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冬至節

冬至的習俗15篇

冬至節1.52W
冬至的習俗1

冬至的習俗

冬至的習俗15篇

1、祭祀

冬至節也被人們稱爲冬節、交冬。我們都知道它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並且也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到了冬至這一天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並且在古代來說宮廷和民間歷來十分重視,要知道冬至這一天在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動。

2、吃水餃

在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管貧富,餃子都可以說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有諺語說:“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是一種習俗,從古流傳至今,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所以到了冬至吃餃子是一種習俗。

到了冬至這一天,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都有吃餃子的習俗,冬至吃餃子,主要就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現在在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所以人們一直傳承着這一習俗。

3、九九消寒

入九以後,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謂消寒活動,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到六九,沿河看楊柳;七九河冰開,八.九燕子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南北地區的傳統飲食習俗

1、北京餛飩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都吃餛飩。

2、南方餃子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北方人吃混沌,南方人出餃子。

冬至注意事項

1、冬至注意事項之起居有常

到了冬天的時候,人們應該要護理好自己的身體,尤其是在起居上,人們要追到早睡晚起,大家應該在陽光出現的時候才能夠出外活動。出去的時候人們需要多穿衣服,避免不必要的戶外活動,這樣做能夠有效的防止陽氣過度的消耗。

冬令時節人們如果能夠安排好自己的起居作息,就能保養神氣,勞逸適度能夠幫助人們滋養腎精。此時人們應該要做到“行不疾步、耳步極聽、目不極視、坐不至久、臥不極疲”。到了冬至的時候睡“子午覺”在養生學中具有重要地位。

2、冬至注意事項之審慎調食

都知道藥補不如食補。大家在冬至可以恰當的選擇既美味,並且能夠爲身體補充營養的食物,這一點大家都能接受。在冬季適宜補益的食品中,中醫主要分爲幾大類。天寒地凍,人們首先應該要選擇溫補類食物。如雞,羊肉,牛肉,鯽魚等。

但過多地進食溫補類食品,容易上火。進補平補類食物,如蓮子、芡實、苡仁、赤豆、大棗、燕窩、蛤士蟆、銀耳、豬肝等,這些食物既無偏寒、偏溫的特性,又無滋膩妨胃的不足。

3、冬至注意事項之運動保健

冬至前後的天氣都是非常冷的,所以這個時候大家就會比較懶,很多人都會在房間裏面不出門,這樣就很有可能出現很多疾病,所以在陽光大好的時候還是應該出去多走走的,只有這樣才能把吃的東西給充分吸收了,擁有一個好的身體是離不開運動的,在小區的樓下鍛鍊鍛鍊呼吸一下新鮮空氣,這樣可以促進鈣的吸收,並且很多人在霧霾這麼多的城市中生活,找到好天氣更應該多運動運動了。

4、冬至注意事項之充足睡眠

養生中保證充足的睡眠也是很有必要的,在冬季天氣很冷也很乾燥,新陳代謝也變的緩慢了很多。這個時候大家早點休息,對新陳代謝也是有促進作用的,並且保證足夠的睡眠可以在第二天有充足的精力完成要做的工作,讓大家不感到這麼累,對身體的幫助也是很大的。

冬至吃餃子的來歷

傳說冬至吃餃子緣起於東漢醫聖張仲景,據說在冬天張仲景看到百姓因寒冷凍壞了耳朵,故把禦寒的藥物用麪皮包成耳朵形狀的物體,起名“嬌耳”,在冬至那天煮熟讓人們連湯吃下,保護耳朵。

張仲景的藥名叫“祛寒嬌耳湯”,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裏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麪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分給乞藥的病人。每人兩隻嬌耳,一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吃了一段時間,病人的'爛耳朵就好了。

張仲景舍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出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並在七年級早上吃。人們稱這種食物爲“餃耳”、“餃子”或偏食,在冬至和年七年級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藥和治癒病人的日子。

時至今日,人們把包餃子的習俗沿襲了下來。每到冬至日,人們就模仿張仲景做“嬌耳”煮食並和熱湯,積久成俗,“嬌耳”傳久生變,又有了“餃子”、“扁食”、“水餃子”、“水點心”等地方性名稱。冬至日吃餃子的習俗就這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

冬至的習俗2

蘇州冬至吃什麼

冬至夜,每個家庭的小輩都要到長輩家中,吃冬至宴、送冬至盤。還有,最重要的一項——祭祖、祭竈,除了魚肉,還必用糰子、餈糕,以示團團圓圓。

最隆重的就是冬至的前一天晚上——冬至夜,要“好好吃一夜”。宴席上,人們不但要吃百味餛飩,吃用米做的餈糕,吃用肉、豆沙等做的糰子。還要喝冬釀酒,此酒只在每年冬至前釀造一次,味道甜淡,清香撲鼻。斟酒入杯,酒香漸漸泛起、然後擴散,最後滿室皆是暖暖的甜甜的香氣,讓人不飲先醉。不過冬釀酒度很淡的,老少婦孺均能喝上兩杯。

冬釀酒

由於蘇州二千五百年前是吳國的都城,吳國始祖泰伯、仲雍是周太王后裔,曾承襲周代曆法把冬至作爲一年之初,所以至今古城蘇州仍有“冬至大如年”的遺俗,而每年冬至夜的“菜單”更是考究,延續着淵遠的吳地風情,形成了與其他城市不一樣的獨特意義。

古城蘇州自古有句俗話,冬至不喝冬陽酒是要冬一夜的,當代商人套用了這一俗語,把冬陽改成了冬釀,以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品牌效應,於是也就有了冬釀酒的說法。舊時的蘇州的冬陽酒是一種米酒,與桂花一同釀製而成,口味甘甜,色澤金黃,隱隱地有桂花的幽香,十分爽口怡人。

蘇州冬釀酒原來叫冬陽酒,因爲冬至過後陽氣上升而得名。農曆認爲,冬至爲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氣,因爲這一天過後,陽氣上升,萬物開始慢慢復甦。所以有一個說法就是“冬至大過了年“。由於宋代以後浙江東陽當地的釀酒名聲遠播,加上元代馬致遠《撥不斷》“菊花開,正歸來。伴虎西僧、鶴林友、龍山客;似杜工部、陶淵明、李太白;有洞庭柑、東陽酒、西湖蟹”。以及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東陽酒,常飲、入藥俱良”,才把兩種不同的概念混淆了。於是我們纔看到古代吳地文人常作“冬陽酒”,其他地區文人常寫作爲“東陽酒”。到了日本佔領後,民間又常作“東洋酒”(誤以爲是日本酒),一直到近年,商家從《吳歙》“冬釀名高十月白,請看柴帚掛當檐。一時佐酒論風味,不愛團臍只愛尖”發掘出”冬釀“兩字。

餛飩

據說,蘇州人冬至還有吃餛飩的習俗。相傳吳越春秋一宴上,吃膩了山珍海味的吳王沒胃口,美女西施就進御廚房包出一種畚箕式點心獻給吳王。吳王一口氣吃了一大碗,連聲問道:“此爲何種點心,如此鮮美?”西施想:這昏君渾渾噩噩混沌不開,便隨口應道:“混沌。”爲了紀念西施的智慧和創造,蘇州人便把它定爲冬至節的應景美食。

冬至團

冬至團又稱爲“稻窠團”,在冬至日前一夜,磨粉爲團,以肉糜、菜果、豆沙、蘿蔔絲爲餡,祭祀並互相贈送。現在吳地農村仍有吃冬至糰子的習俗。

古蘇州人過冬至

早期蘇州人過冬至的習俗已經難以考證,但沈建東說,最遲到宋朝,蘇州就形成了這樣的傳統:每到冬至夜,家家都要掛喜神像(即祖先畫像),祭拜祖先;小輩還要穿上新衣到長輩處拜謁,稱“賀節”、“賀冬”、“拜冬”,一切禮儀都和過大年一樣。

那時候,祭拜祖先是最爲隆重的,祭祀時間長達二三個小時。所有家人都要回家,先用豐盛菜餚祭祀祖宗,老蘇州稱之爲“過節”,祭祀祖宗的菜餚重新熱過後再擺上桌子,供全家享用,稱爲“吃團圓宴”,已婚婦女必須回婆家吃冬至夜飯。

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冬至祭祀儀式已漸漸淡出蘇州人的視線。此外,拜冬、穿新衣等冬至習俗也已變淡。

現蘇州人過冬至

如今的蘇州人流行喝冬釀酒吃團圓飯。

說起冬至夜的主食,我國通行的是“北方吃餃子、南方煮湯圓”的做法,但老蘇州人吃的卻是餛飩,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

沙佩智從飲食文化的角度分析,出現這一現象是因爲,古人有“天圓地方”之說,覺得方方的餛飩皮代表地,中間包的餡就是天,包在一起是“天地不分、天地相融”的“混沌世界”,蘇州人冬至夜吃“餛飩”,寓意吃掉“混沌世界”,讓世界變得神清氣爽、更加美好。

也有蘇州人冬至夜不吃餛飩而吃“冬至團”。沈建東介紹,冬至團又稱“稻窠團”,用糯米粉加餡料做成,餡料有肉糜、菜果、豆沙、蘿蔔絲等,做成後用於祭祀、食用或贈送親友。

如今,喝冬釀酒、吃團圓飯已成爲蘇州城里人過冬至夜最鮮明的標誌。沈建東說,“團圓飯”無論是冷盆熱炒還是雞鴨魚肉,都要換上雅名,其中蛋餃叫“元寶”,肉圓叫“團圓”,粉條叫“金鍊條”,黃豆芽叫“如意菜”,魚叫“吃有餘”,等等,每個菜都滲透着喜氣。

冬至的習俗3

冬至的餃子對我們北方人來說,都不是很陌生。因爲有一個傳統的習俗,要包餃子祭祖、上墳。這是對土生土長的我們來說,都是一種地方的風俗!這種習俗,一直流傳到現在,也許對我們這一代來說,還是記得的冬至要吃餃子,還得給祖上去送紙錢。可是對現在的這些孩子來說,會是那麼的陌生,怎麼不叫人淡忘呢!

記得小時候,父親跟哥哥一起去上墳,都是一大家子人一塊。有大娘家的大哥、二哥、三哥、我家的大哥、二哥,我叔家的兩位哥哥一塊,還有就是一個大家族裏的哥哥們,一塊浩浩蕩蕩,排成一支大隊伍,很是威風。有挎着籃子裝紙錢、香火、還有蠟燭。有端着傳盤的,上面有餃子,菜系、還有水果。在那支上墳的隊伍中,始終缺少女孩的身影!記得的小時候,多想跟着哥哥們一塊,去上墳,還看滿天的嫣紅。

那時不懂的女孩子,爲什麼不讓去祖上的墓地,只有男孩子纔有資格去那種場面。在那裏有男孩子最自豪的尊嚴,記得童年裏,我們跟着哥哥們走到離墓地很遠的地方,偷偷地躲在那裏,看哥哥們放煙火,過年還可以放煙花跟爆震。那時的心裏總想,爲什麼我不是個男孩呢!回家跟父母慪氣,雖然從小父母把我當男孩子養,性格跟男孩一樣的,可那種場合還是不允許我們這些女孩子去的。那只是男孩子的一種祭祖的方式,女孩在祖上永遠是不認可的,奶奶說:“去祖上就會給家裏帶來災難。”那時不懂災難的含義,只知道女孩子,跟男孩子是不一樣的。也許只是一種封建思想,女孩從降生就不會認可爲家族裏的一員,只有一種姓氏留給女孩,按上一個美麗的名字,等待一個成熟的早晨,就會踏着晨曦而翱翔。

事過那麼多年,從沒用心去想這件事,記得長大以後的日子裏,哥哥們都成家了,我跟母親一塊去過幾次,到祖上去上墳,也充當個男子漢,來恭敬的給老祖先們燒些紙錢,那是一種很自豪的心情,那時我問母親,女孩子不是不讓上墳地嗎?母親是個很開通的老人,只是微笑說:“你不是也來了嗎?”這是存在心裏的願望,女孩子永遠是一個過客,永遠是門前的河水,總會流向大海,總有離開那塊土地的時候。

今天很冷,用下午的時間去看望父母,聽母親告訴我:“明天是冬至了,你回來嗎?”我知道,明天我不會回來的,因爲今天我就關了半天的門,爲了給母親送藥,纔回到家裏。遺憾的是不能陪母親一同來分享冬至的餃子,那頓芳香的韻味,我是不會陪母親分享了。知道冬至又來到我的門前,叩響冬的大門。那一句叮囑的母愛,告訴我冬至要吃餃子。當我踏着晚霞的餘暉,離開母親的家門,看見那些拿着東西來上墳的人們,讓我把回憶!寄到很遠很遠......

在東北的幾年裏,忘記了那些上墳的事!因爲離開這片土地,遠離親人與故土,可那一盤冬至的餃子,總有它馨香的含義,在用滿滿的情懷,傾訴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習俗。

遠離祖墳,也遠離上墳那段往事!只有用快節奏的步伐,踏着城市的燈火,而埋葬那段往事。從少女時代走往充當母親的角色,形形色色的事情!總有讓我懷念家鄉,上祖墳的一幕幕,那是一種祭祖的榮耀,也是對故土的一種愛護。總是用那一盤滾動的餃子,書寫一段歷來的習俗!

冬至也有另一種新意,就是“過了冬,日長一棵蔥”、“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的俗諺。中華先民把“冬至”視爲過年,是因爲古時候冬至節的風俗活動有類於過元旦(大年)節,當冬至節隨着歷史的發展而消失的時候,我們還記得那段充滿歡心的日子,冬至還在你的心間嗎?

在東北流傳——冬至餃子夏至面,過去人家過冬至,飲食習俗多爲吃餃子,俗稱“捏耳朵”。

冬至民間稱“交九”,也叫“數九”,北方進入“一九二九棒打不走”、“爹親孃親不如火親”的寒冷季節。冬至是一九頭,每九天數一九,八十一天後,天氣轉暖。各地總結出許多概括數九期間寒暖變化的規律,東北數九歌謠說:“一九二九不出乎,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邊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寒冷並不可怕,那是季節對自然的一種考驗,也是對季節的一次過度,每次的節日,總包含更心有的意義。在冬日的枝頭搖曳,那段枯黃裏的馨香,散發餃子的香醇,留戀你想家的眼神!在家的門鈴中搖響,那份思念的親情!淡淡地很純、很親切。

冬至的習俗4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 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爲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 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爲“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爲“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 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張仲景是南陽稂東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爲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爲良相,亦當爲良醫。”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爲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裏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麪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着“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冬至習俗

【吃湯圓】

在冬至這一天,溫州人都有吃湯圓或麻餈的習慣。長輩會趁着“碎息兒”(溫州方言,意爲“孩子”)吃湯圓時進行家教,比如“吃了湯圓就要大一歲了”,勸孩子要更聽話,一切事情都要比去年做得更好。

【曬湯圓粉】

“冬節”前,不少人家會提前幾天將糯米碾成粉,用水拌糊,然後分成一小塊一小塊地擺在竹笪上曬成湯圓粉。湯圓粉曬乾後放入洋油箱,要吃時拿幾塊出來用水浸開後使用。有的人家也會一下子曬很多,“冬節”前夕分送給鄰居親戚。

【賣麻餈】

每 當“冬節”前後,溫州老城的街巷裏就會出現一些挑着擔賣麻餈的人。這些人一般來自郊區農村,他們事先在家將湯圓粉煮熟捏成團,再帶點白糖、豆沙粉,一路叫 賣,邊賣邊做。他們技術高超,一個麻餈經他雙手一轉動,就變成裏面空心、外面光滑、像乒乓球那樣的麻餈團,然後餡上白糖和豆沙,味道香甜。

【做節】

在溫州地區的部分農村,“冬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擺酒席祭拜祖先。將豬頭、雞、鴨、鵝、魚等幾樣東西用和盤盛着,向祖先祭拜,祭拜後一家人坐下吃,這叫作“做節”。

【還天願】

有些人家在冬至這一天還舉行“還天願”儀式。在年初所許下的一些心願如果實現了,都必須在這一天還願。所以溫州人評價一個人懶惰、幹事情有精無彩時,會用“還願”二字來諷刺,如“你這個人怎麼幹事情還願恁,一點勁也沒有”。

這 “還願”也叫作“百家願”,意思就是還願時要端出“百家米”來還。百家米指的是用一百家的米來湊成,這樣才證明還了一百個心願。但這“百家米”從哪湊呢? 據說,冬至這一天,討飯的乞丐最吃開,因爲只有他們手中的米可當作“百家米”,所以一些人家都花高價將乞丐的米買來作祭拜還願之用。

冬至的習俗5

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而蘇北人在冬至時吃大蔥炒豆腐。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

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都吃餛飩。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吃湯圓也是冬至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爲盛行。“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着“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

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糰。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莆田人把冬至當成一個重要的節日,對其重視的程度不亞於春節,而且經過代代相傳,莆田形成了獨特的冬至節令文化。莆田人是從冬至的前一夜就開始過節,凡外出者這天要儘量回家與親人團聚。

在冬至前一晚,全家團聚搓湯圓成爲一項重要活動。“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是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着“團圓”、“圓滿”。

冬至在古代就已經是一個比較大的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現在人們還會把冬至當做一個節日來過,而非是單純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北方會有吃餃子等習俗,南方會吃米團等習俗,還有些地區會在這一天祭祖。冬至同樣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我國特有的民族文化,隨着時代的進步,這些傳統節日的氣氛已經慢慢變淡,如果繼續這樣下去,那麼一種民族文化將慢慢消失。

冬至的習俗6

1、祭祀

冬至節亦稱冬節、交冬。它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宮廷和民間歷來十分重視,從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動。

2、吃水餃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3、九九消寒

入九以後,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謂消寒活動,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到六九,沿河看楊柳;七九河冰開,_燕子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三候

一候:蚯蚓結

傳說蚯蚓是陰曲陽生的生物,冬至時節,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着身體。’

二候:麋鹿解

麋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爲麋的角朝後生,所以爲陰,而冬至一陽生,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動

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

冬至除了吃餃子,還吃什麼

餛飩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吃羊肉

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習俗。現在的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湯圓

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圓”意味着團圓、圓滿,冬至吃的湯圓又叫“冬至團”。

南方地區民諺雲:“冬節大如年”、“冬節沒返沒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這一天無論如何要趕回家敬拜祖宗,否則就是沒有祖家觀念。

江南米飯

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共工氏有個不成長的兒子,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蘇州釀酒

姑蘇地區有俗語云:“冬至如大年”。傳統的姑蘇人家,會在冬至夜喝冬釀酒,冬釀酒是一種米酒,加入桂花釀造,香氣宜人。在寒冷的冬天,冬釀酒不僅能夠驅寒,更是寄託了姑蘇人對生活的一種美好的祈願。

冬至時節飲食宜多樣,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適當選用高鈣食品。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節,要及時增添衣服,注意防寒保暖。

冬至的習俗7

冬至吃餃子的習俗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山東威海、天津、北京等地冬至都要吃餃子,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其實冬至吃餃子的習俗是有典故的,到底冬至吃餃子的習俗是怎麼來的呢?

相傳東漢末年,“醫聖”張仲景出任長沙太守,不久瘟疫流行,他的官做不下去了,便毅然辭去了太守官職,告老還鄉,決心爲百姓治病。這時正值隆冬,他在回鄉路上,看到那些爲生存而奔波的窮苦百姓,衣不遮體,許多人耳朵都凍爛了,心裏更加難受。

他一到家,登門求醫者便蜂擁而至。可是張仲景心裏老惦記着那些凍爛耳朵的窮鄉親們。冬至到了,他讓弟子替他看病,他在南陽東關空地上搭起了醫棚,盤上大鍋,專門舍藥爲窮人治凍傷。

他把羊肉、辣椒和祛寒的藥材放在鍋裏,熬到火候時再把羊肉和藥材撈出來切碎,用麪皮包成耳朵樣子的“嬌耳”下鍋煮熟,分給治病的窮人,每人一大碗湯、兩個“嬌耳”,這藥就叫“祛寒嬌耳湯”。人們吃後,頓覺全身溫暖,兩耳發熱。從冬至起,張仲景天天舍藥,直舍到大年三十。鄉親們的耳朵都被他治好了,歡歡喜喜地過了個好年。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現在,河北地區及全國許多地方都流傳着”冬至吃餃子“的說法。嬌耳湯”之恩。這一習俗一直流傳到了今天,其實冬至是紀念張仲景。至今冬至節氣仍是非常重要的。

冬至吃餃子——吃什麼餡的餃子最好?

這個時節吃什麼餡的餃子可有講究。專家表示,羊肉大蔥餡的餃子最適宜在立冬吃。

北方有俗語:“冬季進補,來年打虎”,就是指在寒冷的冬天,通過進補來抵禦嚴寒的侵襲。所以冬至節氣到來,也即意味着人們可以吃一些陽性的東西來增加熱量,比如溫性的牛、羊肉。北方有冬至這一天吃餃子的傳統,要論各種餡料哪種最適合冬季進補,羊肉大蔥餡無疑是上上之選。

按中醫的說法,羊肉味甘而不膩,性溫而不燥,具有補腎壯陽、暖中祛寒、溫補氣血、開胃健脾的功效,所以冬天吃羊肉,既能抵禦風寒,又可滋補身體,實在是一舉兩得的美事。

不過,若本身就有“上火”的情況,則不宜過度食用溫熱食物。要判斷“上火”與否,一些小症狀有提示作用,如舌紅、舌苔黃或黃厚、黃膩、口脣乾燥、咽乾咽痛、口渴、口瘡、鼻流黃涕、便祕、煩躁易怒等,有這些情況時最好少吃或不吃羊肉餡餃子,以免火上澆油。當然,是不是上火還是醫生的診斷最可靠。

對於老人來說,吃的餃子最好以素餡爲主,而且不宜多吃。年輕人在吃肉餡餃子時最好不要喝太多涼的飲料。其實,煮餃子時,糧食中除含有碳水化合物外,還有一定數量的蛋白質,它們也會流失在湯裏。所以,吃餃子最好把湯也一起喝掉。

上面已經爲您介紹了冬至吃餃子的習俗,以及冬至吃什麼餡的餃子最好,那麼接下來,小編繼續爲您介紹羊肉大蔥水餃的做法及煮餃子的技巧,想要在冬至煮成一鍋不粘皮的餃子,請往下看。

冬至吃餃子——羊肉大蔥水餃的做法

原料:羊肉750克,豬肉250克,麪粉600克,清水360克,大蔥4棵、鹽、料酒、老抽、花椒水、橄欖油、香油、餃子餡調料,薑末。

做法:

1、製作餃子餡的祕密武器,花椒水,提前用開水把花椒泡上,涼後即可用;

2、羊肉餡,買羊肉時讓店家給絞好了,羊肉豬肉混合一起,也把大蔥給絞裏面了,回家就省事多了,順着一個方向攪拌上筋,邊攪拌邊添加花椒水,這樣做出來的餡汁多鮮嫩,還沒有羶味;

3、把薑末、料酒、調味料、老抽、香油、橄欖油和鹽,放入餡中,攪拌均勻;

4、麪粉中放清水,和成麪糰;搓成長條,切成小擠子;擀成麪皮;包入餡,做成餃子;鍋中加水,水開後放入水餃,中間點兩次涼水,煮熟即可撈出享用了哈。

冬至吃餃子——五竅門餃子不粘皮

第一招:民間關於煮餃子有幾句俗話:“煮餃子先煮皮,後煮餡”,“蓋鍋蓋煮餡,敝鍋蓋煮皮”。這幾句話是很有道理的。大家知道水的沸點是100℃,把露出水面的餃子皮“蒸”破而餡卻還有熟,並且湯色渾濁不清。若是敝開鍋蓋煮,蒸氣會很快散失,水溫只能保存百度左右,餃子隨滾水不停地攪動,均勻地傳遞着熱量;等餃子皮熟了,再蓋鍋蓋煮餡,蒸氣和沸水能很快將熱量傳遞給餡,不用多久餃子餡就煮熟了。採用該方法煮出的餃子,皮不容易破,湯色也清,餃子既不粘,又好吃。

第二招:水燒開後放進適量的鹽,待鹽溶解後,把餃子下到鍋裏,再蓋上鍋蓋,不用翻動,不用點涼水,直到煮熟。這樣煮出的餃子,不粘皮,不沾鍋,剩在鍋中的餃子也不會發生粘連。

第三招:在煮餃子水燒開之前,先放入一些大蔥尖,水開後再下餃子,這樣煮出的餃子不易破此,也不會粘連。

第四招:爲防止餃子粘鍋,和麪時可加1個雞蛋。另外,如果想讓肉餡熟得快些,可以在水裏加些醋。

第五招:如果是吃剩下的餃子,想留做下餐吃的話,最好拿個大點的碗裝上冷水,然後把餃子一個個放在冷水裏過一下,之後攤開放在盤子裏,稍傾可隨你怎麼放,都不會粘了。

冬至的習俗8

蘇州冬至節的習俗

蘇州人過冬至節所吃的湯圓,又稱“冬至團”,分爲粉團和粉圓兩種,早期蘇州人過冬至是掛祖先畫像,然後祭拜祖先。每個家庭的小輩都要到長輩家中,吃冬至宴、送冬至盤。冬至習俗最重要的一項是祭祖、祭竈,那麼蘇州冬至習俗吃什麼?除了魚肉,還必用糰子、餈糕,以示團團圓圓。最隆重的就是冬至的前一天晚上過冬至夜,要“好好吃一夜”。

冬至習俗吃冬釀酒

冬至吃冬釀酒,此酒只在每年冬至前釀造一次,味道甜淡,清香撲鼻。斟酒入杯,酒香漸漸泛起、然後擴散,最後滿室皆是暖暖的甜甜的香氣,讓人不飲先醉。不過冬釀酒度很淡的,老少婦孺均能喝上兩杯。舊時的蘇州冬釀酒是一種米酒,與桂花一同釀製而成,口味甘甜,色澤金黃,隱隱地有桂花的幽香,十分爽口怡人。

冬至習俗吃羊肉

蘇州人從冬至這天起也開始啓動大進補,也形成了秋後食羊肉的最高峯。羊肉店的羊肉生意更是一下子興旺了不少。冬至裏羊肉館一天可賣出八隻羊,對食者而言,無論是燒、燜、燉、煮,都是既享口福又補身體,實是一舉兩得的美事。

冬至習俗吃冬至團

蘇州人冬至夜吃“冬至團”。冬至團又稱“稻窠團”,用糯米粉加餡料做成,餡料有肉糜、菜果、豆沙、蘿蔔絲等,做成後用於祭祀、食用或贈送親友。冬至團又稱爲“稻窠團”,在冬至日前一夜,磨粉爲團,以肉糜、菜果、豆沙、蘿蔔絲爲餡,祭祀並互相贈送。現在仍有吃冬至糰子的習俗。

冬至習俗吃餛飩

老蘇州人吃的卻是餛飩,從飲食文化的角度分析,出現這一現象是因爲,古人有“天圓地方”之說,覺得方方的餛飩皮代表地,中間包的餡就是天,包在一起是“天地不分、天地相融”的“混沌世界”,蘇州人冬至夜吃“餛飩”,寓意吃掉“混沌世界”,讓世界變得神清氣爽、更加美好。

雖然後來歷法變更,冬至不再是新年的開始了,但這冬至“過年”的習俗傳承了下來。下面小編爲您介紹蘇州冬至習俗。

拜冬

蘇州在宋朝時就形成了過冬至夜的習俗,那時候,家家都要祭拜祖先,小輩還要穿上新衣到長輩處拜謁,稱“賀節”“賀冬”或“拜冬”,一切禮儀都和過大年一樣,也就有了“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隨着時間的推移,冬至祭祀、拜冬的習俗已經淡出了蘇州人的生活,但一頓豐富的冬至夜飯是必不可少的。

吃冬至夜飯

在蘇州傳統民俗中,冬至夜媳婦必須回婆家吃冬至夜飯,家家掛祖先像,祭拜祖先,小輩還要到長輩處拜謁,稱賀節、拜冬,一切禮儀都和過年一樣,所以稱“冬至大如年”。

“團圓飯”無論是冷盆熱炒還是雞鴨魚肉,都要換上雅名,其中蛋餃叫“元寶”,肉圓叫“團圓”,粉條叫“金鍊條”,黃豆芽叫“如意菜”,魚叫“吃有餘”等等,每個菜都滲透着喜氣。

吃醬方

到了冬至時就得吃醬方。所謂“方”,方肉,大肉也,無方不成肉。這醬方好不好,關鍵在於方不方,然後就是酥爛程度。主料是五花肉,採用醃、煮、燜、蒸等烹飪方法而成。這醬方肥肉爽滑不膩,瘦肉香而滋潤,肉皮入口即化,吞下去滿口餘香。

冬至吃什麼好

冬至吃什麼養生好,俗語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至進補在我國曆史悠久。古人認爲,冬季是“生機潛伏、陽氣內藏”的季節,是保養、積蓄能量的最佳時機,應講究“養藏之道”,適時進補,更好地發揮食材、藥材的作用,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那麼冬至進補吃什麼好呢?冬至的食物很多,小編爲您提供幾個菜譜。

羊肉燉蘿蔔

[配料]白蘿蔔500克,羊肉250克,姜、料酒、食鹽適量。

[做法]白蘿蔔、羊肉洗淨切塊備用,鍋內放入適量清水將羊肉入鍋,開鍋後5、6分鐘撈出羊肉,水倒掉,重新換水燒開後放入羊肉、姜、料酒、鹽,燉至六成熟,將白蘿蔔入鍋至熟。

[功效]益氣補虛,溫中暖下。對腰膝痠軟,睏倦乏力,脾胃虛寒者更爲適宜。

炒雙菇

[配料]水髮香菇、鮮蘑菇等量,植物油、醬油、白糖、水澱粉、味精、鹽、黃酒、薑末、鮮湯、麻油適量。

[做法]香菇、鮮蘑洗淨切片,炒鍋燒熱入油,下雙菇煸炒後,放姜、醬油、糖、黃酒繼續煸炒,使之入味,加入鮮湯燒滾後,放味精、鹽,用水澱粉勾芡,淋上麻油,裝盤即可。

[功效]補益腸胃,化痰散寒。

天麻燉烏雞

原料:烏雞1只(約750g),天麻25g,川芎、白茯苓各10g,薑片5g,料酒10g,精鹽適量,香菜段少許。

做法:烏雞放入冷水中,燒開,焯去血沫;中藥洗淨,放入雞腹中,用線縫好口。把烏雞放人砂鍋內,加入薑片、料酒和適量水,燒開後用小火燉約1小時,放精鹽再燉約20分鐘至材料熟爛,撒上香菜段即可。

功效:烏雞舒經活血、調節內分泌等功效,對老年女性大有益處。天麻、川芎、茯苓對神經衰弱的頭昏、頭痛、失眠等,均有輔助治療之效,既能平肝熄風止痛,又能滋養鎮靜安神,與烏雞等配合,補虛作用頗爲明顯。

牛膝蹄筋

原料:牛膝10g,豬蹄筋10%,雞肉50%,火腿50g,蘑菇25g,胡椒5g,味精5g,紹酒30g,生薑10g,蔥10g,食鹽5g,清湯適量。

做法:將牛膝洗淨浸潤後,切成斜口片;蹄筋放在蒸盆中,加入清水適量,上籠蒸約4小時,待蹄筋酥軟時取出,再用冷水浸漂2小時,剝去外層筋膜,洗淨;火腿洗淨後,切成絲;蘑菇水發後,切成絲;生薑、蔥洗淨後,切成薑片、蔥段;將發脹後的蹄筋切成節,雞肉剁成2cm的方塊。將蹄筋、雞肉放入蒸碗內,把牛膝片擺在雞肉的面上,火腿絲和蘑菇絲調合勻後,撒在周圍;薑片、蔥段放人蒸碗中,再加胡椒粉、味精、紹酒、食鹽、清湯,調好湯味,灌人蒸碗中,上籠蒸約3小時,待蹄筋熟爛後,立即出籠,揀去薑片、蔥節,調味後即成。

功效:祛風溼,補肝腎,強筋骨。

山藥魚片

原料:魚肉片400-600g,山藥20-30g,青蘿蔔200g,蔥絲、薑絲、胡椒粉、精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山藥去皮洗淨壓成細末;魚肉片放人碗中加適量澱粉、精鹽,打入1-2個雞蛋,拌勻後醃約20分鐘,投入熱油中炸熟;鍋中留少許油,燒熱後加入蔥絲、薑絲,拌炒片刻,加適量水,燒開後加入山藥末、炸熟的魚片、青蘿蔔絲、精鹽,用小火燉約20分鐘,加胡椒粉和味精調味即成。

功效:健脾補肝腎。

冬至的習俗9

潮汕各市縣冬至之習俗基本相同,都有祭祖先、吃甜丸、上墳掃墓等習俗。

祭拜祖先:潮汕民間,在這一天備足豬肉、雞、魚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後家人圍桌共餐,一般都在中午前祭拜完畢,午餐家人團聚。但沿海地區如饒平之海山一帶,則在清晨便祭祖,趕在漁民出海捕魚之前,意爲請神明和祖先保佑漁民出海捕魚平安。

吃甜丸:此習俗幾乎普及整個潮汕地區,但這個習俗還包含着一個有趣的陋俗:人們在這一天把甜丸祭拜祖先之後,拿出一些貼在自家的門頂、屋樑、米缸等處。爲什麼要這樣做呢?相傳有兩個原因:一是甜丸既甜又圓,是表示好意義,它預示明年又獲豐收,家人又能團聚。這一天家人如能不慎碰上它,更是好兆頭,這有如少數民族的“潑水節”一樣。如果這一天碰巧有外人上門拜訪,讓外人碰上它,這些外人也會交上好運。所以,這一天人們不希望有外人上門拜訪。一是專放給老鼠吃的。相傳五穀的種子,是老鼠從很遠很遠的地方咬來給農民種的,農民爲報答老鼠的功勞,約定每年收割時,應留一小部分不收割,以便老鼠吃。後來,因爲有一個貪心的人,把田裏的五穀全收割了,老鼠一氣之下便向觀音娘娘投訴,觀音娘娘聽後也覺得可憐,便賜給它一副堅硬的牙齒,叫它以後搬進人家屋內居住,以便尋食,自此,老鼠便到處爲害了。成爲如今“四害之一”。然而,這個“到處貼甜丸”的陋俗畢竟行不久,它不僅不衛生,而且有損美觀和十分浪費,也就自然消亡了。而這個“吃甜九”的習俗則一直流傳至今。

上墳掃墓:這是冬至另一項活動。按潮汕習俗,每年上墳掃墓一般在清明和冬至,謂之“過春紙”和“過冬紙”。一般情況,人死後前三年都應行“過春紙”俗例,三年後纔可以行“過冬紙”。但人們大多喜歡行“過冬紙”,原因是清明時節,經常下雨,道路難走;冬至時則氣候好,便於上山野餐。

潮汕還有“吃了冬節圓多一歲”的俗諺。據王琳乾先生的.《汕頭舊俗談》載:“人們對此有二種解釋:一說冬至是小過年,過了小年也就應多加一歲了;一說此俗諺是出自犯人。古時每年秋天,都是殺人的季節,凡犯死罪的犯人一般都在秋季被處決,如果到冬至尚未處決,則循例可延至明年再處決,所以說‘又多一歲”’。

潮汕習俗,是潮汕文化的一個內容。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和社會實踐中,對於好的習俗便繼承下來,對於不好的陋俗就丟棄了。冬至這個“上墳掃墓”是紀念先人艱苦創業和“吃甜丸”是預示來年又獲豐收的習俗,自然就沿襲下來。

冬至的習俗10

冬至(陽曆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爲進九之始。古人認爲到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上升,是個吉日。因此值得慶賀。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宮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投刺祝賀,就像元旦一樣。但民間並不以冬至爲節,不過有些應時應景的活動。

清代,有的旗人爲了消災祈福。於冬至日五更時分,邀請本家嫡親姑表及摯友齊聚庭院席地而坐,用矮桌供上“天地碼兒”或牌位,殺豬祭天。順便祭“祖宗杆子”(系兩、三丈高的旗杆,頂端爲葫蘆形,稍下爲“刁斗”,鬥下懸旗,代表祖先)。祭罷,親朋圍坐吃“白肉”,這種白肉謂之“神餘”。

南方人在在北京客居旅遊的,亦有設筵祭祀祖先的。同時也邀請同僚或摯友在一起聚餐、餐飲。燕俗則不重冬祭。老北京人向無此舉。

冬至之日,京師各大道觀有盛大法會。道士唪經,上表,慶賀元始天尊誕辰。道教認爲,元始天尊象徵混沌未分,道氣未顯的第一大世紀。故民間有吃錕飩的習俗。《燕京歲時記》雲:“夫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渾沌之象,故於冬至日食之。”實際上“溼飩”與“混沌”諧音,故民間將吃餛飩引伸爲,打破混沌,開闢天地。後世不再解釋其原義,只流傳所謂“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諺語,把它單純看做是節令飲食而已。

入九以後,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謂消寒活動,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民間還流行填九九消寒圖以供消遣。九九消寒圖通常是一幅雙鉤描紅書法,上有繁體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每字九劃,共八十一劃,從冬至開始每天按照筆劃順序填充一個筆劃,每過一九填充好一個字,直到九九之後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圖纔算大功告成。填充每天的筆劃所用顏色根據當天的天氣決定,晴則爲紅;陰則爲藍;雨則爲綠;風則爲黃;落雪填白。此外,還有采用圖畫版的九九消寒圖,又稱作“雅圖”,是在白紙上繪製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對應一九,一朵對應一天,每天根據天氣實況用特定的顏色填充一朵梅花。元朝楊允孚在《灤京雜詠》中記載:“試數窗間九九圖,餘寒消盡暖回初。梅花點徧無餘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最雅緻的九九消寒圖是作九體對聯。每聯九字,每字九劃,每天在上下聯各填一筆,如上聯寫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聯對以“秋院掛秋柿秋送秋香”,稱爲九九消寒迎春聯。然而,不管哪種九九消寒圖,在消磨時日、娛樂身心的同時,也簡單記錄了氣象變化。據說有經驗的老人,還能根據九九消寒圖,推測出這一年的雨水多寡和豐歉情況。

冬至的習俗11

有稱:“在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除了各家祭拜自己直系祖先之外,凡有‘祖祠’或‘祖廟’的就要合族舉行祭祀典禮,稱爲‘祭冬’。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也就逐漸延伸爲掃墓。”但是,當時覺得這條解說並無提供更有權威典籍的資料,所以尚不足信。

據《周禮春官·神仕》記載:“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看來,從周代起就有冬至祭祀活動。漢代的《四民月令》記載,冬至之日要用黍糕做供品,祭祀神靈和祖宗,大家一起進酒餚,還要向師長和老人祝福,習俗與大年七年級相同。

據明代顧起元《客座贅語·陵祭》和明代沈德符《萬曆野獲編·陵寢之祭》記載,對南京皇帝陵寢,明代朝廷有一套定期的祭祀制度,太祖的孝陵是一歲三祭,即清明、中元、冬至三大祭。而懿文太子陵寢卻是一歲九祭,分別是正旦、孟春、清明、孟夏、忌辰、孟秋、中元、孟冬、冬至、歲暮。

另據史載,明王朝遷都北京後,山陵建在天壽山,離京城有百里之遙,所以凡是遇清明、中元、冬至三節,一般只是令勳舊大臣至皇陵行禮。

冬至的習俗12

冬至又稱“冬節”、“賀冬”,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對。節氣冬至的含義及習俗,我們來看看。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還有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諺語:冬至到,吃水餃,還有關於該節氣的詩詞和影視作品。

冬至節氣的由來

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爲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爲“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爲“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爲: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冬至節氣的氣候特徵

冬至日隨即太陽高度最低,日照時間最短,地面吸收的熱量比散失的熱量多,冬至後便開始“數九”,每九天爲一個“九”。到“三九”前後,地面積蓄的熱量最少,天氣也最冷,所以說“冷在三九”。

天文學上把冬至作爲冬季的開始,這對於我國多數地區來說,顯然偏遲。冬至期間,西北高原平均氣溫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區也只有6℃至8℃左右。不過,西北南低海拔河谷地區,即使在當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氣溫仍然在10℃以上,真可謂秋去春平,全年無冬。

冬至節氣的民俗習俗

古代紀念

冬至節亦稱冬節、交冬。它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宮廷和民間歷來十分重視,從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動。 《周禮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於祈求與消除國中的疫疾,減少荒年與人民的飢餓與死亡。

《後漢書禮儀》:“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還要挑選“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黃鐘之律”,以示慶賀。

《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 唐宋時,以冬至和歲首並重。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祝往來,一如年節。”

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宮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投刺祝賀,就像元旦一樣。但民間並不以冬至爲節,不過有些應時應景的活動。

九九消寒

入九以後,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謂消寒活動,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民間還流行填九九消寒圖以供消遣。九九消寒圖通常是一幅雙鉤描紅書法,上有繁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每字九劃,共八十一劃,從冬至開始每天按照筆劃順序填充一個筆劃,每過一九填充好一個字,直到九九之後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圖纔算大功告成。填充每天的筆劃所用顏色根據當天的天氣決定,晴則爲紅;陰則爲藍;雨則爲綠;風則爲黃;落雪填白。

此外,還有采用圖畫版的九九消寒圖,又稱作“雅圖”,是在白紙上繪製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對應一九,一朵對應一天,每天根據天氣實況用特定的顏色填充一朵梅花。元朝楊允孚在《灤京雜詠》中記載:“試數窗間九九圖,餘寒消盡暖回初。梅花點徧無餘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最雅緻的九九消寒圖是作九體對聯。每聯九字,每字九劃,每天在上下聯各填一筆,如上聯寫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聯對以“秋院掛秋柿秋送秋香”,稱爲九九消寒迎春聯。然而,不管哪種九九消寒圖,在消磨時日、娛樂身心的同時,也簡單記錄了氣象變化。據說有經驗的老人,還能根據九九消寒圖,推測出這一年的雨水多寡和豐歉情況。

冬至的習俗13

冬至節氣的傳統習俗

一、吃餃子。

古語有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可見冬至吃餃子已經是必不可少的風俗。"醫聖"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辭官回鄉後,看到鄉親面黃肌瘦,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因而命其弟子搭臺築竈,把羊肉和驅寒藥材放在鍋裏熬煮,然後撈出來切碎,用麪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吃。人們吃後,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着"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便叫"餃子"。

二、九九消寒。

冬至的次日開始數九,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提冬數九"。數上9天是一九,再數9天是二九,以此類推,數到"九九"就算"九"盡了。"九盡楊花開",那時天就暖了。入九以後,文人墨客,搞所謂消寒活動,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三、祭天祭祖。

很多地區在冬至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習俗,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家家戶戶都把家譜、祖先像、牌位等供於家中上廳,安放供桌,擺好香爐、供品等。祭祖的同時,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靈,以祈福來年風調雨順,家和萬事興。

四、北京餛飩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都吃餛飩。

五、南方餃子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北方人吃混沌,南方人出餃子。

冬至養生

1、精神調養

冬至的時候人其實是很容易鬱悶的,因爲天空多數情況下都是灰濛濛的,不像夏天的時候總是晴空萬里、陽光普照,這樣的天氣就容易讓人心情低落。所以我們應該注意去調節自己的情緒,不要總是很煩躁,保持樂觀的心態,有一個好心情。

2、運動保健

冬至的時候我們還應該注意多鍛鍊身體,不要以爲天氣冷了就可以偷懶,這樣是很不健康的。我們應該在天氣好的時候出門鍛鍊,比如說早上十點到下午三點都是一個合適的時間,天氣不好的情況下在家裏做一些簡單的運動也是可以的。

3、飲食調理

冬至養生效果想要好,飲食是一個不能忽視的部分。比如說一些有營養的羊肉、海蔘、人蔘、紅棗等都是適合在這個時候吃的。當然也不能完全只吃這些補品,新鮮的水果和蔬菜也要吃,這樣搭配起來進補效果會更好,希望大家要記住。

4、熱水泡腳

睡前用55-70攝氏度的熱水泡腳,既解乏,又有助於睡眠。人體的足部穴位很多,在熱水的浸泡下,舒筋活絡,加速血液循環,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尤其是對於凍瘡、足部靜脈曲張的患者。方便時可用中藥泡腳,這裏有個藥方,可以在水中放幾片當歸、紅花、川斷及金銀花等,可以活血補腎,還可以防止冬天皮膚乾燥、皸裂。

5、穿衣適溫

穿衣要講“衣服氣候”,指衣服裏層與皮膚間的溫度應始終保持在32―33攝氏度,這種理想的“衣服氣候”,可緩衝外界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其次,要注重雙腳的保暖。由於腳離心臟遠,血液供應少且慢,因此腳的皮溫低。中醫認爲,足部受寒,勢必影響內臟,可引致腹瀉、月經不調、陽痿、腰腿痛等病症。

6、常曬太陽

我國傳統醫學理論十分重視陽光對人體健康的作用,認爲常曬太陽能助人體的陽氣,特別是冬季養生,由於大自然處於“陰盛陽衰”狀態,而人順應自然,也不例外,故冬天常曬太陽,能起到壯人陽氣、溫通經脈的作用。

冬至有什麼講究

冬至回孃家

在我國北方有些城市認爲冬至不能回孃家。這是由於過於傳統的習俗中,“三從四德”的封建禮教對媳婦的約束。過去的媳婦會在秋收後回孃家居住,因此有了冬至的時候回婆家的習俗。雖然說現代社會如果還要再嚴格遵守很沒有自由,但是如果家人有特別在意這些傳統習俗的,作爲晚輩的我們最好和氣的與家人商量,冬至是團圓的節日,切不可因此與家人失了和氣。

冬至結婚

一般來說節氣前後都不宜結婚。古人認爲結婚的日子,要避開四立四至前一天,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前一天不可用,宇宙氣場處於混沌未開狀態,傳統習俗中認爲此爲四絕日及四離日,在此時結婚爲不吉。

通常我們選擇結婚的吉日都比較慎重,因此小編建議大家最好避開冬至日另擇他日,讓婚姻有一個大家都放心滿意的開端會更好。

冬至出門

在冬至的傳說中,不是不能出門,是不能出遠門。

因爲冬至的白最最短,因而有傳說這天是天狗來人間尋找化身的時候,所以你不光不能出遠門,天黑了也不要亂走哦。也有說在盤古開天之時,正是冬至的時候這時候由於天才剛被打開,萬惡無首,天地遨遊。不過在現在城市中夜晚也燈火通明,人們工作學習也經常夜歸,也是無可奈何之事,不需要太過在意。

當然如果能再點回家,既能防止夜晚的寒冷,又能防止各種意外發生,則肯定比夜晚還在外遊蕩更爲安全。

冬至是鬼節

有許多人會認爲冬至這一天是鬼節,其實許多有祭祀習俗的節日節氣都會被人認爲是鬼節,但是爲人所承認的我國鬼節只有三個節日:清明、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寒衣節(農曆十月七年級)。

冬至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很多地區在冬至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習俗,一般當天都會早點回家,因爲天黑的早,陰極之至,故有鬼節之說。

冬至的習俗14

由於冬至曾經是歲首,故在這天人們總像年節一樣,特別關心未來的一年裏的早澇和豐歉,佔測活動特別活躍,想從大自然中尋求某些徵兆,因此冬至習俗之一爲:民間佔測,看看來年運勢如何。

冬至習俗中的佔測活動是多種多樣的,大體可以分爲以下幾類:

冬至佔測之觀測日影 《易卦通驗》載:

“晷如度;冬至之日立八神,樹八尺表。日中視其晷,如度者則歲美人和,晷進則水,晷退則旱;進一尺則日食,退一尺則月食。”《雄縣誌》也說:“十一月長至,樹八尺之表,以驗來歲水旱。大地據表之長而中分之,日影中正則豐,不及則旱,過則水。”

冬至佔測之觀雲 《陶朱公書》載:

“冬至觀雲:徐於子時之平旦觀之,若青雲起,主歲稔民安;赤雲主旱,黑雲主水,白雲主人災,黃雲大熟,無雲主兇。”《易卦通驗》載:“初陽雲:冬至初陽雲,出箕,如樹木之狀。”又:“運送迎日:冬至之日見雲迎送從下嚮,末歲大美,人民和,不疾疫;無雲迎送,德薄歲惡。故其雲赤者旱,墨者水,白者爲冰,黃者有土功。諸從日氣送迎其效也。”

冬至佔測之觀風 《陶朱公書》載:

“冬至佔風……若南風主谷貴,背風主歲稔,西風主禾熟;若東南風、久有重霧,主水,西南風主久陰。諺雲:‘冬至西南百日陰,半晴半雨到清明’。”《易卦通驗》載:“冬至廣漠風至。”《饒陽縣誌》說:“冬至東風,主人有災;南風,主谷大貴;西風主禾熟;北風主豐年。”《肅寧縣誌》說:“十一月冬至,其日太已於葉蜇之宮,其侯也,天必應之以風雨,風從南來者爲度,風邪傷人者也,民多病;其風夜至者,民皆臥而弗犯也,故其歲民少病。”

冬至佔測之觀晴雨 《農政全書》:

“十一月冬至,古諺雲:明證暗至。(明,晴也;暗,陰也。正,正月也;至,冬至也。)又諺雲:“晴幹冬至溼淥年”或者“乾淨冬至邋遢年”。而說相反。諺曰:“幹冬溼年,坐了種田。”又云:“熱鬧冬至冷淡年。”蓋吳人尚冬至欲晴,姑也。或雲:“冬至晴,年必晴;冬至陰,年必雨。”《農桑輯要》稱:“(冬至)有霧主來年旱。”

看雪 陝西西鄉縣習俗:“十一月冬至日,向巴山看雪以佔來歲豐歉。”江南《嘉定縣誌》載:“冬至後逢節三戊日爲臘,諺雲:‘臘雪是被,春雪是鬼。’又主來年豐,殺蝗蟲子。”

看米價 江南《嘉定縣誌》載:

“冬至前米價喜長。諺雲:‘冬前米價長,窮人男女倒好養;冬前米價落,窮漢/人價越蕭索’。”《農桑輯要》雲:“冬至前米價長,後必賤;落則所貴。諺雲:‘冬至前米價長,貧兒受長養;冬至前未價落,貧兒轉蕭索’。”

冬至佔測之其他 《農桑輯要》雲:

“欲知來年五穀所宜,是日(冬至日)取諸種各平量一升,布囊盛之,埋窖陰地後五日,發取量之,息多者歲所宜也。《廣平府志》也有同樣記載。《淮南子·天文訓》:“以冬至日數來歲正月朔日。五十者民食足,不滿五十日,日減一斗;有餘日,日益一升。”山西《猗縣誌》載:“長至,農人接視麥根,白蕊多則豐穰。”山東《滋陽縣誌》:“冬至修燧竈以祈壽。”……

冬至的習俗15

20xx年冬至是12月21日,農曆十一月廿三,星期三

冬至(wintersolstice),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

冬至的由來

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爲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爲“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爲“賀冬”,例行放假。

《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

冬至習俗

五邑民間把冬至與春節、端午、中秋並列爲四大節,又說:"冬至大過年。"冬至節比不上春節、端午、中秋那般熱鬧,氣氛是安祥肅穆的。冬至習俗,最重要的是祭祀祖先。各家各戶均殺雞宰鴨,準備酒肉、果品、餈糕、湯圓,舉行隆重的祭拜儀式,然後閤家吃一頓豐盛的晚宴,以慶團圓,賀豐收。

冬至祭祀祖先,湯圓是必不可少的。秋收過後,新糯上場,家家戶戶早已舂好糯米粉,便做起湯圓來了。湯圓有多種,一般以糯米粉爲皮,紅糖塊作餡,叫糖心湯圓;也有把炒熟的芝麻、花生攪碎與砂糖拌勻作餡的,叫芝麻湯圓;有將溼糯米粉搓圓壓扁,以濃濃的薑糖水煮之,謂之糖包湯圓,又叫"糖不甩";還有一種是鹹湯圓,不包餡,以豬肉、蝦米、蘿蔔崐絲、芥菜絲滾湯煮之。

拜祭祖先後,家人圍桌共食湯圓,取閤家團圓之意。除閤家共食外,還要分贈鄰舍,共慶豐收。有首民謠唱道:"十一月,雲冬至,家家戶戶煮圓餈,扛(捧)碗婆婆共隔(鄰)籬,唔扛大姐一肚氣。"雖然冬至湯圓家家有,仍需互相饋贈,以示相敬睦鄰。秋收之後,冬至到來,又要爲明年的生計作準備了。農民生活,此時外馳內張,從生產生活的安排和經濟開支這個角度上說,確是"冬至大過年"了。

標籤:冬至 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