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彙編15篇

讀後感7.06K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彙編15篇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

二十一歲,讀完《親愛的安德烈》後我才意識到,今年我也是二十一歲。

大學生活已然兩年,每天思慮的不再是中午吃什麼晚上吃什麼,雖然大部分時間還是花在了發呆、電影和看書上,但看着周圍的同學開始埋首於實習和考研的事情,寫大把的簡歷參加大把的面試,心裏不免也有一點忐忑慌張。有時會整夜整夜的睜着眼睛,憂慮前方的路看不清方向。特別是當朋友問起以後的路怎麼走,是工作還是考研時,我發現我還沒有想的那麼遠,於是也就閃爍其詞搪塞了過去。

二十一歲,是該看清未來方向的時候了吧。也確實已經過了塞上耳機就能逃避一切的年齡,不可以再任性耍賴,不可以再自以爲是,不可以再覺得自己獨一無二不可代替。連承認自己的侷限和渺小,接受“我很平庸”這個事實也變得理所當然。誠然,天才常有,而偏偏我們不是,可是即使再不情願,也要承認人是生而不平等的,天才只是少數人頭上纔有的光環。如若與其對比,只能讓平庸的我們自慚形穢而毫無意義。但即便不求名垂千古流芳百世,也不甘心泯然衆人。MM對安德烈說:“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爲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爲,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我很贊同這個觀點,卻也讓我想起電影《後悔無期》中的一句的話:在大城市,有關係有勢力,就會比別人更公平。現實就是這麼殘酷的吧~

站在學校和社會十字路口上的二十一歲,免不了迷惘,前方亦是迷霧,只有靠自己的雙腳才能踩出自己的天地。關於學業、感情、工作,現實中殘酷的一切,該來的總會來的,與其到時候不知所措睜着惶恐的眼尖叫不出聲,不如直面到底。朋友今天說,美好永遠是建立在現實的殘酷之上的。我不贊同,卻從千萬個例子中舉不出一兩個來反對。

安德烈問MM,當我們開始談事業、結婚、家庭時,怎麼有人已經身在其中了?二十一歲,無論從身體上還是心靈上來說,都是徹徹底底的成年人。朋友說,“成年人”這三個字的意義對他來講就是能光明正大地看毛片,玩笑之外,我看到的是更爲成熟的、能承受壓力的獨立自主的態度。孩子會說大人總是忙忙碌碌的活着,幹自己不喜歡卻又不得不做的事情,然後埋怨每天按部就班的工作。我很心痛,人生不該是自己給自己畫的一個“不得不做”的圈,然後乖乖的呆在裏邊對生活的妥協。其實沒有什麼是不得不做的,在被逼着做這樣的妥協之前,我們應該爲擁有“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的權利而努力。

最後,關於人生,MM的比喻很精彩,分享下:

“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伴而行,歡樂地前推後擠、相濡以沫;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情形就變了,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擠擠同唱同樂的羣體情感,那無憂無慮無猜忌的同儕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離開這段純潔而明亮的階段,路其實可能愈走愈孤獨。你將家庭羈絆,被責任捆綁,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複雜和矛盾壓抑,你從叢林深處走去,愈走愈深,不復再有陽光似的夥伴。到了熟透的年齡,即使在羣衆的懷抱中,你都可能覺得寂寞無比。”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2

時間總是在不經意間悄悄流逝,年復一年中,兒子己是一個十三歲的少年,平日裏倒不覺得,偶爾在他熟睡時,看見牀上躺着的宛如成人的身體,心裏不禁一驚,噢,兒子長大了!就這麼長大了!聲音變了,長青春痘了,毛茸茸的鬍鬚己清晰可見,腳上得穿四十二碼的鞋子了……莫說心理,單是外形上的變化己是足夠大了,這一切變化似乎太快了,我極不適應,這正如龍應臺見到十八歲的安德烈的感覺一樣,是啊,那可愛的,讓我擁抱讓我親吻,整天黏着我叫”媽媽”的小男孩哪裏去了?

一邊讀《親愛的安德烈》,我一邊想我的兒子,我和他現在的溝通方式、相處方式有沒有問題?他會不會把心理話都說給我聽?我的`反覆叮囑他會不會厭煩?他的心裏在想些什麼?他在學校發生的事會不會願意和我分享?我在他心裏是個怎樣的人?龍應臺和安德烈母子以書信的形式談藝術,談文化,談生活,談國家,談政治,談道德,談煩惱,甚至談愛情,他們通過溝通這種方式,重新認識彼此,更加理解和深愛對方,這也正是我向往的母子相處模式。

很早以前在微信朋友圈就看過龍應臺說給孩子的話:”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爲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爲,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我把這些話也說給兒子聽,希望他能明白,現在的用功讀書,是爲了將來能夠主宰自己的生活,選擇自己心中有意義的工作,從而獲得成就感和尊嚴,樂在其中。

雖然當父母沒有“上崗證”,但是現在想和一個青春期的孩子有效的溝通,我還真要學習當父母。龍應臺說,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着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關於這種感受,我有深刻的體會。兒子現在上七年級啦,每天自己騎着自行車去學校,看着他的背影,真是既欣喜又悲傷。欣喜他能很快適應國中學校的生活,又悲傷於它不像小時候那樣需要我了。真希望兒子能好好學習,長大做有用的人才。

其實,當父母的責任非常大,既要讓孩子吃好穿暖學習好,更要身體好,心理健康,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還有,更重要的是擁有抗挫折能力。現在的孩子大多是被寵大的,聽得了讚揚,受不得批評和挫折。時不時就能聽到某個孩子被老師當衆批評跳樓了,某個孩子父母不讓玩手機遊戲自殺了。這是多麼不健康的人格啊!人生的道路上,挫折和失敗是少不了的,沒有健康的心智,強大的心理素質,在這個社會上,是沒有辦法立足的,更別說享受生活了。

和兒子一起看《親愛的安德烈》,我們討論對文中某些事情的觀點,又討論我們生活中的一些現象,交換看法,這是一個好的開始。我和兒子之間的話題多了,我試着尊重並重視他的看法,他也認真聽我的意見和觀點。相信“溝通”能使我們母子的關係良性發展,讓我們享受親情,樂在其中!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3

《親愛的安德烈》,兩代人身處不同國度地域之間的對話,媽媽雖然無法填補四年的空白,她選擇的是這樣的方式去主動了解兒子的十八歲,去參與兒子的成長,一封封信推倒了她和兒子之間那座無形的牆,兒子也通過書信第一次去認識了自己的母親。信是他們交流的橋樑,很真切,很生活,三年的通信時間,讓他們彼此進入了對方的生活、世界和心靈。

並不是每一位父母都會像書中的MM.一樣缺失孩子成長中的四年,但爲什麼很多父母也漸漸對自己的孩子產生了距離感呢?比如你,比如我,會不會有相同的感受。什麼時候我們開始陷入一種矛盾“孩子渴望父母的理解,父母希望孩子的體諒”?

自打記事起,我的父母就跟我們講他們以前的生活,怎麼怎麼樣艱苦,那時候的他們是多麼努力地才熬出了頭,纔有了現在的生活。我不是沒有感觸,只是我不瞭解那個時代,那段屬於父輩的歲月。初讀此書,我感受很深,文中的MM.也像我的父母一樣給安德烈講她的十八歲,她曾經的那些過去。想必我們這一代人永遠也無法領會到那個時期的父母的艱辛。但每一代人都有他自己的路要走,我們也有我們要面對的世界,我們也知道要知足,我們也不想自己依賴着誰來過一輩子,來自外界現實的壓力也是上一代人難以想象的。

我們這一代人有與安德烈相同的思想和太多太多的共鳴,我也曾向安德烈那樣掙扎着尋找什麼是我真正愛做的事情;我也曾戲謔地要求別人不要浪費糧食,只因非洲很多孩子不想我們那麼幸運,他們死於飢餓,死於營養不良;我也曾質問過自己,該不該給街邊的乞丐一些錢,爲什麼我也會陷於這種給與不給的猶豫中…..我們90後在拋開一些輕狂頹廢的外殼後,你們是不是也應該發現我們的閃光點?在面對現實給予我們的重重壓力時,我們希望聽到的還是那句像文中的MM.那樣一句話,“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是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是不是父母的疏於表達,還是表達了我們卻未能察覺呢?

其實父母表達過,我們只是不能接受他們表達的方式,是否你經常聽到“撐不住了,想家了,就回來,爸媽給你做好吃的”,他們不會問你“工資多少”,只會喋喋不休地問“辛不辛苦,有沒有好好吃飯”。他們就像MM.一樣關心僅僅是我們,而不是我們的工作,我們的成就。永遠不要埋怨你們爲父母失去了自己,因爲父母早在有了你們後,便失去了他們自己。我這樣想過,是不是我的父母也像MM.一樣曾經或者一直那麼渴望想知道我的.想法,是不是他們也疑惑我與他們之間的距離感到底是怎麼產生的,是不是我曾經無視他們做出的改變。試着問自己這些問題時,我不知不覺地站在他們的角度上去看,去體會,愧疚之感油然而生,我能做的到底還是微不足道的,原來父母爲我們付出的要我們爲他們做的事多得多。

這些屬於兩代人之間的疑惑,我想在MM.這位母親與安德烈的對話中可以找到答案。希望每一位我們這代人,都能在爲人父母之前去了解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微妙的角色轉換,把“孩子渴望父母的理解,父母希望孩子的體諒”轉化爲“互相理解”。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4

一段塵封約近20年的往事,一曲飽含深情的愛歌,一封令人深思的家書,這位母親終究還是走進了兒子的世界。20多年成長的蛻變感動了、碰觸了、滋潤了歷經世事滄桑的母親最柔潤的心,無法言說的情感綴入紙筏,留在筆尖,牽伴了這最熟悉的陌生人。

最忘不了的還是母子之間那場慷慨激昂的文化之爭。

安德烈說,MOM,臺灣與香港在我認爲是缺少文化底蘊的地方,匆匆奔走工作替代了生活閒暇享受快樂之美好;狼吞虎嚥替代了品味美食文化之樂趣;生活物質化替代了理想化精神化的歡怡……我享受德國帶給我的激情澎湃,熱愛各國友人一起啤酒、咖啡、音樂等一切對生活的“貪圖”模式,閒適的下午茶,愛好的互相增進,我享受這片靜沃的土地帶給我的文藝氣息,讓我能夠停下腳步慢慢品嚐生活的味道。

龍應臺說,親愛的安德烈,媽媽很高興聽到你與我交流內心對生活的想法,我們能夠站在同一高度談論社會性話題,這思想的進步令人欣慰。如你說所,德國確實很浪漫很會生活,可這並不意味着臺灣缺失文化,所謂的文化是流傳千古代代相傳所積澱的一種思想認知模式,不同的地域都有其無可替代的文明,不見得快節奏的生活,臺灣香港人就很厭惡,相反他們沉醉於這般充實忙碌的生活。香港購物天堂也不是浪得虛名,這背後凝聚了多少人心血和汗水,我們沒有理由自然也沒有立場去評判哪一個更好。快餐文化,高頻率生活,抑或浪漫文藝都有其獨一無二的專屬味道。

是啊,生活本就是多元化的`,每個人心中都有着對文明文化不同的見解與認知,我們能夠做的也不過是傾聽內心的聲音,追隨自己的所謂文明去沉澱、去厚積薄發罷了。

龍應臺說,所謂的母子,不過是父母看着孩子的背影漸行漸遠,轉過身,肚子流下一行清淚。《你真的瞭解你的孩子嗎?》告訴我們,父母給予了生命,就應任其飛翔,在他迷途時,指點迷津,父母不能強制孩子留在身邊,用所謂的愛結束了愛。有時,不是孩子離不了父母,不過是父母離不了孩子,沒有方向沒有動力。倘若,我們中國的父母願意俯下身和孩子站在同一高度,作爲朋友來探究這個世界,又怎麼會有那麼多的紛爭。

聽得最多的是“根據我的經驗”、“過來人”,也許你是對的,可並不一定是孩子想要的,經驗如時裝一樣,也會過時的。我們不妨學習一下龍應臺和安德烈,用一封封家書避免了矛盾,增進了感情,體現思想的高度與深度。

也許你有一封信,或是於你的,或是給你的,幫助你傾訴世界,尋回塵封已久的感情,把內心最真實的想法記錄下來,給愛你和你愛的人一個平臺,去暢聊社會,暢聊人生。

也許你有一封信,或是精彩紛呈的,或是乾枯無味的,明白生活的真正含義,懂得珍惜我們擁有的。心若向陽,思想便不會黑暗,以火熱的心向未來奔去,把背影留給世界。

也許你有一封信,或是對話時空,或是論道天地,把思想的高度達至巔峯,把生命的感悟貫徹心田,坦誠相對,心心交流,夢、愛、理解豈會遠哉?

作爲兒女的我們,動手抒寫一封家信,道一聲感謝又何妨?作爲父母的你們,俯身聆聽,道一聲理解又何難?言而總之,讓我們走進彼此的世界,喚醒塵封的溫情。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5

最早知道龍應臺,是讀到她的那篇《中國人,你爲什麼不生氣》。後來有一年的婦女節,百家講壇做了一期節目叫《女人說話》,包括葉廣芩、張抗抗、李銀河在內的許多知名女性都做了講座,龍應臺講的是自己在擔任文化部部長的經歷。四年前,我買到《孩子,你慢慢來》一書,幾年間不知讀過多少遍,而且還向身邊的很多媽媽做了推薦。後來又從一期《讀者》上了解到龍應臺出版了新書《親愛的安德烈》,在網上尋尋覓覓了好久,終於買到了。

把《孩子,你慢慢來》和《親愛的安德烈》放在一起看,感覺很有意思。前面書中的安安,是個長着一頭鬈髮的小男孩,睜着一雙好奇的大眼睛,等着媽媽把這個世界一一介紹給他;而後面書中的安德烈已是一個十八歲的大小夥子,有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母子之間隔着三十幾年的歲月,隔着中西方文化,龍應臺覺得:兒子愛她,但並不喜歡她。爲了重新認識長大了的兒子,也讓兒子瞭解自己,龍應臺邀請安德烈以通信的'方式和她共寫一個專欄,以書信的方式進入對方的生活、世界和心靈。

《親愛的安德烈》一書裏面收入的即是龍應臺和安德烈的三十多封書信,說實話,裏面涉及到政治的內容,我讀不太懂,但我感動的是一個母親對於已經成年的孩子漸行漸遠的那份不安,那種迫切想要溝通與瞭解的心情。對於母親,兒子有着太多的不認同,大到世界觀、價值觀、生活態度,小到穿着打扮;母親又何嘗不是如此?

怎樣消除這樣一種隔閡?龍應臺的選擇是一方面堅守自己的陣地,一方面主動出擊,通過書信與安德烈討論問題、交流認識,尋求有效的溝通。這對於我們做父母的是一種很好的示範,我們不能要求孩子去了解、認同我們的過去,小時候被自己的父母叫到跟前,聽他們憶苦思甜,被他們諄諄教導時,我們不也是那樣的牴觸嗎?今天輪到我們做父母,同樣沒有特權讓孩子聽自己說,讓孩子按自己的模式去生活和思考。

《于丹〈論語〉心得》裏面有這樣一段論述:“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爲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爲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儘早作爲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說起來輕鬆,做起來何其艱難!“安德烈,青年成長是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知道;但是,要抱着你、奶着你、護着你長大的母親學會放手,把你當某個程度的別人,可也不容易啊。”龍應臺如是說。

三年的通信,龍應臺得以瞭解安德烈,而安德烈從一開始的漫不經心,到後來逐漸明白了MM這樣做的意圖,而且發現自己“其實還蠻樂在其中的”。

我在想,龍應臺做爲一個有名的學者,做爲一個對世界、對社會、對生活保有警覺、保有體察的母親,她能給予孩子一種引領;然而,平凡、渺小如我們,眼看着孩子在一天天長大,自己卻感覺還是個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又能給孩子些什麼呢?想起來不免心慌啊。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6

首先,通過這本書,我感受到了東西方的文化差異。書中我總能讀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似乎從出生開始,我們的人生就已經被計劃好了,我們需要好好學習,需要考上一所好大學,於是,老師、學校、家長、社會……身邊的所有的環境都充斥着這種思想。這種思想就像空氣一樣時時刻刻圍繞在我們的周圍,伴隨着我們的成長。但是,相比於安德烈,我們失去的真的很多。安德烈將“性、藥、搖滾樂”看做一種隱喻,暗指生命中的種種樂趣。我想安德烈是自由的,他每天都能感受到這種自由樂趣,並且無憂無慮地去享受。生在中國,飽嘗着東方文化,我們確實不能像西方孩子,像安德烈一樣的生活,有他那樣的經歷。但是我卻想說的是,人生苦短,活的灑脫奔放而不留遺憾,纔不枉來人間走這一遭。這也是我從這本書中讀到的。

其次,更多的是我在這本書中感受到了兩代人之間的隔閡和鴻溝,也感受到了父母瞭解和認識自己成人子女的渴望,更感受到了父母對於子女不離不棄的、貫穿始終的愛。其實在我們身邊,包括我在內,有多少人和自己的父母交流甚少,缺乏適當的形式和機會,以至於兩代之間形成了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我們會發現,雖然自己以成家,卻發現自己越長大越孤單,漸漸的不願意和父母分享更多的東西,反而身邊的朋友或許比父母更加的瞭解自己。我們不斷的接觸更新的事物,漸漸的從父母的世界中遠去,偶爾的電話也是例行公事一般的枯燥無味。“最近好嗎?”“還好啦。”“錢還夠用嗎?”“夠。”僅此而已。我們都感覺到了這種變化,但是卻沒有人願意或者留心是不是應該改變一些。我想,我們的父母養我們長大成人,絕對不想看到的是這樣的.一種結局。

讀這本<親愛的安德烈>後讓我深思,而且指導我如何面對每天在學校遇到的12歲左右的學生。每個學生就是一本書,是作爲老師一日就得不斷翻閱的書,而且是永遠不會重複的書。這些書讀得好不好,就看做老師的愛心、智慧及藝術了。好的老師應該是一名好的讀者,龍應臺告訴我們,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你得從頭學起。你得放空自己。那麼對我們來說,認識一羣性格各異的12歲的人,我們該怎麼辦呢?在我看來,我們首先得蹲下來,而且得將自己杯子中的水倒掉,只有倒空我們自己,纔能有空間去傾聽他們的想法。現代傳媒迅猛發展,而世界發展日趨多元,很多事物並非只有一個答案。所以不要帶着標準答案與學生討論,因爲人人都不喜歡被說服。而且我們要善於抓住機會進行有效溝通。在溝通時,我們應該把80%的時間用於傾聽他們的訴說,同時注意不要以權威自居對他們發號施令。我想,只要我們努力去改變,我們和父母、父子、師生之間也會建立起一座通往對方世界的橋樑。雨後的彩虹,就會在橋樑的上空,綻放!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7

親愛的安德烈,一本母子三年互通書信的書。然而這本書中的交談卻並非日常瑣事,更多的是一種對文化,對人生,對社會,對民主制度的思考與探討。母親與兒子之間的探討。

雖然我的母親她在我心中永遠偉大,無人可取代。但是我是有些許羨慕安德烈,能有可作爲知己的母親。讓我驚訝的是,安德烈在他20歲的年紀,竟有如此的思想。民主與自由,這也是他與身在德國的朋友經常談論的話題。然而在我們中國,可以看到的是,到處是迷惘,沉淪,麻木的青年一代,包括我自己,總認爲政治離我太遠,自由,又是什麼東西。也許是一直生活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我們已經習以爲常。什麼是自由?能交談,能旅遊,能運動,能選擇,這就是自由嗎?可是言論自由,選舉自由,我們沒有。然而,沒有言論自由,對於我們大多數來說,仍然不算是什麼壞事,我們無所謂,是因爲我們根本沒有思想的自由,社會也並沒有鼓勵我們青少年去思考我們的制度,我們的社會希望的是,你接受,習慣並服從這個制度吧。當一個社會禁錮了人們的言論,禁錮了人們的思想,這個社會還能發展嗎?不是死水一潭嗎?

文化,是個很沉重的東西,沉重的文化,決定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格調。經歷了納粹之後的德國,是嚴謹,低調的,同時又深深懺悔的。人們甚至不願意去觸碰那段歷史。我想至少這點,讓我對這個日耳曼民族深深的喜愛,深深的敬仰。對於納粹所犯下的罪行,他們能夠深深懺悔,並一直牢記於心。日本與之相比,又如何。

我們的文化呢?中國的文化是什麼?身處國外,我能引以自豪的是什麼?我想,只有我們悠久的5000的歷史了。可是悠久的歷史並不是我們的文化,歷史已成過往,歷史沉澱下來的有什麼?我看到的是我們青年一代的中庸,隱忍,浮躁,麻木,沒有思想。甚至我自己都活在迷茫與麻木中。沒有了思想的文化,沒有了思想的社會,多麼可怕!

人文關懷這點是龍應臺,這位曾經的臺灣文化部長,一直在書中反覆提到的。人文關懷,是什麼?我個人的看法是,是在一種文化下,人與人之間的那種和諧的交流,社會對身處此社會之下的.人們的一種態度。百度如此解釋,“人文關懷,一般認爲發端於西方的人文主義傳統,其核心在於肯定人性和人的價值,要求人的個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關懷人的精神生活等。”接下來是長篇累牘的社會主義下的人文關懷政策,當然少不了領袖的人文關懷,再配上人文關懷圖片。個性的自由解放,尊重人的理性思考,這些,在我們中國可以看到嗎?主流媒體每天將那些毫無意義的新聞以及評論以各種方式灌入我們腦中,充斥我們的視線,麻木我們的思想。談何思想的自由解放,又談何尊重理性思考?我們的人民缺乏批判性,缺乏質疑與反抗性,這不都是在中國這個社會制度的人文關懷下的結果嗎?

最近突然悟了一句話:因爲懂得,所以慈悲。張愛玲說這句話時是以一顆女人的心態,在見過無數次的個性簽名以及轉載後,讓我覺得這句話是在很酸很膩。現在想來,這句話說的很對。因爲體會過痛苦,受過創傷,所以懂得深受苦難的人。因爲懂得,所以有悲憫之心,所以以這顆慈悲之心去關懷他人。若普天下人人可以因爲懂得,所以慈悲,想來這世間便多了許多和諧,少了許多傷痛。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8

龍先生的《孩子你慢慢來》中的安安才幾歲,一個剛開始做母親的媽媽充滿欣喜和好奇的看着兒子的成長,歲月悠悠,可愛的安安已長成親愛的安德烈,在《親愛的安德烈》中,母子的書信交流,龍應臺對正處於叛逆的青春期孩子的教育給我深刻的啓示。

讀了龍應臺的《親愛的安德烈》,我有一種找到了知音的感覺,更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關聯的描述,那些在我獨到的見解令我耳目一新,書中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在此書中作者討論的話題包羅萬象,例如對感情世界的迷惑、自我價值的追結、對全球化的看法及討論,也有讀者的迴應引申出人省思的議論。不僅僅動人,而且滌盪人的胸懷啊!

現實生活中,孩子的教育問題令多少人有一種難以名狀的壓抑?身爲教師的我也不知道如何去觸動孩子的心靈,《親愛的安德烈》中母子之間的睿智對話,觸及了我的神經。

從這本書中,我看到了對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多麼的重要: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十分精闢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老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取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裏,孩子只能算一個成人們隨身攜帶的物件?中國人之因此不肯尊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爲“您”,僅僅是爲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誇讚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說:“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誇誰呢?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差異。

其中最令我感動的篇章是《給河馬刷牙》,資料是作者安德烈對他的母親說:“我覺得我將來的事業必須比不上你和爸爸……,要理解一個事實,那就是,你有一個極其平庸的兒子。”而龍應臺回答:“對我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我要你用功讀書,不正因我要你跟別人比,而是正因我期望你將來能擁有有選取的權利……”“平庸”是跟別人比,“心靈的安適”是跟自己比。

我們最終極的負責對象,千山萬水走到最後,還是“自己”二字。讀完這一段,龍應臺對要求兒子讀書的精闢詮釋,帶出另一種想法,“用功讀書”其實是讓自己有更好、更多的選取權。從事自己喜愛的工作而不是爲了謀生,這纔會在心中產生成就感,而成就感會給我們快樂。

爲了傳遞這一信息,我也特意讓女兒也讀一讀這本書,個性是對於龍應臺關於“讀書”的精闢見解,我們母子之間還進行了一次討論:想從事自己喜愛的工作,就務必具備必須的競爭潛質,就務必發奮學好本領。爲了將來的快樂,這天務必用功讀書。看來“用功讀書”並不是我們中國孩子的“專利”,我們崇羨的西方人要用功讀書。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9

人與人之間,有語言,但是沒有交流。這句話真是讓我感觸很深。龍應臺是一名作家,但更是一名苦口婆心的普通母親,她以最樸實無華的言語打動兒子安德烈的內心深處,用溫柔的口吻。堅定的語氣,訴說中國籍的媽媽爲什麼會這麼想,這麼做,不爲說服,只是要誠實表達心中感受。

于丹〈論語〉心得裏面有這樣一段論述:"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爲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爲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儘早作爲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看了這本書,我看到了他們之間如此坦誠的交流。他們母子以書信的方式進入了對方的生活、心靈和世界。這是一種很好的'尋求母子溝通的方式,同時反映了當代青年與母親之間的代溝,不同年代的教育和經歷反映出來了不同的理念。

讀後不由我想起來我與學生的溝通,在學生的教育中,交流和理解是溝通的關鍵,一味強求命令式的教育必然失敗,對於成長中特別是逆反期的學生如何因循誘導是一門很深的學問。老師的壓力,家長的攀比,就業的壓力,我也曾經爲學生飽受煎熬與不安,在面對面交流產生牴觸情緒時也採用過書信的交流,但效果甚微。 身教重於言教,教師只有用自己的行爲來感化孩子,沒有特權讓學生聽自己的,讓學生按自己的模式去生活和思考, "成長只是在獨立與放手之間" 。

與學生個體的課外交流的內容包括學習、生活以及今後的工作等方方面面,無論是書本上有的還是沒有的,無論是學科知識還是其它方面的,無論是答疑還是教師的有意引導,一般有較強的針對性、目的性和現實性,都能爲學生的素質提高與能力的發展服務。我們的教育目的就是要發展學生的專業能力與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他們能協調地融人到社會羣體中,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學生總是很敏感的,教師滲透在交流中的真心與關愛,會很容易被感受得到,並對其內心產生震撼:既然教師在課外都那麼關心、愛護與幫助自己,沒有理由把教師拒之於心靈的門外。學生認同了教師,就會樂意接受教師的教導,親其師,信其道。"現在一些學生厭學、偏學,不服管教,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無論是何種原因,良好的師生關係、適當的師生交流,都可以有效改變學生的不良情緒,把他們引到健康發展的軌道上來。

教師的人格魅力及待人處世的良好習慣,會自然而然地影響着學生,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使學生終身受益。在歷屆畢業生的就業跟蹤中發現,那些善於交流、善於鼓勵又具有愛心 、責任心的教師,其教出的學生較受社會的歡迎, 所取得的成就也相對較高。其實,國外大量的實踐與研究早已表明,學生和教師的關係,影響着學生多方面的行爲表現,對健全學生人格、培養他們對社會適應能力產生深遠的影響。

此外,隨着交流量的增大,交流的面也自然會擴大,涉及到現實生活的方方面面,更貼近生活、貼近現實,有助於遏制"高分低能"的現象。

有人曾疑惑,成長真的只是在在獨立與放手之間嗎?讓我們嘗試着縮短心與心的距離,讓我們師生靠得近些,再近些。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0

一直都很喜歡龍應臺的文章,質樸清新的文字中,卻不乏哲思與智慧。近來又看了她的《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兩代人的促膝長談,在驚歎他們之間無話不談的同時,也發現他們在信中提到的很多觀點,對於我們來說,是那麼真實可觸。

最讓我觸動的是他們這些國外孩子思想的成熟。先談談菲利普吧,一個五年級的孩子,對於他不喜歡的任課教師,他的處理,他的思考,他的對策,讓我嗟嘆不已,至少我在那個年齡,是沒有這麼嚴密的邏輯思維的。其次是安德烈,同樣作爲19歲左右的大學生,在他面前,我真是相形見絀:他對於故鄉的懷念,對於國家的思考,對於自身道德的反思,對於社會的觀察……在他的多封信中,我感受到一個成熟睿智的靈魂,獨立善思的人格。當他在思考這些在我看來高深遙遠的社會現實之時,我卻拘泥於看劇,逛街購物。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從這些小事都顯露無遺。

其次是他們身上的獨立自主意識。一次,龍應臺打算帶他們倆兄弟去中國到處逛逛,心中已想好去哪些景點。但他們兩個異口同聲地說:“和你一起去多沒意思,一切都被安排好了,我們要自己去認識謝謝城市。”龍應臺就被這樣無情的'拒絕了,兩個孩子自己開拓他們的中國之旅了。轉念一想,中國的父母,如果帶孩子去國外,會放人生地不熟的他們獨自行走在異國他鄉,浪跡在那個陌生的國度嘛(他們還並未成年)?我想大部分父母是拒絕的。他們會選好旅遊地點,訂好酒店,找好搭乘車輛……把所有一切都安排的妥妥當當的,孩子們只管放心的玩就行了。

正因如此,同齡的中國孩子和國外孩子比,略顯稚嫩。安德烈在信中也提到,他看到一對大四的情侶,他們會像小孩子一樣,逗寵物狗,互相打鬧,所有的言行舉止,完全沒有成年人應有的成熟穩重。各地的讀者來信也明顯證明這一點:大三的孩子,還需要父母陪讀,沒有生活自理能力;研究生回鄉創業還是進城就業,還要徵求父母同意;博士生對於未來的規劃。還要同父母商量;一個快四十歲的教授,母親仍把他當成20歲左右的孩子……

於是也想到了自己,一個已進入大學的成年人,但父母家人總還把我當成個小孩子。並不是要着急着宣誓着自己的主權,證明着自己的成長,也不是煩惱着他們的叨擾管教,只是強烈的希望他們把我當成一個大人。如同“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這句話,只有他們相信我能夠獨立完成好一件事,並放手讓我去做,我纔會真正成長。“鳥籠裏飛不出雄鷹,花盆裏長不出蒼松”與其沉溺在溫暖的港灣,待在舒適區,我更願意前方荊棘叢生,驚濤駭浪。

讀完《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已經許久了,但至今覺得回味無窮,哲思不斷。這本書對於很多事的看法,已經它提到的諸多我所沒未觸及的方面,都讓我眼前一亮。不得不說,這本書,確實讓我學會了思考,懂得了一些東西。如此看來,也算值得。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1

“媽媽,你和我說話的方式,還是把我當作……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理解我是個……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予’,你並不覺得那是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對,這就是你的生態啊。也就是說,你到今天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拿起<親愛的安德烈>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這樣一段話,瞬間一種強烈的共鳴撲面而來。的確,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總是會有很多自己的思想,想着走自己的路,選擇自己的品味,在搞自己的遊戲,並總是在心底高呼:“媽,你能不能理解,我們要自己出去探索。”這便是我們心中的獨立。

而我是從何時開始變得上述般反叛的`,具體自己也說不清楚。或許是我產生“這麼大的人同母親還太親近,代表着本身人格獨立性不夠完整”的觀念開始的。只記得去年自己當選“蠡中年度十大人物”後,家裏沒人知道,直到頒獎的前一天晚上,母親才因我的一句話“明天的頒獎典禮我是獲獎者之一”而得知。“什麼?你?!你申請了?怎麼沒和我們商量?”那一刻望着母親驚愕的表情,心底卻莫名地涌起一種快感,這是這麼多年來我第一次自己做決定,而且是一次成功的決定。於是每每當我想起這一經歷,嘴角便會情不自禁地揚起一絲得意的笑。然而當我讀到書裏第三十四封信中龍應檯面對兒子的獨立宣言時的“慘狀”,這抹淺笑滿滿的凍結、封存。

從未想到原來作爲母親的她們,面對這樣的言語與場面是這般“無法應付”。那一刻,我首次於她們的角度開始試想。一開始的自己,只是個柔軟地躺在母親懷裏的小嬰兒,大聲地啼哭,傻氣地笑,流着口水親切地叫着媽媽。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我悄然成長,一點點地變得成熟,一點點地追求獨立,然後毅然地奔向那個未知的世界。這一切都在母親的眼裏,而她只能遠遠地站在身後,惆悵地望着我的背影,在遙遠的地平線上變得越來越小……或許,在她心裏依舊清晰地記得,那個柔軟地躺在自己懷裏無助啼哭的嬰兒時代的我,而我卻彷彿一夜之間變得亭亭玉立,說話乾脆,做事自信,又不拈人,並且叛逆地表示,我沒話想和她說。這個時候,一旁的母親真得會很心痛吧。

此時再回想自己,在這羽翼還未豐滿之際,就早已想方設法地追求“獨立”,是否的確疏忽甚至在無形中傷害了有着中國“保護式”教育心理的母親。

一番沉思之後,目光再一次回到手中的書上。書的封面,是英俊的安德烈沉思的樣子。驀然發現再叛逆的孩子,在母親面前,其實仍然只是一個孤獨成長的少年,一個面對學習、情感、生活常常困惑,卻努力地去適應和排解的少年,一個擁有和自己一樣血液的優秀、感性、率真、誠實、幽默……的可愛少年。

書的封底,是恬淡的龍應臺微笑的樣子。再優秀強悍的女人,在孩子面前,也只是一個焦慮地幫助他在迷途中尋找出口的平凡母親,一個願意放下自己所有的尊嚴,忍受孩子的嘲笑的母親,一個做這一切,只是爲了重新找回這個屬於自己的孩子的可敬母親。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2

喜歡讀龍應臺,喜歡她文字的平淡,喜歡通過它去開掘那些令自己感同身受的一直潛伏在自身周遭卻沒有被自己發現的東西,喜歡隨它而來的那些總能引起我強烈共鳴的“平淡無奇”的小驚喜。而《親愛的安德烈》,滿滿的都是這些好靈感。

正如書名,貫穿書本的始終是爲人父母對孩子的愛。早在國中時就讀過《目送》中的一小篇,說的是龍與兒子在機場告別,她久久目送孩子遠去,可兒子沒有回頭的背影彷彿在告訴她“不必追”。每每回想到這一節我總會感慨頗多,在每個父母心中,子女是永遠都長不大的,永遠都需要被呵護的。安德烈面對嘮叨的母親也曾說過:“我不是你可愛的安安了,我是我。”讀到此處的時,心中莫名的一處酸楚,第一次那麼強烈的覺得到一個人的成長帶給父母的喜悅,其實是夾雜着傷痛的。

當安德烈問龍應臺想要孩子怎樣記得她時,她把自己比作柴火,她對安德烈說:“你帶着走的、永不磨滅的,是心中的熱度和光,去面對前頭的冰霜路。誰需要記得柴火呢?柴火本身,有何嘗在乎你們怎麼記得它呢?”突然想到某一天父母是會離我們遠去的。想到當我們一個人去走自己的人生路時,我總覺得我們心中必定會有悔,緊隨而來的.卻是在形形色色的人羣中苦苦尋覓,卻終究找不到那一雙影子的痛。

而安德烈,他也像我們,有着少年們一樣的愛好,有着我們這個季節同樣擁有的有別於“輕狂”的清狂。但中德混血的他與我們又太不同了,德國式的教育和生活、思考方式讓他與我們之間有着巨大的“隔閡”。但或許正是這樣的“隔閡”讓我喜歡讀安德烈,喜歡他有別於我們看問題的角度,更佩服他看到問題後做出的思考。

時間是05年,在香港遊行現場中年人、老年人、孩子佔了多數,而大學生卻少得可憐。安德烈對遊行的人中大學生的稀少感到疑惑,他問母親:“香港人不是爲自己的城市、爲自己的問題、爲自己的孩子的未來而來的嗎?那大學生去哪裏了?許多驚天的運動不都是以大學生爲主力嗎?”而在文章的最後安寫到:期末考比什麼的重要。……一大堆人根本不在乎他們生活在什麼政治下(只要有錢就行),大學生對政治——衆人之事——毫無關切,大學只管知識運輸,但表示不管人格的培養和思想的建立。讀到這裏,我不禁有些心寒,一個大多數大陸孩子認爲思想先進、民主先進、教育體制先進的香港讓安德烈疑惑、失望。縱然我並不能肯定安說的一切都對,但在當今的中國,誰又能說孩子們不是在爲各種大大小小的考試生活着?看到此情此景,又有多少箇中國少年會停下腳步去反思,有多少箇中國少年會看到問題背後的本質呢?又或許在很多人眼裏,遊行者是誰、遊行的人數有多少都是於己無關、無利罷了。

讀《親愛的安德烈》,是試着在思想上參悟愛的一種過程,這種過程是在當下生活中也一樣需要有心去延續和發展的。讀《親愛的安德烈》,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也許又會引導我們一個方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的同齡人中,我們所面臨的不僅僅是自身的差異這麼簡單,還有的是國家。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3

20xx年,也就是14年前,龍應臺突然發現兒子“安安”不見了,站在面前的是一個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青年,面對兒子時她不知如何開口,不知他在想什麼、在乎什麼,這是一個如此親密又如此陌生的人。

愛不單單是心裏的思念、言語的關懷、全力的付出,更多的是理解,懂纔有愛,愛而不懂那是虛假的愛,那終歸愛的是自己。

她強烈地要認識這個18歲的親密陌生人。智慧的人,永遠是不單有想法,更關鍵的是還有辦法,而且是妙法。她請求安德烈以書信的方式與她共同寫一個專欄,條件是一旦答應就不能半途而廢。安德烈答應了。

龍應臺覺得:兒子愛她,但並不喜歡她。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他們也是兩國人,中間橫着東西文化。在信中,他們談國家意識,談文化認同,談世界觀,談人生價值,談對工作的態度,談愛情觀,談抽菸問題……對話並非總是順暢的,有爭論,有各執己見。比如安德烈對龍應臺說:“你聽不懂我的意思對不對我們的代溝就在這裏:我上面所說,沒有一句我的同儕聽不懂,而且,我想要表達的'是什麼,他們根本不需解釋。”他要求媽媽“問我,瞭我,但是不要‘判’我”。當然更多的地方充滿一個母親眷眷的讓人感動的情,有很多觀點有着讓人眼前一亮的智慧的火花。

從20xx年5月12日的第一封信,到20xx年8月24日的最後一封,歷時3年3個多月時間,母子2人書信往來共36封,以專欄的方式刊載。這36封信影響了臺灣、大陸以及國外許多的家庭,許多的父母,許多的兒女。因爲兩代人“親而不懂”“愛而不知”的問題,就好像情感上的“代溝癌”一樣,擴散在父母和子女的肌體內,父母給錢、買房、贈車、送飯用各種方式表達“疼愛”也收效甚微,子女節日送禮物、生日送蛋糕、老花鏡、防滑鞋、菸酒糖茶頻繁表達“敬愛”也難暖愛子之心。

龍應臺給他的兒子足夠的自由,他們可以在同一個問題上各抒己見,沒有對錯,他們相互尊重對方的成長背景和生活環境。讓我們覺得:龍應臺不像是安德烈的母親,她更像是安德烈的朋友,一個願意聆聽的朋友,在她眼裏安德烈是一個自由的人,她無權強令他做什麼。龍應臺這樣的態度使得她的兒子可以無憂慮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她也因此更好地瞭解了自己的兒子的想法、人生觀和價值觀。這種寬容、這種理解使得他們彼此瞭解的更深,更安慰了迷茫中的安德烈,給了他正確的指引方向。

安德烈是個幸運的人,他是一個自由人,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她不像其他的母親給孩子制定了太多的不允許,在她眼裏,孩子應該有自己的思想和行爲,做母親的無權干涉只能引導。而當安德烈失落的時候,她會安慰他,鼓勵他。

龍應臺用書信的方式瞭解兒子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價值觀,放下作爲長輩的架子,以一個朋友的方式與兒子交換彼此的想法,沒有批判、沒有責怪,更多的只是理解和反駁,還有安慰。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4

暑假裏,我讀了龍應臺的《親愛的安德烈》一書,讓我感受頗深。此書主要是作者龍應臺和他的兒子安德烈之間的35封書信,其中也穿插了不少讀者的來信及他們對此的回信,龍應臺和安德烈兩母子以書信的交流方式,試圖接觸、瞭解彼此的生活、世界和心靈,兩人在信中除了交談家事外,還就價值觀念、文化品味、東西方文化差異、政治時事、城市文化等等交流了各自看法,讀來耐人尋味。

在安德烈十四歲時,龍應臺離開歐洲,前往臺北任職,於是,這對母子暫時分開了,等到卸任再回兒子身邊,安德烈已經是一個小夥子了。龍應臺發現這四年間,兒子長大了,母子間卻多了一堵無形的牆,如在同一個問題的看法上,雙方多次出現分歧,龍應臺感到兒子變了,他們是不同的兩代人,也是兩國人,中間橫着東西文化,於是,母子倆用了三年的時間,以書信的方式,進入了對方的世界、心靈,龍應臺“第一次瞭解了自己十八歲的兒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書中安德烈向母親這樣寫道:“媽媽,你跟我說話的語氣和方式,還是把我當十四歲的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理解我是個二十一歲的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捨”,書中不乏這樣的片段,語言犀利,點名了安德烈不希望媽媽還像對待孩子一樣對待他,希望自己能獨立,能長大。

讀了這本書,不經讓我想到曾經班裏的一個學生,她的成績很優異,在班裏也是名能幹的班幹部,同學們都非常喜歡她。但是,回到家中她就像變了個人似的,沉默不語,每天回到家就埋頭寫作業,把自己悶在房間裏,不喜歡和家人交流,把心靈的窗子也關得緊緊地,似乎不想讓一絲陽光照射進來。在家中不喜歡和父母傾談,她總是說與父母沒有話題可聊,但是和我在一起時,她就有說不完的話題:學校發生的趣事、她的好朋友的情況、她在學校的表現等等。後來,我與她進行了很深刻的一次交流,才知道:她的爸爸媽媽開廠很忙,平時一直要加班,所以沒有時間與父母交流。

所以我也很想把這本書送給她,希望她能通過閱讀這本書,理解爸爸媽媽的不容易,因爲生活的重擔,使他們有些無暇顧及你的一些喜好,書中的一句話點明瞭多少孩子想擺脫父母,獨立生活的心聲:“也就是說,你到今天都還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恐怕這位學生也有過這樣的想法吧!使她與爸爸媽媽之間的隔閡能夠慢慢被清除,變回那個開朗大方的姑娘。龍應臺知道了兒子的想法,相信只要能主動與父母交流,父母一定會知道你的想法的!

當然作爲父母,我們必須站在孩子的立場多想想,不要緊扣“我是爲你好”而“胡作非爲”。同時,我們更要注意教育過程中的方式方法,同樣的意思如何表達才能讓孩子更容易的接受,我們也應該多學學,雖然沒有龍博士那樣的智慧,可我們有很多學習的途徑和借鑑的方法可循。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5

當寫下這個題目時,便覺得一陣心如刀絞。中國的家長在給了孩子足夠的自由後,覺得那是自己的“授權”或“施予”,他們並不覺得那是孩子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對,他們的心態已經在不經意間暴露無遺。也就是說,他們到今都沒法明白:他們的兒女不是他們的兒女,而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他們的“別人”! ――題記

讀了龍應臺的《親愛的安德烈》,有一種找到知音的感覺,更有一種振聾發聵的徹悟,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的描寫,那些在我這樣的中國孩子看來新奇無比的教育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現在的生活:早早起牀、匆匆忙忙上學、沒完沒了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

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媽媽龍應臺來安慰他,而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卻往往收穫的是家長和老師的斥責;安德烈成功時,媽媽、弟弟和朋友會爲他送去衷心的祝賀,但我們取得的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不足爲奇,甚至在老師和家長眼睛裏永遠是那樣微不足道,與他們的期望相距甚遠。……這難道就是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嗎?

菲利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非常精闢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老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擇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裏,孩子只能算一個成人們隨身攜帶的物件?中國人之所以不肯尊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爲“您”,僅僅是爲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誇讚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說:“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誇誰呢?別以爲對方是“小孩”就可以剝奪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資格獲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對待,難道所謂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適用了嗎?!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多麼希望我們的爸爸媽媽和老師們也能靜下心來好好地讀一讀這本《親愛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們快樂的生活,學學龍應臺那樣貼心的母親,把你們嚴肅的愛變得溫情一些,把你們古板的關懷變得更加親切一點,給我們一點柔美的微笑,給我們一點應有的尊重,那樣,你們的孩子,你們的學生一定會變得比現在燦爛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