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合集[14篇]

讀後感2.11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合集[14篇]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 篇1

我在家裏讀完了《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後,被這本書所打動了!

書中的主人公小豆豆是一個活潑可愛、性格開朗的日本小姑娘。當然,她有時候也表現不好。例如,剛上學時,學校裏的一切讓她心裏充滿了好奇。上課時,她把課桌的蓋子開了關、關了開。她還把橡皮拿出來擦一下,然後放回去,過了一會兒,又拿出來擦一下,又放回去,反反覆覆弄了好幾百次。教師實在忍不住了,罰她站在窗戶旁邊。可是小豆豆又和窗外的宣傳藝人打招呼,這可把教師氣壞了,就讓她退學。可她才一年級呀!

可是退學後的小豆豆很幸運的遇上了小林校長與巴學園。巴學園是一個與衆不一樣的學校,它的教室是由廢舊的電車做成的,並且他們的教學方式也與其他學校不一樣,他們的座位都不是固定的,而是想坐哪裏就坐哪裏,並且他們上課的順序也不是固定的,他們總是先上自我喜歡的`課程……總而言之,巴學園真是一個不錯的學校!在那裏小豆豆不僅僅學會了知識,更學會了怎樣待人,怎樣做人,小豆豆在“巴學園”裏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小豆豆在那裏成長起來,我也被吸引進去。

小豆豆真的太可愛了,我也要學習可愛的小豆豆的善良、執着……,要是我也有一個這樣的學校和這樣的校長,那該多好啊!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 篇2

《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黑柳徹子的一部代表作,作品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跌宕的情節,沒有刻意的遮掩,作者用樸實的文風講述了自己上國小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描述了一所讓人無限嚮往的學校——巴學園,一位讓人無限崇拜的老師——小林宗作校長,還有一個曾讓普通學校的老師無比頭疼的孩子——小豆豆。

說心裏話,我是羨慕小豆豆的,調皮的她碰到了一個超級棒的小林校長。小林校長對幼兒教育有他獨到的見解。他很有耐心連續聽六歲的小豆豆說四個小時的話而不打呵欠;也很有創意、會想到用廢棄的電車改裝成上課的教室;最最棒的是,他尊重小豆豆天馬行空的想法,當小豆豆把糞坑裏的東西全撈出來堆成一座小山,校長先生只說“弄完之後要放回去喔!”我也羨慕小豆豆有一個寬厚仁慈的媽媽,直到她二十歲之後,媽媽纔跟她提起小時候因爲太過調皮被退學的事情。如果當初在小豆豆還是個六歲的孩時,媽媽說:“怎麼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學!我們只好再找一個學校了,如果再退一次學,就沒有學校再要你了!”小豆豆一定承受不了這種教育。所以我覺得每個老師與家長都應該來讀讀這本書,來探索孩的內心世界,你會發現小林校長和小豆豆媽媽的這種教育方式很適合孩的成長,瞭解孩的內心世界纔是教育孩的出發點。

就是這樣一個沒有“洗足池水雖然淺,卻能打動偉人心”這樣的校歌,只有幾十名學生,幾個電車教室的'巴學園,其崇尚自然教育、還孩子自由天性的的教育理念卻打動了無數人的心,留給我們無盡的思考。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巴學園的上課方式。在第一節課開始的時候,老師把當天課程表上全部課程的問題寫在黑板上,告訴孩子們,他們可以選自己喜歡的那道題開始做。“國小生們就從自己喜歡的那門課開始學習,先上語文課也行,先上算術課也行,都是可以的。所以,喜歡的國小生在寫,後面的位子上,喜歡物理的學生點起了酒精燈,把燒瓶燒得‘咕嘟咕嘟’冒泡,或者做着什麼爆發實驗。”在已經習慣了揹着小手、中規中矩的中國國小生看來,這一切似乎是“天方夜譚”,但這是真實的。

在小林校長看來,這種看來“亂糟糟”的上課方法卻很管用:隨着國小生們年級的升高,老師就能逐漸掌握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所在,以及他感興趣的方式,對問題的思考方法等。由此,老師能夠清楚瞭解每個學生的個性,對於老師而言,在瞭解學生的基礎上因材施教,是最有效果的上課方法。還有巴學園的音樂課,“能使人體的固有組織更爲精巧,同時又能培養心靈節奏”的旋律教育法,它讓孩子們用心靈去聽,去感知音樂,而不只是死板板的教育,喚起孩子們的感知能力……巴學園還在暑假期間組織像溫泉旅行這樣的各種集體活動,孩子們在活動中通過相處,彼此熟悉,高度的凝聚力使孩子們之間心理相容,朝氣蓬勃。良好的心理氛圍有利於學生的學習個性及各項能力的發展。從黑柳徹子的後記中我們發現巴學園的國小生們最後都有着一個不錯的歸宿,這些都是巴學園成功的有力佐證。

“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世的時候,都具有着優良的品質。有人說: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表揚之中,他就學會了感激。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學會了愛。黑柳徹子就生活在這樣一個被表揚、被接受的幸福的環境中。在她的孩提時代,她非常幸福地遇到了小林宗作老師,這位“頭髮稀疏,門牙已經脫落,臉色很好,身材雖不太高,肩膀和胳膊卻很結實,整整齊齊地穿着一身已經陳舊的黑色西裝”的老頭是巴學園的校長,在今天看來,他也是個極其偉大的教育家,他在小豆豆到“巴學園”的第一天,就聽小豆豆不停地講一些她的故事,一聽就是四個小時,還不停地鼓勵她說“還有呢?”傾聽孩子,這是種簡單而又偉大的愛,但有多少老師能做到像他那樣連續聽孩子四個小時,又一直保持着濃厚的興趣,甚至沒打一個哈欠呢?

小林宗作老師對學生的愛是真誠的,那種愛不是無原則的溺愛,也不是望子成龍般急切的愛,是發自內心的,時時處處爲孩子們着想的愛。這種愛體現在了他讓每個孩子在午飯時帶上“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這種奇特的表達方式上;這種愛流露在了他打破吃飯不能說話的傳統,讓孩子們飯前講故事,以保證孩子們懷着愉悅的心情來用餐;這種愛更體現在了他望着熊熊的戰火燃燒着他的校園時,他卻對着他的兒子說:“下次,我們要辦個怎樣的學校?”小林宗作的這份愛,比大火還要熱烈。正是因爲有了這樣一個極富愛心的老師,才能培養出如此富有愛心的學生,讓這把愛的火種傳遞下去,用愛的春雨去澆灌愛的種子,用愛的火花去照亮愛的心靈。

作爲一名教師,應該走進兒童的內心深處;不斷地發現他們特有的品質;給他們充分的空間去探索、觀察、創造,因爲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世的時候,都具有着優良的品質。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的環境的,也有來自成年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早早地發現這些“優良的品質”,並讓它們得以發揚光大,把孩子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在經過20年,能爲社會做貢獻的人才會如天上的繁星般數不勝數。

作者絲毫不採用理性話的語言,因爲這樣會失去童趣。在字裏行間流露孩子的思想和那種單純直白的語言,給予讀者更爲深刻的啓迪和感觸。讀了這本小說後,我想生活中的我一定能得到父母、老師細心地呵護,能像小豆豆在“巴學園”裏一樣快樂地長大。

看這本書,純粹是處於偶然,可是一拿起來就再也捨不得放下了。我完全被書中的主人公小豆豆,那天真、善良、純潔、自然的行爲和語言所打動。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跌宕的情節,沒有刻意的遮掩,作者平實樸素的文風,小豆豆隨心所欲的流露,巴學園裏親切、隨和的教學方式,使我的心頭流淌着溫暖的感動。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 篇3

寒假期間,老師佈置了閱讀課外書的任務,讀完了幾本書,我最喜歡《窗邊的小豆豆》這一本書,我覺得小豆豆的校園生活真是豐富多彩,每天都是開開心心,真是太吸引我了。

小豆豆是個天真無邪、活潑可愛的小女孩,她就讀的國小叫“巴學園”。這所學校獨一無二,風格和其他學校完全不同。居然會用電車來當做教室的,真是有趣極了,而且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第一節課該上什麼,下午還可以出去散步,每天一進教室,想坐哪裏就坐哪裏,真是自由自在,真是讓人嚮往呢。

就連吃飯時,也充滿着無窮的樂趣呢。每天一到午飯時間,孩子們就要把“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展示給校長先生看,如果有的同學沒帶夠飯菜,校長的夫人就會給她加菜。吃飯之前,同學們要輪流展示自己的菜餚,最後還要齊唱一首“飯前歌”後,大家纔開始享受一頓美餐呢。

巴學園的`校長小林宗作先生也是那麼親切,他是多麼得有耐心啊,是唯一一位能夠聽小豆豆講四個小時話而一點也不會不耐煩的大人,他還總是誇小豆豆是個優秀的好孩子,給了小豆豆莫大的鼓勵。即使小豆豆在闖了禍後,校長先生也不會嚴厲地責罵她,而是提醒小豆豆以後要注意。

《窗邊的小豆豆》真是一本好有趣的書啊,如果感興趣得話,也一起來讀一讀吧。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 篇4

“上善若水”,《窗邊的小豆豆》充滿了如流水般和諧自然的韻律。《窗邊的小豆豆》,作者黑柳徹子,是繼奧黛麗?赫本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第7任親善大使。這本講述作者童年生活的自傳性的小書,“不僅帶給全世界幾千萬讀者無數的笑聲和感動,而且爲現代教育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爲20世紀全球最有影響的作品之一”。

這本書講述了作者上國小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故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的東京。她就是小豆豆,一個因淘氣,一年級就被學校退學的孩子。退學後,媽媽輕描淡寫地對小豆豆說:“我們去一個新學校看看吧?聽說那裏很不錯呢!”就這樣,小豆豆來到一所有個怪怪的名字的學校——巴學園。巴學園的一切都和別的學校不同:學校的大門是兩棵有根的樹,是“從地裏面長出來的門呀”;教室是電車教室,學生可以按自己喜歡的順序自習着學習各個科目;沒有固定的座位,可以每天換位置(中國要到大學纔可以);校長要求大家自帶有“山的味道”(蔬菜、肉類等)和“海的味道”(魚、海鮮等)的午飯(和“山珍海味”一詞很有共通之處,不過普遍的學校食堂似乎很少以此吸引孩子的胃口);上午如果把課程都學完了,下午大家就集體出去散步學習地理、自然;夜晚則在大禮堂裏支起帳篷“露營”,聽校長講旅行故事……等等都是新鮮而動人的和諧景象。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裏"怪怪"的“窗邊”的(帶着被排除在外圍,而不是處於主體的地位上的意味)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這段時光奠定了她輝煌一生的基礎。

小林宗作先生說:“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世的時候,都具有着優良的品質。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的環境的,也有來自成年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早早地發現這些‘優良的品質’,並讓它們得以發揚光大,把孩子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

這也就是《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的意思吧。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比如生活、學習環境的影響以及家長的適當引導等。

孟軻的母親深諳箇中道理。“昔孟母,擇鄰處”,說的是孟母爲了兒子有一個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曾三次搬家,最終以一傢俬塾爲鄰居。有一次孟軻“不學”逃回家中,孟母便割斷織布機上的梭子,以啓發孩子讀書如同織布,一旦半途而廢,便一事無成。家庭教育,家長的啓蒙引導對孩子的成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豆豆同樣擁有一位值得驕傲的好媽媽。學校通知媽媽小豆豆被退學後,媽媽只是輕描淡寫地帶着小豆豆轉學,而且一直瞞着小豆豆,直到她20歲的時候,才告訴她當時是被退學了。用作者的話說,如果當她還是一年級的國小生時,媽媽就對她說:“怎麼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學!我們只好再找一個學校了,如果再退一次學,就沒有學校再要你了!”,那樣的話十分沮喪而又惴惴不安的孩子可能就會失去上學的興趣了。小豆豆是幸運的,擁有這樣的媽媽的同時遇到了小林宗作先生。長大後對先生念念不忘的小豆豆寫了這本自傳性的書——《窗邊的小豆豆》,在扉頁上寫着:謹將本書獻給已逝的小林宗作老師。由此可見先生的影響。

這位以自己理想辦學的小林宗作先生,是日本傑出的教育家,也是成立日本韻律學協會,將韻律學普及到日本的人。他早年執教,後來自己創立巴幼兒園和巴學園(國小)。學校的怪怪的名字——“巴”,是指兩個一黑一白的巴形圖案組成的類似太極的徽記,是希望孩子們能夠在身體和心靈兩方面得到和諧的發展。我國新課程改革中提到的均衡性等等,從學生的角度來說,就是指學生個性的和諧發展吧。

《窗邊的小豆豆》從學校的怪怪的名字——“巴”開始就帶着濃濃的和諧之音,從中可見小林先生獨特的教育理念。第一次來到巴學園時,小豆豆就覺得校長很讓人放心。校長先生說:“把想說的話,全部說給老師聽!”小豆豆很開心地打開了話匣子,一口氣講了4個小時!“這個時候,小豆豆感到,生平第一次遇到了真正喜歡自己的人!因爲,從小豆豆出生以後直到現在,還從來沒有一個人這麼長時間地聽她說話呢。而且,這麼長的時間裏,校長先生一次也沒有打哈欠,一次也沒有露出不耐煩的樣子。他也像小豆豆那樣,把身體探出來,專注地聽着……”第一天,小豆豆在先生的藝術的親切的傾聽中,感覺非常安心,非常溫暖,覺得學校非常有趣。這不正是現代教育所追求的嗎?

巴學園有非常特別的上課方式。在第一節課開始的時候,老師就把當天課程表上全部課程的問題寫在黑板上,告訴孩子們,他們可以選自己喜歡的那道題開始做。“國小生們就從自己喜歡的那門課開始學習,先上語文課也行,先上算術課也行,都是可以的。所以,喜歡作文的國小生在寫作文,後面的位子上,喜歡物理的學生點起了酒精燈,把燒瓶燒得‘咕嘟咕嘟’冒泡,或者做着什麼爆發實驗。”在小林校長看來,這種看來“亂糟糟”的上課方法卻很管用:隨着國小生們年級的升高,老師就能逐漸掌握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所在,以及他感興趣的方式,對問題的.思考方法等。由此,老師能夠清楚瞭解每個學生的個性,對老師而言,在瞭解學生的基礎上因材施教,是最有效果的上課方法。

“上課的時候多半是自習的形式,國小生們遇到自己不懂的問題,可以到老師那裏請教,或者請老師到自己的位子上來,老師會耐心地講解,一直到孩子們弄懂爲止。然後,老師會出幾道例題,這樣就開始了新的自習過程。”蘊涵着了“魚和漁”的道理。從學生喜歡的科目開始一天的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明確一天的學習目標,輔導學生進行自習,從而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這是真正的學習,所以不會發生心不在焉地聽講的情況”。不禁心馳神往。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校裏的學習不是毫無表情的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裏裝進另一個頭腦,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地進行心靈的接觸”,小林先生始終把自己放在學生的位置上,相信學生鼓勵學生,他不停地對小豆豆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一直對身材矮小的高橋君說“你絕對能做到”,這樣無論是小豆豆還是高橋君都能健康地成長,長大後擔任“使人際關係和諧”的工作的高橋君“的確沒有因爲身體上的缺陷,而懷有自卑的心理”。從《後記》中可以知道巴學園的其他學生們在成長過程中不管遇到怎樣的狀況,不管擔任怎樣的職務,都能滿懷自信地有責任地應對。先生是成功的。

“你們大家都是一樣的,無論做什麼事情,大家都是一樣的”,小林宗作先生的意思應該是:每個人都一樣有自己的優點,都一樣能夠找到自己的閃光之處,努力之後一樣能夠有所收穫有所成就。那麼不管怎樣都要始終保持自信,正視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充滿責任感地從事自己喜愛的工作,建立起與周圍生活、學習、工作環境及環境中的人、事的和諧關係,一起成長一起進步。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 篇5

我輕輕地合上《窗邊的小豆豆》,細細回味着書中的內容……

《窗邊的小豆豆》記錄了一個因淘氣,一年級就被退學的女孩子小豆豆,到新學校“巴學園”後的一段真實時光。這段時光奠定了她輝煌一生的基礎。

小豆豆在以前的學校一年級就被退學;而在“巴學園”卻得到了輝煌的未來的指引。同樣是上學,爲什麼成果卻有天壤之別呢?因爲教育方式不同。前者採用的是傳統的教育方法,枯燥、死板,不能滿足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和對某一事物的興趣;“巴學園”在教育方法上有了很大創新:經常去效遊,有專門的讀書課,各門學科不必門門都精,有專長就行……充分利用了孩子的興趣和好奇心。這就是創新的力量,它能給人一個不一樣未來。

創新和傳統所得到的`是兩種不同的結果。

我在生活中對“創新”也有體會。一次徵文比賽,其他同學都用傳統的方式寫徵文,而我就在題材上來了個創新,雖然我的徵文語言上比他們略遜一籌,但我得到的獎項卻比他們高,這就是創新的力量,它能使你脫穎而出。由此可見,我們在生活中要能創新就創新,多創新,不要侷限於傳統的模式中。創新,能開闢出一片屬於你的新天地。

創新的力量可不小,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多創新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 篇6

我讀過許多的課外書,《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讓我深受啓發,明白了許多發人深省的道理。

這本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在特別的學校——巴學園中舉辦的一次運動會。它不僅是爲所有師生和家長準備的,還是爲一個特殊的同學準備的.。他叫高橋君,是一個殘疾人,個子永遠這麼高,不會再長了。在巴學園裏,同學們都沒有歧視他,而是儘自己的努力,去幫助他,併成爲他的朋友。

運動會上,每個同學都積極參與着,高橋君也不例外,只見他在“鯉魚肚”中“嗖嗖”地鑽過去,又以最快的速度來回跑。巧了,其他同學似乎都卡在那裏,而高橋君自如地鑽進去,這次比賽就像是爲他特別舉行的。因爲比賽的重要性,高橋君忘記了自己是一個“與衆不同”的殘疾人。在陽光下,在操場上,每個孩子身上都散發着太陽的香氣……

運動會結束後,凱旋的孩子們都得意洋洋地展示着自己的戰利品。令人驚奇的是,每個項目的冠軍都被高橋君拿走了,大家都爲他高興,向他投去讚賞的目光。

一個人在面對困難時,要保持樂觀的心態,奮勇向前,只有這樣,掌聲纔會送給你。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 篇7

今年暑假,我讀了《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我感覺這本書是值得我們看的。故事裏的小豆豆,經常影響同學上課,所以被老師退學了,媽媽給小豆豆找了一個名叫巴學園的學校,這個學校和以前的學校有很大的區別:比如說,全校只有50多名學生。小豆豆很驚訝,因爲這個學校的人數只有以前學校一個班的人數;他們在上第一節課的時候,老師會把語文、數學、英語、音樂等學科全部寫在黑板上,讓學生們想上什麼課就上什麼課;別的學校都要求飯菜營養,巴學園的校長先生卻對學生家長說:讓他(她)們帶來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就行了。這種方法真奇特啊!其實這種教學方法還是挺好的,能讓孩子們在生活中找到樂趣;在巴學園裏從來沒有怎麼規定過,可是小豆豆也和其他國小生一樣遵守了,這在以前的學校是不可能發生的;在巴學園小豆豆能安靜的聽老師講課,而在原來的學校能不打擾老師就已經很好了,小豆豆現在這個表現能讓老師無比驚訝。小豆豆的`變化真的是非常大啊!小豆豆不遵守紀律、隨心所欲,這些不禮貌的行爲都被她改掉了,她終於變成了一個又懂事又可愛的乖孩子了!

我已經長大了,可不能像以前那麼挑食了,也不能磨蹭了,我要像小豆豆學習,做一個自覺的好孩子。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 篇8

這幾天,我讀了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徹子寫的《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書中講述的是作者小時候親身經歷的一些事情。

書中的小豆豆是一個活潑可愛,聰明調皮的孩子,她對身邊的事物都感到新奇。由於頑皮淘氣,一年級的時候被退學,之後來到巴學園。在這個特別的學校裏,在慈愛的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在一般人裏“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被人們喜歡。她開始喜歡上學,開始懂得禮貌,在學校裏學到了很多的東西,懂得關心別人,幫助別人。

讀完這本書後,有一點讓我印象深刻,那就是巴學園獨特的教育方式和風格。

孩子們在電車教室裏上課,每個孩子一天的課程都是自己定的,可以從自己喜歡的課程開始學起。甚至連他們的座位也可以按自己當天的心情來定。

巴學園的特別還可以從他們每天的盒飯看出。其他的學校會對孩子們說,盒飯要葷素搭配,要營養均衡,而巴學園卻要求孩子們帶來“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同樣的意思,同樣的盒飯,換了一種說法,結果就大不一樣了。每天的午飯時間成了大家最開心的時刻,也成了學習的好時機。大家明白了什麼東西是山裏的,什麼是海里的。

在獨特的巴學園裏成長的孩子們是那麼自由,那麼富有活力,讓人羨慕。現在我們國家正在進行教育制度改革,也許我們可以從中吸取一些經驗,讓學校變得更加美麗,充滿自由想象的空間,成爲孩子們快樂的天堂。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 篇9

對於這本書,很早以前就買來了,不過始終沒有打開好好看看,不過總是有人在耳邊唸叨着:這是一本好書。幸好我們並未擦肩而過。

《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電視節目主持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黑柳徹子的一部代表作,作品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跌宕的情節,沒有刻意的遮掩,作者用樸實的文風講述了自己上國小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描述了一所讓人無限嚮往的學校——巴學園,一位讓人無限崇拜的老師——小林宗作校長,還有一個曾讓普通學校的老師無比頭疼的孩子——小豆豆。

《窗邊的小豆豆》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小時候的一段讀書經歷。作者黑柳徹子是繼奧黛麗.赫本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第7任親善大使。而她獲此殊榮的原因,也是因爲聯合國的官員讀了英文版的《窗邊的小豆豆》後,認爲“這個人這麼瞭解孩子的心理,再也沒有比她更合適的人選了”,因而任命她爲亞洲歷史上的第一位親善大使。從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她從小便是個極具“特色”的孩子——不能讓普通的老師接受的特色,她實在是太頑皮了。因此,她在一年級時便被學校勸退。小豆豆是“特別的”,但她也是幸運的,因爲她有一個好母親,把她送到了“巴學園”,使她遇到了小林先生。就是這樣一個校長,一生致力於教育方法的研究,他說:“無論哪個孩子,在他出世的時候,都具有優良的品質。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的環境的,也有來自成年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早早的發現這些‘優良的品質’,並讓他們得以發揚光大,把孩子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

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書中記錄的事例很多,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這幾件事:

小豆豆在上廁所的時候不小心把她的漂亮的錢包掉進去了,於是,她找到一個長把舀子,費力地打撈她的錢包,地上已經堆滿了穢物,錢包連個影子都看不見,校長先生路過這裏,問明情況之後,對小豆豆說:“弄完之後,把那些東西都放回去。”我想:如果我們看見這番情景,一定會阻止小孩子的,怕他們弄髒了衣服,污染了環境,或者會幫孩子找。但是小林先生只是說“弄完以後,要把這些全都放回去”。小豆豆有優點也有很多的缺點,但校長先生每次見到她,都對她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是他的寬容、博愛讓小豆豆在巴學園裏一點點成長,成了一個被大家接受的孩子。

巴學園還有許多這樣特別的孩子,小林校長細心地呵護每一個孩子,給予每個孩子足夠的信心。泰明是一個患有小兒麻痹症的孩子,但是小林校長從來沒有讓孩子們感到他的缺陷而嘲笑他,也沒有讓泰明感到過難堪;高橋是個侏儒,當他站在比自己還要高的跳馬面前而不知所措時,小林校長鼓勵他說:“沒關係,你能跳過去的,絕對能跳過去的!”,以此來增加他的信心,在學校召開的運動會上,這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卻總是第一名,使他成爲了每一年運動會中的明星,原來校長先生就是爲了高橋這樣的孩子而設立各種各樣比賽項目的,這些都大大的`鼓舞了高橋戰勝自己的信心。後來他以優異的成績從明治大學的電氣工學系畢業,並且有一個明朗而富有魅力的性格。

小豆豆、泰明、高橋這些巴學園的孩子就像一株株小苗,沐浴着溫暖的陽光茁壯地成長着。是小林宗作先生給了他們最適宜的土壤!小豆豆在車站看到一個大哥哥在賣一種能測驗人們是否生病的樹皮,於是問校長借了兩毛錢買了一塊,她不但自己咬了一下樹皮,測驗自己是否生病,還把這塊樹皮讓校長咬,讓全校五十多個學生都咬了個遍,甚至讓她的小狗洛基咬,還讓路邊的野狗咬,當她發現大家咬這塊樹皮都不覺得苦時,也就是說她認爲大家都是健康的,就非常開心。雖然在現在的成年人看來,這種行爲非常可笑,可是孩子的這種善良美好的舉動讓人感動,她希望每個人都健康,希望每個人都開心。幫患有小兒麻痹症的泰明爬自己的樹,爲泰明的死,爲小狗洛基的死而傷心難過……都體現着小豆豆的愛心。

有人說: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表揚之中,他就學會了感激。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學會了愛。黑柳徹子就生活在這樣一個被表揚、被接受的幸福的環境中。在她的孩提時代,她非常幸福地遇到了小林宗作老師,這位“頭髮稀疏,門牙已經脫落,臉色很好,身材雖不太高,肩膀和胳膊卻很結實,整整齊齊地穿着一身已經陳舊的黑色西裝”的老頭是巴學園的校長,在今天看來,他也是個極其偉大的教育家,他在小豆豆到“巴學園”的第一天,就聽小豆豆不停地講一些她的故事,一聽就是四個小時,還不停地鼓勵她說“還有呢?”傾聽孩子,這是種簡單而又偉大的愛,但有多少老師能做到像他那樣連續聽孩子四個小時,又一直保持着濃厚的興趣,甚至沒打一個哈欠呢?

小林宗作老師對學生的愛是真誠的,那種愛不是無原則的溺愛,也不是望子成龍般急切的愛,是發自內心的,時時處處爲孩子們着想的愛。這種愛體現在了他讓每個孩子在午飯時帶上“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這種奇特的表達方式上;這種愛流露在了他打破吃飯不能說話的傳統,讓孩子們飯前講故事,以保證孩子們懷着愉悅的心情來用餐;這種愛更體現在了他望着熊熊的戰火燃燒着他的校園時,他卻對着他的兒子說:“下次,我們要辦個怎樣的學校?”小林宗作的這份愛,比大火還要熱烈。正是因爲有了這樣一個極富愛心的老師,才能培養出如此富有愛心的學生,讓這把愛的火種傳遞下去,用愛的春雨去澆灌愛的種子,用愛的火花去照亮愛的心靈。

每次讀這本書,總會有一番新的思考,產生一些新的體會。也許我不能成爲小林校長那樣一位出色的教育家,但我想,讀了此書後,對於身邊的“小豆豆”我一定會更加用心好好地給予引導。我不期待孩子們個個優秀,但求他們健康發展。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 篇10

暑假裏,我讀了老師推薦的書——《窗邊的小豆豆》,我被書本里的情節深深地吸引住了。

本文的主人公小豆豆剛上一年級,因爲頑皮,很難管教,被學校退學了。媽媽就帶着小豆豆來到了“巴學園”一所特別的學校:教室是電車;座位可以根據當天的心情和方便,自由選擇;上課也有學生們自己選擇,從喜歡的開始;吃午飯的時候也很特別,“海的味道,山的.味道”,讓大家吃得很開心;午飯後,如果大家非常努力,上午就把一天的學習計劃完成,下午還可以去散步呢!小豆豆很快就喜歡上了這所學校,開始了快樂的學習生涯。還有,小豆豆第一天到“巴學園”,在校長室,小林先生耐心地聽小豆豆講了四個小時的話,給小豆豆充分的表達時間,小豆豆覺得非常安心,非常溫暖,心情好極了,非常喜歡小林先生。從此,在小林先生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裏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能接受的孩子。

我讀了這本書,知道頑皮,難管教的孩子不一定就是壞孩子,只要有正確的引導,她一定會成爲一個有用的人。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 篇11

每個孩子都會有一本開啓夢想的一本書。請聽我講述這本書吧!

——題記

暑假裏,我讀了一本——《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是日本著名作家,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棺擁囊徊看?磣鰲U獗臼榻駁氖?巴學園”和在那裏上學的小豆豆的真實故事。故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東京。

小豆豆是幸運的,雖然剛上國小一年級的她在一所學校沒呆多久就讓老師忍無可忍,最後不得不勸其退學。但是一個新的學院接收了她,巴學園雖然有些簡陋,教室就是一個個廢棄不用的電車車廂,但卻碰到了一個讓她終身難忘的小林宗作校長。

小豆豆第一次見到校長,就沒有一點兒的'拘束,一點兒的害怕。小豆豆足足和校長說了四個小時的話,而校長呢,也沒有厭倦,直到小豆豆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爲止。每到午餐開始的時候,校長就會問:“大家都帶了‘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來了嗎?”“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原來是校長不想讓小朋友們偏食,所以蔬菜、肉類、魚類,都得吃;像阿泰一樣有麻痹症的孩子們,校長先生也會舉辦一些運動會,來鼓勵他們的自信心。

“巴學園”裏的一切新鮮動人的場景多麼令人羨慕。小豆豆在“巴學園”裏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沒有師生之分,無論老師、學生,甚至校長都是好朋友,完全丟掉了學生在老師面前的拘束。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 篇12

相信很多人沒有看過《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這本書是日本作家黒柳徹子寫的,我覺得這本書非常好看。

這本書講小豆豆在巴學園裏上學,小豆豆和同學們學習、和校長聊天、和老師一起散步的故事。但是我最喜歡的故事是海的味道、山的味道這篇文章。講的是午飯時間到了,同學們在禮堂裏吃飯,校長每天都會看同學們的'飯盒,同學們的家長給同學的飯裝飾的很漂亮,特別是小豆豆的飯,黃色的雞蛋、茶色的魚鬆漂亮的像花園,非常美麗。這時,校長問:“魚鬆是海里的還是山上的?”同學們想了想,有的說是山上的,有的說是海里的聲音靜下來了。校長說:“魚鬆是海里的。”“爲什麼?”同學問。校長說:“魚鬆是從魚身上取下來的,所以是海里的。”“我可以去看看小豆豆的魚鬆嗎?”同學說,“可以。”小豆豆說。校長覺得吃飯的時候是寶貴的學習時間,學什麼呢?可以學習分類食物,也可以學習食物哪些是從山上來的,哪些是從海里來的。吃飯的時間可以學習嗎?看來可以。

我覺得主人公小豆豆是在學習上和生活上一個快樂的女孩。小豆豆很喜歡校長和小朋友們,因爲小朋友能跟小豆豆玩,校長能聽小豆豆說話,我也希望能在巴學園裏上學。

巴學園最後被B-29飛機的炸彈給炸了,爲什麼被炸呢?因爲現在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的東京,所以巴學園纔會被炸呢。巴學園被炸,同學們去哪裏了呢?原來同學們現在在擁擠的列車上離開了自由之丘。

我希望小豆豆長大了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 篇13

豆豆是幸運的,真的。

我也是一名老師,班裏有很多很多的學生,比巴學園所有的學生加起來,還要多一些。每個班主任每天的工作,就像在管理一個小型的企業,作爲一名年輕的教師,我可能沒有小林先生那麼的有智慧,但是也一直在學習。

首先,給我留下最深刻的一個點就是:無論用多麼精彩的語句向學生描述,都不如讓學生親自去感覺。同時,留下的問題就是,在超大班容量的課堂,如何讓教學更加直觀?

其次,沒有一個學生是孤立的個體,除了所謂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以外,同伴教育也同樣重要。現在的孩子學校上課沒時間做遊戲(這裏的遊戲指孩子們一起進行的'有意義的集體活動,比如跳皮筋、踢毽子……),上、下學家長接送,放了學送到輔導班,回家以後也沒有一大羣同齡的小夥伴玩耍,那麼同伴教育從何而來?是否可以從其他方面彌補?

最後,我越來越感覺到,當一個孩子接觸不到社會,又過分的缺乏同伴教育的時候,他的一言一行都夾雜了他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或許,這就是我們現在總是提到原生家庭、總是想讓孩子上好學校的原因之一吧。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 篇14

你見過能聽一個五歲的孩子嘮叨四個小時的大人嗎?我沒見過,但是小林宗作先生就是;你聽過校長建議家長讓孩子們穿最差的衣服來學校嗎?而他的目的竟然是爲了讓孩子們沒有顧忌地去玩耍,小林宗作先生卻能想出這樣的建議;你能想象一位校長陪着大家在學校的禮堂裏搭帳篷”野營”嗎?很難想像,可他卻做到了。

這是一個偉大的校長,一個能探索孩子們內心的校長。在他的教育下,孩子們能無拘無束地釋放自己的天性,發揮自己的.特長。小林宗作的用心良苦都是爲了孩子們能度過一個愉快的童年。在小林宗作的巴學園裏,沒有歧視,沒有自卑,校長讓大家認識到每個人都是與衆不同,沒有強弱之分,這一點是多麼寶貴啊!在巴學園裏出了許多了不起的人物:動畫大師宮騎俊、作家黑柳徹子、物理學家阿泰……而在我們中國,學生從國小一年級開始“享受”應試教育,瘋狂地學習,瘋狂地應試,總想着往前面趕。因此,我們每一天都揹着沉重的包袱,童年的時光全部花在學習上了,爲的只是考個好成績。其實我們中國人是很聰明的,可是爲什麼很少有中國人爲世界做出了巨大貢獻,獲得諾貝爾獎呢?是因爲我們童年時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都被學習這個沉重的包袱勒殺了,所以中國的教育要向國外學習,要向玩耍的童心道歉。

小林宗作是一個偉大的校長,他對教育,對孩子是那麼熱愛。我也想去巴學園,去聽他的教誨,去享受他的“縱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