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冬至節

推薦冬至的習俗

冬至節1.36W

推薦冬至的習俗1

賀冬

推薦冬至的習俗

前面我們講了,古人認爲冬至是大吉之日,是上天賜予的福氣,預示否極泰來、時來運轉,值得慶賀。所以在冬至時節,古人有賀冬的習俗。

因此,《漢書》中有“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的說法。

除此之外,《後漢書》也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的記載。意思就是說,爲了賀冬,朝廷上下在冬至這天要放假休息,讓文武百官和百姓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而爲了過節,親朋好友之間互相饋贈美食、相互拜訪就必不可少了。

祈福

在古代,由於科技和生產力水平比較低下,所以官方和民間都會定期或不定期的祈福。作爲古代僅次於過年的時節和日子,在冬至祈福就成爲了古時人們非常重要的一個習俗,其目的是爲了祈求消除疫疾,減少荒年、飢餓與死亡。

所以,《周禮春官·神仕》就有“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的記載。

祭祀

與祈福相應的,冬至也是祭天祀祖的日子。

因此,在古代冬至日,皇帝要到郊外舉行隆重莊嚴的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以表達人們對於天地滋潤、哺育萬物的感恩之情以及爲天下蒼生祈求風調雨順的願望;而百姓也要在這一天拜見父母尊長,祭祀先祖(“冬至,祀先,拜尊長,如元旦儀”,河北《深澤縣誌》)。

吃餃子

在中國北方地區,一直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因此,有“冬至到,吃水餃”、“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等說法。當然,這裏的“十月一”主要是爲了讀起來順口,並不是確指十月七年級,而應當理解爲農曆十一月。

餃子原名“嬌耳”,據傳是我國東漢時期著名的“醫聖”——張仲景發明的,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了。而冬至吃餃子,也正是爲了紀念“醫聖”張仲景在冬至時舍藥而形成的習俗。

據說張仲景告老還鄉回到南陽時,正值大雪紛飛的冬日。當時,張仲景因看見不少父老鄉親耳朵被凍爛了而感到非常難過,就吩咐其弟子就地搭起醫棚,把一些驅寒藥材放到鍋裏煮熟,然後撈出來剁碎,再用麪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最後放入鍋中煮熟,做成了一種叫“祛寒嬌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父老鄉親們食用。結果,鄉親們被凍爛的耳朵都被治好了。後來,爲了紀念張仲景,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着做餃子吃,因此形成了吃餃子的習俗,並流傳至今。

湯圓

在中國南方地區,則有冬至吃湯圓的習俗。即便如今,湯圓也是冬至的必備食品。

湯圓其實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代表着“團圓、圓滿”,而冬至吃的湯圓又有一個專屬的名稱,叫“冬至團”。因此,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此外,在中國古代,南方地區的人們都很看重冬至,把冬至當作團圓節。因此就有了我們前面提到的到了冬至時節回家過“冬節”的習俗。

推薦冬至的習俗2

聽老人們常說,冬至一到,一年中最冷最難熬的日子就到了,數九寒天的日子就開始了。可今天並不算冷,但真的是冬至節.古老的節氣,遙遠的由來,卻是今天的好節日!

冬至,俗稱冬節,在二十四節氣中,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

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爲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爲“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爲“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

俗話說: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從天文學角度看晝夜長短變化的依據是:冬至日的白天是一年中最短的,太陽幾乎直射在南迴歸線上。過了冬至後,隨着太陽直射的北移,白天的時間漸漸長起來,所以冬至這一天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

現在,一些地方還把冬至作爲一個節日來過。北方人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人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

冬至吃餃子,你知道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嗎?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曾在長沙爲官,他告老還鄉那時適是大雪紛飛的`冬天,寒風刺骨。他看見南陽白河兩岸的鄉親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裏非常難過,就叫其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裏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麪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裏煮熟,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服食後,鄉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凍耳朵”此種習俗。以後人們稱它爲“餃子,也有的稱它爲“扁食”和“燙麪餃”,人們還紛紛傳說吃了冬至的餃子不凍人呢。呵呵。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朋友,今天你吃餃子了嗎?

推薦冬至的習俗3

冬至的由來

冬至作爲一個節日,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據記載,周秦時代以冬十一月爲正月,以冬至爲歲首過新年。《漢書》有云:"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也就是說,人們最初過冬至節是爲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古人認爲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後來一般春節期間的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也往往出現在冬至。冬至又被稱爲"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把冬至作爲節日來過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周曆的正月爲夏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於我們現在的十一月,所以拜歲和賀冬並沒有分別。直到漢武帝採用夏曆後,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因此,也可以說專門過"冬至節"是自漢代以後纔有,盛於唐宋,相沿至今。

漢代以冬至爲"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爲"賀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場流行互賀的"拜冬"禮俗。《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魏晉六朝時,冬至稱爲"亞歲",民衆要向父母長輩拜節;宋朝以後,冬至逐漸成爲祭祀祖先和神靈的'節慶活動。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

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宮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投刺祝賀,就像元旦一樣。

冬至的習俗活動

古代紀念

《周禮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於祈求與消除國中的疫疾,減少荒年與人民的飢餓與死亡。

《後漢書禮儀》:"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還要挑選"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黃鐘之律",以示慶賀。

《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

唐宋時,以冬至和歲首並重。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祝往來,一如年節。"

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宮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投刺祝賀,就像元旦一樣。但民間並不以冬至爲節,不過有些應時應景的活動。

九九消寒

入九以後,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謂消寒活動,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民間還流行填九九消寒圖以供消遣。九九消寒圖通常是一幅雙鉤描紅書法,上有繁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每字九劃,共八十一劃,從冬至開始每天按照筆劃順序填充一個筆劃,每過一九填充

九九消寒圖

好一個字,直到九九之後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圖纔算大功告成。填充每天的筆劃所用顏色根據當天的天氣決定,晴則爲紅;陰則爲藍;雨則爲綠;風則爲黃;落雪填白。

此外,還有采用圖畫版的九九消寒圖,又稱作"雅圖",是在白紙上繪製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對應一九,一朵對應一天,每天根據天氣實況用特定的顏色填充一朵梅花。元朝楊允孚在《灤京雜詠》中記載:"試數窗間九九圖,餘寒消盡暖回初。梅花點無餘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最雅緻的九九消寒圖是作九體對聯。每聯九字,每字九劃,每天在上下聯各填一筆,如上聯寫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聯對以"秋院掛秋柿秋送秋香",稱爲九九消寒迎春聯。然而,不管哪種九九消寒圖,在消磨時日、娛樂身心的同時,也簡單記錄了氣象變化。據說有經驗的老人,還能根據九九消寒圖,推測出這一年的雨水多寡和豐歉情況。

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楊柳;七九河開,八_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推薦冬至的習俗4

冬至節氣的習俗是什麼

享祀先祖

早在東漢崔寔《四民月令》中已有記載,說民間要向玄冥和祖禰供薦黍羊之物。冬至祭祖的記載,至宋代多起來。《東京夢華錄》講京師最重冬至節,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武林舊事》說以餛飩享先。明清時代冬至祭祖盛行。嘉靖《江陰縣誌》記載:“節朝懸祖考遺像於中堂,設拜奠,其儀並依元旦。”在宗族制度興盛的南方地區,祭祖往往在祠堂進行,嘉靖江西《南康縣誌》:“冬至祀先於祠,醮墓如清明。”福建省流行冬至祭祀始祖的風俗,如萬曆《建陽縣誌》說:“是日大族行祭始祖之禮。”福建祀祖用專門製作的粉米圓子。清人冬至祀祖一般是祀於家,祭於墓,聚族而居的南方。往往像清明和中元一樣,在家廟祭祀祖先。

九九消寒

冬至一到,便進入數九寒天。中國民間將冬至叫做交九或數九,即從冬至開始,每9天分爲一個“九”,共分9個“九”,數到81天時便“九盡桃花開”。

中國傳統文化中,九爲極數,乃最大、最多、最長久的概念。九個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過”之數。古代中國人民認爲過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經已到來。

吃餃子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冬至過節是漢族傳統節日之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在冬至這一天中國南北方會有不同的習俗,北方大部分地區會吃餃子、南方會吃湯圓,還有諺語:冬至到,吃水餃,以及關於該節氣的詩詞。

吃餛飩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所以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另有一種說法:冬至之日,京師各大道觀有盛大法會。道士唪經、上表,慶賀元始天尊誕辰。道教認爲,元始天尊象徵混沌未分,道氣未顯的第一大世紀。故民間有吃餛飩的習俗。《燕京歲時記》雲:“夫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混沌之象,故於冬至日食之。”實際上“餛飩”與“混沌”諧音,故民間將吃餛飩引伸爲,打破混沌,開闢天地。後世不再解釋其原義,只流傳所謂“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諺語,把它單純看做是節令飲食而已。

喝羊肉湯

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習俗。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現山東滕州一帶,這天被稱作伏九,節前會給長輩送諸如羊肉等禮品,伏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湯,對個人對長輩對家庭都爲圖個好兆頭。

吃湯圓

吃湯圓在明、清時期已經約定俗成。在冬至這天,要“作粉圓”或“粉糯米爲丸”。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記載,稱“冬至,粉糯米爲丸,名湯圓”。做好湯圓後要祀神祭祖,而後閤家圍吃湯圓,叫做“添歲”。所以,冬至吃湯圓,古而有之。

吃湯圓是冬至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爲盛行。“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着“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

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糰。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圓”意味着“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象徵家庭和諧、吉祥。

還有一種解釋是:冬至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冬至那天,天還未亮,婦女們就起來生火煮湯圓,先敬天祭祖,再全家圍坐吃湯圓。所以冬至吃湯圓,除了表示太陽(陽光)逐漸回來,也代表團圓的意思,現代人更喜歡把它當成圓滿的象徵。

吃赤豆糯米飯

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赤豆和糯米爲1:2.5的比例,將赤小豆放入沸水鍋內(赤小豆與水的比約爲1:5)。煮至八成熟時撈出。另將糯米淘淨後,用煮過赤小豆的湯浸泡一夜。次日把糯米和赤小豆攪拌均勻後,上籠屜蒸大約40分鐘,即可食用。

老一輩的長沙人都知道,在冬至那一天一定要吃上糯米飯。糯米味甘、性溫,能夠補養人體正氣,吃了後會周身發熱,起到禦寒、滋補的作用,最適合在冬天食用。

若是能用上黑糯米,那就更好了,黑糯米有助於產婦滋補產後造成的身體虛弱,有利於增加乳汁,哺乳嬰兒。這道食譜糯米噴香,臘肉油而不膩,赤豆和花生都燜入味了,特別好吃。若是想吃得更爲健康,可減少臘肉的比例,增加多一點豆類雜糧亦可。

釀酒

冬釀酒原來叫冬陽酒,因爲冬至過後陽氣上升而得名,農曆認爲,冬至爲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氣,因爲這一天過後,陽氣上升,萬物開始慢慢復甦。一直到近年,商家從《吳歙》“冬釀名高十月白,請看柴帚掛當檐。一時佐酒論風味,不愛團臍只愛尖”,發掘出“冬釀”兩字,才稱之爲冬釀酒。

冬至做節

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爲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爲“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爲“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

冬至贈鞋

冬至節,民間習慣贈鞋,其源甚古主要體現在孩童身上,希望孩子們健康成長。過去主要是手工刺繡。送給男孩子的禮物,帽子多做成虎形、狗形、鞋上刺繡的也是猛獸。送給女孩子的禮物,帽子多做成鳳形,鞋上刺繡多爲花鳥。現在則多數是從市場購買,形式緊跟着時代的'潮流。每逢節日,大人們總喜歡抱着小孩串門子,誇耀舅姑贈送的鞋帽。

冬至氣候特點

1、日照時間短

冬至前後,雖然北半球日照時間最短,接收的太陽輻射量最少,但這時地面在夏半時積蓄的熱量還可提供一定的補充,故這時氣溫還不是最低。“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冬至後白晝時間日漸增長。

但是地面獲得的太陽輻射仍比地面輻射散失的熱量少,所以在短期內氣溫仍繼續下降。我國除少數海島和海濱局部地區外,1月都是最冷的月份,故民間有“冬至不過不冷”之說,天文學上也把“冬至”規定爲北半球冬季的開始。

天文學上把冬至作爲冬季的開始,這對於我國多數地區來說,顯然偏遲。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時間最短的一天。過了冬至以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白天逐漸變長,夜間逐漸變短。

2、氣溫走低氣候寒冷

從氣候上看,冬至期間,西北高原平均氣溫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區也只有6℃至8℃左右。另外,冬至開始“數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數九”的第一天。關於“數九”,民間流傳着的歌謠是這樣說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_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不過,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區,即使在當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氣溫仍然在10℃以上,真可謂秋去春平,全年無冬。

冬至的來源和意義

在2500多年前,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人們都非常重視這一天,冬至是我國二十四個節氣中最早被制定的一個,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

古代的人覺得自冬至開始,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一個非常吉利的日子,所以人們往往會在冬至這天,進行祭祖,家庭聚餐等活動。冬至又被稱做“小年”,一是說明就快要過年了,二是說明冬至和過年差不多,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古代的時候,冬至是很重要的節日,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和祭祀祖先的日子,在冬至這天,皇帝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而百姓則要向父母長輩祭拜,現在人們依舊遵循着祖輩們留下來的傳統,在冬至這天祭拜祖先,祈求來年平平安安,還有吃餃子,吃羊肉等習俗。

推薦冬至的習俗5

農耕社會的人們在安居樂業之餘,擇日拜神祭祖。並逐漸發展成節日宴飲活動,形成一些約定俗成的慶祝方式。在冬至這天,也是如此。不同的地區,有着不同的冬至習俗。

祭祖

冬至最初在周代主要是爲了向神明和祖先祈福消災,祈求來年減少饑荒與死亡而舉行的祭祀活動。至今,我國南方沿海一帶還延續着祭祖的傳統習俗,家家戶戶把祖先像、牌位等供於家中上廳,安放供桌,擺好香爐、貢品等。在南方一些地方,還會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靈,以祈福來年風調雨順,家和萬事興。

吃燒臘與姜飯

潮汕地區有“東丸節,一食就過年”的民諺,也叫“添歲”。吃燒臘寓意來年能鴻運當頭。吃薑飯則是時節的.原因,冬至需要禦寒,適合進補,冬至煮臘味姜飯,適合時令。在冬至這天,廣東人還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風俗。

吃年糕

明末清初,杭州人都有冬至吃年糕的習俗,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風味的年糕,寓意年年長高,圖個吉利。

吃冬至丸

在南方一些地區,冬至時節的習俗是吃冬至丸,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戶磨糯米粉,並用糖、肉、菜、果、蘿蔔絲等做餡,包成冬至丸。不僅自家吃,還會贈送親友表示祝福。有的還會帶上煮熟的冬至丸,準備水果、香、銀紙等祭品,上山掃墓,祭祀祖先。

吃餃子

吃餃子是北方人的傳統風俗,有着“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說法。

冬至由來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漢武帝時期,將二十四節氣吸收入《太初曆》作爲指導農事的歷法補充,採用“平氣法”(即平均時間法)劃分節氣。

“平氣法”用測影確定黃河流域的日短至作爲冬至日,將冬至與下一個冬至之間的日期平均分成十二等分,稱爲“中氣”,再把相鄰“中氣”之間的日期等分,稱爲“節氣”;平均每月有一個“中氣”與一個“節氣”,統稱爲“二十四節氣”。

冬至含義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冬至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傳統節日。冬至被視爲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冬至又被稱爲“小年”,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古人認爲冬至的重要程度並不亞於新年。在中國南方沿海部分地區,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在中國南方沿海部分地區,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推薦冬至的習俗6

冬至的來歷

冬至,是周代出現的,到了唐朝開始成爲節日,盛行於唐宋時期,相沿至今。據記載,冬至這天,日影最長,古人認爲,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所以周代以冬十一月爲正月,以冬至爲歲首過新年。這一習俗一直沿用到漢朝仍是如此。

西漢時期,冬至被稱爲“冬節”。《後漢書》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由此可見,西漢時期的冬至,官府不僅要舉行祝賀儀式,而且還要放假,官員不上班,商人停業,親朋互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

冬至的風俗

【餛飩麪】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

【吃狗肉】

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現在的人們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吃餃子】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

【紅豆糯米飯】

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冬至的寓意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爲: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現在,一些地方還把冬至作爲一個節日來過。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推薦冬至的習俗7

吃餃子

冬至時節,吃的習俗真不少,除了餃子,較爲常見的還有吃餛飩。據《燕京歲時記》記載:“冬至餛飩夏至面。”說冬至這天,北京人家多食餛飩。南宋臨安(今杭州)也有冬至吃餛飩的習俗,宋人周密說,起初吃餛飩是爲了祭祀祖先,後逐漸盛行開來。據說,餛飩爲西施所創造,所以每年冬至蘇州人都要吃餛飩。如今,餛飩製作方法很多,遍佈全國各地,是深受人們喜愛的著名小吃。餛飩名號繁多,江浙等大多數地方稱餛飩,而廣東則稱雲吞,湖北稱包面,江西稱清湯,四川稱抄手,新疆則稱曲曲,等等。

除此之外,全國各地還有各式各樣的冬至習俗,如杭州人冬至吃年糕,期許年年長高,圖個吉利;在北方,冬至天氣寒冷,人們吃狗肉和羊肉以進補身體;銀川冬至要喝粉湯、吃羊肉粉湯餃子;廣東潮汕,每年冬至都要祭祀祖先、吃甜丸、上墳掃墓;在我國寶島臺灣,如今還有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人們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徵吉樣如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後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不忘自己的“根”。

吃節食

冬至日,陰極之至,陽氣始生。《禮記·月令》中載:“律中黃鐘,乃陽之極,萬物之始也。”杜甫也有詩句“冬至陽生春又來”,因此,民間流行搓糯米粉製作米丸,米丸象徵太陽,是祭祀祖先以及待客的食品。浙江俗稱冬至圓,福建俗稱團圓子,廣東則俗稱爲冬丸。古人有詩道:“家家搗米做團圓,知是明朝冬至天。”江浙一帶如永嘉、玉環、平陽、泰順、臨海、寧海、峯縣、象山、瑞安、武進各處都是這樣。

有些地方則做糰子(比丸子略大),用糖、肉、脂油、芝麻、豆沙、蘿蔔絲等做餡料,稱之爲冬至團,用來饋贈親友。如吳縣、丹徒、長興、安吉、吳興、桐鄉、富陽、黃岩、新昌、定海、蕭山等地都是這樣。有諺語道:“冬節糰子年節糕。”

南宋杭州一般流行吃餛飩,有“冬餛飩,年博託”的諺語。富貴人家追求新奇,一個器皿中共盛放十種顏色的餛飩,稱之爲百味餛飩(見《武林舊事》)。近代北方冬至也吃餛飩,取其圓,以疏達陽氣。有諺語道:“冬至餛飩夏至面。”

推薦冬至的習俗8

冬節潮屬有上墳掃墓的習俗。按潮汕習俗,每年上墳掃墓一般在清明節和冬節,謂之“掛春紙”和“掛冬紙”。一般情況下,人死後前三年都應行“掛春紙”俗例,三年後纔可以行“掛冬紙”。

但人們大多喜歡行“掛冬紙”,原因是冬節氣候較爲乾燥,與暮春鶯飛草長、常有紛紛細雨的清明不同,道路易行,也便於上山野餐。冬節掃墓的祭品,普通是五牲或三牲,添以鮮蚶、柑橘等物及粿品。鮮蚶是必要的,意謂取其吉利的意義。拜墓之時,還須拜墓旁的土地爺,即所謂后土之神。祭拜儀式過後,人們就在墓前聚餐。野外的聚餐輕鬆又熱鬧,兒童嬉鬧,長者舉杯閒談,山野間盪漾着家族的融洽與和諧。祭品中那盤鮮蚶一定要吃完,並把蚶殼撒在墓堆上。潮人把蚶殼稱爲“蚶殼錢”,撒在墳頭,是將它作爲冥錢之用。

另外,祭品盤中的大魚,全尾或截分兩段的.,照例是留給辦理飲酌者的家屬。所以成爲規例,野餐時什麼人都不許吃它。如果你不明規例,錯吃了,人們會怪你不曉情理。

推薦冬至的習俗9

1、餛飩拜各

是北方的'冬至食俗。《燕京歲時記>說;“(冬至)民間……唯食餛純而已。”《帝京歲時廣記》說;“預日爲冬夜,祀祖羹飯之外,以細肉餛飩奉獻。諺所謂冬至餛飩夏至面之遺意也。”之所以選用餛飩拜冬,是因爲“夫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渾沌之象,故於冬至日食之。”

2、吃冬至肉

是南方冬至掃墓後同姓宗族祠堂按人丁分發“胙肉”的古老食俗。肉有生、熟兩種,分時有許多規矩。加區別學歷高低,清有童生、秀才、舉人、進士四級,民國有高小、中學、大學、留學四級,以示鼓勵;優先照顧老人,在50、60、70、80、90年齡段,數量依次遞增,以示敬重。冬至肉用祠堂公積金或富家捐款購置,族長主理其事在當時被視作一份厚禮。

3、供冬至團

也見於江南。冬至團是以糯米粉爲麪糰,內包肉、萊、糖、果、豇豆、赤豆沙、蘿蔔絲等蒸成。主要充作供品,也可蹭送親鄰或待客,是冬至亞歲宴上的必備食品之一。

推薦冬至的習俗10

冬至又稱“冬節”、“賀冬”,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對。節氣冬至的含義及習俗,我們來看看。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還有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諺語:冬至到,吃水餃,還有關於該節氣的詩詞和影視作品。

冬至節氣的由來

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爲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爲“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爲“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爲: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冬至節氣的氣候特徵

冬至日隨即太陽高度最低,日照時間最短,地面吸收的熱量比散失的熱量多,冬至後便開始“數九”,每九天爲一個“九”。到“三九”前後,地面積蓄的熱量最少,天氣也最冷,所以說“冷在三九”。

天文學上把冬至作爲冬季的開始,這對於我國多數地區來說,顯然偏遲。冬至期間,西北高原平均氣溫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區也只有6℃至8℃左右。不過,西北南低海拔河谷地區,即使在當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氣溫仍然在10℃以上,真可謂秋去春平,全年無冬。

冬至節氣的民俗習俗

古代紀念

冬至節亦稱冬節、交冬。它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宮廷和民間歷來十分重視,從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動。 《周禮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於祈求與消除國中的疫疾,減少荒年與人民的飢餓與死亡。

《後漢書禮儀》:“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還要挑選“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黃鐘之律”,以示慶賀。

《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唐宋時,以冬至和歲首並重。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祝往來,一如年節。”

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宮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投刺祝賀,就像元旦一樣。但民間並不以冬至爲節,不過有些應時應景的活動。

九九消寒

入九以後,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謂消寒活動,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民間還流行填九九消寒圖以供消遣。九九消寒圖通常是一幅雙鉤描紅書法,上有繁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每字九劃,共八十一劃,從冬至開始每天按照筆劃順序填充一個筆劃,每過一九填充好一個字,直到九九之後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圖纔算大功告成。填充每天的筆劃所用顏色根據當天的天氣決定,晴則爲紅;陰則爲藍;雨則爲綠;風則爲黃;落雪填白。

此外,還有采用圖畫版的九九消寒圖,又稱作“雅圖”,是在白紙上繪製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對應一九,一朵對應一天,每天根據天氣實況用特定的顏色填充一朵梅花。元朝楊允孚在《灤京雜詠》中記載:“試數窗間九九圖,餘寒消盡暖回初。梅花點徧無餘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最雅緻的九九消寒圖是作九體對聯。每聯九字,每字九劃,每天在上下聯各填一筆,如上聯寫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聯對以“秋院掛秋柿秋送秋香”,稱爲九九消寒迎春聯。然而,不管哪種九九消寒圖,在消磨時日、娛樂身心的同時,也簡單記錄了氣象變化。據說有經驗的老人,還能根據九九消寒圖,推測出這一年的雨水多寡和豐歉情況。

推薦冬至的習俗11

冬至是農曆的重要節氣,也中國的傳統節日。爲了讓幼兒感受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激發探索新知的慾望,促進幼兒素質的全面提升,12月22日**幼兒園以迎冬至爲教育契機,開展了快樂迎冬至習俗教育活動。

老師通過圖片和講解,讓孩子們瞭解到冬至的意義和來歷,知道冬至這天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意味着最寒冷的天氣即將到來,還知道了吃餃子是冬至的傳統習俗,吃餃子是爲了“以防天冷凍掉耳朵”的有趣典故。爲讓小朋友親身感受這一傳統文化氛圍,體驗集體生活的溫馨,老師爲孩子們提供了各種繪畫和手工等製作材料,孩子們搓的搓,捏的捏,畫的畫,一個個大顯身手,忙得不亦樂乎。

活動之後,老師和孩子們把做好的彩塑餃子投放於遊戲中,歡樂的氣氛洋溢在教室的每個角落,好一個團團圓圓的大家庭。最後伙房阿姨爲全園的孩子們準備了豐盛別緻的美味餃子,一起感受團圓吃餃子的溫馨氛圍。

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們不僅瞭解了冬至的'來歷,瞭解了中國傳統文化,共同感受了節日的氛圍,還讓孩子們從中體驗到了勞動的快樂,培養了孩子們的民族自豪感,希望通過這一個個民俗節慶活動的開展,能讓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在孩子們身上不斷地傳承和發揚。

推薦冬至的習俗12

冬至知識科普

冬至這天,太陽運行至黃經270°(冬至點),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太陽幾乎直射南迴歸線(又稱爲冬至線),陽光對北半球最爲傾斜。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並且越往北白晝越短。在北極圈以北,這一天太陽整日都在地平線之下,成爲北半球一年中極夜範圍最廣的一天。對北半球各地而言,冬至也是全年正午太陽高度最低的一天。就北京市區來說,冬至這天白晝僅有9小時20分,而正午太陽高度也僅有26°42'。冬至這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最少,比南半球少了約50%。冬至節屆即一陽生,新歲實始。《載敬堂集》載“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冬至節,春之先聲也。冬至過後,夜空星象則完全換成冬季星空,並且從今天起開始“進九”。而此時的南半球正值酷熱的盛夏。

冬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制訂的一個,然而多數人並不知道,冬至的起源居然是來自於一次國家層面的都城規劃。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測影,在洛邑測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爲土中,這在當時有着政治意義的舉動,卻成了影響後世幾千年的節日之一。

周公到洛陽,用土圭法測得洛陽所處的地方即爲“天下之中”,然後開始占卜國家社稷的`吉地。《尚書·洛誥》記載:周公“朝至於洛師”,對洛陽周邊的幾個地方做了考察,最後確定澗水東、瀍水西、瀍水東皆“惟洛食”(都是興建宗廟社稷的好地方)。周公通過“土圭測景”選定洛邑基址的史實,被載入了古代典籍,也被後人奉爲封邦建國的成法。

“土圭測景”的目的是找出“土中”(中國的中心)。這種方法的要義是“樹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長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長一丈三尺五寸”(即豎起高爲8尺的標杆,在夏至日觀測,中午的日影是1.5尺,冬至日中午的日影是13.5尺),“測土深,正日影,求地中,驗四時”。用這種方法測到的就是“土中”洛陽、“洛邑”的理論位置。

依周公測影所定的天下之中,周人詳細規劃了滅商後的第一座國家都城,《逸周書·作雒》載:“乃作大邑成周於土中,……南繫於洛水,北因於邙山,以爲天下之大湊。”。“定天保,依天室”,國家社稷(都城、宗廟)完成之後,周公在成周明堂制禮作樂,詳細制訂了國家禮儀制度,據記載,周代以冬十一月爲正月,以冬至爲歲首過新年,也就是說,周公選取的是經土圭法測得的一年中“日影”最長的一天,爲新的一年開始的日子。

由周到秦,以冬至日當作歲首一直不變。至漢代依然如此,《漢書》有云:“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也就是說,人們最初過冬至節是爲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古人認爲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後來一般春節期間的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也往往出現在冬至。冬至又被稱爲“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把冬至作爲節日來過源於周代,盛於唐宋,並相沿至今。周曆的正月爲夏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於如今的十一月,所以拜歲和賀冬並沒有分別。直到漢武帝採用夏曆後,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因此,也可以說專門過“冬至節”是自漢代以後纔有,盛於唐宋,相沿至今。

冬至的習俗

冬至又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很多地方對冬至很重視,甚至還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有很多習俗,早的可以追溯到漢代,晚的也多見於唐宋,並主要表現在飲食方面,比如吃狗肉、餛飩、餃子、湯圓、赤豆粥、黍年糕、釀酒等。

吃餃子、餛飩或湯圓。冬至這一天,北方時興吃餛飩,西北一帶多吃餃子,江浙一帶則喜歡吃湯圓和麻鬆。冬至的湯圓又稱“冬至團”,有粉團和粉圓兩種,裏面要包上精肉、蘋果、豆沙、蘿蔔絲等,《清嘉錄》記載道:“有餡而大者爲粉團,冬至夜祭先品也;無餡而小者爲粉圓,冬至朝供神品也。”民間還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來饋贈親朋好友,以前的上海很講究吃湯圓,有一首古詩說:“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而北京一帶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這有一個故事。相傳漢代時,北方的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其中有兩個部族首領分別姓渾和屯,十分兇殘。百姓對他們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的音,把它們叫做“餛飩”,然後恨恨地全部吃掉。藉此表達對他們的痛恨之情,希望早點把他們消滅。因爲做餛飩最初是在冬至這一天,於是就流行冬至吃餛飩。這個故事不知是否可靠。在宋代時,當時的京城杭州也有冬至吃餛飩的風俗。一個叫周密的人說,杭州人在冬至吃餛飩是爲了祭掃祖先。

說到祭祖,就不得不說說廣東一些地方,那裏冬至祭祖的習俗很盛,甚至還有“冬節不回家無祖”的說法。因此冬至這一天,出門在外者,都要儘可能回家過節祭祖。一般的習俗是,冬至的早晨先煮甜丸湯敬奉祖先,然後全家老少把甜丸湯做早餐。甜丸(米丸)就是《清嘉錄》所說的“無餡而小者”,類似現在商場賣的小丸子。有的人家還在餐後留下幾粒米丸,粘在門上,俗稱“敬門神”。比如泉州把元宵丸稱爲“頭丸(圓)”,冬至丸稱爲“尾丸(圓)”,這樣頭尾都圓,意味着全家人整年一切圓滿。中午也要祭祖,供品需要葷素五味;晚上還得祭祖,供品中必須有嫩餅菜。

餃子,相傳起源於醫聖張仲景。(可以參看前面“12.春節爲什麼要吃餃子?”)現在北方的習俗,一般在冬至和春節都要吃餃子,有些人還把餃子稱爲“扁食”或“燙麪餃”,並說吃了冬至的餃子就不怕凍了。

江南一帶還有冬至晚上全家歡聚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這也有一個故事。相傳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在冬至這一天,變成了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赤豆飯吃,這樣就可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此外一些地方還時興吃年糕、蕎麥麪、九層糕等,“糕”與“高”諧音,寓意步步高昇,年年如意。

很多地方時興冬至吃狗肉。據說這從漢代就開始了。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啥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於是,在民間就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先不管這個傳說是否可靠,冬天吃一點狗肉,確實可以驅寒暖身。

客家人則喜歡在冬至時釀酒,認爲冬至時的水味道最醇,用它釀的酒可以久藏不壞,柔和爽口,回甜生津。

推薦冬至的習俗13

冬至團亦稱“冬至丸”。漢族冬至節食品。流行於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陽曆12月2日前後(磨糯米粉,用糖、肉、菜、果、豇豆、蘿蔔絲等作餡,包成團,稱作“冬至團”,並饋贈親友。也有在早餐全家聚食的,取團圓的意思。

蘇州人過冬至——吃餛飩憶西施

由於蘇州二千五百年前是吳國的都城,吳國始祖泰伯、仲雍是周太王后裔,曾承襲周代曆法把冬至作爲一年之初,所以至今古城蘇州仍有“冬至大如年”的遺俗,而每年冬至夜的“菜單”更是考究,延續着淵遠的吳地風情,形成了與其他城市不一樣的獨特意義。

在古城蘇州的大街小巷的超市內,冬釀酒堆得像座“小山”。一年只釀造一次的冬釀酒,桂花香郁、甘甜爽口。蘇州自古有句俗話,冬至不喝冬釀酒是要凍一夜的。

“老蘇州”們回到家,桌上擺好的“圓夜飯”不僅豐盛更是有“意思”,無論是冷盆熱炒還是魚肉牲禽,都換了雅名成了“吉祥菜”,“元寶”(蛋餃)、“團圓”(肉圓)、“雞”(撲撲騰),“金鍊條”(粉條)、“如意菜”(黃豆芽)、“吃有餘”(魚)等,形色相似,處處滲透着姑蘇傳統節慶的喜氣和寓意。

自古太湖地區盛產稻米,用糯米粉製成各種糕團更是當地頗具特色和最常見的點心。圓圓的冬至團更是席間的必備點心,據說在蘇州,一月元宵,二月二撐腰糕,三月青糰子,四月十四神仙糕,五月炒肉餡糰子,六月二十四謝竈團,七月豇豆糕,八月餈團,九月初九重陽糕,十月蘿蔔團,十一月冬至團,十二月桂花豬油糖年糕,吃完十二道點心,新一年又來臨。

據說,蘇州人冬至還有吃餛飩的習俗。相傳吳越春秋一宴上,吃膩了山珍海味的吳王沒胃口,美女西施就進御廚房包出一種畚箕式點心獻給吳王。吳王一口氣吃了一大碗,連聲問道:“此爲何種點心,如此鮮美?”西施想:這昏君渾渾噩噩混沌不開,便隨口應道:“混沌。”爲了紀念西施的智慧和創造,蘇州人便把它定爲冬至節的應景美食。

“冬至進補,春天打虎”,是廣泛流傳於吳地的民間俗語。蘇州人從冬至這天起也開始啓動大進補,也形成了秋後食羊肉的最高峯。馳名中外的吳中藏書羊肉店的羊肉生意更是一下子興旺了不少。一家小型藏書羊肉店的老闆透露,冬至裏他的羊肉店可賣出八隻羊,對食者而言,無論是燒、燜、燉、煮,都是既享口福又補身體,實是一舉兩得的美事。

寧夏人過冬至——冬至吃“頭腦”

銀川有個習俗,冬至這一天喝粉湯、吃羊肉粉湯餃子。銀川老百姓冬至這一天給羊肉粉湯叫了個古怪的名字——“頭腦”。

五更天當家的早早地忙活起來,把松山上的紫蘑菇洗淨、熬湯,熬好後將蘑菇撈出;羊肉丁下鍋烹炒,水汽炒幹後放姜、蔥、蒜、辣椒麪翻炒,入味後將切好的蘑菇加在肉丁上再炒一下,然後用醋一醃(清除野蘑菇的毒味),再放入調和麪、精鹽、醬油;肉爛以後放木耳、金針(黃花菜)略炒,將清好的蘑菇湯加入,湯滾開後放進切好的粉塊、泡好的`粉條,再加入韭黃、蒜苗、香菜,這樣就做好一鍋羊肉粉湯了。這鍋湯紅有辣椒,黃有黃花菜,綠有蒜苗、香菜,白有粉塊、粉條,黑有蘑菇、木耳,紅黃綠白黑五色俱全,香氣撲鼻,讓人垂涎欲滴。

冬至,老百姓叫鬼節,粉湯餃子做好後先盛一碗供起來,還要給近鄰端上一碗。早上吃不下餃子,就買吊爐三尖餅子、茴香餅子泡着粉湯吃。羊肉粉湯黃蘿蔔餡餃子,對銀川人來說是司空見慣的飯食,外地人一吃卻讚不絕口。在外地很少見這樣香辣可口的餃子,這也算是銀川的一種特色風味小吃吧。

福建人過冬至——“冬至暝”搓丸

“冬至霜,月娘光;柏葉紅,丸子捧。”這是冬至一首兒歌。

《八閩通志·興化府風俗·冬至》載:“前期糯米爲丸,是日早熟,而薦之於祖考。”這就是“冬至暝”“搓丸子”和冬至早以熟的“甜丸子”祭祖的民俗。

冬至前一夜,莆俗叫“冬至暝”。這天傍晚,家家廳堂上紅燭通明,燈光如晝,寓意事業輝煌。桌上以紅柑爲“果嶽”(即是把紅柑堆疊成小山嶽狀,故名)。紅柑的最頂層插上“三春”(即民間剪紙者用紅紙剪成福祿壽的紙花)一支,用紅紙條封腰的箸子一副(十雙)和生薑、板糖各一塊,一家人洗手面,家長點燭上香,放了鞭炮,開始“搓丸”。所搓的“丸子”,是白色的,如當年有新婚的,則是搓紅色丸子,以示家中添丁,家道會更紅火。這時,女的穿上紅衫,在燈光下分外耀目,孩子們笑口開顏,天真活潑。大家一齊圍在大簸箕(俗叫“大笠弧”)的四周,孩子們坐在高高的凳子上,“躍躍欲試”。主婦把糯米碾成的粉(俗叫“米祭”)加入開水揉捏成圓形長條,摘成一大粒一大粒圓坯,然後各人用手掌把它搓成一粒粒如桂元核大小的“丸子”,這就是“冬至暝搓丸”。其中最有興趣的是:大人有的在捏元寶、聚寶盆;有的在捏小狗、小豬,取“運氣好,狗仔銜元寶”及“做狗,做豬,做元寶”的俗諺,寓有“財源廣進、六畜興旺”的意思。孩子們對小狗、小豬最有興趣,歡呼“阿公在做狗”、“阿爸也在做狗”、“媽媽、奶奶都在做豬!”惹得全家人哈哈大笑起來。有的搓只有豆粒大小的“喜鵲丸”(俗叫“客鳥丸”)。孩子們搓來搓去總是搓不完,有扁扁的,也有長長的,連他自己也覺得好笑起來。有的把米祭弄在眉毛上,鼻子上,真是可笑又可愛。如孩子把丸子落下地上,要叫孩子把他撿起來,吹去沾上的灰塵,不然的話,今後會長得醜。其意是在教育兒童從小就要愛惜糧食。“搓丸”畢,把“丸子”放在“大笠孤”之中,扣上蓋子,擺在“竈公”竈前過夜。

冬至的夜最長,而孩子們愛吃“丸子湯”,睡不着,天未亮,就吵着媽媽要吃“丸子湯”,故有“愛吃丸子湯,盼啊天未光”的童謠。主婦把“丸子”倒進鍋裏,和生薑、板糖(姜、糖能祛寒開胃)加水一起煮成香、甜、粘、熱的“甜丸子湯”。把它祭祖後,全家人分而食之。要把“丸子”粘在門框之上,以祀“門丞戶尉”,保一家平安。還要把“(飼)喜鵲丸”丟在屋頂(一般是12粒,閏年爲13粒,寓意全年月月平安),等喜鵲來爭食時,噪聲譁然,俗叫“報喜”,寓意五福臨門。

冬至早,一家人帶着“丸子”、水果、香燭、紙錢等上山祭掃祖墓。因爲冬至節是一年中最後的一個掃墓節,所以掃墓的人家反比清明和重陽兩節的爲多,寓慎終追遠之意。

潮汕人過冬至——上墳掃墓吃甜丸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十一月十五日,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通緯·孝經援神契》載:“大雪後十五日,鬥指子,爲冬至,十五日中。陰極而陽始至,日南至,漸長至也。”據《辭海》載:“天文學上規定冬至爲北半球冬季開始。”冬至,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同時也是潮汕地區民間一個大節日,有“小過年”之俗稱。

潮汕各市縣冬至之習俗基本相同,都有祭祖先、吃甜丸、上墳掃墓等習俗。

祭拜祖先:潮汕民間,在這一天備足豬肉、雞、魚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後家人圍桌共餐,一般都在中午前祭拜完畢,午餐家人團聚。但沿海地區如饒平之海山一帶,則在清晨便祭祖,趕在漁民出海捕魚之前,意爲請神明和祖先保佑漁民出海捕魚平安。

吃甜丸:此習俗幾乎普及整個潮汕地區,但這個習俗還包含着一個有趣的陋俗:人們在這一天把甜丸祭拜祖先之後,拿出一些貼在自家的門頂、屋樑、米缸等處。爲什麼要這樣做呢?相傳有兩個原因:一是甜丸既甜又圓,是表示好意義,它預示明年又獲豐收,家人又能團聚。這一天家人如能不慎碰上它,更是好兆頭,這有如少數民族的“潑水節”一樣。如果這一天碰巧有外人上門拜訪,讓外人碰上它,這些外人也會交上好運。所以,這一天人們不希望有外人上門拜訪。一是專放給老鼠吃的。相傳五穀的種子,是老鼠從很遠很遠的地方咬來給農民種的,農民爲報答老鼠的功勞,約定每年收割時,應留一小部分不收割,以便老鼠吃。後來,因爲有一個貪心的人,把田裏的五穀全收割了,老鼠一氣之下便向觀音娘娘投訴,觀音娘娘聽後也覺得可憐,便賜給它一副堅硬的牙齒,叫它以後搬進人家屋內居住,以便尋食,自此,老鼠便到處爲害了。成爲如今“四害之一”。然而,這個“到處貼甜丸”的陋俗畢竟行不久,它不僅不衛生,而且有損美觀和十分浪費,也就自然消亡了。而這個“吃甜九”的習俗則一直流傳至今。

上墳掃墓:這是冬至另一項活動。按潮汕習俗,每年上墳掃墓一般在清明和冬至,謂之“過春紙”和“過冬紙”。一般情況,人死後前三年都應行“過春紙”俗例,三年後纔可以行“過冬紙”。但人們大多喜歡行“過冬紙”,原因是清明時節,經常下雨,道路難走;冬至時則氣候好,便於上山野餐。

潮汕還有“吃了冬節圓多一歲”的俗諺。據王琳乾先生的《汕頭舊俗談》載:“人們對此有二種解釋:一說冬至是小過年,過了小年也就應多加一歲了;一說此俗諺是出自犯人。古時每年秋天,都是殺人的季節,凡犯死罪的犯人一般都在秋季被處決,如果到冬至尚未處決,則循例可延至明年再處決,所以說‘又多一歲”’。

潮汕習俗,是潮汕文化的一個內容。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和社會實踐中,對於好的習俗便繼承下來,對於不好的陋俗就丟棄了。冬至這個“上墳掃墓”是紀念先人艱苦創業和“吃甜丸”是預示來年又獲豐收的習俗,自然就沿襲下來。

紹興人過冬至——“做冬至”、“送寒衣”、“冬至酒”

冬至是紹興民間一年中的大節,諺稱“冬至大如年”。在古代,人們一直是把它當作另一個新年來過的。《嘉泰會稽志》稱其節“大略如正旦而差簡”,且諸多事情皆以冬至爲起點。農曆推算清明,即以冬至後106天爲準,謂“冬至百六是清明”。《九九歌》也以冬至起算爲頭九、二九直至九九,以記季節變化。民間更有“冬至月初,石板冰酥,冬至月中,赤裸過冬,冬至月底,賣牛買被”,“冬前不結冰,冬後凍煞人”及“晴冬至爛年邊,雨冬至晴過年”之諺,以冬至遲早、晴雨佔一冬寒暖與年邊乾溼。是日,民間必家家團聚宴飲,一如除夕吃年夜飯之俗。

紹興民間冬至家家祭祀祖先,有的甚至到祠堂家廟裏去祭祖,謂“做冬至”。一般於冬至前剪紙作男女衣服,冬至送至先祖墓前焚化,俗稱“送寒衣”。祭祀之後,親朋好友聚飲,俗稱“冬至酒”,既懷念亡者,又聯絡感情。紹興、新昌等縣的習俗,多於是日去墳頭加泥、除草、修基,以爲此日動土大吉,否則可能會橫遭不測之禍。

冬至又稱“長至”,一年中,此日夜晚爲時最長,故民間有“睏覺要困冬至夜”之說,謂冬至安眠一夜,可保全年好夢天天。

舊時,食米多用石碓石臼舂白,紹興人愛在冬至日前後將一年中的吃飯米預先舂好,謂之“冬舂米”,一來因爲過了冬至,再個把月時間就“着春”了,家事將興,人人須忙於備耕,無暇再去舂米;二來因爲春氣一動,米芽浮起,米粒便不如冬令時的堅實,冬舂米可免米粒易碎而多粞,減少糧食的損耗。

紹興人家中釀酒,一般都愛在冬至前下缸,稱爲“冬釀酒”,釀成後香氣撲鼻,特別誘人,加之此時的水還屬冬水,所釀之酒易於保藏,不會變質。此時還可以用特種技法釀成“酒窩酒”、“蜜殷勤”以饗老人,或作禮品饋贈親友。

餛飩冬至夜,紹興民間還有“生火熜”習俗,畚隔夜火熜,裹入被內,謂至翌晨炭火不熄,可兆來年家事興旺發達。

舊時越中,無論男子婦女,在冬至那天,人人都要弄碗餛飩吃吃;而在夏至,則挨家挨戶都要吃一頓麪條,謂之“冬至餛飩夏至面”。此俗流傳已久。但到底因何成俗,卻各有說法。或言至日最短,以餛飩形團而就節;夏至食麪,則用面(條)之長狀夏至之長晝。雖然後者可用壽慶吃麪討長壽彩頭之俗進行印證,但畢竟無見於記載。晚清紹興學者範寅在《越諺·飲食》中說餛飩“或芝麻糖或醢肉裹以麪粉,冬至時食”,可見古代紹興還有甜味的餛飩。

是日,紹興民間忌諱甚多,忌說不吉利之語,忌吵罵滋事,忌打碎盤碗;婦女不歸寧,出嫁婦女務必於是日回夫家,不得在孃家過夜;不許打罵孩子,即使是最頑皮的學生,冬至日也可免受責罰,先生只能舉着戒尺警告說:“帳,給你記到明天再算!”。

泉州人過冬至——“冬節不回家無祖”

中國天氣網每年農曆十二月中旬,約當公曆12月22日(或前、後一天),是冬至節,又稱冬節。冬至爲24個節氣之一,特別爲人們所重視,泉州人稱冬至爲“冬節小年兜”,其重視程度似稍爲遜色,但過節時同樣很隆重。

冬至應節食品,各地不一,北方吃餛飩,西北一帶多吃餃,江浙一帶則吃湯圓和麻餈。蘇州人過冬至節所吃的湯圓,又稱“冬至團”,分爲粉團和粉圓兩種,《清嘉錄》曰:“有餡而大者爲粉團,冬至夜祭先品也;無餡而小者爲粉圓,冬至朝供神品也。”泉州人所吃的“冬節丸”,實際上就是《清嘉錄》所介紹的蘇州人應節食品粉圓。節日前夕,家家戶戶要“搓丸”。有紅、白兩色。“搓丸”手藝細巧,晉江深滬、石獅祥芝、惠安崇武的漁村婦女,搓丸速度快,質量好,粒粒小如魚目珠子,令人讚歎不已,在搓冬節丸的同時,還用米丸料捏做一些小巧玲瓏的瓜果動物和金錠銀寶,以象徵興旺吉樣有財氣,俗稱“做雞母狗仔”。

推薦冬至的習俗14

寧波冬至的習俗

1.湯圓

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爲盛行。說到寧波人冬至吃什麼,那就一定得提到寧波湯圓。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湯圓也稱湯糰,冬至吃湯糰又叫“冬至團”。清朝記載,江南人用糯米粉做成麪糰,裏面包上精、肉、蘋果、豆沙、蘿蔔絲等。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

湯圓是寧波的着名小吃之一,也是我國的代表小吃之一,十分悠久。據傳,湯圓起源於宋朝。當時各地興起吃一種新奇食品,即用各種果餌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爲這種糯米球煮在鍋裏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有的地區把“浮元子”改稱。與北方人不同,寧波人在早晨都有閤家聚坐共進湯圓的傳統習俗。

2.大頭菜烤年糕

冬至前一天,寧波人一般不出門,冬至節一早有全家人吃大頭菜烤年糕的習俗。大頭菜香成了寧波冬至節風味獨特的鄉間美食,讓人食之難忘。冬至節前夜,家家烤大頭菜,大竈的火燒得旺旺的,將大頭菜洗淨,削皮切塊,菜葉也不要浪費。削掉表面上有坑坑窪窪的東西,放入鑊中,塊要切得稍厚一點,否則容易煮散導致筷夾不起。大頭菜先放入,後放大塊年糕,翻一下,放點醬油,然後把呼呼燃燒的柴爿蓋上草灰,柴爿徹夜暗燃,用文火煮,大頭菜在鑊裏焐一夜。第二天一早水將燒乾時,放入糖和鹽,再澆入一層菜油起鑊,香氣四溢的大頭菜烤年糕就大功告成啦!

大頭菜經久耐煮而不變形,一鑊方方正正的大頭菜,在醬油、菜油的潤澤下,紋理清晰,看似有紅燒肉的質感。夾一筷入口,菜香撲鼻,嚼之肉質軟嫩,鮮鹹中帶着大頭菜天生的甜味,沒有太多調味品的摻和,吃的就是大頭菜的原汁原味。

冬至大頭菜烤年糕的關鍵是冬至那晚竈火不滅,家家都要燒得“烘烘相”,薪火不息,薪火相傳,日子紅火是老百姓最實在最基本的.企盼,而年糕則寓示“年年高”。

3.湯果

“吃了湯果大一歲。”,寧波有“拜冬至”,按照老寧波的習俗,要做冬至羹飯。冬至日早上還要吃一碗甜甜的番薯湯果,寓意把之前的黴運全部“翻”過去。

寧波湯圓聲名在外,然而對寧波人來說更重要的是一種叫“湯果”的無餡的糯米食品。湯果也用糯米揉制,形狀可以大的跟湯圓一般,小的可以像珠子球或者更小。寧波人冬至要吃“酒釀圓子”,就是用小粒的湯果煮晚稻米釀出來的酒糟,散點澱粉,放上點紅絲綠絲,或打上蛋花,有的還可以切些蘋果,做法大同小異,只是湯果不可少。

4.赤豆粥

寧波:“篤篤篤,賣糖粥。三斤胡桃四斤殼,吃儂肉,還儂殼,張家老伯伯,問儂討只小貓小黃狗。”聽過這童謠的寧波人應該不少,可是很少有人知道,這“糖粥”就是赤豆粥。這種赤豆粥格外精細,因爲赤豆和粥是分開做的。赤豆磨成豆沙澆在白粥之上,好似紅雲覆蓋白雪,色香味俱佳。過去寧波有一種賣糖粥的器具叫“駱駝擔”,可把竈具、碗盤、食物全放在擔子上。小販一邊挑着擔一邊敲着竹梆,發出“篤篤篤”的聲響,孩子們聽見聲音就知道“賣糖粥”的來了。

吃赤豆粥甜而不黏,稀而不薄,極爲爽口。在寧波,冬至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粥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圓夢

冬至當天早晨,大家會相互傳夢,長輩還會爲小輩們“圓夢”,跟西方孩子放襪筒等聖誕老人爬煙囪來送禮物的,有異曲同工之妙。冬至節與西方聖誕節雖時間相近,但兩者體現了東西方的差異:西方人過節喜歡以狂歡來慶祝,而我們寧波因獨特的農耕文化,更傾向於以溫馨祥和的方式過節。

施粥敲更

早先,寧波一些慈善機構,每年自冬至日起到,在各地的城隍廟等地每日施粥兩餐,救濟貧民。雖然佐粥小菜僅爲鹹菜、乳腐,然當朔風凜冽,冰天雪地之際,稠粥沸湯,香氣四溢,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

寧波不少地方上的熱心人土,自冬至日起到除夕止,每晚晚餐之後到午夜,僱人敲更,被僱用的人往返大街小巷,口中高喊:“小心火燭!”喊一遍,敲一下。

宗祠祭祖

過去,寧波人在冬至日到宗祠祭祖的習俗世代相傳,同姓同宗者紛紛相約參加盛典,經商在外的遊子也不例外。是日,全族子孫齊集祠內,祠中擺起“全堂羹飯”,點燃粗如手臂的蠟燭,燭爲綠色,祭品中高包上面的方戳子,也用綠色。祭祀陳設忌用紅色的原因是:冬至一到,天寒地凍,應加倍小心火燭,舍紅取綠,意謂“壓火”保安。整個祭祖儀式莊嚴肅穆、隆重恭敬。

祭典之後,按常規,祭祀當值者要用祠堂公田的收入,備辦“冬至酒”,招待所有前來祭祖的宗親。大族的宗祠,還要請戲班子在宗祠戲臺演戲一天。席散,按每戶人口多寡分發麻餅或高包,故有“拜冬至饅頭”之說,但女性一般不計在內。之後,風氣漸開,男女平等,女性也享受同等待遇,分得麻餅或高包。

供金紫

冬至日早起,家人按長幼次序,向列祖列宗像跪拜,這種在家祭祀活動,稱“供金紫”。族祭的“冬至酒”每戶僅限一人蔘加,同日,每戶人家都會舉辦家祭。經濟能力再不濟,賒賒借借也要“供金紫”,在冬至前數日,將祖先遺像從箱中取出,逐一開啓檢視,若有鼠咬蟲蛀,立刻送裱畫店修補。到了冬至夜,循例將本支系歷代祖先遺像取出,按輩份依序掛起,懸於堂前間,陳設供桌,燃點香燭,供奉祭品。

爲什麼叫“供金紫”呢?古時無照相,大戶人家的祖先遺像全是請人精工細繪,皆以真金白銀丹砂作丹青,所繪祖先遺像皆紫袍玉帶,熠熠生輝;加之古代官服稱“金冠紫衣”,故稱“供金紫”,也稱“供神像”。每幅像要費數月工夫,始能繪成,工價昂貴。人物服裝頂戴,皆按生前身份規定,不得僭越。

供奉祖先遺像,多數至高曾祖爲止,再上代很罕見。這大概是因年代久遠、遺像散失,或下代支派繁衍,分居各地,無從聯繫,情況不明之故。有許多家庭,乾脆繪一幅神主總牌位,囊括歷代祖先,一應俱全,倒也合理,十分省事。冬至次日早晚,點燃香燭,供奉清茶各一次。祖像收下,拂拭一番,卷好放入箱內,置於乾淨高燥處,表示恭敬,準備除夕大年祭祀時再用。

如今,“供金紫”的古風早已不再,而這種古代的祖宗神像反倒成了海外的熱門品。

標籤:冬至 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