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8篇【精品】

讀後感1.98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8篇【精品】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

《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讓我知道了龍應臺那個年代的貧窮,那樣的生活,那樣的環境,那樣的落後,是我無法想象的。而安德烈這一代,及我們只一代,這是另一個世界。這個時代,與時尚接軌:瘋狂地聽音樂,無止地跳舞,拼命地玩耍,這些與龍應臺那一代截然不同。而這樣的差異,會選擇的人總是站在安德烈的那一年代,殊不知,當人們的生活,文化隨着時間逐漸提高時,往往會丟棄一些原始的東西,被金錢所束縛而變得殘忍。而那被丟棄的東西,正是龍應臺那時所普遍擁有的單純與互助。現在的人們,在利益的誘惑下,友誼、親情變得一文不值,而身爲現代人的我們,又是否看清什麼呢?還是在享受着販賣心靈後得到的物質呢?也許,我們能期望某一天在我們享受物質時,回頭想想逝去的心靈。

也許,我和安德烈是同一代,一個新新時代,懂的快樂,玩耍和音樂的時代。在我們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有自己的偉大理想。我們不是隻懂玩的`叛逆少年,我們有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嚮往,所以也請天下的父母能理解我們,別總用“輕狂”指責我們,別總用“清狂”批評我們,別總用“不行”給我們下死刑。在信中龍應臺寫過這樣一句話:走進人生的叢林之後,自由卻往往要看你被迫花多少時間在閃避道上的荊棘。這句話然我感受很深,是呀,人生的荊棘太多,困難太多,每一個困難都需要花上你大多時間去克服去打敗,而在人生的時間中就給自由的,玩耍的卻所剩無幾,畢竟這個社會殘酷。雖然我還是一個國中生,但只屬於國小生的自由,我卻無法在享受,也許這正是龍應臺在信中所說的“寂寞無比”。

信中,安德烈說自己是一個百分百的混蛋,我的想法和龍應臺一樣,我並不認爲他是混蛋。人活在這個世上,總有一些有優點,不能因爲他人在受苦自己在享受而自貶。其中,安德烈與龍應臺都寫了自己對道德的看法,安德烈因爲面對道德而厭惡自己,但我認爲只管這樣厭惡自己是沒有用。當我們意識到自己與他人條件優越時,不該更加努力地生活着,用更好的方法幫助他們嗎?畢竟他們的貧窮鄙視自己造成的,我們不必厭惡自己。同樣,既然意識到這一點了,就應該讓自己節省一點,不浪費東西和金錢,就給需要幫助的人。此外,我們在吃穿住行,也是給自己一個良好的條件去掙金錢和愛心,所以我們需要心存善心並付出行。

在關於人際關係方面的感受,我不會像安德烈一樣去煩惱,而是堅決地支持自己的想法。在權威的世界裏,人際關係彷彿顯得很重要,它可以將你從山峯摔到低谷,也許會讓你一炮而紅,所以,掌握好人際關係很重要。對每一個人都露出微笑,面對那樣的“英語老師”我們大不用消極的方式去反抗,我們可以與那樣的權威坐下來溝通,解決好所在問題,而不是將那無謂的反抗化作讓自己受傷的一把劍。至於那對於我來說還很遙遠的愛情,在龍應臺的話中,我也找到了最好的詮釋:你需要的伴侶,最好是那能夠和你肩並肩立在船頭的,淺酌低唱兩岸風光,同時更能在驚濤駭浪中緊緊握住你的手的人。對於愛情,也許我還想得很簡單,但這句話卻和我想的一樣,愛情不需要海枯石爛,滄海桑田,只需平平淡淡地“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在書中,何必要糾結於“左”“右”之分呢?就如菲利普所說的,極左跟極右,就像站在一個圓圈上,看起來是在兩個相反的方向走,其實最後會碰頭的。在我看來,只要做出的決定對人民對國家有好處,都可採用,不必計較誰好誰壞。有時候,今天的問題用一種方式解決,明天用另一種。也許,支持“左”“右”之分的人都是爲人民好,那不如將左右結合,即可“左”也可“右”,既能解決政治問題,也可擺平爭吵,豈不萬事大吉,皆大歡喜?有時候,不需要問到底,探個透,適中也是一種解決方法。對於那些有爭議的問題,若你看後解決不了什麼,那你不如當做看了一本故事書,不用無風起浪的分出勝負。要知道,有些問題就是這樣。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2

“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因爲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彷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進這個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有關係,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人。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MM

“你爲什麼不試試看進入我的現代、我的網絡、我的世界呢?你爲什麼不花點時間,好好思考‘打扮’這件事,買點貴的、好的衣服來穿?你爲什麼不偶爾去個你從來不會去的酒吧,去聽聽你從來沒聽過的音樂?難道你已經老到不能再接受新的東西?還是說,你已經定型,而更糟的是,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已經定型得不能動彈?”──安德烈

首先,通過這本書,我感受到了東西方的文化差異。書中我總能讀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似乎從出生開始,我們的人生就已經被計劃好了,我們需要好好學習,需要考上一所好大學,於是,老師、學校、家長、社會……身邊的所有的環境都充斥着這種思想。這種思想就像空氣一樣時時刻刻圍繞在我們的周圍,伴隨着我們的成長。但是,相比於安德烈,我們失去的真的很多。安德烈將“性、藥、搖滾樂”看做一種隱喻,暗指生命中的種種樂趣。我想安德烈是自由的,他每天都能感受到這種自由樂趣,並且無憂無慮地去享受。生在中國,飽嘗着東方文化,我們確實不能像西方孩子,像安德烈一樣的生活,有他那樣的經歷。但是我卻想說的是,人生苦短,活的灑脫奔放而不留遺憾,纔不枉來人間走這一遭。這也是我從這本書中讀到的。

其次,更多的是我在這本書中感受到了兩代人之間的隔閡和鴻溝,也感受到了父母瞭解和認識自己成人子女的渴望,更感受到了父母對於子女不離不棄的、貫穿始終的愛。其實在我們身邊,包括我在內,有多少人和自己的'父母交流甚少,缺乏適當的形式和機會,以至於兩代之間形成了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我們會發現,雖然自己以成家,卻發現自己越長大越孤單,漸漸的不願意和父母分享更多的東西,反而身邊的朋友或許比父母更加的瞭解自己。我們不斷的接觸更新的事物,漸漸的從父母的世界中遠去,偶爾的電話也是例行公事一般的枯燥無味。“最近好嗎?”“還好啦。”“錢還夠用嗎?”“夠。”僅此而已。我們都感覺到了這種變化,但是卻沒有人願意或者留心是不是應該改變一些。我想,我們的父母養我們長大成人,絕對不想看到的是這樣的一種結局。

讀這本《親愛的安德烈》後讓我深思,而且指導我如何面對每天在學校遇到的12歲左右的學生。每個學生就是一本書,是作爲老師一日就得不斷翻閱的書,而且是永遠不會重複的書。這些書讀得好不好,就看做老師的愛心、智慧及藝術了。好的老師應該是一名好的讀者,龍應臺告訴我們,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你得從頭學起。你得放空自己。那麼對我們來說,認識一羣性格各異的12歲的人,我們該怎麼辦呢?在我看來,我們首先得蹲下來,而且得將自己杯子中的水倒掉,只有倒空我們自己,纔能有空間去傾聽他們的想法。現代傳媒迅猛發展,而世界發展日趨多元,很多事物並非只有一個答案。所以不要帶着標準答案與學生討論,因爲人人都不喜歡被說服。而且我們要善於抓住機會進行有效溝通。在溝通時,我們應該把80%的時間用於傾聽他們的訴說,同時注意不要以權威自居對他們發號施令。我想,只要我們努力去改變,我們和父母、父子、師生之間也會建立起一座通往對方世界的橋樑。雨後的彩虹,就會在橋樑的上空,綻放!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3

《親愛的安德烈》是龍應臺與她18歲的兒子之間的36封書信的集子,內容涉及人生觀、

價值觀、世界觀甚至性和戀愛。

我按照自己的理解,把這本書劃分成認同和歸屬、清狂等幾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認同和歸屬。這是兩個怎樣的詞彙呢?在閱讀這篇文章之前我對於認同的定義僅僅侷限於一個人或一件事物的看法,或者說是一種感覺。但在閱讀這本書之後,我發現,自己的看法竟是如此的幼稚可笑!我生活在杭州,這個美麗的城市。在這個城市中很少發生自然災害。但也許就是因爲這個城市實在是太過安逸,以至於當我聽說唐山大地震,5.12大地震等等災害發生的時候,我是如此的'麻木。我的反應讓我感到極度的羞愧!每次在電視上看到某個地方又發生了災害,我都會有這樣的疑問:爲什麼每次災害發生之後都會有那麼多感人的故事?爲什麼只有在受災之後纔開始進行防範?爲什麼人性道德這種本就該存在的東西現在竟變成了奢侈品?在這裏,人們生活都極其的安逸,這直接導致了現在的我們不知道如何在社會中生存,甚至不會燒飯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在我們的心中根本沒有對自己明確的定義!我能幹什麼?我會幹什麼?這兩個問題誰能準確而又自信的回答呢!

龍應臺在這本書中不僅講述瞭如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還講述了這

個社會的生存法則以及處世態度。

“清狂”與“輕狂”,這是兩個讀音完全相同的詞彙,但所包含的意思卻完全不同!“輕狂”的意思是輕佻,自傲;“清狂”的意思卻是放蕩不羈。一個貶義一個褒義。“清狂”在古人的詩詞中早有明確的定義。在杜甫的《杜遊》中曾有這樣一句話:“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清狂的人不會被家庭羈絆;不會爲責任束縛;更不會爲自己的野心左右……“清狂”與“自由”。自由是我們90後一直在追求的!我們一直都希望不會被家長管束,不會被老師管束,希望能夠自己決定要做什麼和不要做什麼。每當我們的家長要管束我們的時候,我們常常會這樣對父母說:“老媽,我已經不是小孩子了,我自己知道該怎麼做的!幹嘛總是想管着我?給我點自由的空間好不好!”但是,我們從未想過,現在的我們還太年輕,我們各種觀念尚未成熟。我們這種希望是不被允許的!在我們長輩的心中,現在的放任自由就意味着在將來的社會競爭中放棄角逐!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中,我們如若放棄角逐就會被社會淘汰,淘汰就意味着被社會拋棄甚至是死亡!所以,體諒一下父母,體諒一下自己的將來吧。不要再叛逆了,這樣做沒有多大的意義,只是在浪費時間而已。

道德,這是一個引人深思的詞彙。正如我在前文所提到的,在古時候被定義爲道德底線的東西在現在已然被拋棄了。我們不會因爲有人正在捱餓就將自己餐盤中的東西吃得一乾二淨,也不會因爲有地方發生旱災就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停水一兩個小時就令我們抱怨個不停。當然了,這些並不是意味着我們沒有道德,只是因爲時代的變化改變了我們的道德底線。古時候的道德是如此重要,我們耳熟能詳的道德故事非常多。從前,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是爲人之本。百事孝爲先,在古代,不孝是會被殺頭的。不孝,不遵從父母之命即爲不孝。而現在已經頻繁發生。與父母頂嘴,欺騙長輩更是變成了家常便飯!但社會已然如此,我們能改變什麼,我們也不需要改變什麼。

《親愛得安德烈》,一本好書,在這本書中有一句話尤其令我印象深刻:“我們自己心裏得痛苦不會因爲這個世界有更大或者更“值得”得痛苦而變得微不足道,對我們自己來說,每一次痛苦都是絕對的,真實的,很重要,但也很痛!每一次的受傷都是人生的必修課!”

一本書,幾行字,只是對生命的感悟。因爲我閱讀,我成長。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4

這是一本龍應臺與安德烈的母子書信集,安德烈十四歲的時候,龍應臺離開歐洲,前往臺北任職。等她卸任回到兒子身邊時,安德烈已是一個十八歲的小夥子,坐在桌子另一邊,有一點“冷”地看着媽媽,母子之間有了一座無形的牆。他們互相“愛”着對方,卻由於彼此之間的差異無法“喜歡”對方----這種差異是年齡上的、地域上的,也是文化上的。於是,母子倆用了三年時間互通書信,由此進入對方的生活、世界和心靈。龍應臺“認識了人生裏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該書所包含到的內容可謂包羅萬象,大到嚴肅的人生觀、價值觀,小到微不足道的生活細節,裏面涉及到政治內容和文化內容也讓人收穫頗多。但我更感動於的是這對母子之間爲拉近彼此關係、消除隔閡而做出的探索和努力,以及在此過程中體現出來的理解和包容。應該說,父母對女子的愛是毋庸置疑的,可是這種愛所帶來的結果卻是大相徑庭的。所以說,愛,並學會如何去愛,這大概就是每一位父母需要學習的課程吧。

西方有句諺語:地獄之路有時是好的意圖鋪起來的。爲什麼良好的意圖有時會帶來令人失望的結果呢?可能有人會歸之於“社會”、“政策”、“時代”甚至“孩子本人”等因素上,可我覺得,最主要是你沒有找到愛的方法。孩子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愛,父母又該如何去愛,這本書給了我們很好的答案。

首先,我們要承認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安德烈對母親說:“我不是你可愛的安安了,我是我。”我相當欣賞這句話。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不附屬於任何人。可現實是怎樣的.呢?書中的一個例子很有意思:龍應臺的小兒子菲力普說:“媽媽,你的華人朋友要問我什麼問題時,我就站在那裏,可是他們的眼睛是看着你的,並向你提問。”比如:他幾歲?他會說中文嗎?他讀幾年級?龍應臺大受震撼,從此以後,即使站在朋友身邊的孩子只有醬油瓶子那麼高,她也會彎下腰去和他說話。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爲孩子代言的程度可能遠不止如此,孩子的愛好、學習甚至工作、情感我們是不是也幫他做出了決定,並自認爲是爲孩子好?當孩子反抗時我們是不是大發雷霆呵斥他的不聽話不懂事?孩子也許需要引導,但決不是粗暴的干涉。

其次,我們要給孩子足夠的信任和肯定。人是很容易受到暗示的,如果一個人總被別人暗示爲品行端正,善良友愛,他就會在這種氛圍裏漸漸生髮出自我肯定意識,他的品行就會向健康的方向發展;如果一個人總被暗示爲有某個問題,他就會在這方面不斷地自我否定,向壞的方向滑去。有這麼一個寓言故事:蘇東坡在跟佛印交談時,問大師,你看我坐姿如何?佛印說我看你的坐姿像佛祖。蘇東坡則故意說大師的坐姿像牛糞。佛印聽了只微微一笑。蘇小妺聽聞後說,哥哥你輸得太慘了,佛印大師心中有如來,所以看你像佛祖,你心中只是一團牛糞,所以看別人也是一團牛糞。由此可見,家長用健康的心態對待孩子,才能讓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長。

再則,我們要有包容心和理解力。安德烈在書中寫到:“母親的穿衣哲學和父親的宗教美學都不是我的調調,但我還可以欣賞。我願意去博物館看雕刻展,也不討厭六十年代的老歌。那麼你爲什麼不試試進入我的現代、我的網絡、我的世界呢?”是啊,我們爲什麼不能讓自己也成爲孩子,去試着理解孩子的樂趣、感受孩子的憂愁、包容孩子的宣泄呢?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當家長真正理解孩子時,孩子一定更能體會家長的用心和關愛。

孩子是一塊玉,希望每一位家長都能找到合適的方式,用愛將其雕成一件精美的作品。最後,我想送給大家一首陶行知先生的詩:人人都說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以爲小孩小,你比小孩還要小。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5

我是一名“新”班主任,同時也是一個“新”媽媽,新是因爲每一天都是新的,學生較與昨天是有變化的,孩子較與昨日也是不同的。我需要“崗前培訓”,需要“持證上崗”。我知道教育不能重來,不能錯過,所以我看了很多育兒以及班主任隨筆的書籍。可是書上的種種成功案例,都無法預定一個大人眼中“合心意”的孩子。生不易育更難,我在譴責不負責的家長的同時,發現了更多負責家長的慘烈與傷心,我在規避自己孩子的問題的同時也關注自己班級的38個孩子,以前總是在看以教育家的角度來寫的指導書,感覺自己力量滿滿,可是工作中卻受到無數的阻力。

這本《親愛的安德烈》,是我偶然間伴隨着《孩子你慢慢來》那本書同時買進的,給了我好多意外的收穫,更多的從孩子的角度,更準確的說是從這個16歲的人的角度來了解我的學生。《親愛的安德烈》是由著名作家龍應臺和她的兒子合著的一本書,書中摘錄了一位母親與她的兒子透過信件來互相瞭解,大意是:在安德烈十四歲時,龍應臺離開歐洲,前往臺北任職,於是,這對母子暫時的分開了,等到卸任再回兒子身邊,安德烈已經是一個小夥子了,龍應臺發現,四年間,兒子長大了,母子間卻多了一堵無形的牆,如往往在同一個問題的看法上,雙方多次出現分歧,龍應臺感到兒子變了,他們是不一樣的兩代人,也是兩國人,中間橫着東西文化。於是,母子倆用了三年的時刻,以書信的方式,進入了對方的世界、心靈,龍應臺“第一次瞭解了自己十八歲的兒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書中安德烈向母親這樣寫道:“媽媽,你跟我說話的語氣和方式,還是把我當十四歲的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明白我是個二十一歲的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捨”,書中不乏這樣的.片段,語言犀利,點名了安德烈不期望媽媽還像對待孩子一樣對待他,期望自己能獨立,能長大。這正是我需要的書,正是我需要知道的學生需要的“媽媽、老師”的樣子。

之前在我的身邊,就有這樣一個的例子。我們班有一個女生,平時在學校裏學習成績很優異,是我們班的班長,是一個有個性,有創意的女生。在我們班,她很受同學們的歡迎,活潑又開朗,但是,家長的反饋卻是回到家中她就像變了個人似的,沉默不語,每天回到家就埋頭玩手機,把自己悶在房間裏,不喜愛和家人交流,把心靈的窗子也關得緊緊地,似乎不想讓一絲陽光照射進來。在家中不喜愛和父母傾談,她總是說與父母沒有話題可聊,但是和同學在一齊時,她就有說不完的話題:學校發生的趣事、她的好朋友的狀況、她在學校的表現等等。我很好奇我和家長有這樣完全不一致的認識,我們那是都不知道問題之所在,更不知道是好是壞,我們無能爲力,有些孩子,喜愛傾訴,總覺得快樂的事情就應與每個人分享,因此,很喜愛和爸爸媽媽聊天,父母知道了孩子的狀況,也會很快樂,這就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其實很關心自己,她們在傾聽自己的話,而不是指責和過度保護,而xx不喜愛與父母交談,覺得自己與父母之間有代溝,無法溝通。

正因此刻的青少年都比較新潮,對網絡的詞彙比較熟悉,對網絡的詞彙比較熟悉,而有些父母並不瞭解自己的兒女到底喜愛什麼,對什麼感興趣,兒女又總是說些網絡潮語,就導致家長和兒女只見沒有共同語言,××的內心也就更加封閉了。

這本書,我還沒有看完,但是看到兩個作者從不同的兩個世界開始出發,以彼此爲終點的每一次書信,一個小事情的溝通,都深深的感動我,我好像學到了最棒的方法,找到了對我、對我孩子、對我學生最棒的鑰匙,就是及時的溝通和博大的包容,還有尊重,來化解這時空和世界的不同。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6

花了三天晚上,我陸陸續續地看完了《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我不敢看快了,即使這本書對只是龍應臺和她的兒子安德烈之間來往信函的收錄。這本書裏的信件所談內容設計了很多方面,如衰老,死亡,流行藝術,價值取向等等,有許多是我現在這個年紀所不能瞭解和體會的,但也有我所能領會的——他們都在竭盡全力地去了解彼此,撇開那些深奧的東西,還有母子間的愛與坦誠。

從開頭的兩篇文章,《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連接的“份”》都可以看出,無論是四五十歲的龍應臺,還是她那二十多歲的兒子安德烈,他們都在感嘆時光飛逝,並表示了他們都想重新認識對方。安德烈,MM,每一封信的來往都是兩個世界的交匯。相差三十多歲的兩個人,都在努力地融入對方,那我是不是也可以試着再去重新認識一遍我的父母呢?

龍應臺試着忘記那個原來的安德烈——“那個讓我擁抱,讓我親吻,讓我牽手,讓我牽腸掛肚,頭髮有點汗味的小男孩”,而是直面十八歲的安德烈——“臉上早沒有了可愛的“嬰兒肥”,線條棱角分明,眼神寧靜深沉”。而我,想試着用一個正在走向成熟的孩子的目光,來重新審視我的父母。

那麼爸爸就不是所謂的“嚴父”。他很少沉下臉來,他也會哈哈大笑,如果他一直都是沉着臉,那隻能說他可能是網上所說的“面癱”。爸爸其實很喜歡在網上看職業遊戲選手的比賽,但我總是看不懂那些花花綠綠的遊戲界面,也看不懂那些長得奇形怪狀的東西跑來跑去有什麼戰術可言,但爸爸總是看得不亦樂乎;爸爸也在網上看時事和新聞,但除了什麼怪事奇事,我對那些密密麻麻的字很少感興趣。當然,我和爸爸也有談論的東西——我們可以在飯桌上,由一碗竹筍雞聯想到《紅樓夢》,爸爸就會開始講述“紅學”是什麼東西;也可以在看電視時就開始你一句我一句地背白居易的《長恨歌》和《琵琶行》。我其實不喜歡作文書裏的“慈父”,“嚴父”,那些都太虛幻了。我更希望看到一個真實的人,生氣了就吵,滿意了就誇,會笑會哭,就如安德烈和龍應臺一般,每一句都發自肺腑,每一句都掏心挖肺的真實,不對就是不對,厭惡就是厭惡。

如果真實,那麼媽媽也就不是會半夜起來特意到你房間給你蓋被子的母親,她會在我生病不舒服時關心我,但不會跑來蓋被子,除非我發燒。我的父母一律認爲我已經不小了,要學會自己照顧自己。而且媽媽很新潮,微博,微信,YY(標誌爲一隻可愛小浣熊的語音軟件),眼下最流行的遊戲。全都可以在她的手機上找到。爸爸一直說我和我媽是十足的“手機控”,那麼我和我媽媽的聊天內容自然要豐富一些。媽媽在微博上看到有趣的事會第一時間告訴我,然後兩人一起捧腹大笑;我們倆也會在一天晚上走在街上,兩旁的行道樹投下朦朧的.剪影,路燈灑下一團昏黃的光,邊談着今晚某某頻道的歌會,一邊慢慢走回家;也會在逛書店時,看見《飄》媽媽就想起斯佳麗,再想起費雯麗主演的《亂世佳人》和她看過的爲數不多的名著之一《基督山伯爵》。總之看我和我媽的相處方式,就像看一對姐妹,聊遊戲,聊好歌,聊小說,有時也會聊聊學習。我總覺得,和父母相處,做到父(母)慈子孝並不是最高境界,正如與老師是亦師亦友,和父母也應該如朋友一般,可以嚴肅地探討學習,也可以侃得天南地北,幾乎是無話不談,也就如安德烈和龍應臺。

時間白駒過隙,“安安”不見了,我也在長大。以後我和父母會怎樣?二十歲時,三十歲時,四十歲時。沒人知道,或許那是已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抑或一切如常。但至少《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告訴了我,每隔一段時間,去重新認識一次自己的父母,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我們都在成長,每一次認識都是在拉近我和父母的距離。摒棄如提線木偶一般僵硬的“嚴父慈母”,直面最真實的父母,這樣,我纔可能真真正正體會到龍應臺和安德烈在寫信時的那份感受——很高興認識你。

從小時候到現在,每一次重新認識對方,都有一種快樂,都是一種蛻變。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7

兒子成長了,本來就和母親漸行漸遠,他有他的思考,有他對這個世界的抱負,有他的朋友圈——那是任何父母都無法跨越進去的圈子。於是,和家人之間的感情也就漸漸平淡。龍應臺慌了,她不曉得該如何掌握住她與兒子之間的聯繫。於是,她邀兒子安德烈以通信方式與她合寫一個專欄,一方面她可以透過書信來了解兒子的想法、內心到底在做什麼打算,以及爲人母親最渴求知道的——過的好還是不好?這36封信就是如此產生出來的。

從他們的對話裏,我看到的龍應臺,是一個愛兒子的普通母親,她在認真地瞭解、認識兒子,同時也在努力解釋自己,三年的對話是成功的,母子收穫了巨大的幸福。在我看來,龍應臺對“中國”和“中國文化”非常熱愛,反獨裁、反強權,追求民主、關心民生,厭惡作秀的政治人物,呼喚公平正義。在給兒子的信裏,她對“貧乏”、“愚昧”的漁村娓娓道來(“漁村確實沒有給我知識,但是給了我一種能力,悲憫的能力,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後面對權力的傲慢、慾望的僞裝和種.種時代的虛假時,雖然艱難卻仍舊得以穿透,看見文明的核心關懷所在”),她對故土臺灣愛的深沉。在一些話題的討論中,她多次提到大陸見聞,關於將來,說在西安的一家回民飯館裏,16歲的從甘肅山溝小村裏出來的女孩,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一個月賺兩百多塊,寄回去養她父母,安德烈說不知道將來要做什麼,龍應臺就問:“安德烈,那16歲的女孩,知道些什麼,不知道些什麼,你能想象嗎?”回想自己,龍應臺說:“18歲的`我,不知道高速公路,不知道下水道,沒進過音樂廳和美術館,不知道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龍應臺對安德烈說:“我對於享受和物質,帶有幾分懷疑的距離”,爬黃山的時候,她看到挑90斤重的少年挑夫,一邊水泥、一邊食品,早晨4點出門,黃昏爬到山頂,回到家深夜,肩膀被扁擔壓出兩道深溝,一天掙30塊錢。她說:“安德烈,30塊錢不到3歐元,不夠你買3球冰淇淋,山頂咖啡一杯20元,我不太敢喝,但是不喝,那個大眼的少年是不是更困難呢?”她講黃山少年,我很激動,不知道安德烈是否也動容了。

從安德烈的信件中,我看到的更多是中西之間的差異,教育、意識,很多方面。比如,他們長於理性思考,而我們重情感抒發,他們會積極參與、干預現實,而我們更多是旁觀。18歲的安德烈和他朋友討論的內容在我們看來是不用討論的,沒什麼好討論或者討論不出什麼,我們受到的教育是接受,而不是思考,我們不會思考,也不會想去思考。我們依賴長輩、領導,我們相信,我們從衆、附庸。就香港選舉時間表出臺問題,安德烈置疑香港人數的少,在他看來,爭取小小的本該的權利,爲什麼不發出聲音呢?龍應臺是呼喚民主的,她在之列。當然,一些問題上,安德烈跟我們一樣顧慮、煩惱。“媽,你要清楚接受一個事實,你有一個極其平庸的兒子。我幾乎確定不太可能有你們的成就,你會失望嗎?”龍應臺說:“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爲要你和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爲,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我完全贊成龍應臺,但事實上只有少數的人不是被迫謀生。以龍應臺的這一段文字來看,我認爲,她衷心的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快樂的。所有的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快樂的,這是毋庸置疑的。但爲什麼世上還是有這麼多的父母把自己的期望壓在孩子的身上呢?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頂尖中的精英,不斷的期許孩子的成就能超越自己,這或許就是變相的施壓吧。但……就放任着他一事無成、遊手好閒?不!所有的母親都會擔心,會緊張。如何拿捏其中的尺寸,正是母親的爲難之處。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8

龍先生的《孩子你慢慢來》中的安安才幾歲,一個剛開始做母親的媽媽充滿欣喜和好奇的看着兒子的成長,歲月悠悠,可愛的安安已長成親愛的安德烈,在《親愛的安德烈》中,母子的書信交流,龍應臺對正處於叛逆的青春期孩子的教育給我深刻的啓示。

讀了龍應臺的《親愛的安德烈》,我有一種找到了知音的感覺,更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的描寫,那些在我獨到的見解令我耳目一新,書中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此書中作者討論的話題包羅萬象,例如對感情世界的迷惑、自我價值的追結、對全球化的看法及討論,也有讀者的迴應引申出人省思的議論。不僅動人,而且滌盪人的胸懷啊!

現實生活中,孩子的教育問題令多少人有一種難以名狀的壓抑?身爲教師的我也不知道如何去觸動孩子的心靈,《親愛的安德烈》中母子之間的睿智對話,觸及了我的神經。

從這本書中,我看到了對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多麼的'重要: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非常精闢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老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擇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裏,孩子只能算一個成人們隨身攜帶的物件?中國人之所以不肯尊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爲“您”,僅僅是爲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誇讚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說:“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誇誰呢?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差異。

其中最令我感動的篇章是《給河馬刷牙》,內容是作者安德烈對他的母親說:“我覺得我將來的事業一定比不上你和爸爸……,要接受一個事實,那就是,你有一個極其平庸的兒子。”而龍應臺回答:“對我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我要你用功讀書,不因爲我要你跟別人比,而是因爲我希望你將來能擁有有選擇的權利……”“平庸”是跟別人比,“心靈的安適”是跟自己比。我們最終極的負責對象,千山萬水走到最後,還是“自己”二字。讀完這一段,龍應臺對要求兒子讀書的精闢詮釋,帶出另一種想法,“用功讀書”其實是讓自己有更好、更多的選擇權。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而不是爲了謀生,這纔會在心中產生成就感,而成就感會給我們快樂。爲了傳遞這一信息,我也特意讓女兒也讀一讀這本書,特別是對於龍應臺關於“讀書”的精闢見解,我們母子之間還進行了一次討論:想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就必須具備一定的競爭能力,就必須努力學好本領。爲了將來的快樂,今天必須用功讀書。看來“用功讀書”並不是我們中國孩子的“專利”,我們崇羨的西方人要用功讀書。

不是每個母親都能象龍應臺這樣成功、這樣睿智地與孩子交流的。如果你仔細地讀這本書,會發現在太多的時候,那位認真的母親,正在努力與孩子建立一種相互信任。在《親愛的安德烈》中,龍應臺不再有《孩子你慢慢來》中滿溢的幸福和滿足,更多的是在面對一個叛逆的青春期孩子時,用盡可能不傷及他感情的措辭去限制他的錯誤舉止,用盡可能讓他感覺到信任的委婉語言給他的生活和學習帶去幫助和指導……所以,在我看來,龍應臺的成功,就在她用一顆充滿母愛的赤誠之心,坦誠地面對已經成年的孩子漸行漸遠的那份不安,走進孩子的生活、心靈和世界,爲孩子的成長減少一分迷茫。

《親愛的安德烈》一書所包含到的內容可謂包羅萬象,大到嚴肅的人生觀、價值觀,小到微不足道的生活細節,在三十多封書信中,說實話,裏面涉及到政治內容和文化內容讓我收穫頗多。但更讓我感動的龍雲臺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