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精選讀後感的作文集合9篇

讀後感1.74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讀後感的作文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讀後感的作文集合9篇

讀後感的作文 篇1

我看了一本書叫《鼴鼠的月亮河》,這本書主要講的是,鼴鼠米加一家住在美麗的月亮河畔。與衆不同的米加不喜歡爸爸爲他選擇的人生道路,懷揣着一塊月亮石離開了家鄉。在月亮河畔只有米加一個離開了月亮河畔,連米加的爸爸也從來沒有離開過。米先生常常說:“對於鼴鼠來說,鄉下是一個最好的地方。”可是自信滿滿的米加他就是不信爸爸說的,鼴鼠就一定要學好挖洞。

從此以後,米加就開始了他的流浪生活,白天他頂着火辣辣的太陽走路。夜裏,他常常睡在樹底下過夜。他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換取了鞋子,熱水澡。他走到什麼地方就會給別人帶來歡樂和驚喜。他會爲了給尼裏發明出洗衣機,盡然放棄了當明星的機會,他這種時時刻刻都想着好朋友,時時刻刻都爲好朋友的精神實在讓人感到可貴。

當我讀到“等米加眼前明亮起來的時候,他的身體已經在天空中了。這是一種奇怪的經歷,米加無數次的從地面看向天空,每次都覺得是那麼遙遠。現在,他好像就在雲裏,對,他真的在雲裏。等他身體徐徐降落的.時候,他看見的是和原來完全不同的景象。”的時候讓我米加捏了一把汗。生怕米加不小心從天空摔下來。這時的他肯定就像一隻不會掌握飛行的幼鳥一樣。面對飛行是那麼的恐懼。可是米加就是與衆不同。他非常聰明他想我既然已經是一隻烏鴉了,一定是可以飛的。他抖動着翅膀,就飛起來了。要是換成我,我一定是不敢自己試着飛的。

我看了這本書的感受是隻要你努力做任何事都會得到很圓滿的結果。

讀後感的作文 篇2

當我熱血澎湃的讀完這本小說時,不知不覺我已經熱淚盈眶,書中那些勇敢、善良、聰明、堅韌的形象一遍又一遍的浮現在我的腦海中:品性純真、善良的安利柯;富有正義感的卡隆;總是得第一的德羅西;獲取了金牌從而改變了自身的命運的波列科西;孝順、勤奮的克萊地;知恩圖報的克羅西;學習刻苦的斯代地。

《愛的教育》的作者亞米契斯是意大利作家,民族復興運動時期的愛國人士,曾參加過意大利解放戰爭,退役後擔任軍事刊物的記者,發表了許多特寫、報道及短篇小說,後彙集成《軍營生活》出版。

這本書是國小生安利柯四年級時的日記,其中記錄了他在學校、家庭、社會生活中所見、所聞的各種各樣的感人小故事。通過這些小故事,作者在最平實、樸素的字裏行間歌頌了人類最偉大的情感-愛。同時,這部小說還反映了當時意大利中下層人民窮苦的生活,醇厚、樸實、友愛的品德,以及他們善良、勇敢、寬大、無私的博愛精神。

那些平凡、真實的`故事,足以讓我們感受到幾乎無從挑剔的各種偉大的愛-親情、友情、師生之情,等等,處處流淌着或溫馨、或濃郁的真情。雖然我沒有擁有過和書中完全一樣的經歷,但想想自身身邊的人,我同樣感受到了類似的感情,這都是我過去從來沒有重視過去的。我還發現,其實愛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懷有一顆善良的愛心,就一定可以感受得到。發現愛、感受愛、付出愛、分享愛,讓我們身邊的每個人都能沐浴在愛的溫暖中,這就是《愛的教育》這本書帶給我的最大啓迪。

讀後感的作文 篇3

管理學的書一般很少有人讀,也許是因爲沒有時間,也許是因爲理論性的東西過於複雜。假期的時候,我閱讀了彼得·聖吉博士的《第五項修煉》,寫下了我的體會。希望我寫的東西能夠讓更多的人關注管理學,更多的人去閱讀管理方面的書。彼得×聖吉所創立的是學習型團隊,他希望建立的組織模式能夠更適合人們的工作。在一個團隊中,很多有共同理想的人組成一個大的學習型羣體,使人們在團體中都能以自己的理想爲目標,不斷的前進。同時在團隊中不斷髮揮自己的潛能,敢於挑戰極限,不斷創新,幫助他人,和其他人一起,共同創造知識的成果。從真正的團隊學習中體會工作生活的意義,實現自我價值。彼得·聖吉博士的《第五項修煉》有五項主要的內容:分別是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理想、團隊學習、全局思考。1.自我超越。自我超越的修煉就是不斷理清並不斷加深個人的真正願望,集中精力,培養耐心,並客觀的觀察現實。能夠運用自我超越的人,可以不斷實現他們心裏的願望,我覺得自我超越就是一種精神力量。當人們希望達到某些願望的時候,首先要有“我想達到”的願望,這種願望越強烈,願望能夠實現的機會就越大。對於能夠自我超越的人,他們對待生命的態度就好像雕刻家一樣,全心投入,不斷的創新和超越,是一種真正的學習。也正是因爲自我超越的願望強烈,才能保證他們的學習動力強勁。2.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於心中,影響我們如何瞭解這個世界,以及如何採取行動的許多假設、成見,或甚至圖象、印象。我們通常不易察覺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對行爲的影響。在團隊中,改善心智模式十分重要,它是保證團隊合作成功的.重要保證。改善心智模式就是要有效的表達自己的想法,開放心靈,接受別人的想法。總之,在團體中,每個人的思想都是不一樣的,一個團隊的成功合作,就需要我們打開自己的心扉的同時,也要接受別人的想法和意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快的打開成功之門。3.建立共同理想。如果團隊擁有共同的理想,那麼,團隊中的每個人都會爲了這個共同的理想而努力。而這種共同的理想就是團隊中的“凝聚力”。這種凝聚力是可以無限放大的,是一個超越個人上升到團隊高度的概念。就好像我們國家的乒乓球事業,由於乒乓球屬於國球,上至老人,下至孩童,都很喜歡這項運動,從中我們就能發現很多優秀的選手。同時,國家也大力支持這項運動,人人都希望把這項運動辦好,這種凝聚力超越了個人的想法,成爲了全民族的共同理想,所以中國的乒乓事業才能屹立於世界的巔峯。4.團隊學習。曾經有過這樣一個試驗:在一個團隊中,大家都認真參與,每個人智商都在一百二十以上,而集體的智商卻只有六十,這是爲什麼呢?團隊學習的修練即在處理這種困境。團隊學習的修練從“深度探討”開始,深度探討是一個團隊的所有成員,在思考了所有問題之後,毫無保留的說出心中的思考而進入真正共同思考的能力。換言之,即在羣體中讓想法自由交流,以發現遠比個人思考更深入的見解。同時,在深入討論當中,每個人都能獲得超過自己思想數倍的思想。思想是可以傳遞的,不同方向的思想能夠使人們變得更加聰明。這就是試驗的真正含義。5.全局思考。羣體與人類其它活動都是一種系統,也都受到細微且息息相關的行動所牽連,彼此相互影響並要經年累月才完全展現出來。我們是羣體中的組成部分,要時時刻刻想着羣體的願望。身在團體中,想要看清所有的事情是很困難的,有的時候需要犧牲自己的利益,來保護羣體的利益。而我們就應該從全局宏觀的角度思考羣體的價值取向,進而調整自己的價值取向,達到個人價值與全局價值的平衡。當然,每個團體都有自己的特點,彼得聖吉×博士的觀點是要我們去發展學習型的團隊合作。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從中學到自己需要的理論,並把這項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真正做到活學活用,學以致用。

讀後感的作文 篇4

我對阿富汗以及周邊連年征戰的國家和他們的歷史毫無興趣,對我而言,那裏的人民是可憐的,那裏的政府是可悲的,所以當《追風箏的人》這個故事一點一點展現在我面前的時候,我並沒準備好接受一個平靜的,也曾春暖花開,羊肉串香飄整條街的畫面,更沒想到那裏的孩子也可以無憂無慮的追逐風箏,《追風箏的人》讀後感1500字。

所以當身爲少爺的阿米爾和他的僕人哈桑情同手足的畫面一出現,所有讀者不禁感嘆,友誼是那麼充滿力量,乾淨而持久的。他們總是並肩而行,每當阿米爾被人欺負的時候,哈桑總是義無反顧的站出來保護,我看見他們之間有一道友誼的光芒在閃耀。

當阿米爾問哈桑爲什麼確定自己一定會知道被切斷繩線的風箏的掉落地的時候,哈桑肯定的對阿米爾說,我就是知道,然後反問,我什麼時候騙過你。阿米爾輕聲說,我怎麼知道有沒有騙過我。哈桑發誓,爲了你,我寧可啃爛泥。阿米爾進一步確定,你真的會爲我啃爛泥?哈桑堅定的說,我肯定,然後又說,但是你又怎麼能忍心讓我啃爛泥。所以讀者心中所向往的也就是我們每個人心中那個潮溼的童年印象,總是和自己最親密的夥伴,席地而坐,互相盟誓,發誓爲對方,甘願上刀山下火海。就如同哈桑洋溢着笑臉對阿米爾說的那樣:爲你,千千萬萬遍。

然而事實上卻是這樣的:他是主人,他是僕人;他是普什圖,他是哈扎拉;他是遜尼派,他是什葉派,從他們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們的命運就被這些他們所不能理解的標籤所分隔開來,儘管他們是親密無間的朋友,儘管他們事實上擁有同一位父親。無論是平凡的阿米爾和哈桑,還是高高在上的查希爾國王或者卡爾扎伊,都不得不接受社會爲他們預定的`座位——阿米爾不再是阿米爾,哈桑也不再是哈桑,他們必須戴上社會分給他們的面具。

我們少年的時候,總是意氣風發,三五結伴,促膝長談。那是在我們其樂融融的環境中構建的虛擬場景,然而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在微弱的友誼遇到挑戰的時刻,只要有一方露出破綻,友誼的橋樑必然坍塌。

於是當阿米爾在看到哈桑被大一些的孩子欺負甚至猥褻的時候,他選擇沉默和逃避;與此同時,哈桑卻爲了阿米爾的風箏堅定不動搖的和對手較量,對手殘忍的揭示阿米爾和哈桑之間的主僕關係,哈桑大聲反駁說兩個人是朋友。躲在角落裏不敢出現的阿米爾聽到這句話不但沒有一點激勵也沒有絲毫感動,他心底裏的怯懦終於將他的靈魂吞噬,於是悲劇發生。

作者對種種苦難和暴行毫不諱言,在寫作中有一種博大寬廣的悲憫之心承載了這片土地和這片土地上人們的所有歡笑和悲傷。沒有因爲對故土的愛而回避了阿富汗社會的種種不公和鄙陋,卻也沒有刻意嘲諷,只是去還原並且理解在這種環境下每個人的選擇,他們的恐懼,他們的快樂。這使得整本小說有了37度2的體溫,甚至能聽到書頁裏的心跳。如同流水,故事徐徐展開。然後奔騰或是嗚咽,越過急灘,衝出峽谷,最後變成寬廣的河流,沉靜而包容。

即使是存在這樣的問題,《追風箏的人》也還是一本出色的小說。主和僕、貴族和賤民、朋友和兄弟,歷史和現實,種種轉變都被刻畫得生動而細膩。放在歷史的宏大背景下,更洞見人生和人性的複雜。

誰敢真的站出來舉起右手發誓,我從來沒有辜負過任何一段純粹的友誼,誰敢真的擡頭挺胸說自己對朋友忠心不二。

我們總是太自信,對友誼誤解,對自己的愛誤解,對不可能的事信以爲真。

讀後感的作文 篇5

《山雞與狐狸》寫的是足智多謀山雞,打敗了詭計多端的狐狸,發人深省。 中國有句俗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烏鴉和狐狸》中的狐狸,騙了愛聽讚語的烏鴉,而《山雞與狐狸》中的狐狸,則騙人不成,倒賠了自家性命。兩者的結局截然相反,但是,兩篇作品同樣寓有深刻的道理,給人們以明晰的啓迪。《烏鴉和狐狸》很有創意,最終山雞以聰明機智打敗了狡猾的`狐狸。 山雞與狐狸斗的第二回合,寫得十分出色。山雞勢單力薄,鬥敗狐狸必須要有準備,沒有充分的思想和物質準備是不行的。掘洞、鋪草、找口袋、搬石頭以至系口袋、吊袋子,具體描寫山雞的準備過程,十分傳神地寫出山雞的胸有成竹。 《山雞與狐狸》的續寫內容與開頭自然銜接,詳細地描寫了山雞和狐狸的經歷和結果,情節發展合情合理。作者通過這樣一個童話故事,告訴人們要像山雞那樣經過思考纔去做每一件事,不要像狐狸頭腦簡單,只重眼前,留下的教訓是十分深刻的。

讀後感的作文 篇6

有一次,爸爸帶我去書店看書,這令我感到很高興。

到了書店,不禁爲之感慨,真的是有好多好多書啊!我東瞅瞅西瞧瞧,終於看上了一本名爲《擁抱幸福的小熊》的書,於是,我便把它拿了下來,可誰知一拿下來便不願再放下了,於是,我請求爸爸把這本書買了下來。回到家後,便如飢似渴的讀了起來。

這本書大致講的是一個名叫小念的女孩在童年時期遭遇了一場重大變故的事,小念從那以後便變得自閉起來,有一次,一個森林醫生送給了小念一隻泰迪熊,並微笑的告訴她說:“擁抱泰迪熊就是在擁抱幸福。”後來,小念歷經艱難收集了許多泰迪熊。

通過這個感人的`故事,我明白了,如果想要擁抱幸福的小熊,那麼,就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給予了小念無微不至的關心和愛護,這讓小念感到萬分親切。

林醫生預言說她會有很多的小熊和很多的幸福,最後盡然全靈驗了。

最後我要說的是:擁抱小熊就是擁抱幸福!

讀後感的作文 篇7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盲人點燈的故事。在漆黑的路上,一個盲人正打着燈籠前行。因爲這盞燈光的照耀,夜行的人們看清了道路和方向。有人好奇地問,既然自己看不到一絲光亮,爲什麼還要打着燈籠呢?這位盲人說道:我在黑夜裏行走,從來沒有被人碰到過。因爲我的燈籠既爲別人照了亮,也讓別人看到了我。盲人點亮的這盞燈,在照亮別人的同時,更照亮了自己。

吳非老師主編的《一盞一盞的燈》一書,收錄了十多個省市各學段教師的六十個故事,從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一線教師的思考與智慧。他們用自己的真情,講述了自己從教過程中印象深刻的一節課、一個案例、一段經歷。閱讀這些故事的過程,彷彿就看到一盞盞的燈在逐次點亮,溫暖着人們的心靈,讓人感受着教育工作的幸福。

一盞燈,溫暖人心。

當我們在黑夜裏前行,如果有一盞燈在前方隱約地點亮,我們就會看到希望;當我們在辛勤的勞作之後返回家中,看到窗口那柔和的燈光,立刻就會品味到幸福的滋味……而教師,就應該成爲學生心中的那盞燈,讓學習的過程更加溫馨,給學生的心靈帶來溫暖。

午休時間,一個電話讓周鍵老師睡意全無。“你是周老師嗎?你的學生王露在我們超市偷東西,被我們抓住了。”趕緊跑過去,看到王露站在保安辦公室的一角,面前放着一個叫不出名字的塑料玩具。看着保安氣憤的樣子,周老師趕緊說:“這玩具多少錢,我來付吧。”兩人一前一後回到了學校,周老師滿肚子的怒氣也慢慢地消失了,該怎麼教育這個孩子呢?周老師一下子還沒有想好,只好盯着王露看。過了幾分鐘,王露憋不住了:“老師,我錯了,我不該偷超市裏的東西。”聽到孩子嘴裏說出“偷”字,周老師心裏一震:“你……你怎麼這麼不小心,把東西帶出超市的時候竟沒有付錢。”王露低着的頭一下子擡了起來,彷彿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以後在這些地方一定要小心謹慎,快上課了,你去吧。”這件事情就這樣過去了,周老師再也沒有提起過。直到畢業典禮之後,王露過來,將一支鋼筆鄭重地送到周老師的辦公室,說了一聲:“老師,謝謝您!”

教師,應該成爲溫暖學生心靈的一盞燈。讓在成長旅途中跋涉的心靈有一個慰藉,讓學生感到疲憊的時候有一個溫暖的依靠。

一盞燈,指引道路。

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人爲了使他人幸福而奉獻出自己的精神力量,並由此享受到高尚的、無私的歡樂——這種榜樣是照耀青年一代生活道路的強大的光源。讓學生在剛剛開始認識生活的時候,就能遇到一位可敬愛的老師,這種學校纔會具有強大的教育力量。”

週五放學的'路上,李剛老師看到一個學生站在路邊在翻自己的口袋,還原地打轉,好像在找什麼。李老師過去詢問才知道,這位同學掉了一元錢,無法乘車回家。李老師給了他一元錢,讓他早點回家,他非常感激地說,老師,我會還你的。一個多星期之後,李老師在校園裏再次看到了這個學生,但他絲毫也沒有還錢的意思。找到一個沒有他人的地方,李老師問他是否忘記了什麼事情,提問了幾次,他才說忘了還老師的一元錢了。李老師對他說,老師知道你不在意這一元錢,老師也不在乎,但自己既然承諾要還,就一定要說話算數……

讀李老師講述的這個故事,我心裏很有感觸。一個老師追着學生去討一元錢,是否顯得太小家子氣?恰恰相反,這正是對孩子愛的表現,是在給孩子指引一條正確的人生道路。我們都在痛斥今天的社會缺乏誠信、很多商家違背諾言等等,爲什麼不在孩子成長的階段就讓他們保有誠信的品格,讓他們能莊重地履行自己的諾言呢。當我們將一盞盞燈點亮,講誠信、守德的光輝播撒在每個孩子的心田的時候,我們還會爲未來的社會擔心嗎?

一盞燈,照亮自己。

吳非先生說:教師比學生善於學習,他纔有資格“教”,因而纔可能是“師”;也只有比學生更清楚學習的作用,他的“教”纔可能是有價值的。

隨着孩子們離開學校,和任課教師漸行漸遠,那些所教過的課程會逐漸被學生所淡忘,但老師們的職業精神,對學科的熱愛和好奇心,在教育領域的進取心和學習態度,不斷反思的專業習慣等等,都會放射着永恆的光芒,照耀着學子們前行的道路。這是因爲,每一盞燈,照亮的首先是自己。教師自身的榜樣力量是無窮的。

曾做過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的陳日亮老師,在學校裏一做就是52年的時光。他以一直不停地學習的姿態和習慣,告訴學生好教師應該是怎樣的。他一直堅持讀書,不僅每天要擠出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讀,週末還是自己雷打不動的讀書日。他還養成了動筆寫作的好習慣,通常會在口袋裏裝着一個本子,隨時摘記點什麼;外出排隊的時候,就拿出來翻看一番;發現了什麼新鮮的詞語,立刻記錄下來。還隨時記錄讀書的心得體會,捕捉住稍縱即逝的靈感。他還注重說話的鍛鍊,讓自己的課堂教學和建言獻策更加準確簡練、從容得體。

一個好教師就是這樣的人,他精通自己所教的科目據以建立的那門科學,熱愛那門科學,並瞭解它的發展情況——最新的發現、正在進行的研究以及最近取得的成果;他永遠不會說:我的知識已經積累夠用一輩子了。他一生都在爲上好一節課而準備着;他如飢似渴地讀書,把讀書作爲精神的第一需要;他對學生懷着真摯誠懇的感情,把自己的心奉獻給他們。

讀後感的作文 篇8

今天,我讀了一篇叫《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課文後,使我感受到了德國人愛花之真切。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德國人愛花的特點。家家戶戶都在養花,他們都把花種到臨街窗外,讓花朵向外開。大約過了四。五年,作者再次來到了德國,發現德國人愛美之心還在。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見過類似的`情景,就像班上創立圖書角,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捐一本書,那你就可一看到幾十本書了。這是一種人人爲我,我爲人人的體現;如果班上每一個同學都輪流打掃課室,我們一進到教室,就是一塵不染的了。這就是一種人人爲我,我爲人人的精神。

讀了這一篇《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課文後,德國人給我留下一個懂爲人着想,無私地付出這種好印象。他們人與人之間懂得互相幫助,互利互惠這種美好的境界。我還懂得了只要心中有他人,有社會道德,用實際行動爲大衆着想,世界就會更美好。只要“我爲人人”盡到了自己的責任和義務,纔可以實現“人人爲我”這個美好的願望。

讀後感的作文 篇9

《愛的教育》,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帶着這個思考,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

《愛的教育》採用記事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建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裏行間洋溢着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們所表現的更多的是閃光的美德,這正是小說極力頌揚的地方.小說記錄了長輩們對孩子的教育和啓示,附在記事後面還以第二人稱寫了他們嘔心瀝血的'教子篇.這本小說在漫長的歲月裏,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長.可以說,這是一本永遠不會過時的書.它用愛塑造人,引導我們永遠保持一顆勇於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愛祖國,愛人們,同情人們的一切不幸與苦難.這本書一出版就受到教育界的重視和歡迎,可以說超過了任何一種《教育學》或《教育概論》.有夏先生的推崇當然是個原因,還有個更重要的原因,當時有許多教師要求衝破封建主義的束縛,而這部小說給他們塑造了一個可以讓他們仿效的模型。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就總被我們忽略.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不說勞苦奔波,單是往書架上新置一本孩子愛看的書,一有咳嗽,藥片就擺放在眼前,臨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們需要張開雙臂才能擁抱的深深的愛.當我們陷入困境,沒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邊,晚上不忘叮囑一句:早點睡.讀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記事,而現在很多學生的記事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

如果說愛是一次旅遊,也許有人會有異議.但愛正是沒有盡頭的,愉快的旅遊.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們爲了某一天刑滿釋放,得到超脫而沉重的活兒;那麼這樣的生活必將使人痛苦厭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遊,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爲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

如果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躍的心靈,那麼,我認爲這就是對於國家的崇高的愛.作爲一個有良知的人,這種愛應牢牢植入我們的心田.當讀到安利柯描繪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爲國炸斷了雙腿,淋彈死守家園的動人場面時,我不禁想到我們祖國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華兒女的血.同樣是爲了自己國家的光明,同樣可以拋棄一切地廝拼,我被這至高無上的愛的境界折服.

轉眼間,我們離開《愛的教育》所記載的那個年代已經很久了,但是"愛"這種教育的方式卻永遠不應該遠離我們,特別是遠離我們這些教育戰線上的工作者.我們要全身心的去愛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關心他們的成長,爲他們的每一點進步而欣慰,用愛的泉水去滋潤孩子們幼小的心靈,讓孩子們沐浴在愛的陽光中,自由,健康的成長!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已經完成了對於愛的思考——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是教育中所不能缺少的。

標籤:讀後感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