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認知天性讀後感

讀後感8.08K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認知天性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認知天性讀後感

認知天性讀後感1

1.重複讀寫vs檢索式的學習

重複讀寫,這個應該很多人都清楚,從小的重複讀課文,記重點,記單詞。檢索可以理解成百度搜索一樣,在腦中去搜索你學到的知識,檢索式的學習是指你學完一遍之後要把書關上,去回顧書中的的內容,書中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是怎麼闡述的?通過檢索,思考的過程可以有效提高學習的效率,書中講了不少的對比實驗來說明這樣的方法,這裏就不一一說明。

重複讀寫爲什麼效果不好呢?重複讀寫,看上去很熟練,你會覺得相關的知識都清楚,往往給你一種你完全掌握的假像,但實際上對於知識並沒有掌握,在重複讀寫的過程中,很多時候只是不斷的重複這個過程,大腦可能根本就沒有運轉。

檢索式學習,在檢索的過程中,大腦會找思考,找到解決辦法,在這個過程中會加速運轉,與相關知識點的樹突將會接合,形成更快速的結全鏈。

2.集中練習VS間隔練習,穿插練習

當你在學習籃球的時候,教練安排的練習通過都是集中練習。投籃怎麼練呢,今天先練投籃,先練手部動作,教練先示意加講解標準動作,然後開始練習,在教練的指導和不斷的練習下,手部動作標準了;接下來練腿部動作,同樣的套路再來一遍;再接着把手和腿部動作組合在一起不停的練習。最後大家都能夠熟悉的掌握這一套動作。然後第二天開始練習運球,同樣的套路;第三天開始練習其他的。這個就稱之爲集中練習。

而間隔練習和穿插練習則不太一樣,比較今天上午練投籃的手部動作,下午可能練運球的某一個動作。第二天上午可能練搶籃板的動作,下午練習投籃的腿部動作。

集中練習講究的是一段時間只練習一種動作,而間隔練習,穿插練習則是要求一段時間練多種動作,然後過段時間又需要把之前的動作拿回來練習。書中用投沙包,體育練習這樣實際的'對比例子說明了間隔練習,穿插練習的效果更好。其背後的原理在於集中練習往往練習的是人的短期記憶,短期來看人們很快就掌握了一個知識,一個動作,但由於缺少下一步的機制轉化爲長期記憶,很快就容易忘記。並且在實際使用知識的過程中也不可能只使用單一的知識,動作。而穿插練習,間隔練習則利用了人的記憶曲線,以及前面講的檢索學習,通過綜合的,多次短時的練習,將知識轉化爲長期記憶。生活中如何進行間隙練習呢,比如你今天在看書的時候,有些書可以不必按照書中1,2,3這樣的章節看,可以先看1,再看3,再看2,當然僅限前後沒有先後順序的書才行。或者看一部分之後再看看其他內容的書,刷刷劇(給自己看抖音找了一個好藉口),再回過頭來看,看完之後放一段時間再來回顧。樊登讀書裏面就講到他看完一本書後放一段時間再來寫思維導圖,也是利用的這一點,我這個讀後感也是在看完書之後幾天再寫的。都是利用的間隔學習,過一段時間,讓自己的記憶有一些遺忘,加工以後,再進行檢索,加深印象。

關於這一塊書中有講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例子,在實驗過程中,有很多人都認識到了穿插,間隔練習的好處,但後面這些人又回到了集中練習。作者認爲集中練習可以給人看來短期的成就感,讓你覺得今天學到了很多東西,而穿插,間隙練習則要過幾天,甚至好幾天纔有效果,雖然效果好,但是收益在一段時間以後,所以人們爲了短期的成就感,又回到了低效的學習方法。

認知天性讀後感2

一直以來,對於學習大家都有各種認識。有的人認爲學習好是天賦,有些人過目不忘一學就會,有些人理解力超強,一看就懂。其實這些只是表面現象,沒有一個人可以輕鬆學習,那些看似輕鬆的人只是他們都有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那麼什麼是好的學習方法呢?《認知天性》這本書給我們做出了科學合理的解答。

這本書先分析了大家一般的學習方法,在人們學習一項技能或一門知識的時候,都傾向於反覆閱讀課本,並進行集中練習,這其實是一種效率最低的學習方法。重複閱讀和集中練習會讓人越做越熟練,以爲自己已經掌握了所學的知識,但實際上這種方法達不到真正的精通,也不會產生持久的記憶,只是在浪費時間。

那麼什麼是有效的學習方法呢?本書給出經過科學驗證的方法。一是練習從記憶中檢索新知識。二是有間隔的安排檢索練習。三是學習時穿插安排不同類型的問題。對於如何運用這些方法,本書給出了具體的操作方法,可以說是詳細入微,可操作性很強。檢索練習就是回想事實、概念或事件。檢索會強化記憶,並阻止遺忘。我們在閱讀過一段文字或聽過一堂課後,要不時的停下來,合上書問自己這樣一些問題:核心概念是什麼?哪些術語或概念是我沒接觸過的?我會如何定義它們?這些概念和我已知的.東西有什麼聯繫?而且效果要比重讀課本或複習筆記好得多。研究發現反覆閱讀往往白費力氣,而且80%的大學生都是這麼學習的。但是反覆閱讀無法產生持久記憶,而且會讓人產生錯覺,以爲自己已經掌握了內容。

通過對148名大學生做的閱讀實驗來看,初次閱讀後,隔一段時間再閱讀是有意義的,但是連續多次閱讀只是空耗時間,好處少得可以忽略不計而且浪費了時間。這就是本書的第二種方法,有間隔的安排檢索練習。有間隔的練習就是要不止一次的學習資料,但是中間要隔開一段時間。怎麼樣把有間隔的練習當成學習方法使用呢?建立一份自測計劃,在每個學習階段都留出一段時間,具體多長時間取決於資料本身。作者舉例說明如果是一串人名和麪孔對應起來,那麼你要每隔幾分鐘就複習一遍,因爲這種關聯是會很快忘記的。課本中的新資料一般一兩天以後溫習一遍,之後隔一週再看一次就行。間隔練習可能比集中練習感覺效果更差,但是你在長期記憶中重建所學,不但強化了記憶,還強化了你對知識的掌握。效果遠比集中練習好。作者提出的第三種方法就是學習時穿插安排不同類型的問題,比如數學公式,不要每次只學習一種,要把多種公式穿插混合練習。具體學習中怎麼樣安排呢?作者提出在安排自己的學習進度時,一旦你能理解新問題的類型和解決方案,但對問題的領悟還比較初級,就要把這類問題分散安排到你的練習規劃中。這樣你才能要不同的問題輪流考查自己,併爲每種問題檢索正確的答案。感覺上這樣的效果會比只專一的練習一類問題,精通了再練習下一種差,但是研究證明這只是幻覺。真正有效的還是混合練習。

除了學生用這套方法意外,作者還列出了職場人士,教師,終身學習者也可以通過以上方法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中國有一句古話:“少時不讀書,老來空白首”,世間萬物,皆是身外之物,唯有書才能夠洗滌你的靈魂;熾熱你的激情,充實你的人生。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們只有多讀書,才能瞭解每本書的精華,學習重要的知識,才能在心靈的交流中思如泉涌,思考得更透徹,理解的更具體。

標籤:讀後感 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