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3篇)

讀後感1.45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3篇)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

親子教育是每一代的父母都很關心的問題,也是每一個做父母的責任;特別是這些年經濟的快速發展、文化的多元使這些年代的父母們面臨更多親子教育的棘手問題,一大批教子的書籍和講座應運而生;但令人遺憾的是,在生活中和實際工作中,我發現這樣的現象:重視親子教育並看過很多教子書籍的父母、甚至是教育工作者不能把理論、知識轉變爲行爲,甚至存在誤解和歪曲。春節假期裏,不經意間看到龍應臺寫的的這本《親愛的安德烈》,使我感慨,也激發我整理這些年對“親子教育”的思考。

我發現父母抱怨“孩子出問題了”,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父母不瞭解“發展心理學”。雖然父母都是從小一步步長大,可很多時候當我們長大成人後,就忘了十歲、二十歲時,我們是怎樣的?!

——一個一歲多的嬰兒撕破了媽媽喜愛的書、把媽媽一遍又一遍遞到手裏的玩具扔到地下,嬰兒的行爲可能會讓已精疲力盡的媽媽很煩、很生氣。那麼,你知道嬰兒是在探索世界嗎?他是怎樣瞭解事物的呢?嬰兒期養育的關鍵是什麼?作爲父母,我們怎麼幫助嬰兒瞭解世界而不是打擊他?

——三四歲的孩子,早上媽媽急急忙忙把孩子穿好衣服、襪子趕着上班,可孩子偏偏把穿好的襪子脫了,倔強地擺弄着襪子非要自己套在腳上不可!孩子爲什麼要這樣?是孩子不聽話嗎?父母是否意識到這是孩子要成長、要“成爲自己”最初的獨立宣言?這樣的“獨立宣言”一直持續到青春期。就像書中安德烈對母親龍應臺的獨立宣言“媽媽,你跟我說話的語氣跟方式,還是把我當十四歲的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理解我是個二十一歲的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與’,你並不覺得那是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

在親子教育中,父母總關注知識技能的獲得,卻很少關注身爲父母的自己,殊不知,父母人格的完善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

——有次看見一個三四歲的孩子跟在爺爺身後,看見地上有個花花的糖紙,定定的看着糖紙、然後自言自語似的說:“爺爺,糖紙…,有人吃糖,…吃糖不好…,爺爺,這是誰吃糖了?”這一幕使我想到,假如這個孩子長大後,因爲不曾對糖有美妙的記憶不吃糖,或者不再壓抑、控制對糖的嚮往而使自己無法控制特別愛吃糖,他知道自己的這個特性是怎樣形成的嗎?假如,把“糖”換成“願望”,對我們內心的願望,比如:性、工作、成功呢?

——一個9歲的孩子伸着頭看着幾個同齡孩子抱着手機遊戲陶醉其中,我猜測,這個孩子很羨慕,這很符合孩子的心理,因爲那些遊戲確實很好玩,因爲孩子是通過一起玩耍、相同的話題跟小夥伴建立連接的;但當他看到媽媽走過來時,卻說:“玩遊戲對眼睛不好!”;

——一個10歲學鋼琴的小女孩,每天晚上要有一個小時的練琴時間,當看見媽媽有意也或無意看鐘表的舉動,就急忙起身離開電視去彈琴了;

在這些孩子和父母的互動中,外在的東西已不重要,也沒有對錯,不管是糖果、電遊還是鋼琴,重要的是我們能否從孩子身上看到我們自己:自主還是被動?依賴還是獨立?我們的人生選擇是服從於內心還是外在?我們是怎樣表達自我的?我們有怎樣的價值觀?這些價值觀又是怎樣形成的?只有知道了自己,纔可能更深刻的理解到,在親子教育中,作爲父母是怎樣刻畫着孩子的心靈!在這本書裏,龍應臺給兒子的信中,有很多是對自己的回顧和整理,而不是對兒子說教。

親子教育中的誤區:

——“我的孩子就是我的”

“我的”意味着:我喜歡的就是你喜歡的;我想要的就是你想要;你很了不起我也了不起;你失敗就是我失敗……

在《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安德烈對母親說:“你到今天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書裏也蒐集了一位讀者的來信,這位讀者說出自己的痛苦:因爲沒有按照母親的意願選擇職業而和母親關係僵化。寫到這兒,我有些難過,想起前幾天問孩子:“你是不是有時候很煩媽媽管你?”雖然,我知道回答一定是肯定的,因爲我總會有些不隨她意的要求,要她別睡太晚、別起太晚,要她別吃不健康的東西……可心裏還是希望孩子能理解媽媽,並且知道媽媽已很努力地“放手”讓她做自己了,就像龍應臺寫到:“安德烈,青年成長是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知道;但是,要抱着你、奶着你、護着你長大的母親學會‘放手’,把你當某個程度的'‘別人’,可不容易啊!”。後來,我在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給孩子一封信”的時候,寫了內心真實的想法,“媽媽在你成長路上,肯定會出錯,會誤解你、傷害你,但媽媽在努力……”沒想到,孩子看完信感動地叫着“媽媽”跑過來,擁抱着我!其實,孩子更容易寬容我們!

——“我把經驗教訓傳給孩子,就可以使孩子免遭挫折,少走彎路”

可以說這是所有父母的願望,但好的願望未必預想的結果。因爲,人生成長中最有價值的其實是挫折!當我們到了不惑之年以後,回想自己的過去,讓我們變得睿智的是當年“不聽老人言”而導致的“吃虧在眼前”;可我們卻幻想着我們的孩子不用這樣成長!這對父母來說的確難以做到。龍應臺看着失戀的兒子,這樣寫到:“可是,我不能不意識到,我的任何話,一定都是廢話。……我只能讓你跌倒,看着你跌倒,只能希望你會在跌倒的地方爬起來,希望陽光照進來,照亮你藏着憂傷的心,照亮你眼前看不見盡頭的路”

——教育就是“言傳”“說教”或者“講道理”

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兒童有超出我們想象的能力,甚至這些能力是成人喪失的;有心理學家說“從來沒有嬰兒這回事”,的確,假如我們大人當着孩子面說的不是我們內心真實的想法,千萬別以爲你“說的”會有用!言語只是溝通表達的一種形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2

“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因爲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彷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進這個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有關係,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人。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MM “你爲什麼不試試看進入我的現代、我的網絡、我的世界呢?你爲什麼不花點時間,好好思考‘打扮’這件事,買點貴的、好的衣服來穿?你爲什麼不偶爾去個你從來不會去的酒吧,去聽聽你從來沒聽過的音樂?難道你已經老到不能再接受新的東西?還是說,你已經定型,而更糟的是,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已經定型得不能動彈?”──安德烈

這兩年中心校提倡打造書香校園,對於這樣的政治任務,說實在的:我一向不太感興趣,甚至連學校的讀書筆記也是完成任務式的寫了十幾頁。一朋友送我的幾本書《親愛的安德烈》、《目送》等也置於箱底。五月份,?母生病,而父母農活忙,於是,晚上照看?母的重任就交給我了,無聊的晚上,蚊子亂飛;寂靜夜晚,飛蛾亂撲。百無寂聊的晚上,確實是難以渡過,第二天晚上,隨手拿起了龍應臺的《親愛的安德烈》,躺在陪牀是有心沒意的亂翻,幾頁後,竟然被這本書深的的打動了。

是的,這是一本充滿了母子之間按這種討論、辯駁、分析,但是當我真正開始讀它的時候,我才發現它的與衆不同,我被書中的內容深深的吸引了。可以說,這本書,給我打開了另一個世界,我也是從現在開始,纔開始認真的思索書中的內容。

首先,通過這本書,我也感受到了東西方的文化差異。書中我總能讀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這讓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從國小到大學這一路走來的枯燥與無可奈何。似乎從出生開始,我們的`人生就已經被計劃好了,我們需要好好學習,需要考上一所好大學,於是,老師、學校、家長、社會……。身邊的所有的環境都充斥着這種思想。這種思想就像空氣一樣時時刻刻圍繞在我們的周圍,伴隨着我們的成長。尤其是在職業中專的的那段高中裏的日子,我們每天的任務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終於,我在這種模式下考上了大學。但是,相比於安德烈,我們失去的真的很多。安德烈將“性、藥、搖滾樂”看做一種隱喻,暗指生命中的種。種樂趣。我想安德烈是自由的,他每天都能感受到這種自由樂趣,並且無憂無慮地去享受。我知道,如果整日沉迷在這種享受中會使意志消沉,但是青年人如果沒有放鬆而不放縱,熱情而不激烈的勇氣和嘗試,我想在他垂垂老矣的時候,他會感到自己人生的悲哀。所以,生在中國,飽嘗着東方文化,我們確實不能像西方孩子,像安德烈一樣的生活,有他那樣的經歷。但是我卻想說的是,人生苦短,活的灑脫奔放而不留遺憾,纔不枉來人間走這一遭。這也是我從這本書中讀到的。我,就是這麼想的。

其次,更多的是我在這本書中感受到了兩代人之間的隔閡和鴻溝,也感受到了父母瞭解和認識自己成人子女的渴望,更感受到了父母對於子女不離不棄的、貫穿始終的愛。

這部由36封家書構成的書,不僅橫跨了新與舊,左派與右派,流行文化與人文關懷,更橫跨了母與子的世代價值觀,集結成這一本精彩的散文集。其實在我們身邊,包括我在內,有多少人和自己的父母交流甚少,缺乏適當的形式和機會,以至於兩代之間形成了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我們會發現,雖然自己以成家,卻發現自己越長大越孤單,漸漸的不願意和父母分享更多的東西,反而身邊的朋友或許比父母更加的瞭解自己。我們不斷的接觸更新的事物,漸漸的從父母的世界中遠去,偶爾的電話也是例行公事一般的枯燥無味。“最近好嗎?”“還好啦。”“錢還夠用嗎?”“夠。”僅此而已。我們都感覺到了這種變化,但是卻沒有人願意或者留心是不是應該改變一些。我想,我們的父母養我們長大成人,絕對不想看到的是這樣的一種結局。

但是看了《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之後,我發現,作爲子女,我們是多麼的不瞭解自己的父母。他們渴望瞭解我們的世界,於是心思急切,於是這樣的感覺讓我們厭煩,於是我們就會不自覺的離他們更遠。但是,我想,父母所作的一切都是源自於內心深處愛的噴泉。是愛,讓他們管我們管的太嚴;也是愛,讓他們在日益長大的、獨立的子女面前手足無措。所以,無論外在的表現如何,內在的實質都是愛。我們長大了,擁有了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就更應該在自己的世界裏盡興之後想一想,是不是應該做點什麼來讓父母感覺到他們子女的存在,也讓他們感覺到我們成家立業的後我們是怎麼的呢?

於是,猛然間,我想到了,我是多久沒有給父母打過電話了?我是多久沒有給他們講我的工作、生活、家庭裏的事情了?於是,我拿起了電話,撥通了那個熟悉而陌生的號碼,我相信,電話的那一頭,是怎樣的一對興高采烈和包含欣喜的臉。

再次:做爲父母,當11歲的兒子寫了作文藏起來不讓我看時、當他不肯告訴我他好朋友的名字時、當他抗議我們大人常常把小孩子認爲非常重要的東西扔掉時、當他抱怨父母親只知道成績時、當他拿出一大本他用心畫的漫畫時,我不得不悚然一驚,他已經不再是那個我高興時可以抱抱親親,不高興時便不理的小毛頭了。我必須面對一個每個父母都必須面對的問題――如何去了解眼前這個每天都在不斷成長和變化的、越來越有主見、正從“小毛頭”逐漸變爲“小刺頭”的孩子,如何和他溝通。我只有一次做父親的機會,沒有人來教我如何當父親。如果我不主動去學習如何做父親,而他又肯定不會等我終於明白如何當父親後纔開始成長,那麼我很可能會錯失他僅有一次的少年青年時期。

讀這本《親愛的安德烈》後讓我深思,因爲這本書不僅讓我想到如何當父親,而且指導我如何面對每天在學校遇到的12—15歲左右的學生。每個學生就是一本書,是作爲老師一日就得不斷翻閱的書,而且是永遠不會重複的書。這些書讀得好不好,就看做老師的愛心、智慧及藝術了。好的老師應該是一名好的讀者,龍應臺告訴我們,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你得從頭學起。你得放空自己。那麼對我們來說,認識一羣性格各異的12—15歲的人,我們該怎麼辦呢?在我看來,我們首先得蹲下來,而且得將自己杯子中的水倒掉,只有倒空我們自己,纔能有空間去傾聽他們的想法。現代傳媒迅猛發展,而世界發展日趨多元,很多事物並非只有一個答案。所以不要帶着標準答案與學生討論,因爲人人都不喜歡被說服。而且我們要善於抓住機會進行有效溝通。在溝通時,我們應該把80%的時間用於傾聽他們的訴說,同時注意不要以權威自居對他們發號施令。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3

二十一歲的時候,我在本城念大學。一個星期回家一次,帶回換洗衣服若干,再拎走蘋果牙膏捲紙。每天思慮的不過是中午吃什麼晚上再吃什麼,在大多數的時間裏發呆和看電子書。偶爾也會憂慮看不清前方的未來,整夜整夜地睜着眼睛。一大早跑去江邊吹風,然後在課堂上昏昏睡去。也曾經一個人旅行,在陌生的城市裏拿着一張地圖不斷地迷路。在荒涼的小鎮邊搭陌生人的順風車回市區,緊張得一顆心都要跳出腔子來,並以爲這是經歷過的最大的傳奇。周圍的同學開始埋首工作和考研的事情,寫大把的簡歷或者報大把的培訓班,抱怨永遠衝突着的複習和實習。而我卻有點微妙地遊離在這種氣氛之外,如同把頭使勁埋進沙堆的鴕鳥,寧肯把大把的時間灑在追新番跟讀輕小說裏,心卻早已空虛和畏懼得喪失思考的能力。

真治對自己說,不能逃避。世界就要毀滅了,勇敢的少年快去創造奇蹟。然而終究是逃不掉的。十四歲的真治還可以塞上耳機呆在電車上不回去,而我早就已經過了二十一歲了。

二十一歲。二十一歲的張愛玲已經寫完《傾城之戀》,用文字吞沒了整個上海;二十一歲的吳清源在和秀哉名人的對局裏首次以三三、星、天元開局,後來被稱爲“中國流”新佈局從此寫入歷史;二十一歲的貝克漢姆在世界盃預選賽中首次代表國家隊出場,以0:3擊敗摩爾多瓦;二十一歲的比爾.蓋茨正式從哈佛退學,和艾倫一起創辦了日後的微軟帝國。而二十一歲的安德烈也已經在思考生活的意義,如果生命的敗壞本身就是一個殘酷而漫長的過程,該在什麼時候伸手才能抓住自己的未來。

那麼,二十一歲的我又在想些什麼。

小的時候,總以爲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可是隨着年齡的增長,自己的侷限和渺小一天比一天顯得愈發清晰。直到終於在某一天接受了我很平庸這個事實。而以上那些在二十一歲就有着卓越成就的人們都是天才。即使再怎麼不情願,我們都得承認天才畢竟是少數人頭上纔有的光環。這樣的比照都只是無稽的,除了讓平庸的我們自慚形穢之外體現不出任何意義。 然而即便是不奢求名垂千古流芳百世的人生,卻仍是有那麼一丁點的不甘心泯然衆人。站在學校和社會十字路口上的二十一歲,是再一次認真審視自己人生的契機。如此,便免不了迷惘了,按部就班得如同流水線的生活突然出現了一個岔口,需要用自己的腳來決定方向,而前方亦是迷霧。我該如何選擇前進的方向,而自己想要的又是怎樣的人生。

已經習慣了父母的廕庇,被教育只要乖乖念好書就可以了。黃金屋顏如玉千鍾粟,永遠跟試卷上的分數成正比。高中畢業了考大學,大學沒考好就要考好大學的研究生。能出去就出去,不能出去最好念個博士攢着,然後好工作和好收入就呼啦呼啦都涌到你面前來了,嘿,世界多輕易。

做夢。

安德烈在給MM的信中寫到:我的亞洲同學,在我眼裏看起來是如此的稚嫩,難道他們的父母親對他們管得更多、更“保護”有加?我無法想象,但是我看到的'是結果。我可以跟你講一千個例子,但是一兩個就夠了。有一天約翰和我到學生宿舍去,一推門,看見約翰的香港同學,一對男女朋友,正坐在牀沿玩,怎麼玩呢?她手上抓着一隻小毛熊,他抓一隻小毛狗,兩人做出“超可愛”的喔喔嗚嗚聲音,推來推去,嘰嘰咕咕笑個不停,玩了很久,像兩個八歲的小孩。但是他們倆都是二十三歲。

龍應臺的回信裏並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只是列舉了已經成年了的亞洲孩子們對母親的依賴,和自己對這種依賴嫉妒卻理智的態度。除了東西方教育的文化差異之外,孩子們自身思想的成熟程度,佔據了決定性的方面。無論是從身體上還是心靈上,二十一歲毫無疑問都已經完全屬於成年人。而“成年人”這三個字所承載的除了能光明正大地看毛片之外,還有更爲成熟的,能承受壓力的獨立自主的態度。在這個年紀能做到經濟上獨立自主的不在少數,可是這個年紀經濟上完全依賴家庭的也絕不在少數。作爲它的必要不充分條件,在思想上獨立顯得尤爲重要。

可是什麼纔是真正的獨立,如何才能做到獨立?斬斷後路,圓滑思考?想要真正從家庭裏畢業,一定還是得離開。叛逆無非是小孩子的把戲,是對想獨立卻因缺乏經濟基礎而無能爲力的自己的不滿。作爲成年人,需要直面更多現實性強烈的問題。在大多數課業都已經完結卻尚未離開校園的過渡時期,未來這兩個字瞬間變得異常地赤裸和尖銳起來。即將到來的角色轉換很容易讓人陷入迷茫期,更多則抱着船到橋頭自然直的心態試圖逃避。可是該來的總會來,與其到時候睜着惶恐的眼尖叫不出聲,不如直面到底。

從小到大曾經無數次的被問:“你將來想做什麼?”不像小時候或許荒謬但是明確的答覆,越年長,離未來越近,回答起來反而閃爍其詞。因爲即將步入社會的自己,已經清晰地感受到了現實的壓力。做一行怨一行,人們對自己的工作總是不滿大過愉悅的。過低的薪酬,過少的休假,激烈的競爭,繁雜的人際,總覺得付出的和得到的畫不上等號。那麼換一個喜歡的工作吧。可是即使質問自己“我到底想做什麼?”會有明確答案的,並不會太多。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人們都在碌碌地活着,做着自己不喜歡卻有不得不做的事情,怨念得按部就班。

有時候乾脆自暴自棄:興趣是興趣,飯碗是飯碗。做着自己不喜歡的工作維持基本的生活需求,在閒暇的時間再來實現自己的愛好。可是一天二十四個小時,工作八個,睡覺六個。吃飯洗漱上廁所三個,上下班的路上兩個,做飯洗衣打掃清潔兩個。還不算上抽菸發呆跟充電的時間,剩下來留給自己的寥寥無幾。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覆蓋和左右了私人情緒的空間,正因爲此,纔會爲之痛苦。

沒有什麼是不得不做的,那些不過是自己給自己設的一個圈套,乖乖往裏面跳是對生活的妥協。在被逼着做這樣的妥協之前,是不是應該考慮如何在工作和興趣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而此刻,需爲獲得這種選擇的權力而努力。

所以現下不能迷惘。

夏笳說,女人到二十一歲就老了,但是我希望永遠有一種年輕的心態,去從事任何事情,包括寫作。我還是沒能成爲那樣的二十一歲,便任由這一段青春年華像整個周圍的空氣一樣,變成羽毛掉落了。即使上帝會發笑,此時再試着去思考,或許也不是一件壞事。

標籤:讀後感 安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