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必備】端午節日記7篇

端午節5.38K

一天又結束了,一定有不少感想,讓我們今天做個總結,寫一篇日記吧。那如何寫一篇漂亮的日記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端午節日記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必備】端午節日記7篇

端午節日記 篇1

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這一天人們都要吃糉子、戴香包、賽龍舟。外面到處都洋溢着節日的氣氛。

一大早起來,我和爸爸、媽媽準備回姥姥家過節。出門之後,媽媽去給爺爺姥姥買他們愛吃的牛肉,我和爸爸去買糉子,東西買好之後,我們就開開心心的開車回姥姥家了。

在去姥姥家的車上,我看了媽媽給我買的一套中國傳統節日的書,其中有一本講的是關於端午節的故事,從這本書上,我瞭解到了端午節是要紀念屈原,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大臣。它看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心如刀割,他就在一五月初五這一天跳江了。屈原死後,楚國百姓非常哀痛,大家紛紛到江邊去憑弔他,所以這一天,人們把糉子丟到江中,希望魚龍蝦蟹吃飽後,不再去咬屈原。所以,端午節也成了人們紀念屈原的節日。

看了這本書,我覺得屈原是一個愛國的人,我也要像他一樣愛我的祖國。

端午節日記 篇2

今天是五月二十八日,小朋友,你們能猜出今天是什麼節嗎?當然今天是端午節。那麼你們知道這一個節日是怎樣來的嗎?讓我來給你們講爺爺告訴的故事:從前有一位愛國詩人,名叫屈原。他是楚國人。當國家受到侵略危險時,向朝廷獻計,卻被趕出朝廷。屈原心裏很悲傷,就含恨跳入汨羅江身亡。當地人得知此事,漁民立刻駕船打撈屍體。有的向河裏撒米,讓魚吃飽肚,不去咬屈原的屍體。

後來,人們把農曆五月初五定爲端午節。人們過節是讓大家想起屈原的故事,發揚愛國主義精神,保衛祖國,建設祖國。

這一天,有的賽龍舟,有的吃糉子,有的在家門上插艾葉,有的開紀念大會。紀念活動豐富多采。

我們一家人吃着糉子,聽着爺爺講故事,開心極了。去立志一定熱愛偉大的祖國。長大了一定報效祖國。

端午節日記 篇3

端午節到了,我和媽媽去市場買糉子。

到了市場,我們第一個目標——買糉子。到了賣糉子那兒,我的眼一下驚呆了。“天哪!這麼多種!我倒!”你看那數都數不清的糉子,各種各樣。這邊有甜的,那邊有鹹的等等,多得使我眼花繚亂。我們買了幾十來個就回家了。

我們把糉子煮熟了,一人分了一個糉子,我輕輕一咬,啊!

一股香甜可口的味道流入我的心田,太好吃了!

我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忽然,我好象想起了什麼,問:“媽媽,爲什麼農曆的五月初五要吃糉子呢?”媽媽說:“端午節是農曆五月初五,傳說是爲了記念屈原而有的傳統節日。屈原是戰國時一位忠誠正直的楚國大臣,他曾經多次直言進諫,可當時的楚君並不採納,還將他革職流放,後來秦國攻陷了楚國,屈原則憤而抱巨石投汨羅江而死。據說這一日正是農曆五月初五,人們爲了保全屈原的屍身,紛紛划船到江上把糉子投入水中,爲餵飽魚、龍、巨蟹。從此,每一年五月初五,楚國人都到江上賽龍舟,投糉子紀念他。到現在一直這樣。”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耶,今天我又學到了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了。”今天,我不僅吃了糉子,還知道端午節的來歷,真是開心!

端午節日記 篇4

今天是端午節,也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是我們紀念古人屈原的節日。在這一天我們可以吃美味的糉子。

早上媽媽早早的起牀了爲我們準備了豐盛的早餐,我和剛從開江回來的姐姐津津有味的吃着。但是媽媽說要我們打掃房間、客廳的清潔。我和姐姐便開動了,不一會我和姐姐就把清潔打掃完了。

幹完這些便幫媽媽擇菜,突然媽媽喊我到樓下買啤酒。我便拿着錢出門了,買完我回到家後。看見二姨爹已經到了我們家,媽媽還一邊嘮叨說:你外公咋沒來?我不是讓人轉告他了嗎。不一會兒的功夫媽媽把一大桌豐盛的菜餚做好了,我們就只等外公和爸爸了。

時間已經12點了爸爸早早的回來了,我們左等右等外公還是沒有來。我們就沒有等了,媽媽今天做了好多菜。油炸魚、糉子、酸魚湯、辣子雞、油炸鬆餅、花椒黃瓜等等。都是我最愛吃的菜,還有魚那可是我二姨爹親自在河裏釣,吃着可香了。

唯一的遺憾是外公沒來,但是這個端午還是過的十分快樂!

端午節日記 篇5

端午的香包飄着幽香,姥姥手中的`針線又在忙。長大了,端午的香包是她的禮葬,姥姥已不再我身旁。而現在,端午的香包是一串念想,姥姥的愛在外婆橋上。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很期待過端午節。誘人的糉子讓人垂涎三尺,長長的米粒煮得泛黃,裏面包了豆沙或棗子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紅的顏色,四角倔強的翹着,可愛極了。包糉子的葉子上沾滿了水,也沁入一點米的香味。一口在糉子上咬下去,滿嘴便充滿了米香,再咬一口,便會看到暗紅色的餡兒。餡兒甜甜的,有了米,這種甜也不膩了;米中融入了棗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我常常是吃得滿嘴“小鬍子”,媽媽見了笑我是隻“大臉貓”。我卻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頭舔舔米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外婆了。

外婆會笑着看着我,慢慢挪動步子於牀前,從枕邊的針線筐中取出幾個香囊。那時外婆還只有我一個孫輩的孩子,分外疼惜,所以每年都會有五六個外婆做的香包。這些香包各式各樣,在我記憶中,似乎沒有重樣兒的。外婆那時手還很巧,會做很多種圖樣。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陽、月亮、星星的;還有些花花草草的和心型的。他無論做什麼,就像什麼,雖說沒達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絕不比路邊買的那些差。

雖然我並不怎麼喜歡香包的那種味道,但那無疑是我那時的最好飾品。於是,我國的滿身都是德,猶如天花亂墜。效益看着我,笑我臭美。我纔不管她說什麼,依然“孤芳自賞”,跑去媽媽面前玩了。

現在物是人非,我穿過了金色的童年,慢慢長大了,表弟已經七歲,外婆也去世很久了。我們家端午節的習俗只剩下了“吃糉子”。沒有外婆香包的保佑,我依然平安的成長着,一天又一天。但有時心裏卻十分空洞,越臨近端午,越是如此。

懷念我親愛的飾物??外婆充滿愛意的香包。

端午節日記 篇6

戰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被楚懷王流放以後,案國攻陷郢都,屈原憂憤交加,於公元前78年農曆五月初五日投了汨羅江,以身報國。

爲了防止江裏的魚啃食屈原的身體,大家紛紛將糉子、雄黃酒、雞蛋等食物拋至江中,以保護屈原。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一風俗習慣慢慢流傳下來。“端午”中“端”是開始的意思,“午”是五的順號,所謂端午,也就是初五日。由於午時正當烈日當空,陽光燦爛,故多稱端陽。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天剛亮就到大河邊將糉子投入河中,以紀念屈原。在西山公園門前爸爸給我買了彩繩和香包,人山人海的公園、河邊、山上處處熱鬧非凡。回到家裏奶奶給我買了各種各樣的糉子,有棗的、鮮肉的、芝麻的、豆沙的,讓我大飽口福裏。南方有很多地方在今天都進行賽龍舟活動,飛快的龍舟就像神龍一樣在大河大江裏乘風破浪。

端午節日記 篇7

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我國的傳統節日,無一不是從遠古發展過來的,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裏,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目前,國家法定休假的節日有春節、清明、端午、中秋四個。除了這四個大家熟知的節日以外還有很多節日,比如有:七夕、元宵、重陽……

而今天我來爲大家介紹即將到來的節日:端午節!端午節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屈平,字原,通常稱爲屈原,又自雲名正則,號靈均,漢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等。)的傳統節日,更有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端午節”爲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說端午是太陽的節日,中國還有一個是月亮的節日,就是中秋。端午節是在中午過,是驅邪的節日。太陽可以驅邪嘛。其實在屈原投江前就有了這個節日,這是一種戰鬥的圖騰,是向邪惡進軍的,艾草代替的是劍。

中國有很多端午的故事,比如水漫金山,白娘子喝雄黃酒。這是一個很悠遠的民族的節日。屈原選擇在端午節殉國,把端午節的人文精神提升了。本來這是一個伸張正義的節日,表現的是對龍的圖騰崇拜,是出於人們對自然的恐懼;而屈原,賦予了這個節日新的意義,《離騷》是千秋絕妙詞,“若無澤畔行吟苦,哪得千秋絕妙詞”。這個古老的民族的習慣,因爲屈原,得到了新的意義。拿今天來說,現在講究和諧社會,所以每個戰鬥都是爲了和諧。

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爲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糉子和賽龍舟,是爲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爲“詩人節”,以紀念屈原。這是我們的傳統節日,希望大家牢記在心!

標籤: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