散文,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這本書需要細細品味,因爲其中真的有太多共鳴處,看的時候有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似乎作者把我們心中所思所悟都寫了出來。這裏就選幾篇自己最有感觸的來談談吧。

一、 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這篇文裏,作者選了兩個背景來做對比。一個是五萬人擁擠的露天劇場,那裏舉行着一場晚會,人聲鼎沸,熱鬧非凡;一個是住着前行者沈君山的加護病房,那裏空空蕩蕩,只有各種維持病人生命特徵的機器在嘀嘀作響,寂寞冷清。諷刺麼,不是的。這樣的對比只會教看的人心中涌起一陣酸楚。似是怕讀者可憐這位“才子”,作者在最後還爲他作了解釋,也像在安慰我們“他心裏也明白,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舞臺下的人看舞臺上的人,覺得他們光鮮亮麗,風光無限,心有羨慕,或許會想着“如果我們是他們該有多好啊,名聲、地位、財富、權利。”然而下面的人永遠只看得到上面的人的表面,他們看不到他們真正的人生。明星們的憔悴苦累沒有人可懂,除了他們自己。有些路身邊的人可以陪着一路前行,但有些路,真的只能一個人走。

小時候很天真,交到朋友總會開心地說,我們要一輩子在一起噢。那時的心情是那麼美麗。是啊,我們相信我們可以在一起一輩子。直到長大了才發現,再親密的朋友也有離開的時候,就連最親密的家人都不一定能時時在身邊,更何況朋友呢。中學時的女孩子不管做什麼總會成羣活動,最少都要兩個人。吃飯、學習、逛街,甚至上廁所都要一起。於是我們習慣了身邊總有人陪着。到了大學,一切都不一樣了。因爲老師或是活動不同,大家經常是一個人活動,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去課室,一個人回宿舍。那時候才知道,原來沒有誰可以陪在自己身邊一輩子,身邊的人在變換着,這些走了,那些又來了。他們終將成爲生命中的過客。所以我們要學會堅強,學會獨自一人面對一切,因爲我們要時刻準備着,面對那些只能一個人走的路。

二、 目送、家

這本書流傳最廣的是《目送》,其中有一段話被引用得最多: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是的,不必追。

一個人在成立一個家庭後就會有兩種身份,父母的子女,子女的父母。於是他站在人生這條路的中間,目送着父母的老去,目送着孩子的離去。目送着生命的逝去。

當我們對這個世界懵懵懂懂時,父母拉着我們的手教會我們基本的生活,教會我們愛與責任,他們是我們人生的啓蒙師。不管我們多麼任性,甚至指着他們的鼻子罵些幼稚的話語,他們也不會棄我們於不顧,仍舊會耐着性子教導我們,因此我覺得,世界上有着最寬廣的胸懷的人是父母。而當我們在外面犯錯了,受挫了,被傷得體無完膚時,也總有他們陪在身邊,爲我們遮風擋雨。就算他們擋不了那些艱難險阻,但他們守護了我們的心,讓我們的世界充盈了溫暖。

然而歲月是無情的。這樣護我們周全的人,終究是要老去的。會有那麼一天,他們慢慢地走不動了,連生活都不能自理。他們變得極其脆弱,一場小小的感冒都能把他們折騰得夠嗆。那時候的他們再也不能保護我們,而該輪到我們保護他們了。就這樣,曾經與你密不可分,不管什麼時候都陪伴你的人,他們漸行漸遠,作爲子女的我們只能望着他們的背影,想追卻也追不上,直到最後一次的目送。

書裏有篇文題爲《十七歲》。這篇文記錄了作者和兒子華飛的一次相會。自己的十七歲和孩子的十七歲重疊,勾起無限感慨。當自己尚爲孩子時,對於父母的一些關愛會表現出不耐煩和抵抗。那時候的我們終究太年輕,不懂父母的苦心。而當自己也爲人父母,再做着和當初的父母一樣的事情時,面對孩子類似的舉動,那一瞬間,自己恍神了。我想,那種感覺一定很微妙。彼時的自己就站在面前,當時沒能體會到的心情一瞬間涌入心房。才知,原來,是這樣的。

孩子漸漸長大,欲脫離父母的保護;而自己漸漸老去,在他們眼中自己反倒變成了孩子。他們不能體會我們的心情,他們不知道,人越老越容易感懷以前,年輕的他們還只顧着向前跑,並用他們的背影告訴你:不必追,我想去追求自己的生活。

不勝唏噓。

讀到一半,突然看到作者被一個問題問倒:家,是什麼?

作者給了自己三個回答:作爲被人呵護的子女時,家是父母在的地方;和人做終身伴侶時,家是兩個人在的地方;有了兒女時,家是兒女在的地方。但,還有三個“可是”:可是第一個家,人會一個個走掉,通常走得很遠,很久;第二個家沒多久有些會散掉,兩個人可以因爲渴望安定而走入一個家,也可以因爲渴望自由而離開一個家;沒散掉的有些會很快就擁有子女,這是第三個家。作者沒有說第三個家會怎樣,但我知道,第三個家也會和第一個家一樣,人一個個走掉,如此循環往復。

這是個難解的題,於是我也開始思考。

對我而言,家就是家人在的地方。這個世界很大,大到可以容納60多億人;這個世界很小,小到只有一塊地方是我的容身之所。不管我去到哪裏,有着怎樣光榮或悽慘的經歷,終究還是會回到那一小塊地方。似乎有着一條線綁着我,線的那頭是父母,不管我走了多遠,只要他們輕輕一拉,我就回來了。我心甘情願地回來了,因爲我知道,那裏有着我的整個世界。

三、 牽掛,共老

我一直覺得,有人可以牽掛,有人牽掛着自己,真是一件美妙的事。嗯,我喜歡“牽掛”這個詞。

經歷過朋友背叛的我,更懂得珍惜真正的朋友。人這一生,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些人會給與你幫助,而有些人就是來帶給你傷害。於是你會懂得,原來不是隻有好人,是會有那麼一些人莫名其妙地要傷害你。不過之後你會懂得,他們的到來還有另一種意義,那就是教會我們學會珍惜更好的。

知己從來就不求多,有就足夠。只要能有那麼一個人,不管你開心還是哭泣都會溫柔地陪在身邊;不管是凌晨還是忙碌,都可停下手中所有事來聽自己的委屈難過;不管緣由如何,都會堅定地站在自己這邊,攜手並進;不管旁人如何評價自己,都能說出一句:我相信他。只要能有這樣的一個人,能有他的牽掛,此生無憾矣。

大學聯考後大家各奔東西,分散在不同的城市,但距離不曾被拉開。當北國開始寒風蕭瑟,大雪紛紛,而南國仍一片夏涼時,也會記得給北國的朋友送去一聲問候和掛念;當朋友得知自己心情不好抑鬱難耐時,電話會及時響起,她在那邊擔憂地問句:“怎麼了?”,僅這三個字便可讓淚水決堤。

所以我能想到最美好的事,就是和你們,我的朋友們,一起慢慢地老去。一起看這時光飛逝,看滄海桑田,看生命的年輪走過一圈又一圈。當我們已經頭髮花白,牙齒稀鬆時,還能手拉手在一起看夕陽回憶青澀往事。真的,我想,那一定很美好。

情之一字,說不盡道不完。

我一直相信,重情之人都有着一顆柔軟細膩的心。他們體會着這世間種種情感,他們有着諸多感慨,然而其所說所寫,都不過是那感情世界的冰山一角。

真的,不好說。

目送讀書筆記7

在嘈雜的人世中,亙古不變的,是那血濃於水的親情。——題記

從《孩子你慢慢來》中那位含情脈脈的美麗的母親,到《目送》中對於親情的詮釋。龍應臺和她的文字已經變了,變的那麼柔和。但有時,也變的那麼尖銳。

《目送》中那第一篇也叫《目送》。龍應臺在文字中對父親對“我”和“我”對兒子的目送,相互交織,相互編織出美麗的音符。這本對於親情的拷問的文章,在很多人看來,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但在我看來,這篇《目送》更多的想要表達的,是對血濃於水的親情的另一種讚歌!

文中,那位母親、女兒,曾經多少次是在父母的目光交織成的“溫暖大道”上行走的呀!她卻渾然不覺,當她也成爲母親時,她才意識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 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罷了。”這是多麼感傷的一句話,讀畢,不禁讓人潸然淚下。

我又何嘗不是在父母的目送下成長的呢?我的童年,是在父母的反覆叮囑和目送下成長的;我的國小,是在父母的反覆叮囑和目送下度過的;我的國中,是在父母的嘮叨和目送下成長的。父母對於我們的每次離開和每次的回來。都是在看着的,他們都是用目光送我們到很遠的地方。甚至當看不見我們時,也會呆呆的佇立在那裏,注視着我們離去的方向。

父母的目送中,有着殷殷的期望,諄諄的教誨。我們在父母的目送中成長,在父母的目送中學習、生活。當我們明白了父母的目送的含義時,我們將會是多麼的感激父母用目光織出的激勵與深情,引導我們走向正途與光明,目送,織就了一個孩子的永遠的避風港。

目送,讓人感到了父母對我們深沉的愛意。感謝龍應臺,讓我明白了目送的真正含義!

目送讀書筆記8

偶然機遇之下,看到了《目送》這本書,我深有感觸。

“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當我讀到這段話的時候,我的心劇烈的顫動一下。

這是女作家龍應臺《目送》中扉頁上的一段話,說得既令人心酸又無奈,雖然我們還未曾到達那個年齡,但是卻能感受到那種無奈的心情。步入中年,擁有年輕時所向往、所追求的一切,名利、地位、資本,但是平靜下來才發現父親已經遠去、母親也在慢慢的老去、兒子們掙脫自己的保護要遠行、朋友們在曲終之際漸漸散去、兄弟姐妹各自經營着自己的生活,在別人眼中擁有一切的“我”卻無力將他們一一挽留,環顧四周,惟有任憑他們漸行漸遠,默默“目送”。有沒有在這裏找到你的影子,這裏的“我”又是多少個我們的寫照?這本書與其說是龍應臺女士對自己生活的回顧與反省,倒不如說是照出了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照出了我們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貴的事物。

其實,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去看父母的背影,更多的時候是我們承受愛我們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們不捨的,他們不放心的,滿眼的目送。但我們從小到大隻管着一心離開,從未回頭張望過。但當時間到達那個點時,就算有千萬次的回頭,會有誰在一直目送着我的離開,哪怕轉了彎仍捨不得收回目光?我們的這一生,被父母目送着,然後我們會目送着我們的孩子蹦跳着離開。但是我們都很難去回頭張望,只因我們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愛一直堅實地存在着。

如今的我們享受着父母的愛,卻理所當然,或許還有些不以爲然,所以我們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讓他們的眼睛多點落在我們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淚看着我們漸行漸遠。

目送讀書筆記9

一本好書,每看一次,都有新的體悟。——題記

“媽媽是那個搭了‘時光機器’來到這裏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車的旅人——”

十三年前的穀雨這天,我來到了這個溫馨的家庭,媽媽成了我溫暖的港灣,“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媽媽憑着那份對生命的熱愛,爲我描繪了一幅幅動人的圖畫,鼓勵我揚起生命的風帆,年年歲歲,歲歲年年。小時候,母愛是舒適的肩頭。“媽媽,我想睡覺!”我稚嫩的聲音在車廂內響起。每次出去旅遊,我都會說這句話,媽媽就會讓我靠在她的肩頭,熟睡。每次都在朦朧之中,感到身上多了一件衣服。睡着了,我原本故意放鬆的頭就漸漸變重了,那時的我不知道媽媽有多難受,只管安心地睡覺,有時車子很顛簸,我還很埋怨,她只好努力保持鎮定。長大些,母愛是甘甜的水果。現在,母愛是鼓勵的眼神。“母親,是個最高檔的全職、全方位CEO,只是沒人給薪水而已。”

“凡是出於愛的急切都是可以原諒的——”

人們都說:“母愛是無私的,父愛是無言的。”也許很多人和我一樣,在深深體會到母愛的同時,卻忽略了無言的父愛。爸爸是一名中學教師,記憶中,他總是一副嚴肅的神情。小時候,我很調皮搗蛋,做事總是馬馬虎虎,不拘小節,學習上這樣,做人也一樣。有一件事讓我難忘。一年級時,老師剛剛教我們握筆寫字,我沒有好好學,字寫得歪七扭八,還出奇得大。在被批評過後還不悔改的情況下,老師打電話跟爸爸說了我的情況。回到家後,他拎起我就狠狠地揍了一頓,我嚎啕大哭。事後,媽媽跟我說,爸爸打你,你覺得委屈,那難道爸爸不愛你嗎?他爲什麼要打你,還不是爲你好,讓你把字寫漂亮!媽媽那時的話,一下子把我喚醒了,對爸爸的怨恨也煙消雲散,也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無言的父愛。直到現在,不知過了多少個日夜,他總是不厭其煩地重複同一句話:“注意握筆姿勢!”

愛心滿懷,靜等花開……

“時光是停留還是不停留?記憶是長的還是短的?一條河裏的水,是新的還是舊的?每一片繁花似錦,輪迴過幾次?時間是一直藏在黑暗中的溫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間,物走星移。”這些都是兒時的事,現在,我已14歲,父母的愛只有當歲月走過,你才能漸漸明白其中的寓意, 品出那淡淡的清香。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而我,只管一心離開,可曾回頭張望過?

目送讀書筆記10

在讀完龍應臺的《目送》後,我的心震撼了。翻開《目送》,我看到了《爲誰》。這篇文章,我讀過好幾遍,自己深有感觸。

《爲誰》講述的是龍應臺在成爲母親之後很能幹,但孩子大了後,她又變回了以前那個不會燒飯做菜的人,而長大的孩子們卻成了美食家。一次,安德烈突然教母親做飯,龍應臺說學會了做給她吃,而安德烈卻說他是要龍應臺學會後做給自己吃。

放下了《目送》,我的心裏還回蕩着《爲誰》中的一段對話。

我說:“好,我學會了,以後可以做給你吃了”。

兒子睜大了眼睛看着我,認認真真地說:“我不是要你做給我吃。你還不明白嗎?我是要你學會後做給自己吃”。

母親的心中裝着兒子,兒子的心中裝着母親。

每天在廚房裏做飯,在陰臺上洗衣服,在陽臺上晾衣服,在電話的另一邊關心我,每星期想着我宿舍裏的被子有沒有太薄,衣櫥裏裝衣服的東西夠不夠放衣服,衣服會不會穿着太冷,每天無時無刻不牽掛我的是誰?——是媽媽。

她做這些又是爲誰?——爲我。

每星期花好幾小時送我去學校,又把我接回家。每個週末坐在書桌邊幫我輔導功課,不辭辛苦的在我不會做時教我題目,直到我懂,在我傷心時一直默默支持我的又是誰?——是爸爸。

他做這些又是爲誰?——爲我。

父母的愛是無私的,他們爲我付出了那麼多,從來也不求回報,他們處處都想着我。如果將我比喻成太陽,那父母就是繞着太陽的行星……

想到這兒,我的眼裏泛起點點淚花。

目送讀書筆記11

初見《目送》時,她一身墨綠在浩如煙海的書海之中,那麼不起眼。可她卻吸引了我,像西湖邊上被輕煙籠罩的一位女子,在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湖上默默佇立,然後輕輕回眸......

“目送”,飽含情感的字眼,我想,這一定和女人有關。果不其然,龍應臺女士,一個經歷衆多大事件的臺灣堅強女性,以一雙細柔的手、一枝細細的筆桿,寫下難以言盡的大愛: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有失敗和脆弱,有失落和放手,有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她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

她也曾是一個孩子,在父母的目送下成長;然後她也成爲了一位母親,開始目送着她父母的一天天蒼老,目送着她孩子的成長;在歲月的流逝中,她也開始被孩子目送......她說: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中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緣分,多麼奇妙。三代人的關係僅一個“目送”就能解釋清楚。目送着上一代人老去,目送着下一代人成長與同代人彼此目送卻開始被下一代人目送......於是我開始明白,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那一條路就是人生。從生命的開始到滅亡,一路上有許多的交錯路口,那又是另一個人的人生,在人生路上與你相交,彰顯着彼此的緣分,又或者在下一個拐角的路口就是一個人生命的起點,但終究在盡頭時,是一個人。

我們一個人來到這世上,也一個人離去,路途中或孤單或寂寞,有朋友陪或有家人伴,有些事還得一個人去承受。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凡未得到,但凡是過去,總是最登對,每個人都是單行道上的跳蚤,每個人皈依自己的宗教,每個人在單行道上尋找,其實沒有人不相信緣分。

在大武山最後一道微光,越過渺茫的窗簾縫裏射進來,她看到她母親灰白的頭髮,佝僂的背影映在牆上;她看到母親搭了“時光機器”來到這裏,卻是一個再也找不到回程的旅人。幾十年前,母親生來並非就是母親,十幾年前,母親也是一位無憂無慮的少女。她們一路走來,慢慢成長,在愛的滋潤下成爲了母親,她從無憂的少女變成了開始爲一個家操勞的母親,她的臉上開始長皺紋,她的頭髮不再黑亮,誰還記得當初她青春洋溢的模樣,所以要善待那個尚未成爲母親的少女,也包容那個從少女一路走來的母親。

在下着小雨微涼的下午,她在熱騰的茶霧中看到老友虛弱的身影;在文化鬱郁的江南風中,她看到一個個胸襟博大的鬥士;在大雨磅礴,寒氣逼人的英國,她看到17歲的菲力浦棱角分明的臉龐;在硝煙戾氣的會議上,她看到車水馬龍的酒會中,父母親顫巍巍的身影走來......她的眼中盡是愛與親情。

她目送着那些蒼涼,那些摯愛。那些珍寶,她的眼中盡是愛與親情,她寫着她的修行,卻忘了告訴他們她的路途,看不見她的蒼老。她的人生經歷了很多,所以她才能寫出那些一個個令人潸然淚下的孤獨美麗的文字。她的人生境界就像一個空了的杯子,能心無旁騖地感受生活的美好。再看看現代人,正相反!每個人的每個人心中都有太多的慾念。太多的紛擾。不懂得知足與感恩,所以往往忽略了自己真正想要的。其實,就像冬天裏的一杯熱茶,久別重逢後的一個擁抱。往往是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流年,留不住,算不出。就像日落殘紅一場夢。但所有的記憶都在眼中,從不曾忘懷。一次次的目送,心中的愛卻不減半分。眼中的情也不差分毫,那些深邃的愛埋藏在眼中。他們用一年又一年老去的歲月告訴你——我們愛你,很深。

但願所愛永不忘,歲月長衣裳薄。

目送讀書筆記12

《目送》是一本生死筆記,收錄的七十三篇散文,分別寫了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老去,兒子的成長單飛,朋友親人的離散牽掛兄弟的重逢攜手。

這篇文章分成兩個段落,第一段作爲母親,龍應臺敘述了兒子華安從第一天上國小起到中學、直至出國上大學十多年間的幾個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離去,一次次目送他成長。第二段,龍應臺作爲女兒,追憶自己成長的歲月中,與父親的一次次別離:總是目送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直到有一天,在殯儀館熊熊爐火裏永遠地消逝……所以她說: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你安好我便安心。

不由得想起我的經歷,我在縣裏上高中那會,由於家離得遠,一方面是爲了省路費,一個月甚至兩個月回一次家,到回家那個周提前給父母打電話,週五5點放學急匆匆收拾作業,背上書包,趕到汽車站坐大巴回家,父親就在鎮上汽車站等着我,然後踩着自行車載着我就回家了,一路都是土路,坑坑窪窪,一會被地上的石子或者土堆撞一下車輪子,我和父親就顛簸一下,坐在自行車後面我默默地看着父親的背影,心酸了。

我記憶最深刻的一次,現在還能歷歷在目,有一次,下大雪了,週日吃完午飯我就要趕回學校,雪路很滑,路上除了我們趕路的學生外看不到別的身影,由於我家離車站大概有3公里的路程,父親騎着自行車要載着我去汽車站,他戴了雙白色的線手套,穿上母親做的棉鞋,騎在路上自行車軲轆不停地打滑,父親那時還年輕,車技也好,加上父親將近一米八的個子,自行車還是很安全在前行,自行車拐了一個彎後,父親就停下來問我冷不冷,要我趴在他背上,要我把手放在他的衣服裏,我說不冷,父親不相信,硬把我的手拉到他的背後,掀起自己的棉衣。他又繼續蹬自行車,當時我的眼淚一下子就出來了,我哽咽了,又怕父親看出來,我趕緊控制自己的情緒,慢慢感受父親的溫暖和背影。到了車站一直站在那陪我等車,每次都會看着我坐的車開遠了才離去。

我嫁的遠,結婚頭一天就要趕到婆家安排好的旅店,頭一天我走時,父親沒去,家裏種了幾畝蘋果樹,那個季節剛好要給蘋果樹施肥,搜花。我走時,父親看也沒看我一眼,拉着一車農家肥去蘋果園,我內心是知道的,父親是不敢看我遠去的背影,我看着他彎着拉農家肥的背影,我心裏很內疚自己的選擇,眼淚又開始在眼睛裏打圈,不想要被人看見,敢接拭去眼角的淚水。婚後比較欣慰的是我老公對我父親也特別的孝順。

結婚這麼多年來,每次回家父親都和我暢談到晚上12點,聊聊家裏的,聊聊莊家的,聊聊親戚的等等,每次要走時,父親總要說一句話,“還沒待呢就要走了”!是呀!工作,孩子迫使我們好多的不得已,父親母親看着我們的車拐過彎看不見了才進家門。拐過彎,眼淚就開始不聽使喚。總想好好陪陪他們,可是每次相聚就那麼短短几天。從上學到工作再到結婚生子都沒有好好陪過她們。

太多太多的回憶,父愛總是無聲的,是偉大的,有父愛從來不覺得孤單,父愛是積極向上的。有父愛的女孩子,從來不缺被愛。願我們的父母都能身體健康。

目送讀書筆記13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題記

華安揹着一個五顏六色的書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斷地回頭;好像穿越一條無邊無際的時空長河,他的視線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會。將兒子第一次帶入校園,作者不知道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看着兒子對這個陌生的地方的些許畏懼,她只能默默站在門口,在衆多的彩色書包中找出她的華安,然後以目光爲兒子踐行。一句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門裏。結束了對第一次送別的描述,卻喚起了我腦海中似曾相識的畫面。那時的我同樣是被目送者,但是不同的是母親早早就告訴了我國小的故事。當時我帶着憧憬、期待以及對這素未謀面的國小的一絲畏懼,走進了那扇現在看起來是那麼親切的校門。我也曾無數次得回頭,但是迎接我的是母親的微笑。母親早早就告訴我說,她會一直站在門口等我進教室的。所以那天,記憶中沒有眼淚,有的是和小朋友愉快的相處,老師溫柔的囑咐。

隨着第一次送別的結束,時間也來到了華安16歲的時候,這次的送別場地變爲了機場。他在長長的行列裏,等候護照檢驗;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終於輪到他,在海關窗口停留片刻,然後拿回護照,閃入一扇門,倏乎不見。同樣是離別,同樣是目送,不過這一次沒有當年的無數次回頭,就連最後消失前的一瞥也沒有。不知是華安長大了還是他已習慣了離別,但知道的是作者心中充斥着無盡的失落。離別可怕嗎?或許有人覺得習慣離別纔可怕。身居寄宿制學校已久的我早就習慣了和母親的離別,再加上當年的叛逆。每當我要走上校車再次和母親離別時,都只是淡淡得留下一句再見然後就毫不猶疑地走上車。坐在窗邊看着窗外發呆,卻總能看到母親依舊站在路邊,她依舊笑着看着我,和當年一模一樣的笑容。微笑消融了心中的冷漠而冷漠卻融化成了愧疚,滿滿得被裝入心中。 現在他二十一歲,上的大學,正好是我教課的大學。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願搭我的車。即使同車,他戴上耳機──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是一扇緊閉的門。習慣了離別的華安已經把自己關在了屬於自己的世界,聽着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就這樣把他的母親關在了那扇緊閉的門外。我也不知道何時也在自己心中建起了這樣一扇門,只是總聽着母親抱怨,當年的兒子跑到哪裏去了呢?我只能苦笑:我也不知道,說不定迷路了。叛逆的棱角也隨着時間的消磨已經慢慢褪去了,但是始終不變的是母親的微笑。每天早晨下車關上門時,透過窗看到的仍然是那樣的微笑,十幾年依舊不變的微笑,直到我走進校門,汽車才揚長而去。 的確,長大的我早就不需像當七年級樣被母親牽着手走,所以母親看到更多的是我離去的背影,雖然我並沒有用背影告訴母親不必追。不置可否的是母親也追不上這個背影了,因此母親從一開始便選擇微笑看着我離開,就像當年她笑着承諾:進去吧,媽媽會一直在門口等着你進教室的

目送讀書筆記14

我看臺灣女作家龍應臺的一本書《目送》,《目送》中的龍應臺在兩個身份間遊走,向左是作爲父母的女兒,目送“前一代”的老去。向右是作爲子女的母親,目送“下一代”的青春。龍應臺以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要化解橫梗在三代人之間的衝突或矛盾,不僅需要善孝,也應該更多地嘗試去尊重家人。

我對其中的《目送》一篇感觸最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我和父母、孩子和我之間又何嘗不是這樣的!我們常以爲父母老了,背佝僂、牙不能咬、腳不能走、車不能開、高跟鞋不能穿,都是理所當然,恰如當年父母在面對我們青春叛逆期時那樣的模樣,以自己之心度親人之腹,用溫柔封堵合理的訴求,一切,還堂而皇之冠之以“愛”的名義。讓父母們“繳械”的理直氣壯,父母,不能因爲“老”,而失去必須的注視與尊重。也許是歲月增長,人的心也越來越容易憂傷。曾經視若無睹的東西,在不知不覺中,也在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跡。越來越開始在乎起父母越來越多的皺紋,也更開始擔憂起孩子越走越遠的腳步。

孩子離開我們,獨自在外打拼,做父母的又何嘗捨得,只願孩子將來終能明白,現在的付出是爲了更美好的未來。因爲做兒女的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讓他們的眼睛多點落在兒女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淚看着兒女漸行漸遠。做父母的也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屬物,“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你能給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讓他學會獨自體會孤獨、挫折、失敗等種種坎坷,學會與人分享努力過後的豁然開朗和欣然喜悅,這纔是真正的愛,因爲“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因此,在有限彼此擁有的時間內,無需因“下一代”特定時期的共通行爲而落寞和酸楚,學會尊重於青春的肆意,因爲尊重他們,就是尊重曾經的自己。或許,若干年後,那時的他們也會像現在的我們一樣發現,其實父母過街時伸過來的手,肥肥短短厚厚,很暖很暖。

這真的是一部好書,寫的那麼細膩、真實、感人、有哲理,好像每一段話,每一件事,都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們每個人也都曾或多或少經歷過。我們每個人在這裏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這裏的“我”又是多少個我們的寫照。這本書與其說是龍應臺對自己生活的回顧和反省,到不如說是照出了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照出了我們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貴的事物,那就是愛。

目送讀書筆記15

《目送》對於我來說就像是一抹清新的淡綠,淡得那麼不起眼,無形之中卻又一種那麼深的魔力吸引着我拿起它,接着我便一口氣讀完了它。關於《目送》我有太多的話想說,因爲它的明媚、深邃、憂傷,它的美麗。

《目送》寫了父親的逝去,母親的老去,兒子的離去,朋友的牽以及兄弟相攜。他的筆觸極盡幽微就像是那燭光冷照的山壁一般。慢慢地我明白了目送其實不僅僅是眼睛的目送,還有幾許心靈層面上的東西。

我慢似乎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這段話發自龍應臺的肺腑。我想,無論是誰,看到這段動人心絃的文字,心都會怔住。作爲父母的子女,作爲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轉換。龍應臺說這就是生活和生命的本真。

回想以往,更多的時候,是爸爸媽媽,在目送着我們一步一步走遠,背影一點一點模糊。

暑假,我參加了夏令營。雖然要離開家半個月,我卻沒有絲毫傷感,反而開心地手舞足蹈。我幾乎是數着日子盼着那天的到來,沒有半點即將要離開父母應當有的難過與憂愁。盼着,盼着,那一天終於姍姍來遲,我也終於踏上了夏令營的旅程。這天,我大步流星地走在前面,完全忽視了父母以及他們不捨得眼神。我與我的新朋友興奮地討論着這次活動,不知爲什麼感受到兩道熾熱的目光凝望着我的背影,彷彿要看穿我,卻又那麼柔和。或許,是爸爸媽媽吧。或許,他們在等待着我的回頭,哪怕是僅僅一瞥吧。可是,我一次都沒有。快要到寢室了,我急忙從媽媽手中拿回書包,閃入門內,倏忽不見。父母該離開了,顯得有些落寞不捨,我並沒有發現那麼。現在,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識到,他們的落寞與不捨,或許與我的背影有關吧。或許,這轉瞬即逝的半個月,在他們眼中卻是如同半個世紀之久。

時間正踏着宇宙的秩序疾步而來,我們親愛的父母終究會掛上一個共同的名字——老人。春來秋去,光陰荏苒。過不了幾年,他們的發會白,牙將掉,臉上會呈現出皺紋。

父母早已和我們牽扯起情緒,纏繞成關係,氤氳成感情,和我們打成一個死結,如影之隨行。

趁着父母還在,好好愛他們,好好回報他們,好好珍惜他們。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他們的背影漸行漸遠離我們遠去後,不要那時才後悔當初沒有好好愛,好好回報,好好珍惜。

所以現在回首,向目送你的生命感恩,向你終要目送的生命問好。

標籤:讀書筆記 目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