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讀《英語教師如何幫助英語厭學者》後感

讀後感9.38K

今天下午到鄉鎮醫院繼續打吊針,爲了使自己不顯得孤單,利用特殊關係,一邊打吊針,一邊上網學習,瀏覽到的一篇《英語教師如何幫助英語厭學者》,作者爲山東省高新輝,《英語教師如何幫助英語厭學者》讀後感

讀《英語教師如何幫助英語厭學者》後感

讓每個學生都對英語感興趣,都能學好英語是英語教師的理想。我從事農村國中英語教學工作多年了,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常常不得不面對一些不喜歡英語害怕學英語甚至討厭英語的學生,我們可以把他們通稱做“英語厭學者”。怎樣做好他們的轉化工作,提高他們的英語成績,是每個教師必須認真對待和認真研究的問題。目前我帶的班級由於多方面原因,學困生很多,在這方面我也摸索、試探過一些做法,但是教學效果不是很明顯。

當閱讀這篇文章後我很受啓發。爲了激發厭學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在教學上,我嚴格要求自己,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認真備課把課上精彩,纔可以吸引學生,纔不會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在上八年級英語新目標上Unit 6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sister.這一課時。

由於學習的是關於描寫人外貌和性格特徵的句型,我選擇學生們熟悉的同學,用課件出示,由於所操練的內容是大家天天所熟悉的同學,我驚喜地發現原來上課思想不集中的同學都打起了精神,參與到了小組活動中去,甚至有的從來不發言的學生也躍躍欲試了,整個課堂的英語氛圍非常好。英語教師如何幫助英語厭學者山東省鄒平縣禮參初級中學高新輝一、英語厭學者的類型讓每個學生都對英語感興趣,都能學好英語是英語教師的理想。可是,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又常常不得不面對一些不喜歡英語害怕學英語甚至討厭英語的學生,我們可以把他們通稱做“英語厭學者”。根據筆者的觀察,“英語厭學者”可以大致分爲幾種類型。

1.抑鬱型。一些中學生性格內向,在英語學習中,當他們遇到困難,又沒有能力解決時,不願向老師、同學傾訴衷腸,內心產生一些不愉快的陰影,這些各種各樣的學習煩惱使他們陷入痛苦、憂慮之中。

2.急躁型。一是由於學生初學英語方法不當,英語記憶性知識多,學生普遍感到枯燥無味;二是教師教法陳舊,因勢利導不夠,造成部分學生掉隊。而這時的中學生好勝心強,缺乏自制,情緒忽高忽低,緊張浮躁,總想急於求成,“一口吃成胖子”。

3.孤獨型。由於近年來某些國中教學班容量過大,導致教師提問少,關注不夠。有些學生自身口語活動面窄,整節課呆呆地坐着。他們往往感到難以獲得理解,覺得孤立無助,這愈發使他們與教師、同學的思想、語言溝通少,個人的交往動機、合羣的願望未得到滿足,因而產生孤獨感。

4.自卑型。一些學習較差的學生雖有上進的心願,但苦於無從下手,自信心不足,總覺得永遠也趕不上優等生,努力無望,認爲自己天生蠢笨,挨批評的機會多,長此下去,在班裏的威信降低,產生自卑心理。

5.焦慮型。某些學生由於英語課程不斷加深而不適應這些變化;再是看到其他同學成績優異,自己產生失落感;加之過重的課業負擔及中、大學聯考的壓力,估計自己的預期目標又不能達到,自信心、自尊心受挫,內疚和失落感增強,整天提心吊膽,緊張不安。幾種類型只是大概的分類,而非界限分明。不少英語厭學者會同時表現出以上幾種特點,這些特點也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着學習者所處的不同學習階段,伴隨着老師、家長和同伴的不同影響而隨時變化。

二、英語教師的責任如果教師能夠了解和正確引導,厭學者可能會朝着積極的方向發展,最終成爲“英語愛好者”。相反,如果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對這些學生有意無意地漠視甚至歧視,就會把這些學生進一步推向厭學的深淵。可見,學生愛學或者厭學,與英語教師有着非常直接的關係。如果留心觀察,我們不難發現,對於那些能夠細緻觀察學生的一言一行,深入瞭解學生的內心需求,坦誠地跟學生進行交流,積極與學生“交朋友”的英語教師,在他們的班級裏面,厭學者的比例就會小一些。下面從思想教育、氣氛營造和教學改進等方面那談點體會,跟大家交流,讀後感《《英語教師如何幫助英語厭學者》讀後感》。

1.思想教育英語課是一門語言課,也是工具課,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和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人,使這些受教育者既有豐富的語言文化知識,又有崇高的思想品質,才能更好地學習西方發達國家的科學知識。因此,英語教學應該包含豐富的教育性。

(1)善用教材內容。英語教材中體現助人爲樂、尊老愛幼、文明禮貌等的內容隨處可見。這些看似很平常的課文,教師如果善於在課堂上向學生滲透道德品質教育,巧妙點撥,及時引導,學生就會受到鼓勵,從而不斷提高他們自強、自立的思想覺悟。

(2)利用課外活動。教師要組織英語興趣小組,定期安排學生活動,並選擇積極向上的內容,如讓學生幫助退休教師幹家務,然後以“我愛老師”爲題進行會話;讓學生幫助交警值勤,然後以“老人問路”爲題進行交談;結合“國慶”節,以“我們偉大的祖國”爲題,組織學生進行演講,這些都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針對學生的問題。在教學中,許多學習的苦惱困擾着後進生,造成他們反常的心態和扭曲的性格,如不及時解決會影響這些學生的健康成長。如,有些後進生感到學英語無用,因而產生厭學思想,教師可用馬克思在五十多歲學俄語的典型事例對學生進行教育,然後再用簡單的英語說一遍,使學生感到教師不是在訓斥,而是真心關心愛護他們。通過這些教育會大大地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和勇氣。

2.氣氛營造(1)多種手段,創建英語學習的客觀環境環境對學生的心理影響很大,良好的語言環境不僅給人以舒適、整潔、美觀的感覺,還會使學生產生良好的學習動機,使他們情緒飽滿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如讓語音語調好的學生每天下午進行英語廣播,或播放英文歌曲。這樣,不僅使學生的才華得到了發揮,還能烘托熱烈的英語學習氛圍。又如充分利用黑板報,刊登名人名言,或刊登異國風土人情的稿件,都能陶冶學生情操,發揮學生特長。

(2)溝通情感,改善學生的心理環境。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必要條件,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前提,也是教師傳授知識的橋樑和潤滑劑。因此,教師要用自己的愛心來感化學生,經常關心、鼓勵學生,向學生傾注愛心,與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合作關係。對優等生和後進生都要尊重他們的人格,一視同仁。尤其對後進生的態度,要特別慎重,要“動之以情”,切忌冷嘲熱諷,而應多給一些讚揚、鼓勵。教師耐心細緻的育人精神會產生潛移默化的效果,使他們從內心產生對教師的好感、敬愛和信賴,會在師生之間架起持久的情感橋樑。這種融洽的師生關係可以點燃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之火,激發出濃厚的教學效果,如泰戈爾所言,不是錘的打擊,而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日臻完美。

(3)精心備課,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課堂教學氛圍應該輕鬆愉快,活潑有序,由於英語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英語技能形成要依賴於大量的課堂活動。如果課堂氣氛過於嚴肅呆板,會使學生思想上產生一種無形的壓力,從而抑制大腦皮層的活動,阻礙學生的主動活動和思維過程;如果教學氣氛過於鬆散雜亂,則會導致無法完成教學任務,無法完成教學任務,無法實現教學目標和要求結果。因此,教師要善於控制課堂氣氛,善於捕捉學生的情緒變化,創設輕鬆、愉快、活潑的課堂氣氛,只有這樣學生纔會敢於開口、樂於開口講英語,活躍思維,才能成功地進行大量的課堂實踐活動,學生纔會展示自己的才華,推動自身修養的發展。

(4)創造機會,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快樂。“學習心理”指出,沒有什麼東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麼東西比成功更能鼓起進一步追求成功的努力。給後進生提供成功的機會尤其重要,例如,提問他們有把握的問題,鼓勵他們先在小組中進行朗讀、對話、表演……成功後在全班亮相,藉以表揚他們,從而樹立“我也能學好英語”的信心,同時,學生取得成功的機會更多,積極性就更高,學生自我實踐、躍躍欲試的想法就更堅定,從而實現“參與——成功——參與——成功……”的良性循環。

(5)配合家長,創造良好的家庭氣氛。家庭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的成長,一般情況下,差生往往長期處於孤獨、空虛、怨恨和失望的心理狀態中,家長不應該把子女看成自己的私有財產,動輒採取打罵等粗暴的方法。這樣容易使孩子自暴自棄,產生對立情緒。家長要幫助孩子分析差的原因,爲他們提供各種學習英語的機會,如買收錄機幫助孩子學習英語,指導孩子製作生詞卡片,與孩子合作默寫生詞等等,使他們感到家庭的溫暖、安全、愉快,使他們身心健康地成長。

3.教法改進(1)增加課堂趣味性。單一陳舊的教法會使學生學習情緒低下,感到學習無動力。而中學生具有好動、好玩、好奇、好勝的特點。他們的情緒、情感和學習積極性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興趣,這就需要教師結合教材內容不斷改變英語教法,不斷使學生感到學習的樂趣。如利用實物、簡筆畫進行英語對話教學,這樣直觀、形象地創設情景使學生圍繞英語話題進行交流,具有實用性;教學形式可採用討論式、自學式、表演式、對話式,讓他們人人蔘與,人人受教育。

(2)培養學生自主性。以前,一些教師採取“一言堂”“滿堂灌”的教法,使學生被動學習,壓抑了學生的潛能,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展。要做好矯治工作,教師必須做到:第一,讓學生不斷地進行多向語言交流傳遞;第二,對學生進行英語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3)恰當利用多媒體。因地制宜地動用投影儀、電視、CAI多媒體等設備增加課堂教學的科技含量。這種聲、光、影視的效果同時出現,既生動又形象,把枯燥無味的英語變成鮮活、有趣的語言文化,從而提高了課堂效益。需要特別說明的是,要改變一個人的態度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智慧和足夠的耐心,絕不能急於求成。思想教育、氣氛營造和教法改進配合運用,不但需要對症下藥,而且還要像老中醫看病一樣隨時換藥方。藥用對了,又夠了必要的療程,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