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在國中化學教育的作用論文

摘要:傳統的化學教學中也會運用多媒體,但教師僅僅是將教學內容從教材移到了屏幕上,並沒有進行教學內容的創新。隨着信息技術的不斷髮展,教師可以在網絡中找到各種教學資源,因此,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運用到教學中,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轉化抽象的知識。對信息技術在國中化學教學中的作用進行了簡單的分析。

信息技術在國中化學教育的作用論文

關鍵詞:信息技術;國中化學;作用

隨着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人們越來越重視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要注重教學的有效性。化學知識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化學。人教版國中化學教材中有很多化學物質、化學反應等,其對於國中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信息技術在國中化學教學中主要具有以下幾方面的作用。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傳統的國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氛圍較爲壓抑和枯燥,這就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效果,因此在國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創設一些教學情境,進而改變這種課堂教學氛圍,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基礎,沒有興趣的學習就像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經過對國中生心理和生理的分析筆者發現,他們的注意力很難長時間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渴望探究未知的事物,動手能力比較強。由於生活環境的不同,學生的原有知識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在創設教學情境前教師要對他們進行深入的瞭解。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要與教學內容相關。化學反應往往會產生一些現象,如吸熱、放熱、沉澱、顏色的變化等,而僅僅憑藉教師的語言描述以及教材的描寫,學生很難真正地理解化學反應。隨着信息技術的不斷髮展,網絡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教學資源,因此,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蒐集一些相關的內容,進而爲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例如,在講解“石灰石與鹽酸反應把產生的氣體通入氫氧化鈣”這一實驗時,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蒐集一些實驗視頻,並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播放。石灰石與鹽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氣體與氫氧化鈣反應產生碳酸鈣沉澱,這個實驗的現象是比較明顯的,因此,通過實驗視頻的播放可以將抽象的實驗變得直觀化,這樣可以爲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情境,可以使他們對實驗產生一種直觀的感受,進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拓寬教學內容

人教版國中化學教材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通過教師的講解,學生可以瞭解和掌握一些相關的化學知識,但他們瞭解和掌握的僅僅是一些表面的知識。一般的國中學校會在九年級開設化學課程,而九年級的學生面臨着會考,因此他們不僅要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化學知識,還要對其進行延伸和擴展,即他們要掌握一些較難的化學知識。會考化學試題涉及的內容遠遠超出了教材的內容,因此,教師要適當地拓寬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蒐集一些相關的教學資料,這樣可以使學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化學知識,進而在考試中取得較好的成績。例如,在講解“氧氣”這一節時,教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寬,要對各種化學試題進行分析並總結出常考的與氧氣有關的化學知識,這樣可以使學生全面地瞭解和掌握相關的化學知識。國中化學試題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而且其數量也較多,因此,教師可以利用網絡進行蒐集和整理,這樣可以更好地拓寬教學內容。

三、學生自主學習

傳統的國中化學課堂教學以教師的講解爲主,即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對教材內容進行講解,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他們的主體性得不到發揮,這就降低了教學的效率,降低了他們學習的效率,因此,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方法。教師要由課堂的領導者轉變爲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幫助者,將他們作爲課堂的.主體,要使他們自主地學習。在課堂教學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這樣可以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可以使他們更好地學習。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網絡蒐集一些相關的內容進行學習,通過自主學習他們可以對教材內容有一個大致的瞭解,可以找到自己不會的內容,這樣他們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和聽講。例如,在講解“水的組成”這一節時,教師可以將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以及教學目標告訴學生,並讓他們進行自主學習。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水的組成;對單質和化合物的理解。本節課的教學難點:對單質和化合物的理解。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認識水的組成;瞭解單質、化合物的區別;對實驗現象進行觀察、分析、總結;瞭解科學的實驗方法。學生根據上述的教學重點、難點以及教學目標進行自主學習,這樣可以使他們有針對性地學習,可以使他們掌握自主學習的方式。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在國中化學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國中化學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可以提高教學的效率,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提高他們學習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宮曉慧.信息技術在國中化學教學中的作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4):66-67.

[2]鄧金花.信息技術在國中化學教學中的作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4(2):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