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生活範文 > 科普知識

對同課異構活動《種子藏在哪裏》的差異分析

“同課異構”活動由不同教師對同一教材進行不同的設計與構思,然後施教,最後大家在比較中相互學習,揚長避短,共同提高。本學期,我園科學教研組以大班科學活動《種子藏在哪裏》爲研究對象開展了“同課異構”教研活動。經過一系列的教研流程後,我產生了思考。

對同課異構活動《種子藏在哪裏》的差異分析

  一、“同課異構”中操作材料的差異

根據活動目標,兩位教師都選擇了幼兒熟知的食物作爲操作材料。A教師運用了毛豆、絲瓜、向日葵,毛豆、向日葵較易操作,幼兒樂於用之從事探究活動,而已乾的絲瓜較硬,難以下手,幼兒不願用之進行探究活動。B教師選擇了南瓜、花生、獼猴桃作爲幼兒的操作材料,同時還提供了塑料刀具以幫助幼兒完成操作活動。活動中發現,幼兒對使用塑料刀具表現出操作的興趣。

分析與思考:當幼兒在操作過程中遇到困難又沒有可以借用的工具時,幼兒往往會對操作材料不感興趣甚至放棄,從而扼制了幼兒繼續探究的慾望。因此,教師應在操作活動開始前,就預想幼兒在操作材料時可能遇到的困難,並提供相應的輔助工具以幫助幼兒順利使用操作材料。

  二、“同課異構”中教師提問的差異

1.教師引導語的差異

【A教師引導語】(1)爲了引起幼兒尋找種子的興趣,A教師問:今年的絲瓜成熟了,我們把它摘了下來,明年我們想吃絲瓜時,怎麼辦呢?(2)我們用什麼來種呢?(3)這些種子又藏在哪裏呢?

【B教師的引導語】(1)今天我想用植物角里的南瓜給你們做南瓜餅吃,但我又想如果把南瓜吃了,明年想吃南瓜時該怎麼辦呢?請小朋友們幫老師想想辦法。(2)有小朋友說種南瓜,那麼我們到哪裏去找南瓜種子呢?(3)我們用什麼辦法將南瓜種子種植在土壤裏呢?

分析與思考:A教師的.引導語不夠明確精練,引導不到位,致使幼兒不能按老師的意願回答問題。B教師的引導語相對精練,能夠突出重點,具有目標指向性。

2.教師提問方式的差異

A教師的提問比較隨意且大多面向集體,過多地使用了“好不好?”“是不是?”而對於幼兒的回答,基本上沒有給予積極的迴應。B教師的提問比較明確,讓幼兒聽清了以後採取點名回答的方式。在活動過程中兩位教師都能以正面引導爲主,鼓勵幼兒思考問題,但對沒有舉手的幼兒關注不夠,也沒有給幼兒提供圍繞問題展開、相互交流的機會。

分析與思考:教師提問的明確性決定了幼兒回答的針對性,由於B教師的提問比較明確且對幼兒的回答積極迴應,所以幼兒自始至終都能圍繞教師的提問積極回答。而A教師的提問指向不明確,幼兒難以明確回答。低效的提問和消極的迴應也影響了幼兒回答問題的興趣。

  三、“同課異構”中記錄表的差異

對A教師使用的記錄表幼兒大多不能理解,主要表現在:①圖中“?”的意思;②絲瓜、黃豆等的圖形呆板、不形象,致使幼兒難以明確記錄對象。

對B教師使用的記錄表幼兒能夠靈活運用,因爲B教師在表格的設計上運用了簡單、形象的圖形和標記,符合幼兒的認知特徵,易於幼兒操作。

分析與思考:記錄是幼兒科學探究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這就需要教師設計出簡單、易懂、一目瞭然的記錄表。比如,B教師運用簡單、形象的圖形和標記設計記錄表就是一種對幼兒相當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