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文化

“有趣”而不是“有趣至上”,弘揚正確而消費文化觀

文化2.27W

“有趣”並不低俗,反而是一個社會得以繼續生長和進步所必需的酵母,但資本催生的“有趣至上”則壟斷了人們理解和轉化日常生活中各色喜怒哀樂的可能,成爲一種情感和智力上的專制。

“有趣”而不是“有趣至上”,弘揚正確而消費文化觀

隨着移動端和網紅經濟的迅速崛起,一種新型品評大衆文藝的標準正在興起,那就是“有趣至上”。在擁擠的地鐵車廂內,在人羣熙攘的街頭,在外賣小哥聚集的商場門口,甚至於在大學課堂上,當越來越多的人依賴手機軟件尋找片刻樂趣時,這個標準正變得通行無阻。一方面“有趣”被擺放到了異常醒目的位置,在瀏覽、點贊和彈幕中顯示它巨大的威力,進而成爲人們爭先恐後、競相追逐和品評的對象,它對這個社會的實際作用,反倒被忽視而得不到真正討論和有效定位。另一方面,“有趣至上”的審美原則,也使得傳統文化的趣味性得不到應有的重視。

廣播電視等現代大衆媒介誕生以來,針對普通人勢必“娛樂至死”的告誡就不絕於耳,“有趣”基本成爲低俗和無聊的同義詞。“有趣至上”也被看作文化平庸的新一輪表現。趣味在商業邏輯中迅速膨脹,不僅成爲絕大多數現代教育和商業的出發點,也成爲人們自我辯護、伸張生活的重要依據。在此背後,則是對生活枯燥無聊,消費文化看似豐富多樣、實則千篇一律的巨大不滿和反感。

可以說,當人們被手機、網絡以及背後涌動的數據流包圍時,我們正充分暴露在一種叫作“有趣”的空氣中。如何審視和評判它的任務卻就此擱置,無從展開。

不難發現,幾乎所有文藝樣式,在最初出現時往往需要顯出某種“有趣”特質,以便引起人們關注,構成後續觀察、思考和參與的重要動力。傳統文化亦是如此。在這一意義上說,“有趣”意味着各色各樣的好奇心與無限可能性,是人們在深度認知和淺度關注之間的轉換閥,連接和推動不同類型注意力之間自由轉化,從而將日常生活中各色狀況轉化爲深入思考對象。

譬如樂府古辭《公無渡河》:“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將奈公何!”《琴操》中曰有一狂夫。被髮提壺涉河而渡,其妻追止之,不及,墮河而死。乃號天噓唏,鼓箜篌而歌此曲。“你不要涉水渡河啊!你卻一定要涉水渡河!未曾渡過卻淹死在河裏!拿你怎麼辦呢!”這便是傳統文化趣味性的一個印證。

當資本在網紅經濟上高度聚焦,由注意力經濟和網絡直播合力構成的.,卻是對“有趣”這個轉換閥的無限放大。在利益驅趕下,“有趣”被迅速擴展爲籠罩一切的評判標準。而這一驅趕和放大最終會導致深度認知和淺度關注間的交流無法順利展開,一切理應由“有趣”得以轉化、從而展開的有意義思考就此停滯。大多數文藝被限定在最低程度的新奇好玩之中。此時的“有趣”也就一躍成爲“有趣至上”,壟斷人們理解和轉化日常生活中各色喜怒哀樂的可能,成爲一種情感和智力上的專制。

在文化發展過程中,我們須得辯證的看待文化的有趣性,不應當過分推崇,也不應當一味排斥。將“有趣至上”與“有趣”進行區分,養成一種積極地文化常識