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實用】端午節日記8篇

端午節2.49W

一天終於結束了,今天一定有不少的收穫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日記了。如何把日記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日記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端午節日記8篇

端午節日記 篇1

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要吃香噴噴的糉子呢?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要比熱鬧的龍舟賽呢?

沒錯,只有端午節,一個偉大的節日,一個神聖的節日。說起端午節,還得從屈原的故事說起。

傳說,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薦能,富國強兵,力主聯秦抗齊,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反對,使屈原被讒免去職位,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屈原報國無望,便含恨投江自盡。屈原死後,出國的百姓異常悲痛,紛紛涌到汨羅江邊憑弔屈原。有些漁夫則駕起船隻,把事先準備好的糉子、雞蛋撲通撲通地往江裏丟,說是讓魚吃了,就不會咬屈原的屍身。流傳至今,便有了吃糉子的習慣。所以過端午節的這天,滿街都是賣糉子的小販,我們家家戶戶都要包糉子。你知道糉子是怎樣包的嗎?哈,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先用一些新鮮的糉葉包住糯米,在裏面放各種配料,然後用線捆紮好。包好的糉子放在鍋上蒸,等滿屋飄着糉子香的時候就可以吃了。吃糉子的時候,要先把線解開,剝開糉子葉,裏面藏着紅紅的糉肉,升騰着熱氣,散發着一種特有的糉香,兩個糉子用盤子裝着,活像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照耀下晶瑩剔透,散發着濃郁的糯米香。我不禁抓起一個糉子,狼吞虎嚥地吃起來,味道真是棒極了。

吃完糉子,便來到河堤上觀看龍舟賽。在這一天,每個村子都會組織一支隊伍,而後拉到漣水河進行比賽。只見碧波盪漾的河面上,五顏六色的龍舟整裝待發,隊員們個個摩拳擦掌,彷彿勝券在握。而站在岸邊的觀衆比隊員們還要緊張,個個屏息凝視着河面。裁判一聲令下,一艘艘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飛一般地向前衝去。頓時,河面上鼓聲震耳欲聾。一千米的水道上,隊員們憋紅了臉,咬緊了牙,拼命地劃。太好了,我們村的龍舟領先了,因爲我們村的隊員配合默契,所以龍舟就特別聽他們的指令,行動自如。龍舟的身後留下了一條條波紋,原來平靜的水面,如佈滿硝煙一般。尾隨在後的龍舟,不緊不慢地跟着,鼓手們也使出了吃奶的勁,使勁地敲,這鑼聲一聲接着一聲,清脆而有力。別的龍舟也不甘落後,一邊划船,一邊和着鼓聲,“一二一二”地喊着口令往前衝,那口令裏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河面上熱鬧極了,口令聲、鑼鼓聲、划槳聲,匯成了一首激昂雄渾的樂曲,樂曲裏有着濃重的端午節的氣氛。

故鄉的端午節啊,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糉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愛國精神的一種欽佩。吃着正宗的家鄉糉子,看着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裏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日記 篇2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歷史上有一位偉大的民族詩人,叫屈原。他空有滿腔抱負,無處發揮,最後跳江而死。後人爲懷念他,在五月初五那一天把糉子投入江中,由此人們習慣在那一天包糉子吃糉子。

端午節那天,大街小巷都飄着濃濃的糉子香,走過那兒的人都會口水直流。

我們家也不例外,我先把糉葉拿在手上圍成一個圓,把糯米和肉放進去,再把糉子包起來,用線把它繫好,這樣一個糉子就包好了,我把我包起來的糉子和媽媽的`包起來的糉子放在一起,一看,還不如媽媽的好,我想媽媽能包那麼好,我就不能包得更好嗎?

糉子包好了,媽媽把糉子放進鍋裏煮,過了幾分種,我聞到了糉子的香味,媽媽說:“已經熟了。”終於能夠吃了,媽媽把糉子放在盤子裏。我拿了一個糉子,把外殼剝了,開始津津有味地吃起來。

過端午節真好,不僅讓我學會了包糉子,又能吃到美味的糉子。

端午節日記 篇3

端午節吃糉子,是我國的傳統習俗。

相傳,五月初五那天,楚國的屈原大夫投江自盡。爲了紀念他的愛國精神,後代在五月初五那天,都會自發地包糉子,吃糉子,用各種各樣的形式來紀念屈原大夫。

今年的端午節,媽媽也買來了一些糉子。糉子的味道有很多種,有蛋黃味、有肉味應有盡有。我挑了一個紅棗味道的糉子吃。

糉子是用純糯米做的,形狀呈四角形,外面裹着一個小金字塔。我先拆掉綁在糉子外層的線,然後把裹在糉子外面的竹葉一層一層剝掉。一個金黃色的糉子就呈現在我的面前。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香噴噴的,軟軟的,帶有竹葉的清香,吃上一口,令人回味無窮。這時,我彷彿看到了屈原大夫投江自盡,老百姓全力打撈他的屍體的情形。我大口大口地吃着,不一會兒,一隻糉子就被我消滅了。

我吃完後想:糉子這麼好吃,希望在遙遠的未來,端午節吃糉子的習俗不會失傳。

端午節日記 篇4

你知道端午節吃什麼嗎?沒錯,是糉子。你知道這是爲什麼嗎?對,傳說是爲了紀念楚國愛國大詩人屈原。小糉子還有許多的謎語,我來給你們講兩個:“四角六邊斜,掉入鍋中間。鍋底翻跟斗,起來脫棉襖;四角六邊長,珍珠裏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帶解衣裳。”對了,今年的端午節又快到了,走在大街上,小糉子的香味傳千里。回到家裏,也是糉飄香。

糉子外面包着糉葉,它的顏色一般都是深綠色的,它還有四個角,六條斜斜的邊,有四個面,而且每個面都是三角形,樣子非常好也非常可愛。不知道糉子可不可以包成我最喜歡的金雕形,五邊形,六邊形,菱形,還有我喜歡的恐龍和火龍的形狀呢?糉子有各種各樣的味道,我們瑞安有甜鹹的糉子,四川有辣糉,廣州有酸糉。甜的糉子有:蜜棗,豆沙,水晶糉等等;鹹的糉子有:肉糉,鹹蛋,菜乾,蠶豆,香菇糉等等。其它種的味道,我就不知道了。不過,糉子的味道應有盡有。

要是你想吃糉子也要有講究,首先要解開繩子,再剝開糉葉,裏面露出黃色的糯米糰,而且黏黏的,像小小的金字塔模型,又像一個小朋友露出了黃色的笑容,誘人極了!你把糉子放在鼻子底下一聞,又誘人又甜的香味撲鼻而來,讓人直流口水,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糉子的味道讓我回味無窮,我還想再吃一個。

我真是太喜愛糉子了,因爲糉子色香味俱全,非常好吃,我真想每天都能吃到糉子。如果我也會包糉子,那就太棒了。還有,要是糉子有冰激凌味和巧克力味,那真是太棒了。

端午節日記 篇5

今天,是一個非常值得紀念的日子,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要吃糉子,扔進河裏,因爲希望河裏的魚能不吃屈原的屍體。

賽龍舟是因爲趕走水中的魚兒。

今天,我來到市場,看到市場人山人海,像是在紹興市場。又是買肉,又是買蔬菜,當然糉子是少不了的。

走在街上,聞到芳香原來是辟邪草發出的,我走了半天,看見每家每戶都有辟邪草。

每家每戶,都吃着糉子,一家團聚,多麼美好。

端午節很好,一定要想起屈原。

端午節日記 篇6

端午節是我國比較重要的節日之一。它是爲了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伍子胥等人流傳下來的活動。

每到端午節的時候,江南大部分地區都會組織各種各樣的紀念動比如:賽龍舟,祭祀活動,擡屈原像上街遊行……

今年,由於我們家鄉的河水比較淺,所以沒有舉辦賽龍舟這項活動。但是舉辦了盛大的遊街活動,這次舉辦的活動比往年更加熱鬧,長長的隊伍浩浩蕩蕩。遊街的隊伍最前面是舉着五顏六色彩旗的隊伍,後面跟着的是打腰鼓的隊伍,再後面的是擡着龍王和屈原像的隊伍,還有敲鑼打鼓的花燈的……

當然,最典型的就是吃糉子了。每年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包糉子。我奶奶包的糉子可好吃了,快來嚐嚐我奶奶的手藝吧!

端午節日記 篇7

端午,家裏又稱五月節,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我的生日的前一天。也是一個蟬聲如織的季節,炎熱的天氣炙烤着大地,令人難耐。話說端午是爲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投汩羅江自盡殉國。而我記憶最深刻的就是鄉里鄉親製作各式各樣不同風味的糉子,有三角形、長方形、正四角形,鹹、甜、辣等,讓人垂涎欲滴。

思及此,倍增了一份思鄉之情,爸爸那令人拍板叫好的廚藝、想念媽媽準備的嘮叨、思念家鄉風土人情的味道,在種種情感的推動下,我跟公司申請了下月五天的連休假日(15、16、17、18、19)。準備回家探望雙親,這是一種莫大的幸福與享受。在這快節湊的現代社會,不是人人都可以有一場說走就走的雙程。想想,我是今年二月初才離家,距今也不過才4個月之久,但不知爲何,越長大越發的懂得珍惜親情、把握當下。

人一天有二十四小時,除工作、吃喝拉撒睡外,所剩下的時間寥寥無幾,陪伴父母的時間就更稀少了。哪怕一個電話、一條關心的短信、一句輕聲的問候,都足以讓父母感動歡顏。父母就是這麼簡單得容易滿足,他們沒有別的奢求只願子女安好,便是晴天。

曾不知在哪看到過這麼一句話:成功的人都是與家人笑到最後的人。道出了一個怎樣的哲理啊,事業成功的背後是來自於家庭穩定和諧、其樂融融。想說,只有懂得品味生活的人,才能領略鮮花的芬芳。父母的愛,就如晚風中的精靈舞動,搖曳生姿。感恩有你們,這是上天的旨意、上天的恩賜、上帝的眷顧,感恩爸媽,有您們,我很幸福!

公司因端午將至,給不同工齡的員工分發禮品,我收到的是整箱二十四件的蒙牛優酸乳和五香鹹肉糉。以酸奶爲基調,半年的加發金龍魚牌的食用調和油,一年的就是淨含量大10kg的孟乍隆泰國茉莉香米。俗話說:獨樂樂不如衆樂樂,而且人本就是以羣居爲主的高級靈長類動物。站在員工的角度思考,首先感謝公司的這一舉措,讓人有與民同樂的感覺、人性化管理得意味,這不失爲公司企業文化中的一個亮點。那員工心靈的歸屬何在?企業文化的形成是公司爲解決生存和發展問題樹立的,我個人覺得應以人爲本做核心,就像老話說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水可載舟亦能覆舟……

再看看今年的新聞報道、小道消息,以及社會流行趨勢,用人單位流動性高,導致用人緊缺現象滋生不止,而人員流動性強又會限制公司的發展,長遠以往損害公司的經濟效益。當然,現在也有很多成功的企業家在暢談企業文化的若何如何,我一介俗子就不多說,以免大衆的遭受唾沫橫飛。

端午節日記 篇8

一陣陣艾的奇異香味飄來,是那麼香,那麼誘人。家家戶戶的門前都掛着艾,不知不覺間,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每到這個時候,我那慈祥的奶奶都會給包糉子吃。

每年的端午節,奶奶都會提前做準備,做我最愛吃的豆沙糉子。奶奶總是要耗費很大的精力去做餡兒料,煮熟、過濾、翻炒。時間很漫長,但奶奶做這些的時候依然是那麼開心,而我則是在一旁手忙腳亂的給奶奶打下手。奶奶總是一邊給我講着端午節的來歷和故事,一邊包着糉子。小糉子在奶奶的手中是那麼的聽話,而我包出的糉子卻總是張着大嘴巴,一個接着一個的嘲笑我,沒有任何一個能勉強的算上合格。直到這些糉子一個個的被奶奶請下鍋,我纔開始了漫長的

等待。時間很漫長,不知道過了多少個小時,糉子還是沒有出鍋。此時的我就像等待千層麪出爐的加菲貓一樣,恨不得立馬就能吃到糉子。突然,我聽到一聲,糉子出鍋了,話音未落,我就立刻去看糉子了。糉子被奶奶一個個的夾出來,泡到了涼水當中。隨後,奶奶不緊不慢的將糉子夾到碗裏。我並沒有像奶奶一樣不緊不慢,而是伸手就去抓,結果,我被燙得嗷嗷叫,手紅得不得了,差一點就腫了。看樣子,我還是得拿筷子去夾呀。我從糉子裏挑了一個夾到我碗裏,剝開一嘗,一股甜甜的味道頓時停留在我的舌尖上。這使我立刻明白了,糉子裏不單單有着糯米和豆沙,還有着奶奶滿滿的愛。

奶奶做的糉子是超市裏買不到的,是獨一無二的。我愛過端午節,也愛吃奶奶做的糉子。希望奶奶每次都能爲我做出這麼好吃的糉子。

標籤: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