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必備)讀《論語》有感15篇

讀後感1.16W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讀《論語》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必備)讀《論語》有感15篇

讀《論語》有感1

《論語》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知之爲知之,不知爲知之,是知也。”每當我讀這句話時就會想起寒假的一件事。

“咚!咚!咚!”有人敲門了,會是誰第一個來拜年呢?我打開門,看見姑媽一家人先來,奶奶就叫我帶六歲的`小妹妹去玩。我就帶她去堆雪人,正在滾雪球時,她問我:“娟娟姐姐,你覺得我聰明還是你聰明呀!”我毫不猶豫地說:“當然是我聰明呀!我比你懂得多。”她又問我:“那我就問你兩個問題,好嗎?”“可以呀!”我心想她是個孩子,問的問題我一定能回答,就爽快地答應了。

她一開始問我:“雪是什麼顏色?”“白色呀!”我肯定地回答。她又接着說:“雪不管怎麼樣,都是白色的嗎?”我說:“只要不加有顏色的東西,一定是白色的。”只見她把雪放在手上,走進屋裏,她手上的雪就溶化了,變成了透明色。“哎喲!”我怎麼沒有想到這一點哪,真後悔。

接着她又問第二個問題:“雪和冰一樣嗎?”這是我沉思了一下說:“不一樣。”她又說:“只要不加任何東西,都不一樣嗎?”“對呀!”我笑着說。隨之,她把雪和冰放在手上,又拿進屋裏,雪和冰都變成了水,她說:“這不是一樣了嗎?”我頓時啞口無言,臉紅耳赤。

這件事後,我又想起了《論語》當中那句:“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從此,我也真正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纔是最聰明的。

讀《論語》有感2

古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

假期裏,媽媽買來一本《論語》讓我學習。

《論語》這本書是孔子的徒弟寫的,寫的是孔子和他弟子的故事。

書中主要寫了怎樣學習和思考怎樣孝順父母。

我還記得孔子有一句話‘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這句話還有一個故事呢。

孔子周遊列國,到處講學,一天看到兩個小朋友在爭吵。

太陽什麼時候離我們近,爭吵不休。

他們看見了孔子,就讓孔子評理。

着個問題把孔子也難住了。

就向兩個小孩承認自己不會這個問題。

兩個小孩就嘲笑孔子。

孔子是著名的大教育家,他遇到不會的問題也實事求是的承認自己不會,也不怕別人嘲笑。

我們也要向孔子學習,實事求是的.對待自己不會的問題,不會就問。

《論語》這本書讓我們懂得了很多道理。

讀《論語》有感3

《論語·學而》中有子曰:“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意思是孝順父母,尊敬兄長,這應該就是行仁的根本吧!我的理解是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友愛同學是每一個當代學生必須做到的事。

國中的我們,逐漸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見,有了自己的小祕密,也慢慢進入到青春叛逆期。我們在慢慢長大的同時,也要明白父母也在慢慢變老。如果沒有“孝弟”思想,就不能做到理解、體貼父母,與父母就會產生隔閡,我自己就有這樣的親身經歷。

我的老爸每次喝完酒回家,美曰其名就會找我“談心”。但在我眼裏,老爸和我講的都是“廢話”,我很反感,所以每次都很不耐煩不想聽。

學了這則《學而》後我開始反思自己對爸爸的態度,也常常思考:老爸爲什麼喝酒?爲什麼要喝完酒回來和我講“廢話”。漸漸地我明白了老爸在外喝酒,有他們成年人的無奈,其實是爲了工作和這個家。之所以和我“談心”,是因爲他平時不善於表達對我的愛,只有喝了酒才吐真言於我。但我卻覺得這是“廢話”,覺得老爸的.“談心”讓我煩燥。那是我不理解父親,不懂父親深沉的愛呀!

什麼是“孝弟”,怎麼盡孝道?看似很深奧的話題,其實都源於我們生活中的小事,我們應該以“孝弟”爲標尺,回到家主動跟父母問聲好,掛電話之前跟父母說再見,在外面玩提前告知父母,不讓父母擔心……記得爸爸和我說過,一個人快樂,不是真正的快樂,一家人快樂,纔是真正的快樂。在我看來,只有好好孝順父母,尊師重兄纔是一家人快樂的根本。

讀《論語》有感4

七月,盛夏。日子波瀾不驚,此時,窗外雨水滴答,清脆悅耳。雨點濺落在窗臺上,風吹着雨絲穿過窗戶,一陣涼意。這樣慵懶的時刻,捧一本書,在文字裏度過。此季的主旋律,源於一本《論語》。

書桌上,靜靜地躺着《論語》,思緒又飄到了剛剛接觸《論語》的時候。記憶裏,簡陋的國中課本,我還是一隻小小的毛毛蟲,不知道鮮花的芬芳,懵懵懂懂的跟着老師讀、念、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當時的感覺很困惑,天天做作業,不是複習就是預習,哪來的愉悅?

現在想想,那時雖讀《論語》,始終一知半解,參不太透。偶爾提及,只是人云亦云的胡謅幾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等耳熟能詳的句子。後來,偶遇舊書攤,附庸風雅地淘來一本線裝的《論語》繁體本,一行行繁體豎字,硬着頭皮讀了一遍。說實話,那一遍沒讀懂什麼,只讀了一些表面的文字而已,得出結論:《論語》難讀!在沒有小說看的日子,偶爾也會翻翻那早已發黃的紙頁,只是依然無法讀懂其意!

再讀《論語》,正是于丹熱播的`時候,那個時候不叫讀了,是看。于丹教授聲情並茂的解讀,我又一次翻開那本《論語》,泛黃的書頁由於歲月的風蝕,留下了時間的滄桑,失去了特有的那種書香,有些黴味,但這並不影響我徜徉在經典裏。那些日子,孔夫子親切得猶如鄰家老伯,“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論語》也不再深不可測、高不可及,那些似曾相識的警句、良言迎面撲來……而我如遇故知,信矣!

輕輕地合上書卷,穿越2500年風雲的華光,驚覺這一團燃燒了數千年卻依然熊熊的火焰,跨越漫漫時空,仍然照亮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我等,我能做的,只是,跨越千年的距離,瞭解你,仰望你。不爲別的,只爲貼近你的溫暖。

讀《論語》有感5

從我們咿呀學語開始,論語就出現在了我們的身邊,從國小開始朦朦朧朧地誦讀,到國中的耳熟能詳,到高中的一知半解,論語可以說是我們的老朋友了,但我們卻從來沒能真正瞭解它的意義,就像每天見面時都打招呼的朋友,但也僅僅是打了招呼,只是眼熟罷了。而在機緣巧合之下,我選修了張老師的《論語》和孫老師的《傳統文學修養》,這兩門課促使我重新拿起論語,讓我重新認識了這位老朋友,重新認識了皮囊之下的有趣靈魂。

在老師的幫助下,我對論韻進行了更深層次的挖掘,從簡單的倫理道德規範深

入到了人心和人性的本質,在探查到本質之後我才感到耳目一新,恍然大悟。人心由本性心和世俗心構成。本性心是指孝悌之心、誠心、反省之心,它重在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是人之初性本善的體現;而世俗心則是真與假、善與惡、美與醜、苦與樂的並存。這點醒了我,在深入理解《論語之前》,我從未想要認真考慮人的本心是怎麼一回事,我甚至一度懷疑人性本惡,而老師們的講解點醒了我,讓我明白了我看待問題的侷限性,我只是看到了人的世俗心,而沒有看到人的本性心,我只看到了人性後天之惡,卻沒有看到人性先天之善,感謝老師糾正了我狹隘的觀點。

《論語》中有很多關於本性心和世俗心的論證,“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等是在勸說人們保持本性,去追逐更高等級的美德;《論語》中也有很多關於世俗心的論述,“巧言令色,鮮矣仁”,“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世俗心的美醜善惡便體現出來,有人從世俗之惡,巧言令色,甘爲小人,有人從世俗之善,孝順善學,志爲君子。但我們每個人都是世俗中人,不是什麼超脫世外的神仙聖人,人的世俗心和本性心是一體的.,我們在看待人時不能將這兩心割離開,不能過分的只強調本性心

或者世俗心,否則我們看到的就不是完整的人。

李翱的《復性書》中講道:“人之所以爲聖人之,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墮也。”其中“性”就是指人之本性心,“墮”就是指人之世俗心。從前我不理解人的世俗心和本性心,我總是悲觀地以世俗心來揣測他人,我認爲人們幫助他人、投身於公益,都是有利可圖的,不是爲了自身的利益,誰願意花多餘的精

力和金錢去做那些對自己沒有利益的事情呢?而在深入學習論語後,我明白了人之初,性本善,真的有人願意犧牲自己去幫助他人,尤其是這次疫情,有很多人願意伸出援手,真的有人願意捨己爲人。

重讀《論語》使我受益頗深,它讓我重新認識了孔子,也讓我重新認識了自己。在這裏我想向大家推薦周潤發主演的《孔子》,真是合適的演員出演了合適的角色,周潤發主演的孔子使孔子這個聖人形象多了一絲人間氣息,也一改古文中嚴肅、爲天下奔波的士大夫形象,增添了一份溫柔和藹,多了一分心繫天下蒼生的慈悲。在《傳統文學修養》課上,老師也曾放映過,但由於時間問題並未完完整放映,想要了解孔子的同學可以重新觀看一下這部電影。

讀《論語》有感6

《論語》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所著。孔子創立了儒家學派。而《論語》所講的全都是儒教中的精華。

孔子基於親身體會,他提出學習首先要有學而不厭的精神。而要做到學而不厭,首先要有端正的學習態度。端正的學習態度又體現在如下的幾個方面:做學問的第一條就是誠實,要“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第二條學習要謙虛,不恥下問,就像“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生活中有許多人值得自己虛心求教。而三呢,就是要敢於自我反省,學習“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這樣才能發現並改正自身缺點,促進自我完善。孔子還注意到了時光飛逝,就像日夜奔騰不息的河水,轉瞬即逝,人們一定要抓緊時間,珍惜時光。

《論語》這本書,言簡意賅,富於哲理意味。而其中提出的觀點也很正確。可是爲什麼在新文化運動中,魯迅,陳獨秀他們又有反儒思想呢?原來,孔夫子主張“學而優則仕”。歷代的.封建統治階級都拼命宣揚這個教育主張,從而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西漢的漢武帝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然而,到了明代,儒家思想便與八股制度結合起來。與孔夫子時的儒學不同,這時已成爲封建主義束縛人們思想的教條。而當時的中國人追求民主,當然要反對這種儒家思想了。

可見,每種事物都是一把雙刃劍,只看你把這劍鋒用在什麼地方。

讀《論語》有感7

這個寒假,我讀了一本讓中國古代的讀書人都將此書奉爲經典的書,《論語》。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之作,它記載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語錄,其中的'許多話也成爲格言流傳於世。《論語》有《學而第一》、《爲政第二》、《八佾第三》、《里仁第四》等20篇,只裏面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名句,以及與我們切身相關的道理。

在這20篇中,我最喜歡《八佾第三》一篇。“八佾”是如今在孔廟中拿羽毛,在祭孔典禮中所舞蹈的叫八佾之舞,但孔子不是叫大家跳舞,而是代表了文化精神。他的內容講“禮”,“禮”就是孔子一生做學問之所在。

我最喜歡其中一句“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意思是子游問孝道。孔子說:“今天,人們把孝說成是能養活父母。就連狗、馬都能得到人的飼養。如果不尊敬父母,那養活父母和飼養狗、馬又怎樣區別呢?”

這讓我想起了東漢時期的大孝子黃香,他在夏天用扇子扇涼父親的枕頭和涼蓆;冬天,有用自己的身體捂熱被窩。他很值得我們學習。

知道了孔子告訴我們禮的學問之所在,我會更愛自己的父母,珍惜自己的父母,明白父母的嘮叨與操勞與嘮叨都是爲我們好,不能讓父母感到自己就像狗、馬一樣。小時候父母對我們的好,我們要記得,長大之後,我們也要好好的回報父母。

讀《論語》有感8

孔子是春秋時期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被世人譽爲“聖人”。《論語》是一本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語錄體散文。《論語》蘊意深邃而又妙趣橫生,人性與文化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讓我們理解爲人處事的道理。所以,我們可以從中找出不少感同身受的例子。

學思並進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我們每天都會學習,每天也必須要去學習,那麼我們是如何學習的呢?上課時,是老師輔助我們學習,引導我們思考;下課時做作業,我們會照着老師教給我們的學習方法舉一反三,認真思考。

假設我們不去思考呢?那麼上課時便是另一番光景了:老師拿着資料念給我們聽,我們在書本上寫下來,下課時我們一遍一遍地讀、背。這樣會使我們感到疲勞和厭倦,甚至慢慢的厭惡學習。所以說,學思並進很重要,掌握好方法,我們就能事半功倍。

樂在其中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我們常說一句話,“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於學習,我們的態度就分爲三個層次:知、好、樂。學習知識最重要的.是培養我們對學習的興趣。我們對學習感興趣,就會變被動爲主動,在快樂中學習,以學習爲快樂。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還能讓我們更加靈活 的知把識運用在生活中。

善於反省

“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反省是一朵美麗的花。反省能讓我們學會豁達,讓我們做到樂觀,讓我們擁有豪情。

倘若我們都不反省,都不會反省,那麼我們的人生會怎樣?世界會怎樣?若科學家們不反省,現在生活怎會如此便捷?若我們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都不反省,那怎會有我泱泱大國,巍巍華夏?可見,反省多麼重要啊!

《論語》,它經歷了兩千多個春秋,直到今天,它仍然深深影響着我們。儒家經典永遠不會過時!

讀《論語》有感9

談到《論語》思想,首先當屬"仁"的思想,中國人的讀書人自古以來都以"君子"自居,其中"仁義禮智信"方爲君子立身的基本原則。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思想便成爲了華夏民族的主流思想,融入了華人的血液當中並影響至今。要說《論語》就不得不先說說創造他的人---孔子。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到479年,在這個年代前面有夏朝四百多年,商朝六百多年,到周朝的時候,從開國到孔子有五百多年了,而周朝分爲兩部分,西周跟東周。孔子的時代是在東周,東周分爲春秋跟戰國兩個時代,孔子是春秋時代末期,他生命結束的時候,春秋時代也隨之結束了。那是一個亂世,亂世就是天子失德、諸侯爭霸、禮壞樂崩、民不聊生。因爲天下亂了,每一個人念念書都要問,怎麼樣從古人的智慧找到一個方法幫助現在的人?人總是要設法活下去,並且活得有尊嚴,所以纔會有百家齊放的現象。

孔子認爲周朝的興盛就是靠禮樂的製作讓天下安定。禮跟樂的製作需要兩個條件:第一個,你必須有天子的位置,你還必須有聖人的德行。這兩個配合起來,天子加上聖人就是周公,他治理卓越以後,上行下效,天下大治。

孔子很嚮往這樣的一種境界,但他並沒有這樣的機會,所以他了解到自己這一生對人生要如何的看法,應該往哪裏發展,但是在魯國你要從政的話,是非常危險的,因爲魯君跟三家大夫一直在鬥爭。所以孔子一直拖延到了五十歲纔開始有機會,他在五十一歲的時候正式出來做官,魯定公讓他做中都宰,中都宰就是中都縣的縣長。古代當縣長就已經成爲大夫,不過是最基層的,你要當到中央級的話,才慢慢進入權力核心。所以孔子開始是當中都縣的縣長,一年下來,這個縣變成模範縣,全國都跟他效仿,跟他自己制訂的一些典章制度,收稅的方式全國效仿,做太好了,立刻升官,擔任小司空,司空是負責古代建設方面的,工程方面的'部門,他是副長官。結果幾個月下來又做得太好了,又升司寇,司寇是負責司法的。所以孔子沒有當過教育部長,卻當過司法部長,負責管法律如何執行的,維持社會治安的。

他當司寇的時候就發生很多事了,比如說他當司寇的時候,整個魯國就開始上軌道了,治得非常好。後來魯君跟齊國的國君相會的時候,孔子跟他去,表現極其卓越。他等於是幫助魯君跟齊君來談判,得到許多外交上的成功,把齊國侵佔魯國的幾塊地全部還給魯國,這是孔子的貢獻。讓魯君在齊君前面完全不受委屈,回國之後就攝行相事,代理總理了。孔子最高的官就做到這個位置,做得太好了之後,魯國大治,他當代理總理三個月,魯國大治。司馬遷用八個字形容:"路不拾遺,男女分途。"東西掉地上沒有人去撿,男生跟女生走在路上分兩邊。這個社會實在是很安定。但是社會安定繁榮開始往上發展的時候,孔子很有企圖心,就任命他的學生子路擔任季氏的家臣。想要讓魯國統一,因爲魯國分成四分,他要統一。當時都靠城牆,一個城牆很高,裏面有一些武器,別人就對你無可奈何,那三家大夫各有城牆,各有武器,所以孔子開始叫子路把這些城牆都給我拆低一點,不要那麼高,太高了打不進來,不行。這兵器不能太多,結果三家大夫裏面兩家就認了,一家還是起來反抗。到最後還是沒有成功。沒有成功之後,很多反對的力量就出現了。孔子那時候也是一樣,所以孔子在魯國慢慢就發現,批評他的人越來越多,齊國在魯國旁邊,兩國經常在競爭。

所以齊國就派了八十位美女,一百二十匹好馬送到魯國來,那時候魯國的執政的卿叫季桓子,就跟魯定公每天觀賞美女表演唱歌、跳舞,又看這些馬去賽馬,真漂亮。就不再理孔子了,孔子每天把政事批好之後送給他們,他們也不看,就拖着,就擱着。孔子發現自己不受重用了,所以孔子在五十五歲結束的時候開始周遊列國,從此到六十八歲纔回來。而《論語》中的大量典故也是在這段遊歷期間產生的。

我們常說,看文章不僅要看其詞章、手法,更要看到其本後的精神所在。正所謂人如其文,文如其人,孔子在他的言語中透露的不單單是一些做事的道理、做官的道理、做人的道理,更重要的是這些隻字片語背後的儒家精神、文人精神。

回想起來,古來聖賢,他們的行爲、品德無一不被後人歌頌。但看看那些聖賢們後來的遭遇又有幾個能做到我們今天所說的"成功"呢?並沒有幾個,沒有幾個能有這樣的運氣。但爲什麼他們仍然值得後人不斷學習他們呢?這後面的,便是真正的儒家,一個真真正正的文人、知識分子該有的精神。就是不管你的仕途如何,遭遇如何,都要將道德的真精神把握住。它將使得你有一股正氣,一股追求真理,剛正不阿的勇氣。即使明明知道要得罪上級也要把真理道出來的骨氣。這纔是一個讀書人要有的氣節,纔是儒家的真精神。

今天的國學熱,許多家長都會教自己的小孩學《弟子規》,而《弟子規》表面上看是爲了教大家一套乖乖的大道理,諸如做人要孝順,要團結、友愛等等。我們太容易將這一套東西變成馴化人們的一套工具,卻忘了這套東西背後支撐它的是什麼。支撐它正是千百年來有志之士追求的那股氣。我相信,孔子當初的言論也並非想讓看《論語》的人,學習如何做一個順民,在遇事時如何趨吉避凶,而是教導人們如何做一個剛健的人。當這股剛健之氣蔓延到每個家庭,沁入所有的制度典籍,那麼整個社會將會被一股浩然正氣所充盈。這纔是《論語》這類文學經典久盛不衰的原因,纔是我們學習它的價值所在。

讀《論語》有感10

《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學生言行的一本書,寒假的時候我看了這本書,書中有很多道理,教你如何做人、如何學習、如何孝敬長輩……

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他希望我們在複習舊知識時,又能領悟到新的東西。“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要求人們把學習積累和鑽研思考相結合,不能偏廢。“先行其言,而後從之”教育人們做人要講誠信,說到就要做到。

書中還有許多道理,我現在還搞不明白,但我相信,隨着自己不斷的長大,我會領會到其中的`思想,對我的成長會產生重要的影響,我還會繼續看這本書的。

讀《論語》有感11

我們學校自從有了“校長講論語”這一活動後,學校裏每個同學都受益匪淺,而我也在“校長講論語”的活動中萌生了自己獨特的感受。

《論語》是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記錄了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或點到爲止;正是孔子的這些教誨之言,培養出了多少聰慧過人,見多識廣的才子。我對《論語》最深的感受也正是孔子的教誨之言。

在校長給我們講的每一篇《論語》中,有多數都是孔子對衆多弟子的教誨之言。其中有一篇講到: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這段話就告訴我們,君子既出一言就必須做到,就算用幾匹健壯的馬來追回君子說出的話,恐怕也很難做到。這句話也反映了我們生活中的情況,比如你已經答應了要來我家玩,就不能說反悔就反悔,應該按照約定去我家。這一篇《論語》就給了我很深的感受,通過我生活中的這件事大家也許就明白了。我和一位同學約好星期六一起出去玩,可是我在約定好的地方等了好一會都不見他的身影,無奈之下我便給他打了個電話,電話是他爸爸接的,他爸爸知道這麼一回事之後立刻把他送了過來,並向我道了歉。我也讓他不要太自責,既然已經知道錯了也沒什麼了,這不也是完成了約定嗎?這篇《論語》孔子的'教誨之言給我的感受是:一個人就應該遵守約定,並且不折不扣地完成。

學習《論語》真的給了我很多感受,給了我最端正的思想,給了我最好的教誨,給了我重新站起來的勇氣。學習《論語》給我的感受真是太多太多了,我愛學學《論語》!

讀《論語》有感12

子曰:君子不器。——《論語·爲政》

孔子說,君子不器。於是“不器”二字便猶如珠穆朗瑪峯頂的星星,從古至今的人們思考着它,仰望着它,爲它作注,設法踐行,那些在我們耳中那些頂頂大名的賢者們無一不以自己的方式解讀着它,而更加無一例外的是,每一個身體裏流淌着黃河的血脈的中華兒女都堅定地向着它,像每天從不會遲到的.越過地平線的第一縷陽光一樣堅定地向着它,向着東方。

第一《易經》有言:“形而上者爲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未成形的抽象的叫做“道”,已成形的具體的叫做“器”。是以“不器”的意思就是君子不拘泥於教條,不僅僅有一技之所用,他要去領略萬物之道,追求道器不離之境。萬物之道是個極廣泛而抽象的概念,而孔子說要去其中有所參透的人是君子,從這裏來看,儒家中所強調的社會責任感便滲透了出來,君子是讀書人,有仁有德的人,這樣的人長於世便要去領略萬物,要去感懷天地,所以這樣看來君子是自由的不拘泥於形式的,但也是束縛的有着清晰地道路的與方向的。這似乎便與我們今日所談的新青年,新思想有着不謀而合的地方,以自由的靈魂駛向堅定地遠方。

第二,古代的“器”,專門指具有某種功能事物。於是從這個維度來看,“君子不器”便有了另一層意思,君子不像器具那樣,有着侷限的用途。君子該是廣博的,君子的才華該是海納百川的,這好比是我們如今所說的短暫的生命與綿延的厚度,君子當以其生命之有限丈量真理之無限。

第三,而“器”又有刀劍武器之意,所以這樣看來,又有了第三層意思,君子當智慧清明,心中堅定有規,不成爲小人的工具,不爲任何人所利用。而若以此爲意,其另一重要思想“中庸”也似乎也在此得以體現。

第四,“器”也有氣量之意,若以此延伸,便有君子心懷天下,氣量沒有固定的度,包容四海之意。古時君子多爲有知識的階級或更有統治階級,他們是人民的牧羊人,當以容恕之道福澤天下,庇護萬民。而今之君子更當以仁之心,恕之方,向着道。

綜上所述四點,謂之“君子不器”。

讀《論語》有感13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困惑:

父母對孩子關愛得無微不至,卻常常招致孩子的反感;

親密無間的.好朋友,卻常常做出彼此傷害的事情來;

有時費盡心機想和領導、同事拉近關係,卻常常適得其反。

爲什麼會這樣?

怎樣的關係才能稱作“好”呢?

孔夫子認爲,太過疏遠和太過親密都不是最佳狀態,所謂“過猶不及”。爲什麼兩個人很親密卻不是相處的最佳狀態呢?

孔子的學生子游說:“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論語·里仁》)“數”是“屢次”的意思。如果你有事沒事總是跟在國君(領導)旁邊,雖然表示親近,但離自己招致羞辱就不遠了;你有事沒事總是跟在朋友旁邊,雖然看起來親密,但離你們倆疏遠也就不遠了。

讀《論語》有感14

讀一本好書,猶如同一個高尚的人對話。假期雖短,可讀罷《論語》,孔子的一言一仍在我腦海中浮現,久久不能抹去。

我最喜歡的就是:“已所不欲,勿施於人”一句。孔子把忠恕之道看成是處理自己和他人關係的一條準則,這也是儒家倫理的一個特色。可以這樣說,忠恕之道是孔子發明的。子貢曾向孔子表達過兩點願望:我不想別人強加於我,我也不想強加於別人。孔子當時就在子貢頭上澆了一瓢冷水:“子貢呀,這不是你能做到的。”如果從個人來講,要想成爲一個仁人君子,就應該從“忠恕”之道入手。“忠”道就是“已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恕”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每個人都有一些自己的習慣,但有些原則不一定爲他人所接受,一個善於處世的人,應該本着尊重別人個性習慣的原則去適應化解,不能接受別的人的人說明自己也有很多不好的習慣,應學會由人及己的`方法。如果這樣,就可以消除別人對自己的怨恨,緩和人際關係。

子曰:“當仁,不讓於師。”這是指在對待仁的問題上,即使是老師,也可以不與他謙讓。孔子和儒家十分重視師生關係的和諧,強調師生尊嚴,學生不可違背老師,不過這是在一般情況下。而且,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師,也不用謙讓,這是實現了把仁德擺在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惡的標準。

孔子對教育也有着自己獨特的見解。他曾說:“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意思是:傳授知識給學生,不到他苦思冥想還領會不了的時候,不要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但又說不出來的時候,不要去啓發他;告訴他方形的一個角,他如果不能由此推知出另外三個角,就不要再重複去教他了,這是孔子有名的啓發式的教育方法,孔子不喜歡灌注式的教育方法,那是把學者看成消極的接受者。他強調,施教者要循循善誘,學者要積極思考。啓發式的教育原則,乃是在學者有了迫切的求知願望時,也就是他急於要做卻做不成功,急於要說卻說不清楚的時候,纔給予開導和啓示,使之主動進行深入思考和反覆試驗。

在不知不覺中,我已讀完了《論語》,看似簡單的一本書,竟蘊含着如此巨大的智慧。通過讀《論語》,我彷彿穿越到幾千年以前,也成爲了孔老夫子的學生,坐在學堂裏,聽他講解人生的真諦……

讀《論語》有感15

啊啊和《論語》的初次接觸,和很多人一樣,是在國中的課本中,讀着當時覺得非常拗口的文言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當時的自己因爲年幼,體會不到論語中的奧妙,只是按照老師的要求將其死記硬背,放入腦中。一直到大學,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圖書館,看到《于丹論語心得》,翻開後看到于丹的精闢解釋,讓我對《論語》重燃興趣。自己買了一本《論語》,參考着《于丹論語心得》,讀了起來。若論《論語》中哪句話讓我印象深刻,無疑是《論語?衛靈公》中的孔子回答子貢的那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啊啊子貢問孔子,人一生的修養之道能不能用一句話來進行概括?孔子回答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用這句話闡述着自己的“恕”之道,“恕”道就是推己及人,替自己想也替他人想。便是我們當今常說的“換位思考”、“同理心”。

啊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認爲很多事情都是理所應當,這些理所應當讓我們越發的浮躁,迷失了自己的本心。這時不妨放下這一切,細心體會孔子那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深刻道理。一人的索取需要很多人的付出和努力,若索取者站在付出者的角度,他的要求是否還會如此?若付出者站在索取者的角度,他的付出是否還會心存不甘?

啊啊作爲一名醫務工作者,面對眼下尷尬的醫患關係,愈發覺得孔子這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精華所在。因爲我們血液中流淌着中華的文明,生活中遵循孔子“己欲立則立人,己欲達則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例子也有很多,例如在我身邊,經常會有醫生站在患者角度與我們溝通。在一次會診中,患者嚴重感染,我們建議患者使用效果好的高等級抗生素,在我們制定方案時,醫生卻在查詢藥品的價格,因爲患者家庭條件一般,住院費已經讓家裏不堪重負,希望有其他方案可以替代,當我們告知其他方案需要更多外科手段輔助時,醫生欣然的答應了,自己加強外科輔助治療以解決抗生素的缺陷,重要的是爲患者節約了住院費用。患者康復後滿懷感激的送來錦旗,張貼感謝信,有的甚至和醫生成爲了朋友。這樣的例子在醫院屢見不鮮。

啊啊在我的工作中有醫患彼此理解的溫馨,亦有互不理解的埋怨。一名門診患者,一早趕到醫院,近3個小時就診過程,和醫生接觸的時間卻不到一刻鐘,於是便心存不滿結束了一上午的門診。而作爲醫生,早晨七點半到醫院,交班,查房,上門診。爲避免誤診,大多數患者都要做詳細高效的`檢查,查問患者情況要客觀準確,患者描述病情要簡明扼要,否則會耽誤後續患者的正常診療。中午十二點醫生疲憊不堪的結束了一上午快節奏高強度的門診工作。部分患者眼中的醫生“態度不好”,“說話不耐煩”,“不負責”;醫生眼中的部分患者“不理解”,“不配合”甚至干擾了正常的診療秩序。

啊啊在工作中,醫生和患者嘗試換位思考,是否會讓我們的醫生更負責,更有耐心,態度更好?患者更配合,更理解,更支持醫生的工作?孔子“恕”道的思想是否能夠讓醫患互相尊重,彼此理解?若你我做到,是否我們就能邁向孔子所講的“醫患大同”!

啊啊人們總希望和自己有關的事情是完美的,完美的生活,完美的朋友,完美的工作。這一個個完美的要求卻無形中違背了這個世界不完美的客觀現實,生活有遺憾,朋友有缺點,工作有壓力。當我們面對這一個個不完美時,翻開《論語》,傾聽孔子給子貢說的那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面對生活和他人不再那麼苛刻,如果我們換位思考,懷抱同理心,那麼我們便可以陪伴這位老人,與他的思想和智慧在華夏文脈的傳承中繼續走下去。到那時你會發現生活充滿陽光,整個世界都變得寬廣,因爲我們的心態決定了我們的生活。換位思考,釋放自己,善待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