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必備】端午節日記彙編7篇

端午節3.02W

一天終於結束了,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是時候認真地寫好日記了。那麼日記有什麼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日記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必備】端午節日記彙編7篇

端午節日記 篇1

今天是端午節,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

我想端午節應該是每個地方都有的吧,可媽媽告訴我:"端午節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這下我可明白了.

我和奶奶來到大街上,四處都會傳來熱情的喊聲.聽"賣糉子啦!甜的,鹹的,香噴噴哦!"但最令我注意的是小孩子了,他們的脖頸,手腕或足裸上都繫着紅,黃,藍,白,黑五色的絲線,奶奶說,那是長命縷.

奶奶從大街上買了些艾草和蒜頭,中午12點,就拿出去放在太陽下曬,說是可以避邪.

晚上,一家人吃着飯菜,當然少不了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雄黃酒,還有一道菜叫黃龍出海,媽媽說:"今天是龍的紀念日,所以要燒這道菜."電視機裏,小朋友們正在做遊戲,瞧他們的頭上畫着"王"字,身上還佩戴着五色香囊.

端午節可真是有意思啊!

端午節日記 篇2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棕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清早,我被這兒歌聲吵醒了,聽到這首兒歌,我知道端午節來了。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而學者聞一多認爲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

每逢端午節媽媽總會把房子裏裏外外打掃得乾乾淨淨。可是我不明白的是媽媽爲什麼在廚房裏灑上雄黃酒?媽媽告訴我是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因爲端午節又稱重五節,所以很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用紅、黃、 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爲長命縷,也稱“五線”。各家要插五端;菖薄,艾草,石榴花,龍船花,蒜頭。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豆瓣包的糉子,雄黃酒。無論在南方還是在北方,這一天都要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賽龍舟,吃糉子之所以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是因爲相傳龍舟竟渡要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屈原。把糉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聽了那麼多,最開心的時候來了就是吃棕子,過了一會兒,香噴噴的糉子出鍋了,有肉糉,豆沙糉,米糉,蜜棗糉,令我眼花繚亂。可惜糉子的形狀只有兩種,——三角糉和枕頭糉。我先把線拆了,再把蘆葉去掉,就聞到一陣清香撲面而來,我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那麼大的糉子我三兩口就吃完了。

我喜歡這個有意義的端午節。

端午節日記 篇3

“噼裏啪啦”,“噼裏啪啦”,吵死我了,“陳嘉楠起牀啦!”媽媽叫道,我問:“怎麼了,幹嗎叫醒人家,人家剛做得好夢就被攪和啦!”“什麼,今天是五月五端午節,你都忘記啦!”“哦,想起來了。”我恍然大悟。

我、爸爸媽媽和小姨來到了濉溪路上的樂購,我們先推了輛推車,然後就進入超市了。咦,樂購的手提籃可真好玩,跟箱包一樣,我很好奇。一樓是日用品店,而我們卻是去買食品,便上了二樓,買了菜、糉子、紫菜等許多食品。

回到家,我先把買的壽司包裝盒拆開,可是我拆了半天也沒搞好,還是找了爸爸幫忙。我把壽司放進盤子,在微波爐熱了1分鐘。

“叮鈴鈴”,門鈴響了,我跑過去開開門,原來是我們家大名鼎鼎的廚師三叔來了,三叔說:“哥(我爸),今晚我燒飯。”三叔穿上圍裙,開始烹飪了。

6點,我們準時開飯,“這些怎麼那麼的'淡啊?”,“可能忘記放鹽了。”餐桌上,我們有說有笑,很有趣。

我愛這個無聊的端午節,希望明年的端午節快點來。

端午節日記 篇4

端午節那天中午,我們剛吃完糉子,爸爸就領着我去澄海看賽龍舟。走在往澄海的路上,我忽然想起了一個問題----端午節是有哪些傳統習俗?

爸爸笑眯眯地告訴我:"戰國時期,楚國大夫屈原很爲國家着想,苦勸楚王要治理好國家和與鄰國相好,但楚王不聽,他十分憂憤投江自盡。楚國老百姓爲了紀念這位清正的大夫,於是用竹葉將糯米包成糉子投入江中,希望魚羣吃米而不吃屈原的屍身。漸漸地,吃糉子就演變成了端午節的傳統習俗。"聽完爸爸的一席話,我茅塞頓開。

不一會兒,我們到達了目的地,只見通往江岸的條條道路,人們潮水般地涌向江邊。這時,時針指向二點正,"蹦"一聲槍響,十八條龍船從上游魚貫而下。頓時,鑼鼓聲、鞭炮聲、歡呼聲譜成一曲雄壯的交響樂。"加油,加油"競賽到了緊要關頭,人羣中爆發出一陣陣:"黃隊加油,黃隊加油"的吶喊聲。原來是黃隊有點落後了,它的啦啦隊在爲它鼓氣。黃隊的鼓點更緊了,哨聲更急了,黃船迎着浪花拼命地向前衝。最後,黃船得了冠軍。

船隊的團結奮鬥精神鼓舞了廣大觀衆,岸邊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和歡呼聲。哇,賽龍舟真刺激,這又是端午節的另一個傳統習俗。

今天,我度過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開心又有收穫。

端午節日記 篇5

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這個節日,本是古人爲了紀念屈原而設立的,而我們現在,只記得端午可以休閒,可以吃喝玩樂。。。。。。因而忘記了設立端午節的本質。就算有人記得端午節的本質,那人數據多還是據少呢?

屈原一代愛國詞人,中華歷史上一朵絢麗的奇葩,爲文壇注入了一股全新的活力。知識淵博,深受重用,但只因楚懷王聽從了上官大夫和子蘭的一面之詞,而錯過了這個人才,最後也導致國家的衰敗。然而,就在這樣的環境下,屈原創作了《離騷》、《國殤》、《九章》、《九歌》、《天問》等大作。抒發了自己的一番愛國情懷,與一番對國君無能的悲嘆。終,他看見國家日益的衰敗,國君的無能,自己的一番愛國情懷無法抒發等等原因,最後導致他無奈,投江自殺。

這樣一個愛國,傑出,深受人民喜愛的大詞人,人們怎能忘記他呢?因此設立了端午節。

而就在這樣一端莊嚴肅,富有意義的節日裏,我們一心只想着要吃什麼,喝什麼,玩什麼。。。。。。應該嗎?不應該。難道我們不應該爲我們的行爲感到羞愧嗎?

如果你真的忘了端午節的真正意義,請趕快覺醒,你說是麼?

端午節日記 篇6

端午到了,大家都忙活了起來,我家也一樣,媽媽剛剛從超市買糉葉回來,媽媽就把我帶到外婆家包糉子去了。

到了外婆家,看到鄰居跟外婆湊在一起已經開始包糉子了,她們把糯米放在大缸裏旁邊放這糉葉,另外的大碗裏都放着餡:有肉餡,豆沙餡,蜜棗餡,板栗餡······很多很多。我和媽媽也加入其中,大家包的糉有4角糉,3角糉,還有大有小,只有我妹妹包的糉最特別是“無角”糉她把糉包的圓圓的像個糯米糰,在用糉葉包起來就什麼也不像了。

我包的都是小糉子大人一口就能吃下,我不知道妹妹是怎麼包圓的糉子的,我根本包不起來,包起來了,等一下又散了,真是太難包了。

後來我問媽媽:“爲什麼要包糉子。”媽媽說:“這是以前的習俗,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所以就有了包糉子的習俗。

這就是端午。

端午節日記 篇7

端午節早晨,起牀後,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後一直帶着,據說可以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裏,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裏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裏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現在濃。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糉子。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糉子好手——我的媽媽。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糉子。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的糉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媽媽都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糉子。她在包糉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裏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糉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錐體,然後先放一個棗,接着在裏面放上糯米,中間再夾幾個棗,最後用線把葉子捆好,一個糉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糉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個老佛爺在睡覺。等糉子包完後,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然後就可以吃了!媽媽包的糉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見到糉子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每當吃糉子時,我總是吃得很多!

標籤:端午節 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