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課教學反思彙編15篇

作爲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信息技術課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信息技術課教學反思彙編15篇

信息技術課教學反思1

時間過得很快,幾天的課堂教學評比活動已經結束,可我的內心卻是百感交集。

我上的是七年級的《EXcEL數據求和》,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省級比賽。我很榮幸能夠代表XX參賽,內心有點小小的欣慰,卻也面臨着從未有過的壓力。全省22個選手,聽說其中還有曾經參加國家賽的選手,壓力真是無比的巨大。我時常安慰自己:沒關係,XX地區信息技術發展比較好,但其他地區的選手或許和我一樣,不管怎樣每參加一次活動,也會有不同的收穫,就當是鍛鍊自己。在備課的過程中,我花了大量的時間來鑽研教材、觀看視頻、琢磨教案……。由於條件的限制,我後來試了一節課,之後大家給我提供了寶貴意見,同時也得到他們的鼓勵。

12日下午,我的課終於上完了,可課後我發現上的並不是很理想,我竟然犯了不該犯的錯誤:①本來導入的時候是有聲音的,我沒有檢查一下PPT,播放的時候沒有聲音;②準備工作沒有做好,在課前沒有好好看一下學生的機子,有的學生機沒有收到下發的文件,耽誤了我不少的時間,以致於沒有詳細的講解函數,草草一句話帶過;③課堂的應變能力不好,前面用了大量的時間,後面的練習可以不用做,特別是用公式來求水費的多少,應該先總結和評價,有時間再回過頭來做練習。在這裏犯下了這麼多的失誤,這多多少少給我留下了遺憾。

我覺得不管是上課還是聽課,評價是非常重要的,下午聽了於老師的評價,知道很多東西自己是沒有想到的,比如國興中學岑老師的課,從導入到結束用的都是同一組數據,環環相扣,非常好。在回家的路上,我突然就想起,爲什麼我上課的時候不先播放一段威馬遜的視頻,給出一組受災的數據,一直使用在課中呢?這樣的效果不是更好嗎?

雖然課上的不是很理想,但也是教學成長中一次寶貝的機會,增長了見識,鍛鍊了膽識,提高了教學認識,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

此次活動,我也得到了一些感悟:堅持總有希望;好的課也需要多研討;只要自信與努力並存,才能走得更好。

信息技術課教學反思2

在教學中我一直認爲信息技術這門課就是教會學生如何上機操作,課堂上無非是教師演示、學生觀看演示、然後學生上機操作。結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效果並不樂觀,反應快的學生教師還沒有講完,他就會操作了;反應較慢的學生還沒有弄清楚你在講什麼,還有部分學生上課走神,壓根沒有聽見你在講什麼,一堂課就結束了。這種教學方法很不利於學生的學習發展和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信息技術是一門新課程,它對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對信息社會的適應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必須以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理論爲指導,根據新的課程標準,探索適合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教學方法來挖掘學生潛力,提高學生自身素質,尤其是利用計算機這一工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下面就結合我的教學實踐,談談幾點反思:

一、改變教學方法、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的學習動機來自於他們強烈的求知慾和對所學內容的興趣。興趣越大,學習的動力越大,學習的狀態越好,學習效果就越明顯。在低年級的時候學生對計算機早已有了濃厚的興趣與神祕感,渴望更深層次的瞭解它,掌握它。希望有一天自己能隨心所欲地操作計算機,利用電腦繪畫、製作自己的作品、上網聊天、購物等等。信息技術課正好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現在他們終於能夠動手操作了,較多的實踐機會爲學生們提供了大量的動手操作空間,大大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好動心理。但是,如果課堂仍採用傳統教學模式“教師講,學生聽”,“學”跟着“教”走,只要“我說你做”就可以了。而信息技術是一門科學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如果教師仍按以前的做法,學生很容易產生“三分鐘的熱度”,過後就涼了。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對於較容易掌握的內容,我們應該採用“先學後教”的教學方法。學生們邊學邊練,很快就學會了本節內容。使用這種教學方法,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創設和諧學習環境,保持良好學習情趣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讓我懂得,鼓勵和誘導相結合,排除學生學習中各種心理障礙,克服學生的牴觸情緒,創設和諧的學習環境,是保持學生學習情趣的最佳手段。

現在學生在上機操作時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教師要一個一個教根本忙不過來,肯定會挫傷沒有被輔導到的同學的積極性,因此在分組的基礎上,採用“兵教兵”的教學方法。我讓幾位電腦基礎好,掌握快的同學先當“小老師”,把他們分到各組去輔導,這樣即可以減輕教師逐個輔導學生的負擔,也使“小老師”們得到鍛鍊,使他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時還克服了部分學生懼怕老師現象。從而使所有學生不會的問題得到解決。同時,在同學互相輔導學習中增進了友情,瞭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創造出合作學習的和諧氛圍。

總之,要學好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只要我們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處處留心,時時注意,必須使用易於學生接受的語言和教學方法,讓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有趣、生動,使我們的學生能在輕鬆的氛圍中學到更多的知識,提高他們駕馭計算機的能力,爲他們今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信息技術課教學反思3

課文主要內容:

1、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叫“埃尼阿克”(ENIAC)與1946年在美國誕生。

2、計算機硬件系統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等五大部分組成。

3、運算器和控制器統稱爲中央處理器(CPU)。

4、存儲器分爲內存儲器和外存儲器。

5、電子計算機經歷了電子管、晶體管、集成電路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等四個發展階段。

我就所講授的這一課談談自己的教學感受:

1、我認爲“導入和小結”是課堂的點晴之筆,即使準備的時間緊張,但在“導入”環節的設計,還是費了不少的時間。由“計算機能做什麼”——一幾乎每個同學都能回答的問題,引出本節課的教學,讓學生沒有難度,感覺輕鬆。老師就着學生的回答,比如,有的同學說“用計算機聽音樂”,與人類比,人是用嗓子唱歌,那計算機用什麼部件就能發出聲音呢?引出了本節的內容——計算機怎樣計算的及工作原理。引入學生的生活經歷,簡單、自然的思維引出了本節的內容,讓學生沒有陌生感。

2、教學內容安排緊湊、有序。由學生看到的自己面前的計算機,說到外部設備;由神祕的主機箱說到主機的組成,又由設備說到設備是怎樣工作的,這種“由近到遠,由淺入深”的循序漸時的安排,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易於接受。

3、重、難點突破有“法”。計算機是怎樣計算的是本節課的重點,採用任務完成法讓學生完成任務,講解學生完成計算的過程,來完成計算機工作計算的過程。

4、注重細節設計,營造了良好的教學氛圍。

5、有待改進的幾個方面。完善每個硬件的講述內容,規範語言;演示工作原理中的實例時,將程序編寫過程加入進去效果會更好;現場拆機箱,發硬件,會讓學生感覺更直觀。

信息技術課教學反思4

本節課要學習的是信息技術教材中第一節初識PowerPoint的內容,是PowerPoint啓示課,本節課中學生要認識演示文稿軟件,初步學會設置背景、標題、文本、圖片等內容,並會根據素材恰當選擇幻燈片版式。通過製作演示文稿的主題活動,使學生又學會了一種加工演示主題內容的方法,使學生感受到“學有所用”的樂趣。課堂反饋採用學生互評、教師點評的方式充分體現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學習氛圍。課程設計的難易程度適合國中一年級學生,全體學生都製作出了幻燈片,而且很多同學設計的幻燈片佈局合理、美觀、突出主題、思想性強。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在“共同活動”中教師需要認識此時此刻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方式、學習困難,切實關心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收穫、問題及最終效果,變“教師爲中心的教”爲“學生爲中心的學”。教師在課前佈置任務,根據幻燈片設計這一教學活動,學生可以自命主題。在自己準備素材過程中有的學生上網查找,有的學生把雜誌、報刊上的內容輸入計算機,還有的學生自己編寫,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挖掘了學生的潛能。教師研究的對象是學生,是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方式、學習困難,教師作爲這一活動的組織者要關心到每一個學生。有的學生在準備素材時多次向老師求助,有的學生一次都沒有找過老師,我就主動地問一問這樣的學生主題是否想好、素材是否準備好,既融洽了師生關係,又不會影響教學活動。教學活動的本質是學生的學習活動,是讓學生向書本學習,通過媒體與網絡來學習,並通過書本知識來聯繫生活、學習生活、瞭解生活,在“共同活動”中學生學習(從書本、多媒體、生活)的是如何對信息進行處理。本次課學生通過自命主題、自己搜索資料來設計幻燈片,結合已經學過的知識和本節課新學的知識來完成幻燈片。

本節課學習環境設計:1.教師準備了文字、圖片、數據等方面的素材,便於資料蒐集不全的同學使用,這樣不會有人因爲前期問題影響本節課的學習。

2.在現有的多媒體網絡機房裏上課,教師除了利用多媒體教學系統的各種功能外,還爲學生準備了“教學網站”,網站主要有以下三個功能:(1)學生可以通過教學網站明確本節課學習程序,學習操作較快的學生可以按照程序先行一步,實現分層次教學;

(2)提供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操作步驟,學生可以通過自學和探究完成生成圖表的操作;

(3)在教學網站中增加了閱讀材料、說明和提示,對教材內容進行了有益深化。

3.活動中合理安排機房座位,有利於學生互助合作,提高整體學習效率。

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要注意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在這一學習活動中學生在以下幾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

1.信息獲取的能力。能夠根據製作幻燈片的要求,有目的地去發現信息,並能通過各種媒體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

2.信息分析的能力。能夠將豐富的獲取到的信息進行篩選鑑別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3.信息加工的能力。將不同渠道獲取的同一類信息進行綜合,結合設計幻燈片的要求,重新整理組織、存儲。

4.信息利用、創新的能力。利用搜索到的信息,創作帶有個性色彩的幻燈片作品。

5.協作意識和信息的交流能力。能夠通過網絡的方式與其他同學進行作品交流,共同探討、協同進步。

信息技術課教學反思5

(一)小組合作

實際教學中學生使用計算機的水平差異很大,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時,可採用合作學習策略,即: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學習者通過討論、互助等方式來互促學習,提高學習成效。學習過程中必要的交流互動,協商合作,可讓學生有機會對某一個問題提出不同的觀點,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

例如在講授“文件的特性”時,讓學生小組討論,並上機操作驗證。

文件的特性

1、唯一性(上機試一試)[教師演示建立2個同名的文件是否成功?]

2、可攜帶性(學生舉例)

3、可修改性(上機試一試)[修改一個文件,看大小等有沒改變?]

4、可容性(具體文件類型舉例)

5、確定性

我的教學設計意圖是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去。總體來說,完成情況還是理想的。但有些學生濫竽充數,坐在電腦前不知幹什麼好,沒有全部完成上機要求;有的又不敢大膽討論。這種現象也是我們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一個問題。

(二)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分層教學問題:

在信息技術課的實際教學當中,我覺得分層教學實施起來差強人意。一節信息技術課的流程包括很多方面:換鞋要幾分鐘,開關機又要幾分鐘,剩下的時間除了授課,還要留意設備和學生的情況,40分鐘很快就過去。往往只能顧及整個班的教學,很難分身顧及個別好的學生或者差的學生。部分已經接觸過WindowsXP的學生,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不太重視有關基礎知識的學習,甚至對老師的示範操作不屑一顧。同時,還有部分同學在國小沒有接觸過WindowsXP操作系統,對文件和文件夾的管理不太理解。儘管我也知道可充分發揮前者的積極性,讓他們充當“小老師”,適當輔導後者。但實際上操作起來,沒有想象的那麼如意。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分析學生特點和知識接受能力的差異,任務設計符合學生認知水平,難度適中,分出層次,哪些是必須要做的,哪些是選做的,避免有的學生吃不飽,而有的學生吃不了。

信息技術課教學反思6

自主、探究合作性學習是新課標倡導的學習方式,爲配合新形勢的發展需要,我校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安排了幾節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探究課。課堂中真正體現了以學生自學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新的課堂教學結構,通過聯繫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針對信息技術學科的獨有特點,進行了較深的教學反思。

信息技術學科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較強的基礎學科,它有一個理論聯繫實踐的基本過程,課堂氣氛的活躍,完全是教師這個主導作用發揮而來的。教師課程結構的設計、環節的策劃、精密的安排並不等於教師一人唱獨角戲,。信息技術課的課時安排是理論課時與實踐課時相配套,那麼,在上理論課時,在課堂中要把本節課中的重點、難點掌握好,攻破了重點,難點,其他的細小的知識情節也就迎韌而解了。簡單的說,就是把每一節課的知識體系、知識情節的脈絡把握好就可以說掌握了本節課的知識了,並能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那麼,實踐操作課又是怎樣纔能有所收穫的呢?信息技術的實踐課,是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前提下,在實踐課中對理論知識加以實踐、驗證。學生學習的方式是理論聯繫實際的學習方式,科學設計,合理組織學習小組,在小組中形成“我教人人,人人教我”的良好合作學習風氣,真正發揮小組以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優良品德,同時也要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基礎、學習能力、性別等進行小組人員的合理分配,使每個小組成員之間形成互補。教師始終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習的過程可以有不同的想法,儘量讓學生自己做主張,在小組學習中形成齊心協力對付困難的合作風氣,對於學困生,引導他們從集體中尋求幫助。

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好習慣,培養學生認真思考、大膽發言的良好習慣,爲學生提供良好的創新空間,在促進學生自身發展的同時,自主、探究合作性的學習能力也會大大提高。

以上點滴的反思,是通過探究課的啓發所產生的,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只要堅持不懈的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來不斷的充實自己的頭腦,我想會結出豐碩的果實的。

信息技術課教學反思7

本學期,我擔任了國小的信息技術課教學。羅樂中學歷來對信息技術課非常重視,注重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因此非常感謝校領導能給我這個機會,給我一個自由發揮的舞臺,尤其感謝黃校長,在教學上給了我很大的幫助,您的一些創新的理念,令我受益匪淺。

國小信息技術課的教材,已經要求對網絡的瞭解;對於一個剛踏上教師崗位的新教師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也是一個很好的機遇。我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在學生中開展了調查,對於時下他們最感興趣和了解的信息技術內容進行了統計和歸納;其次,把學生知識點內容也結合進來;再次,教授了教材上將要學習的某些內容,但是程度對於農村的學生來說不是很簡單,但能爲國小的學習打下一定的基礎;最後,和其他學科的內容想結合,使學生將不同學科的知識融會貫通。

本學期,大致教授了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基礎操作篇

①開關機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項。

②文件夾的操作(要求每個同學建立一個以自己班級學號命名的文件夾,將今後每堂課的作業都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夾裏)。

③文件和文件夾的搜索。

④桌面的設置。

(2)網絡篇

①學會瀏覽網頁。

②申請免費電子郵箱,收發電子郵件。

③聊天軟件QQ的使用。

④申請北海網誌(學生Blog)的空間,學會修改模板、發表日誌。

⑤學會發送電子賀卡。

(3)軟件篇

①“畫圖”軟件的使用。

②用“Word”軟件製作小報。

③用“Word”軟件製作表格。

④用“Powerpoint”軟件製作幻燈片。

⑤用“金山畫王”軟件製作圖片。

採用“任務驅動”教學方法,每堂課給學生布置一個任務,然後讓他們運用學過的知識完成任務。所設計的任務有:教師節賀卡,給老師的一封信,國慶節小報,製作一張課程表,奧運會幻燈片,製作一幅“秋遊”的圖畫,給自己安一個網上的家。

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對完成任務還是比較有興趣,他們覺得如果能快速地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就能體現出自己的能力。我還發現,他們對於上網完成的任務,熱情特別高,可能是因爲互聯網的普及,已經滲透到我們身邊的每個地方,網上豐富的資訊內容能夠使他們的視野更寬闊。對於依靠軟件完成的任務,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也做的非常好,比如小報、幻燈片和金山畫王的圖片,有些學生的作品體現了相當高的藝術水準。我在授課和指導學生的同時,注意了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及時瞭解他們的愛好,他們感興趣的技術,和他們想學的知識,並把這些貫穿到課堂教學中,力求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他們引導到主動學習、自主創新的道路上來,也通過不斷的交流,增進了和學生之間的感情。

當然,在本學期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學生掌握知識還不牢固,教過的內容,過了2、3個星期就忘記了;有些學生對於鞏固的、知識點重複的練習興趣不高;由於學生水平的差距,造成講課效果不一致,往往好的同學已經反覆操練了幾遍,而較差的同學還未能完成一遍,而我個別輔導的時間有限,因此某些同學一學期內完成的任務寥寥。這些問題在下一學期裏都需要改進。另外,信息技術課基本都是上機操作課,課堂氣氛較活躍,學生也比較容易興奮,因此要保證課堂紀律,做到收放自如,還需要下一番功夫。

以上是本學期信息技術課教學中的一些得與失,在新的一學期中,我要更加努力,爭取出色地完成校本課程的編寫和課堂教學任務。

信息技術課教學反思8

一、信息技術是一門新型的課程,其實踐性強,發展快。

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我發覺孩子們能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初步掌握了計算機操作的基礎知識,在挑戰困難,增強自信心與創造能力等方面也獲得了成功的喜悅和歡樂。 重組教材激發興趣。

在中低年級段,學生處於學習計算機知識的初步狀態,對於趣味性的知識較爲敏感,所以根據這一階段的年齡心理特徵,開設的計算機課就以指法練習、輔助教學軟件的應用以及益智教學遊戲這些容易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知識爲主要內容。這樣做,符合兒童階段的認知結構便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學生處於一種愉悅的學習狀態之中,便於接受老師教授的新事物,並且易於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及發展自我的能力。爲此,我把教材中最容易的內容——《用計算機畫圖》提到最前面教授,新授之餘也教學生玩玩“掃雷”、“紙牌”等益智教學遊戲,以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上機操作課中,我通過學校的多媒體展示系統,將有一定電腦基礎的學生的電腦作品製成幻燈片並配上優雅的音樂在教學樓一樓電視屏幕上播放,學生們頓時沸騰起來,紛紛舉手詢問,我都一一給他們解答,並鼓勵他們只要努力學,就一定能成功。於是就開始手把手耐心給他們講解畫圖的有關知識。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學生們對電腦已不陌生了,我就帶着他們進入windows的“畫圖”。在畫圖紙上進行畫點、畫線、畫圖形等操作,經過操作訓練,學生們學會了許多工具和菜單的使用。通過複製、剪切、粘貼和移動,學會了畫一些簡單而美觀的作品,互相欣賞,直到下課,同學們仍然餘興未盡,圍着老師問這問那久久不願離去。學生對計算機的學習興趣被充分調動起來了。

作品做好了,如何輸入漢字給自己的畫取名或將自己的大名也寫在畫上呢?這時我順勢讓學生認識鍵盤,用鍵盤練習卡一遍又一遍的練習,同學們終於能找到×××個英文字母的位置,漢字也會輸了,我又指導學生構思新的作品,給自己的畫起上名字,也把自己的大名寫上。看着一幅幅色彩斑斕的圖畫,同學們非常高興。對自己的創新能力有了全新的認識。找到了自我,提高了自信心。學習的積極性大大提高。

二、針對學情化繁爲簡

給中年級上計算機課是件比較困難的事,學生剛剛認識鍵盤上的字母,卻不熟練,更談不上讓他們去記住字母和其它字符的位置。給計算機基礎知識的講解帶來很大困難。通過實踐,我找一些較貼切且又能讓學生感興趣,能輕易理解的事物作比喻,效果比較好。

三、教學方法生動靈活。

國小生天真活潑、好奇、頑皮好動,但他們形象思維能力強,抽象思維能力差。如果僅僅口頭講授計算機知識,顯得比較枯燥,學生會沒有興趣,課堂效果肯定不理想,必須要採取用特殊的方法才能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不是單純講解,而是側重於畫各 種各樣有趣的圖形。這種由靜變動的教學手段直觀、形象、清楚,易於控制進度、重點的地方可以反覆演示方法,極大的刺激了學生的感官,使之全神貫注地投入學習之中,完全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達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排除了心理障礙,大大的激發了他們的學習慾望。上機時,我又將探究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給他們多一些求知的慾望,多一些學習的興趣,多一些表現的機會,多一份成功的體驗,給學生一種到達成功彼岸的力量。由於我這種新理念、新意識,學生們對電腦的學習興趣逐日增強。

四、精講多練加深印象。

精講多練就是多一些上機操作的時間。俗話說熟能生巧勤能補拙。多練習,學生自會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所要學習的知識。我在做“文字編輯”練習時,採用了使用多種文字編輯練習軟件的功能對比,使學生對word20xx產生新鮮感和好奇心。爲了增強課堂效果,在教學中,先熟悉word工具,再熟悉軟件。接着就進行文字錄入比賽,使他們在玩中練,練中學。我還及時總結他們在操作中存在的問題:準確性和速度不夠,不能盲打等是他們失敗的主要原因。進入指法綜合練習後,我提出了操作要求和技巧,許多同學接受了挑戰,課堂學習氛圍即活躍又充滿競爭性。

每節課的開始,我都會讓學生講講自己的學習體會和操作技巧。逐漸培養學生的成就感和榮譽感,同時也給別的同學樹立了學習電腦的好榜樣。對操作不理想的人,我解決的辦法因人而異,有時我個別指導,有時讓小老師指導,還有時讓他觀看其他同學的精彩表演,他們在一點點進步,當聽到老師鼓勵讚揚的話語他們的臉上也終於露出了開心的笑容。經過實踐,這些同學都有了一定的進步,有的還提出要參加電腦興趣小組來進一步完善和提高自己的計算機水平。

計算機知識是不斷更新的,僅靠書本上的知識是沒辦法教好學生。而且學生很想了解計算機發展的一些最新動態,瞭解一些新的軟件,一些網絡知識。爲此,我們可以在上課前花3-5分鐘時間,講些計算機信息方面的新知識,信息新動態和大家一起分享。或是讓學生講講自己的學習體會。並且告知學生們光憑單純的興趣是不夠的,要有一種意志力,要把所學習的知識和實際聯繫起來,明白這些道理,學生學習時有了目標,有了動力。

以上只是我平時教學的幾點體會,作爲一門全新的課程,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方法還有待於進一步探索,相信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先進經驗和做法總結出來,計算機教育必將能在良性的軌道上闊步前進。

信息技術課教學反思9

本節課是VB程序設計的第一課,學生對程序設計語言是第一次接觸,沒有什麼知識儲備,所以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顯得尤爲重要。在本堂課的設計中,整堂課都是學生在思考,動手操作實踐,完成一個個小任務,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和主動性。

在任務的設計上,遵循了由簡到難的原則,學生通過課本以及學案內容,自主探索,操作實踐,從而掌握所學的知識。實踐證明,學生的潛力是非常大的,很多同學都能按要求完成任務。在任務有難度時,我讓各小組共同探討完成,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小組成員能互相幫助,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同時也有效地減輕了教師的負擔,提高了課堂的效率。在本課的設計中,還要注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設置了不同層次的任務,滿足了不同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本節課內容較簡單,有些地方可以再加此拓展,修改代碼的地方可以讓學生按照自已的喜好來修改大熊貓的願望,不一定非要和課本一致,要注重從學生已有經驗出發,營造一個有利於探究的教學環境。VB語言對學生來講有一定難度,如何指導學生在已有知識和能力的基礎上設計出更好的程序,還需要進一步的探索。

信息技術課教學反思10

本學期我擔任國小四年級的信息技術課教學,四年級講授的幻燈片製作內容。根據四年級學生的知識結構及學習特點,我現將本學期以來的教學體會總結如下:

教學策略:合作探究學習,體驗學習樂趣。

四年級學生已經學習了一定的計算機知識,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在本學期的幻燈片製作課程教學中,我主要採取的教學方式是讓學生分組合作完成各自的主題製作項目。每個小組選取一個主題製作項目,自己蒐集製作所需的圖片、聲音、動畫等素材,完成各自的創意設計,然後製作完成各自的主題項目。在此過程中,我主要是講解關鍵的製作技術,同時輔助各小組,提供技術上的支持。根據各小組的完成情況,學生基本上能製作圖文並茂的作品。在此過程中,學生不但能掌握各種幻燈片製作技術,而且提高了大家互相協作的意識,增強了團隊精神。當然,項目完成的質量還不算太高,諸如創意設計還有待提高,我相信經過進一步努力學習,學生會有長足的進步。

教學是一個長期複雜的過程,如何進一步組織好學生、組織好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是我長期值得研究的課題,我將一如既往的紮實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高標準的完成各項教育教學任務。

信息技術課教學反思11

國中生感性知識占主導地位,模仿是他們學習唱歌的主要途徑。許多學生對歌曲都比較熟悉,學會唱不是很難。多數學生缺乏積極演唱的勇氣和信心,教師應引導學生大膽、自信地去演唱自己喜歡的作品。個別學生欠缺良好的表演與觀賞習慣,教師應有側重地引導這些學生逐步培養。

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教學策略:演示法;直接強化法;間接強化法;競爭式。教學模式:激情導入——激情演唱——激情小結。

學習情境設計:運用自己精心設計製作的Flash課件,努力從以下幾個方面突破重點並化解難點:1、貫穿課件首尾的激情音畫將引領學生進入一個全新的音樂課堂氛圍。2、“挑戰1-0-0紅藍激情擂臺賽”主題動畫形象生動,背景音樂激情活潑,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3、構思巧妙的“板書設計”中,紅、藍隊加、減分按鈕與積分顯示,心型標誌性圖案的變化,倒計時的獨特創意等,也必將給現場師生帶來不同尋常的視聽享受。4、精心製作的結語動畫 ——“紅旗飄飄MTV”使課題主題昇華,使作品更加富有感染力,有利於激發學生“同唱一首歌,共愛一個家”的愛國情懷。

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有利於學生上課後迅速進入狀態。激情導入,能有效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激情演唱,有利於激發學生培養“同唱一首歌,共愛一個家”的'愛國情懷。

幫助和總結:1、觀察並發現因缺乏勇氣而未能在課堂上演唱的學生,適當提示和鼓勵。2、觀察並發現合作積極性欠缺的學生,及時提示和鼓勵。3、點擊“播放”按鈕後課件自動播放歌曲《紅旗飄飄》MTV。4、自我學習小結。引導學生自我總結本節課的得失,總結學生課堂表現,提出希望,共同加油! 然後歸納和明確演唱會主題。5、 推薦作業。自選歌曲練習獨唱或小重唱,能準確把握歌曲的情緒,聲情並茂地歌唱。

信息技術課教學反思12

什麼樣的信息技術課是一節好課呢?比如:飯店的飯好吃,但我們身體好不是因爲吃了一頓飯店的飯纔好的,最主要的是靠我們自己家裏的家常飯。所以一節好課不是去市裏講的優質課纔是好課,那只是做秀課,最重要的是應該在平時上好每一節課。一節好課除了要備好課標,備好教材之外,要注意新課的導入,重視興趣的培養,運用好任務驅動、情景設置等辦法,最好採用分段教學(小步教學)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是互聯網,其用戶端已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可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可以說幾乎涉及到了信息技術的方方面面,它是一種聚合性、系統性的創新應用與發展。

物聯網給我們描繪出的是一個充滿智能化、物物相連、天羅地網式的世界,預測10年內物聯網有可能進行大規模的普及,這一技術將會發展成爲一個上萬億元規模的高科技世界,其產業要比互聯網大30倍速。

最近兩年在學校新課改理念下,自己也嘗試走着課改之路。今天學習了課程,才真正認識到我們信息技術課改勢在必行,我更加堅信了只有我們的高信息技術課改成功才能直接影響到我們其他學科整合的成功。

信息技術課教學反思13

本學期,信息技術教學內容是基於VB語言的算法與程序設計,通過BBS和其他渠道對學生的調查發現了以下問題:部分學生覺得課程較悶、內容不吸引人、教師講解不夠生動、內容太難聽不懂、講解較多,應多給一些練習時間等。

以下是我的對以上問題的反思及措施:

  1、上課悶,內容不吸引人

VB程序設計的教學內容是學生對這門課程提不起興趣的主要原因。不論是大學還是中學,所有講程序的老師都要面對這個問題。學生對編程感興趣,纔會對課堂感興趣,因爲信息技術並不參加大學聯考會考,學生對這個學科的認識比較膚淺,因此有些同學也提出了這個問題:我爲什麼要學習VB,對我到底有什麼作用?我能用VB做什麼?這些問題我還真不好回答他們。VB是一種編程語言,可以使用VB編制程序解決各類實際的問題;還可以通過VB體驗程序解決問題和人工解決問題的不同;VB就像是一把鑰匙,用它可以撬開同學們對軟件製作認識的大門,讓學生基本瞭解網絡應用程序和數據庫系統的開發原理。信息社會,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將來還會更快,同學們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生活,最少要知道推動這個社會前進的東西——軟硬件是如何發展的?我國在軟硬件的製作方面的高級人才緊缺,或許將來你就會成爲其中一員!

以後我會在內容上加以改善,也作爲一種德育滲透,融入一些國內外編程界的新聞,以及一些實用的、有意思的VB程序。

  2、教師講解不夠生動

本身我就不是一個很生動的人,如果要我在上課的時候像個小孩子一樣開玩笑,可能我很難做到,課堂就是課堂,可以開放點,可以不用那麼拘謹,但是絕不能“放羊”一樣,講完了就讓學生玩、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以後我會微笑上課,多和學生交流,減少學生對老師的敬畏感,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只有這樣,學生纔不會覺得這個老師太“嚴肅”,也方便上課時大家更好的溝通。

  3、講解太多,太難

以前控制的上課時間大概是20-25分鐘,學生練習15-20分鐘,信息技術課堂,更加註重學生的練,但是教材上的內容太難,也會導致教師多講,甚至多講也講不清楚。因爲這個問題並不是在這短短的20分鐘就能解決的。

以後我會,儘量精簡課本知識,挑一些簡單又容易理解的例子進行演示,少說廢話,直達主題。學生練習也要從簡單到複雜,逐層深入,分層練習。主要採取引導的形式,將知識貫徹到實際的操作中讓學生在練習中自我總結,理解。預計【引入+知識引導+學法指導】的時間和不超過15分鐘,將25分鐘以上的時間交給學生練習、協作、反饋、評價。

多練,多實踐,是學習VB的唯一途徑。

信息技術課教學反思14

現在學生在信息的學習上,“貧富懸殊”現象十分嚴重,而且我們不能以他的學號來劃分他們的優差。所以我們在教學中使用評價的手段來發現他們掌握程度,從而對他們的教學採取分層教學。另外我們看到學生不認真聽講,就會去怪學生不好好聽,而不去反省自己的教學行爲如何來吸引學生。我們的信息技術課有很多的課程可以採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如遊戲、FLASH動畫演示、採取學生製作網上評比的方法激勵學生主動去參與學習中去,與教師實現互動,這樣的教學才能真正的提高學生的技能。所以我們應該經常反思自己怎樣用學生理解或掌握的方法去教他們自己去學習,如何去掌握。那麼學生主動地參與進來了,我們就不會出現上課不認真聽,冷場之類的情況。

學生的掌握知識程度參差不齊,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不同,如何讓不同的學生都能得到一定的發展是我們每一個老師任務。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往往會用同樣的標準去衡量每一位學生,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要學會那些技能、完成那些任務。這樣其實會抹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任務定得太高有的學生完不成,索性就不高興做了;任務太低了,好的學生完成了就沒有事做,就可能會製造一些其他的“事件”。所以我們在教學中應多反思如何分層次的佈置任務,也可以讓學有餘力的同學充當一下“小老師”,讓他們嘗試角色的轉變,同時增進學生間的友情。這樣我們就能讓每一個學生在不同的層次上都能得到一定的發展。<

信息技術課教學反思15

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所有教師的期望,如何提高卻是大家的困惑。由於學科不同,教學方法自然有差異,我僅談談對“如何提高信息技術學科課堂有效性”的一點感悟。

一、 因材施教是關鍵。

這裏的“材”包括學生和教材。首先我們說說學生,由於家庭、國小教育及個人愛好等因素,造成學生信息素養差異較大,上課前教師一定要了解學生信息素養的實際狀況,根據教學大綱要求,針對性地備課。其次我們說說教材,因爲信息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造成教材內容經常跟實際使用脫節,而信息技術課的總目標是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主要表現爲:對信息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與交流的能力,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學習、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等,這就要求根據我們教學目標對教材內容作一些調整,以適應實際教學的需要,而不是生搬硬套教材。

二、 情境引入要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

雖然學生對信息技術課比較感興趣,但要想長時間地吸引學生的注意還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平鋪直敘的引入往往使學生剛上課就開小差了。如果每堂課都能創設一個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情景,課堂的有效性會有很大提高。例如講一個有趣的故事,提一個能引起學生思考、回憶的問題,播放一段新穎的動畫等等,都可以是很好的引入方式,當然這些故事、問題、動畫等都必須切合本堂課的主題,要能促進學生知識的遷移,引起學生的興趣,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對於情景引入的效果,有一次的課堂經歷我至今還記憶猶新。在《走近因特網》這課,我用《三隻小豬》的FLASH動畫作爲情景引入,引導學生認識掌握網絡搜索技巧的重要性,激勵他們學習的熱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當時整個課堂上所有的學生都一眼不眨地盯着電腦屏幕,關注着三隻小豬因爲網絡搜索水平的不同而造成的不同命運,最終整堂課的有效性得到很大提高。

三、 任務設計要合理。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信息技術教學的常用方法,通常是將教學任務隱含在一個或幾個有代表性的任務中,以完成任務作爲教學活動的中心。如果任務設計合理,就能使學生在解決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斷獲得成就感,從而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形成一個認知、情感活動的良性循環,培養他們勇於探索、開拓進取的學習精神。由於學生的認知能力和信息素養差異較大,這就要求我們最好採用分層任務教學的方法,設置符合各層次學生最近發展區的封閉型任務和開放型任務讓學生自由選擇,使信息素養較差的同學可以通過完成封閉型任務產生成就感,避免因完不成相同任務而出現挫折感。而認知能力強、信息素養高的同學可以在完成封閉型任務的基礎上再繼續完成開放型任務,鼓勵他們對所學知識作進一步的探索,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從而提升綜合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四、課堂教學組織要有序

組織好課堂,讓整堂課有序而不死板,學生活潑而不混亂,需要預先設計好教學環節,對引入、講授、提問、練習、總結、展示、評價等環節的時間、內容都要有準確的安排。無論是講解還是演示,教師都要與學生互動起來,產生良好的氛圍,控制好學生情緒和課堂節奏,避免教師坐着操作講解,更忌諱有氣無力地平淡講述。

五、總結評價要恰當

總結評價作爲信息素養的一部分,是整個教學環節的高潮。評價有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等多種方式。在學生互評前,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學會評價。學生評價作品時大都只看作品本身,而很少關注同學完成作品的過程,往往會產生偏頗,打擊部分同學的積極性,這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非常不利。針對這些問題,教師要鼓勵學生多看到別人的亮點和長處,尤其是在完成作品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學習態度、合作能力等等,學會多方位全面地進行評價。教師評價作爲對學生評價的補充和總結一定要恰當,應着眼於學生的進步和發展,以肯定性評價爲主,指出學生的優點,即使學生最後的學習結果不夠理想,也應鼓勵其繼續努力,並適當指出改進辦法,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成就感。對於老師評價的作用我深有感悟:我班上有位同學上課很專心,完成任務時也非常認真,就是完成的作品不理想,他自己對此很苦惱。爲了鼓舞他學習的熱情,我每次對他作品的評價總是給高分,並幫他分析問題所在。通過多次鍛鍊,他的信息素養有明顯提高。學生的學習的熱情得到了保護,課堂的有效性自然提高了。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科研能力,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爲教學的最終目的,創建和諧課堂,實施有效教學。課堂不是教師一個人的表演!最精彩的課堂首先主角是學生,學生在教師的引導、組織和激發下,思維火花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