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讀《邊城》有感[經典]

讀後感7.31K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邊城》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邊城》有感[經典]

讀《邊城》有感1

今天我如癡如醉地讀完了《伊犁,美麗的邊城》這篇寫景文,仔細閱讀,能充分體會到白楊、大街、伊犁橋、伊犁河的美麗動人景色。仔細體會一下結尾,便會這句話的言外之意,話中有話,間接寫出並讚美了伊犁河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

伊犁可真美啊!清澈的河水,雄偉壯麗的大橋,繁華恬靜的市容,熱鬧又擁擠的大街,高大挺拔、枝繁葉茂的白楊樹,是誰賜予了它們華麗的外表呢?是默默奉獻的.伊犁河!它無私奉獻出自己的一切,創造了這個美麗的城市,多麼像平凡而偉大的老師啊!

人們說,老師像蠟燭,照亮別人,燃燒自己,她把自己的知識傳送給我們,但從不索取報酬,老師像母親一樣,用知識哺育我們成長。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她們用崇高品德和無窮無盡的知識教化愚蒙,因材施教,循循善誘,爲使我們成爲對祖國建設有用的棟樑之材,青絲中添了幾根白髮。

我又想到了我的家鄉??靈石,它的母親??汾河也同樣哺育了它。它以前清澈見底,河邊長着翠綠的花茸,河中有小魚、小蝦在歡樂嬉戲,美麗極了。然而現在,人們不重視環保,大量排放廢水,大量往河中丟垃圾,河水渾濁了,成了“污水垃圾河”。植物枯萎了,小蝦、小魚也被毒死了,我要呼籲人們:要注意環保!要愛護汾河!

從《伊犁,美麗的邊城》我知道了伊犁奇特的美景,也讀懂了許多,許多……

讀《邊城》有感2

讀完全文,似乎恍如隔世,不知今世何時,無處尋覓歸路。情節平實淡雅,沒有其他小說的大起大落,風起雲涌,有的只是對一條老船,一座白塔,一間小屋的深情刻畫;有的只是對一位清秀的湘水女孩子,一位撐船撐了一生的老人,兩個追求同一女子的兄弟倆的細細勾勒。沈先生只是希望出啊構造一個存在,但當時又不存在的“世外桃源”。

開篇,腦海中佔據最多的也許就是那生動,情趣盎然的水鄉風光。那艘老船,無事時靜靜的在水中躺着,沐浴清風,享受着水光山色,一旦有事,他就在江的兩岸來往,無聲地傾聽着,注視着發生的一切。也許,他目睹了翠翠的`母親爲了那個兵以死相許的悲涼;也許,他目睹了翠翠在老人的呵護下玩耍着成長;也許他親耳見證了儺送對翠翠的一片真心……這艘老船如同一個忠實的旁觀者,不聲不響的述說了這一件件無法忘卻的往事。那白塔,似乎是鎮中人的定心丸,迷茫困惑之際,望一眼藍天下的白塔,就找到了方向,找到了向前的動力。那個雨夜,爺爺走了,白塔也倒了,一切的一切似乎即將落幕,而新的大幕又像是要剛剛開啓。小鎮,就在這新舊交替間,向前發展。遠山,近江,就在這靜謐的陽光與月光下守護者小鎮,守護這小鎮中的每一個人。

近代社會,面對的是社會的變革,一場聲勢浩大的變革,一切純剖,自然和美好都在被近現代的欺詐,勒索,搶劫等罪惡所吞噬淹沒。可唯獨這小城,靜靜的躺在祖國莫親懷抱中那個最安全舒適的地發,隔絕了一切喧囂,保持了自然與淳樸。這裏的老人,只想着將自己的孫女嫁個好人家,獲得她自己的生活,而至於他自己,只想着撐船,爲鄉民們撐到最後一天。這裏的青年人,只是在求索屬於自己的那一份愛情,純真的情,沒有世俗封建,金權交易的的情。“我寧要撐着一輩子的渡船,也不要那磨坊”,熾熱之情灼燒着現代人們每個人的心。天保儺送對待誰將得到翠翠——共同心上人的做法堪稱“史上愛情之絕唱,無韻之蒹葭”——以歌遞情!而儺送面對哥哥唱功比不過自己的先天弱勢更是表現出超凡脫俗的愛情觀——替兄傳意!回首當下,哪一個男青年能寬至如此?人之初,性本善,我們從小就具備的一些品格信念,一來二去之下,被我們親手沾污,不留痕跡地抹去,不令人悲哀麼?

沈先生在書中表達了對美的求索和對當時社會種種醜惡的厭惡,同時也讓生活在都市裏的人們發現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發現中國自古以來真正的固有的美;讓生活在彷徨中,無助中的人們找到了生活的希望和繼續前進的勇氣。在這一個乾淨的世界——乾淨的青山綠水,乾淨的人文情懷中,我們的心靈接受了洗禮,我們的靈魂得到了放鬆和釋放。除此之外,只有對《邊城》地感恩。

讀《邊城》有感3

《邊城》是小說家、散文家沈從文作的中篇小說,完成於1943年。小說的主人公翠翠是一個情竇初開的女孩子。作品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翠翠從十一歲到十五歲這段時間的曲折經歷及心理和情感演變過程,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心理學課外讀物。

十四歲的翠翠家住湘西的一個小山城的一條小溪邊,與她相依爲命的是她的七十歲的外祖父和一隻黃狗。一家三口靠擺渡爲生。城中有個五十歲的中年人叫順順,在本地頗有些威望,擁有八隻船、一個妻子、兩個兒子。兒子大的十六歲,小的十四歲。大的名叫天保,小的名叫儺送。兩個年青人皆結實如小公牛。天保像父親,豪放豁達,不拘小節;儺送氣質像母親,不愛說話,卻秀拔出衆,爲人聰明而又富於感情。

天保看上了楚楚憐人的翠翠,便託人上門提親,祖孫二人態度卻有些曖昧,因爲翠翠心裏裝的是儺送。其實儺送也喜歡翠翠,於是兄弟二人爲爭奪翠翠展開公平競賽。但不巧的是,在這場愛情競爭快要分出勝負的時候,天保在一次行船的時候遇難了。順順、儺送在情緒上認爲是愛情上的挫折使天保在工作時分了心,纔會導致事故的發生。甚至翠翠的外祖父也這樣認爲,至少他認爲順順和儺送是這樣想的。但大家都沒有明着說這與翠翠有關,只是心情十分沉悶。天保的事過去後,外祖父試着探聽順順和儺送對儺翠二人的婚事的態度,卻屢屢碰釘,直到老人家爲此事而鬱鬱而終(真有點一命抵一命的味道),順順才動了惻隱之心,願意接受這個兒媳婦。但此時的儺送正在有點賭氣地出差在外,生死未卜,歸期難定。

儺送何時才能回來娶翠翠呢?小說的最後給出了這樣的答案: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讀完這部小說之後,我不禁淡淡地陶醉於邊城那優美的鄉村景色和純樸的民風,也感受到了那種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但心情總的來說卻是沉重和憂傷的。翠翠的愛情悲劇有其歷史原因,那些建立在極低生產力水平上的原始的田園式的鄉村生活,曾讓多少現代大都市的人羨慕不已。但在旅行社的周到照顧下過幾天這樣的生活是挺寫意的,要你一輩子過這種自然經濟的生活,你可能會痛不欲生。

沈從文筆下的翠翠是水靈靈的,她“在風日裏長養着,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爲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她且教育她……”但自然真的能既長養她又教育她嗎?在我的眼裏,在缺少文化薰陶和科學教育的環境裏,縱然到處是青山綠水,那種美便只能是單薄和脆弱的。翠翠越是水靈靈,越是令人感到惋惜。在那種情態下,人的美貌和身體,也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已。翠翠的母親當年是未婚先孕懷上翠翠的,翠翠的父親因此不等翠翠出生便服毒自殺了。翠翠的外祖父知道此事後,卻“不加上一個有分量的字眼兒,只作爲並不聽到過這事情一樣,仍然把日子平靜地過下去。”沒有說幾句安慰的話,更不會作有效的心理輔導,於是翠翠的母親“一面懷了羞愧一面卻懷了憐憫,仍守在父親身邊,待到腹中小孩生下後,卻到溪邊吃了許多冷水死去了。”從現在的觀點看,老船伕是沒有盡到做父親的責任的`。上樑不正下樑歪,他的女兒自然也不太懂得自己做母親的責任。而翠翠呢?當她第一次見到儺送時,便對他產生了羞澀之情,但當兩年之後天保向她表達愛意的時候,卻有點花多眼亂了。才兩個就亂了,就失了方寸了。如果是現在的女孩子,在班裏級裏,面對那麼多英俊少年,豈不是更難靜下心來學習了嗎?而這對於男孩子道理也是一樣的。可見,學校和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是多麼重要。生活在今天的文明社會裏的孩子是多麼幸福。

再說儺送,原本對翠翠也是一見鍾情的,原本也讓人覺得與翠翠是天生的一對,若兩人相好一定會美滿幸福,但見哥哥殞命後,不知是念及手足之情,覺得手足沒了,要衣服有何用,還是覺得沒有了對手,不戰而勝,很不過癮,對翠翠也變得冷冰冰的了。請看小說的結尾,“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因爲加了引號,所以明天並不代表希望,而是代表永遠不回來了。看來儺送亦不像翠翠和我們當初想像的那樣可愛,充其量也只不過是一個沒有主見,立場不堅定的毛頭小夥,算不上堂堂的男子漢。當然,我們不能要求年紀尚輕的翠翠有很高的擇偶能力,她畢竟才十四歲,看錯人並不出奇。

因此,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作爲家長和教師,都有責任提醒孩子不能過早地戀愛。我贊成“文字女巫”饒雪的觀點,對中學生不支持早戀但支持暗戀。“喜歡的歌靜靜地聽,喜歡的人遠遠地看。”她還說:“我希望女孩子能夠在18歲之前好好愛自己,18歲之後再愛男人。”

讀《邊城》有感4

不可否認,沈從文的《邊城》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件別緻的藝術精品。就藝術手段對寫作意圖的準確表達,藝術要素與藝術要素間的協調有序以及作品蘊含滲透的主觀情感對讀者心理需求的準確定向來說,《邊城》實在是了不起的作品,沈從文實在是了不起的小說家。目光挑剔的專業研究人員與口味一般的尋常讀者,對這樣的一件藝術品把玩欣賞嘖嘖稱歎,也實在是事出有因。我也願步入後塵,舉雙手贊成將《邊城》永遠陳列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

然而,環繞《邊城》的最響亮最廣泛最持久的讚譽太刺耳,使我疑竇叢生。諸如“《邊城》歌頌人性的至美”,是“表現人性美的力作”,是“人性美的讚美詩”等等。沈從文在《習作選集代序》中的夫子自道——“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人生形式’,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則被到處引用,幾乎寫進所有相關論文和專著,當做所謂人性美觀點的護身法寶。而我,對上述觀點是否定的。

《邊城》中,沒有大快樂,沒有大悲傷,沒有澎湃的激情,沒有堅定的信念,沒有頑強的追求,沒有執着的堅持。沒有分裂背離,沒有衝突對立;目標的飄忽引不起熱切的追想,隔靴搔癢似的關心帶不來深沉的反思,生活的貧困激不起對環境的厭棄,活動範圍的狹小不會導致對外面大世界的嚮往,戀人的生離只是在心中漾起幾縷漣漪,親屬的死別不過是哭泣一陣——這難得一見的漣漪與淚水注定了很快就消失。因爲它們只是與人的歸屬需要等低層次需要相聯繫,因而不可能像人的自尊與自我實現等高級需要得不到滿足而生的痛苦那樣深廣強烈持久。馬克思說過“他們的需要即他們的本性”——這裏有乖巧的少女、和氣的小夥、疏財的頭面人物、厚道的貧困老人,但就是沒有卓爾不羣特立獨行的個性。整個茶峒地區的社會環境如平靜清澈的一池秋水,無波無瀾、無溝無陵、無雜質無異味。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自我間和諧一致親密無間,處於一體化狀態。

十七歲的山村少女翠翠的`愛情悲劇最主要的原因,不是虎視眈眈的碾坊,不是剪不斷理還亂的封建宗法關係,不是已露頭緒的勢利化的價值取向,不是善意的誤會和並非善意的傳言——不是像許多專家學者所說的那樣,是外在客觀因素造成的不可抗的天災,相反,它是由當事人的主體性太微弱引發的愛情責任事故。不管是翠翠還是老船工抑或是儺送,都沒有在那樣的社會環境裏建立起爲我性的社會關係,只要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主體意識增強一些,翠翠的愛情悲劇就不會發生。假如翠翠膽子大一點,步子快一點,思想解放一點,假如她能排除干擾勇敢地追求愛情,她就一定能得到愛情,後人就用不着費神尋找她愛情悲劇的原因。可惜翠翠自始至終從沒有什麼能表徵她主體性的行爲。直到小說結尾,她還在等着,儘管那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她甚至不知道天保是因不能得到她的愛而憂鬱出走落水身亡,不知道儺送是因爲不能得到她的愛而離鄉遠行,也不知道爺爺突然離世全是由於替自己的幸福思慮奔忙而心力交瘁。只有這一切都已發生,陪伴她的楊馬兵向她說明後,她才如夢初醒“哭了一個夜晚”。這一切都說明,在很大程度上,翠翠是自在地而不是自覺地,是被動地而不是主動地,是途徑迷茫地而不是策略明確地,是不小心滑到愛河中而不是奮不顧身地跳到愛河中。她沒有能力抓住機遇,是她自己葬送了自己的愛情。

故事就這樣結束了,結局怎樣?給人留下了懸念,儺送最後回來了嗎?她們倆最後在一起了嗎?

看過《邊城》,明白了我以後不管做什麼都應當努力爭取,即使沒有滿意的結果但我可以說我爭取過了,不是有句話說的好“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既然你努力過,就沒有什麼可遺憾的了。我不想做第二個翠翠,所以我會把握機會,爭取到屬於自己的東西。

讀《邊城》有感5

家裏有一本《邊城》,是爸媽在鳳凰古城買回的。那時年紀還小,這樣一本白底黑字沒有多餘色彩的書、一本充滿了鄉間農田照片和線條粗糙圖畫的書,實在不能引起我的興致,那時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同樣來自鳳凰城的薑糖,醇厚甜美,不像我們本地的薑糖辣得嗆人。

後來長大了,知道了沈從文,明白封面上那三個大字的重量,就把《邊城》從衆多書中挑出來,放進最看重的小書櫃裏,但是還不看——嗨,有“一把辛酸淚”書成的《紅樓夢》、有催人心智引人思考的《鄉土中國》、有神祕又不失親切的《蘇菲的世界》……爲什麼要讀一本淡似粗茶的《邊城》呢?

寒假終於讀了《邊城》,才知原來這是一個那麼小的故事,簡單到不過一條溪、一座山城,便孕育了這個故事。可這個故事卻也不輕快,少女蜜一樣稠的心事、少年火一樣的熱情和骨氣、老船伕古樹年輪一樣密的思緒,拌着這片土地上傳承一代又一代的規矩、行事、道德,發酵出這個草綠色的歌謠般的故事。

沈從文說,《邊城》不是爲文學評論家、批評家和大多數讀者而寫,他寫《邊城》是爲記錄在他的混亂年代,作爲“世界一小角隅”的農村曾經的“樸質、勤儉、和平、正直”。因此,我看這本書便不能太馬虎怠慢了,也不能只滿足於瞭解一個兩家人間的.故事——其中有隱話要說的,好好讀讀吧!

那個女孩是這樣的惹人憐愛:“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儼然如一隻小獸物”“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愁,從不動氣”,作者的筆都爲她軟下來,彷彿生怕戳傷了翠翠細嫩的皮膚。

兩個青年是這樣的意氣風發:“都結實如小公牛”“和氣親人,不驕惰,不浮華,不倚勢凌人”,大的“豪放豁達”“不拒常套小節”,小的“眼眉秀拔出羣,一望即知其爲人聰明而又富於感情”。這些作者想要敘述的青年人的優良品格,都集中於這二人身上,將鬱鬱蔥蔥的邊城最旺盛的生氣都賦予他們。

老船伕是這樣的淳樸重義:“骨頭硬硬的”“靜靜的很忠實的在那裏活下去”,路上遇見老友一定要與他喝場痛快酒、渡客給多了錢像別人對少給錢的人那樣絕不退讓一毫。然而歲月磨礪了他寬厚的品性,也必然留下了生活的傷痛和謹慎細密的心思。

老船伕爲一件事苦惱:他知道自己時日無多,更知道翠翠無言的嘴後牽動着怎樣一顆被朦朧情感籠罩的心。他爲翠翠的婚事煩擾,卻不敢輕易開口。每每要試探外孫女的心思,總是要解釋一番“我給你說個笑話你聽聽”“這不過是笑話不必氣惱”。在傳達對翠翠婚事態度時,甚至也要作“馬路”“車路”的隱喻。但是也不能全怪老船伕扭扭捏捏,一方面他縱然難開口,可他更明白翠翠的脾氣,意會她的羞澀,瞭解她低頭掐蔥、舉頭望月時不能張口的怦然心動。

翠翠中意二老,但從她自察這份中意就再不敢輕舉妄動了,她不願去有二老的吊腳樓裏、不願上有二老的船、不願望見有二老的方向……可她的心又深深地渴望着、癡盼着,見到他,以無人能知曉的方式。她不是這樣退避的人,不認識二老的翠翠,誤會二老輕慢她,一句輕輕又脆脆的“你個悖時砍腦殼的!”、一句氣鼓鼓的“狗,你叫也看人叫!”莫不把俏皮的姑娘模樣發揮到巧妙境地。

或許這是茶峒人的特色之處,是“樸質、勤儉、和平、正直”的人在處理個人情感時的極致,對他人的心願總是盡力瞭解和滿足,可一旦要表現自己的感情,絕不敢聲張。正如老船伕被翠翠看出喜歡上河街勸人喝酒會害羞到亂嚷起來,心裏的願望,是這些人的祕密,猜測但不點破這些祕密,亦是生活在這片青山綠水間人們的情趣之一。

讀到大老乘船而下,一種不安的隱情漸漸浮上書頁來,千條萬條線索被這種極致的害羞和委婉像利針一樣,穿了起來。二老離開、老船伕四處打聽二老的情況、翠翠更沉靜地等待下去。那些過往時光裏問不出的話,老船伕最終也問不出口,但他的心急已經讓順順一家會意,卻因一個人的死亡黯淡了熱情。“老船伕說着,二老不置可否不動感情地聽下去”,那種夜半起來歌唱的歡暢和興趣已經失去,一場多人編織的暗流中養成的感情,在一方的淡漠中,又如暗流般遠去。

再後來,老船伕也死了,留下翠翠一人,懷着她盼望的、等待的心願。

這或許不算是一個悲劇,翠翠自有她要承擔的責任和經歷的苦難,老船伕早就無奈地看透這一點。誰說二老不會回來了,也許“明天”呢!而沒有二老又如何,翠翠依然是這樣,傍水而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的茶會越熬越濃……

讀《邊城》有感6

《邊城》是沈從文的代表作,寫於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四年初。這篇作品如沈從文的其他湘西作品,着眼於普通人、善良人的命運變遷,描摹了湘女翠翠陰差陽錯的生活杯具,誠如作者所言:“一切充滿了善,然而到處是不湊巧。既然是不湊巧,因之素樸的善終難免產生杯具。”

初次讀《邊城》是在兩年前九年級時,那時興許還弄不懂沈老的用意所在。如今應對塵世間鋪天蓋地的灰土,應對無處不在的窒息感,不再被細心翼翼保護着的自我,開始懷念起茶峒清澈見底的流水,桃杏花裏耀眼的紫花布,溫柔的黃昏帶着薄薄的淒涼。那樣的世界,在素淡中自有明澈的光輝,質樸中自有蘊藉雋永之致,只能存在於過往,存在於夢中,存在於記憶,一去就永不再得。

怎能忘記那山,那人,那隻黃狗,那個和我一樣大的女孩,她的身上有我最想抓住的潔淨和自由,她的故鄉是我窮盡一生也到達不了的遠方。應對似乎再找不回的完美,心如何不念,如何不消瘦?

應對找不回的過往,作者選擇用筆將其記錄下來。而對於那些猜測的目光,他曾說過:很多人看我的書近似買櫝還珠,你們欣賞我故事的清新,作品背後的熱情卻忽略了;你們欣賞我文字的樸實,那背後蘊藏的悲痛也忽視了。

我不明白自我是否也是一個買櫝還珠的人,對於《邊城》這樣一個故事我只願單純地隨心而讀,不願加之以所謂深刻的挖掘的目光。我讀到了背後的熱情和悲痛,卻還是想許給自我一個期望。只是語序的不一樣,但又未嘗不能夠是作者留下的慈悲,那個在月下唱歌,把靈魂輕輕浮起來的年輕人,“也許明天回來!”。

邊城的結局充滿了不確定性,就像故事裏人物的命運一樣充滿不確定。他們善良,沒有一絲世俗的`惡。即使戰火立刻就要蔓延開來,他們還是過着世外桃源的平靜生活。但他們各自在命運面前還是無力的,無法把握自我的命運。

這就是杯具的所在。

沈從文筆下的翠翠簡直是鍾靈毓秀。無所拘束,在天地間自由自在,充滿了靈氣。然而即使是這樣一個清新脫俗的姑娘,在應對她的終身幸福時,卻只能是被動的、等待的姿態。自始至終都如此。她沒有別的選擇。她的命運不是自我掌控的。她的杯具不在外界的逼迫,而是我們常常感嘆的、我們往往把一切職責都歸咎於的所謂“命運”。

結局暗示了這個故事無疑是個杯具。我相信“或許”只是作者委婉的說法。儺送不會回來了。翠翠要重複上一代的杯具了。

每個人心裏也許都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作者如是,翠翠如是。然後,我們都將餘下的歲月留在了等待裏,孤寂地等待。但即使等得眼已垂落、耳已閉鎖又如何,畢竟似水的流年還在記憶裏,以往的夢想還在心裏,閉上雙眼往昔的溫暖還一息尚存。

既然一切都還在,來過就未曾離開,那麼即使心已漸漸消瘦,也沒有什麼是不可釋懷的。

讀《邊城》有感7

讀完《邊城》留給我的是一種淡淡的悲涼,書裏的文字處處透露着湘楚景色的溫潤明淨,處處蘊含着誠懇淳樸的風土人情,體現出人性的美。

而悲涼則是因爲,天保的負氣離去,落水死亡,讓儺送和翠翠的愛情成爲悲劇,而翠翠日日的等待則令我動容。全書以翠翠的愛情悲劇爲線索,一個女孩的對愛情懵懂,對愛情的覺悟,到對愛情的執着追求。似乎閉上眼睛就能看見山水明淨,綠塔白水處翠翠等待的'身影。

我雖理解儺送的離去,卻不認同他的做法,這樣只會變成三個人的悲劇。

《邊城》裏,留給我最深印象的是翠翠,那個活潑天真,淳樸善良的少女,那個眸子清澈動人,清明透亮如水晶的少女。她是善良純真的人性美的形象代表,她對爺爺的孝心,孝舉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她情竇初開後,便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愛情,執着地等待,不管他究竟還回不回來,她,令我看到了愛情的偉大。

《邊城》裏,守渡人爺爺“五十年來不知把船來去渡了若干人”“年紀雖大,但天不許他休息,他彷彿便不能夠同這一分生活離開”,他是善良、勤勞、樸實、憨厚、忠於職守、克盡本分的人性美的代表。他對女兒,孫女的疼愛,讓我看見父女之情,爺孫之情,令我想起童年時外公對我的疼愛。

《邊城》裏,一個有着赤城淳樸的風土民情的小城,似乎是另一個陶淵明所想的桃花源,“由於邊地的風俗淳樸,便是做作,也永遠那麼渾厚”,這種如水般純澈明淨的民風,詩意的地境或許便是我們所追求世外桃源。

《邊城》,沈老描寫美的力作,是一幅自然美,人性美,風情美的水墨畫卷。讀完後,那段爲愛守候的故事在我心中流淌,那些美好的人格品質,風土人情會永遠被我謹記,那些美好的人性光輝將會在我的心中永遠閃亮。

讀《邊城》有感8

黑色是最徹底的奢華,白色是最耀眼的絢爛……

當這本書出現在我的視線裏開始,我不禁好奇,是什麼情節,什麼內容令博覽羣書的語文老師有窒息的感覺。直到看完書的最後一頁,被那個悽美的愛情故事所打動。窒息,那抹憂傷的愛情《邊城》裏有一種美麗悽美的樂音。借翠翠與儺送的愛情悲劇彈奏出來令人回味。

在湘西那個小小的山城茶峒,一切都是白色的。白色的翠翠,白色的儺送,白色的天保,白色的爺爺,白色的天空,白色的世界……那個像小野獸一般活潑可愛的女孩,如同不食人間煙火的天使在凡間駐留。白色的世界裏有情竇初開的心靈擦出的黑色。

白色的開始,黑色的結束,白色的綻放,黑色的凋零。白色在一切世界的污染中,總會漸漸地轉變爲黑色。

故事中,我最喜歡的人物不是美麗動人的.翠翠,也不是善良正直的儺送,而是那最後得不到翠翠芳心而爲情而逝的天保。身爲兄長的他沒有強行與弟弟搶心愛的女孩,沒有按照當地規矩來一次拔刀相對的拼死搏鬥。他用犧牲自己的愛情去成全弟弟的幸福。最終,他爲愛離家出走,落水而逝……

結局是令人心痛的,結局是令人放不下的。也就是老師口中的“窒息”。

白色的邊城上空開始漂浮着那抹黑色的憂傷。那個人沒有回來,可能永遠回不來,可能明天回來……

人們以爲沒有愛的邊城裏,有了白色的愛,等到那個人走了,白色的愛變成了黑色。那是白色與黑色的距離。

讀《邊城》有感9

《邊城》是沈從文先生用含情脈脈的筆觸爲世人描繪的一個令人神往的湘西世界,今日是端午節,讓我們穿越時空,去領略一番幾十年前的鳳凰古城的端午。

“端午日,當地婦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額角上用雄黃蘸酒畫了一個王字。大約上午十一點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飯,把飯吃過後,在城裏住家的,莫不倒鎖了門,全家出城到河邊看划船。當兩船競賽到劇烈時,鼓聲如雷鳴,加上兩岸人吶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說故事上樑紅玉老鸛河時水戰擂鼓種種情形。”

“賽船過後,城中的戍軍長官,爲了與民同樂,增加這個節目的愉快起見,便派兵士把三十隻綠頭長頸大雄鴨,頸上縛了紅布條子,放入水中,讓人自由下水追趕鴨子,不拘誰捉到,誰就成爲這個鴨子的主人。”

船與船的競賽,人與鴨子的競賽,莫不爲這邊遠的小城增加光彩。這一天,是茶垌最有意義的二十四個小時,人們每時每刻都在歡樂中度過。他們是真正喜愛傳統節日,喜歡在節日裏做帶有地方風俗的事。傳統文化在他們那一代又一代地傳承着,那是他們的精神寄託。

沈從文先生筆下的茶垌生活,着實讓人流連忘返。使我向往邊城裏的生活,嚮往端午節的到來,嚮往那裏的風土人情。在那裏,傳統節日是人們的精神寄託,他們重視節日的.到來,不像此刻的我們爲了“偷懶”而期盼節日的到來。

多年來人們就一向在感慨節日的味道越來越淡,而當“節日”的概念被“假日”所置換以後,節日經濟以及由此被挑起的民衆度假消費狂潮便成爲最爲壯闊的時代景觀,在端午節這天,人們的賽龍舟勾心鬥角,少了以前的那種和平喜悅的氛圍。而其他人也僅僅是爲了休息,纔去觀看賽龍舟,沒有之前的進取熱愛了。節日觀上的“政治正確”常常把我們的思維引向民族救亡法庭上了無新意的正義判詞,關於本土民族文化價值應當如何保護的問題,人們已經爭論了至少100年,並且還將繼續在同一個層面延續下去,這遮蔽了問題的要害。我認爲,想要保護本土民族文化,我們爲什麼不能夠像《邊城》裏那樣用心去對待傳統節日,不僅僅是勉強地去理解節日的到來。

我在想,爲何取名《邊城》,在心裏它就這麼“遙遠”嗎還是在沈從文先生心靈深處正守護着什麼其實我們每個人心靈深處不都有一座“邊城”嗎也許那座悲天憫人的城已經隨着歷史的洪流沉入那厚重的底色中,而留給我們的是對人生和社會的深深思考。我深深思考,爲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我們應當爲之努力奮鬥,使之發揚光大。不讓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成爲一座沉入歷史洪流的“邊城”。

讀《邊城》有感10

琉璃般透明純粹,美得讓人神往,脆弱得令人心疼……——題記

純美的湘西世界,潔淨美好的茶峒小鎮,給我一種世外桃源的感覺。

涓涓溪水,繞山阻流,環繞在這座小鎮旁邊。溪流如弓背,清澈見底,一眼看去,魚兒好似在空中暢遊;水中小小的白石子,還有些帶花紋的馬淄石子,在明媚的陽光下閃閃發亮,別有一番意境。常年作深翠顏色的細竹,迫人眼目,與那青山綠水構成了一幅淡淡的水墨畫,令人回味無窮。

在半山腰上有一座白塔,塔下住着翠翠和她的爺爺。他們在一起管理渡船,過着自由快樂的生活。然而,直到一個端午節,翠翠和二佬第一次相遇,一個悽美動人的愛情故事就這樣開始了。這個柔美純樸的少女,對二佬一見鍾情。不過她把心中的情愫一直小心翼翼地藏着,不對任何人說。日子就這樣靜靜地流淌着,後來二佬的哥哥大佬也愛上了翠翠,並請人做媒。儘管翠翠始終不表明自己的心願,但,她早已有了自己內心的選擇。

不久之後,大佬溺死在揣急的漩渦之中,二佬隨之毅然離家闖天下,那回響在小溪邊悠揚的歌聲也消失了……最終,爺爺去世了,翠翠也總算明白了始末。她痛哭起來,爲她失去的親人,失去那份還沒來得及開花的愛情。可能,在某年某月某日,二佬回來把翠翠接走;可能翠翠的.遺憾就像白塔一樣,永遠聳立在她的心中。

邊城,是翠翠心靈的歸宿,而我們每個人的心中也有一座邊城。它既是我們的枷鎖,也是我們的歸宿。在我認爲,如果翠翠能夠表明自己的意願,或許遺憾也不會產生。畢竟,無論什麼事情,機會是由自己把握的。消極的等待很難迎來童話般的結局。所以,我們應該在自己的邊城裏不斷尋找、發現、探索,而不是等待。

這本書,沒有過對華麗的辭藻,有的只是樸實無華的文筆;沒有跌宕起伏、扣人心絃的故事情節,有的只是自然的美麗和人性的純粹;沒有震撼人心的言語,有的只是最乾淨的語句和淡淡的鄉村故事。

合上書,閉上眼,半山腰,一戶人家,一個女孩,一個老人,和一隻黃狗。天亮了,他們便來到橋旁邊,渡船嬉戲,笑聲迴盪在山間;夕陽西下時,小船收渡,他們便一同走着小路回家,一路說說笑笑。如山間的溪水清流婉轉,如天上的白雲輕飄悠然,但卻是生活的真諦。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沒有壯麗的詩篇,也沒有宏大的場景,但美得動人。

讀《邊城》有感11

邊城的讀後感不是第一次寫,但是說到讀書,邊城確實是我高中到現在讀的最有感觸的書。沈從文當初寫這本書,一天只寫一點點,追求一日凝聚而成的恬淡來映射出田園筆法囊括的致樸的世界,以平淡生活中蘊含的真摯情感寫出了繁華盡頭的足夠品嚐一生的從簡追求。而今我一小時寫完這800字的讀後感,不說能否寫出邊城的真正內在美,只說我在這種追求美的過程中體悟的人生哲理。

常言哀兵必勝,悽美的故事更能賺取讀者的眼淚。然而美好的.田園爲何要添上最後悲傷的一筆呢,我想是因爲本爲虛構的故事,美好不足以警示人心,只有破壞的美,過去的美,纔可以給人更多的緬懷與警示。也讓自己的追求直達雲端,畢竟,能碰到的就不叫追求了。

儺送和翠翠是明面上的主角,田園的美好本來更適合老人去體會,但沈從文寫玩這本書的時候才30出頭,所以愛情元素便是在美好田園氣氛之下的突出點綴。這也是導致邊城受衆跨度大大增加,佛儒釋的思想都是可以從中體悟的,但是我覺得強加的思想總是不如本來的思想香甜,寫的就是生活,美的也是生活。在我看來,這本書的每個人都是主角,偶爾跳出來的挑擔老頭,都有一種爺爺般的親切感。不論怎麼插入突兀的角色,在此等已經構造好的田園氛圍下,一切的是那麼美好,巧妙。

邊城是一本寫美的書,湘川邊境的環境美,但真正寫出來的是那種人性之美,或者說是沈從文對他的鄉里鄉親的讚美,或者說是沈從文對自己曾經的生活的懷念。然而那種簡單而淳樸的人性之美確實讓新時代的人們深深沉醉於窮苦年代的人心之善,之美。

風吹過樹與石的夾縫,留下了花的芬芳。然而氣味永遠代替不了花。

當人的思想,遠離身邊時,那麼往日的一切將帶着滄桑歸來。我們的過去總會碰到只能碰到一次的人。像極了滿目瘡痍的古堡在夕陽下,石頭泛着金紅的模樣。那些人,就像古堡牆上掛着的昏黃蠟畫,掉着渣渣的古老,在他們自己的生活中依舊是未乾的油蠟。。在我們生活裏死掉的東西,會在他們自己的生活裏,永泛生機。

我記得的美好與微笑,讓時間拉長了距離。陌生不曾有,滄桑遍地生。該謝謝的,只是存在。只要邊城裏的故事曾經存在,這也就夠了。畢竟,美是不可能永久的。但美給人的啓迪,是永久的。

讀《邊城》有感12

初讀《邊城》,不由得感嘆茶峒的淳樸民風,老船伕堅持不要過渡的錢,還爲渡客準備香菸和菸草,這裏的人如這裏的風景,純淨美好,質樸真誠。

作者的行文如潺潺流水,細細地淌着,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也沒有驚心動魄的氛圍。但就是這樣的文風,卻能夠深深地探入人物的內心深處,襯托出一座純淨的邊城。

在這座古城居住的苗族茶峒,自古有通過媒人上門求親的方式,是所謂的“走車路”。也有男子站在溪邊、山崖上唱苗歌給女子聽,一人獨唱或二人對唱,在唱歌瞭解認識對方,直到分手或結親,這就是所謂的“走馬路”。這後一種方式,表現了湘西民衆在婚姻問題上的寬容和自由,也反映了這塊地方人們善歌的才能。

《邊城》不僅僅是一部描寫民俗風物的小說,它更是一部堪稱絕美的愛情悲劇。翠翠,一個湘西山水孕育出來的仙女,天真善良,溫柔清純,她對儺送的愛帶着少女的羞澀和幻想,或者說這種愛似乎一直是以夢幻的形式出現的。

在夢裏,她聽到一種悅耳的歌聲,柔軟而又纏綿,於是她像跟了這聲音到處飛,飛到溪邊懸崖半山腰……她只有在夢中才能品嚐到甜美的愛情。可現實卻似乎遠離了她。於是,她只能癡癡地坐在溪邊,淒涼地守候,孤獨地等待。

從翠翠身上,可以看到苗族少女那種對美好生活的.渴望與追求。因爲她的淳樸,她無法拒絕天保,也無法向儺送表白,但儺送駕船遠走後,她又矢志不渝地等待心上人歸來。

“這個人也許永遠不會來了,也許明天回來!”這句給讀者留下了無限的惋惜和悠長的牽掛期盼,但不管未來會怎樣,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未來還是要自己去爭取,翠翠等到的不是無言的悲哀,也不是追悔莫及的淚水,而是應屬於她的那份幸福。

人世間的美好與淒涼都在這裏呈現,翠翠與爺爺的至深親情,天保、儺送兩兄弟的手足之情,祖孫二人與村裏人的和諧融洽,質樸的鄰里關係,人與自然的統一,淳厚的民俗與民風……我總在想,爲何這個小說叫“邊城”,在人心裏它就這麼遙遠嗎?還是沈先生心靈深處在守護着什麼?在懷念着什麼?

讀《邊城》有感13

翠翠,一個天真善良,溫柔清純的小女孩,

爺爺,一位淳樸厚道,倔強老實的老船伕,

大佬,一個個性豪爽,義氣慷慨的小夥子,

二老,一個溫柔細膩,獨幟孤獨的小夥子,

順順,一位大方灑脫,誠信公道的老船總。

生活,便圍繞着展開。無父無母的翠翠與爺爺在渡船邊長大,自然的薰染,自由的空氣,孕育了翠翠乾淨而又美好的心靈。

野丫頭無拘的性格,村丫頭淳樸的個性,使大佬爲其傾心,並與偶然相遇相識二老相愛。原本料想,翠翠會有一段美好的愛情,一個完整的家庭,但大佬的意外死亡,讓心善的二老生了愧疚,縱然離翠翠而去,便無音信。原本料想,翠翠即使沒有擁有如此般的愛情,她還有爺爺吧。爺爺給予她的愛與關懷,應足以充盈她內心的孤獨與失落吧。但爺爺始終逃不過歲月,在雷雨,電鳴中悄然離去,沒有留下一絲訊息,唯獨留下一個孤零零的.翠翠。在失去親情與愛情中迷然地活着。

翠翠的命運終歸於何處,書尾仍是一個不解的謎。此刻的我也在憧憬,憧憬着那遠在異鄉的二老能識清內心,重回茶洞,尋回愛情,永遠的伴在翠翠身邊,給她一個完整的家。或許,這個想法太過於美好,缺乏了現實的味道,而那又如何。還須從心罷了。

淳樸之息彌散,浸染着《邊城》,叩擊着書中的每一個字眼。誘動着鼻尖,鼓動着耳膜,滲透入毛孔i,淨化着雜糅的心。翠翠與二老的愛情如此質樸,如此純潔,並不如書中所述,某男主愛上了殺父仇人的女兒。翠翠與爺爺的親情如此有愛,如此簡單,並不如影視中所播,後代爲了爭得財產無情將親人謀害。

也許,翠翠,大佬,二老,爺爺他們纔是生活,而那些不切與實際的故事情節也只是讓人們在奔波於疲憊之中時,有一些安慰,有一點快感。生活,即使在宇宙幾億年發展中從未改變。改變的只有社會環境,人文氣息,將人們束縛於心計,自私之中。只須常常在睡前反省反省自己,只須在狂歡之後思考思考自己,或許此刻的我們會頓然生悟,生活其實很簡單,爲何每天都要將自己束縛與忙碌,疲憂之中,爲何不放下內心被歲月堆砌的隔牆,哪怕是一天拆下一塊磚總會,徹底拆完這道牆,過回簡單的生活。

讀《邊城》有感14

這是一個夢,是沈從文在都市裏的夢,夢幻這邊城的寧靜,安詳。哪裏未曾被近代文明污染,沒有都市裏冰冷的現代科技的氣息,有的,只是一羣淳樸的人。

邊城淳樸,淳樸到不用日曆來記錄時間的流逝,而靠莊稼的成熟,民間的節日,人們的紀念日。而翠翠,就是隨着一年一度的端陽節成長,蛻變。她的感情隨着龍舟的飄蕩而成熟,在湘西的山水滋養下,她如山,堅強,如水,溫婉,在湘西的小城裏,她像一隻百靈鳥,穿梭在白河的.水上,她的情竇也在這裏初開。她淳樸,然她的淳樸卻讓她膽小,她無法拒絕大老,也無法向儺送表達愛慕。一切因善而起,因善而終,總也躲不過那一句“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初讀時,我以爲這是一個完美的鄉野愛情故事,卻沒想到她的悽婉,沈從文殘忍的剝去了這份愛情裏的美,卻用這份不完美的愛情成就了《邊城》的完美。

一切的悽美讓人心痛,我不知二老的歌是怎樣的,但兩情相悅卻未能善終讓人不忍。我只記得儺送說的那句:我眼前有座碾坊,有條渡船,我本想要渡船,現在決定要碾坊吧。說的那麼淡,那麼冷。

不勇敢,是最大的遺憾,有些事,要說出纔會有結果。翠翠得愛情在百白河上生,在白河上滅,她的命運,就如同一片在波濤上的羽毛,本以爲靠岸時會有溫暖,但卻在到岸時零落,母親的悲慘命運烙印在了她的身上,這彷彿是一種必然。

我以爲,所謂的“兩情若在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不過是一句安慰罷了,若有情人不成眷屬,剩下的便不是情,是淚。

等待不是悲劇,翠翠至少還有期盼,這樣的結局,終究不是完全的破滅。

讀《邊城》有感15

水是各處可流的,火是各處可燒的,月亮是各處可照的,愛情是各處可到的。朦朧羞澀的愛意在翠翠心底悄然滋生。

在讀這本書時,我曾經想過:如果沒有那次端午的龍舟賽,翠翠就不會愛上儺宋;如果沒有月夜的歌聲,天保就不會死亡,儺宋就不會在愛情與親情中煎熬,爺爺也不會傷心孤獨地死去……但這終歸是假想,翠翠與儺宋的愛情終歸是悲哀的。

這一樁樁事都發生在邊城這個明媚秀麗的地方。溪邊的碾坊、水車、河上的方頭渡船,攀渡的纜繩,河岸的白塔,青崖,黃狗,山上的翠竹、叢林、鳥語,甚至自然中的霧靄風雪都被作者寫得美不勝收,它們是邊城的亮點,構成了邊城的溫馨、祥和。我覺得大概也只有這麼個世外桃源纔會有着那麼天真善良,那麼水靈靈的翠翠。

在讀到翠翠的母親與父親間的愛情時,我感動於這種美好的悲劇,母親的殉情是她對於愛情的忠貞的體現。而翠翠與儺宋之間延續了這種悲劇,儺宋困在了親情與愛情之間,他難以抉擇只好下了桃源,我從中體味出了愛情的美好,人性的美好。

“這個人也許永遠回不來了,也許明天回來。”作者在最後加上了這麼一句富有朦朧色彩的話語。給了我們很大的遐想。我的內心自然是希望這個人明天回來,回來打開心結,回來與執着等待着的翠翠相愛團聚,回來築就一段愛的佳話。但願這是一個以喜劇收場的愛情故事。

恍惚間,我好似被作者以秀麗清新的筆調帶入與現實世界完全不同的唯美時空中,陶醉於一曲清新悠遠的牧歌聲中,感動於這段悽美的悲劇之愛,心中卻涌出了淡淡的`淒涼。

寧靜古樸的邊城,和諧的人兒與自然,原始簡單的生活,善良純厚的本性,這是作者對理想美的追求,對人情美、人性美的嚮往。儘管這種理想化的人性與現實有着距離,但我相信它們,追尋它們,渴望它們。

這是一曲充滿愛和美的人生頌歌,這是一曲愛情的絕響,令人回味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