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與自主學習的研究與實踐論文

摘要:由於信息技術課在中國小的全面普及,如何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就教法與學法而言,是一次機遇與挑戰。本文就信息技術的學科思維,由此而引發的教法與學法變化及其二種模式,實踐和結果作了一定的探討。

信息技術與自主學習的研究與實踐論文

關鍵詞:信息技術;學科思維;任務驅動;思維模型;實踐與創新

伴隨着經濟全球化和世界文化一體化的發展趨勢,以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爲核心的信息技術正在滲透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並且成爲人類創造能力的延伸和智力拓展的得力工具。爲了適應這個發展趨勢,我國已經確定了在中國小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由於信息技術課程本身的地位以及由此而引發的教師的教法與學生學法的變化,作爲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成爲我們每一位處於教育一線上的人員眼中的新亮點。信息技術與學習方法的研究與實踐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創造性的發揮創造了良好的基礎,使教學成爲一種有目的的,沿着特色教學的模式發展。如何確定信息技術課在中國小的地位,開拓學生的學習思維,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對於我們教育實踐與方法探索有着非同尋常的意義。本文擬以心理學、教育學等相關學科的研究成果以及我在學校多年的教學實踐,對信息技術的教與學與中國小生學習方法的`合理化進行分析和探討。

一、信息技術課的學科思維

《中國小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中提到,該課程設置目標是“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爲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爲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礎。”這說明,學生學習的不僅是一門知識,一種技能,更重要的是一種“素養”。體現出一種學科思維、一種學習方法。

信息科學是研究信息的來源、產生、獲取、識別、轉換、組織、存儲、處理、檢索、表達、評價和其他相關問題的學科。信息技術是應用信息科學的原理,對信息“獲取──處理──應用”的技術。仔細地分析每一過程,在思索“信息素養”的同時,也看出應備的學科學習方法,也即學科思維。

1.信息獲取。信息是客觀存在的,但要根據自己的學習要求,主動地、有目的地尋找信息,並能通過多種傳播媒體如網絡、書報雜誌、電視或是調查、參觀、考查等自身實踐,進行對信息的獲取。這是一種積極的、主動的態度,對學生來說,滲透着一種由“要我做”向“我要做”的思想轉變,也即是被動型向主動型轉變,突出學習者的主體地位。

2.信息處理。信息處理實際上是一個複雜的流程,包括對信息的綜合、歸類、建檔(存儲)、交流。這之中,向學生滲透多學科的研究方法,有歸納、綜合、抽象、聯想,找出相關性,相異性,就一般(表面)現象對事物進行分析,培養創新能力。

3.信息應用。在獲取與處理信息的過程中,學生要完成這一任務,就必須突出主動性與親和能力,以便與他人進行交流。在掌握大量信息資料之後,通過分析,並以信息技術作爲認知工具,對事物進行深層次的認識。這樣,可以跳出“學校──家──書本”的小圈子,進入社會、自然等大範圍,開闊了眼界,也促進了其他文化課的學習。

學校有學校的羣體教學、門類教學的優勢,通過各種方式的教育,使學生把信息的獲取、處理、應用的能力轉化爲一種習慣性思維,成爲享用一生的優良品質與財富。通過信息技術課的教育,使學生以此融會貫通,拓寬解決問題的思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學法思考

信息技術不能等同於計算機輔助教學(CAI),後者是存在着優勢和不足的,這是每個教師在授課前必須思考的問題。時下,課件製作的話題俯首皆是,各種製作工具、作品也是如此。我們不排除其中的精品,但也有很多一部分是一時的即興之作,即使是前者,有時也只是證明了一種結果(或模擬一種過程、環境的再現),未必都能把解決問題的思路清楚地展示給學生,而我們要教給學生的,是要求學生掌握的一種方法,一種用其他方法解決不了或是不能很好說明問題的方法。這種方法是一種能力的培養,概括起來,有以下幾種:

1.任務驅動。在課堂授課或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展示給學生的是任務,師生在這種解決問題的驅動合力中主動配合,共同完成某一問題,這不僅是在“信息技術”課堂,也應有意識地滲透於其他學科,把問題解決與知識的一體性結合在一起,起到了融會貫通的作用,這樣也有利於解決學生的偏科、挑食現象。

2.能力培養。我們力圖使學生明白:信息技術是一門課程,也是一種認知工具。這種工具不是神祕的操作過程和昂貴的設備。相反,應用起來應如我們吃飯的筷子和洗臉的毛巾一樣自然、方便。傳授的重心除讓學生學會知識,同時也要教會解決問題的方法,一種能力與創新精神。這種“任務驅動”式訓練的反覆刺激,學生便慢慢地把這種能力應用到其他領域。

3.師生位置與協作精神。我們的目的是使學生成爲解決問題過程中的“將軍”,這種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生應充分發揮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學生是積極的參與者,學生的任何活動都是主動的和有目的的,教師則是“軍師”,是過程中參與組織、指導、策化者,目標是使過程更加優化。這種“主體”與“主導”的結果是,學生間的合作、師生的協作,成爲一個自然的過程,一種社會化大生產下生存的優良品質。

三、思維模型

信息技術作爲認知工具,教學目標與其他學科是一致的,也即是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實踐能力。作爲一種學科思維與其他科目的融合中,可試以以下模型進行解決:

1.一般模型

這裏提到的一般模型是指結合信息技術的學科特色,教師首先對任務進行分析和處理,學生利用教師所提供的資料(課件、網頁等)、進行學習,信息技術是一種輔助工具(包括該課程本身),以最終完成任務。因教師只在過程中起組織、指導作用,故學生的積極性較高(見圖1)。

教師 學生

圖 1

2.積極模型

在學生中多次實施一般模型,並且結果很滿意者,可選的模型,該模型中,學生是積極主動的學習者,把信息技術作爲一種工具,一般情況下,以綜合任務爲選題初衷,教師在定位時要把握學生的學識層次,認知能力。做到高低年級有區別,並注意激發其學習熱情、興趣。因主要以學生自主爲特色,教師的遙控功能要在無形中準確控制。最終在總結中要評價科學適中,既要不打擊學生熱情,防止斷其“後路”,又要中肯而不誇大,防止學生的疏大、浮躁、自傲、盲目情緒,模型如下(見圖2):

教師 學生

圖 2

四、實踐和結果

兩種模式是有先後順序的,一般模型在多次操作,學生反映良好的前提下可試以積極模型,這對教師是一個考驗。在教學中,我分別以數據庫語言Foxbase+2.10中程序結構、高中歷史中《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爲例,進行了以下誘導(圖3):

圖 3

在兩個模式中,我們始終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經過有目的的誘導後,大多數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這一方法,並能應用於其他科目的學習中,學習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我們以筆者所帶的10個班與另外的8個班進行從高一年級到高三年級的全程比較(見圖4):

五、結語

信息技術課的全面開展,無疑會影響到中國小的教與學。特別是地處不便的邊遠山區,面對着國家大力倡導的開發西部與素質教育的大環境,如何積極地探討適合新時期的教學模式,強化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其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是一個全新的課題。

參考文獻:

1.閆承利,課堂教學的策略、模式與藝術,教育研究,2001.4, P43~46

2.吳也顯,試析教學模式的研究,1992.4, P19~22

3.熊川武,教學模式實質說,教育研究,1993.6, P42~46

4.施良方,崔允郭,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華東師範大學版,1999

5.孫可平,現代教學設計綱要,陝西人民教育版,1998, P237~260

6.謝利民,現代教學論綱要,陝西人民教育版,1998, P156~160

7.余文森,試析傳統課堂教學的特徵及弊端,教育研究,2001.5,P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