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

讀後感1.48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1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通往成功之路的鋪路石,是打開文學殿堂的金鑰匙。書能讓我們明白可貴的人生道理,尤其是一本好書。在我的成長道路中有過許多書,它們默默地陪伴着我走過風風雨雨,讓我知道了人世間的善惡美醜。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當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初次接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時候,我並沒有太過在意,因爲我讀過的名人勵志類的文章、書籍太多太多,情節大抵相似,無非主人公從小歷盡磨難,長大後成名之類。然而,當我從字裏行間真正認識了主人公海倫?凱勒——這位我差點與之擦肩而過的傳奇人物後,我竟忍不住拿起了筆。

這本著作記敘的是海倫的一生,與其說這是一本傳記,還不如說這是她的日記更爲恰當一點。在一歲半時,當海倫剛剛享受到生活的快樂,體會到世間的美好時,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卻將她狠狠地推入了黑暗與寂靜的深淵。原本活潑快樂的天性就此棄她而去,取而代之的是暴躁與孤寂。可是有誰會相信一個既看不見又聽不見的小女子,竟能掌握英、法、德、希臘、拉丁五種語言,併成爲一位舉世聞名的作家呢?

說到這裏我不得不提及書中另一位主人公,海倫的老師——莎莉文女士。老師的前半生就是在不斷地自我否定和自我重建,而後半生她將全部心血都傾注到了海倫身上。老師自己有着不太幸福的童年,可她擁有了一顆堅強、善良的心。正是這顆真誠的心,給黑暗中的海倫帶去了光明與希望。在老師的幫助下,在海倫自己的不懈努力下,她最終成了一位享譽盛名的作家!海倫的一生令人不可思議,我很是敬佩她。同時我也煞是羨慕她,羨慕她能夠遇到莎莉文這樣一位明師。

合上書,我若有所思,不禁要引用海倫的一句話:“失明的我想給所有看得見的人一個忠告,好好利用你的眼睛吧,就像你明天即將失去光明。”是呀,珍惜我們所擁有的健康與光明吧,幸福快樂地迎接每一天!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2

馬克·吐溫曾說過:“19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崙,一個就是海倫·凱勒。”

海倫的一生只有19個月的光明與聲音,然而,就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裏,她並沒有放棄,而是自強不息。在她的家庭教師安妮·莎利文的幫助下開始了她的求學生涯。但她的求學路並沒有因爲她的特殊而爲她減少困難與挫折。海倫在學習中,由於她的不屈不饒的精神,她學會了說話,寫作。雖然這個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但她並沒有放棄。終於,她的努力得到了回報,用自己的汗水實現了大學夢想,進入了哈佛大學,並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臘五種語言文字……

海倫是靠什麼做到的呢?當然是靠着她自強不息不屈不撓和永不放棄的精神做到的。雖然命運折磨着海倫,但海倫卻不認輸—拿破崙試圖用武力征服世界,他失敗了;海倫·凱勒用筆征服世界,她成功了!

看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瞭解了海倫·凱勒,我想到了自己:別說承受失去光明與聲音的折磨了,在生活中,碰到一道“坎兒”,哪怕是一道很小的“坎兒”,我都很難逾越;遇到一座“山”,哪怕是一座很小的“山”,我都很難“爬”上去;遭到“風浪”襲擊,哪怕算不上是“風浪”,我也不能克服。

海倫的一生是那樣不幸,跟她相比,我可幸運多了。但海倫,身殘志堅,奮勇向前,迎難而上,而我呢?

人的一生決不會一帆風順,哪有人不跌倒的?有些人跌倒了,就彷彿墜入深谷,從此一蹶不振。其實,跌倒了,不必害怕,爬起來,繼續走。堅強地去面對生活中許許多多挫折、困難與失敗的磨礪吧!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3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講述了盲聾啞人海倫·凱勒如何在恩師沙利文的引領、親人的關懷、朋友的鼓勵下一步一步走向成功,並譜寫了輝煌的人生之歌。

主人公海倫是不幸的,應爲她在很小的時候,就因生了一場重病而雙目失明、雙耳失聰了,但她又是幸運的。應爲她的失去使他懂得了珍惜。雖然她不能用眼睛看,但她憑藉着觸覺已經發現了好幾種使她感興趣的東西。可有些視力良好的人卻往往不屑於觀察身邊的事物。例如海倫的一位很要好的朋友在樹林中穿行一個小時,卻沒有看到什麼值得注意的東西。因此海倫在書中說過:“也許人類就是這樣,極少去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東西,而總是極度渴望那些自己所沒有的東西。”正因爲海倫是個盲聾啞人,她纔會珍惜一切,感受到比別人更多的有趣的東西。

海倫不僅懂得珍惜一切,還有着不斷進取的拼搏精神。

雖然海倫在很小的時候,就雙目失明、雙耳失聰了。但她在沙利文老師的引領下學會了拼寫自己的名字,學會了拼寫許多單詞,學會了用盲文與其他人交流。雖然在學習的過程中她遇到了許多困難,但她並沒有放棄,堅持了下去。在她們10歲時,她想說話了。後來在薩勒老師的努力下,她終於能說話了!讀到這,我想到了滴水穿石的啓示,海倫的事例不正好驗證了這個道理嗎?

作者通過自己的故事,向人們講述了一個感天動地、催人奮進的故事。它告訴人們一個深刻的道理;頑強的意志力和不斷進取的拼搏精神具有多麼巨大的力量!苦難和挫折在它們面前,是多麼地軟弱無力,不堪一擊!只要你不服輸,與困難鬥爭到底,困難也就會自動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4

正午,太陽的光芒從窗戶裏透了進來,讓人感覺暖洋洋的。我放下書,走向陽臺,享受着沐浴在陽光裏的美好。我回頭望了望我剛纔放在沙發上的那本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心想:“光明果然是美好的,怪不得海倫阿姨會那麼渴望光明啊!”

想必你也一定看過《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吧!這本書的作者是海倫。凱勒,她是一位堅強的女作家。通過對她這本書的拜讀,我認識到大家要好好愛護眼睛,好好保護耳朵。雖然海倫只享受過16個月陽光的照耀,但她始終沒有放棄自己。讀完這本書,我的眼淚忍不住奪眶而出,我深深的被她感動了。

我把這本書放在我能看見的地方,每當玩電子產品的時候,我就會看到那本書,就會想起海倫給我的忠告:好好保護眼睛。每當我看電視把音量調到很大的時候,我又就會想起海倫,想起《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給我的告誡:愛護好耳朵,如果聽力不好,別人會很難和你溝通,自己難過還會影響他人。

海倫。凱勒渴望擁有光明,如果有一天,她真的恢復了,我想她要做的第一件事,一定不是看電視玩手機,而是去大自然裏,摸摸銀杏樹的葉子;聽聽小鳥那婉轉動聽的歌聲;爬上山頂,望着遠處的景色大吼一聲,閉上眼睛聽聽自己的回聲……

海倫。凱勒更讓我驚歎的是,她即使看不到聽不見,但她做到了一般人難以做到的事——獲得哈佛大學的學位!是啊,海倫。凱勒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同學們,如果你真的被這本書所感動,那就應該做一個像海倫。凱勒一樣堅強、勇敢、不言放棄的人!因爲與海倫相比,我們享受到了陽光明媚、鳥語花香,更要珍惜當下,努力學習,不負韶華!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5

瞧!那個女孩閉目養神,她站在濃濃的藍色霧靄之中,只露出頭部。她是誰?給人以神祕感,是神?是上帝?——不,是一個人,她就是海倫·凱勒。這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封面,我翻開書本,一頁又一頁地看着。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敘述了一位具有世界性影響的人物——海倫·凱勒,她又盲又聾,可她卻身殘志堅,日日夜夜進都勤勤懇懇,掌握了英、法等五種語言,創造了生命的奇蹟。這個奇蹟不是天下掉下來的,而是用勤奮、刻苦、心血、汗水換來的。

人不勤奮不刻苦想要成功只能是白日做夢,人打開成功之門的奇蹟鑰匙只有一把,那就是勤奮的心血和刻苦的汗水。古今中外的不少人都可以證明:司馬遷忍辱負重,寫成了《史記》;霍金身殘志堅成爲了“科學巨人”;李時珍嘗百草,解決了各種疑難雜症,寫成了《本草綱目》……

海倫·凱勒以及更多通過種種努力取得成就的人使我敬佩萬分,更值得我學習。我不禁想起了我自己:學習中,我十分貪玩,有時還耽誤了學業。我常常爲學習而制定了各種計劃,可言行不一,總是明日復明日。自從讀了海倫·凱勒的故事後,我總想海倫·凱勒她聾、盲天一身,右還是創造了生命的奇蹟,可以想象,她付出了比常人多多少倍的心血和汗水。我作爲一個健健康康的男孩,難道還不如一個殘疾人嗎?我以後一定要勤奮,一定要刻苦,以持之以恆的精神來實現我的人生價值,並以之來服務於社會

對,成功之花浸透了奮鬥者的汗水和心血!

讓成功之本、奇蹟之根就從心血和汗水中萌發吧!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6

在寒假裏,我看了一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作者是海倫·凱勒。海倫出生十九個月時不幸患病,兩耳失聰,雙目失明。七歲時,安妮·沙利文擔任她的家庭教師,從此成了她的良師益友。海倫把畢生精力投入到爲世界盲人、聾人謀利益的事業之中,受到了許多國家政府、人民及高等院校的讚揚和嘉獎,贏得了無數的鮮花和掌聲。

海倫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她讓人們受到極大的鼓舞,使那些虛度年華的人悔恨不已。記得海倫曾經提過這樣的問題:假如你的眼睛即將要失明,那麼,你今天要看看什麼?這使我想到:我們這些健康人,不能虛度年華,應該珍惜美好的時光,珍惜幸福的生活。

美國着名作家馬克·吐溫曾經說過:“十九世紀出了兩個傑出人物,一個是拿破崙,另一個是海倫·凱勒。”如果說,拿破崙是戰場上的勝利者,是法國的英雄,那麼,海倫則是生活中的強者,是拒絕向命運低頭、理智驅除人生黑暗的光明使者。

是啊,生活中有許多像海倫·凱勒這樣自強不息的人:譚妮·格雷·湯普森,她被稱爲英國最偉大的殘奧運動員,她在五屆奧運比賽中,獲得了十一枚金牌,四枚銀牌,一枚銅牌,六次贏得了倫敦輪椅馬拉松金牌,創下了三十多項世界紀錄。張海迪姐姐,她5歲時因爲脊髓血管瘤導致高位癱瘓,但她以頑強的毅力自學完成了國小、中學、大學學習,並學習了鍼灸,在當地行醫。霍金,一個坐着輪椅、挑戰命運的勇士。他是當代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是科學名義下的巨人……他們都是生活的強者。

我看完這本書後,心裏久久不能平靜。我明白了:雖然有些人身體殘疾,但是卻憑着頑強的毅力戰勝命運,而有些人身體健康,卻虛度年華,碌碌無爲。我們要像海倫·凱勒那樣,樂觀、快樂,不向命運低頭!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7

海倫·凱勒僅有19個月大的時候,一場高燒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她無法親眼見到這大千世界的壯美河山,無法親耳聽見這曼妙宇宙的優美聲音,最痛苦的是,她很難獲取知識。這個殘酷的現實切斷了幼年的海倫與外界的溝通,讓她變得十分暴躁,直到她遇見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莎莉文老師。

是莎莉文老師重新塑造了海倫的生命,給予她知識,使她在精神上獲得了不可或缺的糧食。

莎莉文老師的到來把原本脾氣暴躁的海倫變得熱愛生活,“Doll”讓海倫第一次感受到語言的魅力,“世間萬物都有自己的名字”,“高興得臉都漲紅了”;把原本在那個黑暗的世界裏根本體會不到愛的“我”變得明白這些抽象的概念並領悟到“愛”,與世界有了溝通,“我感覺到有無數無形的線條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心靈中間”;莎莉文老師把“我”帶到大自然裏,讓我在探索中體會到世界無窮無盡的奧祕……這一切的一切,都使“我”在潛移默化中獲得知識,蛻變成一個全新的海倫。如果沒有莎莉文小姐這個知識的“使者”,“我”又怎麼會體會到人生的趣味!

其實莎莉文老師也體驗過對知識的強烈渴望。幼年的她在短暫的幸福時光後,因母親的肺結核、弟弟的出生、自己的沙眼、父親的酗酒、全家的貧窮被迫被別人收留。但因爲微弱的視力,她無法像正常的孩子一樣學習,甚至堂嫂還說“她一輩子也別想讀書、寫字”。但是她是多麼渴望知識!經過一番輾轉後她才治癒了沙眼——不是完全治癒。從此,她又獲得了學習的自由,她從原來的暴躁易怒變得熱愛孩子,也熱愛教育事業。於是,她用知識塑造了一個全新的海倫·凱勒。

正如海倫·凱勒所說:“知識給人以愛,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智慧。”其實,它也可以給人以改變。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8

我讀過很多書,有《古希臘神話》、《伊索預言》、《白雪公主》等各種書籍,曾爲故事裏的主人公足智多謀深感敬佩,爲他們的不幸感到憤憤不平,而有一本書,我怎麼也忘不掉,就是著名作家海倫凱勒寫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書中的海倫凱勒出生在一個幸福的家庭,可是在她19個月的時候一場恐怖的急病降臨在了小海倫身上,導致了她失明、失聰、失語。原來可愛又活波的小海倫不見了,取代而來的是暴躁,任性和孤獨的她,直到她七歲那一年,海倫的愛心與耐心接近絕跡的時候,莎莉文老師走進了她的生活,莎莉文老師引導她,教育她,教她識字。

海倫凱勒漸漸走出了內心的黑暗,張開了心靈的眼睛,開始了她不平凡,奇蹟般的生活。生活在一個盲聾啞的世界,不但考上了哈佛大學,而且用生命的全部力量處處奔走,創建了一家家慈善機構,爲殘疾人造福。她不僅用行動證明了人類戰勝命運的勇氣,而且還將自己所經歷的痛苦和幸福記錄下,給予我們勉勵。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海倫凱勒寫道:第一天,我要透過“靈魂之窗”看到鼓勵我生活下去的善良的人們。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變成白晝的動人奇蹟。第三天,我將在正常生活中度過,到人們爲生活而奔忙的地方去,體驗他們的快樂、憂傷、感動與善良。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寫出了一個失明者對光明無限渴望。哪怕只有三天,短短的三天,她也一定會加倍珍惜,在這短短的三天做出許多有意義的事,海倫凱勒寫這篇文章,就是因爲自己看不見多姿多彩的世界,卻多麼渴望能看一眼這個美麗的世界。

我們要向海倫凱勒學習,在遇到困難時,要堅強、樂觀地去面對,不埋怨、不放棄,保持一顆積極向上、樂觀和敢於去改變的心。珍惜現在,珍惜每時每刻!好好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9

最近,我將我家裏放了很久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拿出來讀。讀完了後,我被海倫·凱勒的那種堅強不屈的精神感動了。馬克·吐溫曾經說過:“19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崙,另一位就是海倫·凱勒。

海倫·凱勒曾經是一個健康的孩子,但是十九個月後的一場大病奪走了海倫·凱勒的視力和聽力,使她成爲了一個又盲又聾的殘疾人,讓她的世界只剩下黑暗和清冷,直到她的家庭教師——莎莉文小姐的到來。海倫·凱勒是孩子時脾氣十分暴躁,經常大發脾氣,但在莎莉文小姐的關懷下改正了這個習慣。後來,海倫·凱勒在莎莉文小姐的輔導下漸漸學會了說話,並且能和他人交流了。最後,海倫·凱勒在莎莉文小姐的幫助下考上了拉德克利夫學院,使海倫·凱勒距離她的夢想又進了一步。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海倫·凱勒寫《霜王》後被人誤解時的情景。1892年的那個冬天,海倫·凱勒寫了一篇文章,誤以爲這是她自己的創作,並作爲生日禮物發給了安那諾斯先生。一位老師認爲海倫·凱勒是在故意剽竊康貝爾小姐的作品,海倫·凱勒也因此被帶上了鉑金斯盲人學校的“法庭”。從那以後,海倫·凱勒的自信心受到了打擊,她不敢寫東西了,要不是莎莉文小姐的鼓勵以及莎莉文小姐對海倫·凱勒持之以恆的幫助,海倫·凱勒就不會去碰紙筆了。這件事情寫出了莎莉文小姐對海倫·凱勒的生活上的幫助很大,如果沒有莎莉文小姐,海倫·凱勒的生活也就不知道成什麼樣子了。也寫出了在生活中,別人的鼓勵也許很重要。

我們也要向海倫·凱勒學習,不能因爲生活中的一些挫折而放棄我們的夢想。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10

寒假裏,我拜讀了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讓我受益匪淺。海倫·凱勒:1880年出生於美國,19個月大時因爲猩紅熱被??忍地奪去了視力和聽力,成爲一個看不見又聽不見的人,7歲,跟莎莉文老師學習。海倫·凱勒將她的親身經歷寫作成書,啓示大家做一個樂觀的人,做一個珍惜感官和生命的人。

莎莉文老師憑藉着她驚人的毅力讓海倫·凱勒擁有了樂觀的心態,從此改變了她的命運。正是因爲有了這樣的心態,海倫·凱勒才能考入哈佛大學,成爲了掌握五種語言的作家和教育家。想到這兒,我慚愧不已,因爲自己常常爲了一些小小的挫折就一蹶不振,對自己失去了信心。記得有一次考試沒有考到理想的成績,我一天都愁眉苦臉的,伴着父母喋喋不休的話語,我竟難以入睡。像這樣的事在海倫·凱勒眼裏一定是那麼微不足道!如果我也遇到像海倫·凱勒遇到的困難和挑戰,那我還能勇敢面對嗎?

在海倫·凱勒假想的三天光明時間裏,第一天:她把所有的親人和幫助過她的人叫來,仔細看看他們的臉,永遠記住他們。午後,去林間散步,看日落。第二天:去博物館看人類的方方面面,傍晚,去劇院看一場喜歡的劇目。第三天:是她最後一天的光明,她去了紐約城,登上帝國大廈,去第五大道上逛逛。讀到這兒,我不禁想:這是多麼平常的三天啊!而這對海倫·凱勒卻是彌足珍貴,遙不可及。可是我們健全人卻常常對自然界的種種美好,對身邊中的種種感動熟視無睹,麻木地應對着生活。

讀完這本書,我深深地感受到海倫·凱勒來自心底的呼喚,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用心觀察這個世界,就像明天再也看不見一樣;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珍愛自己的感官和生命,善用感官,善待生命;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用心感受身邊的美好,勇敢地面對挫折和挑戰,用樂觀的心態面對每一天!

標籤:讀後感 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