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3篇

讀後感1.92W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3篇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

【裝備點工具】

嗯,最近在讀一點關於教育孩子的書,所以陰差陽錯就看到了這一本,《親愛的安德烈》,很早就聽說它的大名了,最近總算是讀完了它,雖然只是在微信讀書上草草地翻了一遍,但還是頗有些啓發的。不過我的小孩才五六歲,而書中的安德烈已經十八歲了,年齡上還是有很大差距,不過無礙,就當是看看作者是怎麼和青春期的孩子互動的吧。孩子的想法總是有些共通的,提前知道一點也好。關於爲什麼最近想讀點子女教育的書,那是因爲我感覺到自己在孩子的教育上面還是缺少些理論指導,實踐這一塊一直是有的,每天和孩子的互動啊,怎麼和他們說話,怎麼讓他們學會做家務,或是和他們溝通做家庭作業,又或者是學習禮貌,等等,在教育子女的實踐這塊肯定一直是有的,而且我也一直覺得自己應該是懂得如何教育孩子的,但是很遺憾,在經過了長時間的摸索之後,我發現並不是這樣的,我只是覺得自己懂了,但還是有很多盲區,而且子女的心理髮育也不會以大人的想法爲轉移,他們有着自身的發展規律,強求不得,另外就是,哥哥不是那麼讓人省心,或者說哥哥表現得不像妹妹那麼懂事,那麼乖,那麼符合大人的期待,這也讓我有點失落,感覺完了,BBQ了,這孩子不太喜歡學習啊,咋辦呢?這是他的命運安排嗎?如果我將一些東西就此歸因於命運,那麼這會陷入一種“固化”的思維模式中去,我會用:“哎,命造如此,我也沒法子”來做自我安慰。但我還是不想放棄,我不想用這種僵化的思維去桎梏一個6歲的孩子的發展,所以我想到了向書籍求助,想到了知識,我希望用一些更具有彈性的思維工具和理論來指導我的教育實踐,這就是爲什麼最近我開始讀一些關於小孩子教育相關的書的邏輯。好的,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需要尋找到更多的可能性,注入到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去。

【作爲母親的龍應臺】

龍應臺女士,在大陸還是有點爭議,記得之前看過一段視頻,是講她在香港的一次演講,然後問到大家小時候聽過的關於故鄉的歌,這時候底下的觀衆席上就傳來了《我的祖國》:“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

她是那種比較西方化的思維,更強調的是價值觀認同這塊的東西吧,對於極權主義、集體主義的價值觀是非常抗拒的,所以也有了一句流傳很廣的話“我不在乎大國崛起,只在乎小民尊嚴”。。。大概是這個意思哈,怎麼說呢,其實對於一個小老百姓來說,她說得也沒什麼問題,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那個能力去關心什麼大國崛起這種大話題的,反倒是聚焦於自己的那點“小確幸”,讓自己的情緒保持良好,不要時不時地陷入emo可能更加現實點。當然,對她爭議最大的不是這裏,而是她的某方面立場吧,畢竟她是個臺灣人,有着一些她自個的想法,只不過可能影響力太大了,所以被放大了點。所以,當我在看這本書時,是需要放下某些偏見的,在這裏她就是一位母親,一位渴望和自己的兒子有良好的溝通互動的母親,我就是想看看她是如何在和自己的兒子溝通的,以及她想要傳遞的一些觀點是什麼。

【作爲一種進化行爲的反叛】

我看到了安德烈的某些反叛精神,那種歐美年輕人對於“酷”以及“個性”的追尋。他成長於德國的一個小鎮,一種西方文化的環境氛圍中,他們的教育和亞洲式的“知識灌輸”型教育很是不同,我感覺到了他們的教育對於個性和思想自由的推崇,他們對於死板的知識是抗拒的,覺得那是書呆子、缺乏趣味的孩子的做法;另外就是,他們也在抗拒着中產階級保守的、中規中矩的主流價值觀,我一直在想,中產階級的主流價值觀到底會有着怎樣的特徵?其實想想中國,對於孩子成功的期待,其實就是渴望孩子走一條中規中矩的成功之路,比如從幼兒園就開始抓起,生怕在起跑線上就落後了,然後要讀一個不錯的國小,甚至在國小就提前學完了國中的知識,然後要買學區房,家長也要跟着參與學習,要給孩子報一些以後能夠拿的出手的培訓班,讓他們有某種藝術特長;然後進了好的國中、高中,最後又要進排名靠前的985、211,而這還沒完,上了大學又要考慮以後的`事業發展之路,要培養領導能力,或是考一大堆的證,又或是咋地咋地,畢業了,考入編制,或是成爲醫生、律師,又或是跨國公司的高管,或是某互聯網大廠等等等,而這還沒完,還要娶/嫁一個門當戶對的老公/老婆,生個兩胎三胎的,最後過上人人稱羨的所謂的人生贏家的“中產階級”生活。但是,這種單一維度的成功公式讓人抑鬱,這意味着成功的路上非常的卷,很多人都將是失敗者,最後無論結局大多數人都不會過得開心,這是一場讓大家都很疲憊的遊戲,所以我很欣賞這些年輕人對於這種單一維度的成功標準的反叛,雖然像安德烈這種人,從小就生活在遠遠高於中產階級的家庭裏,他就是一個被照顧得很好的王子,他的反叛其實在我看來還是有些順理成章,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他父母那一代人還沒有什麼根基,很自然就是要抓階層突破,抓功成名就,而到了他這一代人,就像是吃慣了山珍海味想要變成一個素食者一般,我能夠理解他的這種貴族式的淡淡的倦怠感,就是在很多人都夢寐以求的事物上,自己卻表現得不屑一顧,嗤之以鼻,這種反叛我覺得是一種社會發展的必然,也是一種進步吧。不過,我很想說明的一點是:擁有某種反叛精神固然很酷,但是也千萬別覺得自己的父輩就很low,其實他們相當優秀,只不過他們是根基,是樹幹,而下一代的人是開花,是結果,發展階段不一樣而已。

當然,這個也可以從進化論的角度來理解,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現實處境,都需要有一些更有適應力應對方式和策略,所以,人類之所以在不斷地進步,有時候就是因爲下一代人總是不喜歡聽上一代人的話,這種反叛精神,就是一種對新環境的適應力,是一種進化行爲。

【竟然可以如此溝通】

讓我很羨慕的一點是,媽媽和兒子都具有開放性的心態,都願意將自己的內心世界打開,直面分歧和多樣性的思維與價值主張,平和而且有深度地去探討這些東西,我覺得這真的是非常好的一種相處狀態,做母親的並沒有嘗試去規訓孩子,去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來生活,當然,我相信她也沒有這個能力,而兒子安德烈也是一個相當有自己的獨立思想的一個人,他在小小年紀就有着比較成熟且個性的思考,這讓我覺得兩個人都好棒,當然,這兩個人也不是一般的普羅大衆,一個是知名的大作家,一個是中德混血的兒子,具有多元的成長與學習背景,所以兩個人的基礎和層次都是挺高的,自然他們的對話也會有一定的深度。我在想,我好希望自己以後能夠和兒子、女兒進行類似的對話,敞開心扉,就各種關心和感興趣的話題進行漫談,我們之間不一定要達成某種確定性的共識,但是這種形式的溝通本身就是一座橋樑,讓我們彼此瞭解,彼此包容,這就達到了對話的目的。我其實也在和老婆溝通,在看了這本書之後,我也想以文字的方式和老婆寫幾封信,然後她也以文字的方式給予迴應,我想知道朝夕相處的我們能否通過文字的方式建立起一些新的精神上的連接,我們是否還有一些話能夠通過這樣的形式來表達,我相信會有的,日常生活中的語言表達總是在抗拒着深沉,都是在進行着浮於表面的溝通,所以一些我想深入探討和溝通的話題都被一筆帶過了,我想嘗試將這些話題用文字的方式來重新進行對話與連接。

【國際視野】

安德烈給了我一種強烈的“國際感”,這是讓我覺得很稀奇的,我有時候有一個明顯的感覺,那就是身處在中國總感覺和身處在歐美有着一些文化上的鴻溝,其中之一就是身處歐美的很多年輕人都滿世界在跑,然後對於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文化都有着一種切身處地的感受,不過也不是全部哈,這也只是一部分,他們對於多元文化有着很大的包容性,對於血統,他們並沒有那種強烈的忠誠感和歸屬感,他們更多的是歸屬於某種價值觀和文化圈子,而不是以血緣來確定自己的認同和歸屬,就好比安德烈,他有一半的華人血統,但是他並沒有非常強烈的忠誠於某個國家或地區的想法,他就是他自己,他有自由選擇自己認同的價值觀的權力。而這一點和中國大陸的人們會有很強的對比,咱們中國人會非常強調自己的血緣上的紐帶和歸屬感,而將價值觀這種東西有時候會放在稍微後面一點,有時候我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時常是立足於中國本土來思考的,而像安德烈這種人在思考問題的時候我看到了強烈的立足於國際視野的視角和立場,挺好的,這是一些新啓發,讓我對自己過往的一些愛國主義啊,集體主義啊等等思想有了一些新思考,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平衡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安德烈因爲身處在德國,或許有着一些對於納粹的關於政治正確的警惕,所以我也看得出來他們其實也有着一定的“歷史虛無主義”或者“國家虛無主義”的思想,突出自我、個性而貶低或者忽視國家、民族、集體,這二者究竟該如何平衡?其實我也沒有想好,我在想,這並不是一個非此即彼的問題,也不會有正確的答案,重要的是對這個問題進行思考、對話、交流的過程。。

【放手】

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探索這個世界,這是我得到的一點啓發。我只需要過好自己的生活,然後做好一些鋪墊、引導工作,在必要的地方給予一定的幫助,但是,最終的成長還是需要孩子自己去通過實踐來完成。我看到了安德烈擁有着

很強的獨立精神,這是我所喜歡的,我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夠這樣,能夠有勇氣和意志獨立地去探索這個世界,對這個世界感到好奇,充滿渴望,我當然也會和他們分享我的思想,我的觀點,我的經歷,我的一些比較具有個性化的地方。但是,我並不是權威,我也並沒有提供標準答案,我所提供的一切都是參考資料,而孩子們的成長需要他們各自根據自己的想法去完成探索,這個過程中會有很多跌倒,很多彎路,很多挫折,但是,我並不打算將其定義爲失敗,這一切都是成長的歷程和代價,有時候我甚至希望他們非主流一點,個性化一點,有自己獨立的想法一點,然後能夠堅定地去犯錯,去較真,去嘗試,去摸爬滾打,最後摔得遍地傷痕還能嘻嘻哈哈地站起來,勇敢地拍拍身上的塵土安慰爸爸媽媽:沒事的,我很好!你看,我又得到了一些不錯的收穫!

這個時代,已經沒有了所謂的標準化的、確定性的“人生意義”,每個人的“意義”,都存在於他們的自我探索的過程之中。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2

自從有了Mary,持續關注親子類的書籍,網上推薦了臺灣女作家的“人生三書”《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目送》。

我於20xx年7月購入此書,當時花了很長一段時間看完《孩子你慢慢來》,當時因爲覺得作者教育背景以及她的孩子所處的國家與當下的中國,我們生活的城市有很大不同,認爲她對孩子的期許及教育方式可以借鑑的意義不大,因此第二本書遲遲未閱讀;又遇上新房交房、裝修、搬家以及Mary的習慣培養等等,這些都成爲不閱讀的藉口,至20xx年5月底我纔開始翻看此書。

可能每個階段心境不一樣,感悟也不一樣,當我再次開始閱讀時,就愛不釋手。這本書打開了如何更好處理親子、夫妻關係的思路,拓寬了我人生的視野,有很強烈的願望推薦給大家。

《親愛的安德烈》是作家龍應臺和兒子安德烈用三年時間互通書信的結集,是一個媽媽想辦法與自己的兒子交流的一種方式。作爲剛滿18歲成年人安德烈,已經跟四年沒有生活在一起的媽媽(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城市工作)隔閡已經形成。他們花三年的時間讓彼此互相瞭解,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他們也是兩國人(媽媽是臺灣人、兒子是德國人),中間橫着東西文化;他們的衝突和隔閡更甚於我們,但是他們的相處的方式、溝通交流給我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衝突、代溝不可能消除,但是如何接納不一樣的彼此,纔是我們人生的必修課。在此談談我跟Mary之間以及跟Mary爸爸之間的幾件小事。

1、關於Mary穿衣服的事情

Mary很喜歡自作主張挑自己想穿的衣服,經常不分季節、不分色彩,喜歡就穿上,爲此我們就孩子穿衣服的事情爭吵過,頭疼過,有時候直接用媽媽的權威命令按照我的要求穿衣服,有時我也妥協過。在安德烈與媽媽的對話中,提到(帶着調侃的語氣)龍媽媽(龍應臺)穿衣服像馬鈴薯的麻布袋。在龍媽媽的回信中,講述了她生活的背景,已經非常理解和接受安德烈對媽媽的評價,其中說到:“請問品味是什麼?它不就是細緻的分辨、性格的突出、以及獨立個體的呈現嗎?沒一件,都正好是貧窮所吝嗇給你的,也是威權政治所剝奪於你的。”

我明白,Mary在她這個階段,品味還未形成,僅憑她目前的見識選擇自己喜歡的;我不需要強行制止,而是應該不厭其煩的引導;即使不合時宜,只要不是不符合季節(避免生病),我也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眼光,不能太在意自己的面子問題;我相信,在大家的異樣的眼光中,也會逐步培養她對穿衣服的思考。就我自己本身而言,穿衣服的品味也相當單一,希望Mary的品味不用受我影響太多,她以後有她自己的穿衣風格和精彩;也許,有一天,Mary也會調侃我長年如一日穿衣服風格。

2、關於Mary偶爾磨蹭、想偷懶的時候

我心裏一直非常認可Mary,Mary雖然不屬於1%高智商的.小孩,但是她在心裏就是最優秀的小孩(可能每個媽媽都如此認爲吧)。Mary獨立、抗壓能力、學習能力以及專注力等等方面我都覺得非常棒。但是Mary偶爾或者經常吧(畢竟她現在才七歲,很多時候需要大人的引導)有磨蹭和想偷懶的時候。

我在Mary一年級上學期時煩躁、焦慮,很容易就對她吼(但我始終沒有捨得動手打她),吼完後我也是心塞塞。我也經常會看到一些教育專家說“靜待花開”“孩子你慢慢來”等等一些觀點,可能那時我會嗤之以鼻,跟他反覆說多次,她仍然不聽,磨光你所有的耐性,“吼”是最快速最有辦法能讓她聽進去並且付諸行動的辦法,這個時候你是簡單粗暴的選擇“吼”,還是耐着性子磨,我想大部分家長會選擇前者。但是“吼”過一段時間之後,孩子是否有變好呢?還是說對“吼”免疫,需要更爲強烈的方式呢?我想大部分是後者吧。

Mary也是如此,一年級的第二學期我開始反思,到底是簡單粗暴的命令?還是耐心長時間的引導,讓Mary逐步學會自我管理?每個階段因爲自己的經歷可能對同一本書的感悟不一樣,我開始更能沉下心來看一些所謂教育專家的一些見解,分析是否對Mary有用。我們換位思考想想大人都有想偷懶、想磨蹭的時候,何況是小孩呢?我是不是需要更爲適合Mary的方式引導呢。

就如龍媽媽對安德烈說的:“你們這一代簡直就是大海里鮮豔多彩的熱帶魚啊。但我思索的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你們這一代“定錨”的價值是什麼?終極的關懷是什麼?你,和那個甘肅來的疲憊不堪的少女之間,有沒有一種關聯?我的安德烈,你認爲美麗的熱帶魚游泳也要在於方向嗎?或者,你要挑釁地說,這是一個無謂的問題,因爲熱帶魚只爲自己而活?”

Mary身處的環境比我小時候複雜的多,信息量更大,分散她注意力玩具、活動更多。在如此鮮豔多彩的環境的形成Mary自己的價值或者方向,本身也是一個沒有答案的課題。更需要我們以開放的心態和孩子的心態去體驗、學習、引導,找到自己的正確的價值取向。安德烈屬於一個18歲的成年人,已經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價值和選擇,Mary只是一個7歲的懵懂無知的小孩;關於人生有什麼意義、價值及未來怎麼選擇似乎還太早;但是我做Mary的媽媽,希望Mary能爲自己而活,能過有對她而言有價值有意義的生活,對自己未來的路有多種選擇。

正如龍媽媽所說“我怕你變成畫長頸鹿的摩提,不是因爲他沒錢沒名,而是因爲他找不到意義。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爲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爲,我希望你將來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我作爲一個80後小鎮上通過自己學習、考上大學,走進城市的媽媽,我希望的孩子能走的更遠,不希望她以後有能力選擇自己敢興趣的工作,而不是跟我一樣,雖然也是自己的選擇,但這種選擇也是有很大的限制條件;也許在50後的父母眼裏而言,我們已經比他們的“被迫”已經“自由”了很多。

但我仍舊覺得我是爲生存而上班,爲房貸、爲教育、爲醫療以及爲以後的養老而認真對待每一份爲生存而做的工作。我希望Mary能有更多的選擇,無論是從精神上,還是物質上,能有不一樣的選擇。

目前讀一年級下學期的Mary,我仍然沒有把文化課作爲她課外培訓的重點科目,更多的選擇的是興趣如鋼琴、畫畫、跳舞和書法,她都很喜歡,也有偷懶的時候。之前她一旦磨蹭和偷懶我情緒就很焦慮,考慮是否不上或者吼着她學習,但是隨着她自我意識增強,以及我對教育的感悟以及心態的平和。我逐步接受孩子的偷懶與延遲,每個階段採取不一樣的引導措施,同時,這學期跟Mary一起制定學習與玩耍的時間計劃表(週一至週五晚上和週六、週日的時間),比如允許她一週可以一到兩天不談鋼琴,但是其他時間必須要練習鋼琴,那天可以玩耍,那天。開始我也只是抱着試試的心態,看是否有用。開始按照計劃實施的時候,Mary討價還價,我這次採取心平氣和跟她“談判”、在整體原則不退讓的情況下讓她根據實際情況對計劃進行調整。

經過一個月的時間後,效果讓我欣喜,Mary基本按照她和我共同的擬定計劃學習和玩耍。她的自我意識、自我管理、獨立學習能力逐步提高,我想這也是她自我價值、方向的逐步形成的過程。而我自己也可以從中解放出來,不用焦慮,更好的處理的自己的學習和生活。

3、關於夫妻做家務的事情

龍媽媽在《親愛的安德烈》中曾慎重地問兒子,是否想好,將來結婚以後誰來做家務。安德烈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是誰有時間誰做啊。如果夫妻都這樣想,不依賴誰,主動承擔家庭瑣碎,生活就會簡單得多。

可是,當下80後夫妻,或者70後夫妻,一個家庭夫妻能共同分攤家務的又有多少?許多相愛的人在婚姻中走散,往往不是因爲出軌、外遇、家暴等原則性問題,而是因爲一地的雞零狗碎……或許,一雙扔在沙發上的髒襪子,就是壓死婚姻的最後一根稻草。你家的家務是誰來做?中國女性每天的家務勞動時間達到2。6小時;妻子以65%的壓倒性佔比成爲家務活的主要承擔者。

我就像被調查大部分的女性一樣,是家務活的主要承擔着。我們在Mary上國小後,與老人分開,自己單獨生活。作爲一個媽媽,作爲一個妻子,開始的時候家裏的做飯、清潔、洗衣服、孩子的作業輔導等等基本都是我做,上班工作還不能耽誤,上學期我的幸福感極差,整個人都很抑鬱、壓抑,無數次想要離婚,跟Mary爸爸抱怨。但幸好,我自己在不停的調整,Mary也逐步自理,特別是Mary爸爸也開始意識到問題,以及看到我的辛苦,在家也會主動承擔部分家務,雖然不會很多,但是有人主動分擔家務,對於女人而言,不僅是減輕生理上的負擔,更多的是精神上感覺有人共同分攤責任。

龍媽媽說關於伴侶“人生像條大河,可能風景清麗,更可能驚濤駭浪,你需要的伴侶,最好是那能夠和你並肩而立在船頭,淺斟低唱兩岸風光,同時更能在驚濤駭浪中緊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換句話說,最好她本身不是你應付的驚濤駭浪。”

確實,伴侶應該就是無論風和日麗還是驚濤駭浪時,無論是日常瑣碎還是大悲大喜,能在一起共同承擔,共同度過。

其實,關於龍媽媽與安德烈的書信往來中,還有很多可以探討、思考的點,如關於不同國家不同城市文化的討論與反思、關於是否要參與遊行的探討、關於孩子是否平庸的描述等等。

龍媽媽和安德烈是兩代人、兩國人通過自己不同的視角表達自己的觀點,作爲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80後,讓我知道看待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角度,親子之間也許有很多不認同,但可以如何試着去理解和接受的,當下大多的親子矛盾、婆媳矛盾,也許就是互相所處的環境不同、認知不同,自然就造成不認同,但是又不能很好的理解去接受,就會有更大的分歧和矛盾。

所以,希望當Mary長大,我能跟她互相理解各自的生活方式;也希望我能跟我所有在乎的人互相的理解和接受。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3

“我們是兩代人,中間隔個三十年。我們也是兩國人,中間隔個東西文化。我們原來也可能在他十八歲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樣各自盪開,從此天涯淡泊,但是我們做了不同的嘗試——我努力了,他也回報以同等的努力。我認識了人生裏第一個十八歲的人,他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親愛的安德烈》的主人公之一龍應臺,作爲一個母親,她這樣說。

看了這本書,我不由自主地跟隨他們書信的印跡,開始了一段心靈之旅。

這本書感動了無數被“親子”之間隔閡與衝突深深困擾着的讀者,爲兩代人溝通交流帶來了全新的思維和方法。

是啊,在我們的周圍,有多少人像他們母子一樣無法聚在一起。有的母親爲了生存離家棄子,外出打工賺錢,孩子成了留守兒童;有的母親因爲意外事故或是疾病纏身,離開了孩子,親人再也無法相守;有的孩子尚未成人便外出打拼,早早地脫離了母親的陪伴。所以,現在的孩子與母親之間的相處時間越來越少,距離也越來越遠。漸漸地,母親已不再是最懂孩子的那個人,她已經漸漸遠離了孩子的心。

母親龍應臺與兒子安德烈共同找到一個透着天光的窗口,透過36封電子家書,兩代人開始了“打開天窗說亮話”。他們通過書信訴說着自己的生活、學習與工作,有玩笑話,有關心與在乎,但更多的是相互坦誠的交流。

我想,對於許多人來說,書信也許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36封家書裏,讓我最有感觸的是第四封信——《年輕卻不清狂》。這封信是安德烈寫給龍應臺的,裏面講述了他十八歲的生活。他的十八歲也正是我們所向往的自由、無憂無慮的生活,那是一種沒有大人管教的有些放縱的時光。對此,龍應臺在回信中給予了理解:“玩,可以說是天地之間學問的根本”,“玩,也同樣是在達成一個集體的意志”。但她也同樣給予了提醒:“走進人生的叢林之後,自由卻往往要看你被迫花多少時間在閃避道路上的荊棘。”——深沉的母愛滲透在每個字眼之中。

愛,這個字眼對我們來說,無非就是家人、朋友給予的溫暖與體貼,它更多的來自於家人。在看完《親愛的安德烈》之後,我才明白,當兩個無法經常待在一起的母子,對愛的理解也是完全不同。

而且,即使是長久相處在一塊的母子,其中的代溝也赫然存在。就如現在的我和媽媽,我們每天都會見面,這樣的無間無疑是件讓人羨慕的、特別幸福的事情。有時我也會惹媽媽生氣,平時別看我大大咧咧的,但每當事情過後,當時覺得理直氣壯的我,內心其實還是很後悔,都希望下次自己有更好的表現,讓媽媽覺得欣慰。

是啊,隨着時間的流逝,成長中的我們漸漸明白,父母爲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可我們卻總是忽視他們的辛苦,把這些無私的奉獻看成理所當然。捫心自問,我們爲父母做了什麼?時間的變遷,帶走了父母還來不及揮霍的年輕,留下的卻是無盡的滄桑。感恩,理解,支持,幫助……趁我們現在還與母親在一起,好好溝通,別讓母子關係再次生疏。

在人生這個過程中,儘管我們要遭遇未知的艱難險阻,儘管不可能一帆風順,但我們要珍視親情,善於溝通,把父母豐富的人生經歷分享,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生命中的真、善、美! 愛,只是十個筆畫、兩個拼音拼成的一個字,只是四個字母組成的一個單詞。但正是這個簡簡單單的字,卻蘊涵着很深的含義。不能輕易看待任何一個平凡的事物,或許就是因爲平凡,才讓我們的生活變得不再平凡。

愛,是一場心靈之旅。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寒假,讀了龍應臺與兒子安德烈合作寫的《親愛的安德烈》一書,受益匪淺。整本書我讀出了兩個詞,尊重和自由。 龍應臺對兒子的尊重和兒子與母親交談的自由,頗讓我們感動與羨慕。我們常說,對待孩子要像對待自己的朋友一樣,可是能做到的家長又有多少?龍應臺女士在這36封家書中給我們做出了榜樣。記得書中這樣敘述到,龍應臺非常討厭自己的兒子吸菸,每當他吸菸的時候,都想狠狠地訓斥安德烈,但終於還是忍住了,理智告訴他,安德烈已是成年人,他有選擇的權利。而我們做家長的和龍女士所區別的,就是我們面對這樣的行爲,常常忍不住訓斥孩子,甚至對他們大打出手。因爲我們恐懼,恐懼孩子走彎路,恐懼孩子走向我們所不希望的道路。這也是我們中國人甚至亞洲的傳統教育方法。《獨立宣言》一文中寫道: 一天,一些中國大陸記者來採訪龍應臺,她的二兒子菲利普恰好在跟前。朋友剛離開,菲利普便說道:“媽,你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女的華人朋友的特徵?”

他說,“就是當他們要問我什麼問題的時候,他們的眼睛是看着你的,而且就站在我面前,卻用第三人稱‘他’來稱呼我。” 從這可以看出,在我們中國,甚至亞洲傳統思想中,孩子無論多大,在父母跟前都是孩子。這也是我們做父母的常常不尊重孩子的原因之一,因爲這種思想是根深蒂固的。

其次,龍應臺女士對於孩子的尊重還表現在,能夠以一顆平常心對待孩子的“平庸”。作爲中國的家長,我們常常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無形當中,便給孩子施加了壓力。在我們周圍,有很多孩子和安德烈一樣,害怕自己的平庸,害怕自己所獲得的成就達不到父母的期望值。這裏,很喜歡龍應臺女士給安德烈的這樣一段話與家長們共勉:

“對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而在現代的生活架構裏,什麼樣的工作比較可能給你快樂?第一,它給你意義,第二它給你時間。”

這兩句話使我醍醐灌頂,因爲我也是一名家長,我也渴望自己的孩子以後能夠不平庸,但是對於不平庸的意義,我理解的很狹隘,能上一流的大學,能有一份非常體面的工作。並沒有考慮到孩子真正喜歡的是什麼?其實,正如龍應臺女士對安德烈說的“平庸是跟別人比,心靈的安適是跟自己比,我們最終極的負責對象,安德烈,千山萬水,走到最後還是‘自己’二字。” 其次,這本書給我的另一個衝擊就是安德烈在母親面前是自由的。從書中可以看出來,安德烈,想談什麼就談什麼,毫無顧忌,就像對待自己的同伴。這纔是真正意義上的平等對話。即使說得有些過分,有些無禮,對方也不會因此而大發雷霆。記得,第14封信,《祕密的、私己的美學》中,安德烈在和媽媽討論音樂,說了這樣一段話:

“拿着曲子和同樣有興趣的'朋友分享,大夥一起聽,然後會有無窮無盡的討論,討論歌詞裏最深刻的隱喻,和最奇怪的思想觀念,那真是不可言傳的獨特經驗——我不能給你解釋,因爲那種經驗是隻爲那一個時刻和氣氛而存在的,就如同那些歌曲本身,不可言傳而獨特。”

又在結尾時這樣寫道:“我不知道你要怎麼回覆我這封信,因爲你不是樂迷,但是,MM,你‘迷’什麼呢?你的寫作,或者文學,所帶給你的,是不是和音樂所帶給我的一樣,一種獨特的、除了你自己之外沒有人能窺探的一種祕密的、私己的美學經驗?”

這哪是和媽媽對話呀,這就是和同齡人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在探討自己的隱私。

真好,通過這樣的對話形式母親認識了人生裏第一個十八歲的兒子,兒子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3

龍先生的《孩子你慢慢來》中的安安才幾歲,一個剛開始做母親的媽媽充滿欣喜和好奇的看着兒子的成長,歲月悠悠,可愛的安安已長成親愛的安德烈,在《親愛的安德烈》中,母子的書信交流,龍應臺對正處於叛逆的青春期孩子的教育給我深刻的啓示。

讀了龍應臺的《親愛的安德烈》,我有一種找到了知音的感覺,更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的描寫,那些在我獨到的見解令我耳目一新,書中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此書中作者討論的話題包羅萬象,例如對感情世界的迷惑、自我價值的追結、對全球化的看法及討論,也有讀者的迴應引申出人省思的議論。不僅動人,而且滌盪人的胸懷啊!

現實生活中,孩子的教育問題令多少人有一種難以名狀的壓抑?身爲教師的我也不知道如何去觸動孩子的心靈,《親愛的安德烈》中母子之間的睿智對話,觸及了我的神經。

從這本書中,我看到了對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多麼的重要: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非常精闢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老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擇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裏,孩子只能算一個成人們隨身攜帶的物件?中國人之所以不肯尊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爲“您”,僅僅是爲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誇讚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說:“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誇誰呢?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差異。

其中最令我感動的篇章是《給河馬刷牙》,內容是作者安德烈對他的母親說:“我覺得我將來的事業一定比不上你和爸爸……,要接受一個事實,那就是,你有一個極其平庸的兒子。”而龍應臺回答:“對我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我要你用功讀書,不因爲我要你跟別人比,而是因爲我希望你將來能擁有有選擇的權利……”“平庸”是跟別人比,“心靈的安適”是跟自己比。

我們最終極的負責對象,千山萬水走到最後,還是“自己”二字。讀完這一段,龍應臺對要求兒子讀書的精闢詮釋,帶出另一種想法,“用功讀書”其實是讓自己有更好、更多的選擇權。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而不是爲了謀生,這纔會在心中產生成就感,而成就感會給我們快樂。爲了傳遞這一信息,我也特意讓女兒也讀一讀這本書,特別是對於龍應臺關於“讀書”的精闢見解,我們母子之間還進行了一次討論:想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就必須具備一定的競爭能力,就必須努力學好本領。爲了將來的快樂,今天必須用功讀書。看來“用功讀書”並不是我們中國孩子的“專利”,我們崇羨的西方人要用功讀書。

標籤:讀後感 安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